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17:48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五課

今天講第六個問題:

泛愛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此頌講述了儒教的精華教義:只要是人類,不分種族國家,不分高低貴賤,都需要互相關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居住在同一塊大地上。

在這個地球村,人類就像共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一家人,彼此應該相親相愛、和睦共處,千萬不要互相傷害,國家之間也不要發動戰亂,而應構建一個和諧大家庭。所以,儒家思想中講究博愛,要求用和平擁抱整個世界,這是讓人非常佩服的地方。

與此相反,當今世界強調暴力、戰爭,人們只想強大自己的民族,而對其他民族相當歧視,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在這方面,最典型的莫過於希特勒。希特勒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在《我的奮鬥》中寫到: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的源頭、一切災禍的根子。在這種觀點的推動下,二戰中他下令屠殺了約600萬猶太人,企圖滅絕猶太民族,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因此在這個世界上,人類一定要和平共處。不僅是國與國之間需要這種理念,家與家之間、人與人之間,也離不開這種思想。畢竟只要是人,誰都不願意接受痛苦,而希望獲得快樂,既然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應該推己及人,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姊妹。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凡是人,皆須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這一思想的理論依據是天同覆,地同載,那就不應該只關愛人類,而應擴展至一切眾生。按照佛教的觀點,這句話應改為凡眾生,皆須愛,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眾生跟人類一樣,也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大地上。而且,它們也同樣願獲得快樂,不願接受痛苦,正如寂天菩薩所雲:避苦求樂同,護他如護己。這是個很甚深的道理。所以,人類應像關愛自己那樣,維護所有的眾生。

有位國學教育專家曾說:我最欣賞《弟子規》中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代表了儒學的精華。甚至在要義上,可以與佛家、基督文化比肩齊美。可是,說它與基督教的教義相似,都是在關心人類,這還講得通;但說它與佛教的教義可以媲美,恐怕還要觀察。雖然佛教中也提倡幫助人類,但嚴格來講,佛教所涉及的範圍是所有眾生,而不單單只有人類。即便是儒教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並未牽涉佛教的甚深意義。因此,佛教的偉大精神,只有真正學佛的人才會了知,這並不是我們自吹自擂。

其實不說對所有眾生,僅僅是對人類,現在人做得怎麼樣?大家也可以看看。如今很多國家對自方的人很愛護,不准殺害,否則要被槍斃或判刑;但對於敵人,則鼓勵隨便殺,殺的人越多,所得的榮譽越高。要知道,儒教提倡凡是人,皆須愛,而不是凡本國的人,皆須愛凡本民族的人,皆須愛,因此,當今世界的行為與儒教思想很不相應。那跟佛教相比,就差得更遠了,因為佛教不但關愛人類,甚至對所有眾生,都不分親怨地平等愛護。佛陀因地時就算為了救護鴿子、老虎,也寧願捨棄自己的身體血肉、頭目腦髓,相比之下,現在人救了一個人、做了一點好事就被歌功頌德,其中的差距簡直不可以裏計。

在佛教中,就算是修行不好的人,也懂得要為了眾生而不顧自己。以前曲恰堪布有個特別調皮的出家弟子,表面上看來人格很不好,平時行為也不如法。1994年他身患重病,住進成都某醫院接受治療。醫生診斷後,說他體內一器官已全部壞死,若能將狗的相同器官換上,或許有治癒的希望。他哥哥興沖沖地買來一隻狗,準備開膛摘取器官。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強烈反對,說:狗是無辜的,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殺死它。他父親和哥哥反復開導,最後他急了,橫下一條心說:這狗一斷氣,我就自殺!由此保全了狗的性命。很可能是他舍己護生的誠心感動了佛菩薩,他的病居然奇跡般地不藥而愈,很快就出院了。

可見,佛教的愛,確實是大愛,它不是世間那種自私狹隘的愛,而是用慈悲心來關愛天下一切眾生。所以,大乘佛教徒無論在什麼地方,有了菩提心的攝持,給任何眾生都會帶來安全感,不像世間人那樣,對有利可圖的人才願幫助,而毫無利益的人,寧死也不施以援手,這是不對的。比如我們做慈善,不論是什麼眾生,只要有需要,都應該幫忙。近幾年來,我資助過一些大學生,不管他跟我有沒有關係,也不管是漢族人、藏族人,只要他遇到非常大的困難、只要我有一分能力,就會盡己所能地去幫助。

假如幫人還要看關係,這種發心很狹隘。雖然我們還沒達到很高的境界,但在修學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眾生當作父母來對待,他們遭受痛苦時,應該全力以赴地救護。為什麼要這樣呢?按照儒教的理由,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天地間;而按照佛教的觀點,眾生跟我一樣希求快樂、不願痛苦。當我遇到痛苦時,若有好心人幫我遣除,我會感激不盡,所獲得的快樂無法形容;同樣,哪怕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它遭受痛苦時,心態也和我完全相同。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對眾生應該平等對待。

這樣的思想,世間上絕對不會有人否認,除非他不懂什麼叫愛。倘若人人都有這種慈悲,不但對飛禽走獸會有一種關愛,而且對身邊的草木森林、大海湖泊,也不會輕易損害,這就是所謂的環境保護動物保護。進一步說,這也是佛陀的大乘教言。在大乘佛教中,時刻強調愛護所有眾生,不能傷害;而且在戒律中,嚴格來講,出家後連草也不能割。可見,佛陀的教言與現在所提倡的許多理念,是相吻合的。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行高者,名自高:品行涵養高尚的人,不必打廣告、寫介紹,其美名會不宣自揚,自然流布於整個世間。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大德就是如此,當他們修證達到一定境界後,逐漸會廣為人知,得到無數人的景仰,甚至他門下的弟子、後嗣的傳代也會一直受恭敬。反之,假如沒有內在的德行,即使偶爾名噪一時、轟動一方,終究還是會銷聲匿跡,不可能長久。所以,不管世間還是出世間,一個人最需要的就是德行。

人所重,非貌高:倘若沒有內在的德行,外貌再好看也沒有用。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的外貌美醜,並不值得讚揚、恭敬。

當然,有些沒智慧的人,往往是以貌取人,看一個人長相好、動作好、聲音好,就特別特別崇拜。像現在有些追星族,為了見一個明星、跟他說幾句話,甚至把所有財產、時間、精力都搭上了。如今,國際國內的有些明星,確實也有一些超勝功德。有些人在成名的背後,心地也很善良,為眾生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而有些明星完全是徒有其表,只是以某些因緣出了名,進而就受到眾人的追捧。

但不管怎樣,假如一味地追求外貌,這不是明智之舉。前幾年,蘭州有個女孩子瘋狂地迷上了劉德華,為達成女兒心願,父母傾家蕩產。父親為給女兒籌款,甚至去賣腎。後來,她如願見到劉德華後,仍不滿足於只是合影留念,要求單獨見幾分鐘。2007年,她父親無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殺,留下的遺願竟是:希望劉德華再見女兒一面。

無獨有偶,這種過激的追星舉動,在1981年也有一例:25歲的約翰·辛克利,為了吸引好萊塢女星裘蒂·福斯特的注意,竟然去刺殺美國總統。當天,總統雷根在華盛頓一家酒店演講後,正準備離去,就被約翰·辛克利開槍擊中了胸部。

這些追星的行為,完全是一種盲目。其實在這個世間,外貌好看不一定有用,只有具足智慧和戒律,才是最莊嚴的。龍猛菩薩雲:族貌聞雖具全士,然離慧戒非受敬,何人具有此二德,彼無他德亦應供。意思是,不管什麼樣的人,就算門第高貴、富可敵國、相貌端嚴、廣聞博學,但若不具足通達萬法真理的智慧與斷惡行善的戒律,則不堪為應敬處,不應受到人天的恭敬供養。反之,只要具足了這兩者,即使沒有其他功德,也值得人們尊重。

當然,說戒律的話,世間人不一定懂,但實際上,所謂戒律就是德行。佛教中規定的斷除殺盜淫妄,也就是讓身口意三門不做惡事。簡而言之,不偷盜,指除了擁有自己的財富以外,不能把公家或他人的財物據為己有;不殺生,眾生最愛惜自己的生命,故不能殺害任何一個眾生;不邪淫,除了法定配偶以外,不破壞別人的家庭;不妄語,沒有的功德不去宣揚,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各種手段欺騙、引誘他人。能守持這些戒律,就是有德行。而智慧,則是通達諸法實相,對理和非理具有辨別能力。

一個人如果既有德行,又具智慧,那就值得眾人恭敬。但若只是品德好,卻沒有智慧,什麼都不懂,做事一塌糊塗,別人也不會佩服;若很有智慧,對一切無所不通,但德行極差,那也不值得恭敬。因此,兩種功德都具足的人,才值得眾人擁戴。否則,光有一副好皮囊,只憑相貌、個頭就覺得了不起,這是相當愚癡的。

春秋時代的晏子,是齊國丞相,他品德高尚,深受百姓愛戴。然而,晏子的個子很矮,長相也很不起眼。而他有個車夫,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所以每次出門,車夫就特別傲慢,坐在馬車外面,特別不可一世的樣子。車夫的妻子見此情景,回家跟他鬧離婚,說:在這麼有德行的丞相面前,你不但不慚愧,還這樣傲慢,我真是看錯人了!(漢地有些夫妻吵架,跟其他民族不同。如果在藏地,說我看錯人了,這並不是很尖銳;但在漢地,假如說了這句話,就會很傷人心。)車夫聽後深感慚愧,從此便改正了自己的行為。

所以,長相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有德行,這才會對社會起很大作用。當然,我也並不是否定所有明星,說他們做得不好,而是在告訴大家:過分希求外在的美貌,卻從來不管內在的德行,確實有點糟糕。

既然德行如此重要,那就一定要從小抓起。最近我看了一張光碟,是講汕頭菩提學會的兒童讀經班,看完之後覺得很不錯。的確,孩子從小應該學這些,如怎麼樣磕頭,怎麼樣用轉經輪、怎麼樣放生、怎麼樣恭敬父母師長……甚至給別人鞠躬,也要從小開始培養,否則,你從來都不對人彎腰,脊椎慢慢就強直了,很容易得強直性脊椎炎。(眾笑)

因此,提倡孩子學習傳統文化,這個不能放棄,每個人都有責任。而在此基礎上,可慢慢令其接受佛教理念。其實他們學這些很容易,比如一講不能去打仗的地方、不能去聚會的地方,孩子的腦海中馬上就記下了,而且會終生難忘。所以,我們要求中小學的孩子一定要背誦《弟子規》。學院的文殊小學今年也必須背,到時我會一個一個抽查,誰背不下來的話,就在全體僧眾面前點名。老師們也一定要認真負責,現在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相信應該沒問題。

還有大學生,不管佛教大學還是世間大學,都應好好學習這部論典。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很強,雖說當今大學缺乏這種理念,但他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對這些進行學習、深入觀察。可能有人認為:小孩子學《弟子規》是理所當然,但大學生應該不用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大學生也要上這門課,因為裏面的每一個問題,對他今後步入社會都至關重要。如果缺少了這些,那他與社會各階層的人交往時,恐怕會格格不入,做任何事情時,也會有一定的困難。

總之,一個人的德行極其重要。有些人也渴望有德行、有學問,但如今社會風氣不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知不覺就捲入其中了。因此,現在有機緣的時候,大家應當好好珍惜,儘量結合佛教與世間的甚深教言,以此來提升自己。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有真才實學的人,自然會有名望。人們敬重有才華的人,而不是口若懸河、誇誇其談的人。

剛才講的是德行,這裏則是講智慧。要想獲得智慧,除了天才以外,大多數人都需要經過一番努力、苦行,否則很難如願以償。因此,我們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輕易屈服,務必要堅強面對。

才大者,望自大:一個人若有了智慧,人們自然會恭敬他。《格言寶藏論》雲:設若具有真知識,眾人自然會集聚,猶如香花雖遠方,蜜蜂環繞如雲集。對於學識淵博的人,眾人必定如群星捧月般集聚在他身邊,如同在香花絢爛的地方,無論花叢有多遠,都會引來蜜蜂如雲團般環繞。

像法王如意寶等善知識,在他們居住的地方,不需要去邀請誰,也不需要去找弟子,無數徒眾總是紛然雲集。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樹和李樹雖不會開口說話,但它能結出甜美的果實,人們都來摘取,樹下自然就走出了一條小路。因此,智者不愁沒有弟子,不論他到哪里,住在寺院也好、在山上搭個帳篷也罷,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徒眾。反之,假如你沒有智慧,就算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寺院,天天吆喝:弟子們,過來啊!別人也不會理睬,反而躲得越來越遠。

當然,我並不是在說誰,而是提醒大家:要想弘揚佛法,必須有充足的資糧。如果沒有一點德行,也沒有一點智慧,即便你想得再美,結果可能也比較可悲。

學院有些道友,剛一出家,就急著下山弘揚佛法。我總勸他們:還是先學幾年吧,不著急。”“不行不行!我既然出家了,就要馬上回家鄉建寺弘法。堪布您不知道,我的志向很廣大,我的願比什麼什麼都大。可除非你是聖者再來,不用學什麼佛法,以偶爾的因緣就恍然大悟,之後弘法利生也很容易。但如果你不是這種根基,就必須先充電,對基本佛理一定要學,不管是出離心、菩提心還是無二慧,都要生起不被他奪的穩固境界。那時候,無論你處在什麼人群中,顯現上隨順他們,一起說笑吃飯,但實際上你有你的定解,不可能跟他們同流合污。達到這種境界時,不論弘揚佛法還是閉關修行,都會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否則,外面的世界非常散亂,你很容易被這些所誘惑,即使暫時有一點境界,也會像雨中的字跡一樣,一下子就被沖掉了。

所以,大家找到很好的佛教團體後,應該長期呆下去,只有這樣,道心才不容易退轉。雖說對業力深重的人而言,不管在什麼上師座下、什麼道場裏,都阻擋不了他退失信心,但對大多數人來講,只要耳濡目染久了,慢慢地,相續中的定解就會得以穩固,這是很有必要的。

人所服,非言大:對具有才華的人,人們會相當佩服,他所承辦的事業也能成功。而有些人只是嘴巴會說,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但真正讓他落到實處時,常常令人萬分失望。

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史記》中記載:他年輕時就熟讀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人能勝過他。即便是父親趙奢跟他辯論,也不能駁倒他。然而父親從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其中原因,趙奢說: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但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做,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但後來以種種原因,趙括還是當上了將軍。在與秦軍作戰時,趙括的軍隊一敗塗地,不但趙括本人被射死,四十多萬士兵也被秦軍全部活埋。

儘管歷史上已有諸多教訓,但現在有些領導還是喜歡聽花言巧語,認為這種人有思想,卻不知他只會耍嘴皮子。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若有這種人,則千萬不可重用。以前漢文帝劉恒,有一次與大臣張釋之到上林苑視察,發現有個人能說會道,便想提升他為上林苑主管。張釋之深知此人只會賣弄嘴皮,就向文帝進言:過去秦國重用的謀士,個個能言善辯,卻沒幾句實話,害得皇帝聽不到真情。陛下若只看他口才好,就提升他,我怕天下那些扯順風旗的人,以後也光耍嘴皮子,卻不幹實事了。文帝聽取了他的意見,取消了任命。

佛教中也有類似的人。有些人一張口就是:我見到本尊了,通達了什麼境界……”乍聽之下,會覺得這個人了不起,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漢地就有這樣的居士,尤其是不相信因果的,什麼話都敢說。對這種誇誇其談的人,若不經觀察就輕易相信,自己肯定會上當受騙。其實真正有境界的人,本著對佛教和眾生負責的態度,為人處世非常低調,就算有功德也不隨便說。因此,看人要看是否有真才實學,而修學佛法、依止上師,就更需要如此了。

實際上,認識一個人並不容易。比如,你和別人談生意,至少要瞭解這家公司的背景是什麼,資產有多少;如果想跟他合作,還要看這個人到底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倘若你什麼都不瞭解,只是在飛機上遇到了,和他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於是決定馬上合作,一下飛機,就在機場簽了合同,那別人會覺得你太衝動了。

同樣,佛教中建立師徒關係,也不能過於草率。有些人聽說來了一位上師,就趕緊跑去依止:啊,您給我灌頂可不可以?”“來來來,我馬上給你灌,嗡……再給你取個法名,你就是我的弟子了。”“好,從今以後,我的根本上師就是您!這樣倉促依止上師,根本來不及觀察,結果不一定特別好。如果是世間的合作,不成功也只是經濟上的損失,不會影響來世什麼;但依止善知識上沒做好的話,不僅對你今生有極大影響,還會破壞生生世世的求法緣起。因此,大家務必要謹慎!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一旦自己有能力,切莫自私保守,對無關的眾生置之不理,而應毫無保留地為他人服務。一旦別人有能力,自己則要讚美肯定,不要心生嫉妒,甚至大肆誹謗、詆毀。

可見,在《弟子規》中,也講到了佛教《君規教言論》的甚深道理。以前上師如意寶特別強調人格,尤其是講《君規教言論》時,引用了大量世間的精彩故事,講述國王、大臣、百姓之間的人際關係,因為它是宣講世規的一部論典,故用世間語言跟大家溝通比較方便。因而,我們這次也效仿這種風格,結合你們所瞭解的歷史故事來講授,這樣比較容易接受。

己有能,勿自私:一個人有能力的時候,不要一味想著自己,這也是大乘不共修行之理。從一般的宗教來講,自私指只顧自方,而利他,則是利益其他人類;但在佛教中,利他的物件,不僅指其他人類,而且包括所有眾生。若能平等利益一切眾生,這種行為必定打動人天,你自己的利益也會自然成辦。

現在有些人心力非常大,幫助眾生的心也很強,在他的世界裏,除了眾生的事以外,沒有自己的事,眾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這樣一來,他自己的利益也會無勤成就。上師講《勝利道歌》時說過:生火之後,不用特意去求,灰就會自然產生。同樣,一個人若有強烈的利他心,不用故意去勤作,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一個人有能力時,應盡己所能地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作為出家人,懂得一些佛法時,要儘量傳播給有緣眾生;作為一個領導,有了地位以後,不能只重用自己的親人;作為一個商人,有一定財富的時候,也不要只顧著與親友享樂,而對孤苦伶仃、瀕臨餓死的人,甚至連斜眼都不看一下。我們作為佛教徒,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倘若自己有點能力,譬如有一些錢,應該想到世間上的無數可憐眾生,想辦法去利益他(它)們,比如為其建學校、修寺院或放生,若能如此,那些錢也有價值。否則,即使你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可無常一旦到來,什麼也帶不走,只能留給怨敵享用了。因此,大家時時要發廣大願,利他心一定要擴展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人所能,勿輕訾:一旦別人有本事、有才華,自己也不要嫉妒、甚至陷害他。戰國末期,李斯和韓非本是一對好朋友。李斯在秦國得到秦王的賞識,而韓非滿肚子學問,卻沒有人肯重用,於是他關起門來寫了一本書——《韓非子》。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見了十分欣賞,就派人將韓非請到秦國。李斯知道韓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對自己前途不利,便向秦王進讒言:韓非這個人不可用,他常誹謗大王。秦王聽了,不問青紅皂白,馬上命人將韓非關押起來。事後,李斯偷偷來到監獄,假傳秦王的旨意,給韓非一顆毒藥丸。韓非只好服毒自殺了。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我們應該警惕自己,千萬不要嫉妒別人,尤其在出家僧團裏,僧眾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佛經中雲:僧團和合為安樂。漢地大德也說過: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因此,為了興盛佛法,大家應該互相讚歎。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對富人不要阿諛奉承,對窮人不要心存輕賤。對老友不要厭惡嫌棄,對新友不要一味喜愛。

勿諂富,勿驕貧:現在的社會上,很多人不但喜新厭舊,而且更是嫌貧愛富,一見到有權有勢的人,就拼命巴結、卑躬屈膝,這樣很不好。人應該要有志氣,不能放棄自己的人格。法王如意寶接近圓寂前,曾給我們留下教言說:不棄自本質,不害他眾心。意即不管在任何人面前、任何環境中,都不能捨棄自己的本質,也不能傷害其他眾生的心。這兩句話中,涵攝了佛法與世間法的許多甚深內涵。

《朱子治家》也有一句格言: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看到富貴的人,便作出巴結討好的樣子,是最可恥的;遇著貧窮的人,就擺出驕傲的姿態,是鄙賤不過的。因此,我們當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何時也不改本來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大丈夫。

勿厭故,勿喜新:當今,許多人一有錢、一有權,行為就徹頭徹尾變了,尤其在很多家庭中,時有喜新厭舊的現象發生。所以,現在人很需要這樣的理念。

畢竟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如果每個細胞都紊亂不調,那麼人體就不可能健康。同樣,倘若每個家庭不和,社會也絕不會安寧。因此,要想達到國泰民安,必須先從家庭做起。以前我講《入行論》時一直強調家庭和合,有些準備離婚的人,後來又握手言和、重歸於好了,所以很多人都感謝我。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作為一個有德行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應該喜新厭舊,否則,不管你出家還是在家,人格都好不到哪里去。杜甫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可能也是當前許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所以,勿厭故,勿喜新這句話,很值得現在人深思。

東漢初年,宋弘是光武帝劉秀的近臣,人品相貌很好,為建立東漢也立有大功。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新寡,見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想嫁給他。劉秀準備為二人撮合,就召見宋弘,讓公主坐在屏風後,故意試問宋弘:俗話說:飛黃騰達時,應換掉原來的朋友;發財富貴時,應換掉原來的妻子。這是不是人之常情?宋弘答言: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聽了,只好放棄初衷。後來,此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

因此,不喜新厭舊,是人人都應恪守的本分。作為出家人,不能看到新法,就捨棄舊法;而作為在家人,不能看到新人,就捨棄舊人,與自己有不共因緣的家人親友,應當加以愛護、珍惜,這是這句格言的精髓所在,也是學習佛法的意義所在。所謂學佛,除了讓眾生究竟成佛以外,暫時還要讓他們離苦得樂。而離苦得樂的方法有很多,此處所講的,也就是其中之一。


第十五課思考題

64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這句話你怎麼理解?請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65、現在社會上,人們所重視的是行高還是貌高?對此現象你有何體會?應當如何正確引導下一代?

66、你怎麼區別才大言大?紙上談兵的公案對你有哪些啟示?現實生活中有這類現象嗎?

67、如果自己有才能,應該怎麼做?如果別人有才能,又該怎麼做?你平時做得如何?

68、當今時代,人們喜新厭舊的現象層出不窮,這對社會安定有何影響?你對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哪些感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