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09:55:32
學習次第 : 進階

觀四百論講義二十三~五句

達賴喇嘛尊者 2007

中譯:蔣揚仁欽

接下來看《四百論》的講義,第二十三句。

23、惡慧怖分離,不能出家者,智者定應作,誰待於治罰。

依由自己的劣慧,而去畏怖分離在家的生活,所以不去出家、不去遠離在家無意義的行為,這樣的話,如同我們畏怖遠離在家的行為般,為什麼我們不能畏怖(或者畏懼)煩惱的治罰呢?由於在家的瑣事,會帶來許多無意義的、或者浪費時間的生活,像畏懼遠離在家瑣事般的,為什麼我們不去畏懼?而讓自己浪費寶貴的人生呢?

24、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

「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透過這種思惟,我們應當到寂靜的地方,森林深山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如果你沒有辦法到一個寧靜的地方,好好的去修行,遠離這種世間雜事、瑣事的話,那你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呢?難道你會與眾不同嗎?不會的!

25、若誰有此念,思我定當死,彼已捨貪故,予死更何畏。

    我們要透過「死無常」,來策勵自己好好的去精進善法,如果我們能夠遠離世間榮華富貴的世間八法,如果捨棄這種貪欲的話,對死是不需要去畏懼的。什麼叫做「對死不需要去畏懼」呢?所謂的「死」,是身和心分離的一種狀態叫做死。「心」,有很多種不同粗細的層次,以「根識」的狀態來講的話,它是非常粗分的層次,那就是所謂「醒時」的狀態;作夢時心的層次,比醒時還要更細微;沒有作夢、熟睡時的心,比作夢時候的意識更加細微;還有一種是昏倒時的心,那又是更加的細微。

總言之,到最後人死亡的時候,粗分的氣流會完全的停止運轉,那時候體內的四大,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空。當風融入於空的時候,意識己經到非常細微的狀態了,這時候呼吸會停止;隨著呼吸的停止,心臟會跟著停止;心臟停止之後,血液沒有辦法運輸到腦部,所以腦會死亡,如果以醫學的講法,這是宣判死亡的時候。

有些人被宣判死亡,身體卻仍然像活著一樣的健康、不會腐壞,確實有這種實例。以最近來講的話,印度南部非常熱的地方,有位哲蚌寺之前的住持,大約九十多歲的高齡,名字叫顛巴滇津。他在生前身體並不是很健康,可是醫生宣佈他死亡之後,居然身體能夠像活著一樣,沒有任何嗅味、沒有腐朽的狀態,保持五天,而且他的身體一直在縮小當中,這種是有的。同樣的狀況,在西藏裡面也有人能夠繼續的安住,兩個禮拜、或三個禮拜的。而且在西藏「鳥榮」的地方,有位叫「阿確」的喇嘛,他的身體不只縮小,而且是身體完全不見了,大約在最近五、六年前發生的事情。

所以我們從現實的例子上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無法解釋的狀態,是因為什麼?當然我們的心、意識,跟體內的四大是有很密切的關係。就像眼識是依賴著眼根而有,所以很多意識跟腦部、或腦的神經、或腦的細胞是很有關係的;可是當意識到很細微的狀態時,它就脫離了腦細胞、或者是腦部,它是屬於一種獨立的狀態;依由這種獨立的意識,仍然存在身體的緣故,而產生種種不可思議、讓我們無法解說的現象。這個最細微的心,我們稱為俱生原始之光明,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它是不會間斷的,它是永恆存在的。「光明」以及「俱生原始之氣流」,這兩者有互益的作用。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和「俱生原始之氣流」,隨著業的力量,遇到一個新的粗分身體,於是細微的光明會隨著粗分的氣流運轉,而現起了粗分的意識,這時候又聯合到粗分的身軀,這個時候叫做「生」。

其實所謂的生老病死,「生」和「死」只是一種意識的變化而已,很細微的意識脫離身體的時候,這叫做「死」;從很細微的意識,隨著粗分氣流的運轉再現起的時候,叫做「生」,其實是同一個續流。就像我們會有醒來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可以分:作夢的時候,或者是沒有作夢、熟睡的時候,其實所謂的生、死就是如此而已。“

為什麼意識的續流會一直存在呢?我們可以由自己每一天的經驗去體會到,「意識」也就是所謂「心」的存在。瞭解事物的能力,我們稱為「唯明唯知」之體性,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它每一剎那在改變,這是由因緣的緣故,這是由因力的緣故。就像外在的這些物質,它會隨著因緣一直改變,這每一剎那在改變的性質是由因力、隨因而轉,所以它每一剎那都在改變。

在眾多的改變當中,成為果的性質的因,叫做「近取因」;沒有辦法成為果的性質的因,稱為「俱生緣」。就像什麼呢?以花來講的話,花的種子將來會變成花朵,所以花的種子是花的「近取因」;可是在花盆裡面的,像土、陽光、水份等,這是形成花的「俱生緣」。「因緣」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點:一個叫做「近取因」,就是變成花朵性質的因,這個叫主因;另外一者就是一種緣,「俱生緣」。

同樣的,如同外在的物質的因緣觀待般,同樣的,內在的意識像眼識,形成眼識有三個重要的因緣,主因是一個,但是重要的緣有三者。哪三者呢?第一個叫做「所緣緣」,如果是以看到花朵的這個「眼識」來講的話,沒有花朵就沒有花朵的眼識,所以所緣緣的花,都必須要有。第二個「增上緣」也就是「眼根」,也必須要有。眼根雖然在經典裡面有說到,在我們眼珠子裡面,有一個非常、非常細微的明徹體,這個叫做眼根,這絕對是跟腦部有關的。如同大論典裡面所說的,是不是眼根的性質就是如此,就個有待觀察,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點,這個跟腦部、或腦神經、或腦細胞是有關的。

透過眼根會呈現花的長相,會去影射花的模樣,這是眼根的作用。所以縱使有花,沒有眼根的話,也是看不到花的;有了眼根,沒有花的話,是生不出看到花朵的眼識的。但是有了花,也有了眼根,一定會有看到花的眼識嗎?不一定的。為什麼呢?眼睛雖然睜開了,花朵在前面,可是我們心一直想其他的事情,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深思其他的一些內涵的話,縱使花朵擺在自己眼睛前,而且眼睛睜開著,但是我們看不到花。這是因為什麼?因為意識一直去緣其他的東西,因為意識緣取的力量並非是花朵,而是其他的內涵,所以少了最後一個緣,這個叫「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其實就是有了眼根,有了花朵,但是會形成看到花朵眼識的最主要因緣是什麼呢?那就是之前的另外一個意識,所以必須要有第三個「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具有這三種的因緣聚合之後,才有辦法真正產生看到花朵的眼識。所以透過這個邏輯,透過這個實際的狀況,我們可以知道,要形成眼識的最主要因緣,必須要有它之前的意識才有辦法,否則的話是沒有辦法產生瞭解事物的能力。所以意識沒有辦法形成色體,色體也沒有辦法形成意識,意識必須要有之前的意識才有辦法產生。

我們人的這一生,一定有第一個意識。這個「第一個意識」,如果之前沒有任何因緣產生的話,那就變成「無因而生」,這樣就會與邏輯有所違背,不符合邏輯。人的這一生的第一個意識,之前一定有一個因緣,一定要有一個「近取因」,這個近取因一定就是之前的意識,這個就是前世了。我們是以這種理由,來認為前世今生是存在的,這是以邏輯的角度而言。以現實的例子來講,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就像在印度南部的一些西藏人,大約有十多人,他們非常明確的可以想起前世所發生的事情。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我有遇到兩個印度女孩,她們都能夠非常明顯的想起、或者回憶起,前世所遭遇的、所發生的,那是因為有前世她才能夠想起,如果之前沒有發生過,她怎麼能夠想起?沒有辦法的。“

無論是意識,或者是外在的物質體,這一切的因緣都沒有開始。怎麼說呢?就像我們現在的身體追溯下去的話,我們可以知道自己身體的因緣,最主要是來自於父母的精血;可是父母的精血因緣,再追溯下去的話,到十億年前,就是海裡面一種非常細微的生物體;這種非常細微的生物體再追溯下去,之前就是非常細微的一種元素。現在的山河大地,無論是石頭、或者是岩石等,最主要的前因,和我們現在具有生命體的身體的前因,好像在那個當下是一樣的,後來慢慢演變成一個是具有生命的,一個是不具有生命的,但是一開始它的起源點的這個元素是一樣的。

可是這個起源的元素,再追溯它的前因的話,還是有的。就像我們說到了五十億年前,太陽形成了,太陽形成的時候一定有那時候的物質體,一定有它的元素成份,而演變成今天的無論有生命、或者無生命的物質。可見今天的這個身體,它的前因如此追溯下去的話,可以到五十億年前太陽生起的時候、太陽形成的時候。如果再追溯下去的話,在一百五十億年前,宇宙發生了大爆炸,所以從大爆炸而慢慢演變成今天的身體,我們可以從這個邏輯去推理。但是現在身體的前因,難道在大爆炸之前是沒有的嗎?錯了!在大爆炸之前也是有的。因為所謂的大爆炸,一定是很多的能源聚合起來,才有辦法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成為大爆炸。可見在大爆炸之前,又有所謂的能量存在,才有辦法形成這種大爆炸。

所以我們身體的前因這樣追溯下去的話,幾乎是沒有開始的。《四百論》裡面說到,一切的物質、一切的色法,它沒有第一個前因,同樣的,意識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會認為說一定要有一個前因(第一個因),其實不一定!為什麼需要呢?不一定需要。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它的前因這樣追溯下去的話,都找不到第一個因,那為什麼意識需要第一個因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透過因緣而產生種種的變化,因為隨著因緣,有些物質會變成具有生命,有些物質會變成完全沒有生命,這是為什麼?有些因緣會轉成快樂之因,有些因緣會產生痛苦之因,這是跟業果有關的。當然依賴著因而有,或者因緣互相依賴的這一部分,是屬於「法性」,這個跟業果沒有關,這不是佛的加持力,也不是由眾生的共業所產生,這是一個很單純的法性。因為一切都是依賴因緣而有,這是法性的部分,可是在這種法性的因果循環當中,又有所謂的「業果」存在。

就像什麼呢?就像這個房子,必須要依賴著因緣而有,這是屬於法性的部份。可是因為我住在這裡面,所以我去設計這個房子,讓這個房子更加的好看。這個房子的美觀跟業果就有關係了,因為你去設計它;可是這個房子必須要依賴著因緣而有,這不是你的設計所產生的,它本來就是這樣子,它必須依賴著「法性」而有。

就像我們前面這朵花,這個非常、非常複雜了,有些因果內涵是法性的,有些是透過業果的。怎麼說呢?就像我相信在形成前面這朵花的時候,有一些的因素是跟我們眾生的緣有關,無論是人類、或者是在採花蜜的這些蜜蜂、或者這些動物,跟這些共同的業有關,有這部分的因素存在。還有另外一部份的因素,就像有些花需要少水,有些花需要多水,就像沙漠裡面的花,它自然有一個集聚水份的力量,這個跟業應該就沒有關係,這是花朵本身的一種法性。花朵本身具有它自己的作用、自己的能力,就像向日葵,太陽在的地方,它的花朵就朝向太陽的地方,這是屬於一種法性,這個跟業果就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論典裡面說到四種證量:法性證因、法性因、依賴因、作用因等。所謂的「法性證因」或者「法性因」,就是說意識本身它具有瞭解事物的能力,這就是「法性」。由它而產生依賴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意識會帶來跟它相似的近取果,它有影響後者的能力,會產生另外一個後者的意識,就是屬於依賴的作用,「依賴因」。「作用因」,就是說像慈悲心,它能夠帶來內心的和平,瞋心會造成內心的不平,這是屬於它的作用因。所以在眾多因緣的因素當中,有一些是屬於法性的,有一些是跟業果有關的,這個我們要去瞭解,否則會認為什麼都是業力所造的,這樣是錯誤的。有些是屬於法性的,有些是屬於跟業有關的。「業果」,其實是因果的一部分。什麼叫因果的一部分呢?就是說某一些的因,它是跟人、或者跟生命體的動機有關的情況下而去造作,這一部分的因果,把它稱為業果。就像有漏業和無漏業,有漏業是由煩惱所生,無漏業是由菩提心、或者空正見、堅定的襌定等,這些種種的因緣而產生無漏業的。

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也就是剛剛說到「於死有何畏」的這個「死」字,而說到這些的道理。所謂的「死」,如果是完全的結束,什麼都沒有的話,那我們不需要擔心什麼,因為死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可是死不是這樣單純的,它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其實生、死,就是當我們的意識存在粗分的層次當中,這個叫做生存,這個叫做「生」;慢慢變得越來越細微、越來越細微,遠離了、脫離了粗分的氣流,到最細微的狀態的時候,這時候叫做「死」;之後就隨著因緣,隨著業的力量,再去遇到一個新的身體,隨著心的粗分的氣流的運轉,再次的呈現成粗分的意識,這個時候又叫做「生」。所以生生死死,其實是在同一個意識續流當中,只是粗細層次的轉變而已。如果懂得這個道理,於死又有何懼呢?

就像我們這一生,會有醒來的時候,會有作夢的時候,甚至沒有作夢熟睡的時候,意識會有這些不同的轉變,在這個當中已經變化很多,可是因為意識的續流是同一個,所以我們不會覺得畏懼。如果我們對於今世的這種醒來、作夢、或者是熟睡的三種不同層次的意識,不感到畏懼的話,那以長遠的眼光去看生死輪轉,其實也是如此,在同一個意識續流當中,而產生不同粗細的變化,而說了生、而說了死的。

因為同一個意識的續流帶到後世去,所以我們今世的所作所為,跟後世的安樂和痛苦就非常有關了。所以不應該只貪戀今世的世間八法,而拼命去造惡業,這樣我們就要畏懼後世了,因為今世的惡業會帶來將來的痛苦,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畏懼了;如果因為今世行善法,有足夠的把握讓後世得到安樂的話,那對死亡就不需要畏懼了。這也是為什麼西藏人,尤其噶當派的上師曾經有說到:修行者在死亡的時候,「聖歡喜,中無畏,劣不悔。」聖者會歡喜,中者不會畏懼,劣者不會後悔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