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3:00:30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三課

現在正在講入則孝。前面講了要如何孝順父母,下面接著講: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凡是父母所喜愛的,子女應盡心盡力去成辦;凡是父母不喜歡的,子女應小心謹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由此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尊重非同一般。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想什麼就做什麼,不隨順父母的心意,根本不考慮父母樂不樂意。你們也想一想:從小到現在,自己是否維護過父母的心?可能我們所做的,多數是父母不喜歡的事,而父母喜歡的,恐怕成辦得很少。雖然有些是無能為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只因從小沒有這種概念,不覺得父母是至高無上的對境,也就沒有去盡力而為。

在古代,孝順的孩子絕不會這樣,只要是父母喜歡的,他們會想方設法滿足父母。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裏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裏。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裏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麼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袁術聽了大為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歎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樑!”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其實父母如果有德行、有修養,子女按他們的想法去做,肯定不會錯。有些年輕人覺得:父母都老糊塗了,又沒有文化,問他絕不會有好主意。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昨天講了,老年人是有遠見的,而且對子女很關心,以善心出的主意必定有價值。所以,我們做事應該先看父母的心意,父母所討厭的,儘量不要做,這樣對你方方面面也有好處。

晉朝有位將軍叫陶侃,他小時候死了父親,母親把他含辛茹苦養大。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有什麼過錯,從不輕易放過。他二十幾歲時,在縣裏當小官,專門監管漁場。一次,他派人將一壇醃魚送給母親品嘗。母親推知是公家的東西,不但沒享用,還令差役把它帶回去,並附了一封信說:你做官,隨便拿公家的東西給我,不但沒有叫我高興,反而叫我替你擔憂。陶侃見信後,羞愧萬分,從此終生不忘母親的教誨,再也沒有貪污過,成了晉朝著名的清官。可現在的社會,父母即使不讓孩子貪污,甚至再三地規勸,恐怕孩子也不理睬。這樣一來,孩子將來勢必要感受痛苦。

所以,古代做人的道理,我們非常值得學習。尤其是在家人,不管處於哪個社會階層中,對自己行為都要有約束,做什麼之前,應常聽取長輩的意見,其實這就是孝順。我們盡孝于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孝養,還要聽從他的教誨,這一點很重要。

通常來講,孝養父母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而言則有: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智。

一、養父母之身:想盡辦法照顧父母身體。父母生病了,要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也好,應該多關心他的健康。

二、養父母之心:平時要隨順父母,經常給予安慰,多跟他說說話,去了遠方時,偶爾打個電話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給施主常打電話,為什麼不能跟父母聯繫?父母時時刻刻掛念著你,那種關心和擔憂,任何人也無法與之相比。所以,要養父母之心,就應儘量隨順他的想法。

三、養父母之志:子女的行為,不要讓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業增上、行為如法,父母也會覺得面上有光。如《孝經》雲: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有些道友剛出家時,父母覺得極沒面子,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後來孩子成了法師,錢多多有了,眾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聲和鮮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來了: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女兒!自己也跟在後面,不像開始那樣天天反對了。相反,假如孩子不爭氣,父母在眾人面前就會羞愧難當。

四、養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關心父母,還要長養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此時,我們應給他講一些佛法的道理,讓他有正確的追求目標;即使他不願學佛,也應從精神上給予安慰。

人老了以後,常常會患得患失。孔子曾說:少者戒之在色,壯者戒之在鬥,老者戒之在得。這是少年、壯年、老年時期的三大禍患:少年時血氣未定,要戒除對美色的迷戀(一旦沉迷於此,整個前途就毀了,求學的最好時光也荒廢了);人到了壯年,血氣方剛、好勇鬥狠,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退,要戒除貪得無厭。有些老人總覺得:我有錢多好啊,有個好房子多好啊……”始終落在的欲望中,所以要勸他們放下來,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不要對世間太執著。尤其是學佛的人,應一心只念阿彌陀佛,過一種無憂無慮、輕鬆自在的生活。其實,人老了,子女對他的正確引導很重要,若能如此,父母的身體雖已衰敗,但心仍會處在快樂之中。

從前,孔子帶弟子去游泰山,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襤褸、年近百歲的老人,快樂地坐在路邊自彈自唱。弟子看著這個老人,有點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這麼高興?老人說:許多事讓我高興啊!天地萬物中,人最為尊貴,而我有幸生為人;人的壽命有長短,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死了,而我現在活到了九十歲……”孔子聽後,說:他確實是明智之人。

與之相比,現在很多老人一直等死:早點離開多好!孩子不管我,親友討厭我,誰都嫌棄我,什麼時候死啊!其實這不明智。尤其是學佛的人,你多活一天,就能多行持一天善法,故當珍惜現在的時光。《別解脫經》雲:多聞于林間,居至老安樂。意思是,廣聞博學的修行人晚年去往林中,無有任何牽掛,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因此他越老越安樂,如《月燈三昧經》中所形容的:遊行世間猶犀牛,如風行空無障礙。真正修行好的人就是這樣,晚年時自由自在、瀟灑快樂。可是現在的老人,由於沒有以佛法調心,也沒有兒女的關愛,生活特別孤獨,相當痛苦。

所以,你們如果關心父母,最好以佛法來引導他們。藏地的很多老人,臨終時一直念觀音心咒、念阿彌陀佛,從表情上也看得出來,他們是極其的快樂。而一個人如果不學佛,老年時會很可憐、很無助。

當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覺得:我以前勸過父母一兩次,但他們剛強難化,實在沒辦法,以後我再也不管了。不應該這樣。對於父母,第一次勸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們不但會學佛,還有可能會出家。不過,有些老人出家的話,威儀不一定如法,畢竟一輩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時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齊。但即便如此,他們看起來也很慈悲。

因此,對父母關心很有必要。聽說有些人不但不關心父母,還惡狠狠地罵父母,要他們跪在面前,甚至拿繩子捆起來,用腳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這樣,你肯定沒辦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說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將一切眾生當做母親,而你現在把母親捆在面前,那對一切眾生怎麼發菩提心?再怎麼修,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3]也沒辦法生起!

這是天生的嗎?不,是教育的問題。自從傳統文化被,長久以來,雖有一部分有志之士想將其恢復過來,可因涉及面太廣,誰也無法力挽狂瀾。因此,現在與我同齡的人,大多數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自己所學的都是西方科學文化。但西方的有些東西,對很多民族來講,危害性還是比較大。

像我們藏族,本有非常好的大乘佛教理念,但很多年輕的藏人卻把它拋棄,去學漢族現在的行為。而漢族人也可憐,在民族傳統中,雖不像藏地這樣,大乘佛教的慈悲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儒教思想所強調的為人處世還是很好,可如今也被完全拋棄,去向西方學習。那西方怎麼樣呢?不過是數百年的歷史。所以我們從西方學來的東西,說實在,許多並不是很有價值。

現在一些學者將東西方的文化對比之後,認為:西方以自我價值為中心,因為過於自我,進而導致競爭、鬥爭、戰爭、世界末日。從年齡上看,西方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西方競爭激烈,確實很像戰場,成家立業之後非常辛苦);老年是墳墓(由於人們彼此沒有仁愛、關懷,人老了就被送進養老院,雖有物質上的照顧,但精神上非常空虛,跟進了墳墓沒有差別)。而在中國古代,童年是積福;中年是造福;老年是享福。漢地本來有這樣的傳統文化,可如今卻被統統捨棄,反而認為西方的文明很先進,自己的文化消極落後,是封建糟粕、教條主義,進而加以踐踏。結果到了後來,他們自己也非常迷茫,雖然物質發展跟得上時代,但精神上已完全失去了自我,這就是全盤西化的弊端。

其實,看到藏地的大乘理念被拋棄,藏人紛紛效仿漢人的生活習慣,種種現象慘不忍睹,我們很悲傷、很難過,但也沒辦法。你們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平時除了吃飯穿衣,也應該看看當今的世界,看看身邊親友的行為,看看古德先賢的教言……只有看了、對比了,才會發現:佛法是全世界唯一的如意寶,它所揭示的真理,任何宗教都無法同日而語。現在我們也正在學儒教思想,從中也看得出來,這裏面有時雖有利他,但範圍很小,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都要由大乘佛法來補充才完善。這並不是自贊毀他,事實就擺在眼前,誰都可以看得到。

你今生就算沒有因緣學佛,也應當掌握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在儒教思想中講得很清楚。然而遺憾的是,即使是這些,現在人也一再踐踏,更不要說落實到生活中去了。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最擔心的莫過於父母,他們會憂心忡忡、牽腸掛肚。《大圓滿前行》裏講過: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寧願以死相代。而父母最大的期望,無非是孩子將來有一番成就。如果我們非但做不到,反而還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會讓父母蒙羞受辱,甚至活不下去。

身有傷,貽親憂:孩子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把孩子的身體執著為自己的身體,所以為了父母,我們也應該保重自己。《孝經》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我們的身體、頭髮、皮膚,皆為父母所賜,必須要珍惜它、愛護它,不能輕易毀傷,這是孝的開始。

有些人喜歡跟別人打架,但你不考慮自己,也應該考慮父母,一旦你損傷了身體,甚至離開了人世,父母肯定特別傷心。世間上常有人說:我為了你而活著,一旦你有個三長兩短,那我怎麼辦?如果你掉了一個指頭,那我怎麼辦?”——那你就吃下去嘛!(眾笑)這些語言表面上關心你,但能不能做到也不好說。可是父母的話,不管孩子怎麼樣,都特別特別地執著。

所以,我們為了父母,或按大乘教義來講,為了天下一切老母有情,也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誠如《中觀四百論》所言[4],身體雖是不淨的臭皮囊,但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個人修行,還是要保養它,應該好好地吃飯、睡覺,生活上要有規律,平時也要活動活動。所謂活動,是想就要一動,不動就活不了。有些道友始終不願意動,這樣不行。最近我們要求每天磕一百個頭,從佛教角度而言,此舉功德不可思議;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活動對身體也有好處。這一點,很多道友應該深有體會。

同時,平時吃飯、睡覺要有規律,除了特殊情況外,包括發心人員也不要熬夜,否則,為了工作熬一次夜,三四天都補不回來。因此,有智慧的人,吃飯、睡覺都會有規律。尤其是睡覺,從醫學角度來講,童年要睡八九個小時,因為身體、內臟正在成長,睡久一點很有幫助;中年睡六七個小時就夠了,這也是國內外醫學機構所證明的;老年人一般睡也睡不著,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應早起念佛,不要一直睡懶覺。所以,在小的時候睡得最多,然後越來越少……到一百歲可能就不用睡覺了。

每個人睡眠習氣不同,有些人特別愛睡懶覺,有些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但不管怎麼樣,不應一味貪著睡眠。有些人把事業、修行等有意義的事情全部放下,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早上醒了,爬起來吃頓飯,吃完後再睡一下;睡到中午吃點飯,之後又躺一會兒;到了晚上,吃了飯就更不用說了。薩迦班智達曾說,人的一半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但極個別的懶惰者恐怕還不止。

總而言之,為了父母、為了天下眾生,我們要保重身體,不能讓它有缺損。否則,一旦你真的病了,剛開始還有人關心,看望的人也多,但若病個一年半載,看的人會越來越少,兩三年後誰也不管你了。所以,為了自己也要愛惜身體,平時的保養很重要。當然,我自己就是病人,給你們講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偷偷譏笑:您若真有這種常識,為什麼不用?其實我身體也不算很差,還可以,我對它還是充滿信心!

德有傷,貽親羞:不但身體有損令父母擔憂,我們的道德若有缺失,父母尊長也會特別難過。就像一個道友的行為不如法,這個班的法師會非常不好意思;一個學生做得不好,老師也會覺得很沒面子,甚至有些從此不敢見人。2000年,美國有個士兵奸殺了一11歲小女孩。這則新聞在全世界曝光後,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父母不得不更換了家中的電話號碼,甚至暫時離開家到外躲避,以免聽到鄰居的議論和調查人員打來的問詢電話。對他的惡劣行為,家人感到非常難以理解,他的哥哥說:我們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情!

反過來說,一個孩子如果很有出息,父母也會感到非常欣慰。有些子女,也許是教育的原因,也許生來如此,對父母特別孝順。以前我去爐霍宗美鄉的一所學校,那裏有位老師,他為了照顧母親,至今沒有成家。他母親從1990年開始生病,一病就病了18年,16年中像塊肉團一樣臥床不起。但他對母親十分愛護,一天也不離開母親身邊,上午、下午到學校教書,其餘時間就回去照顧她。不知他母親是什麼業力,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尤其是到了晚上,一直痛得大聲慘叫,他只能緊緊抱著她……就這樣,16年中對母親不離不棄、關懷備至,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我去他家時,給他母親念了點經。當時我看了很難受,也很感動,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應該得獎。現在有些感動中國的得獎者我都不感動,因為他們的行為很小,只不過通過其他方式擴大了;而他真的讓人感動,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所以,子女對父母關心很重要。在我們學院,有些道友的父母也在這裏,我想你們肯定會關心他,這是責無旁貸的。不過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當然,父母也不要覺得:我非常偉大,你一定要孝順我!其實你自己想一想:你以前孝順過你父母沒有?如果沒有,那你的行為可能已傳給下一代了,因為父母怎麼教,孩子就會怎麼學。

這次學了《弟子規》,希望很多人對父母的關心有所提升,從現在開始,這方面要下功夫。假如你聽了這麼多法,行為上一點改變都沒有,那意義不是很大。

總之,孩子行為不如法,則是父母的羞恥;孩子若有所成就,父母會覺得自豪。黃檗禪師也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我們藏地就是如此,家裏有一個人出家,大家都覺得光榮,父母也到處宣揚:我兒子出家啦,在寺院裏面!”“我女兒當覺姆啦!可漢地有些父母不敢說,明明子女在寺院裏求學,卻跟別人撒謊:我兒子在中國有限公司上班……”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愛我,孝何難:父母特別關心我、呵護我、疼愛我,好吃的讓我吃,好穿的讓我穿,好玩的給我玩……那如果父母老了,滿面皺紋、白髮蒼蒼,體力、心力大不如前,我孝敬他們是天經地義的。

親憎我,孝方賢:父母如果憎恨我、討厭我,經常打我、罵我,甚至折磨我,那是不是要報復他,拿繩子把他捆起來呢?也不能。父母對你再怎麼不好,還是要以孝道為先,畢竟父母對你有生育之恩、養育之德,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詩經》中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我可憐的父母啊,生我、養我多麼不容易,而想要報答他們的恩德,這種恩德就像天一樣浩瀚無際、廣大無邊。所以,無論父母對你如何不好,一想到他們的生養之恩,還是要盡子女的孝道。

從前,舜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和繼母討厭他,多次想殺他。但舜很聰明,每次父親讓他做事,他馬上趕到;而準備殺他時,就逃走了。一次他往糧倉裏裝糧食,父親覺得有機可乘,便取下梯子,在下面點火想燒死他。幸好他有兩個斗笠,就把它當翅膀,飛了下來。(這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裏有,畫得很好看。)後來父親讓他挖地洞,他知道是要殺他,就提前備了一個暗道。當挖到中間時,父親和另一個兒子開始填土,想把他活埋,結果他從暗道出來了。這種事雖遭遇過多次,但舜並沒有認為:你天天想殺我,所以我要報仇。他始終逆來順受,以真誠孝心對待父母。後來堯知道了,認為舜有繼承王位的德行,就把王位傳給了他。

所以,不能因父母對自己不好,有機會就想伺機報復。以前有兩個比較厲害的人,在文革之前,一個人天天打另一個;而文革期間,受欺負的人就開始算賬:以那個人的方式、說過的話,一筆一筆地跟他清算。我們對父母不能這樣。即使父母以前天天用棍棒打你,但當他老、弱、病、殘了,也不能在他身上討回來。

其實,堯舜禹的仁愛之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孟子曾引用顏回的話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意思是,舜是什麼人?禹是什麼人?和我一樣都是人,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同樣,我們佛教徒也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也是人,菩薩也是人,他們以頑強的毅力超出俗類,獲得不可思議的智慧,我們同樣也可以,我們和他們不同的,只不過是習氣罷了。所以,每個人要有這樣的勇氣。

這些講完以後,希望大家還是要有改變。以前對父母不好的,現在一定要轉過來。若還轉不過來,那聽法就沒有用了,真正是剛強難化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親有過,諫使更: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過失,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從盡孝的角度而言,子女應好言勸他終止不良行為,但不能語言犀利、態度蠻橫。那天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好像自己很英雄、很了得,其實這是不合理的。父母畢竟是父母,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即使因看法各異,父母不一定接受你的觀點,也應該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講的時候要怡吾色,表情上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視,用仇恨的目光盯著他。本來老年人就可憐,心很脆弱,膽子也小,稍微說重一點就無法接受,跟年輕人完全不同,所以勸諫父母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還要柔吾聲,聲音上柔聲細語,不能以粗暴的語氣責駡他,應該用含蓄、委婉的語言,慢慢地讓他接受。

《入菩薩行論》雲: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我們說話時,要契合對方心意,意義當清晰明瞭,言語要前後連貫,內容要令人喜悅,遠離貪愛嗔恨,音調快慢適中。所以,我們平常跟父母說話時,縱然表達的意思很尖銳,態度上、語氣上也要柔和。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裏,要把他送到深山裏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他猛然間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父親問什麼要求,他說:我要把那個筐帶回來。父親不解道:你要這個幹什麼?”“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親一聽,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父親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

所以,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子女還是應以婉轉的語氣勸說,沒有必要吵架。有些家庭一吵架,簡直是烽煙四起,誰都不想呆。我小時候就見過這麼一家人,一進他們家,就有種難以忍受的氣氛。因此,帕單巴尊者說:家人就像集市的過客一樣,切莫惡語相向[5]。你們看看從小到現在,家裏多少人已經去世了?將來又要離開多少?所以,人和人只是暫時的集聚,不應該互相爭吵。(發心部門的道友也是如此,能聚在一起是種緣分,何必為了一點小事而吵吵鬧鬧?)

在暫時的集聚中,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非常特殊,這個若搞不好,還想度天下無邊的眾生,就根本別提了。試想,你對親生父母都是如此態度,那其他眾生跟你毫不相關,又怎麼把他們觀成母親?所以,修菩提心的話,首先要念父母之恩,知道了他們的恩德,才清楚該怎樣對待眾生。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大家一定要尊重父母,假如他們已不在了,就應該好好地懺悔:父母啊,您還在世該多好啊!我一定重新做人,我給您磕三個頭……”


第三課思考題

11、孝養父母有哪四種方法?請詳細解釋。你做到了幾點?

12、現在許多年輕人崇洋媚外,對自己的民族傳統不屑一顧,認為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13、如果父母從小就討厭你,對你百般折磨,你長大後還要孝順他們嗎?為什麼?請引用公案進行說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對之處,身為子女的應該怎麼辦?你能做到嗎?

 


[3] 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知母、念恩、報恩、悲心、慈心、勝解信、生起。

[4] 《中觀四百論》雲: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5] 頌雲:夫妻無常猶如集市客,切莫惡語爭吵當熱瓦。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