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宣化上人

佛遺教經淺釋

宣化上人

目錄

  甲、序分…………………………480

  乙、正宗分………………………485

  初明共世間法要……………485

  次明不共世間法要…………497

  丙、流通分………………………506

  初、勸修流通………………507

  次、證決流通………………508

  三、斷疑流通………………511

  四、囑付流通………………514

 

  佛遺教經  總題分下

  序分    

  正宗分 初明共世間法要 一、對治邪業法要 明根本清淨戒 

  明方便遠離清淨戒 

  明戒能生諸功德 

  說勸修戒利益 

  二、對治止苦法要 根欲放逸苦對治 ①根放逸苦對治

  ②欲放逸苦對治

  多食苦對治 

  懈怠睡眠苦對治 

  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瞋恚煩惱障對治 

  貢高煩惱障對治 

  諂曲煩惱對治 

  次明不共世間法要 一、無求功德  

  二、知足功德  

  三、遠離功德  

  四、不疲倦功德  

  五、不忘念功德  

  六、禪定功德  

  七、智慧功德  

  八、畢竟功德  

  流通分 初勸修流通   

  次證決流通   

  三斷疑流通  顯示餘疑 

  為斷彼之疑 

  為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四囑咐流通   

 

 

  佛遺教經淺釋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洛杉磯金輪寺

 

  “佛遺教經”,是佛臨終顧命的遺囑。此經是佛將入涅槃時,垂示囑咐弟子之教誡,也就是囑咐現在你、我、他及未來的諸弟子們,告訴我們怎樣依教奉行方堪稱佛子。為人子女者,應當遵守父母的遺訓,不違慈尊,俾能顯揚家業。為佛弟子者,應當依佛的遺囑奉行,承繼如來家業,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遺教”三字是別名,“經”字是通名。在別名中佛字為能說法的人,遺教兩字是所說之法,經題是人法雙標。佛是梵語之簡稱,具足是佛陀耶,譯為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備。”

  此經又名為“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是佛將入涅槃時為其弟子作最後訓示之語,內容以端心正念為首,特闡持戒之要,為禪定智慧之源。若要息滅三毒,必須由遠離開始,次而精進修道參禪,生定而後發慧。佛之悲心切切,凡發心修學佛法者,必須將此經深入研究。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是國號,因昔時有秦始皇之嬴秦,當時有符堅之符秦。本經之姚秦,乃姚興之國號,為揀別起見,故以姚秦稱之。相傳在符堅時代,首都長安,國強勢大,聞西域龜茲有位聖人,名鳩摩羅什。遂遣派大將呂光率兵,前往迎求什師。但龜茲國國王,不肯相讓,可是動武兵敗,無奈只好忍痛將什師交與呂光請來。呂光尚未返抵國門之時,符堅因伐東晉,敗于淝水,部下分裂,符堅被弑。後姚萇平定內亂,其子姚興嗣位。呂光聞符堅被弑,遂不歸京,即自立於涼州(今甘肅省),什師也被留在涼州。姚興遣使至後涼,欲請什師。此時呂光之子呂隆,承繼父位,雙方發生戰爭。呂隆戰敗,姚興乃迎接什師入長安,尊為國師。由此可知,迎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師到中國,確非易事,幾經波折才能成功。而中國佛經,早有譯本,唯有什師所譯,最為流通。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法師”以佛法為師,以佛法為教導人之師。又能精通三藏之法,故稱為三藏法師。因當時是姚秦時代,故稱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華譯為童壽,因童年有耆德所以稱為童壽。祖居於印度,師生於龜茲,七歲出家,後隨母學法,能日誦千偈。長大後精通大乘經論,年輕便會講經,在其國說法時,國王恭敬異常。每當師登法座時,國王跪地,而什師則踏其肩膀而登上法座。由此可見什師在龜茲時,乃是至尊國寶。西元四○一年,什師到中國長安逍遙園翻譯經典,凡三百八十餘卷。西元四一三年圓寂長安,火化舌頭不爛,以證其所翻譯之經典絕無錯誤。法師曾為七佛譯經之師,故凡所譯之經,均上契佛旨,下合群機,言簡意精,文辭尤為優美莊嚴。

  甲、序分

  每一部經都分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先講“序分”,序者敘也,即敘述一部經內容的概要文章。這序文有經前序和經後序之分。本來,佛說此經時沒有序文,是後者記錄時加上。安在經文之前稱經前序;安在經文之後稱經後序;此稱序分,分是分門別類之意。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是梵語,譯為“能仁”、“寂默”。能仁是佛之姓,寂默是佛之名,而釋迦牟尼四字合起來是佛之別名。佛是梵語“佛陀耶”之簡稱,譯為覺。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謂“人人皆有佛性,個個可以成佛。”只要能依教奉行,每人都能成佛。因此佛字是通名,亦稱總相。釋迦牟尼是別名,因各佛名號不同,所以說別名,又稱別相。佛成道後最初到鹿野苑,先度五比丘。這五比丘曾經侍奉他:即阿濕婆此翻馬勝、跋提翻為小賢、拘利或名摩訶男,這三位是佛的父族人。憍陳如翻為火器、十力迦葉或名婆敷,這兩位是佛的母族。在這五人中,以憍陳如最先開悟,故經中只指出憍陳如。佛初度五比丘,初轉法輪,後又重複說三次,故稱為三轉四諦法輪。茲略釋如下:

  初轉示相: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人生的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交煎,實是迫逼性。集是由自身的愚癡無明,及貪瞋的煩惱煽動而成。為非做惡,結果招集種種惡的苦報,所以說招感性。滅是滅除煩惱,而證入寂滅的常樂我淨涅槃四德。此是苦惱眾生應求究竟歸宿的真理,因此說可證性。道,說明我人要修八正道,才能證得涅槃真理。故說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

  第二次轉勸修,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這個苦,你也應該知道。這個集,是由招感而來的煩惱。在楞嚴經上講的集,是一種客塵,非主人,是從外來,非自性裡實有。汝應當斷!這個滅,能除煩惱而可證入寂滅涅槃的常樂我淨四德。汝應去證吧!這三十七道品,汝應該修習,信受奉行。

  接下來是三轉作證,對鈍根人說:佛恐其仍不能信解,於是將自己已證告之,令彼明白是實事,使其破除疑惑。所以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當釋迦牟尼佛初說四諦法,憍陳如當下證果,明白這客塵,非實在常住,非主人翁,即時開悟,故稱他為最初解;又叫解本際,是明白本體之意;又叫空,因他先悟空理。佛先對憍陳如是初轉,後又重複說三次,故亦稱三轉四諦法輪。

  為什麼憍陳如會先開悟呢?可說是釋迦牟尼佛幫助他開悟。諸位都知道金剛經上所載的離相寂滅分第十四。在某一段,佛告須菩提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段經文敘述佛在往昔為忍辱仙人,修忍辱行,在山上修道。適逢歌利王帶領文武官員及宮女妃嬪到山上遊玩打獵。這些宮女在山各處遊玩,看見一位老修行在樹下坐,好久都不動彈,覺得奇怪,便問他道:“你在這裡坐著做什麼?”答:“在修持佛法。”宮妃們從未聞過佛法,非常好奇,乃不約而同都來圍著他問東問西。正在這時,歌利王回來,不見他的妃嬪,便到處尋找。發現眾妃嬪圍著一位長髮老人,在那裡聊天,便生妒忌心,以為這老人引誘她們,於是忿怒地責問他說:“你在這裡幹什麼?為何引誘她們?”老修行答:“我在這裡修行,和她們講佛法而已。”又問:“修什麼行?”答:“修忍辱行。”問:“什麼叫忍辱行?”答:“人們對我怎樣不好,虐待我,我都要忍。”王說:“真的嗎?你不瞋恨,不反抗?”答:“若我起瞋心及反抗,那就不是修忍辱行。”王不信:“好!你能忍辱,那我倒要先試試你。”說時即取出寶劍,將其耳朵割下,問道:“你是否能忍?”答:“能忍。”王又再將其鼻子割下,也說:“能忍。”王問:“你真的不生瞋恨心?”答:“絕不生瞋恨。”王更不信,索性再割下其四肢。忍辱仙人仍舊說:“不生瞋恨。”王很不相信,忿怒道;“我真不相信,你真能忍,用什麼來證明你沒有瞋恨心?”於是忍辱仙人即發誓說:“如果我有絲毫瞋恨心,則我的耳鼻四肢永遠殘廢。若我沒有瞋恨心,則我的耳鼻四肢,即刻復原。”說畢,果然即刻恢復如初。王一見大驚,以為是妖法,正想用寶劍亂斬,卻觸怒了護法天神,頓現狂風暴雨冰雹,一齊下來打歌利王。忍辱仙人即時又發願說:“願護法神息怒,不要責罰他,待我成佛時,一定先度他!”

  此時歌利王生大慚愧,說道:“唉呀!我真罪過!我怎麼能欺侮一個修道人,真不應該!”這一懺悔之下,天龍八部諸護法神息怒,風雨冰雹頃刻即散。而忍辱仙人就說:“好了,你雖然這麼狠來試驗我,我不但不恨你,將來我成佛之後,一定先度你。”

  當時的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歌利王就是現時的憍陳如。因有此宿緣,佛成道後先到鹿野苑,履行在往昔所發的願,先度憍陳如。也順便告訴各位,佛初轉四諦法輪: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消息即刻傳遍了梵天。為什麼呢?當佛說苦,就有山神傳、地神馳,乃至梵天都言知;說集,也是山神傳、地神馳,乃至梵天都言斷;說滅,又是山神傳、地神稱,乃至梵天都言證;說道,更是山神傳、地神酬,乃至梵天都言修。所以我們修道的人,要老老實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處處都要謹慎,虧心事莫做。須知有諺雲:“抬頭三尺有神明”,又說:“天知地知,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願各位時時警惕!來聽聞佛法,就是要改過自新,不但要自己改過自新,也要將真理向親友推廣勸善,令大家共同走上正道。人民和諧,國家安泰,世界和平,佛教興盛,這都須賴我們四眾弟子,能以身作則,努力推行佛法,才不辜負佛陀的一片苦心。

 

  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再說佛度了憍陳如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共三百餘會,最後度須跋陀羅。須跋陀羅,華譯:好寶,又稱善賢,住在鳩屍那城,年達一百二十歲,因所修的是外道法,曾得非想非非想定,還未得到究竟圓滿解脫。時佛將入涅槃,因湣他盲修瞎練,特遣弟子阿難往告之曰:“佛如優曇華現,今中夜將滅度,囑往請益,莫失良機。”須跋陀羅聞後隨到佛所,親聆教益,即證聖果。

  在此順便略說有關須跋陀羅與阿難的一段緣份。阿難在往昔五百世中,曾有一生作須跋陀羅的兒子。他對阿難的愛習猶存,所以佛敕阿難往召,彼即隨之而來見佛。他是佛最後所度的弟子,也是最老而又最快證得果位者。這時,佛所應度的人,都已度完。他在娑羅雙樹間,這種樹是龍腦香料喬木,樹身高十餘丈,木材堅實,可供建築之用。(傳說此雙樹是同一條根生,即是連理枝。意謂男女相愛情深意蜜,不能分離,後來作樹也要長在一起。)佛在此雙樹下入涅槃。佛入滅時,雙樹頓變白色,如白鶴之羽毛,故又稱為鶴林。此樹在四方,各有二株,共成八樹,各方一枯一榮,所以叫雙樹。其上枝結合,像一把傘蓋,下根相連如圍牆。佛在這四枯四榮之雙樹間,表示佛入非枯非榮的中道,又表四德:常、樂、我、淨;破八倒:對生死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執定為常樂我淨,這是凡夫四倒。對涅槃的常樂我淨,執定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二乘人的四倒。這兩種四倒合起來共成八倒,佛在雙樹下,表示破此八倒法之說。

  佛在雙樹之間而示入涅槃,是中夜時分,四周萬籟俱寂,而身心寂然不動,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際。但是,此時佛雖然無聲,而他的悲心廣大,哀湣眾生,又在這無言無聲中,略略再為弟子們開示,作最後的警策法語。簡略的說身後法門之要務,謂我在世時以我為師;我滅度後,以戒為師。願弟子們諦聽,當勤精進,負荷如來道業,紹隆佛種,延續佛燈等。這是最後的遺囑,所以這本經叫做佛遺教經。

  乙、正宗分

  乙正宗分二。今初明共世間法要,次明不共世間法要。初中分三,一對治邪業法要,二對治止苦法要,三對治滅煩惱法要。一又分四,1、明根本清淨戒。2、明方便遠離清淨戒。3、明戒能生諸功德。4、說勸修戒利益。

  初明共世間法要

  一、對治邪業法要

  明根本清淨戒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這是正宗分的初分:什麼叫正宗?就是恰好說正道的宗旨,說到經典裡的義意。此分有二,明共不共世間法要,此法要滅除我等過失,成就自利利他。佛慈悲心切,見眾生被三障所縛,當用法要以來對治,因此說汝等比丘,這裡不單指比丘,亦包括四眾弟子。只簡單獨呼比丘,以比丘為四眾之首。故佛告之曰,在我涅槃之後,你們對戒律,就像恭敬師父一樣,天天向波羅提木叉戒律來頂禮受持。波羅提木叉是梵語,譯為“別解脫”,是戒律的別名。對治不善法,要修善法。總而言之,出家人要修戒律,才能得到解脫,不守戒律就得不到解脫,就散亂無定力。持戒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但不作惡,還要在行善時,不夾雜不正的惡因,所以做好事也要想一想:這裡頭是否存有不乾淨的種子?不善的行為?能這樣謹慎才是真善行。尊重,是對戒律尊敬像對佛一樣。尊敬,是把戒律當無上金剛鑽石那麼恭敬而珍惜。如此受戒,能使身口意三業的惡業別別解脫,得到清淨。好像在黑暗裡,遇到光明。又像貧窮人得到寶藏,高興得很,從此不再是窮人了。你們應該知道這戒律都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大師。戒律就是你們的師父,應把它視作佛未入涅槃一樣,沒有分別。

  佛將入涅槃曾三番二次叮嚀咐囑。故佛入涅槃之後,凡所有出家弟子,都應以戒為師,時刻受持金剛光明寶戒。不貪財、不染色、不求名、不圖利,一切都放下。人對我之好歹,我不必理會。凡所有出家弟子,都嚴守戒律。所有在家弟子,都要實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是真正佛弟子。

  明方便遠離清淨戒

  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持淨戒的人,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重要,不持戒就像眼瞎了一樣。所以說受持淨戒者,不可以做生意,買賣田宅。假如為了建設道場,可以買田宅,但不能以謀利為目的。又不可蓄養人民或無父母的男女孤兒來做自己的奴婢。或是養狗貓、家畜等都不合法。一切種植樹木,或將財寶儲蓄到保險箱去,這都不合法。出家人應遠離了這些不淨物,否則,就會被酒色財氣所迷了。要把這些珠寶視為火坑,切勿靠近。也不可砍樹,所謂一草一木,也不能毀壞,一蟲一蟻不忍傷害。甚至開墾土地,也會傷害生靈,諸如蚯蚓及其他蟲蟻等。

  出家人也不得配湯藥,或為人占卜看相,斷定吉凶。不可仰觀天上的星宿,推定盈虧消長,或是推算天文地理學術,這些皆非出家人所應做的事。

  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畜:xu積①。

  在家弟子尚須節身,況我出家學佛,更應當要約束自身。若不節身,即一切戒行易犯。時食:食時有三種。早晨為諸天人食時,中午為佛食時,夜晚為鬼神食時。出家比丘,日中一食,若非時而食,即違背佛制戒律。所謂“三心未了,滴水難消。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若不勤修行,披毛戴角還。”所以要淡泊身心,清淨自居。不得與世俗應酬,塵勞煩惱纏身。當珍惜光陰易逝,歲不我與,修道已來不及,焉有閒情去參與世事。也不得學外道咒術仙藥為人醫病,也不得與富貴人結交攀緣,及親厚媟慢之語,此皆為佛弟子所不能犯也。當精進觀行立志,檢討改過自新。應當清淨正念,時刻念佛,即是自性淨土。為佛弟子,若身口意三業不淨,皆當於三寶前求哀髮露,至誠懺悔,不得包藏。瑕:是玉器之斑痕;疵:是動物體上的毛病。瑕疵合起來意謂過失。修道人不得將過失隱藏,也不得顯異惑眾。須知平常心即是道,若沽名釣譽,終究是自欺欺人。凡持淨戒者,當謹慎之。

  若逢四供養時,應知量知足勿貪多。有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供養,不得蓄積。為佛弟子當知止足,絕不可儲藏,免墮蓄積之過。

  明戒能生諸功德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承前面所說的經文不販賣、不貿易等,都是受持戒律的相法。持戒是依照解脫的根本去修行,故戒又名解脫、保解脫:保證你能得到自在。若能持戒,就能得到自在;若不持戒,就得不到保解脫。戒又叫別解脫,是特別的得到一種解脫,又叫別別解脫,特別特別的得到解脫,以上是波羅提木叉之義。若依照戒律去實行,能得到諸禪定的功德,及了苦的智慧。有煩惱,就是苦,沒有煩惱即能生智慧。有智慧者,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了了常明,多麼自在!一個人發脾氣,是自己給自己上刑。若不相信,你發一次脾氣,全身的骨頭關節都痛了,吃東西也不香,夜裡也不能安眠,這是多麼苦惱。若能持戒,則能生大智慧。

  說勸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此段經文是勸人修行戒律,才能得到利益,因此應當持戒清淨,毋令戒有所毀缺。若人能嚴持清淨戒律,絲毫不染汙,能生一切諸善法。若不修持淨戒,一切的善功德,皆不會生出來。是故當知戒是最為第一,平安穩當而快樂的功德住處。所以菩薩修戒,就是當住安隱處。

 

  二、對治止苦法要

  對治止苦法要分三:根欲放逸苦對治。多食苦對治。懈怠睡眠苦對治。又分二:①根放逸苦對治。②欲放逸苦對治。

  根欲放逸苦對治

  ①根放逸苦對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

  佛說:你們各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及優婆夷等,若已能住此清淨戒,應制治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要好好管著它、控制它,不要令它不守規矩。眼不視非色、耳不聞淫聲、鼻不嗅好香、舌不嘗美味、身不貪觸塵。不隨色、聲、香、味、觸所轉,不被財、色、名、食、睡所動搖。好像牧牛的人拿著鞭子,不讓牛溜跑去把人家的苗稼吃了。若是放縱不守規矩、不能控制這五根,不但這財、色、名、食、睡和色、聲、香、味、觸都沒有邊際,不可控制,就是你想控制,也不可能了,因為你縱它不守規矩任性慣了。

  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五欲若不守規矩,如野馬一樣,是害群之馬。若不用韁繩來牽制著,就會把人牽到坑裡,或墮到深淵裡,也好像被賊搶劫。被賊打劫,只是一生受害,不會長久。可是這五根的賊禍:就是眼根被色欲所轉、耳根被聲欲所轉、鼻根被香欲所轉、舌根被味欲所轉、身根被觸欲所轉。五根這種賊害,連累你生生世世,為害是很深很重的。因此佛說我們不可不謹慎,防備節制,不被境界所轉。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所以有智慧者,能控制這五根、五塵和五欲的境界,不隨它所轉。持守的功夫就像防備賊人,不令五根、五欲放縱。假使暫時讓它放縱,也要即刻令這種妄想磨滅。故修道人要步步為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注意著。

  ②欲放逸苦對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這段經文是五欲放逸苦對治。人有煩惱,有貪心、瞋心、癡心,皆因欲的存在。你若把欲減輕,一切煩惱也就少了,所以說欲放逸苦。眼、耳、鼻、舌、身五根者,不能自主,全由這心來主宰。所以各位比丘,要好好調伏其心。此心比毒蛇惡獸更可怕,隨時都會咬死人的。又像怨賊一樣,非把你處於死地也不甘休,其毒更甚於大火。以上所譬喻只能損我們的色身,而這貪瞋癡三毒的妄心,能毀滅法身,所以說不能充份譬喻這心的厲害。

  現在再舉出譬喻:有一個人,手裡拿著蜜器,一舉一動都很輕躁。其眼睛只注意看這個蜜器,得意洋洋地走,而不注意前面的深坑,故有喪命的危險。又譬如:狂象若沒有鐵鉤管制,則瘋狂奔跑。又好像猿猴得樹,高興得騰逸跳躍,不易管制,故應當快把它降伏。人不可讓心不守規矩,假如你任此心去放逸,則會喪滅一切世出世間的事業。趕快把心調伏,制止一切妄想。使一心清淨,則無論何事都可辦得成功。因此各位比丘等應該勤加精進。善調伏此心,所謂“自淨其意,是諸佛法。”

  多食苦對治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你們比丘等受齋主之供養,應當視之如服藥一樣。出家人吃飯時有三念、五觀,所謂“三心不了滴水難消,五觀若明千金易化”。三心:就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修道人不要盡打妄想,不打過去的妄想,不打現在的妄想,及未來的妄想。三心了不可得,你三心皆了,妄念消除,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什麼都辦完畢,不會有來生了。這是三心,也代表三願⑴願斷一切惡,即是不能在修道里加雜一切不善的念頭。⑵願修一切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⑶願度一切眾生。這是出家人在吃飯時要觀想的三個願,不打其他妄想。五觀者:⑴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要計算自己的功德有多少?而這糧食用了多少工夫?每一粒米要費多少時間、人力種植收成,由此來衡量自己有多少功德,能受人的供養。有首偈曰:“鋤禾鋤禾:給禾苗鬆土去雜草。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故說:⑴計功多少,量彼來處。⑵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忖字就是自己思量,有沒有修行,是不是天天參禪打坐,或是天天打妄想,或修習佛法?是否有德行來享施主的供養。⑶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要防備這心,不起貪念。不是有好吃的東西就吃多一點,若不好的就討厭,吃少一點,這也是過。一切都要平等,吃飽了就算。修道要認真絲毫不苟且,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守持中道。⑷正視良藥,為療形枯:吃飯要當作吃藥一樣,它能治我們的餓病。人的身體像汽車一樣,給它加上油,它就會跑了。人吃了飯,就有力氣去工作,所以說正視良藥,為治療我們形枯之饑病。⑸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為想修道,所以受諸飲食,但對於飲食的好或壞,切不要生增食或減食的分別心。應該把它當服藥一般,但求其能支援身體即可。為了要借假修真,所以受這供養。又要像蜜蜂採花,只取其花的蜜味,而不損害花香及顏色。這是比喻比丘受人供養,借此修道除煩惱而了生死,莫起貪其味或貪多。如此貪求,有損失善心,又像有智慧的人,應當籌量牛的體力,能負荷多少重量,不要使它負載過重,有損其力。修道人,對飲食要特別注意,也不過分,否則有損道也。

  懈怠睡眠苦對治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懈怠,就是懶惰的別名。睡眠苦,你一懶惰就想睡覺,貪圖安逸自在。人好睡眠,是因為飲食不調,有時吃得過多,就生出一種食睏,一吃完東西,就想睡覺。應把飲食調得恰到好處,不太飽,也不太餓,如老子感應篇上說:“節飲食,驅遣鬼使。”人身內,有三屍神。老子說:你若吃得太多,這三屍神的力量大了,就叫你睜不開眼,要打瞌睡。

  懈怠和睡眠,是一種苦。為什麼呢?因為什麼事情也不能做,天天要睡覺,把光陰都空過,對自己,對世間一點利益都沒有。故佛說你們比丘等,白天要勤勞修習這個善心,不要把時間空過。初夜就是剛剛開始入夜,後夜就是開始天光時,也不可把光陰空過了。中夜時,應該讀誦大乘經典,修行用功。如果太累了,可以稍微休息,但不要因這睡眠的因緣,蹉跎一生。要時時警惕自己,但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常言道:“人死時有無常鬼”,這無常鬼一來,一點人情也不講,就把人捉到陰間去。無常火也是比喻像火一般迅速無比,能燒諸世間。修道人,應該早一點自求自度,不要儘管貪睡眠,生死不能了,無常一到,想修行也來不及。

  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再說諸煩惱賊,即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有了這一點無明,就令人發脾氣,也就像人來偷你的東西。這煩惱賊時時等著殺人,比你的怨家債主仇人更厲害。怎麼可以睡眠呢?你不自己警惕醒悟起來,還在迷夢之中。這煩惱毒蛇,睡在你心中,像一條黑蚖蛇在你家裡睡著一樣。你應當持戒,把這毒蛇趕快揀出去,不令它在家裡睡覺。待睡蛇除去之後,這時才可安心睡一睡,那就沒關係。所謂毒蛇,就是業障,業障不除而睡眠,就是沒有慚愧的人。(不尊重己靈曰慚,不察己過曰愧)慚恥之恥,就是你羞愧自己的過失,覺得很對不起人,於是趕快改過自新。慚愧,好像穿上衣服一樣,能把業障消了,煩惱沒有了,就是莊嚴法藏。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皆是由慚恥來莊嚴,故為第一。

  慚又好像鐵鉤一般,能管制人,使其不做非法的行為。你們比丘等,時刻應生大慚愧心,不可一時一刻沒有慚愧心。若是無慚無愧,就把一切功德失掉。有慚愧者就有善法可修;沒有慚愧的人,和一般畜生飛禽走獸沒有兩樣。

  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對治滅煩惱法要分三:1、瞋恚煩惱障對治。2、貢高煩惱障對治。3、諂曲煩惱障對治。

  瞋恚煩惱障對治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這一段經文中,瞋就是瞋恨,恚就是憤怒,發脾氣,皆是煩惱障道因緣。那麼,如何對治瞋恚呢?是忍辱,以忍辱對治瞋。若不能忍辱,就生瞋恚;若能忍辱,則不會生瞋恚,煩惱障也沒有了。煩惱障也是以忍辱來對治的。佛說:你們比丘等,假使有人來將你的身體一節一節割斷了,你們都要攝守己心,不要讓它生瞋恨。佛自己在因地,做忍辱仙人,歌利王來割截其身,他都一一忍受著。這節在前面已講過,佛不但忍其辱,還發願將來成佛後,要先來度他,因此佛在成道後,先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其中第一位開悟的就是憍陳如,他就是往昔割截釋迦牟尼佛身體的歌利王。

  佛在因地修道時,為什麼能忍辱,而不起瞋恨心呢?就因為他沒有我執,把心攝守,如如不動、了了常明,與虛空法界同體,因此任由人割截其身,好像割截虛空一樣,故說當自攝心,不令心生出瞋恨。不但要攝心,而且也要護攝其口,不用惡口,也不用妄言、綺語、兩舌等的口業。假使你放縱瞋恚心,就對修道有所妨礙,損失了你往昔所修的功德呢!所謂“千日打柴一火焚”,你修了千日的功德,一旦發起脾氣,把功德都化為烏有。又說:“無明之火,能燒功德之林。”因此說不可以發脾氣。忍辱的功德,是持戒及修苦行所不能比的。能修忍辱的人,才可稱為有力的大英雄、大賢人、大聖人。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製,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修道者當人來惡罵你時,應把他當作唱歌一樣。他打你也當作自己去撞了門檻一樣。把打罵當作飲蜜糖水那麼甜。假如未能這樣,就還沒有真正入道的門徑。能忍受人的惡言是大功德,應把他視之為成全我修道的善知識。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所以人罵你打你,都要能忍,就是入道,就是有真正智慧,與一般人不同。為什麼要這樣愚癡?必須知道瞋恚的害處。你一有瞋恚,就把一切善法障住,使修行也不得其利益,越修越退步。為什麼會越修越退步?就因為有瞋恚在。你有瞋恚就脾氣大。譬如你做一位法師,你有很大的脾氣,人家便說:“他有什麼了不起?有什麼本事?他的脾氣就是他的本事。”這麼一說就破壞你的名譽,人不但今生不願意見這樣大脾氣的出家人,就是來世也不願意見了。應知這瞋心比猛火還要厲害,應常常防護,不要讓這瞋恚進入心裡。瞋恚是能打劫功德的賊,沒有什麼比這瞋恚更厲害了。

  白衣是在家人,他不是修道人,沒法自我控制,如有瞋恚尚可原諒。出家修道沒有欲的人,而又滿懷瞋恚,實在是無可饒恕。譬如天上清淨的雲,忽然起了霹靂閃電的火光,是不應該有的。修道人,為什麼還要有那麼大脾氣,一點涵養也沒有,這是不對的,所以每當要發脾氣時,應該再想一想,忍一忍,各位請注意。

  貢高煩惱障對治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舍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第二是講貢高煩惱障的對治法。我們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貢高我慢,總覺得自己比旁人聰明、有知識、有智慧、有道德、有學問,所以就生出種種貢高我慢的障礙,就是貢高的煩惱障。對治這種障,就要修謙虛,對所有人,都要謙虛和藹。所以佛說你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等,每天當三摩自己的頭,緊記自己是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而在家人也要想一想,我現在雖然沒有出家,但是也不應有貢高我慢的思想,也要學謙虛卑恭節制的行為。比丘應自忖:我已經舍去我身上的裝飾品。古人身上常佩一把寶劍,作為裝飾品,表示是位雄糾糾氣昂昂的武夫。而出家人什麼都沒有了,又穿壞色衣服,因為顏色都是很不美觀的,故叫壞色服。又執持應量器缽,梵語叫缽多羅,譯為應量器。意謂你托缽時能吃多少,就化多少,不要太多或者不夠。以托缽乞食來滋養自己的色身過生活。出家人看見自己也沒有好帽子,也沒有裝飾品,也沒有好的顏色服裝,這都是叫人不要有貢高我慢的思想。假如有的話,應趕快消除它。若你增長憍慢,尚不是世俗人——白衣居士所應為,何況你是出家入道的人呢!為解脫的緣故,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你既然沿門托缽乞食,而還有貢高我慢的思想,這就沒有什麼功德,永遠不會成就你的道業。

  諂曲煩惱障對治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

  這一段經文是說要沒有諂曲心,勉勵出家人要用質直的心。什麼叫諂?諂是諂媚,北方人俗語所說:“流虛捧盛”,也就是看見窮人不睬,一見富者就叩頭,這叫流虛捧盛,又叫拍馬屁。儘管讚歎富貴人,見到窮人就驕傲淩人,這叫諂。曲:就是用委曲婉轉的言語來逗人歡喜。諂是對有錢人說的,曲是對一般人說的。總是用彎彎曲曲的話來欺騙人,不講真話,盡是轉彎抹角,不率直地說。

  那麼怎樣對治呢?佛說你們比丘、比丘尼等,這種諂曲的心,是與道相違背。修道切不可有這種行為,凡事必須用直心,端正其心,用質直的本心來處事,所謂“直心是道場”。

  次明不共世間法要

  正宗分的次明不共世間法要,分有八種無求功德。知足功德。遠離功德。不疲倦功德。不忘念功德。禪定功德。智慧功德。畢竟功德。

  一、無求功德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複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這一段是說無求功德。儒教裡,有五常:仁、義、禮、智、信。若能實行到最圓滿,那就有功德。“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于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語。”韓愈在“原道”文中謂:仁義禮智根於心,它的根在心裡頭。其生色也,有這種光輝的色澤,能顯於面。就是說仁義禮智充滿了,面部便呈一種德相。若不修仁義禮智,就沒有這功德相的流露。這光色不但顯於臉上,也盎于背,施於手腳四肢,故四體不言而語。所以有功德之人,人人見了都歡喜。為什麼歡喜?因為他有功德,故與人無爭、無求。第一的功德是無求。人在這個世界都有所求,大家研究哪一種人沒有貪求?連信佛的人也有貪求,想求成佛。不信者更有貪求,求發財,求名聞等,其實無非是作夢。這夢誰也看不破,放不下。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品自高而且又無憂。無所求了,才沒有憂愁。人有求不得苦,就因為貪求,心太過份,白天不能吃,晚間不能眠。你們看,很多正在讀書的學生,男的在打貪求的妄想,將來找到一個女朋友,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女的也打妄想,將來若能遇到一個好物件,那將如何如何……,有說不完的計畫。還沒有得到,就患求不得苦。一經得到之後,又患失去之痛苦,包括財產及一切。未得之則患得之,既得之則患失之,說來簡直沒有一個止境。若能無所求呢?則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就沒有苦了,這也就是無求的功德。

  佛說:你們各位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及優婆夷等,應當知道多欲的人沒有厭足,貪而不厭。譬如,身上有二百元,心想如能有二千元,不是很好嗎?有了二千元,又想最好是能得到二萬元。一旦有了二萬元之後,更想假使能得五百萬元,那就太好了!無窮無盡的貪心,像無底深坑始終填不平。為了多求利益的緣故,所以苦惱亦多。若是沒有欲念或少欲的人,他無所貪求,無所欲望,就沒有這患難。各位請想一想,你所求的東西,求不到又苦惱、又憤恨,搞得是是非非,就因為有所貪求,若是沒有貪求心,什麼問題也沒有了。想要少一點點的貪欲,就需要修行學習,何況少欲的人能生諸功德呢!心裡能少欲,則一切功德自能生出來。沒有欲念的人,不用諂曲去討好別人。既然沒有欲念,諸根再也不被諸塵所轉。譬如眼不被色塵所轉,耳不被聲塵所轉,鼻不被香塵所轉,舌不被味塵所轉,身不被觸塵所轉,意不被法塵所轉,諸根都不被牽動了。修行少欲的人,他心裡總是坦蕩蕩。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什麼時候心裡都很開朗愉快,甚至臉上也有光彩,所謂“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者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個美、大、聖、神者,都是從修諸仁義道德上做起。

  二、知足功德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前面已講明不共世間法要,第一無求功德,是遠離他境界事。今第二段是說知足功德,是在自己事中遠離也。知足就有功德,不知足就沒有功德。知足常樂,不知足就常苦。知足的人就好像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孔子之弟子,他是一個知足的人,是一個達觀者。他吃飯沒有碗,喝水沒茶杯,因為太窮了沒錢買陶器,所以用一個竹筒鋸斷上節,留一節來做碗。用一個葫蘆瓢來喝水,其他的東西更不必說。住在很簡陋的小巷裡,連一間茅舍都不如。人人見了都替他憂愁,可是顏回他雖然窮,但他沒有希求,不打妄想,所以說回也不改其樂。由此可知顏回是個安貧的君子,達人知命,不向外求。其餘的知足,只要退一步想,不要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所以知足就有功德;不知足就會造出種種的禍患和過失。學佛人要學知足的法門,譬如世界上很多人沒飯吃、沒衣穿、沒屋住。我們一切具足,就要知足,不要再有所希求,只要你知足不貪心,就是立功德了。

  各位比丘等,假如欲離一切苦,應常觀察知足的方法,就是富樂安穩之處。意思是安分守己,得過且過,不妄求,好像處在富人安穩的境界中。知足之人,雖然沒床睡,睡在地上,他也覺得很舒服。不知足的人,雖然處身天堂,譬如置身于富貴之家,有高樓大廈,溫暖寢室,還認為不滿意,不知足呢!不知足的人,雖然是富有,但也像窮人一樣,因他有貪心,處處仍不稱意。知足的人,他雖然貧窮,內心卻比富人快樂。所以修行人,常自稱為貧道、他因為“窮釋子,口稱貧”,雖然身貧,然其道不貧。這道也就是知足的道。修道人身穿壞色衣服,而身內卻藏無價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貧而富。不知足的人,常被色、聲、香、味、觸五欲所轉。這一類人,常被知足者所憐湣嘆惜。因為他能憐憫其他不知足的人,所以他本身就是安貧樂道,少欲知足了。

  三、遠離功德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舍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第三是說遠離的功德,遠離鬧市,是遠離財、色、名、食、睡,若能遠離則有功德,若不能遠離則有罪過。所以修道人,必須要修遠離行,遠離一切諸惡,親近一切眾善。首先要離開惡知識,親近善知識。所以佛說你們比丘等,若想求清淨真常這個道——無為安樂,應當離開一切憒鬧即是在城市裡昏亂混淆不清,天天不知在做什麼。離開憒鬧,單獨在深山修道,能靜處獨居,帝釋諸天神都會共同恭敬尊重你,因此要把己眾舍離,也要把他眾舍離。(己眾:五陰心心所法;他眾:師徒同等。)在空曠的地方而獨居自己研究,要怎樣把這苦的根本滅了。假使樂於一切的眾業,世間種種雜務,就有眾惱交煎逼迫。譬如有一棵大樹,很多鳥都聚集在這棵樹上來,就會把枯枝折斷。所以世間的一切迷惑執著縛纏,都陷沒在眾苦之間,好像一隻老象陷在泥沼裡,不能自出。若明白了,就不要接近囂鬧的境界,這就是遠離的功德。

  四、不疲倦功德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第四所說的不疲倦功德,疲:是很累,沒有精神,勞乏之態;倦:懶惰。因很累了,故產生懶惰。疲倦與精進是相反。精進:是勇猛精勤地求進步,也不休息也不退後。你若疲倦就沒功德;不疲倦就有功德。所謂“功德”就是修行有所成就,故能滿你的心願。古來的人修行是晝夜六時常精進不休息,所以他才能功德圓滿有所成就。現在修道的人,多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修行一天,懶惰十天,故無成就。修道要念茲在茲,有事無事常在修。道是行出來的,不行就沒有道。德是做的,不做則沒有德。功德是要去修的,若不修就沒有功德。

  所以佛說:你們比丘等,假設要想不懶惰,勇猛向前精進,身也要精進,心也要精進,什麼事也不怕困難,所謂“鐵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進也要有誠心,有誠心則金石也能開。普賢菩薩的警眾偈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一天已過去了,我們的生命已減少,人命好像少水魚一樣,魚在水裡靠水而生存,若沒有水則不能活。水一天比一天的減少,這還有什麼快樂呢!又說:“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你們各位應當向前精進,為什麼那麼著急呢?就猶如頭上著火了,要趕快想辦法挽救。常念無常鬼隨時會來把你帶走。要知這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趕快醒覺,切莫放逸怠惰啊!

  又譬如小小的溪水常流著,也會把石頭磨穿。意思是:晝夜六時恒精進,不間斷的修行才能穿石。這石就是你的業障。你的業障消除,即善根能增長。你天天修行,即會有所成就。若一天不修行,則拉得很遠了。所以說:“站一站就二裡半”,如同開車一樣,雖然不走快,也會跑得很遠。假使一停車,就耽誤了好多時間。修道也如是,要天天不斷地修才會有成就,所謂:“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修道人不可疲倦,要精進。假使修行人的心,多次懈怠曠廢時間,就如鑽木取火,未熱而休息一般。古代隧人氏鑽木取火,要有恆心地鑽。不可暫時停止,一直等到熱了才能有火,若未熱就停止,是很難能得到火的。修行亦複如是,要一貫刻苦耐勞修行,才能證果。若沒有恒心精進,怎能證果呢?所以這種功夫名為精進。

  五、不忘念功德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第五是不忘念的功德。不忘念就是不失正念。不失念佛的念,不失念法的念,不失念僧的念,不失念善知識的念,不失念良師善友的念,所以說不失正念,就沒有邪念。不失正念,心裡常清淨;不生邪念,心裡沒染汙。常清淨就是有菩提心;沒有染汙,就是沒有煩惱心,所以不失這個正念,就有無量的功德。你若失去正念,就造無邊的罪業。

  佛說:你們比丘等,各處求訪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正知正見,能幫助你發菩提心。又要念茲在茲,念念不忘。這乃對治諸煩惱賊,就是貪瞋癡三毒的心,不能乘虛而入。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你們各位佛弟子,常應攝持正念,發大菩提心。當知“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福田”,這境界就是攝念。攝念也就如儒家所說:“操之則存,舍之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向。”意謂要控制自己的念,能做得主,不被私心妄想所動搖,常常迴光返照,能把私欲克除,回歸天性。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什麼叫克己復禮?孔子答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若不合乎禮的事不去看它,不去聽它,不去說它,也不去做它,這就是克己復禮。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要迴光返照,這樣才能發菩提心。假設失去正念,就失去一切功德。假使攝念的念力非常堅固,雖然走到財色名食睡及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境界內,也不會被五欲賊所引誘。譬如將軍穿上鎧甲,入到敵軍的陣營裡也不怕。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穿了鎧甲,已有保障,所以不怕了,這就是不妄念的功德。

  六、禪定功德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禪是禪那的簡稱,譯為靜慮,也是前面所說的攝心、治心,所以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心念專一,在這時候,一念也沒有了,“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都明,只有空之理。再進一步明白,連空理也沒有了,空無所空,能空所空皆無,能所雙亡,就是一種湛然寂靜的境界。連這寂靜也沒有了,你說這欲念從何生起?什麼叫五欲?都不知道了。這時候就是真正的禪定,也就是真正的攝心,能生出自在的功德,無量的神通妙用,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佛說,你們比丘等,假使要攝心,即是使心在定中。這心在定中,就能知道世間的成、住、壞、空的法相。因緣和合而有,名為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名為滅。有生有滅是有為法相,所以你們常應勤修習一切的三昧,假使得到了這三昧的定力,智慧心的光明就不會消散。譬如愛惜水的人家,他治理水塘或堤堰,令水不漏失。修行亦複如是。為這智慧水的緣故,修習禪定,不使這智慧水漏失了,這是名為禪定的功德。

  七、智慧功德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第七是說智慧的功德,就是無明破了,智慧則顯。智慧是對愚癡而說。若沒有愚癡,才有智慧。才識聰明到極點稱為智慧,智慧是光明義,對治愚癡之昏昧。再者你有功德才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做功德。沒智慧,則功德不顯;沒功德,則智慧也不增,所以智慧與功德是相得益彰,彼此輔助的。

  佛說你們比丘等,有真正的智慧,就不貪著,不貪名、不貪利、不貪財、不貪食、不貪睡,什麼也不貪。既然什麼都不貪,也無所求了。既無所求,就是真正智慧的表現。不但不貪還要常常自己省察,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或替人做事,是否有不忠實?交朋友是否用欺騙手段?是不是盡想利益自己而損害他人呢?師長所教我的,我是否有溫習呢?或是當做耳邊風吹過呢?我聽了之後是否回家有研究呢?這叫傳不習乎。曾子有這麼三省,我們修學佛法也要常常省察,不使智慧有所遺失。能這樣則會在佛法中得到解脫,自由自在,否則就把智慧失去。若不省察,既不是修道人,又不是在家人,這是怎樣的人呢?簡直沒有一個名詞!有真實智慧者,就是度過生老病死的堅固大船。也是無明黑暗之中的一盞大光明燈,也是所有病人的良藥,又如斬斷煩惱樹的一把利斧。因此,你們各位!應當用聞慧、思慧、修慧三種慧來增加自己的利益。假使人得到智慧光明的照耀,雖然沒有得到天眼,但是也是一位有見地的明眼善知識。

  八、畢竟功德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複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舍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畢竟功德,是表示再沒有什麼比這功德更大。佛又稱其弟子說:你們比丘等,假如有種種的戲論,他的心就會雜念紛紛,散亂不定,口出妄言,好談笑話,身則輕浮妄動——這都是戲論的過失。雖已出家,但不會得到解脫或自在。今既出家修道,應趕快舍離亂心的戲論。欲得寂靜的真正快樂,唯一方法是善於息滅戲論的過失,所以名為不戲論。

  以上所說的七種功德,都是長養方便功德,唯獨這第八的功德是示自性遠離,所以名為畢竟功德。

  丙、流通分

  以上所講的經文是正宗分,現在是流通分,流通分為四:初、勸修流通。次、證決流通。三、斷疑流通,四、囑付流通。什麼叫流通?流通是好像水一般往各處流,通達無礙。譬如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叫流通到中國。從中國又傳到日本,叫流通到日本。從印度傳到其他的國家去,如流通到泰國、緬甸,也叫流通。總而言之,佛法傳到什麼地方,都叫流通。所以在佛教裡有佛經流通處的名稱。這種流通如水一樣,從各處流去,又回歸到大海裡。又有一說,像我們人的手足能任意執持奔走,沒有阻礙。這本經是佛最後的垂範,能依教修持身體力行,就是流通此經的要義。

  初、勸修流通

  汝等比丘,于諸功德,常當一心,舍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

  你們比丘眾等,常要攝念一心,來護持這功德。什麼功德?就是正宗分的一共世間法要對治三障,二不共世間法要的明八種大人功德。要舍去前面所有的五欲,種種放逸,好像遠離怨賊一樣,不可戲論等。佛所說的利益,都說到最極點最好處,你們各位應當努力精勤修習而篤行之。

  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閑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或在深山穹穀中,或在無人的川澤中,或在深林樹下,或在閑寂的地方,或在幽靜的靜室裡,常念你所受的法要,不要忘了。常當勉勵自己,好好精進修習,不要虛度光陰。否則,到死時便後悔莫及。佛說我像一位良醫,知道眾生的病痛。我給配藥方,已賜予藥劑,你們吃或不吃藥?這不是醫生的過失,是你們自己的過失。又好像善於導遊的人,領導眾人走上善好的道路。假使你們聽了知道這法要,而不去實行,這並不是導師的過錯。

 

  次、證決流通

  證決流通是證明決定沒有可懷疑的,這種法是應該流通到全世界去的,此是流通分之二。

  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

  佛說你們比丘眾等,對我以前所說的苦、集、滅、道的四諦法門,若有所懷疑,可快點問。苦,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又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再往多的說,有無量無邊說不完的苦。這世界上是萬苦交煎,萬惡充滿,故不要對這世界有所留戀。應該多做些善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但我們要面對現實,應該接受這個苦。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若沒有貪心了,就沒有苦,這苦就是從貪而來的。苦苦:是苦上加苦,譬如窮人已窮得住破屋子,又沒有衣和食,可是所住的破屋被風雨所毀,連住的地方也沒有了,這叫苦苦。壞苦:富貴的人有壞苦,為什麼呢?他本來很有錢,可是物品被火燒了,錢也沒有了,這是壞苦。有的說:我沒有貧窮的苦苦,又沒有富貴的壞苦,就沒有苦了。不是的,還有行苦,這行苦是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時時打很多妄想,總不滿足,一輩子都是苦惱,這叫行苦。

  八苦:人生好像生龜脫殼,所以小孩一生出來,呱呱墜地就喊著:“苦呀!苦呀!”這是生苦。有一首偈頌把生、老、病、死苦描寫得很透徹:

  “魚在水裡躍,人在市上鬧,

  不知為善德,虧心把孽造。

  金銀堆成山,閉眼全都撂,

  空手見閻君,悔心把淚掉。”

  生、老、病、死都是苦,故雲:“但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國。”老是很苦的,病也是苦,死更是苦,好像活牛剝皮那樣苦。佛見了這四種苦故發心修道,連王位也不要了,去修道求了生脫死。

  還有(五)愛別離苦,如男女之愛戀,骨肉之分離,遇到一種特殊的情形之下,需要離開,那種難舍難離的情感,是非常痛苦難受的。(六)怨憎會苦,你離開你所討厭的人,到別處又遇到他,總是冤家路窄,這是怨憎會苦。(七)求不得苦,關於名利愛樂,圖謀不成,是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五陰,像烈火一般,把人燒得顛顛倒倒,糊糊塗塗,這是苦。要是往詳細的研究,苦是無量無邊,說不完講不盡的。

  集:是集聚種種的煩惱在一起,所以要受苦,苦是從集聚而成為苦果。

  道是出世的因,滅是出世的果。這是四諦法,佛初成道時,就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轉四諦的法輪。現在即將入涅槃了,所以又問眾弟子,對四諦法還有沒有所懷疑?有懷疑趕快來問。若不求解決,將永存疑惑而無以解答,後悔莫及。這時世尊問了三次,也沒有人發問。為什麼呢?因為眾人皆沒有懷疑的緣故。

  時阿少兔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在這時候,有位佛弟子叫阿少兔樓馱,又叫做阿那律。他是佛的堂弟。他有一段很特別的因緣。他很歡喜睡覺,但是當佛一說法時他就要睡覺,一開始就睡,被佛呵責後生大慚愧,於是發大心勇猛精進,連續七晝夜不睡覺,結果雙目失明。後來經佛慈悲指示令他得天眼通,所以成為佛的十大弟子中,天眼通第一。他能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塵刹的粗細事物,如觀掌中的庵摩羅果那麼清楚。觀前後八萬大劫,絲毫不會看錯的。他的名譯為無貧,是永遠都不貧窮,生生世世都會富貴。為什麼會得這個果報呢?因為在往昔他是個農夫,每天一早吃早餐後,便帶午餐到田裡去耕作。有一天來了一位比丘,已證聖果(他是在無佛出世自修證果,叫辟支佛,又叫獨覺。如有佛出世,聞法證果者,叫緣覺)。辟支佛見到這農夫,知道他的機緣已成熟,就變成一個很瘦弱的出家人來向農夫乞飯。農夫看見這出家人餓得骨瘦如柴,心生憐湣,就想:我一頓不吃沒關係。即將自己的午餐全佈施給辟支佛。傍晚,農夫要回家的時候,忽然跑來一隻兔子,一跳就跳在他的背上不走。農夫就把他背回家,叫他的太太看。這一看可奇怪了,原來變成一隻金兔子!所以從此他就富有。因為他這一發誠懇的佈施心的因緣故感以後九十億劫裡,生生世世都有錢,因此稱為無貧。大家要知道,供養三寶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這位無貧尊者就因為佈施供養辟支佛一缽稗飯,因此感得永遠不貧窮的大果報。所以在家人要佈施供養三寶的功德,比丘是福田僧,得福無量。

  這位無貧尊者觀察在會的眾人,一心思惟之後,就向佛稟告說:世尊!世間決不可以使之冷的太陽,能使冷,而決不可以使之熱的月亮,使之熱,但是我等弟子,對世尊教誡,決定不疑。可見世尊所說的四諦是真實不虛,不可更改的。佛所說的苦是真實,確實不可把它變成快樂。集聚的確是苦的因,苦是集聚的果,沒有其他道理可說的。苦就是苦,樂就是樂,苦不能變成樂。苦如沒有了,就是苦的因滅了,苦的因滅了,苦的果也沒有了。滅苦有一個道,就是真正應該修的道,更沒有其他的道能將苦滅了。世尊!現在所有的比丘眾等,對這四諦法的道理,絕不會生疑惑。

  三、斷疑流通

  在斷疑流通中,又分三:1、顯示餘疑,2、為斷彼之疑,3、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顯示餘疑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阿那律尊者又說:在這法會大眾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是修道的人,最終的成就,所謂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把心攝在一處,把一切事都辦好了。在這大眾裡修道尚未證果的人,見到佛將入涅槃,他們當然是很痛苦、很悲哀的。假如有一些剛剛明白一點佛法證得初果二果的人,聽見佛所說的都得度了,好像夜裡睹見電光一樣,能得到三果位了。假如已證得四果阿羅漢者,所作已辦,不再受生死了。初果、二果、三果的生死尚未了,等證得四果阿羅漢,其見思二惑都全斷了。見惑,就是“對境生貪愛”。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別”,對理論不明白,生起種種的分別。在三界見惑有八十八品,初果斷了見惑。思惑有八十一品,還有塵沙惑,塵沙就像虛空的塵土和沙泥那麼多。在一念之中就有九十個刹那,每刹那有九百個生滅。塵沙惑太多,根本沒辦法去計數的。

  若把見惑、思惑、塵沙惑,以上三惑都斷了,就證四果阿羅漢。但只是斷了粗惑而已,還有許多微細的惑沒有完全斷。羅漢已經超越生死的苦海,到了涅槃的彼岸。雖然已證果成阿羅漢,但當世尊將入涅槃時,他們還是有一個念頭想道:世尊為什麼那麼快入涅槃呢?凡夫則痛哭流涕。證初果、二果、三果的則有點捨不得。已證四果的阿羅漢就有定力了,只是說一說:“佛怎麼那麼快入涅槃呢?不需要那麼焦急嘛!”

  為斷彼之彼疑

  阿少兔                 樓馱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複為眾說。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輾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為斷彼之疑,就是為斷所有人的疑惑。阿少兔樓馱雖然說了前面的話,而大眾也都明白了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可是佛為要令這些大眾,都能得堅固的信心,因此又用大慈悲心,再詳細為大眾說法。他說:你們各位比丘等修道的人,我現在要入涅槃了。你們不要生煩惱而悲哀。假設我住世一劫那麼長的時間,結果還是要滅度的,我們若想聚會在一起永不離開,這是辦不到的,到時候也是要分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你們要做自利利他的事。修道人要儘量做利益他人的事,對自己有利與否,不要想它。自利利他,是行菩薩道,專能利他而不自利,這是佛道。佛他只知有其他的人,而不知有自己,所以他才成佛道。你能自利利他,佛法就能具足了。假使我要久住在世間,對人更沒有益處了。因為我所要度的都已度了。我所應該度的眾生,或者天上的天人,或者人世間的人等,我都把他們教化度完了。其他未度的,皆已種下得度的因緣,就是說我已播下種子了。從今以後,我所有的弟子,要互相勉勵教化,相傳下去,這就是我的法身常住在世,等於我沒滅度是一樣的。

  重說有為無常相勸修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舍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這段經文是再說明有為的法門,是無常之相,是不究竟而虛妄的。所以金剛經上有偈頌說“一切有為法”:有為法是有所作為的。“如夢幻泡影”:像作夢一樣,又好像水上泡,好像幻像,又像陽焰。“如露亦如電”:像露水,也像閃電一樣。“應作如是觀”:應該這樣的觀想,一切都是無常的。不要為這無常相而顛倒,不要執著假相。

  你們應該知道,世間的有為法皆不長久。既不長久,總有一天會分散,所以現在你們既知道我將入涅槃,就不要憂愁煩惱。世間相就是這樣子。諸位應該不懶惰,向前精進,早求解脫,越早越好。用你智慧的光明,來消滅一切愚癡的黑暗,這世界一切的有為法,實在很危脆而不堅牢,沒有永遠不壞,永遠不變的。我現在得入涅槃,好像除去惡病一樣。這個身體早晚應該舍離,這是造罪業的淵藪,假設個名稱,叫“身體”而已。這個身體沉沒在生老病死苦的大海裡邊,有智慧的人,能將此障礙滅除哪會不歡喜呢?這好像將仇人怨賊殺掉一樣,現在把怨賊除掉了能不高興嗎?為什麼還放不下呢?

  四、囑付流通

  囑付:是叮囑吩咐大家要流通這部遺教經。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複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你們比丘們,時刻當要制心一處,勤求出離世間的道路,一切世間動不動法:動法,是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凡的善惡業。禪定業是不動法,出世間無漏的才是不動法。此二法都是不長久的,有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敗壞不安的四相變化。你們各位比丘眾等,現在應該停止,不得再講話了,時間將到中夜時分,我就要入涅槃了,現在所說是我最後的遺訓,教誨你們眾等修習的法門。

  諸位!這部經是佛臨入滅度之前,尚為我們這些頑蒙眾生,悲心切切地再三開導。我們身為佛弟子,時刻應體念佛的悲心宏願,無不為我等之慧命生死著想。諸位應當勇猛精進,依教奉行,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以宏法為己任,利生為事業,宜群策群力,翹勤而奉此遺命,才不辜負佛的一片苦心。應好好做佛的真弟子,則佛教,無不因此而興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之興亡,教徒有責,願各位聞法共勉之。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主持人
宣化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