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日期:2008/10/21 09:48 Buddha dharma

仁波切開示《發慈悲心》

大家晚安,很高興看到大家!

今天晚上沒有特別的開示主題,也許我們來談談慈悲心,同時做一些問題的解答。

「慈悲心」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現代的這個時代。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如果我是一位有慈悲心的人,可能在很多的情況之下總是會是一位輸家,因為我具有慈悲心的緣故,所以我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說。好像在有些人的觀念「慈悲心」就是這個。但事實上相反,如果你真正具有慈心悲心的話,你反而會是一位贏家。短時間看起來好像是你輸了,但長期而言,你是一位贏家,而且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如果你能夠有慈心悲心的話,那會對你很有幫助,因為這將會讓你的心開闊,同時你會具有一種非常有力的很強的信心、有勇氣、具有十足的力量,它讓你的心非常的開闊,度量非常的大,你不會對什麼事情對它非常的敏感,這無論是對你的健康、對你的壽命而言,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為什麼說「慈悲」對我們這種沮喪或憂傷的情境會有幫助呢?

在平常可能我們不知道其他人的痛苦,我們不關心其他人,我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總想著:喔!我遇到很多的問題,我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你的心處在沮喪的情況之下。於是,你想「我最好從金門大橋跳下去」。(這是開玩笑的!)例如:慈悲心對嗔恨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你容易生氣的時候,你會失去很多的朋友,甚至你與家人相處的和協性,別人對你都非常的討厭,甚至不肯聽你的話,縱使你擁有很大的權利在,暫時間別人也許聽你的,但是…就像一隻小狗,你每天罵牠、打牠,到那一天牠受不了,牠也會咬你一口的,縱使牠只是一隻沒有什麼力量的小狗,這就是嗔恨它所帶來的。

為什麼嗔恨會讓我們製造更多的敵人呢?

因為我們內心裡面懷著嗔恨的時候,你看其他的人,你就會覺得「耶!那個人看我的眼神態度好像很不友善,對我好像很不好的樣子」。甚至,你看他的時候會覺得:耶!他好像在瞄你一眼、在輕視你。很自然的,你就會用一種不喜悅的態度去回過去看他。當你這樣看他的時候,那個對方他第一個就會有這樣的感覺「耶!奇怪,我對那個人又沒有怎麼樣,他怎麼用這種奇怪的眼光看我」。於是,你就回覆他一個不友好的表情,接著你又來對看第二次,不久二個人就打起來了。

那麼你怎麼樣面對你的敵人呢?

你能夠處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殺了」,也許你要跟他戰爭,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殺掉。但是你殺了一個敵人之後,在他的背後你會產生二個敵人,也許你又持槍把那二個人殺了,但是,在這背後又產生四個敵人。所以如果你用這種武力去摧毀你的敵人,於是你製造了四個、八個、一百個、一千個…到最後全世界都是你的敵人。所以,你想要用武力去解決你的仇敵,那是不可能的。就好像希特勒一樣,他想要用武力去消滅他的敵人,最後他發現跟本做不到。如果你具有「慈悲心」的話,你會有很多的朋友,你會非常的快樂,在你的工作上和生活上都是非常的美好。

在這邊跟大家講二個故事。

一個是在紐約,仁波切西藏的一位朋友,這個朋友以前是跟仁波切在北印度寺廟裡面出家修學,後來他又重回世間在紐約社會中他是一位計程車司機。有一天,他開車在一處不可以轉彎的地方他就轉彎了,而又剛好有警察在那邊,於是他收到了一張罰單。要罰很多錢的罰單,但在罰款之前他需要到裁決所。於是在他收到通知單到法庭那一天,他到法庭要聆聽判決時就看到很多跟他一樣的人,當時排在他前幾位的一個人,就很大聲爭執的對法官咆哮,結果那個人被判罰很多的錢。輪到他的時候,他有點緊張,但他就盡量的讓自己的心保持的比較平和。

當他進去面對那個法官的時候,他試著用很和緩的態度對法官說「嗨!早安」。本來那個法官也還有一點緊張的樣子,但看他那樣,法官也就跟著說「喔!早安,早安」。然後他也對開罰單的警察說「嗨!早安」。本來那個警察態度也是有點強硬,但也稍微柔軟地對他說「早安」。那一位法官就問他說:你為什麼犯這個過失呢?他回答說:因為當時有一輛車子,所以他必需這樣轉彎…。於是法官就問旁邊當時的那一位警察,說:是不是這個樣子啊!警察說:嗯,是的。法官於是判決:你不用付這個罰款。判決結束後,他出了法庭,正好跟那位警察在樓梯口碰面了,他就對那個警察說「你今天做了一件好事」。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感受,都具有同樣的期盼,我們都希望快樂,我們不希望有痛苦,可以講我們每個人都像是兄妹一樣。如果我們看每一個人,這個瘦瘦、那個胖胖,事實上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如果說有一個人不喜歡吃辣椒,然後我們就說那個人不好,他不像我一樣喜歡吃辣椒,因為他不喜歡吃辣椒所以我不喜歡他。因此對每個人而言,他會有不同的感得快樂的原因,也會有不同的感得痛苦的原因,在這樣程度上差異的不一樣之外,每個人都是同樣希望得到快樂不想遭受痛苦。所以要在這裡舉一個例子,之後仁波切會考試,這會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在臉頰的二邊,如果我們各用一根很長的釘子想從臉頰刺進去的話,你希望,是從那一邊刺進去呢?事實上,不論你從那一邊刺進去,同樣的二邊的臉頰都是會感到很痛苦的。就像我們跟他人都是有同樣的感受一樣,我們都不希望痛苦,都希望快樂,這是相同的。因此,如果你瞭解到這個道理的話,就有助於我們的心能夠開啟。在藏文中『慈悲心』叫「寧傑」,第一個『寧』是心的意思;第二個『傑』就是令這個心能夠開敞開啟。所謂「心的開啟」並不是說「怎麼樣把你的心開出來」不是像這樣的意思,你是不需要去動心臟手術的。(仁波切的幽默)

具有「慈悲心」你內心裡的恐懼慢慢地就會消失,你也不會覺得有不安全感,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內心中具有更強的力量更具有信心,你更能夠瞭解發生在自己身上和他人身上實際上的狀況是怎麼樣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說:當你在嗔怒的情況之下,當下你所看到的對方的狀況,實際的狀況你只看到了百分之十,有百分之九十的狀況是被你的嗔怒所遮蔽。就如同之前所講的,當你處於嗔怒的狀況,你面對你的車子、房子、手機…等等,你都會處於生氣忿怒的狀況。

這邊有一個故事,仁波切在印度的一位朋友,他很容易就會起嗔怒的因。

有一天他邀請仁波切到他家裡去,他家有一個小小的煤氣爐,他想要煮茶請仁波切喝,但怎麼樣點火都點不燃,他一再的壓著爐子點火但就是怎麼樣都點不燃,最後他開始大罵。仁波切在一旁對他說:沒關係,我喝其他飲料或是白開水都可以。他就說:不!不!不!一定要泡茶給您喝。然後他又繼續地一邊罵,也一邊在點那個爐火。最後他太生氣了,就將爐子整個拔起來丟到窗外去。仁波切在一旁勸他說: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但他已經將爐子丟出去了。然後他們吃了一些其它的飲料、一些東西、還有水果…慢慢地經過了半個小時,那個人的脾氣也慢慢地靜下來之後,他的眼睛就看著窗外,他看著他的爐子現在是怎麼樣了!仁波切對他說:再把它拿回來好了,也許還可以修一修。朋友深深的嘆了一口氣,然後走出去將爐子撿回來。雖然這是一個笑話,但是他可以不用去丟那個爐子的,因為丟出去再撿回來,事實上是損壞的更加地嚴重,爐角也破損了。

再另外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

仁波切有一個朋友開著一部黃色的車子外出,車子開開開的就有點小狀況,然後他就下車,事實上他會修理的,然後他就下車躺在車底下修車,結果修了半個多小時還是修不好。當他要從車底出來的時後,頭不小心撞到車底,他非常地痛就開始罵,因為手上拿有修車鎚子,於是他拿起手上的鎚子就順勢往車身搥下去,車身凹了,車漆也脫落,事後他還要另外去修他的車,花更多的錢,所以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問題。

在修行中「慈悲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他能夠讓我們積聚很好的善業、各種的福德同時也能清淨我們不好的業。



日期:2008/10/21 09:48 Buddha dharma

仁波切開示《發慈悲心》(二)

佛陀曾開示:如果我們能夠一剎那間開啟我們的慈悲心的話,就能夠清淨好幾劫我們所造做的惡業。接下來,我們要講怎麼樣來運用我們的慈悲心在我們的修行中。因為在之前已經講了,慈悲心具有怎麼樣殊勝的利益,接著,我們來說「慈悲心的運用」。

這有三個次第,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父母親開始,或從遭受困難的這些人的身上開始,也許從自己身上來著手也是可以。因為有時候從遭受困難受苦的人身上開始,會感覺很不舒服。我們好像會有一種概念:所謂的「慈悲」,好像就是要代替別人的痛苦。在佛法上所謂的慈悲是: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地開敞的。當你遇到困難的人的時候,你自己不會說變成跟他們一樣受到同樣的苦,不會這樣的。

所以我們從自己開始,認識自己,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到底我想要的是什麼?我不想要的又是什麼東西呢?先從自身好好的問起,OK,你們希望的是什麼呢?「快樂、平靜、平安的生活、Money…」學員各種不同的回答。事實上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你找不到一個東西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快樂,具有同樣地快樂的。因為所謂真正的快樂它不是來自於外在的事物,它是來自於我們自己地內心的。因此你找不到一個外在的事物,大家覺得有它就會快樂的。但是基本上共同點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這基本上是相同的。

每一個人都希望喜樂,都希望快樂,連一隻小小的螞蟻也都是一樣的。那個小螞蟻一天到晚四處的走動著,牠在找什麼、做什麼呢?事實上,牠就是在尋找屬於牠的快樂。也許這邊比較快樂,也許那邊比較快樂。同樣地,大家到這邊來聽法也是希望得到快樂的緣故,甚至你坐在那邊稍微地移動一下,也是因為想要舒適一些得到一些快樂,乃至於聽法結束後,你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冷氣打開,讓自己舒服一點。所以可以說:一切都在尋找快樂。所以大家都瞭解,我們都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所以你瞭解到自已是多麼的希望得到快樂,多麼的不希望得到痛苦的話,你能夠了解到其他人的心中也是一樣,多麼地強烈的希望得到快樂不希望得到痛苦。如果內心裡面希望:自己和他人都不要遭受痛苦,都能夠免除痛苦的話,那麼著就是所謂的「悲心」,你希望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喜樂,那麼這個所謂的「慈心」。

所以首先你可以從你親近的手邊的人來開始做練習,例如:自己的先生太太或是小孩,你心裡面關懷他們,你希望他們不要遭遇痛苦,你希望你的太太小孩都能遠離痛苦,都能得到喜樂,那麼這就是發起了慈心跟悲心。之後進一步的,你再開展出對你比較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就是一般中性的,他們不是你親近的人,但也不是你嗔怒的仇敵。最後再進一步的,你就能對你嗔怒的仇敵也能昇起慈心跟悲心。如果你以慈悲心去對待你的仇敵的話,一開始你對你的仇敵的恐懼心也會越來越少,因為你越來越瞭解你那個仇敵他實際的狀況是什麼樣子,所以慢慢的,你和仇敵之間的那個緣故也就能夠化解,最後連這個仇敵也會消失。所以從另一方面而言,你的仇敵也會感受到一些,也許是他自己的過失,是他所造成的錯誤,所以你們之間也會有一個好的溝通。

因為彼此之間溝通不良,拒絕溝通的緣故,所以彼此就產生更大的衝突,問題始終沒有辦法解決。縱使這個仇敵他是非常惡劣的,他非常的自私、自我。你以慈悲心對待他,好像在短期短暫而言,好像你失去了什麼,好像你輸了。事實上,就長期而言你什麼也沒有失去。也許我們認為我修慈悲心的關係,我什麼也不能講、什麼也不能做,我只能這樣子的忍耐。我們認為:我們就是這樣子的修慈悲心。事實上,慈悲心不是這樣子的。修慈悲心是在幫助我們解決自己與他人之間更多的問題。所以縱使你的仇敵是非常惡劣的,而且他一再的犯著他的那個同樣地過失,事實上你可以依著你正面的道理去跟他對抗。你可以告訴他,是不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是錯誤的。因為你具有一個真理,你有一個正確的理由,真理是解決自己和他人問題最好的武器。

慈心跟悲心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升起簡單的慈心跟悲心,之後第二個階段你要進一步升起無量的無盡的慈心跟悲心,第三個階段就是發起菩提心。後面的這二個階段未來將會接著做開示,現在大家先學著發起『慈悲心』。

《問題時間》

學員問:仁波切,您說人與人之間充份的溝通是可以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但是在文化的差益上,東方人較不喜歡跟人家去講那個真理、去爭論,但西方人就會比較去跟人家講出什麼是真理。

仁波切回答:當你說了一次的謊話之後,你就必需再去說第二個謊話、第三個謊言,到了最後,你所說的一切都是謊言。因為你說的是謊言,所以實際上你所講的那個狀態是完全不符合的,所以他自己沒有辦法去面對的。

學員再問:運用人與人之間充份的溝通去化解彼此之間的問題,事實上,我認為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仁波切回答:事實上,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再講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中國婆媳之間的故事。做婆婆地總是覺得「我是這個兒子的母親,兒子是屬於我的」太太就會想「我是兒子的太太,所以這個媳婦認為先生是屬於我的」。所以婆媳之間就有很多的衝突,婆婆怎麼看這個媳婦,就是覺得這個媳婦的個性實在是惡劣,怎麼教都教不來、什麼話都不聽。這個媳婦怎麼看婆婆呢,就是怎麼看都覺得實在是惡劣,對她是百般的惡毒。所以這個媳婦有一天就想:這個婆婆實在是太惡劣了,怎麼樣想個辦法來把她害死。她就去請示一位醫師,這個醫師聽了她的抱怨之後就對她說:哦,我幫助妳。我給妳一種很特殊很特別的毒藥,這個毒藥妳就每天放在婆婆的三餐裡,然後慢慢地妳就可以毒死她。我不能給妳劇烈的藥,如果今天吃了明天就死掉的話,那麼馬上人家就會懷疑是妳這個媳婦下的手,如果再追查是誰給的毒藥,那就會查到我的身上來。所以我給妳一種特殊的毒要,讓大家不會察覺到這個婆婆是怎麼樣死的。之後這個媳婦就拿著這個毒藥回去,同時醫生交代她說:妳要對這個婆婆非常地好,這樣婆婆才會願意每天三餐吃她所準備的飲食。

就這樣,她開始改變態度去對待她的婆婆,然後每天送上有毒的餐給她婆婆。一開始婆婆一看到她臉就馬上轉到別的地方去,她的婆婆是連看都不看她的,連溝通都不溝通的,但慢慢地婆婆發現媳婦的態度好像還不錯,然後慢慢地她能夠面對她,之後漸漸覺得,這個媳婦真的不錯,然後她對這個媳婦也越來越好。這個媳婦發現她的婆婆對她有所改變,她也感受到婆婆對她真是非常地好,以前認為這個婆婆是很惡毒的,跟現在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於是她放在餐食中的毒藥,她就沒有再放了。二個婆媳之間相處的非常地好,過了二、三個月之後,這個媳婦心裡面開始後悔了,因為這個婆婆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婆婆,對她非常的好,但是在這之前她已經給她下毒了。因為之前的毒藥可能引發,再過不久婆婆就會死亡。

於是,有一天她就又跑去找這個醫生,她說:啊!我的婆婆,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她對我非常地好,我不應該給她下毒的,能不能麻煩你請你給我解藥。這個醫生就對她說:這是沒有解藥的。這媳婦一聽「沒有解藥」,這時她的心裡就感到非常地痛苦。她想要去自殺,她覺得她實在的犯了很大的錯誤,一個這麼好的婆婆,她竟然去毒害她。她說:她想要自殺。醫生說:為什麼呢!因為我給婆婆下了毒,而今卻沒有解藥。醫生說:沒有解藥,是因為我之前並沒有給妳毒藥,所以跟本沒有解藥。

醫生只是給她一般的草藥而已,但是他給了一個非常中肯非常有智慧的建議。

今晚的開示就到這裡。

本文開示時間:仁波切2007年三月於美國加州

中文翻譯錄音:林生茂師兄

中文文字整理:茨仁桑嫫





主持人
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


發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