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6 01:21:54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論釋 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

 

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丁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分二:一、經部關聯;二、品關聯。

戊一、(經部關聯):

佛陀雲:以緣起無生,故為緣起等宣說了無有十二緣起的道理。

戊二、(品關聯):

(關於品關聯的注釋,有以下幾種觀點):

按照《無畏論》與《佛護論》兩大論著的解釋,本品的品關聯應為:

如果對方提出:既然你已經將趨入大乘勝義之法門宣說完畢,那麼現在就應該闡述趨入小乘論典的勝義法門了吧!

本品的內容,即為針對以上說法的答復。

按照清辯論師在《般若燈論》中的解釋,本品的品關聯應為:

如果對方提出:既然你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任何人也沒有宣說過一句法,這裏(指經部關聯)又說佛宣講了緣起之理,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難道(對你們的立論)不會有所危害嗎?

(本品的內容是為了說明,我們並沒有否認現象,)而只是否認了諸法以本體而存在的觀點。

按照月稱菩薩的解釋,本品的品關聯應為:

如果對方提出:所謂緣起的含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本品的內容,就是為了介紹緣起的含義。

我們在這裏,卻將本品的品關聯解釋為:

如果對方提出:依照你們的說法: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苦,亦見集滅道。那麼輪回和涅槃,不就分別成了順應或者違背緣起法則的法了嗎?既然輪涅無二,那麼輪回和涅槃的兩種現象又作何解釋呢?既然有寂無二,那麼世俗名言又怎麼會還滅呢?

本品的內容,就是為了宣說無而顯現的緣起,或者是為了闡明乃因真如法性而現見四諦的觀點。

此品分三:一、宣說緣起之理;二、行與非行之差別;三、闡釋破十二有支之次第。

己一、(宣說緣起之理):

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隨行入六趣。

尚未證悟真實義的(眾生),因內心被無明愚癡所遮覆,為後世而造作福業、非福業以及不動業三種行蘊。因為是以三門而行的緣故,從而使諸業成為轉生六道或者五趣眾生之因。

隨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
依靠諸識故,而成於名色。

(原譯: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以有識著故,增長於名色。)

諸行的果法,也即作為輪回種子的識,是因隨順諸行,而受身(六道)成為天人等眾生之識的。在諸識形成之後,依靠諸識又形成了受、想、行、識四名蘊(受、想、行、識四者集聚成蘊,即意身。謂身心兩分中之屬於心之一分者),以及凝酪(胎藏五位之第一位或結胎第一七日。父精母血初成,凝酪尚未形成薄膜。亦名芥子位或羯羅藍位)、膜皰等色蘊。

《顯句論》雲:此等諸法,皆如色法與影像之理。若最終死亡之諸蘊毀滅,則僅於第一刹那,即如同秤桿(兩端)之高低般形成所生之諸蘊,且隨業力趨往之方向而受生。是故,於母胎中識蘊悶絕之時,識蘊之果法——名色亦由此而生……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於六觸。

(原譯: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其中後兩句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缺漏,此處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補。)

同樣,一旦名色形成,其果法眼根等六處[]也隨之而產生。依靠六處而與六境[]和合,又繼而產生了(六)觸。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觸;

是故依名色(此處的名色概念,與《俱舍論》中所講的十二有支之一的名色概念略有不同,望斟酌),而生於識(此處的識,不同於《俱舍論》中所講的十二有支之一的識,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識)處。

(此偈頌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缺漏,此處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補。)

觸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以眼根為增上緣,以色法為所緣緣,以作意為等無間緣,並依靠受等遍行(隨同心及其他一切心所生起的心所法,包括受、想、思、觸等)而產生了所謂

那麼,什麼又叫做觸呢?

也就是說,觸的等無間緣為作意,也即四名蘊。而眼根和外境色法,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一種(增上)緣,與第二種(所緣)緣,則屬於色蘊的範疇,依靠這三者,從而產生眼識。

情塵以及識,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觸,由觸而生受。
以受生渴愛,因受生愛故。

(原譯:情塵識和合,以生於六觸;因於六觸故,即生於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於渴愛。)

[]本體是由眼根[]、色法[]以及眼識三者和合,而判斷出外境的悅意、不悅以及中庸(的心所),就稱之為眼觸。

以判斷外境的觸,就會因悅意外境而產生快樂等諸受。其餘的觸、受[指耳、鼻、舌、身識,以及由耳識等所產生的樂受等等]也與此相同。

如果產生樂受,就會生起不離開樂受的渴愛;如果產生苦受,就會生起要脫離痛苦的渴愛;如果生起等舍,就會產生令其不退失的渴愛。這樣以受為緣就產生了愛,因為以對外境的不同感受,可以產生相應之愛的緣故。

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一旦產生愛,就會以愛為緣而產生取。究竟有哪些取呢?所謂取,就是指欲取、見取、戒禁取與我語取四者。取就是由此而形成的。

一旦有了取,就會因為取而使業具有能力,取受者也就會流轉於三有,也就由此而形成了。

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如果能以妙觀察智而不依存於取受,則三有的本體也就不會產生。所以,一旦不存在取受,則就成為了解脫者,三有也就不存在了。

從有生五蘊,從有而有生。

(原譯:從有而有生。其中第一句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缺漏,此處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補。)

所謂三有,也即以三門所作之業,是五蘊之因法。因由此而產生未來五蘊的緣故,所以是以果法(五蘊)而安立因法(三有)之名的。身語所作之業屬於色蘊,而意業則為其他四蘊。此處的有,也就是指業的有。因為將來會成立生有,(故未來五蘊也就必然成立,)所以是以果法而安立因法之名的。

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
憂愁及哀號,痛苦與不悅,
以及諸迷亂。           

(原譯: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憂悲諸苦惱。其中部分內容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缺漏,此處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補。)

三有之業因愛受而增盛,從而產生了來世的生,由生就會導致老死、憂愁、哀號、痛苦、不悅以及迷亂的出現。此處的,是指五蘊的成熟;是指五蘊的壞滅。

遠離歡喜或者死亡之時,因為具有貪欲煩惱,就會產生內心的苦惱、哀愁,以及由哀愁所引發的口中之哀號,因身體或五根遭受傷害而導致的痛苦,因內心遭受重創而導致的不悅,以及因痛苦與不悅而產生的身心迷亂。

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
是故大苦陰,但以因緣生。

(原譯: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但以是因緣,而集大苦陰。)

因為這一切,都是由生而引發的,所以諸多痛苦憂傷聚集的大苦蘊,是遠離我與我所,或者可以說是空性的,這一切都僅僅是依靠因緣而產生的。也可以說,所謂苦蘊,也就是不夾雜歡樂的意思。

己二、(行與非行之差別):

生死根即行,諸智者不為,
愚者即行者,智非見性故。

(原譯:是謂為生死,諸行之根本。無明者所造,智者所不為。)

(十二緣起的)還滅:因為,作為生死輪回的識等之後十有支根本的,即為諸行。因此,證悟真如法性的聖者,就不會再造作引業。按照前譯文,本偈頌應為:智者不造作,輪回根本行。

生死輪回的根源,也就是諸行。所以,無有智慧的凡夫就是諸行的造作者。而作為智者,是不會造作諸行的,因為他們已經通達真如實相的緣故。

以無明滅故,諸行則不生。

(原譯: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

如果對方提出:為什麼(智者)不會造作諸行呢?

因為(輪回)不能直接滅除,而需要連根拔除的緣故。也就是說,如果消滅了無明,諸行也就不可能產生。

己三、(闡釋破十二有支之次第):

若欲滅無明,以智修法性。
前前若能滅,後後則不生。

(該偈頌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缺漏,此處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補。)

消除無明的方法,是以緣起妙觀察智而修持真如法性。作為因法的無明等一旦能被消滅,則其果法也即後面的有支也就不會再次出現了。

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這樣一來,因輪回苦蘊不會再產生的緣故,所以也就被徹底消滅了。

 

《中觀根本慧論》之第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釋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