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寂靜
釋迦牟尼佛

只因眾生有生死 佛才講涅槃

妙華法師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圓明。”我們講的《華嚴金獅子章》,就是圓明、圓滿、滿教。

 

  賢首國師說:“由圓明而證菩提。”只有圓明才能夠被稱為菩提。不管你是上弦月還是下弦月,那都不是滿月,都不能夠叫菩提。

 

  《起信論》中說,諸佛菩薩的大智有無量的方便,所以安了個假名叫“一切種智”。通過修行可以證到一切種智。

 

  《華嚴金獅子章》說“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成菩提在論文當中,是取它的圓滿之意。禪宗把假相後面的東西,妄念後面的東西稱為無位真人、本來面目、真如妙心等等。名雖各異,度眾生的妙用是一樣的。

 

  這樣一來,我們在成菩提的時候,從最初發菩提心到不退菩提心,到修證菩提心乃至證到菩提心以後回向給芸芸眾生,這其中是寂寥空性的,沒有自我,沒有私我。最究竟的菩提,必須是無形無相的才可以。如果有自我、有私我,為了自己清淨,為了自己開悟,為了自己解脫而修道,那都不能夠稱為菩提。

 

  下面我們要進入“入涅槃第十”這個部分的學習。

 

  “見獅子與金,二相俱盡。”獅子是假相,金代表我們的佛性;獅子是眾生,金是佛;佛和眾生一體兩面,緣起的妙有和佛性也是一體兩面。

 

  講到入涅槃的時候,生死和涅槃二相俱盡,佛說生死和涅槃不過是黃葉止小兒啼。佛為什麼說涅槃?因為眾生有生死,佛才講涅槃,等到眾生了生脫死了,不在煩惱裡討生活了,涅槃也了不可得。這個地方大家要透過去,從體相上說,涅槃和生死是一體兩面;從究竟意義上來說,佛講涅槃是黃葉止小兒啼。

 

  涅槃具四德:常、樂、我、淨;常是法常,樂是法樂,我是真我,淨是無形無相;這是佛在《涅槃經》裡說的。

 

  有很多二乘人和凡夫不理解佛講的妙意,甚至會起疑問。他覺得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講生老病死,講苦集滅道,怎麼講到最後變成了常樂我淨,於是他的腦袋瓜子就轉不過彎來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涅槃是相對於生死而來的,涅槃是藥,藥到病除,藥也不可得。從這個意義上講,涅槃是黃葉止小兒啼。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見地、我們的修行就上了一個臺階。

 

  也就是說,你不要認為有一個涅槃可得。如果你心裡認為有一個涅槃可得,那你就住在法相上了,住在法相上也不得解脫。

 

  講到涅槃,我們應該瞭解它的四種狀態。當年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於五月月圓之夜望啟明星而悟道,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開悟了,但是父母給他的肉身還在,這就叫有餘涅槃。

 

  佛陀講經說法三百餘會,長達四十九年,活了八十一歲,在毗婆羅雙樹間,右脅而臥顯涅槃相,那就叫無餘涅槃。

 

  火化以後,他的色身幻化成無量無邊的隨色身雲,花草樹木遍虛空界,都是他的法身,應不同的眾生而顯相。大家迷惑最多的地方就是,哪一天我們在五臺山看到文殊菩薩顯相了,大家在雲端見到文殊菩薩騎一頭青毛獅子,但有的人說是真的,有的人說是假的。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有人說真,也有人說假。那到底是真是假?

 

  說來說去,還是看有緣無緣。這就相當於我們的手機,接通了運營商的信號,就能接打電話;你的手機處於關機狀態,運營商的信號再強,有也等於沒有。說有說無都成了兩端的話了,感通有緣無緣,有緣眾生悉得度。

 

  包括肉身不爛、舍利現象、諸佛菩薩的種種顯相,眾生總是將信將疑,想用自己的第六意識,用思維心去揣度諸佛菩薩。

 

  我打一個簡單的比喻,你就會猛然覺醒。就像烏龜在地上爬,它的眼裡只有兩種顏色,就是黑和白,它看到的世界就是長和寬。而人所看到的世界是立體的,有長寬高。但是,諸佛菩薩以及阿羅漢,證到了五眼六通,他們在虛空裡飛行往來,不是你的肉眼所能夠猜測的。你對他說有說無是沒有用的。

 

  如果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諸佛菩薩生活在十一維空間,他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馬上把有消失在你眼前。你如果不打開自己的意識界,你怎麼能夠理解五眼六通呢?

 

  如果你修不到,那麼你至少要意識到,你的境界是有局限性的。你看不見的事物,並不等於它不存在。就像電在電線裡頭,你雖然看不見,但你能說沒電嗎?無線電波你抓不到,你敢說沒有嗎?

 

  芸芸眾生千萬不要以自己為座標,去揣度諸佛菩薩的世界。這樣的揣度只會讓你迷加轉迷,就是越來越迷。應當打開心結,與諸佛菩薩交流溝通,“二相俱盡,煩惱不生”才可以。能所俱空,能和所,生死和涅槃全部都空掉。就像前面講到的,憨山大師在甚深禪定當中證到了海印三昧、能所雙忘,達到了這種非常高的境界。

 

  {妙華法師解悟《華嚴金獅子章》系列36





主持人
妙華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