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點

論脈、氣、明點與諸前行之關係

瑜伽士陳健民上師文集

修行必須次第,不能越級而升,顯教固然,密宗尤甚。超越者易於出障而難於成功。語雲:無基厚墉,鮮不崩潰者。脈、氣、明點之修持,屬於圓滿次第,藏人不易得傳。若廟內喇嘛,更執於成規,不能稍越。故一般格西堪布,都未得傳六法者。因憶昔侍貢噶呼圖克圖,乞傳六法,已蒙慈悲隨順,俯允所求,因代廟中堪布陳情,師疾言厲色,深予拒絕。再三代籲,始選三四堪布傳之。次第之應重視也,有如此者。

若我輩漢人,則多不講次第,師傳而後,即予修持,對前行置於不問,甚至且不知什麼是前行者。雖修持後能得多少好處,如食量增加,體力增強。然不依前行而直接修,無論如何,不能成就,因此修脈、氣、明點者,非先研究前行不可。然應從事之前行甚多,茲就其最主要者:曰疏遠前行,曰親近前行。疏遠前行分六:曰無常心,曰出離心,曰菩提心,曰戒,曰定.曰慧;親近前行即生起次第而略論之。其關係前前通於後後既明,而後後攝於前前者,亦可推知矣。

 

別論

 

論脈

 

□疏遠前行

 

脈與無常心的關係

 

脈之構成,其始為中脈(又名有脈,以能有一切脈也),再分左右二脈,二脈共分廿四脈,而各具三作用成七十二脈,脈各一千,於是而七萬二千脈大備。然脈本身,是無常的。蓋此三作用,()已趨無常(即所謂退化脈也)()正當受用()待補充者(如他脈衰退時,待他補充者)。而諸脈在理論上複有普通無常與特殊無常兩種。

 

1.普通無常

 

以無常之眼光觀之:退化脈者,已趨無常;受用脈者,正趨無常;補充脈者,將趨無常者也。脈之構成也如此(脈之本身與構成,即生理學家所謂新陳代謝),脈之無常也又如彼。故念無常的人,能知諸脈一刹那一刹那在衰退中,縱無意外無橫死,最多活百年。其繫念無常,策發精勤者,則可超越之,如虛老法師然。

 

2.特殊無常

 

脈有特殊表現,作無常的增上緣者,為魔壞脈,及各輪中之病脈是也。故修脈、氣、明點的人,對此特殊表現,更應常起無常之心。蓋以萬一修持之功不能如法,遂至應開之常脈不開,氣竟入於病脈。故諾那呼圖克圖,常以“不能保證”為誡。如能對脈的無常心,常常生起,則於脈的常見,如認為身體好,或遺傳好(即認為自己父母均長壽,得其長壽遺傳故)等的觀念,自易斷除,而不至生障礙矣。

 

須知脈的本身,是無常的(姑勿論上列二種無常,普通與特殊),以各脈有各脈本身特殊的病之故。如耳癢、耳鳴,甚至耳聾,是耳脈的無常。目光散是目脈的無常。以年老而遠視,水光收縮,不知者反以為身體強健,壽者之征。牙齦之脈萎縮,不知者以為牙齒加長。姑略舉以概其餘。如能知脈自然日就衰退之理,而生無常心,加緊精進,猶可及也。若不知者,反生常見,真可笑亦可憐哉。無上密宗脈、氣、明點修持者,常以金剛杵為重,若寶珠頭不紅,火大無常;不舉,地大無常;腎囊不收,未如小孩,風大無常;能久,則空大而樂不大;小漏點,則以點不充足,皆為空大無常,反以為好現象者,常見所害也。

 

綜上所述,總之,如以菩提心修持,則能調柔諸脈,對身體作合理的觀察,因此而精進。否則只能向煩惱上邁進,而非向道上去也。顯教如釋迦世尊,密乘如密勒祖師,均認為應觀無常,而得成就。修瑜伽士,可不常念無常哉?故餘有聯句雲:“發端於怕光,徹底悟無生。”誦之可發人深省。向無常心的前行精進,則能與道相應,可斷言者。

 

脈與出離心的關係

 

佛法是主“境隨心轉”之說,而脈亦隨心而轉。密乘更主“心氣無二”之說,以心氣並論,而脈亦受心氣所轉。故知如人能有出離心,則機械心減少,機械心減少,則脈之糾纏亦少。蓋以心若執著一事,則脈必多一糾纏,況機械心乎?且瞋心動,則脈破裂;癡心動,則脈松緩;貪心動,則脈緊張。總之,七情六欲,莫不對脈加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若萎縮,若糾纏,若破,若緩,若緊張,蓋可知矣。

 

故機械心、城府心重者,則脈不易調。脈以能通能直為佳。若具出離心,則貪瞋癡諸境,可以絕緣,六欲七情,更少遭遇。如此,則脈之糾纏已少,而易調柔直通;此為不易之理。

 

脈與菩提心的關係

 

菩提心有五種,曰願菩提心,曰行菩提心,曰勝義菩提心,曰三摩地菩提心,曰滾打菩提心。而與脈的開發,具密切的關係者,則為願菩提心與三摩地菩提心,試分述之。

 

1.願菩提心

 

凡發大願的人,其脈自易於開張。發心愈大,脈愈易開;若具私見,固我執的人,其脈愈堅而不松,開張更不易矣。其故安在?蓋以十方法界,皆在一心,而心境配脈,如五方佛以配五輪,八大菩薩配心間八脈,所有羅漢,甚至地獄等,亦皆配在各脈上。(亦有稱七萬二千脈,配七萬二千佛者,此則在果位方便上言之,非如上所述之在道上而言也。)故願菩提心發得愈大,而脈之開張愈快。以下為眾生之脈,上為菩薩之脈,發願菩提心的人,將功德回向眾生,即將功德發展到以下各脈。如向諸佛祈禱,及將佛旨傳遍六道十法界,皆願菩提心之作用也。若在脈上言之,就是對中脈,向七萬二千脈,並遍及全身(即全法界)各脈。故不獨通中脈,而且能通微細脈,此皆願菩提心的關係也。

 

“眾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這兩句話,在教理上說,則為慈悲。而在脈上說,以脈是眾生所在地,必先向之通達,若脈不通達,絕難成功。故有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之語。不然比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其願菩提心,不可謂不大。但我至今,仍未得度,豈非騙人乎?須知眾生有三種:第一,眾生業報所成之眾生;第二,成佛時轉識成智,原有第八識相分內之眾生;第三,成佛後威德感化應教得度之眾生。關於第八識者,一切眾生,就是佛的相分,若成佛時,則所覺得的相分(眾生)已經度盡。故釋迦牟尼成佛時,他已見眾生皆已成佛。密乘以每一毛孔,皆是眾生,如無願菩提心以度之,則不能成佛。佛已無我執之我,攝他為我,如攝不盡,度不盡,是所攝不全,則不能成佛。即一脈不開,不能成佛也。餘昔有詩雲:“幾番虛己以從人,總為同居一法身,假令心存誰不度,法身無乃失全真。”

 

2.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菩提心者,是包括五相成身:一為通達本心,二為修菩提心,三為證金剛心,四為成金剛身,五為現如來身。若一若二若三,均與願菩提心有關,已詳上述。經此三相而後脈易開放,故能現起金剛身。此身是一切脈之沖住處,如不修三摩地菩提心,則此身不能生起。如將五大五智,充滿全身,使成為一金剛杵,而此杵即代表全身,為脈之總體。如有三摩地菩提心收放關係,則脈易於開發,大小諸脈均開放了,然後現如來身;此是瑜伽部密乘之要訣。其他,行菩提心則與氣有關係,勝義與滾打菩提心則與明點有關係,在各章內,再申述之。

 

脈與戒的關係

 

茲從各種戒律中,擇其與脈有密切關係者述之,餘從略。

 

1.總論諸戒

 

(1)攝律儀戒:如此戒能持,則脈之逆緣,如枯敗、污染等弊,均可斷除。即以飲酒而論(本來性戒只殺、盜、淫、妄四條,觀於十善便知,飲酒是遮戒。不過我們漢人.以五為整數,且以配十善,故並列入之),若氣功修得不好者,對脈也有妨礙。

 

(2)攝善法戒與(3)饒益有情戒:如能奉持,則脈得開放,順緣增加。詳如願菩提心所說。總之,心量愈大,脈之開廓也愈大。

 

2.別論各戒

 

(1)菩提心戒:此戒主要為正直不欺誑眾生。心直則脈直,故持此戒,能令脈易純正調直。

 

(2)密乘八粗重戒:此戒於脈,亦有助順緣拒逆緣之關係。如“聚集輪時起鬥爭”,則於脈有障礙;“俗女自力取甘露”,則傷脈也。

 

(3)密乘十四根本墮:亦於脈有助順緣、拒逆緣之關係。如“不毀自體”、“於毒慈”亦以其能傷脈也。

 

(4)五方佛三昧耶:此與脈有密切關係者,為寶生部戒,恒行大佈施,令心量大,則脈擴大。

 

(5)五空行母戒:依無上密乘而說,脈就是空行母。故能順守此戒,則令空行母歡喜,而五輪易開。

 

(6)大圓滿性戒:此戒中之無實、廣大、獨一、任運四要點,均為開中脈之要訣。如持此戒,則中脈易開。中脈之自性,與大圓滿自性相同,吾故曰無為法。

 

總之,脈之與戒,有密切關係的;蓋以罪業之作也,系憑藉心,而戒也憑藉心,心則憑藉於脈。心之有脈,然後有身,以有身故,有所憑藉(如世俗所稱有了資本),則容易造罪。戒有四支,其第三支為加行,而加行的支持者是身體(亦即是脈)。如拿刀殺人,必須靠手者。試觀根本五毒,均須仗脈支持,才能發生大影響。是以粗分的對治,是仗戒以壓伏煩惱,以減少外來對脈的威脅。九結與十使、五毒等,以密乘理論觀之,是脈結而成使。而九結從脈上言,十使從氣上言,而五毒則從明點言之也。如能持戒,則基礎已固,一切均可合理發展。修脈、氣、明點的人,如不持戒,是很危險的,因為使氣以開脈,若只開了病脈、魔脈,而不能開智慧脈,其為害也,曷可勝言?從書本上說,氣有業劫氣與智慧氣之分,以我推論,則脈亦有此二種。普通書上所說二十四脈等脈,其名詞、作用、住所,均系照凡夫身“住脈”而言,亦即所謂“業劫脈”也。而三脈五輪及各小輪,均是報身佛智慧修脈而言。報身佛能五根互用,我輩凡夫,焉能得此?但修脈、氣、明點時,所觀脈輪,能如此整齊佈置,都是智慧修脈。而平常所說之住脈、病脈、魔脈都沒有了。本來此是果位上的方便。因此,如不能持戒,仍以凡夫身而修智慧、修脈,身上未起變化,修時易生毛病的。普通人對中脈懷疑為有為法,以其不明眾生業劫脈,與報身佛智慧脈,大不相同也。

 

脈與定的關係

 

定是顯密所共的重要支點,若與外道共及與小乘共的四禪八定,都不能證得時,而修脈、氣、明點的氣功,則氣根本不能通中脈也。且縱有此定的果位,亦未必便能通中脈也。不過,攝定時必須調整姿勢,姿勢整則脈易正直,正直則易開發。普通人向不講究姿勢,尤以智識界為尤甚,以其常用右手,曲肱、伏案、低頭,種種習慣,弧至一部分脈易偏枯,甚至半身不遂。余常主張三十歲以後,多用左手,無他,欲改變多用右手之習氣而已。

 

習定能使糾纏週邊之小脈,能予調整。一般不習定的人,以外脈不調整故,則易錯亂而生病。習定而昏沉重者,能使脈松緩;散亂重者,能使脈錯亂;掉舉重者,能使脈緊張。如小乘定有了基礎,則可除此三病,不使為開發中脈的障礙。但如無大乘止觀,則對二無我之空性,不能通達,而中脈亦無開發之希望。以中脈本身代表二無我之空性,故果位上,中脈開發,可證法身。且第三、第四灌時,如定力不能持,則四喜四空不能通達,而其他證分的一切方便,根本談不上。若脈的最後目的(即身成佛),更不待言矣。以定力不好,且得不到灌頂功德。故前行上能加以努力,則脈易開發,否則無定力以控制之,反易生毛病。

 

脈與慧的關係

 

脈具有兩個系統:一是無明系統,即凡夫住脈;一是明行系統,即智慧修脈。若照《大威德證分》上所說,更分為三系統:一、為粗身脈,即凡夫的業劫脈;二、為細身脈,即天仙脈,道家稱為純陰脈;三、為最細脈,才是報身佛的智慧脈。我們在圓滿次第中,所修脈、氣、明點的觀想,就是此第三系統之報身佛智慧脈。但所依據暫時尚未有變化的凡夫脈,固在我身內,而智慧脈亦在我身內,故其修持重點,是將凡夫脈,轉變成為智慧脈。俱生喜智,是在中脈下段密輪中,名為海螺脈。智慧未起前,不容易開發,必須運用智慧,加上雙運方便,然後俱生喜智,可以現起,而中脈下段,可以開發。很多人以為,方便道不須大手印、大圓滿的智慧,因為智慧下劣,不能修大手印、大圓滿,故用脈、氣、明點開發,豈非倒果為因?兩說如何調和呢?但是我所說的,是指智慧見,不是指智慧果。而很多人所說的是指果,而不是指見,故非矛盾。假如不懂見,盲修瞎練,甚至胡亂雙運,以為不須智慧見、空性見,那就不對了。我說非指智慧之果,而是說具智慧之見,即是略知其所以然,則對方便道修行次第,所具理路,能治與所治的,因、道、果,有系統組織的理趣,稍具瞭解。若對這一點都沒有,是正見不具足。而修脈、氣、明點,就不對了。故於中脈,應了知其為無為法,非有為法。而與法身等流的智慧脈,有此正見,有此等流,才能有所成就。五輪脈是表五智慧,頂輪脈表大圓鏡智,喉輪脈表妙觀察智,心輪脈表法界體性智,臍輪脈表平等性智,密輪脈表成所作智是也。其他各脈(指智慧修脈而言),都是智慧所成的住所,二十四脈就是二十四壇城,其餘可以類推而知矣。第八識往生的出路,如非經中脈出口處(與顯教所說,略有出入),則不能到智慧刹土。由此可知,脈與智慧,有很大的關係也。依《大圓滿妥噶》上說,脈是智慧所行之道路。如“白柔脈光”等,如智慧不足,何能顯現光明?故須先修且卻,才能進修妥噶也。七日成佛的黑關法,所有各眼,均是脈的智慧開發。若沒有智慧,則脈不開發;脈若開發,則有光明。可知黑關雖為妥噶法,而妥噶之基礎,則在“加打且卻”,義即本來清淨,即大智慧也。

 

□親近前行——脈與生起次第的關係

 

以上的六前行,是疏遠的前行。而生起次第,則除包括前六行之外,並成為圓滿次第親近的前行,其重要可想而知也。生起次第,開始就要觀空,不論能空與否,與開中脈有密切關係。每一生起次第,必分為對生與自生。對生是對自己脈的加持,如對生不能觀得生起,則對脈的加持,無由接收。若請對生灌頂,則以本尊是由佛父母紅白所生起,故須請灌頂尊加持,使得堅住,此對生與脈之關係也。

 

自生是自觀生起成為本身身,這才是脈安住的地方。若沒有本尊身,則只是凡夫身。脈所安住的地方,是住脈,而不是修脈,極其量,不過可作順緣而已。與外道奇經八脈所依之身,凡夫動靜二脈所依之身,截然不同(無明系統與明行系統有別,已詳前目)。如此,始能即身成佛。一般人不懂中、黃、督、脊之辨,不知中脈表法身之價值,是跳越生起次第;而躐等修脈、氣、明點,是不對的。

 

生起本尊身有三種,特分述之:

 

(1)三昧耶身:如能觀得生起,則以凡夫身而修本尊之障礙可除。

 

(2)智慧身:如能觀得生起,雖未觀中脈心輪,而智慧身本尊所住的地方,已是同樣位置,故使心輪能開,與智慧本尊有密切的關係。如智慧本身尊觀得生起,則心輪易開。因心累是最後開,而最難開者也,故修生起次第時,須多觀智慧尊。如生起次第修得不好,則不能修脈、氣、明點也。

 

(3)三摩地身:如能觀得生起,則心輪中脈中心點,容易貫通。《大威德證分》,名之為“最細風心”也。觀得生起。則微細脈結可開,此在正報上言之也。如在依報上說,脈是壇城,三摩地本尊,本來是明點,但修與本尊可通之壇城愈大,脈愈開張。

 

總括依正二報而說,有兩種瑜伽:一為粗觀瑜伽,能使脈開張;一是細點瑜伽,能使脈調柔。皮又別名收放,有上下、左右、前後各種收放。其放也,能使脈開張;其收也,能使脈調柔。依《華嚴經》十玄門理趣,觀想壇城本尊,都能使脈開張,及調柔作用,如“廣狹自在無礙門”,則為專述收放。如“微細相容安立門”,則為專述細點。《華嚴經》雖說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但只是理中之事,以無就事而觀。故無事中之事。非如密乘之專照事上觀想也。又如“因陀羅網境界門”,亦名“因陀羅網微細境界門”,則能對於生起次第之脈輪易使開張。若壇城觀,分為八屍陀林,八功德水等,都是每個輪而觀,對開發脈輪有關,如觀得生起,脈輪則易開也。如“托事顯法生解門”,即生起次第中,壇城、四門、塔、樓閣、寶藏、法幢等觀想,都是托事生解,使脈輪易開。如“諸藏純雜具德門”,則觀塔是純,觀屍陀林是雜,但都具德而有勝解。依此類推,均與壇城觀,開脈輪,及諸脈有關係者。

 

生起次第的諸量,有三條件,分述如下:

 

(1)佛慢:如能生起佛慢,且修得好,則脈的住處,不會錯亂。不住凡夫身,不住天仙身,而住本尊身矣。如佛慢修得不好,則對脈甚有問題也。

 

(2)明顯:如對本尊身,不論為對生抑自生,總之,能觀想生起明顯,則修圓滿次第時,脈輪的觀想明顯。

 

(3)堅固:如能觀得生起,堅固,則脈的作用,可以顯現。此是三種次第,均與脈有密切關係者。

 

又如以生起次第之三種三摩地配合比較:

 

(1)入空真如定:如能善巧,則為開中脈基礎。

 

(2)大悲如幻定:如能善巧,則能開五輪,理如幻本尊身。

 

(3)方便本因定:如能善巧,則能開心輪,且於心輪放光,牽動各細脈。

 

又如生起次第,而與五種作道相配:

 

(1)勝解作道:如能善巧,則於三脈五輪,知是本尊,而非凡夫身。

 

(2)加持作道:如能善巧,是對生本尊生起加持灌頂,能使脈得加持。

 

(3)相作道:如能善巧,能令觀想明顯。中脈是具四相的:空如芭蕉,直如箭,紅如黃丹,熱如劫火。

 

(4)體性作道:如能善巧,能令中脈開發。

 

(5)果作道:等於佛慢。

 

因此對於前前次第,從消極說,則可除障;從積極說,可以開發。是前前通後後之理。如脈能修得好,對於生起次第,本尊可使堅固。

 

所有觀想,由心觀物,應以物到量為準則;由物觀心,應以心到量為準則(即是從心觀脈,要脈現前才成功。先觀脈,後觀心,要證空性,則中脈才算成功)。以上前行,是先觀心,後觀脈,如脈現前,是名心到量。若脈成功,生起次第,佛慢、明顯、堅固,則戒定慧及前三心,皆到量,由此,是後後攝前前者,即能包括前行諸功德也。脈開證果者,本尊身也。此包括生起次第本尊身,為智慧身;此包括智慧。智慧身住樂空無二;大空者,包括定也。此身無德不具,無過不除者,包括戒也。此身無死度他者,菩提心也。不為世間所染者,出離心也。此身或隱或顯者,無常心也。

 

論氣

 

□疏遠前行

 

氣與無常心的關係

 

無常者,是時間遷流,息息不停之謂。而氣則通時間而言,同時也是時間的準則。所以一天、一年、閏月等時間,均配氣而言。如配十二宮.二萬一千六百氣配一天。三百六十脈,配三百六十天為一年。而閏月則配智慧氣是也。無常二字,建立在氣上,如人生一氣不來,就無常了。釋尊曾以生命何在為問,結果有答以在呼吸間。于此可知氣與無常密切的關係。

 

無上密乘修氣有成就的人,每天只閉六口氣,一天圓滿。故修行人應常閉氣,蓋以入氣是生氣,出氣是死氣;入氣多則長壽,出氣多則短命。有無常心的人,應常修氣、靜慮,故能精進,否則修不了。

 

五氣本身,都是無常,都能生病。如上行氣不調,則生咳嗽、肺病;下行氣不調,則生便秘或瀉病;平住氣不調,則生腹病;遍行氣不調,則生偏頗跛攣、半身不遂等病;命根氣不調,則發瘋狂;若出,則人死了。此皆氣本身之病,以氣為業劫之故,如修氣功不好的人,氣亦常有毛病。如上行氣衰.則飲食不知味、打呵欠;增則貪食、氣喘如牛,難平穩合度。下行氣衰,則便秘、腹響;增則身抖顫、大小便四流。平住氣衰,則飲食不化、身腫、腹生硬塊;增則多食、極餓、疲倦。遍行氣衰,則身腫、脫皮、生癬癩;增則毛孔發熱、骨節炎。命根氣衰,則食少、昏倒、無力;增則心怔忡、氣喘、病狂。依五大氣而言,或衰或增,都易生病。修氣功者,難免無病,若能常起無常心,以此想念穩健,或可少出毛病。不應以修瓶氣能長壽,修金剛誦能延年等功德(此是修得好而說),作為常見。如非證得無死,是靠不住的。以氣而通病脈,自易生病:氣開脈結,也易生病。此等修氣功所生之病,氣調則愈。若其他病,則須視氣功成績如何,才能醫治,或須服藥醫治。惟由修氣所出的病,如不修氣,則不發作;氣調則亦全愈。若有無常心的人,(1)則不敢放肆,(2)則能常精進,(3)則不易出毛病。故能禁語閉關,以修氣脈,則功效很大。

 

無上密乘,常以金剛杵為重,故杵與氣之關係,並附及之。如杵不舉,是空大氣無常;不堅,是地大氣無常;堅而不熱,是火大氣無常;熱而不久,是風大氣無常。從醫學上說,不舉,是肉氣無常;舉而不大,肌氣無常;大而不堅,骨氣無常;堅而不熱,神氣無常;熱而不久,腎氣無常。

 

氣與出離心的關係

 

修行人如具出離心,則其氣常清而不濁。以環境上的濁氣,常能發生影響,致令也有濁氣。故閉關的人,多住山中,以氣清而不濁也。古人多主居山,不主居城市者,以氣濁之故。所有寺廟,多在山間,西藏尤其注重。

 

吾人之相處也,其氣自然薰習。氣之為物,看之不見,觸之無形。以前有一印度人,善能聞氣,如以書本示之,一嗅即能決其優劣,示之《春秋》,雲有血腥氣;示之《易經》,雲有道氣。觀此可知氣之影響之深而歷久也。氣對於心,更不可思議,有一心所,就有一氣。所謂五濁惡世者,五濁均與氣有密切關係。劫濁是共業所感的劫難所產生的氣,也是環境由好變壞,壽命由長縮短。劫濁是以氣建立的,以古人氣長,今人氣短也。有意出離者,應在劫氣少,而無劫難的地方修行才合。見濁則氣亦濁,見邪則氣亦邪。邪見邪氣,而邪煩惱出焉。所生之五利使、五鈍使,均以見濁,其氣即壞。使者從氣言之,以氣才有力使之也。如不出離,則煩惱應運而生。見濁為思想之主,煩惱隨思想而起現行,結果產生眾生濁,即業報身。若以之修成本尊身,是很難的。如不出離,則不能得智慧氣。眾生為業劫氣之主,連帶而成命濁,結果壽命不長,命氣易於離體。故修氣功的人,要先具出離心。出離心長者,命亦長。因此命濁可減少,甚至沒有(如證無死俱生智氣,就沒有命濁了。)就五濁惡世而言,實有出離的必要。如不出離的人,忙則氣疲,勞則氣餒,人多則氣雜.人惡則氣暴。如果出離的話,則人閑則氣清,人逸則氣聚,人獨則氣純,人善則氣柔。此皆一定不移之理也。

 

氣是常往來的,如水波上反石,波之所及無遠弗屆,互相呼吸。若能出離,如閉關居山,已將上列惡氣隔絕。阿彌陀經有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句,如能如此,則如俗所謂“一團和氣”也。

 

氣與菩握心的關係

 

菩提心有五種,而行菩提心,完全建立在氣上,由此氣與菩提心關係之密切,可想而知。《華嚴經•淨行品》,每一願望,均與行菩提心配合,而每一現行,均能使氣調柔;若三相續菩提心,更完全與行菩提心配合,蓋以氣即是光(在果位上,則成為光)。以氣連絡,上通諸佛,下度眾生,完全是氣的作用。故修菩提心者,用氣收五濁惡世眾生業氣,化成清淨光明,入自心間。把惡氣打碎,使化成智慧氣放出,到眾生心間,使開智慧,而證菩提。故此菩提心是從氣來的,發菩提心的人,完全憑氣的作用,使氣化成智慧氣,那就是菩提心了。故悲心是水大氣增,而化智慧氣。有菩提心、有正見覺悟,能使空大氣化智慧氣。有菩提心,則能在菩提心上,出生一切功德現行,使地大氣化智慧氣(以地能生為果)。有菩提心,有熱情,能使火大氣化智慧氣。有菩提心,能周遍與眾生結緣,與諸佛悲心相連。由此相感,上下互通,周遍攝持,能使風大氣化智慧氣。

 

氣與戒的關係

 

戒律不具,而常犯淫,能使氣衰。略如下述:

 

()意欲得之,屏息窒氣(平住氣不動),則中氣失矣。

 

()陰欲得之,鼻口兩張,則上氣散矣。

 

()精欲煩者,抽擲頻繁,則下氣勞矣。

 

()心欲滿者,汗濕衣袖,則遍氣亂矣。

 

()快欲甚者,身直目眠,則命氣疲矣。

 

若戒不具,則犯淫無道,至九氣並耗。分述如下:

 

()太息咽唾,肺氣耗矣。

 

()鳴而吮人,心氣耗矣。

 

()抱而持人,脾氣耗矣。

 

()牛涎滑澤,腎氣耗矣。

 

()殷勤咋人,骨氣耗矣。

 

()二足鉤人,筋氣耗矣。

 

()撫弄蓮杵,血氣耗矣。

 

()持弄兩乳,肉氣耗矣。

 

()久戀不舍,意氣耗矣。

 

淫行七損中之()曰“絕氣”:心意不欲,而強用之,則汗洩氣少。()曰“氣泄”:勞倦汗出,未幹急交,所致五傷,皆令氣衰,故精易泄出,腎(即水大)氣傷矣。精清而少,肉(即空大)氣傷矣。精變而臭,筋(即火大)氣傷矣。精出不射,骨(即風大)氣傷矣。陰衰不起,體(即地大)氣傷矣。

 

八十性妄中,有四十屬貪煩惱,以貪煩惱增盛故,能令左脈行氣發生障礙。三十三性妄屬瞋煩惱,以瞋煩惱增盛故,能令右脈行氣發生障礙。七性妄屬癡煩惱,以癡煩惱增盛故,能令中脈行氣發生障礙。以障礙故,則不容易發生智慧氣。一切戒,從煩惱生而後設。煩惱是從習氣生,實從無始以來,由來遠矣。故人之肉體會死,而氣是不會死的。人死而後,則離肉體,而隨煩惱習氣以跑矣。如習氣重者,則智慧氣不易生,故以戒律壓之,可使漸生智氣。茲從各種戒律中,擇其與氣有密切關係者述之,餘從略。

 

1.總論

 

(1)攝律儀戒:如此戒能持,對氣耗散之因緣減少。如:不殺則肝氣不動;不盜則心氣不動;不淫則腎氣不動;不妄語、惡口,則肺氣不動;不飲酒則脾氣不動。故能守持,則五鈍使不發生,而業劫氣無緣放肆,而容易調順。

 

(2)攝善法戒:修諸善行,均對氣有密切關係。如大禮拜,能使遍行氣易入中脈。誦經、念咒與惡口,本來是同樣出氣,但與善相應的出氣,則口發香氣且出光明。善行則氣轉善,其效果有不同者。最顯而易見之例,如:多說話,則口易幹。若今經慢慢念,恭敬念,則津液自生,而增善氣;若善氣增,則將來可以生天。

 

(3)饒益有情戒:此戒能守,如菩提心(行菩提心),可用氣之觀想,而為遠人醫病。此則饒益有情戒能守得好,可達目的。

 

2.別論

 

(1)菩提心戒:以攝眾生氣到自己身上,以自己功德到眾生身,為之換智慧氣。如守此戒,則能換,否則不可。

 

(2)密乘十四根本墮:如守此戒,守得好,則對雙身修得好,使俱生智氣易生起。

 

(3)五方佛三昧耶:如守此戒,對五輪氣能貫連。

 

(4)五空行母戒:如守得好,則能攝外來五大氣,而得加持。

 

(5)大圓滿性戒:如守得好,則氣易入中脈,化智慧氣。

 

氣與定的關係

 

心之所以不能定者,以其氣之不定故也。無論外道內道之定,必以調氣為先。若從外道攝定入手,如能得定,已能調氣。蓋一定必先調氣。既先調氣,則對圓滿次第,所修之氣有很好的基礎。且定的姿勢,如能毗廬七支坐,則對五氣,已有合理之調整。如雙跏跌,能使下行氣趨入中脈。頂直、腰直、肩張,能使平住氣趨入中脈。頷壓喉結,舌抵上顎,能使上行氣趨入中脈。手結定印,足趾上勾,能使遍行氣趨入中脈。目視定量(以配空大也),能使命根氣安住,以神光關係命根也。本來二禪的境界,其氣早已調伏。小乘五停心中之數息觀,完全是對氣之作用。大乘《摩訶止觀》的六妙法門的數、隨,也是對氣的作用,同時亦是圓滿次第的基礎。若修六波羅密的禪定,都能使氣發生智慧氣。而首楞嚴定,對於氣的收放自在相,有很大的幫助。

 

氣與慧的關係

 

慧之目的,是把業劫氣,化成智慧氣。如以加行而論,則小乘之人無我空慧,對內行氣轉智慧氣的自在相,是有幫助(如密乘之觀身空)。大乘之二無我空慧,對內行外氣的貫通,化成智慧氣,是有幫助。密乘則尊重五智,其理論出於顯教經論;而其修持,則對五輪之轉變智慧氣,甚有幫助。若順逆四喜的俱生智氣,則能使氣化智慧氣,且能化成為金剛智慧氣,全達中脈。至果位方便之大樂心氣無二,與無生心氣無二兩種之氣,是俱由智慧產生。前者偏於大樂,後者偏於空性。無論樂空,都是金剛身的兩大原素,與氣有密切關係的。

 

□親近前行——氣與生起次第的關係

 

生起次第,首重觀空,與空相應,則能使業動氣轉成智慧氣。觀空以後,由空性上,先現字(以下均為心輪八瓣以內五大氣的中心),生起蓮花,能令水大氣趨入中脈,化智慧氣。字生起月輪,能令命根氣化智慧氣。字生豐起藍色羅睺羅輪(《時輪金剛儀軌》有之),能令空大氣趨入中脈,化智慧氣。字生起日輪,能令火大氣趨入中脈,化智慧氣。咒輪靜則為地大氣,動則為風大氣,均能令之趨入中脈,化智慧氣。種子字(如字則具足五大氣,以是空大氣,是水大氣,是地大氣,是火大氣,是風大氣。其他各種子字,隨字不同。)隨其所屬何種大氣,均能令之化智慧氣。若觀對生本尊之加持灌頂等,都是以氣為基礎。以九接佛風為例,如對生觀得好,才有佛風可接也。自生本尊身,從頂觀想至踵,以氣隨心到,成本尊身故。以我的經驗,修“妥噶”時,金剛練光現本尊身。但鬚生起次第修得好,然後能得,否則不能,以金剛練是氣之組合故。若持咒,方法亦有多種,都與氣有關。如大聲可使昏沉氣減少,默念能使散亂氣減少,金剛誦能使氣安住本位,觀咒輪能使氣趨入中脈,化智慧氣。以每一字均是脈的構成,而咒輪之光明,則為氣之表現,輪轉則氣轉,其轉也能使業劫氣化智慧氣。由自生本尊身,上供下施,是以氣接收佛氣,而救濟眾生氣。其下施也,光隨氣出,是大悲光與智慧氣相應,如能修得生起,則甚有基礎矣。若收攝次第,則能使外氣、內氣趨入中脈。收攝而後,魚躍水面,起本尊身,是使最細風心,成本尊身也。如能修得生起,則最細風心,必能有相當成就矣。蓋生起次第雲者,是生起“圓滿次第”之準備基礎也。圓滿次第雲者,是圓滿“生起次第”所修之功夫也。要圓滿次第修得好,非先在生起次第做好基礎功夫不可也。

 

生起次第的壇場觀、外五輪觀,是由業劫氣化成智慧氣,如修得好,則能為將來清淨刹土之準備立下基礎矣。如能多修壇城觀,則對於身體內二十四壇城脈氣,充滿智慧氣矣。皆修生起次第壇城觀之關係也。

 

生起次第的證量,有三條件,分述如下:

 

(1)佛慢:如能修得好,必須氣入中脈,多持報身佛慢,化智慧氣。心有佛慢,則氣轉佛氣。

 

(2)明顯:智氣充盈。

 

(3)堅固:智氣堅定。

 

又如以生起次第之三種三摩地配合比較:

 

(1)入空真如定:能使智氣入中脈。

 

(2)大悲如幻定:能使氣至五輪及全身細脈。

 

(3)方便本因定:能使氣趨入心輪。

 

又如以生起次第,而與五種作道相配:

 

(1)勝解作道,(4)體性作道,(5)果作道,皆是明體性,化成智慧氣。

 

(2)加持作道,(3)相作道,皆是加持本尊身,使氣入中脈。

 

有些生起次第,極重各種收放瑜伽,茲亦分述其與氣之關係。

 

(1)放瑜伽:能使氣化光,有了基礎。

 

(2)收瑜伽:能使氣調柔,收攝安住。

 

(3)粗顯瑜伽:能使氣力加強,貫通諸脈。

 

(4)細點瑜伽:能使氣安住三摩地薩埵內。

 

從心修氣,需氣到量,才是心到量。如大手印、大圓滿等解脫道,都是從心修氣,故必須氣到量,才能算是心到量。七日成佛法,則要氣化光明,才是心到量。從氣修心,如修貪道等方便道,必須心到量,即證大圓滿,才能算是氣到量。如修雙身法,則要證四空、四喜、俱生喜,空樂不二;勝義光明未現前時,則脈、氣、明點未算修得好,更不能算是氣到量也。論明點

 

□疏遠前行

 

明點與無常心的關係

 

明點分四:曰物質明點,曰咒明點,曰風明點,曰智慧明點。而真正的明點,當然是指智慧明點。本章所論,亦為智慧明點。明點與無常心的關係,當以無常為言,除脈、氣外,明點本身亦是無常的。

 

明點分為淨分、濁分兩種,均是一出世時便有,與之俱來,且皆無常者。先說濁分:最濁者為一切排泄物,一方面生長,一方面退縮。如小孩之消化。血液迴圈,脈經心房,新陳代謝,就是無常。再說淨分:小孩生下來開始有之。其容光煥發,就是明點淨分的表現。到長大了,知好色則慕少艾,已有精液。雖未開始行為,已先衝動,因此到了十六歲,明點始漏,漏即無常。若不下精,仍然是漏,以停留在內,小便即出,或從大便、毛孔、耳及口出了。故口水、鼻涕,都是明點也。

 

肉瘤是明點分配不均所引起的病痛。而臟腑腸胃的病,均明點所顯也。若具無常心的人,則對於起居、飲食、寒暑,均留意調攝,可控制之,使不常病。以七情六欲之衝動,五臟六腑的毛病,均與明點有密切關係也。

 

持命明點是不能增長的。若物質明點,可以增長,但不能穩住;只一行動,便漏失了。明點漏失,就是無常。如具無常心的人,時常加以警惕,對漏失明點的因緣,設法將之減少。如過分痛苦,超額飲食,過度房事,均應避免,少欲知足。尤其日常飲食,除知量外,並應極其注意,如下氣物品若蘿蔔、茄子,果結地下者,均能漏失明點,而辛辣發汗之品亦屬也。

 

明點與出離心的關係

 

出家的主要,就是不結婚,免明點之漏失也。但仍須飲食,略如前目下段所述,仍有漏點之慮,故西藏喇嘛,常備水壺,漏時即配帶,漏下即食之。比丘戒也有此條規定也。若具出離心的人,則貪境隔離,明點漏失之機會可以減少。淫邪書報、電影院、妓館更無法接近,以與外境隔離也。若不具出離心的人,明點漏失因緣較多,甚至染得楊梅,則血液有毒,修脈、氣、明點,不易成功,且易出毛病,以其邪火生也。

 

明點與菩提心的關係

 

以密乘灌頂而論,紅、白菩提就是明點。故發菩提心的人,外發菩提心,則內之菩提明點,自然增長,故心寬體胖。具菩提心者,而修脈、氣、明點,其成就與外道不同,以外道不顧菩提心者也。

 

五種菩提心中,滾打菩提心就是明點的作用。而勝義菩提心者,勝義就是智慧也。明是智慧義,點是精華義。明是五智的理品,點是五大的精華。故勝義菩提心,是增長菩提心內的智慧部分。而滾打菩提心,就是五大五智的等份增長。若勝義菩提心發得圓滿,則能證空性智慧,而與大樂不透澈。若滾打菩提心發得圓滿的人,則空樂等分。這就是修脈、氣、明點的金剛乘行者所應發的心。然有年齡限制,要在未全漏失之前(有說為三十六歲,有說為四十八歲者),發菩提心,趁早修持,當能成功。若在二十歲時,則最好矣。道家之童年起修,也是趁明點未漏之故。

 

明點與戒之關係

 

1.總論

 

(1)攝律儀戒:此戒雖是只注重身口為多,然不著香華鬘、美衣服等,是減少邪誘,以香花刺激性神經,損明點也。如能守之,則目不邪視,神不放逸,口不綺語,都是保全明點的。

 

(2)攝善法戒:善行增長,則明點增長,此乃因果關係。為善最樂,與心寬體胖,也是明點增長的道理。佈施與精進,能使明點增長。密乘修菩提心各種儀規,均是請諸佛加被,光明到自己身上,轉施眾生,亦能使明點增長。獻曼達,為增長明點的增上緣。古薩裡(施身)能除明點過患。

 

(3)饒益有情戒:菩提心分兩支分,惟智與悲。饒益有情戒,是大悲心,故能增長菩提心的悲的支分,是屬白菩提的。若從智慧方面,通達無緣大悲,同體大悲,則能增長菩提心的智的支分,是屬紅菩提的。

 

2.別論

 

(1)菩提心戒:如守此戒,則心常圓直,明點安住自在。如壞的人,城府心重,明點腐敗者多。

 

(2)密乘八粗重戒:“俗女自力取甘露”,甘露即明點也。此戒能守,不致染楊梅毒,自己明點不壞。

 

(3)密乘十四根本墮:“不能斷失菩提心”,菩提心是指明點面言。本來菩提心已另有戒,為何十四墮仍具此條?蓋所指明點也。“不毀自體”也是指明點而言。“譭謗婦女慧自性”,婦女自性有慧,風韻十足,是明點充盈之象徵,故慧自性,明點自性也。“疑諸自性清淨法”也是指明點。明點是清淨的,但有疑為不淨物。五肉五甘露,有明點在內,傳第二灌時,上師放出的明點,是不能懷疑的。“未證瑜伽持佛慢”,證不證瑜伽,是明點自在不自在之差別,自在則瑜伽成就,否則不自在。

 

(4)五方佛三昧耶:如守得好,則明點充滿五輪。

 

(5)五空行母戒:如守得好,則明點充滿大樂。如明點防護不力,乃至失了一點,十萬空行飲泣,這當然指智慧明點而言。

 

(6)大圓滿性戒:如守得好,則惟一明點(即智慧明點)可現前也。

 

明點與定的關係

 

凡攝定也,必先調整呼吸,這與風明點有關係。如以定的姿勢(七支坐)而論:舌抵上顎,則生甘露(即白菩提)。目視定量,不高不低,使目力不疲,與明點安住直接有關係。雙跏趺使明點不致向下漏,而令明點安住臍、密輪中,故跏趺坐得好的人,是沒有遺精的。肩張則上明點能安住,腰直則中明點能安住;昏沉是明點向下沉,掉舉是明點流動,散亂是明點向上浮動。九住心之定,在定上當然說是心。而在明點上說,就是明點能安住,則心才能安住。定上起觀,是支持明點化智慧。故定能修得好,則明點化智慧,容易得多。

 

明點與智慧的關係

 

四種明點,最後的名智慧明點,這才是真正明點,而為普通人所沒有的。明點就是舍利,全體通亮。若普通人所出的精,就是物質明點。實在來說,既不成點,亦不透明。而風明點、咒明點,均屬精類。如修脈、氣、明點的人,得大圓滿見者,才有此真正明點。在體內是液體的,出體外時,以空氣關係,硬化而成點,這與戒及智慧均有關係。蓋以物質明點,是沒有加持的。風、咒兩明點,則有加持。若成此明點,則非仗智慧不可也。由物質明點,經過風、咒明點鍛煉,複經紅菩提拙火融化,與智慧配合,才成明點,而且還要有深厚的智慧基礎,先通達小乘之人無我,然後得“明”。再通達大乘之法無我,然後得“點”。明從五智來,點則從五大來也。得五智且得五大空性,加上大樂任運生起,而以四喜配四空,這就是智慧明點的成就,且是圓滿次第中最重要的東西也。如智慧沒有基礎,則修方便道,亦須具有大圓滿見始可。若修般若道,不用方便,則須三大阿僧祗劫始克成佛,因須五智五大同時證得。此智慧與明點關係,其重要有如此者。

 

□親近前行——明點與生起次第的關係

 

生起次第,開始就是觀空,是把以前所修定及智慧之所得,而使明點化成智慧明點的要緊前行。隨觀八葉蓮花,就是心之明點。我們知道,五臟六腑都是明點所安住的地方,如此觀時,能令心輪明點安住增長。故多觀蓮花,能令心輪開發;多觀月輪,能令明點光明;多觀日輪,能使明點暖樂;多觀種子字,能令智慧顯現。而明點的分別:種子字是咒明點,咒鬘旋轉是風明點,日、月輪均是智慧明點,日輪是紅菩提,月輪是白菩提。

 

生起本尊身,有三種,特分述之:

 

(1)三昧耶身:是四種明點的總住處。

 

(2)智慧身:是智慧明點的總住處。

 

(3)三摩地身:是智慧明點的標幟。

 

生起次第的證量,有三條件,分述如下:

 

(1)佛慢:知明點不同凡夫的精,具佛慢故。

 

(2)明顯:智慧明點顯現。

 

(3)堅固:明點安住。

 

又如以生起次第之三種三摩地配合比較:

 

(1)入空真如定:能使智慧明點安住。”

 

(2)大悲如幻定與(3)方便本因定:能使白菩提流注五輪,散佈全身。

 

又如以生起次第,而與五種作道相配:

 

(1)勝解作道:明點是五智五大的結晶,如此勝解。

 

(2)加持作道:頂上本尊,甘露流注,充滿全身,是明點加持。

 

(3)相作道:中脈四相——空、直、紅、熱。已如上述。明點也是四相的——圓潤、明空、清涼(指白菩提)、暖熱(指紅菩提)。智慧明點,是通過中脈的。

 

(4)體性作道:明點以空樂為體性。

 

(5)果作道:智慧明點是法身,咒明點與風明點是報身,物質明點是化身。須知明點是金剛持灌頂加持修成的果。因上已得的果,故稱果位方便。

 

從身修心,要心到量,才是身到量。四空不現前,則四喜無甚作用。幻身好而不與勝義光明雙運,亦不算成就。

 

結論

 

本來脈、氣、明點是很複雜的問題,茲則隨便談談,其材料自然掛一漏萬。不過其基本理論,略述一二,智者舉一反三,斯可矣。特分章申述之:

 

次第的重要

 

上列前行的次第,是否非依照不可呢?當然是非依照不可的!蓋以脈、氣、明點,表面觀之,似凡夫之修身,尤似外道,若不依次第,則不能即身成佛。所以即身成佛,就在次第上,按部就班的邁進。須知此次第是我所提倡,而不是我所發起,實為以前歷代大德所傳下來,而諄諄不已的。

 

佛的教法,由小乘,而大乘,而密乘。小乘、大乘,是由化身佛地位來說;而密乘是以報身佛地位來說。釋尊曾現報身,傳“勝樂金剛法”。依《勝樂金剛根本續》所說:釋尊在未由兜率降生以前,在奧明天,顯現勝樂金剛身,調伏大自在天及天母,說《根本續》。然後下降,是時國王,名盎劄菩提,本來是信外道,後信佛法,但仍好色,故不敢請求傳法(若能不斷女色,則固所願)。釋尊因現勝樂金剛本尊身及壇場,傳授“勝樂金剛法”。那難陀寺有現勝樂金剛像者,其因緣如此。密乘是建築在顯教上的,故用顯教為基礎。蓮華生大士及阿底峽尊者,與印度各祖師,異口同聲,均以顯教大乘,作為基礎。若宗喀巴大士,《菩提道次第》所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可知概要。八地及至十地菩薩,對密乘還須加以學習(當然從圓滿次第學起),才能成佛。顯教則需三大阿僧只劫,這並不是專贊密乘及其果位方便之最高,而是說明應以顯教為基礎,非從脈、氣、明點,便貿然起修也。西藏地區無論紅、黃、白教,均須先訓練以小、大乘經典理論,修持方便及戒律,等都弄得清楚,然後傳以密乘。故次第之重要,非遵守不可者。

 

過程的重要

 

若能曉得經過之過程,才知密乘果位之殊勝。有許多不知前行、不知脈、氣、明點道之尊者,對中脈是無為法,加以懷疑。以為專照“無為法”而論,中脈何以能成為無為法呢?不知科學家所認為的動靜二脈,是可從解剖得之。但凡夫身經過小乘諸行無常之觀感,加上九想的觀想,則其凡夫身內所支持之脈已經空透,再修人無我。普通凡夫身中,是有中脈的,這中脈是有為法,以其不能離因緣造作故。有動靜迴圈,新陳代謝故。修中脈的人,必須經過小乘過程,已無疑問。修密乘的,在修生起次第以前,如淨業觀空,以火將業障燒去等種種方法,已包括小乘的重要點,盡在其中;然而此時的中脈,仍然是有為法。在生起次第以後,就同了,經過小乘的人無我,及大乘之二無我智。本來大乘菩薩之身,以五蘊已空故,不起我執。依身利生固有之,即犧牲色身以利眾生,亦未嘗不可。然其果位上的脈,加上法無我智的鍛煉.當然不同。蓋經過人無我智後,中脈已不在身上;再通達法無我智,則中脈法身智慧基礎已建立矣。顯教小乘,不建中脈,而證羅漢果的涅槃,也是無為法。大乘證二無我,未成佛前,得無生法忍,證一分法性,已證法身一分無為。由大乘二無我,加以密乘觀空,那時已經過小、大乘止觀力量(如未經過小、大乘,而直接觀空,則空性不能顯),如前行已修好(指對大、小乘止觀力量而言),加以果位方便,上師加持咒力作用,則觀空已接近空性。如小乘四禪天離苦樂粗動之位,其所顯者,尚為“不動無為”,則已過之矣,是時仍未起修中脈也。四禪八定與外道共的,想受二蘊已滅而修定的入滅盡定,為“受想滅無為”,是小大乘內外道所共的,而只是密乘的前行,仍未談中脈也。“虛空無為”,與密乘無雲晴空相同,是喻無為,而非無為本體。但有喻故,名“虛空無為”。加上修密乘的人,在四灌時已通達大手印之理,因有小、大乘觀空基礎;對大手印勝義光明,才起修中脈。中脈是無為法,不是第六識所能觀顯,由第四灌大手印智慧所顯現。中脈是表法身的,中脈的開發顯現,則法身之光明顯現,比小乘之涅槃境界為高。涅槃是無為法,法身是無為法,空性也是無為法,這是共許的,如此何以中脈不是無為法呢?中脈在修位上為“擇滅無為”,以法身擇力,顯現本來清淨,而離因緣作,便是真如無為,若不是“無為法”,是什麼呢?一般人不依次第,無大、小乘等空性基礎,以第六意識緣處心觀中脈,以它如勤、靜二脈一般,那就成有為法,故為一般人所誤會者,不明前行之故也,不依過程之過也。不獨中脈是無為法,如氣轉成智慧氣,顯現勝義光明,也是“無為法”。脈、氣固爾,明點亦然;惟一明點,亦“無為法”也。涅槃境界,等於常寂光土,故《普賢王如來輪回涅槃自解脫最高方便》中,有“無滅明空之明點中出生普賢佛”之句。可知明點亦無為法。如知前行,及果位方便,則瞭解其非普通脈、氣、明點,而是果位,涅槃界的顯現,故能顯現報身,即身成佛。

 

檢討及芻議

 

檢討現在修密乘的行人,不念無常,不能出離,只於百忙中,念念儀軌,修些氣功,甚至修些拋斡。嚴格說來,有三不像,分節述之:

 

不像淨土宗

 

淨土宗行人,多在家修持,但有欣厭心,而且殷勤祈禱阿彌陀佛,平日持素放生,多做慈善事業。密乘人開頂,以為可以往生,但不往生者多,其成績不如淨土宗者,何故?蓋以不持素(誤認西藏密乘行人不必持素的觀念),不做放生及慈善事,而常持不如法之佛慢,對淨土宗反看不起。本來開頂,可得加持,其奈不依法修習何!故不像淨土行人,一心一意,慈悲心、欣厭心,全仗他力的好處。

 

不像禪宗

 

密乘行人雖懂大圓滿、大手印,本來大手印與禪宗將無不同。但禪宗行人,很多念無常,與出離,且多生死心切;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既悟以後亦如喪考妣,抱話頭精進參究的。以密乘行人,則絕少如此,故不像禪宗。

 

不像東密

 

東密注重手印,雖屬事部,然其恭敬莊嚴,規矩整齊,且不厭煩難。縱在忙中,不肯敷衍,故我國修習東密之居士,很多往生。

 

芻議

 

我主張密乘行人,既不出離,又不念無常,不依次第,只有依淨土宗法,以修密乘,雖然不能即身成佛,但對往生,仍然有把握也。

 

(1)選擇西方本尊:如綠度母之類。

 

(2)常持本尊咒:四威儀中,流水不斷,務達一心不亂的境界。

 

(3)修寶瓶氣及拋瓦:可以往生。並應參加各種慈善事業,生起欣厭心。

 

此法不多不少,似為一般人所適合也。願以質諸高明!

 





主持人
陳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