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42: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9:40:43   編輯部 報導

中觀四百論(第7-2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7-2)第八明淨治弟子品

現在看第八品「淨治弟子成法器品」也就是淨治弟子品,成法器是從藏文直接翻譯過來的,所以叫做淨治弟子成法器品。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對某一個人,一直想他的壞處的話,那對這個人愛念就不會久住。所以同樣的,當我們反覆的去思惟,煩惱的過患,貪瞋癡三毒的種種的過患的話,那由煩惱所產生的這種世間輪迴的愛念,就不會久住了。所以第一句話說到:

1.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有時候我們產生強烈貪心的時候,看到這個貪境是百分之百的,很真實的好。而且這個好,這個優點是從他那邊而帶來的這種優點,從他那邊而帶來的完全的好。如果所謂的好與壞,好壞的作用不是意識安立而有,而是從境上本身帶來讓我們看到的話,那應該每一個人去看這個境,都要有同樣的看法才對,但是不是啊!你認為很好的這個所貪欲的悅意境,以其他人去看的時候,所不定是他的敵人,因此而覺得很討厭。另外一者去看的時候,會覺得很愚蠢。所以沒有真正如同像貪心看到般的這個貪境,實際上來講是沒有的,是我們看錯了,但是我們卻會這樣去認為他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第2句說到了:

2. 有者於彼貪,有者對彼瞋,有者於彼愚,故無可貪義。

3句就說到了,如果有了真實執著的話,我們就會產生非理作意的分別。有了非理作意的這個分別的話,就會產生貪瞋等。所以若是具有智慧的這個智者,誰會去真正執著這種真實呢?是不會的!如同《中論》裡面有說到了,「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也就是造成生死輪轉,最主要是由業力去形成的,可是這個業的造者是誰呢?是煩惱。煩惱要怎麼滅呢?所以在此說到了,業是由煩惱所生,煩惱是由非實的分別,非實的這種非理作意所生,所以說了業煩惱非實。《中論》的次第說,業煩惱滅故才叫做解脫,所以名之為解脫。

這個解脫最主要的障礙來自於那裡呢?首先第一個是業,第二個是煩惱,第三個是非實。所以業由煩惱生,煩惱由非實的分別妄念而生。這個非實的妄念,又靠什麼去消滅呢?所以《中論》最後一句說到「入空戲論滅」,透過空性而去斷除這種非實的分別的。所以在此也說到了:

3.若無有分別,則無有貪等,智者誰執著,真義謂分別。

那第4句的時候就說到了,我們產生這種強烈貪心的時候,會覺得說這個貪的悅意的優點,我就是完全喜歡他,會一種完全融入於境上的感覺,自己的心好像被悅意境給完全貼緊,黏住的一種感覺。如果貪心的看法是正確的話,是符合實際狀況的話,就不會應該有分離的時候了,但是有分離啊!所以在第4句話的時候說到:

4.任誰與他人,都無同繫縛,若與他同繫,分離則非理。

以實際狀況來講的話,我們沒有被吸住的,可是貪心產生的時候就會有這種看法。如果貪心所看到的是正確的話,「若與他同繫,分離則非理」可是這種真實的道理,實際狀況性空的這種深奧道理,並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能夠了解的,福報不夠的人是無法了解的。所以:

5.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對這種空性的道理,縱使有少許的這種疑惑,「亦能壞三有」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知道這個真正緣起道理的話,當我們產生強烈貪心的時候,會覺得說雖然是百分之百的可愛,可是我們會嘗試用緣起的道理,用另外一種方法去看他的真實相,實際的狀況。他有他的缺點,他有他的優點,所以我不能只看他的優點而已,這是為什麼想盡辦法以其他的角度來看,因為你對緣起而產生絲毫的疑惑,所以你會嘗試著用其他的角度去看這個貪境,是否是真值得我們所貪,這個貪境是否像貪心般看到般的存在?所以「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接下來第6句的內涵,就是說到了,之前我們不是有說到緣起的內涵嗎!要去認知緣起的時候,緣起有分許多不同的內涵,我們可以去認知。就像因果的緣起,最基本的所謂的依賴著因緣而有的緣起。為什麼因果會產生一個由因而生果的這個作用,是因為互相依賴的緣故。此果由此因而生,這是因果緣起,可是此因若沒有果的話,我們無法說是此果之因,所以因也會依賴著果而有。所以變成不是單方面的果依賴著因而已,而是因也依賴著果而有。所以是互相依賴而有的這個緣起,也就因此而產生了。

這種依賴的作用,是不是意味著說,每一法沒有他自己從他自己而產生的一個作用,沒有一法可以從他自己而產生,讓他自己生存的作用,因此才需要被依賴的。所以從這個緣起的道理,我們可以知道說,每一法沒有他自己能讓自己而來生存,而來形成的,所以這都是有一種互相密切的關係。所以這種緣起的思惟,再加上由自身上去體會生老病死等這種煩惱種種的痛苦,於是再把愛己的這種心,轉移到,由愛己的這個基礎,愛心的這個基礎,轉移到他人的身上,來愛他人,慢慢的從他人身上再去思惟行苦,再去思惟被煩惱所控制的種種痛苦,於是讓他內心生長悲心,甚至於菩提心。或者是收攝內心的這種散亂,讓自己專注一境上。當我們對境非常認真專注的時候,我們再去觀察境,我們就能夠看得更加的透徹了。

所以透過了這種堅定的正念和正知,讓內心隨心所欲的能夠專注於境上的話,就有這種襌定的時候,以這種襌定輔助的情況下,來觀察任何一法的時候,這種觀察力會非常的透徹,非常的圓滿。所以這一些都是我們可以作到的,只要我們內心獲得改變的話,我們是絕對能夠作得到。

所以首先先讓自己透過學習,把原有的這種錯誤的概念,很堅定的認為就是如此的這種先入為主的概念,先讓它輕緩,讓它放緩,這是透過學習,所以要讓自己先產生疑惑。那疑惑又可以分三種不同的階段,首先我們可能會認為說,常和無常裡面,應該是常的因素比較多,這是因為以前先入為主的概念,這個叫做非意的疑惑。一者叫平等的疑惑,平等的疑惑就是說,常與無常裡面應該都佔有百分之五十的因素,這叫同等的疑惑。之後再反覆的學習,我們就會產生一個相似的疑惑。相似的疑惑就是說,他雖然還沒有辦法完全的決定,或者是相信,但是無常和常裡面應該是屬於無常吧!具有這種疑惑的時候,是屬於相似的疑惑。最後再透過學習,於是讓自己去相信他。

這種的相信,我們稱為伺察。這種的伺察意,也就是這種的相信,我們再反覆的去觀察,反覆的去訓練它,於是讓自己生起比量。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定解了,不只相信以外,而且是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去相信它,而去決定它,這時候是屬於證悟的一種狀態了。可是這種證悟的狀態,畢竟還是在一種比量的狀態,所以在此反覆的去觀想它、串習它的話,就轉為現量,由比量轉為現量。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作到,如同《心經》所說般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尤其是觀修空性的時候,首先先以聞所生慧,來思惟空性,之後再以思所生慧,再去生起修所生慧。當修所生慧的時候,緣空修所生慧就是緣空止觀雙運,這時候就是加行道了。這種緣空止觀雙運再反覆的串習,因為那時候畢竟是證空的比量而已,再反覆串習,轉為現量的時候,叫做現證空性的現量,這時候就是見道位。見道位的時候,斷除見道所斷,於是再反覆的透過現證空性的智慧,加上廣大資糧去斷除更進一步的障礙,就是修道所斷的時候,就進入了修道。是以這種的方式,慢慢、慢慢讓自己獲得增長,所以在此說到了:

6.能仁說何法,增長至解脫,若誰不重彼,顯然非智者。

7句話的時候,就是說把並非空性的內涵,認為是空性,而獲得解脫,具有這種說法者,那佛說這是一種邪見。因為透過這種方法,是沒有辦法讓自己獲得真正的解脫的。也就像好比下部論師,他們認為說,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這是非常深奧的無我的見解,透過這種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就能夠獲得解脫。所以他們認為說,粗分的無我,是常一自主的無我,這叫粗分的無我。細微的無我是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

什麼叫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的意思呢?就是說我們會認為說我可以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的這種我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一直無始以來會有這種的概念存在。所以控制者的我,這種獨立實體的我,不存在的認知,這就是細微的空正見,這個會獲得解脫。把並非空性的內涵,視為空性,而說可以獲得解脫的話,佛說這是邪見,這不能真正獲得解脫。

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認為控制者的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他卻認為我的作用,是從我這邊而產生。他只是說一個控制者的我不存在而已,但是他並沒有否定我,他認為我是存在的。而且這個存在的方式,是說從我跟我的本身,從我的那一方面而產生我的作用,這個又是一種煩惱的基礎了,煩惱的所緣,所以他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解脫。所以第7句話的時候說到:

7.非不空觀空,謂我得涅槃,如來說邪見,不能得涅槃。

所謂的涅槃並不是「非不空觀空」而獲得的,為什麼?因為如來說,邪見不能得涅槃。今天早上部份到此為止。

在第8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宣說世俗諦的經典,因為他講到廣大的世俗諦,所以他會說到各種各樣的有法,或者無論是善惡,所取、所捨等等,會講到各種各樣的滅論,或者各種各樣的萬相,所以他是像增廣的一種作用,或者是流轉的一種作用。因為他會講到很多的萬相,所以會一種增廣或流轉的作用。可是當我們去認知勝義諦的時候,因為萬法在最究竟的一個性質當中,是同位的、是同等的,他並沒有任何差別的,因為在最究竟的一個性質的當下,他都是屬於自性空的一個狀態而已,所以會有一個還滅的作用。也就是原本這種增廣的東西,或者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萬法的一個感覺,在究竟性質當中,卻又產生一種同位的感覺,或同性的一種感覺。所以在第8句的時候說到了:

8.何經說世間,彼即說流轉;何經說勝義,彼即說還滅。

9.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為,若實有所作,此法非能滅。

    在第9句的前兩段話是說,也就是說實派他們認為,中觀論師你們說諸法無有自性,如果諸法沒有自己的性質,那豈不等於諸法是不存在的嗎?因為善因會生善果,惡因會生惡果,如果這一切不是從他自己本身所擁有的一個性質,一切都是由意識安立而有的話,那變成沒有邪識了,變成沒有顛倒識了。因為意識想什麼就變成什麼,如果意識想什麼都會變成什麼的話,那變成實際的狀況是被意識所操控。如果實際的狀況不是從實際的實物本身去看,而是由意識想什麼就變成什麼的話,那怎麼會有顛倒識呢?所以你認為說諸法無有自性,其實等於否定了諸法,就是完全沒有諸法。

於是後二句,就是中觀論師反駁說,說實派你們因為怖畏這種諸法無有自性的緣故,所以你們不敢說諸法無自性,你們認為諸法無自性就等於沒有的意思。可是自性有,和有是不同的意思,「有」不一定要「自性有」,「自性無」不一定代表「無」。如果你認為諸法有一種的存在,是、不是由名識安立而有,而是境上本身所產生的一個作用,當然諸法都有他的一個性質。可是如果這種的性質,不是名識安立而有,這種存在的性質是從他境上而產生的話,因為他是由自力所產生,由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這種性質存在的,不是用名言安立而有的。這種性質豈不等於,不需要依賴他緣而有了。

如果這種性質是不依賴他緣而有的話,依賴他緣就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性質了,要以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而不是以他力的力量去改變他的。如果有一個非名言識安立而有,以外的自力而產生的一個性質的話,如果有這樣的一個自性的話,那就沒有辦法依由外緣而改變,那就不是緣起了。

所以中觀師反駁的時候就說了,「若實有所作,此法非能滅」,如果所謂的苦諦和集諦,的這種種種的作用,或他的性質,或他不共的作用,或他不共的性質,不是名言識安立而有,不是唯名言識安立而有,而是他自己的境上,具有這種自力的,而存在的這個性質的話,那我們就沒有辦法透過道諦的功德,來消滅這種苦集,就沒有辦法真正獲得滅諦了。因為他是以自力存在的一個作用,這樣的話沒有辦法透過他力來去消滅的。

所以在龍樹菩薩所寫的《中論》裡面說到了,在自性空當中,輪迴和涅槃是一樣的,是同位的。可是輪迴和涅槃無有自性,不是代表說他沒有。如果輪迴和涅槃因為無自性同等,而說他同等的否定,或者同等的沒有的話,那我們為什麼要獲得解脫,而去修學空性,這沒有道理的。所以在第9句的後二句話說到「若實有所作,此法非能滅」。如果你認為這一切都是有自性的,有自性的法是不可被因緣而消滅的,因為他不是緣起而有的。

10句是說,縱使我們學習空性,但是不應該對自己所認定的這個主張,因有先入為主的貪,而去排斥別人的主張而產生了瞋,這種貪瞋也是要盡量遠離的。所以在此第10句說到:

10.若汝貪自品,不喜他品者,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滅。

如果你在對自己所認定的這個空性的主張,又產生貪著的話,那就代表說你不能真正的認知了空性的道理。所以我遇到一位來自智利的科學家,他曾經有說到,我們科學家不應該執著自己科學的這種見解,不應該執著科學,這樣才有辦法很正直的,以科學的角度來追求真理,確實是如此。所以縱使是一個說空者,但是也不應該以這種貪瞋,或是偏黨的這種想法來執取,或執著自己的這個主張,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真正認知到空性的道理了。

11句說到了,認知無有自性,也就是說在遮擋自性之後,會有一種完全沒有自性,一種空的認知,那就是遮擋自性當中的那個遮分,其實就是空性。使內心安住在這個點上,專注一境的話,我們就有辦法獲得涅槃。如是的持續,當然不是說,當我們內心安住的當下就獲得涅槃,而是說以專注一境的這個襌定,安住在這種完全遮擋自性的遮分,也就是空性上,長時間的安住的話,我們將會獲得涅槃。

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認為這些都是有自性、有自相的話,就是招後有,也就是因由無明而產生生死流轉。或者是我們不思惟空性,而以世俗諦來思惟的話,我們後世的增上生也好,或是後世的善惡趣,其實這一些種種的作用,或者是造業,都是在一種世俗諦的看法,或世俗諦的概念當中去招後有的,而去形成的。所以成辦增上生的因,不是說靠空性的力量而去成辦增上生的因,絕對不是的!最主要都是在世俗諦的概念當中而去招後有的。所以在第11句的時候說到:

11.無作得涅槃,有作招後有,涅槃無礙念,易得餘非易。

所以涅槃的唯一因,是無礙念的情況下,安住在無自性的這種作用上,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了。第12句,如果我們對輪迴不會產生厭離或者厭惡心,怎麼可能會想要求解脫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12句的時候說到了:

12.誰不厭三有,彼豈敬寂滅,如於自家室,難出此三有。

13句的時候說到了,世間人會隨著這種世間的瑣事,有事沒事的就想去鬧自殺,好痛苦!我壓力好大!這種的人連世間的這個煩惱,世間的壓力都沒有辦法擺脫了、解脫了,更何況是聖道的這種解脫之道呢?這是很困難的,難之又難的,所以在此說到:

13.有為苦所逼,現見求自死,時彼愚癡故,不能趣勝道。

14句的時候就說到了,佛陀針對不同的根器的人而說不同根器的法,所以第14句說到了:

14.為下根說福,為中根說戒,為上說寂靜,常應修上者。

於是就產生一個問題了,如果既然有這種上上品的法,為什麼佛一開始教上上品的法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說到下根或者中根的這種法門呢?其原因是因為,如果不從下層作起,是沒有辦法到上層的緣故,所以第15句就說了:

15.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如此為智者。

也就是說我們先遮擋非福業,不被煩惱給逼害,所以先防衛自己。有自衛的能力之後,再來針對我執、煩惱的大本營,根本來作剷除。煩惱的根本剷除之後,把煩惱這些剩餘的餘兵,也就是他所留下來的習氣等等,所知障也要徹底的消滅,這樣才是智者。這是我的解釋方式。

但是提照《四百論》的注釋裡面,他的第二句和第三句的解釋跟我的解釋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按照《四百論》的解釋,「中應遣除我」是講到遣除粗分的我執,「後遮一切見」是講了後遮一切最細微的我執,「如此為智者」這時候就是智者。可是我的看法是「先遮遣非福」講到下士道,「中應遣除我」講到中士道,「後遮一切見」講到上士道,「如此為智者」這樣的話才有辦法成辦一切的道次第,這是我的看法。

其實龍覺菩薩,也就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他曾經有說到了,為了要斷除所知障,不只是要了解甚深空性以外,境上的一個光明。「境上光明」就是說這是一個金剛乘的佛學專有名詞,叫做淨相光明。淨的光明就是空性的意思,不只要了解到最深奧的境,同樣的了解到最深奧境的這個智慧,也要最細微、最深的,所以要有事上的光明,兩者俱合之後才有辦法的去徹底斷除所知障。所以遠離了八十種這種粗分的氣風,以及粗分意識的相增得的這三相,當我們現起了最細微的俱生原始之光明,以這個光明再去了解空性的話,那我們絕對能夠成就一切果位的。如同龍覺菩薩有這樣說到。

所以我想說「後遮一切見」就是配合著這種俱生原始之光明,再來了解最細微的空性,這樣才能遮擋一切的所知障,才有辦法真正滿圓一切的智者,那就是佛果位的。所以龍覺菩薩說「若滅相增得,決定成佛位。」他曾經有說到這個偈頌文。

接下來第16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所謂的空性,並不是說從天空跑出來一個藍色的光芒,後來我們得到這個光芒之後,我們就獲得加持,絕對不是這回事。所謂空性是講到,每一法他存在的最究竟性,到底是什麼?這個我們把他取名為空性的。當然法有很多,我們現在可以看到萬法,可以說是千百億萬種,如果所謂空性的認知,諸法空性的認知是每一個法上,要一個一個去介紹,再來了解他是怎麼存在的,這樣去了解的話,是太困難了,我們不可能了解諸法的空性。 

諸法的空性要怎麼了解的呢?首先我們要去認知到,什麼叫做空性,我覺得這個比較重要。所以有時候,我甚至於會說,與其取名為空性,還不如說緣起性空比較好。空性和緣起性空,當然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來講是一樣的。可是唯識派、自續派他們也講空性,可是他們不講緣起而說的性空。唯有中觀應成派,也就是龍樹菩薩的不共意趣,才會說依由緣起而說的性空。因為唯識派和自續派他們認為說,每一法他有他自己的性質,是從他自己的身上而有的,是自力所擁有的,那時候不是有一種不需要觀待、不需要依賴的感覺嗎?因為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性質存在。

所以針對這一點,來作破斥的時候,他不是自己的力量,因為一切的存在都是緣起呀!所以沒有自己的力量可以讓自己的性質呈現,沒有自己的力量可以讓自己的作用存在,依由緣起而說的性空,才是最深奧的空性。所以依由緣起的緣故,所以才能夠斷二邊入中道。因為緣起,所以我們不能否定他的存在。但也因為完全的緣起,所以不是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獨立的存在,讓自己的性質存在。所以依由緣起,而去認知的性空,才是真正有辦法讓我們入中道,斷二邊,具有這種作用的性空。所以與其說性空,有時候我覺得說緣起性空的話會比較好,用詞會比較恰當。

那空性本身也是無有自性的,因為空性再去尋找的時候,空性不是以他自己的力量,讓空性的性質存在,空性也是完全緣起,所以又說了空空等的道理。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這個道理的時候,當緣起的這個理由,我們甚深的、透徹的去了解的時候,以同一的道理,看到一法空性的時候,自然以同樣的道理就能夠看到,甚至於推理諸法都是緣起,因此無有自性。所以第16句之後就說到了:

16.說一法見者,即一切見者,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而有的,沒有任何存在的性質,不是透過他力,不是不依賴他力而有的。那第17句的時候就說到了,佛陀為了後世的增上生的追求者,而說了配合他的世間之法。但是對於解脫者而言,佛陀並不說此法,是說了寂靜法。除此以外,其他的這種世間的善法,佛陀怎麼會對這種為求解脫者而說呢?所以第17句說到:

17.為樂天趣者,如來說愛法,為求解脫者,呵彼況餘事。

在此的「餘事」就好比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等,就是遠離了般若的智慧,一般的布施、持戒的這些種種的善行,他不是唯一的解脫之道。所以佛陀針對解脫者而言,不會以這個為主而去作教授的。

18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在講述空性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對於對象來講。因為有時候,我們是想要對他好而跟他說。可是因為自己的不善巧,所以變成良藥不對症,反而成為毒藥去了。所以在第18句的時候說到了:

18.求福者隨時,非皆說空性,良藥不對症,豈非反成毒。

那例如什麼呢?如同:

19.如對蔑栗車,餘言不能攝,世間未通達,不能攝世間。

也就是說對方的根器,或者因緣不具足的時候,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幫助到他的,所以這時候要善巧的引導他,這也是為什麼佛陀為了善巧的引導眾生,所以先說了五蘊乃包袱,眾生包袱者。跟他說有個控制身心的我,之後又說了一個沒有控制身心的我,之後又說了身心也無有外境,之後又說了身心無有真實,最後說到身心本身無有自性。為什麼要說到這些種種的無,或種種的空,這是讓眾生們因緣具足,有次第的引導他們。所以第20句的時候,就說到了,佛陀就是因為有這些種種的善巧方便,所以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沒有,有時候說兩者都沒有。

20.有無及二俱,亦說二俱非,由病增上故,寧非皆成藥。

「由病增上故,寧非皆成藥」就是說眾生因為煩惱病,所以使得他善根因緣無法具足,所以並不是說對所有的人,一開始講空性,都會成為藥物一樣的去幫助他。

21.真見得勝位,略見生善趣,智者常發心,思惟內體性。

但是如果真正看到最細微的空性,縱使是只有少許的領悟,也會獲得很大的利益。所以「真見得勝位,略見生善趣」在此的善趣,不一定說後世的善趣,而是說在了解空性,或者領悟緣起的當下,就會獲得很多的利益。所以「智者常發心,思惟內體性」在此的內體性,就是針對內心的空性要反覆的去思惟的意思了。

什麼叫做緣起得到利益呢?因為緣起見,會讓我們整個的看法非常的全面性。什麼叫做非常的全面性的意思呢?我們時常有這種誤會,認為說如果空性能夠解決貪瞋,就像空性能夠減少貪瞋般,難道空性不會對善業減少嗎?因為我們說貪瞋產生的時候,不應該貪,因為這無有自性。既然是如此的話,那我們不應該善,因為善心也無有自性,如果有這個問題的話,就可以用緣起見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因為緣起見是一個非常全面性的一種看法,所以可以讓我們把實際的狀況看得更透徹。可是很奇妙的,一切負面的情緒,都是需要個別的獨立對象,獨立目標,個別縮小的一個目標,或者獨立的一個目標,或者獨立的一個所緣才有辦法產生。這是為什麼,我們瞋恨或者憤怒某一個人的時候,是針對一個人,一個目標或一個所緣境才有辦法。很少人會憤怒一切有情,幾乎沒有辦法,除非是瘋子說一切有情,希望墮入於地獄,那是瘋子,但是他不是真正的瞋恨。如果你真正要產生一個極大的恨的感受的話,你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件事,或某一個境才有辦法,他沒有辦法全面性的。

所以全面性可以傷害一切緣單獨境的負面情緒。但是在這個同時,卻又有辦法增長一切全面性的正面情緒,就像悲心、慈心。像悲心、慈心的話,就可以緣一切眾生,而產生這種強烈的悲愍心。不分任何有情,一切有情願離苦及苦因,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全面性的緣起見,能夠幫助善心的增長,正面的情緒,但在這個同時,卻又能夠消滅一切負面的情緒。其原因是一切負面的情緒,都是遠離了實際的狀況,所以他只挑自己想要看的,自己想要緣取的,所以是單獨的一個所緣,可是正面的情緒卻非如此。所以有了緣起見之後,對我們日常生活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所以有一次我問了一個科學家,我問他有關緣起的概念。也就是說你們認為,緣起見對科學的一個研究上有沒有幫助呢?於是這位非常具有非常權威,以及有名譽的這位科學家,曾經跟我說,在早期的時候,我們科學家的概念裡面,並沒有緣起這兩個字,可是現在緣起見,一直想要進入我們科學家的精神領域,或者概念的領域,概念的一個層次。所以現在在我們科學家的腦裡面,已經有了緣起的座位了,他曾經有這樣去形容過。可見現在的科學家他們也看到所謂的緣起見,確實可以給予他們全面性的看法,這樣的話在研究,或者追求真理的時候,可以看得更透徹。接下來我們就唸第22句:

22.今生知真性,設未得涅槃,後生無功用,定得如是業。

23.如想所作事,成者極稀少,此非無涅槃,諸行解脫得。

24.聞說身無德,貪愛不久住,此道豈不能,永盡一切惑。

25.如見種有終,然彼非有始,如是因不具,故生亦不起。

    最主要的內容也就是說到了,我們以世間來講的話,縱使是為了小小的利益,但是我們要花很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去忙碌,浪費許多的精力,或者是心力。那更何況是涅槃呢?我們一定要苦行,並且去堅持、努力才有辦法獲得。可是所謂的苦行,或者是堅持,其實是腦部,或者是意識概念去設定的一種幻相而已。我們如果把他認為是一種有意義的事情,認為是一種值得的事情,心生歡喜的話,我們縱使花了幾千億萬劫,去作這件事情,我們也不會覺得累的。可是當我們的概念設定為說,這是一種痛苦的事情的時候,縱使作一個小時,我們也會覺得很累的。所以在《寶鬘論》裡面,龍樹菩薩有說到了,有了菩提心之後,就有這種無比強大的溫暖和愛的快樂下,我們何必要去在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呢?

因為每一天、每一世、每一劫,都是過得非常快樂,沒有人嫌快樂的時間是短的或者是長的,沒有人在乎快樂時間的長短,因為再怎麼樣的快樂都是短的。可是當我們痛苦的時候,被煩惱所轉的時候,再短的時間,都是長的,確實是如此。

最後一句話就是說,一切的煩惱都是有止盡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灰心或者失望,因為煩惱他也是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所以我們只要使這種煩惱的緣,不讓他去滋潤業的話,那業就不會感果,所以我們要好好去對治煩惱。這以上已經結束了第八品的內涵。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