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經』的空義,對構成佛教哲學的整個方向來說,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它的表現形式,對佛教的思路,有決定性的影響。
『般若經』的諸法實相,最後自然是直覺的事,這是不可說的﹔但其何以為不可說,便是可說。即是,其不可說的理由,還是可說的。另外,般若的思考,亦有是 順從邏輯規律的,可以透過理性來理解的。
『心經』五蘊皆空當是五蘊皆自性空【自性一詞(法成譯本作--體性】、般若思想的這種空義,正為龍樹所繼承。“非有非無”型的雙邊否定,便是要顯示這一空的理境,也可以無自性空一義理來作理性的詮釋。





主持人
華岡佛學學報 吳汝鈞著

網路資訊
相關資料
備註其它
心經‧金剛經‧八千頌‧我淨故色淨‧大明咒經‧抗塞E.Conze‧空相‧無自性空‧雙邊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