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26: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9:26:02   編輯部 報導

中觀四百論(3)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2007724上午

3

昨天我們在《四百論》的時候,有談到了整個修法的次第,這句的偈頌文《四百論》裡面有說到了,「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如此為智者。」我想針對這個偈頌文作些解釋。佛陀在講四聖諦的時候,先講到了實際的狀況,就是以四諦的性質而去作解說的。就講到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講到最基本上實際上的狀況如何。之後說到四諦的作用,在講四諦作用的時候,佛是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他曾經有說到這不同四諦的作用。

也就是說,一切我們想要的這個快樂,和我們不想要的痛苦,都是由因果而產生的。既然快樂有快樂之因,痛苦有痛苦之因的話,那我們要如何取捨呢?是要透過知苦、斷集的方式來取捨的,這是屬於痛苦的部份,快樂的部份就是屬於證滅、修道了。

首先先講到知苦,為什麼我們要知苦呢?因為我們對痛苦的認知越深刻的話,我們對於痛苦的因緣,自然就想要去捨棄他,就想要去消滅他、斷除他。可是痛苦的因緣,並非是靠自然的去斷除,而是以精進力,刻意、蓄意的去斷除。所以對於痛苦的認知越深,那痛苦的因緣我們就會想要,更強烈的想要去消滅他,因此而說了知苦、斷集。也就是說我們對痛苦了解越深的話,那斷掉痛苦因緣的希求心則會越強,所以先說知苦、後說斷集的。

昨天我們有說到了,在《四百論》的修持的次第而言,先說到了增上生,再說決定勝。以增上生為目標的內涵下,他有沒有辦法來配合四聖諦的內涵來詮釋呢?這也是有的。那也就是說,增上生也就是後世的這種天人之身,增上生的唯一阻緣,最主要的逆緣是什麼呢?就是非福業,也就是所謂的惡業。所以這個是獲得增上生的最大阻緣的一個因,所以我們以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它是屬於集諦。由此而產生的苦諦是什麼呢?就是讓我們墮落到後世的這個三惡道,這是屬於以增上生為目標的修行者而言,必須要去認識的苦諦。

在此的苦諦,就並非是人道或是增上生的痛苦,不是!而是三惡道的這種痛苦了。我們之前不是說到了苦諦嗎?苦諦可以分三者:苦苦、壞苦以及行苦。苦苦就是所謂的這種強烈的痛苦感受,但是這種痛苦的感受,並不是在增上生上,所擁有的痛苦的感受,最主要是說到三惡道的這種痛苦的感受。這種三惡道的痛苦,最主要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從非福業而來的,所以三惡道的苦諦,非福業的集諦。這是靠什麼樣的方法來消滅呢?是靠十善道,靠斷十惡業的這種的斷除,這種的道諦,來獲證遠離三惡道的滅諦的。所以在此的道諦就是十善道,在此的滅諦就是遠離三惡趣的增上生的這個滅諦。

在此的集諦煩惱,並不是很單純的貪瞋癡,而是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和一般的貪瞋癡這是不同的。如同之前所說的,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是,並非自己的東西想要去佔有的貪,這才是十惡業裡面的貪。但是一般貪瞋癡裡面的貪,範圍就更廣了,十惡業裡面的貪,必須要是緣非自己以外的東西,想要奪取為己有的這種貪心。

十惡業裡面的瞋心,就是想要傷害別人的瞋心,而並非只是一種生氣或只是一種瞋怒而已。十惡業裡面的癡心,並不是三毒裡面的癡心這麼的單純,而是毀壞因果的一種邪見,這是十惡業裡面的癡心。

這種十惡業的貪瞋癡,就是以增上生為主的這個修行者,所要去斷除的煩惱集諦。由這個煩惱的集諦,會造成身語惡業的種種的七種惡業,就像身的惡業有三,語的惡業有四,這是屬於業的集諦。由此會產生三惡道的痛苦,三惡道的苦諦。所以在此並沒有講到,非常廣大的煩惱的行相。最主要是針對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所作斷除,於是讓自己生生世世獲得增上生的安樂。這是以增上生為目標的情況下,配合著四聖諦來說的取捨之道,所以它的滅諦就是遠離三惡道的滅諦,它的道諦就是十善道的道諦。

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二句話,「中應遣除我」。所以先遮遣非福,就是說增上生為目標,但是「中應遣除我」是以解脫為目標。在解釋「中應遣除我」的時候,我們再跳回剛剛,我們不是說苦諦可以分三種,第一個是苦苦,第二個是壞苦,第三個行苦。壞苦是什麼呢?壞苦就是講到世間安樂的感受。世間人認為這種榮華富貴的享受,也就是一切有漏的安樂,一切有漏的快樂,其實都是一種痛苦的性質。這是在更高一層次的修行者,必須要去思惟的內涵,那也就是第二句話「中應遣除我」。

不只是世間有漏快樂的感受是痛苦以外,最主要的是第三種的痛苦性質,第三種的苦諦,思惟苦諦,其實它最主要的內涵,就是思惟行苦了。所以不只是單純的這種三惡趣的苦苦而已,而是一切的,只要被業和煩惱所形成的話,這一切都是痛苦,這一切都是苦性。這個苦諦的範圍就非常的廣大了,所以不只是三惡趣以外,就連三善趣都也包含在裡面,甚至於增上生的這種痛苦都包含在裡面,所以在此的苦諦的範圍,是包括了一切六界的有情眾生。在此的集諦是什麼呢?不只是非福業以外,連投生輪迴的這種引業的福業,以及不動業,都是屬於在此的業集諦。在此的煩惱集諦,不只是十惡業裡面的貪瞋癡以外,而是一般三毒的煩惱貪瞋癡。

在此又可以五種的見煩惱等,所以說到非常廣大的煩惱行相。這個就是在此為了獲得解脫,以解脫為目標而言的人,他必須要去斷除的煩惱集諦。這個煩惱的集諦是可以斷除的,於是而去獲證這種的滅諦。其方法是什麼呢?因為一切煩惱的根本,是來自於真實執著,也就是所謂的無明我執。這個無明我執,唯有透過了解空性的智慧,才能夠去斷除,而且是現證空性的智慧才有辦法的。所以現證空性的智慧,就是在此的道諦。所以就是第二句,「中應遣除我」。

以遮止非福業的這種所謂的苦諦和集諦之後,我們下一步要去作什麼呢?進一步的去斷除一切煩惱,和煩惱所留下來的這種苦諦,這是靠什麼樣的方法來斷除呢?是靠現證空性的力量去斷除的。所以「中應遣除我」的苦集滅道四諦的內涵,就如同之前所說的,苦諦就是行苦,在此的集諦,就是一切的煩惱和煩惱所產生的業,在此的滅諦就是斷除煩惱的滅諦,在此的道諦就是現證空性的道諦。

當然在這句話的解釋,有另外一種解說的方法,但是我平常是以這種的方式來解說,就能夠配合大小乘整個圓滿的內涵來應用,或來解說,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會比較圓滿。

後面說了最後一句話「後遮一切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已,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必須要成就無上菩提。為了能夠獲得一切遍智,所以我們必須要斷除所知障。所以必須要透過菩提心的廣大資糧來成辦空正見,才有辦法對治所知障的。所以說到了後遮一切見。以這種方式來解說,我覺得這是比較圓滿。

「如此為智者」平常在解釋的時候,尤其在解釋第二句的時候,也就是「中應遣除我」的時候,有另外一種解釋的方法。說是:中應遣除粗分的我,再來斷除最深奧的這種我的見解,雖然有這種的講法,也就是中應遣除我,是指粗分的我執,後遮一切見的這個見,是講到深微的我執。可是我在此不用這種的方法來解釋,我是以另外一種方法解釋,我想應該是沒有問題。如果今天提婆菩薩在場的話,他應該不會對我有所指責,我想他也會同意的。

一般如果我們患了疾病,這個疾病如果是可以被治療的話,當然我們會想盡辦法去治療它,因為它是可以被治療的一種疾病。如果這種病是沒有辦法被治療的話,那我們會覺得無可奈何,以其這樣還不如不要去想。因為你讓自己不要去想這種的病況,說不定在心靈上會比較舒服一點。否則的話,不只身體會有這種疾病的痛苦以外,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去想這個病的問題,所以會讓你的心靈多加了一分痛苦,苦上加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如果患得了不可治療的疾病的時候,那醫生也會勸我們說,我們要隨著病人的意願,讓他隨心所欲,讓他作什麼就作什麼,讓吃什麼就吃什麼,因為是無可救藥了,沒有辦法去治療了。

所以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不想要的痛苦,是沒有辦法解除的話,是沒有辦法解脫的話,那了解痛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那還不如跟畜生道一樣,不要去想痛苦,吃飽睡、睡飽吃,這樣最舒服了、最快樂了,因為痛苦是不能解決的。

這也是為什麼佛陀,沒有只講二聖諦,而是講到四聖諦。他沒有講到苦諦和集諦而已,他講到苦諦和集諦是可以被解脫的,因為有了滅諦和道諦。所以今天我們不想要的痛苦,不是說杞人憂天,無法解決、無法斷除,而是可以被斷除的,因為有了滅諦和道諦。所以這樣的話,認知痛苦就很有意義了。這也是為什麼佛陀說的,要證滅修道,因為痛苦是可以被解脫的,痛苦是可以解除的。為什麼呢?因為痛苦的因,是可以被消滅的,這樣的話我們認知痛苦,就非常非常的有意義了,所以我們要獲得解脫。

要了解到整個四聖諦的內涵之前,我們必須要對解脫的內涵上要有所概念,這樣才有辦法更深刻的去了解到四聖諦的內涵。否則的話,你會覺得說,學佛機乎沒有方向,迷失了目標,會有這種的感覺。所以當我們成為了佛教徒,接受歸依儀軌的時候,我們說到了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月稱菩薩也說到了,佛法僧這三寶,是希求解脫者之歸依處,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歸依有分很多種,也就是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想要去依賴。這種的依賴心,其實就是一種所謂的歸依,也就是一種所謂的投靠、依賴。所以像今天下很大的雨,如果你被淋得很濕,你祈求三寶,你歸依三寶讓雨停下來的話,這個不是我們要求的一個歸依,那還不如拿一個雨傘就好了。與其念歸依三寶,還不如拿一個雨傘,這樣更有效,因為它可以幫你擋雨。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我肚子好餓哦!所以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這不是我們歸依的用途,也不是佛陀,或者三寶救護我們的方法,這時候直接吃飯是最有效的。所以一般的歸依有分很多種,祈求救護的這種內涵有很多種,可是佛教徒所要去了解的歸依的內涵,就如同月稱菩薩所說的,是希求解脫者之歸依處,我們要按照這句話的內容,來作解釋。

當然這個解脫有很多種解釋的方式,外道者他們有說到他們的解脫,可是在此的解脫,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來自於內心的煩惱。如果要從內心上徹底的拿掉,徹底的斷除一切煩惱和煩惱種子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以這種方式而獲得的解脫,如果要去希求的話,歸依的對象只有三個,那就是佛法僧,那確實是如此。因為在這世界上,雖然很多的宗教信仰,每一個宗教信仰都會講他歸依之理,或歸依之途徑,歸依的內容。可是真正講到無我見解的,以無我見來獲得解脫的,就只有佛法而已。真正自由宣說無我的這個導師,也是佛陀而已。因此若要獲得這種解脫的話,我們要歸依的對象就只有三寶而已。

在三寶裡面最主要就是法寶,所以我們叫正歸依法寶。為什麼呢?因為法寶的內涵是什麼呢?法寶有兩者,一個叫做滅的功德,一個叫做道的功德,也就是滅諦和道諦,這兩個就是法寶。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法,梵文的意思就是被救護的意思。我們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的被救護?就是當我們的內心生起了滅功德,當我們的內心生起了道功德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直接的去消滅煩惱、摧毀煩惱,這時候才有辦法以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獲得救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法寶是正歸依,因為真正能夠讓我們獲得救護的,就是唯有透過自己的內心裡面生起了滅功德和道功德的當下,才有辦法讓自己獲得救護的,所以說到法寶是正歸依。這個我們必須要去認知。以自己的經驗來為我們無礙的、自在的、自由宣說的導師,就是佛寶,如同像醫生一樣。法寶好像我們服用的藥物,因此我們要去歸依。

僧寶為什麼要去歸依呢?在此的僧寶最主要講到了有學道時候的聖者,這個是我們修行上的模範,或者是修行的一個歸依也可以這麼說。為什麼呢?就像如果我們去參加一個賽跑的一個比賽,或者馬拉松比賽的話,如果大家都跑得很遠,自己剩下最後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好像在那邊跑的話,會覺得沒有心力再繼續跑下去了。所以當我們再去走上修行之道,我們只看到佛的這種長遠目標的話,會覺得提不起心力。因為你會覺得你跟佛之間距離差得太遠,因為你覺得四周沒有人。可是僧寶,是講到現證空性的這個聖者。可是之前有加行道,加行道之前有資糧道,資糧道之前就是未入道的像我們凡夫來講,就是未入道的凡夫。所以我們看整個道次第,會覺得說未入道的凡夫,和已入道的資糧道中間好像只有差一步而已。資糧道和加行道中間好像只有差一步,所以我們未入道的凡夫,跟加行道的距離好像只有兩三步的感覺,會覺得很接近。加行道再跨過去就是見道,見道就是僧寶,就是所謂的聖者。所以我們會覺得距離很接近,會有希望的感覺,不會像是佛一樣的,好像很遙遠的天國或天邊的感覺,不會有這種的挫折感。會讓我們內心產生無比的信心和自信,會覺得說我也可以作到,所以而去說到了歸依僧寶。

所以我們要真正的生起,對三寶的歸依心之前,我們必須要對正歸依法寶的內容要有所領悟才有辦法。這種的領悟就必須要從四聖諦裡面,滅諦和道諦的內涵上來認知才有辦法的。滅諦和道諦的內容去認知之後,我們再回歸之前的苦諦和集諦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更深入的去體悟它,或是領悟它的一個內涵,那才會真正的體悟到知苦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整個佛法是環環相扣的一個教義,如果你對一個教義認知越深的話,它自然能幫助你對其他領域上的認知。所以你對教理認識的時候,必須要整體的來了解,而且它之間都具有一個互相密切的關係。否則我們去了解教理的時候,沒有這個整體的架構,只是單純的了解某部份的教義的話,那變成我們思考的模式並不完整,這樣很容易走入歧途,或者走火入魔。

我有一個認識的格西拉,有次我們見面的時候,那格西拉就跟我說,他非常、非常的氣憤,或者非常的失望,或者非常沮喪難過。於是我就問他,為什麼你要這麼樣的不高興或者是難過呢?於是他說,因為我一直在想無常,我一直在想死無常。其實想死無常本身並沒有問題,其實一般思惟死無常是沒有問題的,思惟死無常是正確的,可是思惟的模式錯誤了。因為在思惟死無常的時候,沒有用全面性的思惟方式,來去想死無常的內涵。他只是想自己會死、會死而已,他並沒有想,因為自己會死而要去策勵自己,或者讓自己更積極的修學善法,他並沒有想到這方面的內涵,所以代表他的思惟模式並不完整。

所以我們在修學襌定,三摩地的時候,不是一直往內心收攝。在經典裡面有說到,修學三摩地的時候,應該讓自己身心歡喜,要去思惟這方面的內涵,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一直往內心收攝,很有可能會造成內心的悶、悶的一種感覺,很悶氣的一種感覺,或者讓自己不舒服,或者不快樂的一種感覺。當然我們如果是認真想要修行的話,我們就要去注意這個問題,如果不是認真想要去修行的話,那也就無所謂了。

總言之,我們要去學習教理的時候,要以一種非常全面性的、很完整性的,來認知整個教理,這樣的話我們去思惟整個痛苦、認知痛苦,才有意義的。否則像一個精神病患者,他不認為自己有精神病,所以當醫生跟他說,你是精神病患者,他會非常的生氣,我那有病?其實他已經有病了。自己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病的話,就不可能從精神病的醫生去獲得治療般。同樣的,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痛苦的話,自己人在痛苦可能還不知道,煩惱的痛苦,煩惱的病。如同像精神病患者,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了精神病的話,自然就不會想要去接受精神病的治療般。所以同樣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內心被煩惱給控制,具有煩惱之病的話,那我們就不會想要去投靠三寶,來解決我們內心煩惱的這種疾病,因此知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知道痛苦,知道煩惱所帶來的這種不自在,知道煩惱所帶來的種種苦惱的困擾的話,我們才會想要針對煩惱,去尋求煩惱之因,痛苦之因,才會想要去斷集。

如果這個集可以被斷的話,我們自然就會想要去證滅。證滅的意思,就是從煩惱的這個因,或者苦因當中獲得解脫。我們才會想要去證得解脫,這個解脫叫證滅。為了能夠證滅,我們想要去修道的。所以這個四聖諦,以及四聖諦的作用如何去取捨的這個內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好好的去學習。

其實提婆菩薩所著作的這個《四百論》的內涵,是依據龍樹菩薩所作的解說,他只是作一些補充而已。但是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首先也是講到如何獲得增上生之理,之後再講到如何獲得決定勝之理。增上生就是人天生,決定勝就是說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位。就說到這個前後的次第之後,龍樹菩薩又說到一個偈頌文。偈頌文的內涵就是說,大悲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這三者,是一切大乘修行者最主要的一個根本,於是就說到了整個非常詳細的大乘修行。

如果我們要再更深入的去了解的話,我們就要配合《中論》的第26品,當中有這樣一句偈頌文,也就是說,透過無明而去如何流轉十二支緣起,如何流轉生死的這個道理,就非常的詳細了。如果我們要更仔細的去了解到無明的內涵,我們可以配合《中論》的第十八品,要去了解到我執到底是怎麼樣的行相,那自然才會真正的了解到,原來被我執給控制的話,由我執而去形成的話,就沒有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安樂,我們才有辦法整體的去了解到整個佛法的內義。要不然我們沒有這個基本的架構,我們再去看這些教理的時候,好像會覺得這是分開的,這是分散的,沒有辦法凝聚在一起,會有這種的危險,所以因此我覺得我必須要去強調這一部份的內涵。

    大約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在那個時候,有許多的西藏人,如同我在之前說的,他們在修舖道路,在咕嚕的那個地方,有大約上千的西藏人。有一個美國的女士,她就來看我,非常、非常善良的一位女士,具有非常慈悲的善心。她在咕嚕的那個地方,她來看我,她知道那邊有一些藏人,她說這些人真的非常善良,非常的友善,無論遭遇再大的困難,但是他們還仍然保持一顆溫暖和善良的心。可是她說,那些人居於然沒有宗教信仰,真的是非常的不幸。那我就不知道怎麼回她了,那時候。因為她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女士,所以我沒有辦法直接的回覆她說,其實沒有!但是在這個同時,也不可能說他們沒有宗教信仰啊!也不能說您剛剛說的是對的!所以在佛法的教義裡,當然這下面也會說,所以所謂佛教的修行,其實是日常生活的修行,並不是說一定要有寺院。當然這邊也是有寺院,如果有的話也是好,因為他本身沒有傷害,但是並不是重要的。

像密勒日巴,他使用他的這一生,盡形壽的在深山閉關修行,沒有寺院,沒有佛像,但是他是非常傑出的修行者之一,也就是最棒的修行者之一。其實真正佛法的修行,是我們心去體會的,用我們的腦去思惟,用我們的智慧去了解的。當然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說,那些的藏人並沒有宗教信仰。她說:這些非常善良的西藏人,居然好遺憾的沒有宗教信仰,我不知道為什麼她這樣說。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在美國的時候,有一些比丘從拉丁美洲那裡過來,他們是非常好的基督教的修行者。他跟我講了他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我們的宗教信仰是非常實用的,但是你們的宗教信仰是不可實用的,所以是有點遺憾。所以有時候,我們去認知佛教的時候,或認知教理的時候,應該完整的去認知,不是說挑片面的,或選取單面的一些教理和內涵,這樣你就沒有辦法完全的了解。所以我時常在強調說,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教理,這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是要全面性的去了解教理。

所謂的增上生,我們並不是說,是未來的意思而已。其實在這一生,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增上生,所以在這一生也是能夠獲得安樂的。像之前我在公開演講的時候有說到,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的層次可以分兩者,一者是跟生理有關的快樂和痛苦的層次,以佛學的專有名詞來講的話,就是由五根而產生痛苦和快樂的覺受,那就是以生理的的方式,生理的層次。

另一者是以心理的層次,以佛學的專有名詞來講,就是意識所產生的痛苦和快樂的層次。所以快樂和痛苦的層次有分兩者,由生理而產生的這種痛苦和快樂的層次,其實就是佛教裡面所謂的苦苦,其實這是畜生道也都知道的,這是我們不想要的。所以這方面的痛苦和痛苦的認知,這是我們不需要刻意去強調的。

可是我們現在要了解的痛苦是什麼呢?有很多的痛苦,不光是生理所造成的,而是心理所造成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去了解。所以心理方面的層次,所帶來的痛苦和快樂的內涵,我們必須要去了解。為什麼?因為我們要的快樂,不光是生理的快樂而已,心靈上我們也要快樂,我們要過一個有意義的快樂人生。這樣我們必須要去認知心靈上所產生的痛苦,以及這個痛苦之因。所以知苦和斷集就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如何了解到心理的痛苦,是從那裡產生呢?是因為內心沒有調伏,內心被煩惱所控制而產生的,去認知集諦。心裡可以被調伏的這個滅諦,我們要去了解,所以要去證滅。其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讓自己獲得更調伏的心,更安寧的心,更寂靜的心,其方法就是道諦。所以我們要去證滅,還有去修道,這樣我們人生才有辦法活得更有意義。

所以我們有時候想修行者,好像出了家,或者所謂的佛法的一種修行,好像就要捨棄今生。所謂捨棄今生的意思是說,不要把今世看得比後世還要來得重要,於是只貪戀於今生,不顧後世的意思。我們不應該有這種的想法,過份的貪著今世,有時會忽略後世的安樂,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真正圓滿安樂的意思,這叫做捨棄今生。而並不是叫我們不要活得有意義,不是這回事的。

所謂捨棄今生的意思,是捨棄今生的貪戀。但是仍然要活得有意義,要活得快樂,並不是叫我們不活得快樂。這也是為什麼在佛經裡面,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四圓滿,也就是說我們要具有權利的今世,我們要具有享受的今世,我們要具有名譽的今世,為了什麼呢?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我們要有更有意義的今世。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說,修行好像是個很遙遠的將來,我們現在好像在繼續痛苦當中,只懂得抱怨,不懂得如何去調適。那修行好像只是一種祈禱,或祈求將來的快樂,這是一種完完全全錯誤的一種想法。

我們要知道說,今世要如何獲得更加的快樂呢?所以首先先知苦,很多的痛苦是由心理上的一種思惟的不妥當而產生的。什麼叫心理思惟上不妥當而產生呢?就像我們如果去記恨,或者有一個復仇之心的話,由這種的集諦,由這種的苦因,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第一個,當你想要有復仇之心,當你有這種瞋心的話,你當下就沒有辦法快樂了。由這種的動機,你就會造成許多傷害別人的行為,因此叫做所謂暴力的行為。這樣不只是後世,就連今生來講,你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我們在前半生,如果作了太多損惱別人行為的話,無論是殺生、偷盜,甚至於強暴邪淫,或者是撒謊、妄語等等的這種惡行,如果造太多的話,我們在後半輩子,是沒有辦法真正快樂的,內心無法安寧。甚至於可能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去作牢,這樣的話我們怎麼會快樂?所以不只是為了後世的增上生,就連今生來講的話,我們也應該遠離這些十惡業的造作,這樣今生才有辦法活得更有意義,才有辦法更快樂。

我們為了獲得這種快樂,有意義的人生,如同像證滅般,所以我們要行持的道諦是什麼呢?就要多多修學忍辱,為了能夠對治瞋心。我們要多多修持慈悲,為了減少瞋心,為了減少對他人的損害,所以我們要去修學這種的道諦。因此以這種方式來修學佛法的,所以所謂的修行絕對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當然我們的目標非常的遙遠,是為了要獲得成佛,可是這種的實踐,修行的一個實踐,是從現在開始就可以作起的。而不是說現在一直在痛苦當中,只懂得抱怨,好像修行的時間是在將來,或者遙遠的一個未來,這樣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我們要整個了解到一個教法的內涵,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去了解到整個教理的話,這個時候再配合一個最殊勝的法門,最好的、最深奧的法門,就是完全為他人而著想的這顆菩提心。如果我們能夠好好修行的話,真的如同《四百論》裡面所說的,縱使沒有獲得涅槃,又有什麼差別呢?如果當我們具有這顆偉大的菩提心,完全為他人而著想的心的話,縱使是在輪迴,但是跟涅槃又有什麼兩樣呢?確實是如此。

怎麼說呢?如同《寶鬘論》裡面所說的,「地水火風等,草藥及野樹,自身極短暫,當令人受用。」當我們具有菩提心的這種思惟的時候,我們想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一切有情眾生,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恩人,我們要像愛己般的去愛護一切有情眾生,當我們發起這種心力的話,真的就像《修心七義》所說的,「五濁惡世時,違緣轉道用」沒有任何的逆緣能夠傷害我們的。因為當我們提起了無比的心力,想要去承擔一切眾生痛苦的時候,自己的痛苦又算是什麼!自己的痛苦太渺小了!所以如同《入行論》所說的,「故應除疲倦,欲駕決心車,從樂趨聖樂,智者寧離怯。」確實是如此,當我們具有這種,想要去承當一切眾生的痛苦,不去著想自己,只想一切有情眾生的話,那自己是無比快樂的。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任何的痛苦,沒有任何的挫折能夠打倒我們,這樣我們的人生,真的是能夠活得非常的有意義。

甚至連在呼吸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說,當我們在吸氣的時候,吸取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自己。當我們在呼氣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善業和快樂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連呼吸都能夠累積善業的話,那有比這種更有意義的人生,更有幫助或更有利益的人生呢!所以如同噶當派的這些上師們說,「樂故轉資糧,願力遍虛空」當我們快樂的時候,願自己的快樂和利益,一切的資糧佈遍給一切虛空眾生。「衰復成眾苦,願沽大苦海」,當自己痛苦的時候,承當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就連痛苦的時候,都能夠累積資糧。

如果能夠具有這顆菩提心,完全為他人著想的這顆心的話,那我們又有什麼好去畏懼的呢?因為自己的生死已經置之度外,也就是說生也是為了他人,死也是為了他人。快樂的時候,因為他人,所以我們把自己的快樂和資糧佈施給他人。自己痛苦的時候,想要讓自己承當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快樂的時候累積資糧,痛苦的時候又累積資糧,能夠把痛苦轉為成就資糧之因,這如同《修心七義》裡面所說的「五濁惡世時,違緣轉道用」。

無論在生死快樂和痛苦的時候,甚至於連呼吸的時候,都有辦法累積這些無比資糧的話,那跟已經獲得解脫,已經獲得涅槃的果位,又有什麼兩樣呢?縱使是在輪迴的時候。所以如果當我們能夠發起這顆,非常殊勝、無比善良的這顆菩提心的話,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的體會到,佛陀給予我們教授的一些甘露,這種的甘味。這樣我們從思惟,或者冥想菩提心的當下起,我們已經獲得一個究竟快樂的人生,已經開始了。所以由修行所帶來的快樂的感覺,不是將來而是現在,我們就可以作到。

接下來看《四百論》的講義,23句。

23.惡慧怖分離,不能出家者,智者定應作,誰待於治罰。

我們依由自己的劣慧,而去畏怖分離這種在家的生活,所以不去出家,不去遠離這種在家無有意義的行為。這樣的話,我們應該知道說,我們將來如同我們畏怖遠離在家的行為般,為什麼我們不能畏怖、或者畏懼這種煩惱的治罰呢?因為由在家的瑣事,我們將會帶來許多無意義的,或者浪費時間的生活,那為什麼我們不去畏懼呢?像畏懼遠離這種在家瑣事般的,為什麼我們不去畏懼,讓自己浪費這種寶貴的人生呢?

24.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

「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透過這種思惟,我們應當到寂靜的地方,森林深山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如果你沒有辦法到一個寧靜的地方,好好的去修行,遠離這種世間雜事、瑣事的話,那你會獲得什麼樣的功德呢?難道你會與眾不同嗎?也不會!

25.若誰有此念,思我定當死,彼已捨貪故,予死更何畏。

    在此就是說,我們要透過這種死無常,來策勵自己好好的去精進善法。如果我們能夠,遠離這種世間的榮華富貴的世間八法,已經捨棄這種貪欲的話,對死是不需要去畏懼的。什麼叫對死不需要去畏懼呢?其實所謂的死,是身和心分離的一個狀態,我們叫做死。我們的心其實他的層次,有很多不同的粗細的層次,就像我們現在以根識的狀態來講的話,他是非常粗分的層次,那就是我們所謂醒來時候的狀態。作夢的時候的狀態的心的這個層次,又比醒來的時候還來得更細微了。沒有作夢,熟睡時候的心,又更加的細微了,比作夢時候的意識,還要來得更加的細微。所以我們心粗細不同的層次有很多種。還有一種是昏倒的時候的心,那又是更加的細微。

總言之到最後,我們人死亡的時候,也就是粗分的氣流完全的停止運轉。那個時候,我們體內的四大,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空。當風融入於空的時候,幾乎意識己經到非常、非常細微的狀態下了。這時候我們的呼吸會停止,隨著呼吸的停止,所以我們的心臟跟著停止。心臟停止之後,血流沒有辦法運輸到腦,所以腦會死亡。如果以醫學的講法而言,這個時候叫做宣判死亡的時候。

可是有些人被宣判死亡,但是身體卻仍然像活著的時候一樣的健康,不會腐壞,確實有這種實例。以最近來講的話,在哲蚌三大寺,印度南部非常熱的地方,有位哲蚌之前的住持,他大約九十多歲的高齡,他的名字叫顛巴滇津。以他個人身體狀況來講,他在生前身體並非是很健康,可是醫生宣佈他死亡之後,居然身體能夠像活著時候一樣保持五天,而且沒有任何嗅味,沒有腐朽的狀態,保持五天。而且他身體一直在縮小當中,這種是有的。

那有像同樣的狀況,在西藏裡面,又有人能夠繼續的安死,兩個禮拜或三個禮拜的。而且在西藏「鳥榮」的地方,有位叫「阿確」的一位喇嘛,他的身體不只縮小以外,而且是死後身體完全不見了,大約在五六年前發生的事情,而且是最近。

所以我們可以從現實的實例上,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狀態,無法解釋的狀態。其實是因為什麼?當然我們很多的心,很多的意識,跟體內的四大是很有密切的關係。就像說眼識是依賴著眼根而有,所以很多意識,跟腦部、或腦的神經、或腦的細胞是很有關係的。可是當意識到很細微、很細微的狀態的時候,它就已經脫離了腦細胞或者是腦部,它是屬於一種獨立的狀態。依由這種獨立的意識,仍然存在身體的緣故,而產生這些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讓我們無法解說的這個現象。所以透過這個最細微的心,當然這個我們稱為俱生原始之光明。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它是不會間斷的,它是永恒的存在。光明以及俱生原始之氣流,這兩者是一種互益的作用。這個俱生原始之光明,和俱生原始之氣流,隨著業的力量,遇到了一個新的粗分的身體的話,於是細微的光明,會隨著粗分的氣流的運轉,而現起了粗分的意識,這時候又連合到粗分的身軀,這個時候叫做所謂的生。

其實所謂的生老病死,生和死只是一種意識的一種變化而已,在很細微、很細微,脫離身體的時候這叫做死。從這個很細微的意識,隨著粗分氣流的運轉,再現起的時候,這時候叫做生,其實是同一個續流。就像我們以經上來講,我們會有醒來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可以分作夢的時候,或者是沒有作夢、熟睡的時候,其實所謂的生死就是如此而已。

為什麼意識的續流會一直存在呢?其實我們每一天,我們可以由自己的經驗去體會到意識,也就是所謂心的一個存在。也就是了解事物的能力,我們稱為唯明唯知之體性。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它每一剎那在改變,這是由因緣的緣故,這是由因力的緣故。就像外在的這些物質來講,它會隨著因緣一直在改變的,這每一剎那在改變的性質,是因為由因力,隨因而轉,所以它每一剎那都在改變。

在這個眾多的改變當中,成為果的一個性質的因,我們稱為叫做近取因。沒有辦法成為果的,這種性質的因,我們稱為俱生緣。就像什麼呢?以花來講的話,花的種子,將來會變成花朵,所以花的種子是花的近取因。可是在這個花盆裡面的,像土、陽光、水份等,這是形成花的俱生緣。因為土不會變成花,所以縱使是因緣聚合而有的花,但是這個因緣本身大致上可以分兩點,一個叫做近取因,那就是變成花朵性質的因,這個叫主因。另外一者就是一種緣,俱生緣。

同樣的,如同外在的物質的這種因緣觀待般,同樣的內在的意識,像我們講眼識來講的話,形成眼識有三個重要的因緣。主因是一個,但是重要的緣有三者。那三者呢?第一個叫做所緣緣,也就是說如果是以看到花朵的這個眼識來講的話,沒有花朵就沒有花朵的眼識,所以所緣緣、花,都必須要有。增上緣也就是眼根,也必須要有。眼根雖然在經典裡面有說到,在我們眼珠子裡面,有一個非常、非常細微的明徹體,這個叫做眼根,但是絕對是跟腦部有關的。如同像大論典裡面所說的,是不是眼根的性質就是如此,就個有待觀察。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點,這個跟腦部,或腦的神經也好,或腦細胞也好,這個眼根是跟腦有關的。

透過眼根會去呈現花的長相,會去影射花的模樣,這是眼根的作用。所以縱使有花,沒有眼根的話,也是看不到花的。有了眼根,沒有花的話,是生不出看到花朵的眼識的。但是有了花,也有了眼根,一定會有看到花的眼識嗎?不一定的。為什麼呢?當我們的心,眼睛雖然睜開了,花朵在前面,可是我們心一直想其他的事情,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深思其他的一些內涵的話,縱使花朵擺在自己眼睛,而且眼睛睜開的,但是我們看不到花。這是因為什麼?因為意識一直去緣其他的東西,因為意識緣取的力量,並非是花朵,而是其他的內涵,所以少了最後一個緣,這個叫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其實就是有了眼根,有了花朵,但是會形成看到花朵眼識的最主要因緣是什麼呢?那就是之前的另外一個意識,所以必須要有這個等無間緣。

具有這三種的因緣聚合之後,才有辦法真正產生看到花朵的眼識。所以透過這個邏輯,透過這個實際的狀況,我們可以知道說,要形成眼識的最主要因緣,必須要有它之前的意識才有辦法,否則的話是沒有辦法產生一個了解事物的能力。所以意識沒有辦法形成色體,色體也沒有辦法形成意識,那意識必須要有之前的意識才有辦法產生。

那我們人的這一生,一定有第一個意識。這個第一個意識,如果之前,沒有任何因緣產生,那就變成無因而生,這樣的話會與邏輯有所違背,不符合邏輯。人的這一生的第一個意識,之前一定有一個因緣,一定要有一個近取因,這個近取因一定就是之前的意識,這個就是前世了。我們是以這種的理由,來認為前後今生是存在的,這是以一個邏輯的角度而言。

以現實的一個例子來講,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就像在印度南部的一些西藏人,大約有十多人,他們非常明確的可以想起前世所發生的。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我有遇到兩個印度女孩,她們都能夠非常明顯的想起,或者回憶起,前世所遭遇的、所發生的。那是因為有前世,她才能夠想起,如果之前沒有發生過,她怎麼能夠想起,沒有辦法。

其實無論是意識也好,或者是外在的物質體也好,這一切的因緣都沒有一個開始。怎麼說呢?就像我們現在身體來講的話,我們這樣去追溯下去,我們可以知道自己身體的因緣,最主要是來自於父母的精血。可是父母的精血因緣,再去追溯下去的話,到十億年前,就是海裡面一種非常、非常細微的生物體。在這種非常細微的生物體,再去追溯下去,之前就是非常、非常的一種元素。現在的山河大地,無論是石頭,或者是岩石等,這一種最主要的一個前因,和我們現在具有生命體的一個身體的前因來講,好像在那個當下是一樣的。後來慢慢演變成一個是具有生命的,一個是具有沒有生命的。但是一開始,它的起源點的這個元素來講的話是一樣的。

可是這個起源的這個元素,再去追溯它的前因的話,還是有的。就像我們說到了五十億年前,這個太陽形成了。太陽形成的時候一定有那時候的物質體,一定有它的一個元素成份在,而去演變成今天的,無論有生命,或者無生命的物質。所以我們可見今天的這個身體,他的前因如此的追溯下去的話,可以到五十億年前太陽生起的時候,太陽形成的時候。如果再去追溯下去的話,在一百五十億年前,宇宙發生了大爆炸。所以在大爆炸,而去慢慢演變成今天的身體,我們可以從這個邏輯可以去推理。

但是這個現在身體的前因,難道在大爆炸之前是沒有的嗎?錯了!在大爆炸之前也是有的。因為所謂的大爆炸,一定是很多的能源聚合起來,才有辦法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成為大爆炸。這可見在大爆炸之前,又有所謂的能量存在,才有辦法形成這種的大爆炸。

所以今天我們身體的前因,這樣追溯下去的話,幾乎是沒有開始的。《四百論》這裡面說到,一切的物質,一切的色法,它沒有第一個前因,同樣的意識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會一直認為說,一定要有一個前因,第一個因。其實不一定!為什麼需要呢?不一定需要。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它的前因,這樣去追溯下去的話,都找不到那個第一個因。那為什麼意識需要第一個因?這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說透過因緣,而產生這些種種的變化。因為隨著因緣,有些物質會變成具有生命,有些物質會變成完全沒有生命,這是為什麼?有些的因緣會轉成快樂之因,有些因緣會產生痛苦之因,這個是跟業果有關的。當然依賴著因而有,或者因緣互相依賴的這一部份,是屬於法性,這個跟業果沒有關。這不是佛的加持力,也不是由眾生的共業所產生,這是一個很單純的法性,因為一切都是依賴因緣而有,這是法性的部份。可是在這種法性的因果循環當中,又一個所謂的業果存在。

就像什麼呢?就像這個房子,必須要依賴著因緣而有,這是屬於法性的部份。可是因為我住在這裡面,所以我去設計這個房子,讓這個房子更加的好看,或者這個房子的美觀,這個跟業果就有關係了,因為你去設計它。可是這個房子必須要依賴著因緣而有,這不是你的設計所產生的,它本來就是這樣子,它必須依賴著法性而有。

就像我們前面這朵花來講的話,這個非常非常的複雜了。有很多的因果內涵是法性的,有些是透過業果的。怎麼說呢?就像我相信在形成前面這朵花的時候,有一些的因素是跟我們眾生的緣有關,無論是人類也好,或者是在採花蜜的這些蜜蜂,或者這些動物,跟這些共同的業有關,有這部分的因素存在。還有另外一部份的因素,就像有些花需要少水,有些花需要多水,就像沙漠裡面的花,它自然有一個集聚水份的力量,這個跟業應該就沒有關係,這是花朵本身的一種法性。花朵本身具有它自己的作用,自己的能力。就像向日葵來講的話,太陽在的地方,它的花朵就朝向太陽的地方,這是屬於一種法性,這個跟業果可能就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論典裡面說到四種證量:法性證因、法性因、依賴因、作用因等。所謂的法性證因或者法性因,就是說到了,意識本身它具有一個了解事物的能力,這就是法性。由它而產生依賴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意識會帶來跟它相似同一個的近取果,它有一個影響後者的能力,會產生另外一個後者的意識,就是屬於一個依賴的作用,依賴因。

作用因就是說像慈悲心,它能夠帶來內心的和平,瞋心會造成內心的不平,這是屬於它的一個作用因。所以有很多、眾多的因緣的一個因素當中,有一些是屬於法性的,有一些是跟業果有關的,這個我們可能要去了解。否則會認為都是業力所造的,這樣又是錯誤的。有些是屬於法性的,有些是屬於跟業有關的。其實業果、業果,其實是因果的一部份。什麼叫因果的一部份呢?就是說某一些的因,它是跟人或者跟生命體的動機有關的情況下而去造作,這一部份的因果,把它稱為業果。就像有漏業和無漏業,有漏業是由煩惱所生,無漏業是由菩提心或者空正見、堅定的襌定等,這些種種的因緣而產生無漏業的。

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也就是剛剛不是說到的「於死有何畏」的這個死字,而說到這些的道理。所謂的死,如果是一個完全的結束,什麼都沒有的話,那我們不需要擔心什麼,因為死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可是死不是這樣的單純,它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所以其實死,就是當我們意識的層次,存在一種粗分的層次當中,這個叫做生存,這個叫做生。慢慢變得越來越細微,越來越細微,遠離了、脫離了粗分的氣流,到最細微的狀態的時候,這時候叫做死。之後就隨著因緣,隨著業的力量,再去遇到一個新的身體,隨著心的粗分的氣流的運轉,再次的呈現成粗分的意識,這個時候也叫做生。所以生生死死,其實是在同一個意識續流當中,只是粗細層次的轉變而已。所以如果懂得這個道理,於死又有何懼呢?

就像我們這一生,我們會有醒來的時候,會有作夢的時候,甚至沒有作夢熟睡的時候。我們意識會有這些不同的轉變。但是在這個實際當中,我們已經變化很多,可是因為意識的續流是同一個,所以我們不會覺得畏懼。如果我們對於今世的這種醒來、作夢,或者是熟睡的三種不同層次的意識,不感到畏懼的話,那以長遠的眼光去看我們生死的輪轉的時候,其實也是如此。在同一個意識續流當中,而去產生不同粗細的變化,而說了生而說了死的。

因為同一個意識的續流帶到後世去,所以我們今世的所作所為,跟後世的安樂和痛苦就非常有關了。所以就不應該只貪戀今世的世間八法,而拼命去造惡業,這樣我們就要去畏懼後世了。因為今世的惡業,會帶來將來的痛苦,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畏懼了。如果你對今世有足夠的把握,因為你行善法,你有足夠的把握,讓你的後世安樂的話,那對死亡就不需要去畏懼了。

這也是為什麼西藏人,尤其噶當派的上師,曾經有說到了「修行者聖者歡喜」在死的時候聖歡喜,「中無畏」不畏懼,「劣不悔」劣者不會後悔的。噶當派上師就說,當修行者死亡的時候,聖歡喜,中無畏,劣不悔。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