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法鼓法音

一、心靈環保

  

  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照顧自己、照顧社會、照顧大自然,使得你、我、他人,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地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之中,便是現代人的心靈環保。

  

  「環境保護」這個名詞,雖然在二十世紀之末,就已經傳遍全世界,特別是科技文明發達的先進國家,凡是有識之士都已發現,由於經濟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了人類生存環境的快速惡化,包括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及污染,生態資源的快速減少及消失,例如由於熱帶雨林遭到大面積的開墾,以及各種機械排出的廢氣,加上各種生產事業造成的許多污染源,以致形成了全球性的空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土壤污染,也使得南北極的冰帽在急速溶化,海平面的水位快速升高,綠地沙漠化的面積愈來愈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愈來愈接近毀滅性的危機。所以要提倡環境保護運動。

  

  但是,由於人類的自私自利之心,根深柢固,明明知道破壞環境、製造污染是自害害人的事,一旦遇到跟自己的現實利益衝突之際,或者有機會可以滿足自己的私欲之時,便會容易忘掉公益,便會不顧後果的遠憂,只管得到手就好,充其量只問有沒有犯法,會不會被罰,卻未考慮到破壞了生態、污染了環境,對其他的人有什麼不好,對自己生存的大環境有什麼壞影響,對後代的子孫有什麼危機。因此,我常提醒世人:今天生活在地球村中的全人類,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個錦魚缸中的許多條錦魚,只要有一條魚拉了屎,污染了缸中的水,受污染的是每一條魚,包括拉屎的那一條魚在內。

  

  人類的自私心,原本是生物求生存的本能,可是人類以科技文明破壞自然環境的速度太快,惡化的幅度太大,也為這個地球環境帶來空前的大隱憂,雖然那種隱憂的結果,也是自然規律的制衡,卻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生存空間的大災難。

  

  因此,我們要提倡心靈環保,呼籲全人類都能以心靈環保的原則,建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也就是自利利人的價值觀,要讓自己、讓他人,都能得到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好象一同乘坐在地球環境的一條大船上,所謂同舟共濟,各自以其不同的身分、不同的智慧、不同的場域、不同的角度,來照顧自己、照顧他人、照顧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

  

  二、儒道二家與心靈環保

  

  古往今來的東西方各家思想,都在探索、申論人的問題,是以人為中心來探索各種問題,重要是內在心性的問題、心靈與肉體關聯的問題、個人與配偶家族間的問題、個人與群體社會互動的問題,個人與自然環境及時空宇宙間的存亡生死、一元多元等問題。各家思想,對於這些問題的探索,雖有偏重偏輕之別,都是為了個人生命及全體環境尋求出路、尋求答案、尋求平衡,乃至尋求永,目標卻是相當一致的。

  

  在東亞思想之中的儒家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定、靜、安、慮、得,便是以人的身心及其所處大環境為主題的。又由於孔子說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話,引起了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及荀子的「人性本惡論」的討論。雖然孔子曾說人是「未知生,焉知死」,對於人的生前死後等諸問題,是不加討論的,但對於人之如何成為一個健康而有健全人格的人,以及如何建立良好和樂的人際關係等問題,卻是申論得非常得多。例如孔子所說「仁」字的定義有多端:

  

  1.從語言的態度而言:「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訥,近仁」。言語不在花巧,宜於堅定誠實。

  

  2.從內心的態度而言:以同情、同理之心「愛人」是仁。

  

  3.從對己、對人的態度而言:「克己復禮為仁」,對自己要自製,對他人要尊重。因此又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也就是每天出門見到任何人,都要像是見到了貴賓那樣地以禮相待;遣使大眾之時,就要像是在祭天祭地那樣恭敬他們。

  

  4.從自利必利人的立場而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忠心耿耿的「忠」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寬恕的「恕」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矣。」忠恕之道,也就是孔子「一以貫之」的仁道。由於《論語》中有「臣事君以忠」之句,後人便將忠字狹義化了,好象只有臣對君忠、下對上忠,其實《論語》中尚有「為人謀,而不忠乎」,以及「與人忠」等句子,都是將己心比他心,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置於一條平行線上平等看待,才是把良心擺在中間的「忠」字意涵。

  

  這種忠恕之道,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仁道,是很難實踐的嗎?對於有心的人而言,並不困難,所以孔子要說:「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又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只要「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便能完成全部人格的道德。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有實踐仁道的決心,不僅要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平等看待,甚至要將他人的利益,置於絕對優先的地步,為了求仁得仁,不但不可為了自求生存而害人,更要犧牲自身來成全他人,才算是仁道的極致。正因為孔子沒有機會做到「殺身以成仁」,所以要自謙地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了。

  

  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都是表現著一個崇高的理念,那是從個人利益的私心追求,轉化到為了群體利益而放棄私人利益,甚至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全「求仁得仁」的人格。這種思想,和大乘佛教的菩薩行,是很相近的,什麼是菩薩?具足智慧和慈悲的人便是菩薩,有智慧便不會害自己,有慈悲便不會害眾生;更進一步,為了利益眾生,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故有「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誓願。私利、公益的兩極,或是以利人作為利己,僅在一念之間的差別,自私的利己是精神的污染,是心靈的腐敗,以奉獻心來利他,是精神的昇華,也就是心靈環保。

  

  道家的老子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便是自然的法則,心也只是自然的現象之一。老子看宇宙人生,都是站在相反相成的立場,老子勸人若要如何,必先居於此如何之反面。故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老子對於人的私欲心,所作的建議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故又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是說,人不能無私,但宜少私,人不必無欲,但宜寡欲,那便能夠知足知止而可以健康,而能夠長生久視了。老子所嚮往的是自然主義,提倡純樸,反對虛浮的繁華,希望人類的道德,素樸而不假巧立名目的爾虞我詐,所以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莊子觀察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是「形雖彌異,其然彌同也」。這是說,萬事萬物之存在,並沒有優劣、尊卑、高下、大小的定義,只是各是其是而已。此可使人免於「羨欲之累」,例如〈齊物論〉雲:「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不是說萬物之中秋毫最大,而是說泰山與秋毫不必比大小,秋毫之末的本身便是最大。如果人人不和他人比尊卑高下,各人自有自己的大小,便無所謂我不如人,或者我高於人的比較心了。

  

  莊子的人生觀,不同於儒家的「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也不同於墨子的「兼善天下」的人生追求,故有學者說:「重生」、「養生」、「保生」,是貫穿《莊子》一書的基本思想。所謂明哲保身的思想,便是出於《莊子》的〈養生主〉所言:「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精、可以盡年。」

  

  儒道兩家對於人生的看法,雖有不同,其用心則都是為了人類身心的健康、快樂、平安,觀點不一而為照顧自己、照顧社會,乃至順乎自然的目的是相同的,所以都在心靈環保的範圍。

  

  為什麼儒道兩家對人生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正是現代人應該思考和學習的重點。古人可因各自所處時代環境不同,以及對於環境所采的審視觀點不同,便有不同的發明,得到不同的價值觀。今人當然也可以如法泡制,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上,對於當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衍生的各種問題,審慎觀察,對症下藥,給予恰到好處的因應和調適。

  

  三、佛教與心靈環保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場,便是為人類服務的。佛教雖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能夠修道、悟道的,卻只限於人類。釋迦牟尼佛是以人間的肉身成道,表示凡有人身的,均有機會轉凡成聖。佛在成道之後,最初用來度脫五位比丘的法門,稱為「四聖諦」,那便是指出人類由於不能參悟一切現象都是變化無常的,所以生在眾苦之中,竟然不以為苦,而且為了追求與保障無常虛幻的五欲享受,而造種種惡業,這便是「苦諦」及「苦集諦」。佛陀所悟的便是這個「無常即空」的事實,轉告五位比丘應當以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八正道來滅除苦諦及苦集諦,便是「道諦」及「苦滅諦」。

  

  佛法將人的身心,及其所處的時空環境,稱為「果報體」,又分成兩部份,人的身心是「正報」,所處的時空環境是「依報」,此正依二報,便是人生及宇宙的全部,而此果報的動力中心,乃是業所形成的心識,稱為業識。由業識而形成具體的人,便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其中色蘊是物質的眼、耳、鼻、舌、身的五根,此五根所接觸的是色、聲、香、味、觸的五塵;至於受、想、行、識的四蘊,是非物質的心理現象及精神現象。受苦報、受樂報的是此五蘊身心,造惡業、造善業的也是此五蘊身心,因此五蘊所成的身心,是因造業而感得的果報,每一個人的五蘊身心所處的時空環境,也是由於造業而感得的果報,此即是說,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業報體,每一個生命所處的時空環境,不論好或不好,都是每一個生命各別擁有的業報體,此乃是一人一宇宙的生命觀及宇宙觀。

  

  不過,若從佛的智慧來看,不論是個別的身心,或者是全體的宇宙,都不離無常的自然法則,任何一物都是無常的暫有,不是長久的有,故無不變的自性,故名為「自性是空」;五蘊所成的身心及其所處的時空環境,自性亦空。五蘊既空,凡夫所以為的我及我所有的一切,當然也是自性即空。自性空,即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真諦。若能悟得此一切現象自性皆空的真諦,便證無我的涅槃,便從苦、集二諦獲得解脫。所以《心經》開頭便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佛學的基本常識,也是以心為中心,而又抽離了一切不離一切的環保思想。

  

  若從佛學的角度來談心靈環保,便是基於離卻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心,站在開發智慧心及增長慈悲心的立場,面對我們所處的環境。

  

  有了智慧心,便能使自己的身心,經常處於健康、快樂、平安的狀態;有了慈悲心,便能使他人也獲得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

  

  至於如何轉煩惱而成悲智?便是勘破五蘊構成的身心,是空不是我,此有兩個結果:一是不再造作自害害人的惡業;二是當下不受苦報,縱然處身於火宅之中,猶如沐浴于清涼池內。但是尚有無數的眾生不明此理,尚被困在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火窟之中,所以要用此五蘊身心作為工具,救世救人,稱為菩薩行者。

  

  當然,東亞思想中的中國大乘佛教,號稱有八大宗,那就是三論、唯識、天臺、華嚴、淨土、禪宗、密宗、律宗,每一宗都有本體論、人生論、實踐論的教法,在此無暇逐一介紹。因為各宗所依據的經論不同,所持的觀點,也有出入,甚至同樣是依據眾生的如來藏心,天臺宗主張一念心性具足三千(百界千如三世間),華嚴宗主張理體清淨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同樣是天臺宗派下的學者,有的持妄心觀,有的持真心觀。同樣是禪宗的五祖門下,北方的神秀主張漸悟,南方的慧能主張頓悟。禪宗的四祖主張「守一不移」,五祖主張「看心」和「守心」,六祖主張「不著心」、「不著淨」、「亦不是不動」,他們三代之間,各有主張。同樣是修念佛法門,禪宗主張「念佛心是佛」,淨土宗主張專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馬祖道一禪師先說即心即佛,後說非心非佛。以類似的例子看來,似乎複雜矛盾,其實他們的功能都是為了自利利人。此乃出於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的狀況制宜的方便;因有不同的時空及不同的人、不同的狀況,就可採用多元化的、多層面的教法來應對,只要能夠令人的身心健康、快樂、平安就好。

  

  若從禪宗頓悟成佛的立場而言,乃是直指人心的,凡是用文字傳流的佛經祖語,不過是修證方向的指示牌,它們本身並不代表方向所指的目的物,甚至有禪宗祖師把佛經祖語,比喻成葛藤絡索,這是說,如果死執文字的經教,反讓人受困擾。但是,沒有佛經祖語,還是不行,所以禪宗的《六祖壇經》,教人依據《淨名經》(即《維摩經》意譯)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的開示,修行者應當「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便是「一行三昧」。禪宗六祖慧能又依據《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主張「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應無所住」是不將一切現象和自我中心的利害得失連系起來,「而生其心」是以無我的智慧心來應對處理一切的狀況,所以心不住法(現象),佛道的智慧便在你的心中產生功用,心若住法(現象),自己便被此法所束縛,而智慧的功能就不現前了。

  

  因此,在六祖以後的禪宗祖師們,主張「道在平常日用中」,主張吃飯飲茶都是解脫道及菩薩道,擔水打柴也是解脫道和菩薩道,日出而作、日沒而息,都是修行,百丈懷海禪師甚至要求自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因為若用無住的直心生活,便可時時都是身心健康、快樂、平安的時間,處處都是身心健康、快樂、平安的空間,所遇的人、所見的物、所做的事,也就無一不是好人、好物、好事了。所以,雲門文偃禪師也說「日日是好日」了。

  

  四、法鼓山提倡的心靈環保

  

  由於有許多現代人對於物欲的刺激與誘惑,不知設置心的防線,沒有布好心的保護網,所以很容易自我失控,不容易抗拒,以致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每天都在為了盲目追求物欲的享受和名利的擁有,以及追求莫名其妙的保障感,而忙碌、緊張、恐慌、爾虞我詐,失去了自己的尊嚴,混淆了人生的價值觀,傷害了他人的權益,危害了社會的安寧、和諧、平衡,以及共同的安全保障,大家活得不健康、不快樂、不安全。因此,有很多人埋怨:「我們的社會人心,究竟是得了什麼病?」答案應該是心靈被污染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被現代快速度的文明所形成的生存環境污染了。因此,我在一九九一年開始,積極宣導「心靈環保」,目的是在呼籲社會大眾,要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過著健康、快樂、平安的生活;人心淨化了,社會才能淨化。現代文明不是罪惡,只要人的心靈不被污染,我們的世界便有明日的希望。以健康正確的心態,來迎合現代文明的科技生產,才能造福人類,否則,物質的享受豐富,而精神的心靈空虛,也就是物質富裕,而心靈貧窮,對於人類社會的今天和明天,都是害多於利,甚至帶來大災難。

  

  我自己是佛教徒,相信以中國大乘禪宗的思想,來淨化人心是直截了當的,尤其服膺永明延壽禪師的說法,不論是誰,只要當下的一念心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的當下這一念心便是佛心,許多念心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的許多念心便是佛心,若能夠每一念心都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便證得福慧兩足的圓滿佛果了。從佛經中看,佛果位是很難圓滿的,若從禪宗的立場看,只要你能有一念心不被煩惱刺激誘惑,那一念心的當下,便和諸佛無二無別;若以無常、空、無我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作為觀察環境、審視心境的標準,當下便得解脫。只要願意留心,便見心念的生住異滅,是無常;肉體生命的生老病死,是無常;自然現象的風雲雷雨,是無常;時間的古往今來,是無常;空間的滄海桑田,是無常;乃至花開花謝、月圓月缺、榮華富貴與潦倒落魄等,都是無聲而說的無常法。

  

  觀察無常、體驗無常,若能同時運用《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是積極的心靈環保,認知一切現像是無常,包括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生理現象、心理現象,都是無常。因為一切都是無常,一切便可以改變,遇到楣運惡運,不必哀怨失望,如能以智慧來因應,加上時空因素的轉移,惡運就會離開你;遇到好運鴻運,也不必自滿得發狂,若能以智慧心及慈悲心來善於運用,還會有更上一層樓的好運等著你,如你不知珍惜、保養、培植,自然律則的成敗得失,往往只系於一念之差。若能以無住的智慧心,生起利益社會大眾的慈悲心,來面對無常的一切現象,觀察、體驗、運用無常的一切現象,便是修得解脫道及菩薩道。無怪乎當六祖慧能禪師聽到《金剛經》的這句話時,便立即頓悟了,也無怪乎悟後的禪師們會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事一物、任何一草一木、任何一色一香、任何一人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對於自己,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無非都是諸佛的無聲說法,是說的無常法。無常即無自性空,空性是不生亦不滅的,因此,凡事凡物,時時處處,都是在說無生無滅、悲智具足的實相法。一切現象既然都是諸佛的無聲說法,便不會見到和自己有矛盾的事,也沒有得失利害的事,但有尊重生命、珍惜資源,為眾生的利益、為眾生的苦難,而生起慈悲救濟的事。這是心靈環保的最高境界。

  

  照這般說來,心靈環保的工作者和實踐者,是不是一定要來學佛修禪才行?答案是很明顯的,能夠學佛修禪,當然極好,我們卻不可能要等到全人類都來學佛修禪後,才開始推動全球性的心靈環保。與現代人所談的心靈環保,必須是在多元化的原則下,朝向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

  

  例如本講稿前面所舉東亞思想中的儒道二家,也有著心靈環保的內容。其實,凡是有心要為人類社會提供智慧,促使全人類的身心獲得健康、快樂、平安的觀點及方法,而能營造出一個健康、快樂、平安的環境,都可算是心靈環保。

  

  因此,我在國內外推動的心靈環保,分成兩個層面:

  

  一是學佛禪修的層面:是以有意願、有興趣於學佛禪修的人士為物件,用學佛禪修的觀念及方法,使得參與者們,從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而讓他們體驗到有個人的自我、家屬的自我、財物的自我、事業工作的自我、群體社會的自我,乃至整體宇宙時空的自我,最後是把層層的自我,逐一放下,至最高的境界時,要把宇宙全體的大我,也要放下,那便是禪宗所說的悟境現前。但那對多數人而言,必須先從放鬆身心著手,接著統一身心、身心與環境統一,而至「無住」、「無相」、「無念」的放下身心與環境之時,才能名為開悟。

  

  二是「四種環保」及「心五四運動」的層面:是以尚沒有意願學佛以及無暇禪修的一般大眾為物件,儘量不用佛學名詞,並且淡化宗教色彩,只為投合現代人的身心和環境需要,提出了以心靈環保為主軸的「四種環保」及「心五四運動」。

  

  所謂「四種環保」,是指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

  

  所謂「心五四運動」,是指和心靈環保相關的五個類別,各有四點的實踐項目,那就是:

  

  1.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2.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3.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4.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5.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以上兩種層面的心靈環保,已在東西方社會引起相當令人興奮的迴響。除了我已在東西兩半球,舉行了三百次以上的禪期修行之外,我也在二○○○年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UN Millennium World Peace Summit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eaders)中,提出了「心靈環保」這個理念;二○○一年我又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中再提出;到了二○○二年,我向「地球憲章」(EarthCharter)提出心靈環保的急切性,也被該組織明確地接受。我在參加每一個國際性會議中,都會提出這個議題來,與大家分享,也都獲得許多正面的回應。

  

  五、結論

  

  由上述所知,心靈環保是應該不分古今的、不分地域的、不分宗教的、不分族群的、不分生活背景的。只要有心有願的人,都需要做,都應該做的。

  

  因此,我真希望能夠喚起全世界的有心有願的人士,一起挽救人心、挽救地球環境,都能投入心靈環保的工作,它的內容是極其寬廣的,是可大可小的,可深可淺的。似乎也可考慮到許多不同領域,例如某某宗教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主義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哲學思想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科技文明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經濟體系、某某政治體制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生產事業及建設計畫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地區開發或重點拓展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等等,凡是跟我們食衣住行、教育、娛樂等相關的一切設施,最好能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相結合,那才能夠把許多的差異性利益,匯歸於全地球、全人類永續的共同性利益。

  

  〈從東亞思想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

 





主持人
法鼓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