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16:07
學習次第 : 進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六課

現在還是講泛愛眾

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當別人在忙的時候,儘量不要去打攪人家。當別人心緒不安時,也不要在他面前說個不停,增加他人的困擾。

這是我們平時做人做事應該注意的。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代表了他的內在修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看似簡單,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即使只是短短一次接觸,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

所以學習《弟子規》,雖未提及甚深空性,也沒有前世今生的道理,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它就像佛教的《君規教言論》、《格言寶藏論》一樣,講到了最基本的世間人規。當然,佛教論典在闡明人規的同時,自然會提及前後世、業因果,而《弟子規》若也能補充這些,就堪稱完美了。

《弟子規》儘管闡釋的是儒教思想,沒有直接宣講佛法,但我們學習它還是很有必要。若能將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阿賴耶上種下種子,我們就可以變成好人,為修行打下穩固的基礎,作為佛教徒,此即是解脫之因;作為非佛教徒,這也有利於日常生活。總之,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對眾生有利的事都要去做,對眾生有害的事都要遏止,所以學習這部論典並不矛盾,而且從基礎的角度講,還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極個別分別念重、邪見深厚的人,可能覺得這些道理太淺顯,從而不一定特別重視。若是如此,本論就不會給他帶來很大利益。因為學習任何一個法,信心是最為關鍵的,如果沒有信心,即使是甚深中觀、無上密法,對他也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本論所講述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倘若捨棄了這些珍貴道理,世界會變得越來越醜惡。這一點,不但漢地的仁人志士在強調,藏地的高僧大德也同樣重視,如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中雲:依人言行裝束等,推知未來賢劣事,是故皆不應違越,昔日優良之習俗。意思是說,歷來的古德先賢,皆依人們的語言、行為、裝束等方面,推知未來將發生好事或壞事,因此,世人切莫輕易違越流傳至今的優良習俗。

但可惜的是,現在年輕人根本不懂這些,他們把古人的思想,看作是落後、過時的東西,認為只有新科學、新理念才有價值,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下麵繼續學習:

人不閑,勿事攪:別人沒空的時候,如正在休息、坐禪、做事,我們應該考慮別人,不要給他添麻煩。有些人平時修行時,明明在門上掛了請勿打擾的牌子,但個別人就算看到了,卻還使勁敲門;有些人本來就忙得不可開交,但你不管人家是不是有空,打電話一直講個不停,這樣都很不好。我們與人交往時,應該懂得察言觀色,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卻從來不顧及別人。

人不安,勿話擾:別人情緒不安的時候,你不要囉囉唆唆、東拉西扯,以免徒增他的煩惱。如果你能安慰他、幫助他,那說幾句也可以,否則,即使有道理的話,也最好不要多說。

三國時期,魏明帝最疼愛的女兒去世了。魏明帝非常悲痛,決定厚葬她,並親自去送喪。大臣楊阜勸道:過去,先王和太后去世時,您都沒有送喪。現在女兒死了卻去送喪,這與禮法不合。楊阜說得有理,但魏明帝悲痛至極,沒有接受他的建議。楊阜就反反復複、嘮嘮叨叨說個不停。結果,氣憤的魏明帝把他趕出了朝堂。

因此,說話要看時機、懂分寸。如果你想什麼就說什麼,即便對方有時礙于情面,不好意思當面拒絕,但心裏也很不舒服。其實,不恰當的語言,往往是一切禍害的根本,誠如憨山大師所言: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所以,別人心情不好時,千萬不要隨便打擾,就算有重要的事,也要先問一下:你現在有空嗎?假如別人不空,則可以另找時間。但有些人不是這樣,明明看到對方在忙,他卻視若無睹,只管講自己的長篇小說,從3歲至75歲之間的整個經歷,滔滔不絕地跟別人傾訴,這樣聽者也很為難。

所以,說話的技巧很重要。佛教中也經常強調:說話時,所表達的內容要有意義;能表達的語言要清晰;講話時要誠心誠意;語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麥彭仁波切曾雲:有時緘默不成事,有時默言成辦事。故作為智者,應掌握該說、不該說的分寸。否則,該說的說不出來,什麼都爛在肚子裏;不該說的卻又口若懸河,翻來覆去地嘮叨不停,這些都是過錯。

這方面,佛教徒一定要學習。不然的話,你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世間有智慧的人一聽你說話沒水準,就認為佛教不過如此,到時你想用佛理來教化他,恐怕也會很困難。世間有許多聰明人,他們接受一個事物時會反復觀察,如果我們佛教徒做人比較善巧,讓人家挑不出毛病,甚至令其受益匪淺,那他就願意與你交往。在此基礎上,你再慢慢與他探討佛教,他或許可以接受,甚至還會皈依三寶,趨入大乘。千萬不要一上來就講些高深境界,就算你有一定的修證,也不要不分場合地隨意顯露。因為世人有世人的眼光,倘若你的言行他看不慣,那他不但不會接受佛教,反而還會進行譭謗。

所以,作為佛教徒,應當以善巧方便,與世人結上善緣。即便你們最初互不相識,但只要你的行為隨順他,逐漸讓他接受,以此因緣,將來也有度化他的機會。

這些知識,有人或許覺得淺:我的空性境界那麼高,學《弟子規》是不是大材小用?這種想法不正確。就我而言,雖然學佛這麼多年,但跟世人交往的過程中,這些格言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自己得到利益之後,很想把這些與別人分享,讓你們每個人也能有所收穫。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人有短,切莫揭:發現別人的短處,不要輕易地揭露。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點過失都沒有的人,世間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是一些功德顯赫者,背後也隱藏著或多或少的過失。因此,對於別人的缺點,最好是能觀清淨心,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慣,也應該當作一種誤會,不要隨便說出去。

人有私,切莫說:知道別人的隱私,不要到處去散播。《太上感應篇》雲: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不揭露他人的短處,不炫耀自己的長處;遏制惡、宣揚善,給予多、索取少。這是古人的行事原則。

可現在人恐怕不是這樣。他們特別喜歡說人是非,稍微看到一點、聽到一點,就趕緊召集親朋好友,添枝加葉地開始傳播;甚至罵人的時候,也用這些隱私把別人傷得體無完膚,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古人言:罵人不揭短。所以,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學會留口德。

作為真正的修行人,應像噶當派大德那樣,時時刻刻觀察三門,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頭。曾有一則故事說:有個主人對僕人說:你到市場去給我買最好的東西。僕人去了,帶回來一個舌頭。主人又對僕人說:你到市場去給我買最壞的東西。僕人去了,又帶回來一個舌頭。主人問他為什麼,僕人回答:舌頭是善惡之源。當它好的時候,沒有比它再好的了;當它壞的時候,沒有比它更壞的了。

因而,我們平時對自己的語言應當注意。當然,語言的善惡關鍵在於心,心裏怎麼想的,口中才會怎麼說,所以要想管住舌頭,首先應培養自己的德行。那麼,怎樣培養德行呢?《菜根譚》雲: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不責備別人的小錯,不揭發別人的隱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這三者不僅可以培養德行,還能讓自己遠離禍害。這是古人所講的甚深哲理,我們也當引以為鑒。

前兩天我聽一個人說:某某人修行很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從沒聽過他說別人的過失。我想了一下,確實言之有理,作為凡夫人,有些特別愛說過失。前段時間來了些居士,我們在交談的過程中,一個人一直評論他人的過錯,另一個人在旁邊就幫他懺悔:嗡班紮兒薩埵吽,嗡班紮兒薩埵吽,你不說好不好?嗡班紮兒薩埵吽,嗡班紮兒薩埵吽,你不說好不好?……”但那人始終停不下來。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我們作為佛教徒,有能力則應宣揚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揚他人的過失。然而現在很多人,一說弘揚佛法,誰都沒有興趣,而一提到別人的過失,好多人都興致勃勃、積極發言,然後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如此對別人的傷害非常大。

一個人如果德行好,聽到是非會閉口不言,不參與那些,更不會到處傳播,這樣的人也值得信賴;而有些人十分樂於傳播是非,別人的過失只要讓他聽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當然,這也跟個人的家庭環境、後天教育有關。愛說過失的人,根本不知道這不對,反而覺得自己很有口才,給人取外號、說是非,甚至添油加醋、顛倒黑白,還自認為特別有智慧。正因為有了這群人,現在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好評、認可;特別醜惡的人,卻偏偏有無數人恭敬、讚揚。因此,大家應該擦亮智慧的眼睛,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的真相,同時也要經常觀察自己的行為。

佛教中有許多審視言行舉止的教言,用這些來反觀自身並不困難。在儒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中,這樣的教言雖然也有,但與佛教相比,竅訣上有很大差別。這並不是我自贊毀他,而是長期以來,自己在這方面作過大量觀察。所以,若能用佛教教理經常反觀自己,我們的功德定會日日增上,過失也會漸漸減少。否則,只是口頭上說要行善、念佛、修加行,實際上卻沒有約束三門,那麼慢慢地,過錯將會掩蓋已有的功德,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想保護自己的善德,就應長期護持身口意。當然,除了利根者以外,凡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變成聖者,故必須要按照次第來行持。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稱讚別人的善行,就等於是自己行善。當別人聽到讚美之後,也會因此而受到勉勵,更加努力地行善。

我們平時若沒有特殊必要,最好不要指責別人的過錯,而應儘量讚歎別人的功德。在大乘修行人的心裏,每個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是值得敬愛的對境,這樣一來,對其所犯的小小過錯,不要看成是永恆的,應該多看、多讚美他的功德。

當然,要讚歎一個人,先瞭解他是很重要的,否則,雖說讚歎是件好事,但若用得不恰當,也不一定能體現它的價值。《中庸》裏講: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舜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愛徵詢別人意見,就算是淺顯的話語,他也喜歡觀察其中涵義,例如,他接觸一個農民時,可能會問:你們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生活狀況如何?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展開一些話題,進而去探討時,就會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隱藏那些不好的意見,宣揚那些好的意見。

但現在有些出家人,對在家人的煩惱毫不清楚;有些在家人,對出家人的生活也一無所知,如此一來,你要讚歎他、理解他,甚至信任他,會有很大困難。其實若能真正瞭解別人,就會發現,即使是普通人的一句話,也能讓你受益頗多,得到一種全新的感悟。我常遇到一些殺生者、偷盜者,跟他們接觸以後,才知道他們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他們有他們的痛苦,有他們的煩惱,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別人,並給予恰當的讚歎,以此來引導他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你如果時常讚歎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讚歎你。麥彭仁波切雲:如若讚揚其他人,自己亦為他人贊。越是譏毀其他人,自己越受他人譏。因而,現在很多聰明人為了贏得眾人的恭敬,就故意讚歎別人、迎合別人,讓他們高興。這也是一種世間規律。

其實,一個人若經常讚歎別人,自己也會有行持善法的能力;一個人若總說人不好,那他的修行境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們平時要管住自己的舌頭,印度哲學家白德巴說過:能管住自己的舌頭是最好的美德。《開啟修行門扉》中,有些噶當派上師也說:最好是有一把鎖,把自己的嘴鎖上,不讓它亂說話。所以,我們應常說別人的功德。不過,這樣的發心和能力,凡夫人比較欠缺,好多人行持善法很困難,行持惡法卻易如反掌。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盡力去做,若能具足善巧方便,有時一個微小的行為,也可以改變他人的命運。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病房裏有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她的窗外有一棵樹,在秋風中,葉子一片片掉落下來。她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默默對自己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悄悄用彩筆劃了一片樹葉掛在樹枝上。於是在病人眼裏,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有落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所以,人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我們若能給別人帶來希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行為,也會起到很大作用。

作為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哪怕有一點能力,哪怕只剩下一口氣,也應該給別人帶來快樂。如果能創造生生世世的安樂,那當然很好,但即使做不到這一點,只是暫時讓別人的病體康復,或者給他的心情帶來歡樂,我們也應當全力以赴,付出一切也值得!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相反,宣揚別人的惡行,就等於自己作惡。過多去評論他人、說人是非,不但自己德行日損,也會因此與人結下怨仇,禍延及身。

所以,無論在什麼場合,最好都不要談論別人的過失。《格言聯壁》雲: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對於這些,古人說到就能做到,而現在的人,剛學完的兩三天內,可能會注意,但過段時間就忘光了。

其實,真正修行好的人,看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一模一樣,所有眾生跟菩薩無有差別。印光法師也說過: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這就是修行境界。若沒有這種境界,尤其是不信因果的人,言談中所造的惡業極為可怕。因此,我們不要喜聞人過、樂揚人惡。

弘一大師曾說:吾每日思己之過都來不及,哪里還有時間批評他人是非?的確,真正的修行人就是這樣。可現在很多人恰恰相反:說別人的過失,時間多得不得了;而觀察自己的過失,卻根本沒有時間。以前,孔子的學生顏回非常有德行,一次他與武叔交往時,武叔總是在講別人的過錯,顏回聽後並未隨聲附和,而是婉轉提醒他不要說是非[33],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古人言:喜聞人過,不如喜聞己過。喜歡聽聞別人的過失,不如喜歡聽到自己的過失,這樣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於改過遷善。然而現在很多人,一聽別人說自己的過失,就悶悶不樂,兩三天都不想吃飯,甚至有機會還想報復對方。既然你不願別人說你的過失,當面說了不高興,背後說了也不高興,那麼你又為何愛說別人的過失呢?

要知道,語言的傷害力相當大。尤其對沒有修行境界的人而言,如果說話不善巧、方式不得當,即使表達的是同一件事,也會引發不同的結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窮孩子放牛砍柴。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從前的一些窮朋友,都想跟他沾點光,弄個一官半職,於是有兩個人結伴去京城找他。

見到朱元璋後,一個人先開口說:還記得我們一起割草的情景嗎?有一天,我們在蘆葦蕩裏偷了些蠶豆,放到瓦罐裏煮。沒等煮熟,你就搶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裏,卻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嚨,卡得你直翻白眼……”他還在那兒喋喋不休講個沒完,寶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當即下令把他殺了。

然後,朱元璋又問另一個人:你有什麼要說的?那人連忙答道:想當年,微臣跟隨陛下東征西戰,一把刀斬了多少草頭王。陛下衝鋒在前,搶先打破了罐州城,雖然逃走了湯元帥,但卻逮住了豆將軍,遇著草霸王擋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聽了,頓時心花怒放,隨即降旨封他做了將軍。

二人所說的內容雖然相同,但後者把朱元璋小時候偷東西吃的軼事,用一種特殊的隱語表達出來了。當事人聽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聽來,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當年金戈鐵馬的戎馬生涯,所以最後他的結果完全不同。(昨前天我在爐霍那邊招生時,有個人給我打電話,一開口就是:我是你放犛牛的朋友!我倒沒有覺得什麼,忙說:對對對。

可見,同樣一件事情,以婉轉的語言表達,不但不會得罪對方,還會得到別人的認可;但如果說話方式不當,就算是讓人生歡喜的事,可能也會弄巧成拙,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說話的確需要善巧方便。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行持善法者若相互勉勵,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倘若明知對方有過錯卻不規勸,那麼雙方都會在品行上留下瑕疵。

不管是世間法還是佛法中都強調:依止善友,自己的行為會變善;依止惡友,自己的行為會變惡。因此,德才兼備的兩個人長時間一起交往,互相熏習,品德和智慧會越來越提升。

東晉將軍蘇浚在《雞鳴偶記》中,就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種類型: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意思是說,能相互勸勉、相互鼓勵,及時指出朋友的錯誤,並幫助朋友改正錯誤、彌補不足,這是畏友或諍友;當朋友處於患難之際,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這是密友;湊在一起吃喝玩樂,說些互相恭維的話,以酒肉為基礎,這是昵友,也即人們常說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結成死黨,而一旦分贓不均,就大動干戈、互相殘殺,這是賊友。當然,我們要選擇哪一種朋友?每個人應該很清楚。

在佛教中,道友之間的幫助也很重要。假如我們見到有人退失道心、心生邪見,自己不能不聞不問、聽之任之,而應以各種善巧方便來幫助他。漢朝有個讀書人叫鄭均,他哥哥在縣衙門當小官,常收受人家送來的禮物。鄭均勸了好幾次,但哥哥都不肯聽。於是鄭均就出去給別人做工,一年多才回來,他把辛苦掙來的錢都給了哥哥,說:物品用完了,可以用勞力再去換來,但若做官受賄,那一生的名譽都完了。哥哥聽了這話,深受感動,從此就很廉潔了。因此,善友對自己的一生有極大助益。

當然,現實生活中,很難分辨出誰是善友、誰是損友,真正的友情在順境中難以發現,往往是於逆境中才見真情。《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說:兩個朋友行路時遇到一頭熊,路邊只有一棵樹,其中一個立即爬上樹躲起來,另一個人無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裝死。熊走近裝死的人,嗅了嗅,因為熊不吃死人,於是就走了。熊走之後,樹上那人下來了,問:熊剛才對你說了什麼?”“熊給了我一個簡短的忠告:對於在危險面前把你拋棄的朋友,絕不能與之同行!

還有一則寓言說:阿凡提擔任某州州長時,門庭若市,趨之若鶩者不計其數。一天,一位鄰居冒昧地問:你家整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阿凡提平靜地說:等我不當州長、削職為民時,我再告訴你。

確實,有些道友對此也深有體會,你條件比較好的時候,很多人都對你謙恭順從、讚歎有加;而一旦你生病了,非常需要人照顧時,在救護車裏陪你、送你去醫院的,恐怕屈指可數。因此,能同富貴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能共患難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簡而言之,大家行持善法時應該互相勸勉。現在菩提學會的氣氛比較不錯,有些人因福報較淺、修行能力差而想退出時,周圍的道友就會苦口婆心地勸導,直至他的煩惱漸漸消失,從此之後再也不會退轉了。出家人中也應該如此。有些人修行遭遇違緣時,其他道友理應好言相勸,千萬不能袖手旁觀,認為:這又跟我沒關係。還俗是他的事,退失道心是他的事,我自己修好就行了。不要發這種小乘阿羅漢的心,大家應該互相幫助,這一點很重要!


第十六課思考題

69、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應該怎麼做?這有何必要?

70、怎樣對待他人的短處和隱私?你以前是怎麼做的?以後準備如何改正?

71、為什麼要稱讚別人的善行?為什麼不能宣揚別人的惡行?假如看見有人沒做到,你打算如何勸他?

72、什麼叫畏友、密友、昵友、賊友?你平時交的朋友屬於哪一種?他們是真正的朋友嗎?為什麼?

73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你怎樣理解這一頌?


[33] 顏回說:承蒙您到這裏來,應該使您有所收穫。我曾聽夫子說過:談論別人的不是,並非能顯出自己的好處;講別人的邪惡,也不能顯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論,指責自己的錯誤,而不去批評別人的不是。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