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益有情九觀察之三

華智仁波切造

慈誠羅珠堪布講

(七)第七個觀察,是觀察佈施的利害。這個觀察是專門針對佈施的,可以從財佈施、身體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四個方面來講:

1、首先是財佈施,可以分為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當遇到真正需要幫助的窮人向自己索取錢財時,自己拿出五塊、十塊錢,也不會對自己構成什麼傷害,對自己的聞、思、修也沒有影響,此時,應該毫不猶豫地佈施。佈施之後,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工作,就是如果有能力、有辦法,條件也比較成熟,就要想方設法讓對方學佛行善,相信因果;

第二個選擇,如果佈施行為一方面會對自己的身體、生命或者聞、思、修等形成違緣,另一方面對這個窮人的利益也不是很大,那給不給呢?原則上可以不給。當然,假如有可能的話,也可以佈施一點點,然後讓他到別處去向某某人要。

比如說,一個山上的修行者,本來就沒有多少糧食,又遇到有人索要,假設把僅有的一點糧食佈施出去,自己就只能下山去化緣,那樣會對聞思修造成違緣;或者佈施以後,再也化不到緣等等,當然,這種情況很少見,如果有,也可以選擇不佈施,這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講的;從他人的角度來說,雖然給他佈施了一點東西,但對他來說,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對他也沒有太大的利益,這樣就可以選擇放棄。

第三個選擇,雖然佈施的行為對眾生有利,但卻對佈施者自己有著同樣的傷害,該如何取捨呢?面對這種情況,應當將物品一分為二,一半自己留下來,一半做佈施。

財佈施是佛陀針對在家人而言的,佛陀要求出家人主要以法佈施為主,財佈施可以不做。

2、身體的佈施

在《百業經》、《賢愚經》等大乘經典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釋迦牟尼佛當年未成道時,也遇到了很多索要身體的人。如果發生此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取捨呢?

位於資糧道與加行道的凡夫菩薩,直接或真實地把身體佈施出去的時機還不成熟,此時佈施身體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反而會對自己的修行造成違緣,所以,佛陀不會要求凡夫真實地佈施身體,但凡夫可以在內心做身體佈施。

五加行裡有一種古薩里修法,就是通過觀想、回向,而把自己的身體上供下施;另外,也可以通過發願來佈施身體:儘管我今天還沒有真正達到佈施身體的境界,還不具備這樣的勇氣,但是,我願意不久的將來能有能力將自己的身體佈施給眾生。譬如,如果有一天世上出現了嚴重的流行性瘟疫,只有一種特殊動物的肉才能治癒此病,否則全世界多數人都會死掉,願我在當時能夠成為這個動物,以我的身體、血肉遣除眾生的痛苦,治癒眾生的疾病!每天都要這樣發願,這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假如慈悲心非常強烈,也有凡夫為了眾生佈施身體且不後悔的先例,我在講《修心七要》的時候,也提到過一位上師的事蹟,他雖然是一個凡夫,卻無私地佈施了肉體,最後在夢中見到了觀音菩薩,自己的痛苦也無餘遣除。不過,這只是特殊情況,在通常情況下,佛不會贊成沒有證悟一地的凡夫去佈施身體,我們目前只需通過發願來做身體佈施。

我們都是沒有證悟一地的凡夫,自然不用擔憂身體佈施的困難,因為還沒有輪到我們,僅僅在內心輕輕鬆松地發個願就可以了。

3、法佈施

雖然佛在經典中說過,法佈施勝過任何其他的佈施,因為法佈施能夠解決眾生生老病死的大問題,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要觀察法佈施的利害關係,要視情況而定。具體有四個選擇,每一個選擇都要觀待自他兩個條件。

1、必須時機成熟。

什麼叫時機成熟呢?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行持法佈施應對自己的禪定、修行沒有損壞;第二個條件,如果遇到根機比較成熟的求法者,我們稱其為法器,就一定要盡力做法佈施,而且越多越好。當然,根機成熟有高低不同的層次,至少要非常願意聽這個法,並且對法充滿信心,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2、對自己的禪定、修行只有一點損失,但卻有根機比較成熟的求法者,就應該做法佈施。

3、講經說法對自己的禪定有一定的損失,也沒有根機比較成熟的求法者,就不做法佈施。

譬如一個人正在閉關修行,出來講法會對他的禪定有一定的損害和影響,佛也不讚歎此時做法佈施。

修行者在閉關專修禪定的時候,不要說世間的事情,就算出世間方面的講經、說法、磕頭等任何其他事情,都會變成禪定的違緣,所以都不能做,而必須專心專意修持。

可以設想,如果法佈施變成了修行的違緣,第一個條件就不具備了;假使聽法的人中雖然有人在聽,卻沒有一個真正對佛法有興趣或者是希求解脫的人,就算講了法對他們也沒有多大利益,第二個條件也不具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絕不能做法佈施。

4、雖然講經說法對自己的禪定沒有影響,但是第二個條件卻不具備,也就是聽者雖然在聽,卻不但對佛法沒有興致,沒有信心,反而會在聽法以後製造各種各樣的違緣,甚至故意無中生有地找尋這個法或者某個論典的缺點,以達到觀過誹謗的動機,雖然佛法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缺陷與漏洞,但此時我們也應選擇不做法佈施。

更重要的,是雖然自己不懂佛法,卻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不懂裝懂地講法,這非但不是法佈施,對自他沒有利益,反而有非常嚴重的過失;假如自己有能力講法,卻因為對法有吝嗇心,不希望別人瞭解修法的竅訣而不願意講,也有很大的過失;或儘管沒有如此罪惡的動機,卻因為懶惰而隨隨便便不講,錯過了許多講法機會,也有很大過失。

如果在自他兩方面條件都具備,且杜絕了上述過失的情況下做法佈施,其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4、無畏佈施

無畏佈施範圍比較廣,不僅僅是放生。大乘修行人如果有能力做無畏佈施,應該毫不猶豫、盡己所能。

首先,如果無畏佈施對自己和其他眾生沒有造成傷害,即使自己能力很小,仍然要盡力去作可憐眾生的怙主!

如果作無畏佈施,自己會受到傷害,雖然原則上可以選擇不做,但也要觀察利害輕重:雖然自己有能力做無畏佈施,但對眾生沒有太大的利益,而對自己卻有很大傷害,也可以不做;如果對眾生有很大利益,即使自己受到一些傷害,也一定要做;如果自己的傷害和眾生的利益輕重同等,大乘修行人還是要義不容辭地去做。

(八)第八個觀察,是觀察眾生的根機。

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不可思議,但歸納起來,有八種不同的根機:第一種,對下一世的解脫或者人天福報沒有任何興趣。如今社會上有許多這種人,他們只管眼前的現實生活,除此之外從不希求解脫,也不希求下世的人天福報,小乘佛教稱這種人為斷根人,大乘佛教不認為其為徹底斷根的人,而只是臨時斷根的人——臨時阻斷了解脫的種子,臨時斷絕了慧根與福根;第二種,雖然不希求解脫,但是希求人天福報;第三種,希求聲聞的自我解脫果位;第四種,希求緣覺的自我解脫果位;第五種,希求菩薩道;第六種,希求大乘密宗法門;第七種,希求無上大圓滿訣竅或類似于無上大圓滿的教言;第八種,無定根機。就是根機不確定,遇到大乘的善知識,就可能成為大乘修行人;遇到小乘善知識,也可能趨向小乘的人。

其中除了第一個斷根人和第八個不定根機的人以外,對其他的人,都應因材施教,對大乘根機人傳授大乘佛法,對小乘根機人傳講小乘佛法,千萬不能混亂、不能強迫。

比如說,我們不能勉強那些對大乘佛法沒有興趣,一心一意修小乘佛法的人去學大乘佛法,如果很勉強、很無可奈何地被迫學習,最終還是有可能會退轉,因此佛認為,眾生屬於哪一種根機,就修哪一種法,不合適的法不能強加於人。

從原則上來講,只允許向上引導,不允許往下引導。換句話說,在自願不勉強的情況下,如果其他條件都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向小乘根機的眾生介紹大乘佛法的特點,諸如菩提心的功德等等,令其趣入大乘,但絕對不允許勸導修大乘佛法的人轉趣小乘;對於不定根機的人,一定要講大乘佛法,因為對方可能會因此轉變,進而修學大乘佛法。一般而言,對斷根人講經說法暫時沒有用處,大乘顯宗所採用的辦法,就是為他們發願、回向——願我將來有機會度化他們、利益他們,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九)第九個觀察,是觀察自己聞思修的增長或減少。這是九觀察中最重要的一條,可分為三個選擇。

1、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饒益眾生之事,雖然當下對眾生有一定利益,但如果對自己的聞思修會帶來很大違緣,則任何事情都可以暫時不做。

我前面講過的幾個觀察,基本上都強調過初學者要保護自己,原因就是,作為一名大乘修行人,其所有的聞思修,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如果聞思修三方面不受到任何違緣,自己能如理如法地修行,則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利益更多的眾生。如今自己不僅不具備饒益眾生的能力,在此過程中,自己還會受到一些傷害,雖然饒益眾生的發心純正,但一遇到挫折,聞思修就會受到影響,那樣損失就相當大了。

在面臨上述抉擇的時候,雖然暫時選擇逃避,會對眾生帶來一些損失,但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自己的精進修行,自己有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當中就會成就,就會具有相當大的饒益眾生的能力,到那時,以成熟的因緣,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雖然時間上晚了一點,但也是值得的。如果現在就急於去利益眾生,不僅當下不會成功,即便將來也難以成辦饒益眾生的大利,因此,觀察輕重十分關鍵。

2、如果某件事對眾生有一定利益,同時對自己的聞思修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則任何事情都要盡心盡力去做。

當然,普通凡夫利益眾生,肯定不會像佛陀傳法一般,當下會讓成百上千的人受益——有人發心了,有人登地了,有人證悟阿羅漢果位了等等,但如果仍有很多眾生受到不同層次的利益,就一定要去做。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觀察二者的輕重:如果對自己的聞思修有一些影響,但是卻能讓眾生得到較大的利益,還是應該選擇去做;如果自己的聞思修受到比較嚴重的傷害,而眾生的利益並不大,則可以選擇暫時放棄,暫時回避,但並不是徹底放棄,而應發願:當自己各方面條件成熟之時,一定要饒益眾生!

3、如果某件事對自己的聞思修行所造成的傷害,與對眾生的利益是同等的,就應該犧牲自己的聞思修,去做饒益眾生之事。

到此,九個觀察全部講完了。

三、結語

雖然在九種觀察裡面,沒有講到十分具體的事例,不過,你們以後就可以依此判別,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什麼事情不做有罪過,什麼事情做了有罪過,自己按照上述要求去掂量,就一清二楚了。即使遇到這裡沒有明顯提到的問題,也可以在此基礎上自己去分析、觀察,一般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發了菩提心以後,大乘佛子的唯一工作,就是饒益眾生。作為初發心者,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會有神通,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因為沒有神通,就不做饒益眾生的事情,或因為不知道事情的結果好不好,就乾脆放棄不做。除非是不想饒益眾生的人,其他大乘行人都非常需要懂得這些方法,通過學習九種觀察方法,以後在面臨具體問題的時候,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了。這篇文章的文字很簡單,大家應該再三複習,以便用於實際。當然,如果沒有條件直接饒益眾生,只是在內心發願、回向,也屬於饒益眾生,這些誰都可以做到。

人身難得,遇到佛法非常難得,遇到大乘佛法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菩提心的修法年復一年,前前後後已經講了四、五種了,但實際上有沒有菩提心,大家自己心裡最清楚。

我曾經講過,沒有菩提心,就不要急著去修其他的法,應該扎扎實實地把菩提心和出離心基礎打好,之後再考慮修其他的法。菩薩戒也不例外,當你們有了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之後,才可以考慮受持菩薩戒,在這之前,即使受了,也得不到菩薩戒戒體。當世俗菩提心修好以後,才可以考慮勝義菩提心的一些修法。

我想,這樣天天講課未必是件好事。如果大家不修行,天天講法反而會有副作用。也許你們當中有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在七、八年或五、六年前,大家剛剛踏入佛門,連佛教常識都不懂的時候,內心對佛法忠心耿耿,對三寶也是非常虔誠,對因果也是深信不疑,然而到了今天,雖然不能說不信佛法,但信心、發心等各方面卻沒有進步,這種情況在家人中有,出家人中也有。

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因為聽得太多卻沒有實際修法。該怎麼辦呢?唯一拯救的方法,就是實際修持。按理說,在聽了一節課以後,修一、兩個月,或者半年、一年,接著再講下一節課,只能這樣。否則不會有什麼進步。

雖然現在學佛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然而系統而完整地學習的人卻很少。目前很多學藏傳佛教的人,不是搞火供就是搞會供,再不然就是灌頂,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真正地聞思修行。當然,能夠真正做到標準的火供、會供,是相當好的,但是,相當如理如法的火供、會供是很少見的。可以想像,連普通佛教常識都不懂的人去做火供、會供,能做到標準如法嗎?標準的火供、會供,最起碼都需要比較不錯的生起次第,如果連生起次第都不懂,做火供、會供的意義不會太大,僅僅有一些積資淨罪的功德罷了。總之,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地學習,許多人只能盲修瞎練。

漢地的講經說法十分欠缺,不要說在家人,連出家人都很少聞法;佛教徒也不像基督徒那樣經常聚會,交流的機會也很少,鑒於這種情況,我目前暫時不會間斷講法,不過還是要視情況而定。無論如何,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應該集中在菩提心上面,其他的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對我們還太早了,假如有機會聞思是可以的,修持也可以,不過很難有什麼修行結果,如果出離心和菩提心都具備之後,什麼修法都容易成功。這個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記住!

 

 


上一篇(饒益有情九觀察之二) 回目錄 下一篇(釋尊儀軌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