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11:58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八課

下面講第七個問題親仁,即親近仁德之士,也就是佛教講的依止善知識、親近善知識。

親仁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稀

同是人,類不齊:同樣在世為人,但品行高低、性格賢劣、貧富貴賤各不相同。如《君規教言論》所言:泱泱大國之中有,各種各樣賢劣士。在佛教中,佛陀之所以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也是因為眾生的根基、意樂千差萬別,故以善巧方便應機施教。

不僅佛教如此,儒教聖賢在教育弟子時,也是遵循有教無類的原則,根據弟子的不同性格作不同的引導。比如,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我聽到一個好主意,是不是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孔子回答:你父親、兄長都還在,他們的閱歷與經驗比你豐富,應該先問問他們,不要急著動手。

接著,冉有也問孔子同樣的問題:如果我聽到一個好主意,是不是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孔子回答:當然要馬上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後,大惑不解,就問:子路和冉有的問題是同樣的,為什麼您的答案卻不一樣?

孔子答道:子路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經觀察,比較草率衝動,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後行;冉有平時遇事畏縮,沒有魄力,他需要勇氣與膽量,所以我鼓勵他不要猶豫,聽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動。

可見,智者對不同的兩個人,所作的調教截然不同。就算他們犯的錯誤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樣,但也因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異。因此,我們遇到具體問題時,要具體分析、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流俗眾,仁者稀:在不同類別的人當中,跟著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占大多數,而具有仁德、具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麥彭仁波切在格言中也說:成百上千人之中,具大功德僅少數。

這個規律,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我們上學讀書時,一個班四十多人,能考上大學本科的,只有寥寥數人,考上專科的稍多一點,落榜的則占大多數。在我們學院也是一樣,一個班即使有五六十人,但要從中選出法師或輔導員,也相當困難,去年我們在一個班找兩三個輔導員,選半天都選不出來。貢唐丹畢准美在《水木格言》中也說:百人有一勇士,千人有一智者。所以,在這個世間上,品行一般的俗人比比皆是,品行高尚的仁者極其鮮少。正因為大多數人品德低劣,行持不善業,故死後多半會墮於惡趣,如《四百論》雲: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

不管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素質高的人只占極少數,素質低的人到處都是;佛教團體中也不例外,學佛的人雖然多,但大多數隻停留在形象上,即使偶爾深入一點,也離不開常見、斷見等邪分別念。因此,對於高尚之士的行為,大部分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道德經》雲: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等人聽到後,會覺得難以置信,並大聲嘲笑,如果不讓他們覺得可笑,也就談不上是真正的了。

所以,我們的行為越受誹謗、越受譏笑,越說明這不是一般人的行境,故沒必要悶悶不樂,而應當以此為榮。現在有些佛教徒說:我磕大頭時,許多人不理解,常常譏笑我。”“我吃飯前念偈頌供養三寶,有人說這跟文革時期的紅衛兵一樣,太可笑了,愚癡!其實這是他們不懂的甚深之理,如果懂得了,就不會如此排斥了。但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沒有這種水準。

有些法師說:我給下面講經說法,大多數人都學得不好,我很失望,不願帶這個班了。這樣想不合理。因為在我們娑婆世界,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倘若一個班中大多數都是智者、極少數是愚者,這才是不現實的。

包括國外很多教授,我以前在一些場合中跟他們交流時,他們也抱怨大多數人特別笨,為什麼已經考上大學了,竟然還是學不會?其實這也是因為凡夫貪嗔癡煩惱重,即使他們剛開始不錯,但在外境的種種誘惑下,用不了多久,智慧也會退失的。同樣,出家團體中也有這種現象,有些人幾年前學習、德行等令人稱道,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好像得了傳染病一樣,一夜之間就全變了,特別可怕。

所以,在五濁惡世,真正能深入學習、永恆堅持的人極為罕見。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在聞思修的過程中,一直在文字表面上劃,沒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勝味,這樣學習就很難持久。因此,不管學顯宗密宗還是傳統文化,一定要想方設法讓這些道理深入骨髓,若能如此,外面的誘惑或違緣再強,也不會讓你的信心改變。

鑒於此,我要求大家聞思時最好能背誦,而且,你學了一個頌詞後,應該把它的內涵領會於心,跟你的血液融在一起,這樣有生之年中就不容易退轉。否則,只是簡單地聽聽法、修修法,每天坐在聞法的行列中,心卻一直在打妄想,效果肯定不會好。學習任何一門知識,必須要感悟到它的殊勝道理,這極為重要!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果仁者,人多畏:如果是真有德行、有智慧的仁者,他有很多不共的特點。就像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說[40],真正的善知識既跟世人相同,因為他要隨順世間;又跟世人不同,因為他的心行已超越了世間。的確我們也看得到,具有殊勝境界的上師,一方面跟世人一樣會吃飯、走路、說笑、睡覺,但另一方面,又跟世人完全不同,比如我們覺得電影很好看、東西很好吃,對此會產生貪執,而超越了凡夫境界的上師,也許表面會隨順你,但實際上,他不會把這些看作人生目標。

在這樣的仁者面前,眾人自然會感到敬畏。就像上師如意寶,學院成千上萬的弟子都害怕他,但又特別想親近他、恭敬他,那種感覺難以用語言來描述,這就是上師的德行和修證所感。不像現在有些人,為了贏得眾人的恭敬和尊重,故意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但這種假像只能維持一兩天,過不了多久就會被識破。所以,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時時流露出一種威嚴。

言不諱,色不媚:仁者說話不會扭曲事實、有所忌諱,所講的都是真誠之語;容貌坦然儒雅,也不會為取悅別人而諂媚求好。

雖說儒教對前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對後世的探索一片模糊,但對今生的觀察,還是很不錯的。此處所定義的仁者,儘管不像佛教的善知識,要具有一定修證、對弟子的今生來世負責、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但有了這些德相,對自他還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當然,這裏所講的道理,在佛教格言中也有。如《水木格言》雲:言少含笑知要,眾人悉皆畏之,默默蕩漾江河,深度難以估計。真正的大德語言不多,不會特別囉唆,像烏鴉一樣遭人厭惡;面帶微笑,不會成天愁眉苦臉;同時,了知世出世間的諸多要訣,這樣一來,眾人都對他非常敬畏。猶如靜靜流淌的江河,深度難以估測,所以誰都害怕,不敢隨便渡越。但如果是喧嘩不停的小溪,一看就知道深淺,因此誰都敢過。就像一些嘴雜的人,想什麼就吐出來了,稍一接觸就知道他智慧淺薄。

所以,真正的善知識有他的法相。孔子的學生子貢,曾讚歎自己的老師具有五種美德——“溫、良、恭、儉、讓。子夏也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君子的容貌,從外表看來有三種變化:起初遠遠望見他,覺得很莊重;接近之後,覺得很溫和;等到聽他說話,又覺得他很嚴厲。像法王如意寶,不但具足這些世間德相,而且,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所講的出世間德相,上師也無一不圓滿,自然值得我們親近。

不但上師該有上師的德相,官員也該有官員的德相。從前,于謙是明朝著名的大臣,他作風廉潔,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地方官進京辦事,總要先送白銀賄賂上司,只有于謙從來不送禮。有人勸他:你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笑著說:我只有兩袖清風。(如果在現在的領導面前,說自己帶了兩袖清風,那你什麼都辦不成,只能兩手空空地回來。)

古代有些官員非常廉潔,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領導根本不懂這些,雖不敢說100%都是如此,但相當一部分人整天只盯著錢財和地位,除此以外,什麼仁義道德都不講。

因此,我們一定要給孩子灌輸仁德的教育,如果沒有這個,他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想到別人。古人說過: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己。而現在的人不要說君子,連一般的普通人都做不好。當前社會的黑暗狀況,大家應該也明白,所以務必要對下一代傳播真理,讓他們的今生來世有機會趨入光明。

在此我們還要了知,儒教所講的仁者德相,與佛教中的上師法相並不相同。在佛教,小乘上師有別解脫乘的法相,大乘上師有菩薩乘的法相(見《經莊嚴論》),密乘上師有金剛乘的法相(見《心性休息》)。如果你想學修顯宗或密宗,首先要找一位具相善知識,在未結法緣之前詳細觀察。而一旦你結上了法緣,再去觀察上師的話,則會有很大過患。

但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他們先去聽法、先去受戒、先去灌頂,之後覺得不對了,又開始拋棄上師,甚至把皈依證上的名字也抹掉,重新加入另一個團體。在新團體中也呆不下來,又換一個上師,再加入一個團體……這種行為特別可笑,而且有很大的過失!佛法不像世間法,你結上法緣後再捨棄上師,這個果報即生中不一定看得出來,但你的阿賴耶上已種下了黑色種子,將來必定要感受苦果。這是一個自然規律。

所以,尚未學佛的人,必須用清醒的頭腦,從各方面來觀察佛教;若想要依止善知識,也要擦亮自己的雙眼,千萬不要著急。如果你急急忙忙隨便找個上師,今天聽這個法、明天聽那個法,過幾天又進行譭謗,這是特別愚昧無知的行為。現在這個社會上,這類現象特別多,甚至有些學佛多年的人,也經常換上師、換佛法,這完全沒有必要。

古代的修行人不像我們一樣,那時候科學不發達,各種資訊也沒有如此鋪天蓋地、誘惑人心,在他們的生活中,除了佛法以外,沒有什麼散亂因緣,所以修行起來也方便。而現在的人,修行確實不好成辦,不但順緣少得可憐,而且違緣此起彼伏、層出不窮。這麼多違緣在我們面前一直晃,除了有定力的人以外,很少有人能抵擋得了誘惑,讓自己的學佛善始善終。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假如有機緣親近仁者,向他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而然會進步,過錯也會隨之減少。

依止具有德行的善知識,對自己的信心、行為、修行境界會帶來巨大轉變。這樣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不是你今天剛依止,明天就頭上起個包,而是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甚至有時候你不一定能發覺,好像一兩年裏,煩惱反而更重了,但實際上,不知不覺中你的功德已經越來越增上了。

有些人說:我以前不學佛時,心很平靜;現在一學佛,起心動念越來越大了,特別可怕,所以,還是不學佛好一點。這種觀念不對。舉個例子來說,野馬沒人管的時候,它的行為很溫和,而一旦有人為了馴服它,把繩索套在它脖子上,剛開始它肯定亂蹦亂跳、脾氣暴躁,但只要你堅持不懈地繼續調伏,一段時間以後,它就會變得溫馴、聽話。

或者如同一個孩童,你從來不用去管他時,他看起來很乖巧可愛,而一旦讓你管他的學習、生活,你叫他好好呆著不動,他總會有許多狀況:我可不可以出去一下?”“我肚子特別痛,想要上廁所。”“哎喲,我好難受啊,能不能吃點東西?”……這時他的調皮特別明顯。我們的心也是如此。你不去觀察它時,它似乎很平靜,然而若一觀察,剛開始它會很粗猛,但只要時間久了,慢慢就能得以調伏。

所以,依止善知識的人,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具有功德、減少過失的,不是一下子就變成了好人。而且在依止的過程中,對方若是上等人,自己也會變成上等人;對方若是中等人,自己也會變成中等人;對方若是下等人,那自己就會變成下等人。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說[41],普通一節樹木落到瑪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經過數年之後,就會薰染上栴檀木的妙香。同樣,若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會薰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為變成他們那樣。

因此,依止善知識的時間,要越長越好。有些人說:我已經得到法了,明天就離開上師。這種做法不對。我們看前輩的修行人,他們依止上師並非輕而易舉,而是經歷了無數苦行,不說一般人,即便一些特別偉大的上師也是如此。像無垢光尊者的上師革瑪燃匝,他依止大成就者美龍多吉時,條件十分艱苦。他在兩個夏天裏,通過繪畫得到了四升青稞,其中兩升青稞用來買紙,晚上撰寫經函,兩升用來買看書用的酥油燈和生活資具。當時他還患有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仍一邊苦行,一邊夜以繼日地在上師身邊學習。後來,他相續中生起了殊勝證悟,令上師極為歡喜,上師開許他可以利益眾生[42]。在藏傳佛教中,革瑪燃匝是最偉大的一位上師,止貢法王說過,他擁有兩位歷史上最偉大的弟子——m巴自生金剛、全知無垢光尊者。

像這樣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尚且要通過苦行依止上師才能開悟,那我們就更不用說了。然而現在很多人生活太舒適、太奢侈了,包括我們學院,有時候我感覺條件太好了,修行不一定很成功。我剛來學院時,不管是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條件都相當差,那時為了買幾斤掛麵,要走二十多公里的路去縣城。掛麵買回來後,一兩天煮一點吃,覺得特別香,像天人的甘露一樣,但現在根本找不到那種滋味了。

品嘗佛法的甘露妙味,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修行中吃點苦是值得的。聽說個別道友非常拮据,住處、生活等各方面壓力比較大,家裏又不支持,只靠一點點生活費在支撐著。這樣的安貧樂道,真的很讓人羡慕,你的生活越苦,出離心就會越增上,所以千萬不要氣餒。

與之相比,現在城市裏的人,在佛法上沒什麼壓力,生活上卻有很大壓力。這種壓力讓他們的腳步一年比一年快,始終停不下來。如果有人停下來了,別人就認為他要麼精神有問題,要麼是生病了,要麼已經癡呆了。而古人不是這樣,他們雖然生活簡單,但有大量時間用來修身養德。所以,古人重視精神財富的積累,並不太重視物質財富。

我們也應給孩子從小灌輸這種理念。孩子相當於一張白紙,家長和老師在上面畫什麼,他就會變成什麼顏色,進而影響他一生的行為。所以,對孩子必須進行仁德教育,而這種教育,需要善知識來引導。

不過在大城市裏,想尋找一位具相善知識,還是比較困難。所以,我建議大家多看古德先賢的書,或國內外一些法師的光碟,其實這就是善知識。因為善知識只是通過語言來教化他人,除此之外,佛陀也並未開許使用神通。以前佛陀在印度時,有眷屬就問:佛陀您有無礙的神通,成千上萬的眾生又相信神通,您為何不示現神通來度化眾生?佛陀說:我不喜歡那樣做,我喜歡示現的神通只有一種,那就是弘法的神通。

因此,對於上師,無論你怎麼親近,即使把頭抵著他的膝蓋,也不一定能得到意傳加持,最重要的是,上師的教言要融入你心。我十年前看過噶m巴的一個教言,他說:上師不一定非要見到,只要遵循他的教言,讓你的行為有所改變,就可以把他當作上師。現在很多人總抱怨找不到上師,其實上師在哪里並不重要,關鍵是你如果得到他的教言,讓自己斷惡行善,改正以往的過錯,那上師就已經在你面前了。所以,我們要學會依止上師!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如果不肯親近有道德的仁者,無形中會給你帶來無限的危害。一旦讓小人有機可乘,你所做的一切會一敗塗地,甚至有可能墮入罪惡的深淵。

不管在修行中還是生活中,惡友的影響都非常大。《佛子行》雲:交往惡人增三毒,失壞聞思修事業,令成無有慈悲者,遠離惡友佛子行。交往惡友,會增上貪嗔癡等三毒煩惱,失壞自己的聞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菩提心也會蕩然無存,所以大乘佛子要遠離惡友。

對凡夫人而言,依止善知識一個月所取得的成就,依靠惡友一晚上就可以摧毀。以前有一個道友,多年以來,在家長和道友的幫助下,他學得還不錯。但後來遇到一個壞人,只聊了一個晚上,他從此就像著魔般一路滑下去了。可見,人學好很難,學壞卻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會被惡友拖下水,如《水木格言》雲:縱是圓滿之樹,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為惡友所毀。

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太自信:我學佛這麼多年了,不會受惡友影響的。上師您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是對我,您放一百個心好了。可我還是不放心啊!因為你一旦落入惡人群體中,肯定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時的交往。如果有人具有傲慢心,貪嗔癡深重,對善知識和聖者的教言不重視、不恭敬,那他就是被魔加持了,千萬不能與之交往、同吃同住,否則你的行為漸漸會被其同化,遠離聖者的行境,最終的下場必定是被引入惡趣。《入行論》也說:行為同凡愚,必墮三惡趣,令入非聖境,何須近凡愚?關於依止惡友的過患,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也講得很清楚,故我們務必要與惡友一刀兩斷,不可以同流合污。

《世說新語》中有這麼一則故事:管甯和華歆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成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在田裏鋤草。管甯挖到了一錠金子,但他對此沒有理會,繼續鋤他的草。華歆得知後,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子摸來摸去,愛不釋手。管寧見狀,一邊幹活,一邊責備他:錢財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華歆聽了,不情願地丟下金子回去幹活,但不住地唉聲歎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麼,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一個大官在窗外經過,一大隊人敲鑼打鼓,前呼後擁,威風凜凜。管寧對外面的喧鬧充耳不聞,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華歆卻被這種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裏看不清楚,乾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熱鬧。

管甯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華歆回來後,就當著他的面,把席子割成兩半,痛心地宣佈:我們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這即是歷史上著名的管甯割席

這雖然是個世間故事,但在佛教中,許多善知識也同樣教誡我們:儘量遠離對自己修行無益之人。否則,聽多了他們的花言巧語,你的邪見、偏見會越來越增上,智慧、才能也將全部滅盡。

餘力學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以上講了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每一個道理都非常好。雖然這裏沒有講光明大圓滿的風脈明點,沒有講怎麼修寶瓶氣,也沒有講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觀想方法,但是對做人的道理,卻分析得很透徹。所以,這部論典不僅世間人要懂,住山的修行人、閉關者也要懂。

懂得這些道理之後,自己還要身體力行,付諸於實踐。否則,一切只停留在口頭上,實際行動中卻不去做,那就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在意義。只會講而不會做的人,最容易養成虛泛浮華、表裏不一的習氣,如此又怎麼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呢?所以,學以致用很重要,我們既要有學問,也要能行持。

其實行持這些並不難。六七個月前,我在成都醫院時,給兩個孩子講過《弟子規》。之前他們天天吵架、打架,家人也很煩。但他們學了《弟子規》後,直到現在也沒打過一次架,這就是身體力行。很多道友也是一樣,以前不恭敬父母的,聽了《弟子規》之後,對父母的態度有所改善,這也是身體力行。

力行實際上是一種德,學文則是一種才。關於德和才所形成的人的不同類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43]中講得非常好。他說:德才兼備者叫聖人;無德無才者叫愚人;德勝才者叫君子,才勝德者叫小人。依據他這種分法,現在有些大學生,儘管學問不錯,但由於沒有德行,也不能叫大學生,充其量只能叫小學生

書中還說: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意思是,君子持有才能可以行持善法,小人持有才能只會無惡不作。這句話講得非常有道理。現在的社會上,有些人雖讀過很多書,拿了研究生或博士的文憑,但如果自私自利,憑著自己的小聰明,貪污腐敗、傷天害理,這種人絕對稱不上是人才

以上所講的道理相當重要,我們對此應再三思維,並實際行持。當然,若想真正學有所成,學什麼知識很關鍵。假如你所學的毫無意義,即使花多少時間去努力實行,也改變不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學習聖者傳下來的教言,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再好的道理光留在文字上,卻沒有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也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有些國家政策,紙上寫的是一套,執行時是另一套,這就談不上什麼貫徹了。

所以,不管是佛教還是世間,都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古人一直非常重視的,我們也覺得它很重要。要知道,只懂一些知識並不夠,所學的知識一定要用於實際行動中。像這部《弟子規》,它的頌詞不多,若能將其背下來,做人做事隨時用得上,那麼在此基礎上,再去修持皈依、菩提心及密法的甚深境界,勢必會有很大幫助,絕不會有任何危害。

但有些人不這麼認為,他們一上來就專注于修行,把所有聞思統統撇開:這都是分別念,學習這些幹嘛?應該讓心休息。說得倒是冠冕堂皇,但你畢竟住在娑婆世界,是具足五欲六情的凡夫,在修行過程中,難免會生起煩惱,難免會與人打交道,到了那時,你該如何面對?這是不得不考慮的。所以,口頭上說不需要,實際上不一定做得到。反之,有些人一直在理論上誇誇其談,講得唾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從來不去實修,這對自相續也沒有多大利益。因此,這二者都不合理,大家要避免走極端!


第十八課思考題


80
、教育時為何要應機施教?在千差萬別的人中,什麼樣的人多?什麼樣的人少?懂得這一點,對你有哪些幫助?

81、你怎麼看待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句話?

82、儒教所定義的仁者,具備什麼樣的法相?這與佛教中的善知識有何差別?你是如何親近仁者或善知識的?在此之前你詳細觀察過嗎?

83、有些人沒學佛時,心平靜無波,但學佛之後,各種分別念特別猛烈,這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為什麼?

84、不肯親近仁者,卻喜歡交往惡友,這會有什麼害處?你有過這種經歷嗎?管甯割席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示?

85、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怎樣定義聖人、愚人、君子、小人?你覺得這有道理嗎?請談談你自己的體會。



[40]
頌雲:若問上師之法相,為引世間與眾同,超世間故與眾殊,三門諸行較眾勝。

[41] 《功德藏》雲:如瑪拉雅樹林中,漂落普通一節木,枝葉滋潤出妙香,依止上師隨行彼。

[42] 詳見《上師心滴·歷史寶鬘論》。

[43]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長篇編年體史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歷史巨著,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2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6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在這部書中,司馬光並非只單純記載歷史,而是對歷朝歷代的得失興亡,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以此加強統治。據說毛澤東生前特別喜歡《資治通鑒》,天天放在枕邊,共看了17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