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篇(四)
濟群法師著

問: 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為什麼會出現很多佛呢?如釋迦牟尼前面有迦葉佛,釋迦牟尼以後還有彌勒佛。
答: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域,但只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再過很長時間之後,就會出現下一任佛陀,即彌勒佛;彌勒佛之後,還會有另一任佛陀。而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已經過去了無數任佛陀。所以,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我們說這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的教化區,僅僅是指這一任而言。

問: 為什麼柬埔寨、泰國、緬甸,及我國西藏的這些全民信佛的國家和地區,經濟都相對落後,佛教對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 
答: 你所舉出的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國是亞洲四小龍,經濟不一定落後。除此而外,韓國是佛教國家;日本是佛教國家;新加坡是佛教國家;臺灣是佛教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很發達,所以,要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
   那麼,佛教對於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社會主義發展不僅僅是要發展物質文明,更要建設精神文明。目前的社會偏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設,所以導致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如果能大力地提倡佛教,積極地弘揚佛法,將有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一個社會只有具備健全的道德規範,經濟發展才不會走向片面的、盲目的極端。

問: 人們說現在是末法,是不是指世界的末日?
答: 末法並不是末日,末法是針對佛法在這個世界的弘揚情況而言。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的三個時期。正法時代,接觸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也多;而在像法時代呢,接觸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就寥寥無幾了。至於末法時代,修行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而一般宗教或邪教所說的末日,則是世界將要毀滅的日子。

問: 當世界到空劫時,一切都不復存在,佛教還存在嗎?
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這個世界不存在的時候,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不要說世界不存在的時候,就是世界進入壞劫的狀態時,佛法也基本失去了生命力。因為人類道德已經完全墮落,人類只懂得享受欲樂,只懂得彼此勾心鬥角,嗔恨心也非常重。於是,佛經乃至佛教就在這個世界逐漸地消失了。

問: 佛教不承認靈魂的存在,那麼,鬼和靈魂又有什麼區別?
答: 佛教雖然不承認靈魂的存在,但也不同意人死如燈滅的觀點。佛教認為,人在死亡後還存在著識,識像流水一樣不常不斷。所以佛教的生命觀是不斷不常,既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斷滅的。
   至於鬼,是六道眾生之一。它和人一樣,是一種生命形式的存在。

問: 抄佛經時出了錯怎麼辦?是否會有罪過?
答: 如果是無意抄錯的,也就談不上罪過;如果是出於某種目的有意抄錯,就會對信眾產生誤導,當然有罪過的。

問: 剛發心修行的人,是不是要拜一位證果的師父呢?
答: 如果能拜一位證果的師父是最好了。但證果的師父現在可不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證果的師父怎麼辦呢?只要這位師父能夠持戒,又有攝持你的悲心,也就可以依止。

問: 佛說唯我獨尊,與諸法無我是不是矛盾?
答: 佛陀所說的唯我獨尊的這個,我們不可將它簡單地理解為諸法無我唯我獨尊的這個,是代表著佛所證得的最圓滿的智慧。佛是智者、覺者,佛陀的智慧是最清淨圓滿的智慧,因此唯我獨尊,我們不能望文生義。

問: 佛教所講的唯心與哲學上講的唯心有什麼區別?
答: 佛教講的唯心跟哲學上的唯心是不同的。首先,哲學上的唯心是以心作為世界的第一性,而佛法是不建立第一因的;其次,唯心哲學中的心是常恒不變的,而佛法所講的心是因緣和合的,是條件的組合。第三,佛教儘管強調心在這個世界具有主導的作用,但並不認為心與世界有先後派生的作用,佛教認為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存在。舉例來說,一個持刀殺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麼?有人可能會認為根源是這把刀,有了刀才會去殺人,那麼把刀毀掉是不是就不會有謀殺事件發生呢?刀毀了,還可以用槍,用其他的兇器。犯罪的根源其實是在於我們的心,在於罪惡的、嗔恨的心。由此說明,心在任何事物的發展中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要改變這個世界,就是要從心的改變開始。儘管心的作用很大,但它並不是獨立的,世界也不是由它而產生的。

問: 佛經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請問追求何種錯誤的東西呢?
答: 所謂錯誤的東西不是指具體的哪一樣。我們為什麼要擁有物質?因為有欲望,而欲望才是造成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同樣的財富,有的人用它來造福人類、回饋社會;有的人卻用它來為非作歹、多行不義。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東西,而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追求。記得我在復旦大學搞講座的時候,有人問: 我們工作、賺錢,建設社會主義,能不能算貪心?我就問他說:請問,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的?如果是以貪心去做,當然就是一種貪的行為;反之,就是正當的謀生手段。所以,要衡量我們的追求和行為,主要是看動機,這才是本質所在。

問: 我們學佛持戒的目的是不是去以心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最後證得的又是什麼呢?
答: 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以智慧去親證宇宙人生的真相,其中包括我們所學習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它能幫助我們改變以往錯誤的觀念,通過對無常的認識,可以打破我們對貪的執著;通過對無我的認識,可以打破我們對實在的執著,當這些執著去除之後,我們的心就清淨了,我們的智慧就顯現出來了,我們就有能力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了。過去的出家人根基非常好,常常在佛陀幾句話的引導之下就能打破長期積累下來的執著,當下親證諸法的實相,在佛經裏叫作得法眼淨,當下就開了智慧的眼睛,當下就開悟了。

問: 學佛是否就是修心?
答: 可以這麼說,學佛的關鍵在於修心。《金剛經》裏說:雲何應住,雲何降服其心?可見,如何降服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

問: 佛法認為一切行為都來源於心,但科學說人的行為來源於思維,思維來源大腦。請問思維是來源於心還是來源於大腦呵?
答: 兩者並不矛盾。我們的行為首先來自於大腦。以舉手為例,如果是腦癱瘓的,手就舉不起來。但大腦又是由意識所控制的,所以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意識不能離開大腦,其實是錯誤的。近代的很多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存在著獨立於大腦之外的意識,它與大腦是相互依賴的,因此,我們的行為並不純粹是大腦的產物,意識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問: 心是可以和第六意識作用的,用意識來作觀、念佛,這樣能不能除去習性,使身口意三業得到清靜?夢是不是意識?如要修證七識、八識怎麼修?
答: 這個問題我們將在有情生命之謎這個講座中具體介紹。簡單地來說,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由第六意識產生的;人類要改善自我,要學佛修行同樣要從第六意識下手。

問: 《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不是沒有生滅?
答: 這個問題上一次講過了。無量壽不是沒有生滅,只是時間長而已。要是我拿一盆沙放在這裏,問你們這盆沙的數量究竟有多少,你們能說清楚嗎?如果是一條江裏的沙就更說不清了,這就是無量。但是,這樣的無量並不是沒有盡頭,所以並不等於永恆。

問: 印順法師在一本著作裏,從歷史的角度論證了阿彌陀佛源于波斯的太陽崇拜,然後又認為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是佛經所說,這種說法是否牽強?
答: 印順法師所講的波斯的太陽崇拜,是從學術的觀點所進行的考證。但是宗教的問題不是都能通過考證來解決的,有些東西可考,但還有很多東西不可考。因為考證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始終處於發展之中。如我們對人類文化歷史的考證,一會兒發現了什麼,將文明提前了一千年,一會兒又發現了什麼,將文化提前了五千年或八千年,什麼時候才有最終的結果出現呢?所以考證只能作為參考,不可作為定論。既如此,我們大可不必將其作為衡量佛法的依據。

問: 資助希望工程和把錢放在功德箱裏有何區別?
答: 當然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放在功德箱裏,一個是資助希望工程,這本身就是區別。至於功德的大小又是如何來判斷的呢?有幾個方面:首先是根據我們所種的田,也就是我們所供養的物件,他的道德越高,供養所得的功德就越大。就像我們種田一樣,如果土地很肥沃,收穫自然會比較大;而在土質很差的地方,就不容易取得好的收成;如果在沙漠裏耕種,可能就顆粒無收。其次,我們的功得還和我們的願力有關。佛經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很多人都點燈來供養佛,很多有錢都點了無數的燈,其中有個貧窮的乞丐,看到大家都去供養佛,就用全部的乞討所得買了一小瓶油,在佛面前點了一盞燈。到了天亮的時候,所有的燈都滅了,只有這一盞燈還沒有熄滅。阿難尊者看到之後,就去請問佛陀,佛陀微笑著說:因為他在點燈的時候,有很大的願心在裏面,願以這一盞燈的功德讓世界上一切窮苦的人能夠擺脫痛苦、擺脫黑暗。這盞燈大風吹也吹不滅,大海也澆不滅。所以說,功德的大小不是在於財物的多少,而是在於心量有多大,不要花了五塊錢就想著自己的名字寫上去沒有?或者說,我要當無名英雄,境界雖然高了些,但也是著相,心量還是不夠。《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們能夠不住相佈施,無所求地佈施,所得到的利益是不可想像的。佛陀接著說明:東方虛空可思量否?虛空是無窮無盡的,當然不可思量,南、北、西、上、下的虛空同樣如此,而菩薩若是不住相佈施,功德就象這虛空一樣廣大。

問: 修行的過程中妄想特別多,怎麼辦?
答: 我們誦經念佛,修習止觀,主要都是為了對治妄想。在妄想現起的時候,要以的方法把心止在佛號或某種境界上,讓心專注一處,就能對治我們散亂的心。

問: 智慧與成佛有什麼關係?自性是一種智慧體,如果成佛了,自性與識的關係怎樣?皈依是怎麼一回事,它是如何幫助我們修持佛法的?
答: 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裏面都蘊藏著無盡的智慧,一旦將智慧開發出來,就是成佛了。那麼,智慧和識有什麼關係呢?識就是我們現有的虛妄的生命,成佛就是要將真實的生命開發出來,它是一個轉化的過程。
   皈依就是學習佛法的開始,是尋求一種可靠的依賴,以真理為依賴,以三寶為依賴。然後通過對法的接受,解脫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對學佛的人來說,皈依是學佛的開始。

問: 佛教是種信仰,有人說共產主義也是一種信仰,但卻是無法實現的。法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 共產主義是不是信仰,能不能實現,我們在這裏就不作評論了。至於佛法,它不純粹是一種信仰,它還是一種智慧。佛法是以信為能入,以智為能度。如果我們對佛法的學習只有信仰而沒有智慧,那麼只能增長愚癡,永遠都得不到佛法的真諦。

問: 為什麼通過修行便能認識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答: 人為什麼會修行?為什麼能認識宇宙的真理?要認識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備認識真理的, 能力。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否真實,是否全面,都是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就像有的人視力比較好,無論遠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視眼,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當我們戴上黃色的眼鏡時,看到的世界就是黃色的;而當我們戴上綠色的眼睛時,看到的世界就是綠色的。同樣的道理,要正確認識世界,就必須具備正確的認識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紀以來的哲學非常注重認識論。如果不注重認識,直接以本體論,以我們的經驗和理性去認識,而這種經驗和理性又是錯誤的,那無論我們怎樣認識,永遠都處在錯誤之中。為什麼通過修行能夠認識宇宙?宇宙是無限的,要認識宇宙,就需要無限的智慧。我們現有的認識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而我們的知識又是經驗的積累,它永遠是有限的。一個人能學多少知識?哪怕是學到八十歲、學到八百歲,能將整個宇宙和世間的東西都學盡嗎?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以這種有限的知識去認識宇宙,永遠都是局限的!怎樣才能開發出無限的認識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為了開發這種我們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們不是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開發智慧,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義所在。

問: 既無自性,那輪回者是誰呢?
答: 既無自性,那下麵在聽法者是誰呢?你們雖然沒有自性,但不是說你們就不存在。佛教講無我,因此,生命的延續像流水一樣不常不斷。以佛教的觀點來看,是由阿賴耶識在決定我們的生死流轉。本來這次還要講《佛教心理學》,是有關精神主體的狀況,其中探討到也包括這一問題。

問: 人從何而來?如何看待達爾文的進化論?
答: 佛教認為人是從太空來的,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佛經裏記載的。當我們這個世界進入住的階段後,其他星球的人覺得他投生到我們這個世界的業力已經成熟,就憑著神通的力量來了。
   那麼至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因此不需要我去解釋去了,你們大約會比我更清楚。

問: 能否談一下佛教對於未來中國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答: 佛教應該對未來中國社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類從十六世紀以來,一味地偏重物質文明的發展,因此,社會就成了經濟和科技的社會,對物質的過分重視,造成了人類精神領域空虛迷茫和道德的墮落,而佛教的理論正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科學注重的是物質世界,而佛教注重的是精神世界,所以佛教對於淨化社會人心,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問: 極樂世界是否永恆?修行得解脫是否就是跳出輪回?是否也是求得永恆?
答: 無常是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正是諸行無常的真實寫照。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有為法,也不能擺脫這種無常規律的支配。但同樣是無常,一個陶瓷杯是無常,一個塑膠杯也是無常,一個金屬杯是無常,它們保存時間的長短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極樂世界雖不是永恆的,但會隨著諸佛菩薩的願力住世很長的時間。
   修行解脫是否也是在追求永恆?世界上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恆的,我們怎麼會去追求永恆呢?所以這種提法是不對的。修行就是跳出輪回,一方面是轉迷成悟,一方面是離苦得樂,使我們的生命從迷惑的狀態轉變成覺悟的狀態,從痛苦的狀態轉變成幸福的狀態,也就是說,修行所追求的是覺悟、智慧和解脫。

問: 跳出三界外之後,是否有第四界可去呢?如沒有又如何解脫生死?
答: 跳出三界外,並不是真有個實在的三界可以讓我們跳出去。如果那樣理解的話,我們坐上太空梭就可以跳出三界了,大可不必學佛修行。所謂跳出三界外,就是擺脫一切束縛我們的煩惱。當所有的煩惱都不能對我們發生作用的時候,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都能自由自在,這就是跳出三界外的真實內涵!

問: 極樂世界是不是本來就有?
答: 不是本來就有。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發了四十八願,隨著他的這種願力和功德而建立起極樂世界,所以它也有形成的階段。

問: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本身也是一法,那麼它何時滅呢?
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作為一種規律和實質而存在,具有永恆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它不存在滅的問題,是作為共相而不是別相,這需要搞清楚。

問: 佛是人做的,螞蟻也是人做的,那麼,病毒和細菌如何解釋? 
答: 的確,佛也是人做的,螞蟻也是人做的,人能成佛,螞蟻也能成佛。
   有人說,素菜也有生命,吃素算不算殺生呢?根據聖嚴法師的解釋,他把生命分為幾個層次,最高級的是人;其次是豬馬牛羊之類,它們有記憶,也有簡單的思維;至於病毒和細菌之類是屬於非常低級的生物,它們只有細胞而沒有神經,不懂得苦樂,所以也就不存在殺生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感染病毒後,要趕緊治療才是。

問: 佛是不是永恆的?或者也要受無常規律的支配?
答: 我們說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永恆的,但是佛為什麼跟眾生不同?首先,佛陀已成就了無限智慧,這種智慧是永恆的;其次,佛陀所證得的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發展規律,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等,這種規律是永恆的;另外,佛陀還是徹底地斷除了煩惱,成就了的是圓滿的慈悲和道德,所以,佛陀也我們是不同的。

問: 如何面對生死大事這一玄案?
答: 了脫生死不是讓我們逃避,而是讓我們瞭解生死的本身,這個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瞭解,一是解脫。所以說,學佛就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它從認識生命開始,進而改造生命,最後達到徹底的完善,這一過程也就是了脫生死的過程。但它首先要認識開始,如果不學佛法就想了生死,那是沒門。

問: 佛道本是一家?那佛對其他宗教是怎麼看的呢?
答: 佛是佛,道是道嘛,不能混在一起。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對於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摩尼教等等,也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能對改善人心和對安定社會起到各自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否定這些宗教的價值,應當彼此尊重。當然,從教理上來說,佛教要更圓滿和究竟,不久前,北大召開了一個宗教學術會議,我在會上作了題為《佛教在宗教中的獨特性》的發言,對佛教和其他宗教進行了比較,我認為區別主要有四點:第一,佛教是無神而非有神,佛教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認為世界是神創的;第二,佛教認為人類的吉凶禍福不是由神決定,而是人自身的業力和行為決定的;第三,佛教的修行是依靠自力而非他力,而其他宗教通常都是 因信得度的他力思想;第四,佛教是是人本而非神本,佛教認為從修行解脫的意義上說,做人比升天好,而其他宗教都是以天堂為歸宿。

問: 若無永恆,那麼涅槃也應無永恆,解脫之人為什麼要入涅槃?
答: 涅槃還是永恆的。涅槃是的本質是真實相,而真實相就是宇宙的本質,本質當然是永恆的。而我們所講的沒有永恆,是指世間的一切現象而論。

問: 為什麼佛法是用生命來實證的?科學和佛學有什麼不同?
答: 六祖惠能在《壇經》裏說過,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佛教解決的是生命問題,而不是物質現象,佛教和科學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我們已經有了可以觀察星空,測量大海的儀器,有了可以觀測腦電波、心電圖的技術,但我們能不能發明一種儀器來測量我們的煩惱和痛苦?同時,科學是建立在我們現有的經驗的認識上;而佛法對真理的認識則是以無我為前提。所以,科學的認識永遠是有限的、變化的,牛頓曾是站則時代最前列的科學家,可愛因斯坦的出現又否定了牛頓的理論,但誰能保證愛因斯坦就不會再被否定呢?科學總是越新越好,總是能夠不斷地超越才好;而佛法的真理是直達本質的,因而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問: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答: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我們要記住因緣因果這四個字,佛教對世界的解釋全部包含在就四個字裏面。為什麼會有水災?直接的因就是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

問: 緣起是否定永恆的,但緣起規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恆的呢?
答: 如果緣起的規律不是永恆的,那緣起的現象就必然是永恆的;如果緣起的現象不是永恆的,那緣起的規律就必然是永恆的。無論是有佛出世還是無佛出世,緣起的規律都一如既往地存在著。

問: 天上的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天上的人是從人道中去的,我們能夠佈施、持戒,就能感得升天的果報,天人也會歡喜讚歎。當然,因緣因果是多生的,畜生雖然今生不能佈施持戒,但如果往昔的業緣成熟了,同樣可能就生到天上。所謂六道輪回,就是有情會依據自己的業力在六種不同的生命狀態中不斷地流轉。

問: 法師好像對現代的科學很不屑,請問法師自己用不用電扇空調?
答: 怎麼不用呵?雖然我是住在山裏,但同樣在使用電腦之類現代科技產品。我並不是對科學不屑,更不是要大家抵制現代科技,而是要指出科學的局限性,糾正大家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想法,使大家不要過分地迷信科學。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科學,科學的確為我們帶來了方便和舒適,但同時也縱容了我們的欲望,帶來了生態的破壞。就科學技術的本身來說,並沒有善惡之分,問題的關鍵是在於掌握和使用科學的人類。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比科學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正確的觀念和健全的心靈。

問: 人是因我執而產生貪、嗔、癡諸惡,那麼,如何才能破除自我執,尤其是對性格基本已定型的成年人?
答: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因無始以來的習氣而不斷造作貪、嗔、癡種種煩惱,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傾向。但人格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可以調整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樹立正見,因為在生命的延續過程中,是向善還是為惡都取決於我們的觀念,因此,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我們改善自身生命的必要條件。 

(若閑、馮德寶記)

  1998年,濟群法師與廈大歷史系在廈門南普陀寺聯合舉辦佛教文化周,並為學員們開設了《普賢行願品》講座,本文根據此次講座中的問答部分整理而成。

問: 遇到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是否也要違心地接受?下崗人員應怎樣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
答: 所謂好和不好,在佛法裏面的標準是:凡是能對我們的現實及未來,對我們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才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所以,好與不好不能僅僅從自己眼前的利益出發來判斷。下崗的問題也是同樣,從個人的生活來說,也許暫時受到了影響,是不好的,但從整個國家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來說,也許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下崗是一種現實,學佛的人就是要面對現實。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世界是無常的,關鍵是我們要提升自己的素質,創造因緣尋找出路。

問: 我們在拜祭每尊佛菩薩的時候,是不是都要觀想十方一切諸佛?
答: 我們在拜佛、供佛的時候,要觀想十方世界一切佛,觀想我們所拜、所供的是無量諸佛,這也是一種使我們開闊心胸的修行。

問: 佛與菩薩、羅漢各自的區別是什麼? 
答: 成佛是以菩薩道的修行為基礎,因此,菩薩是屬於因地上的修行,而佛是果位上的圓滿。如果說佛陀的功德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那麼菩薩的功德就是初一到十四的月亮,十地菩薩已接近於佛的果位,就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而初發心菩薩就象初一、初二的月牙那樣,只有微弱的光芒。

問: 我覺得佛法最能改造心靈,聽說臺灣有些法師到監獄給犯人作開示,而大陸卻還沒有類似的活動,這是為什麼?
答: 這是因緣沒有成熟。

問: 學佛的目的是成佛,這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答: 當我們剛剛開始學佛的時候,需要制訂一個目標,然後才能沿著這個目標前進。但修行的最終目的是要打破各種執著,所以,當我們的修行在達到相當的程度的時候,不能覺得我在修行,覺得我已經達到了什麼果位。如果有這種妄念,那還是典型的凡人境界,沒有達到佛菩薩的境界,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習佛法也是這樣嗎?
   b學習佛法肯定是要勤奮精進。我們在世間,為得到一點蠅頭小利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學佛成佛是要成就最大的事業、最大的利益,假如不付出巨大的代價、不努力精進,怎麼可能達得到目標呢?如果覺得在佛前供上二個蘋果就可以成佛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天道酬勤,我們有了努力的因,才能結出成就的果。

問:學海無邊苦作舟,學佛居士是不是也要以這樣的精神去探索真理才能成就正果?
答: 這和前面的問題類似。學佛是為了獲得人生的解脫、心靈的自由。但在我們的人性中存在著很多的缺陷,而修行就是要戰勝這些無始以來的缺陷,的確是艱難的。所以,《四十二章經》中說: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戰,我們要戰勝自己的煩惱,必須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古德雲:學佛修行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可見,修行證果是一項漫長而艱辛的事業。但學佛修行也不要去追求無謂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而自苦其身並不是獲得解脫的途徑。

問: 不執著會不會一事無成?
答: 世間的人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是建立在執著的基礎上,而佛法的修行卻要求我們放棄這種種的執著。但我們要知道,不執著並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執著於結果。如果我們在修行時也處處著相,就很容易步入歧途。當我們的智慧提高了,人生的目標明確了,不執著照樣能夠有成就,而且成就更大。


  (若閑、馮德寶記)

濟群法師在香港志蓮淨苑

  1998年春,濟群法師應香港志蓮淨苑邀請,開設了《幸福人生原理》的講座,本文根據講座中解答信眾問題的錄音整理。

問: 信佛一定要皈依嗎?
答: 真正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否則就不能被當作是佛教徒。我們信佛、學佛,是為了尋找人生的歸宿和依賴。那假如我們不皈依的話,也就說表明我們對學佛缺乏基本的誠意,又怎麼能夠真正地契入佛法呢?

問: 有人同自己的妹妹結婚,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答: 亂倫在佛教裏面被稱為邪淫,是十惡行之一,邪淫的行為會招感眷屬不貞的果報。  

問: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幸福?
答: 對幸福的認識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存在著認識上的困惑,要讓孩子來理解,自然會比較困難。父母對子女負有教育的責任,不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對孩子進行薰陶,培養他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這些都非常重要。作為學佛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將自己學到的佛法運用在生活中,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幫助。

問: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
答: 無常,是世間的真相,是人生的實質,能認識到無常是智慧的表現。而認識無常的意義恰恰是要我們認清人生的現實真相。
   至於世間的人總是將無常當作幸福生活的重要障礙,當作破壞幸福生活的無形殺手,那是你的錯誤觀念造成的。相反如果我們能看透無常的本質,無論是破產還是親人的死亡都不會使我們悲痛欲絕。一個人能夠看破無常,就不會因世間的無常變化帶來痛苦。

問: 何謂無漏智?
答: 所謂"",就是有缺陷的、不圓滿的。假如杯子上有個窟窿,就不能把一杯水裝滿,只有完好無漏的杯子才能裝滿滿的一杯水。"無漏智"就是圓滿的智慧,它可以消除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可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學佛修行,就是為了獲得這樣一種圓滿的、無量的智慧。

問: 做人為什麼這樣辛苦?
: 因為我們生命的內在存在很多煩惱,我們在無始以來造下很多罪業,這些都是造成我們內心痛苦的原因。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觀受皆苦,人生充滿著痛苦,既有生、老、病、死的身苦,也有無明、煩惱帶來的心苦。正是因為有這些苦,我們才要學習佛法,因為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

(若閑、馮德寶記)

濟群法師在福州法海寺

  1999年,濟群法師應福州法海寺邀請,在福州法海寺弘法樓開示《五戒意義》,本文根據此次講座中解答信徒問題的錄音整理。

問: 請問法師對"禪淨合一"有什麼看法?
答: "禪淨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壽禪師就曾說過:"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為什麼這樣說呢?禪是純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覺自立、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所謂"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古人行處行"。但是,完全依靠自力來修學佛法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業力太重了,要靠自己解脫難度很大,所以,禪宗的祖師即使開悟了,有時難免還要迷惑。而淨土主要是靠他力,就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再依賴佛菩薩的力量。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當我們要抵達某個目標之時,自力就是自己走路去;而他力則是乘坐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去。相比之下,他力顯然要比自力簡便得多。如果說,我們能夠在自力在基礎上再借助於他力,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比較理想。所以,宋元明清以來的很多祖師都提?quot;禪淨雙修"

問: 曾經發願出家,後來沒有出家,行嗎?
答: 沒有出家就沒有出家嘛,想出家的時候再出嘛!

問: 請出家師父到家裏設道場念經是否有作用?能不能產生消災超度的效果?
答: 當然還是有作用的,《地藏經》裏就有很多這方面的說明。請出家師父念經消災,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效果和作用大小可能有所不同。

問: 淨土宗的他力跟基督教的因信得度有什麼不同?
答: 對基督徒來說,升到天堂就是歸宿,就是給人生劃上了最圓滿的句號。而念佛往生西方卻不僅僅如此,我們到西方去幹什麼?是到西方去享樂嗎?不是。到西方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歸宿,只是去進修、去留學,到了之後還要更精進地修行,因為那裏的修行條件非常殊勝。修好之後,還要繼續來到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度化眾生,直到成佛。所以,兩者是不同的。

問: 什麼是證果?
答: 所謂證果,也不可一概而論。所證的有小果、有大果,就象水果中還有蘋果、西瓜的區別一樣。而證果的本身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比如菩薩的五十二位,從第一位到最後一位都算證果,當然不是最終的結果,這個問題問得太籠統。

問: 我家裏同時供著阿彌陀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那燒香的時候呢,要燒幾條?要怎樣念佛號?
答: 這個問題還真麻煩呐!不過,也不用擔心會因此而得罪了菩薩,如果會得罪菩薩,那菩薩不是和我們凡夫一樣了嗎?至於如何燒香的問題,菩薩是沒有分別心的,無論你燒一枝香還是燒許多香,他們都會分得很好,不必有什麼顧慮。
   那麼,念佛時要先念哪一個呢?最好還是一門深入,專門念阿彌陀佛,或專門念觀音菩薩都可以。做早晚功課的時候,多念一些佛也無妨。但日常修行還是專念比較好,否則,這個念念,那個念念,念這個的時候想到:"哎呀,那個還沒念!他是不是有意見了?"念那個的時候,又會有同樣的擔心,無端地生出許多的分別,生出許多妄想,結果還是以凡夫的心態在學佛。

: 應當怎樣理解"煩惱即菩提"
   答:煩惱即是菩提也就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並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煩惱本身就是了不可得的,我們現在覺得有煩惱、有妄想,但是這個煩惱妄想究竟是什麼呢?禪宗有個公案說,二祖請達摩為他安心,達摩當即回答道:把心拿來,我就給你安心。二祖聞言開悟:到哪里去覓這顆心呢?了不可得呵!所以說,心根本就不是個實在的東西,當我們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所謂煩惱和菩提也就不是對立的兩個東西。如果煩惱是獨立的不變的,那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但煩惱並無自性可言,因此,煩惱解脫的當下就是菩提。

(若閑、馮德寶記)

  2000年,濟群法師應福建省佛協本性法師邀請,在法海寺弘法樓開設了《佛教財富觀》及《人心、人性與人生》兩場講座,本文根據講座中的問答部分整理而成。

問: 受菩薩戒之後,還能不能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
答: 佛教徒受戒之後,戒律的規範可能會和生活發生衝突,尤其是受了菩薩戒。這位居士所提的問題應該說還是很普遍的,菩薩戒中,不僅自己不可以喝酒,也不能讓別人喝酒。因為酒戒是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學佛修行的目的是要開發智慧,而酒精會障礙我們的理智,會影響到智慧的開發。戒律既是這麼規定的,那作為受了戒的人,當然是不能再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戒律的性質和法律一樣,沒有通融的餘地,不能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作為藉口。儘管戒律有時也會有開遮,譬如喝酒雖是禁止的,但作為藥用還是可以通融,這就屬於開的部分,但若是為了生計,為了生意,這樣的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問: 作為家庭主婦,為照顧家人的三餐飲食,無法避免殺生,怎麼辦?
答: 又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很多居士所處的家庭中,往往不是全家都信佛,作為一個主婦,因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是不太現實的。許多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問題鬧得雞犬不寧,作為家庭主婦來說,是沒有原則地遷就整個家庭,還是非常死板地去嚴守自己的戒律呢?為家庭和睦起見,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不妨做一些遷就家庭成員的事。什麼樣的情況屬於不違背原則呢?如果家裏人一定要吃肉,作為受了五戒的人,當然不可以殺生,也不可以讓別人殺,否則不但自己造了罪,對家人也沒有任何好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採取折衷的辦法,買一些現成的半成品給家人食用。佛經裏也說到有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見為你殺,不聞為你殺,不是為你殺,這樣的肉我們去買或去吃,都不會犯殺生的罪。至於涉及到殺生,那就必須堅持原則,無論如何也不可放棄這一立場。

問: 有人說,"見財不貪著,才是財佈施",不貪著能不能算是佈施呢?
答: 佈施本身就具有遠離貪著的含義。如果我們對財富的貪著很深,就會慳貪吝嗇,就會捨不得佈施。所以,佈施不僅是培植我們的福報,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克服人格中的慳貪吝嗇。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貪著也具有佈施的意義。

問: 我看過淨空法師的《認識佛教》後,每天都在念佛、吃齋,但沒有舉行皈依儀式,算不算皈依?
答: 既然沒有舉行過皈依儀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須經過三寶的證明,是有特定的儀式。

問: 您能不能告訴我們,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探討人從哪里來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從進化而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生命就是沿著這樣的一個規律發展而來。就進化論的觀點,人類的祖先乃為猿猴。現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是從外星球來的,外星球的人坐著太空船在太空漫遊,飛過地球時發現景色美麗又無人居住,就下來考察,喜歡上這個地方後就長居此地。佛教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佛教認為人類最初是從光音天來的。光音天的人倒是不需要太空船,他們有神通,飛過地球時,發現這個地方不錯。當時地球上非常富饒,到處生長著香甜的水果,他們因貪吃過甚,結果身體沉重得無法飛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來,這就是佛教中關於人類的起源。

問: 種花時,無意中傷害到蟲類,算不算殺生?
答: 無意中傷害到其他的生命,不能算是犯殺生戒,但屬於殺生的範疇。一個沒有學佛、沒有受戒的人,如果殺生,只有一重業罪。如果受了戒後,則又增加了一重戒罪。或許有人會問: 既然如此,受戒還不如不受了?但是我們要知道,受戒的功德非常之大。我們受戒時,是向一切眾生表示"我不願傷害你",因此,所得到的功德是從一切眾生那裏得到的,而犯戒時只是侵犯了某個眾生。比較而言,功德還是要比罪過大得多。而且我們無意中傷害了眾生,雖然有業罪,但是因為是無意的,所以罪過非常輕。一個人在造罪時,罪行的輕重還要根據動機來決定,如果是無意為之,那罪過就相對較輕,而有意為之,則罪過較重。動物傷害到動物時罪過很輕,而人傷害到動物時罪過就比較重,原因就在這裏。

問: 家中的孩子要吃蚌,怎麼辦?
答: 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應當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而不應隨意地遷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孩子正處於成長的過程中,處於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過程中,如果能以佛法的智慧加以引導,那麼,不僅對他的現在,乃至對他的將來,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問: 關於四害的問題,究竟是不是應當消滅?因為國家也提倡"消滅四害"
答: 據說,動物界最近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討論的主題是:"究竟什麼動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根據它們討論的結果,認為人類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於是,他們準備聯合起來,將人類消滅乾淨,可是它們沒有能力,所以,只好盡可能地給人類造成一些騷擾。由此我們也可以認識到,所謂害與不害是相對而言,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覺得動物是害蟲,從動物的角度來說,其實人才是最大的害蟲。如果動物要消滅人類,大家是不是願意呢?

問: 生活中,總是習慣性地將蚊子蒼蠅打死,是不是可以多念些往生咒來彌補自己的過失?
無意中的殺生行為的確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生活中,可能經常踩死螞蟻,也可能經常打死蚊子,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過失時,要以慈悲心來為它們念佛,祝願它們早日擺脫三惡道的痛苦,願意用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回向給它們,去幫助它們,這樣就能減少自己的過失。

濟群法師在澳洲墨爾本雲陽寺

  1999年春,濟群法師應墨爾本雲陽寺的邀請,進行為期三天的《心經》講座,本文根據講座中回答信徒疑問的錄音整理。

問: 請問法師般若智慧的區別何在?
答: 般若是梵語,和漢語中智慧的含義相當,古德之所以不譯為智慧,採用音譯,
   中國文化中智慧這一名稱,不足以充分體現般若的內涵。因為人世間的智慧是建立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它是有限的,有缺陷的。人類以有限的經驗所建立起來的智慧,是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真實的,原因何在呢?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無限的,而人類的智慧是有限的,有限不能認識無限。何況人類的智慧,雖然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利益,但是人類智慧所發明的東西也會給人類帶來很多過患。就像科學,它會製造許多新事物,給我們帶來方便,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恐怖,如核武器。佛法講的般若是超越經驗的、超越我們的思維的,乃至於只有打破現有的意識所構成的層面後,佛法所說的智慧才會顯現出來。般若是證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一種能力。而人間的智慧是難以辦到的。

問: 可否請法師開示持《心經》的功德?
答: 有很多讀誦《心經》,是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這並不是《心經》最重要
   的功用。《心經》的全名具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意思是以大智慧到彼岸。這就告訴我們受持《心經》的功德,一是開般若智慧,二證得宇宙人生真實,三是解脫人生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何謂涅槃?
答: 涅槃是梵語,漢譯寂滅的意思。指人通過修行擺脫了煩惱之後,生命了進入一種清淨無染的狀態,安靜而無躁動不安,即為涅槃。

問: 請問法師如今社會高速發展,比起古人的生活條件來說,今天的人是更加幸福了。佛法中所說的,這似乎都是一些帶有消極性的觀念,人有了這些觀念是否會導致社會的停滯不前呢?
答: 現代的人喜歡講進步和發展,當然就這個概念的自身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想像中進步和發展總是要比停滯和落後要好的多。可是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現在講進步和發展是有特定物件的。那就是指的是:經濟和科技。許多國家都在極力的發展經濟,發展科技。在一味的強調經濟和科技發展浪潮中,傳統的、自然的、人文的許多寶貴東西卻失去了。比如純樸的民風,傳統的社會美德,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悠閒的心境等都在漸漸的失去。這種付出這麼大的待價的發展,是否值得呢?
   何況人類幸福,單純的靠經濟條件並不能完成的達到,因為幸福不僅僅指物質方面的,關鍵還在於是否擁有良好的心態、身體的建康、和諧的家庭等。這些都是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衣食無憂,擁有許多的金錢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幸福的。
   再說《心經》中所說的”“等,是否就是一些消極的觀念呢?其實不是。首先我們要知道《心經》所說的和通常人們所理解的,指一無所有是不一樣的。佛教所說的,是要否定我們錯誤的認識和執著。而人類的煩惱和痛苦都是錯誤的認識和執著造成的。比如我們一味強調經濟的發展,這背後是否隱藏著,經濟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超過其他一切的觀念呢?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這種錯誤的觀念顯然造成發展經濟中帶來種種付面影響的根源。而我們現實種種物質條件的執著,更是導致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本來都是傷害不了人的,可是我們一旦執著了它都會對我們構成傷害。

問: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面對他人傷害對你的利益,比如人家欠你的錢不還,或者冤枉你,我們是否應該不和他計較呢?
答: 人家不還你錢,或者冤枉你,你不和他計較,無所謂,如果能這樣做到的話,說明你個人已能看淡世間的名利得失。但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我們不僅要考慮到自己,還要考慮到眾生的利益。也就是說:我們的每一種行為,當他涉及到與他人的關係的時候,如果要考慮如何才能真正利益他人。有的時候我們用不計較、無所謂的態度,能感化一些人;也有的時候我們的這種態度有可能遷就的一些人的缺點,甚至害的他。那麼我們真正的慈悲是要幫助他認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 
   人家污蔑你、冤枉你,你不去辯解,有時人家對你的誤解,使得他對你的嗔恨心越來越大,甚至因此而造下種種罪業。你可以如如不動,但卻讓對方痛苦不堪,這能算慈悲嗎?所以在《瑜伽菩薩戒》中有人冤枉菩薩而菩薩不為自己辯護,這也是一種犯戒的行為。

問: 法師說到修行,要我們活在當下,念念分明。但有一位友人曾問一位法師,
   如果親人得病,不去賺錢,而去觀照,去念念分明,那根本就無濟於事,這樣的觀照有必要嗎?關於這個問題那位法師沒有做正面的回答。請法師開示?
答: 我可以給你最直接的回答。我們說活在當下,保持一種清明的心境,不是讓你無所為,而是讓你在做每件事情,包括你在工作,如在談生意、在開車,乃至吃飯走路時,你都能很專注地去做。在古代的農業社會,叢林中常說搬柴及運水,神通並妙用,那麼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可能要說,開車、談工作無非是道。當然環境越是複雜,越是不容易保持這樣的境界,若非修養有素,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佛教中才會有一些專修的特定方式,比如說打禪七,或到深山、寺院中進行靜修,但這靜修也是為了將來回到社會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及相當的定力而服務的。

問: 法師說看破了生死就不會執著。如果我有一位好友的家人病重瀕死,我們用佛教的觀點去勸他看破生死,我們雖然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是別人不知道我們這樣做就會被看作是冷漠無情,不知法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 我們面對別人的煩惱、痛苦,首先要有慈悲憐憫之心,而非冷漠。我們本著慈悲心去開導別人,其中有兩種體現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表面看起來你對他很同情,他為此會感到高興,但是實際上這樣對他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他的執著;相反,如果你能換一個角度,勸解他、開導他,就會減輕他的負擔和痛苦,這樣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是無情的。

問: 目前的商業社會有很多欲望與欺騙,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或者是象日本禪師所說用空的思想去面對,那麼這樣做是否只是把無條件它接受下來?
答: 如果人家要欺騙我們,我們是不是就應該接受他的欺騙呢?有時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欺騙,那就有可能放縱他,對他是沒有好處的。在佛教的菩薩道修行中,方式有二,一種是攝,一種是折。攝,是慈悲、忍辱、包容,象白隱禪師的一般,他們的行為與風采會感化許多許多的人;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折,就是懲罰他,讓他受罰而有所改變,但無論是攝還是折,都要從慈悲心,而非從嗔恨心出發。至於解決一件事情則沒有一定的方式,要靠你的智慧、方便善巧。其中總的原則是:一要有慈悲心,二是看事情怎樣可以處理的更圓滿。還有另一個方面是看如何處理才會對他人有好處。你可以本著這三個原則去處理問題。

問: 請問如果想學《心經》,但如果只是念咒語,不理會經文,是否會有靈驗?
答: 我們專心念一樣東西都會有靈驗,你專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會有靈驗,何況心經的咒語中還潛藏著諸佛菩薩的無量的威力,當然更會有靈驗了。

(流雲記)

濟群法師在南澳竹林精舍秋令營

  2000年春,濟群法師應南澳竹林精舍的邀請,主持了為期一周的佛學秋令營。在秋令營期間,法師為澳州的信徒們開講了《學佛與做人》、《生命的回歸》等講座,並為聽眾解答了學佛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問: 法師,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中的業是什麼意思?
答: 當我們的善行或惡行發生之後,會構成一種能量儲藏在生命裏,這種力量就是業。業是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動衛星上天的作用一樣。
   人的一生在這個世界奮鬥的幾十年,許多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業、地位、財富等,應有盡有,令人羡慕。可是當他離開這個事業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正像一個人來到世界光著身體來的時候一樣,走的時候兩隻手也是空空的。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所能帶走只是我們這一生造下善惡業,以及生活中養成的各種好壞習慣。

問: 善和惡應如何區別?比如說,當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病情惡化到只能依靠儀器來維持時,我作為醫生該怎麼做?我既不想結束他的生命,因為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意味著殺生的惡業;可如果繼續提供藥物來勉強維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為嗎? 
答: 善和惡並不完全是絕對的。經典中說到的十善和十惡是佛法中判定善惡的標準,但這標準也不能適用於所有的情況。在菩薩戒裏,特殊的情況下的殺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壞人為非作歹,菩薩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墮地獄的惡報,也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於這樣慈悲心去殺他,不但沒有罪過,反而功德無量;如果袖手旁觀,則是犯了菩薩戒,因為他沒有將利益眾生放在首位。同樣,如果你是出於對病人的慈悲而去幫助他結束生命的話,不應等同於一般的殺生。
   換一個角度說,作為醫生,你有義務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比如罪犯因為觸犯法律而被槍斃,那是他罪有應得,執行槍決的人也不等於說就是幹了壞事,因為他只是在執行使命而已。

問: 就剛才的問題來說,如果我是那個醫生,我應該怎樣做?結束他的生命還是繼續他的生命?
答: 你指的是安樂死的問題嗎?如果從聲聞的戒律上來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能殺生。作為業報身,疾病產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調之外,還是對於業債的償還。作為佛弟子,要守持不殺生戒,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斷眾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薩,有菩薩的發心,情況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這麼痛苦,寧願自己殺了他,替他承受報應,也不讓他繼續遭受痛苦。如果是本著這樣的願望去解決問題,那又另當別論。但我們作為一個公民,還需要遵循法律的規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行事,還需參照法律的有關條文。

問: 我也想請教關於安樂死的問題,如果疾病是由於業障現前的話,病人在醫生的幫助下實行了安樂死,可他的業還沒有還清,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答: 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造業感果有如欠債還錢,如果你一期的果報沒有償還完,你就人為的結束他的生命,我想這個債還會延續到來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償還。

問: 關於捐助器官的問題。我們的神識要在身體冷卻之後才會離開我們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還有體溫的時候進行,那樣的話,對捐贈者本身是否會造成很大的痛楚?會妨礙到他的往生嗎?
答: 我們的生命體由壽、暖、識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壽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長或短的幾十年,到時間就要結束;暖是我們色身的溫度;識是指精神系統。當身體敗壞,壽終正寢後,識會離開我們的色身,體溫也會隨著識的離去而消失。一般來說,死亡之後身體很快會變涼的,就說明識已經走了,那時的色身不過是我們廢棄的一間屋子而已。可假如識還沒有完全離開的時候,對亡者所採取的解剖行為會構成傷害。
   對死亡的人來說,臨終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時生起了嗔恨心,就會墮落到惡道之中;如果是帶著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處,所以,臨終一念對未來生命的走向有著關鍵的作用。佛教為什麼提倡臨終助念?就是要為將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圍,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應,使他帶著歡喜、祥和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

問: 被殺的人以後可能也會變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將來的變化,又怎樣判斷自己殺他就是正確的行為?
答: 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此時不殺他的話,他當下就會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於以後會不會變成好人則是另外一回事。作為菩薩,在這樣的危急關頭要挺身而出,寧可自己承擔殺生的業報也要制止他造下罪業,使他未來的生命免遭無窮無盡的地獄苦痛。

問: 很多留學生面臨考試的時候,總要來寺院拜一拜,求菩薩保佑他們考得好一點,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這樣做是和菩薩做生意的話,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來燒香了。
答: 祈求佛菩薩幫忙固然是可以的,但關鍵還是要自己用功讀書。到考試的時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著佛菩薩幫忙的話,恐怕是不行。但是我們通過靜坐、誦經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內心平靜,如果靜下心來再去讀書,效果一定會更好。如果通過拜佛開了智慧,對讀書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是說,完全放棄自己的努力,而將所有的希望寄託佛菩薩身上,那樣就流於迷信了。

問: 天人的智慧應該比人高,而且他們都有神通。能夠做到天人,他們的阿賴耶識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報,可為什麼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聞不到佛法呢?還是佛菩薩不想度他們?他們的智慧比我們高,應該是相當容易得度,為什麼他們反而難度呢?
答: 天又分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樂裏,根本想不到去接觸佛法,他們覺得享樂才是最要緊的。經典中有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個叫耆婆在家弟子,是個名醫,僧團裏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醫術非常高明,藥到病除。耆婆因為這樣的功德,死後就升天了。一天,僧團裏又有一個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讓耆婆再來人間幫忙治病。目見連尊者找到耆婆時,他正率領眾天女去參加舞會,遇見尊者後,只看了一眼,車都沒停就揚長而去。目犍蓮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師傅,覺得耆婆很無禮:我到天上來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將車定住質問耆婆,結果耆婆回答說:師傅呵,享樂要緊,我念在師徒一場的份上還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連看你的功夫都沒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報雖大,但往往沉溺於享樂,早已將修道置之度外。
   那麼,而色界天的情況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樂裏中,沉浸在禪定帶來的喜悅裏,也不能進一步修習解脫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業帶來了極大的福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樂,不像在我們的娑婆世界,到處都有天災人禍,有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所以,他們缺乏修行的動力,而智慧要通過修行和磨練才能引發出來。天人雖有善根、有福報,但對於欲樂和定樂的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蓋了,不再產生作用,並因耽於享樂而無暇開發智慧。相反,世間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脫,通過聞思修而修習解脫道,更容易得度。

問: 兜率內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麼區別?
答: 兜率內院是個特殊的地方,是補處菩薩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還在說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發願往生兜率內院,一則可以親近彌勒菩薩聽聞佛法,二則可以追隨彌勒菩薩直到人間成為一片淨土。

問: 升天需要什麼條件?
答: 升到欲界天要通過佈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則是要通過禪定,即四禪八定。

問: 請問隨緣不變的含意?
答: 隨緣不變是菩薩的修行,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什麼地方都去,酒肆、賭場、青樓,可是他的心不會被染汙。他去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用各種不同的身份和社會接觸,利用各種因緣去度眾生,這就是四攝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點則是隨緣隨變,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心也就跟著發生變化。而菩薩通達世間因緣,五欲塵勞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種染汙的因緣,心能不被染汙,如如不動。

問: 為亡者所燒的紙錢及其他用品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答: 其實,這只是活著的人出於對死者的報答而採取的一種儀式,覺得應當讓死者將生前的用品都帶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這些用品?你給他帶汽車,那裏沒有修公路還是開不了;你給他帶電視,那裏沒有電視臺也同樣派不上用場。我們總覺得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有同樣的物質需要,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真正對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誦經、供養三寶、救濟社會,並將所修的共德回向給他,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利益。

問: 如果升到天上也會墮落的話,我們應當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去處?
答: 升天並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學佛是為了趣向解脫--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過智慧的開發,通過對佛法的證悟而獲得究竟的解脫,我們整個的修行,就是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以持戒、修定來開發智慧。而菩薩道的修行則要在自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救度眾生。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往生西方是比較穩妥的捷徑。凡夫在六道中流轉,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們要深信彌陀淨土,深信彌陀願力,一心念佛,因為往生極樂世界能夠使我們不再退轉,不再流轉生死。

問: 在修行中發願如此重要,那怎樣發願才如法?
答: 發願是為我們樹立學佛的目標。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所以,發願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天臨睡前,面向西方合掌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如果我們是行菩薩道的,不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聽聞佛法、解脫生死,那每天就要這樣發願: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願望是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只有樹立了人生目標,我們的所作所為才會有針對性。比如我們要買房子,為實現這一目標,就會努力地賺錢、存錢;反之,如果缺乏目標,錢一到手就會隨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錢也無法積攢下來。對修行來說也是同樣,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我們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會有明確的歸宿,才會日益增長。

問: 《道次第論》怎麼解釋?
答: 這是一部論的名稱,全稱是《菩提道次第論》,是十四世紀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師所造,包括《廣論》和《略論》兩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覺悟之道,這條道路應當怎麼走呢?這就是次第所要講的,初學佛時應如何入手修行,然後,如何從人天乘至聲聞乘進而菩薩乘,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講述得非常清楚;論指的是論典。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討論成佛次第的論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礎、人天乘、聲聞乘、菩薩道。要領有出離心、菩提心、性空見。

問: 法師講到做人要中觀,假如一個人本身很樂觀,同時也能瞭解到別人的悲觀。而因為他樂觀,所以做事很積極,想要幫助悲觀的人,那不是更好嗎?
答: 我們剛才也說到,很多樂觀的人其實只是屬於盲目樂觀。如果按照佛法的標準來說,一個人只有見道以後才能真正樂觀,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的時候,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你的人生裏還有太多的煩惱、太多的業力,你對自己生命的未來還沒有能力把握有什麼資格樂觀呢?而中觀是屬於如實觀,即如實地、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對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問: 一個人的樂觀或是悲觀和他的物質生活是否有關?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觀,是不是和我們的宿世有關?
答: 我剛才講過幾種情況,和物質都沒有必然的聯繫。樂觀和悲觀和我們的世界觀有關,和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有關,和我們的天性有關,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和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也和我們的思想深度有關,物質條件雖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並不是最主要的。悲觀發展到極致者往往會走上絕路,很多哲學家和藝術家都是聲名卓著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找不到未來的歸宿,因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來支撐他們的人生,可見,所謂的悲觀或樂觀與物質生活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問: 金剛經裏說,誦持四句偈的功德大於以三千大千世界財寶佈施,請法師開示。
答: 財佈施功德雖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們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決我們人生的煩惱。我們以財富去扶貧濟困,雖然能解決他們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錢再多也用得完,有時錢多了甚至還會使人墮落,會滋長受施者的依賴性。而佛法的佈施則不同,它能夠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煩惱得到解脫,因此,法佈施的功德更大。

問: 士兵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作為佛弟子,若遇到戰爭該怎麼辦呢?
答: 如果從聲聞乘的戒律來說,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殺生的,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哪怕是為了保衛國家。如果從菩薩乘的角度來說,戰爭就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若一個和平的國家遭受侵略,作為菩薩來講,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惡業,也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心去參加戰爭,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明確的是,出發點應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謂非正義戰爭,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別國,作為佛弟子來說,寧願失去一切也不能參加這樣的戰爭,否則,就會給未來的生命帶來無盡的後患。

問: 在家學佛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 既然是在家居士,當然還是可以正常地談情說愛,結婚生子,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在五戒允許的範圍內。吃素的問題也不定一非要堅持,能吃素當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話,只要不殺生,吃三淨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說,學佛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是沒有任何妨礙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佛使我們的道德得到了淨化,使我們的人格得到了昇華,這對於維護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著根本的保障。

問: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誦經念佛和行善哪個更重要?
答: 誦經念佛和行善並不矛盾。行善是培養我們的福德資糧,而誦經念佛則能培養我們良好的心態,使我們的心更寧靜、更自在,這樣才能將自己更好地奉獻給社會,否則我們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雖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夠做好,能不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相應的利益卻是個問題,有時甚至是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問: 天堂和地獄究竟在哪里?
答: 天堂和地獄可以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當我們內心被喜悅充滿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天堂;當我們內心被煩惱佔據的時候,這一刻就是地獄。天堂和地獄也可以在人間,有些人過得無牽無掛,灑脫自在,就如同身處天堂;也有的人貧病交加,精神崩潰,雖在人間,就如同身處地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充滿愛心、充滿慈悲心,那麼人間就是天堂,就是淨土;反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充滿痛苦,充滿嗔恨心,那麼人間就是地獄。我們學佛,要關心當下的天堂地獄。

問: 怎樣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確的規定嗎?一定要誦經嗎?
答: 皈依三寶後就是佛弟子,區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標準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著取得佛教徒的資格的手續,當然要想成為一個佛教徒還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誦經則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問: 學佛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答: 很多人覺得學佛是逃避現實,什麼是現實呢?我們一般人所說的現實,只是代表著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結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賺錢,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這樣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積極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棄這些,於是人們便覺得出家是逃避現實。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一、學佛並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數的一部分。而沒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樣,過著常人的生活。至於出家人雖然放棄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現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論人生的追求來說,出家人則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應該是為追求真理、為成就智慧而活著,為利益眾生而活著。又怎麼能說出家人是消極避世的呢?

問: 自從學佛後,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對一切看得很平淡,這樣的修行對嗎?
答: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盡到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家庭中,要當好父親,當好丈夫,還要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除了這些責任之外,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世界?平淡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著冷漠,對一切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態度就不對了。學佛的人要能夠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現實人生,了知世事無常,如幻如化,但同時又要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問: 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答: 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種差別,當然是不一樣的。
   那麼,學佛究竟的意義在哪里?我們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通過工作和勞動可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通過學習和娛樂可以改善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為什麼要學佛呢?關於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
   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去看電視就是解決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決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我們的痛苦得到暫時的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後依舊還是煩惱,可能還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會說,物質條件的改善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的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的財富和權利於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煩惱,可見,改善外在的環境並不足以究竟解決人生煩惱。
   也有人會說,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們的痛苦?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煩惱是來自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來自我們往昔做造下的惡業,所以,我們只有剷除這一切產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內心的困惑。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里都會自在,學佛和不學佛的根本區別就在這裏。

問: 請法師講一講自己親眼所見的六道輪回的事例。
答: 六道輪回是人們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們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論的教育,人死如燈滅,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輪回的理論卻告訴我們:生命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並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續。
   常人的特點是什麼?就是眼見為實:我能看見的,我能感覺的就是事實,反之,則不能作為事實來接受。現代人總是跟著感覺走,但很少會對自己的感覺做一番考察,我們的感覺是否可靠?我們的感覺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根據佛法來看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覺既粗糙又錯亂:首先是粗糙,我們的能感覺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感知,比如微觀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放大鏡的發明,我們永遠都無法相信微觀世界的存在;我們也看不到宏觀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望遠鏡的發明,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廣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以為千真萬確是真實存在的,並不一定就是客觀的真實。何必一定要我親眼見到才是真實有的呢?

問: 我是個佛教徒,在春節期間家人殺了很多眾生,但又不會善巧地勸說,請法師說一下殺生的禍害?
答: 作為佛教徒,在別人殺生時,首先要勸說,盡到自己的責任,但有時也不是一下子就會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殺,就不會犯殺戒,所以,不必痛苦內疚。至於勸說家人的方式,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可以從環境保護的意義上來說;也可以從人類的良知來說;可以從動物被殺的痛苦來說;可以從肉食對健康的影響來說;也可以從因果報應上來說,總之,要以對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勸說。

問: 萬一不小心做錯了事怎麼辦?
答: 不小心做錯事的罪過特別小,佛教中講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無意的,罪過就比較小。就象我們在平時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別人的諒解。如果我們再能對自己不小心犯下的過錯有懺悔之心,並以實際行動來彌補,那麼,就不必再耿耿於懷。但如果我們還自以為是,堅持己見,就會加重自己的罪過。

問: 我自己總是進香,為什麼還是生病?
答: 進香和生病矛盾麼?生病既是由於我們的業障,也是由於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調。如果我們暴飲暴食、生活毫無規律,再去進香去問菩薩:為什麼我還會生病?菩薩又如何來回答你呢?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己保護自己,光燒香還不行。如果只會燒香,那是和菩薩做生意,供兩個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們學佛只是想在菩薩那裏得到什麼,那是凡夫的貪心,而貪心和佛法是不相應的,佛陀教導我們要放棄自己的貪著,學佛就是向佛學習,用佛陀的言行為榜樣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問: 佛菩薩普度眾生,他們是否度化眾生的行為中得到某種滿足呢?
答: 佛陀普度眾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內容,就是悲、智、願、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對世界上的眾生有無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後,他的悲心和願力在無窮無盡的世界中去度脫眾生。佛度眾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應,不是我想要度才來度的,因為是無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處祈求千處應,就象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人世間卻會顯現出千萬的月亮,何處有清淨的水,何處就會顯現出月亮,原因是什麼?月亮有心嗎?我們有清淨的心,有虔誠的心,佛菩薩就會和我們相應了,就會達到感應的效果,不可以用我們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薩,古人雲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況是佛菩薩呢?

問: 自己不殺生,而家人殺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 自己不殺叫別人殺,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樣,罪過是一樣重的,而教唆了一個人,還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讓家人殺的,也不是為專門為你殺的,這樣的菜邊肉在實在想吃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吃的,不犯殺生戒。

問: 為什麼要燒香、點燭、燒錫箔給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 燒香是中國的傳統觀念,為了表示對我們的祖宗的不忘本,對人世間的道德的維持來說有相當積極的意義,那供品他會不會回來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們知道根據佛教來說,我們想要給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內,因為四十九天之內,他未來的去向還沒有定好,就象畢業後還沒有找到工作,如果要走後門就要抓緊,如果一切都已經定好了,已經在六道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變就比較難了,你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於一年之後,三年之後,對亡者的作用已經非常小了,只是對我們自己,為了表示孝道,為了表示不忘本,為了社會的道德有積極的意義。

問: 世界初成的時候,人是從哪里來的?
答: 佛教以為人是從外星球來的,當時光音天的人到我們地球,是以一束光來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連忘返,看到樹上的果實,就摘幾個來吃,吃著吃著就再也回不去了,後來我們的世界就有人了。

問: 什麼是佛法?有什麼作用?
答: 佛法最簡單的定義是:佛法是究竟解脫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人生的煩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決,這時就需要佛法。

問: 為什麼進大殿我的眼淚不住地流下來?
答: 我想這是潛意識中善根的流露,這不是有意識的,是感覺不到的,你有這樣的感覺而不是無動於衷,說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學佛。

問: 世間人將佛教作為迷信,以為佛菩薩就是佛像、菩薩像,不聽也不信,怎麼辦?
答: 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會說這種話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麼,你就可以進一步問他,既然不懂,何以認為佛教是迷信?這本身就是種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裏面就有正見,對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對宇宙人生的正確認識上,相反,世間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對金錢、對地位、對感情、對鬼神的迷信中。

問: 佛教對善與惡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答: 佛法對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善的行為不僅對眼前有利,更能對未來生命有所利益。我們說佈施是一種善行,通過這一行為,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吝嗇,使我們的人格得到淨化和昇華,同時,它還能為我們招感未來的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還是以佈施為例,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了利益。所以,我們衡量一種行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而不善的行為同樣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凡是不能對自己的現在及未來都有所利益的行為,凡是不能對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們判斷行為的善與不善,主要是根據它的果報來判斷。
   在我們的生命裏有一個清淨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的佛性,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清淨寶藏之外還有無明。我們的生命由清淨和染汙這兩種東西構成,這兩者都是無始的。佛性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所謂無始無明。無始也就是沒有開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轉過程中,貪、嗔、癡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常說一念不覺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覺悟過,是念念不覺。當貪心現起的時候,我們常常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貪了,我們的嗔恨、妒嫉、煩惱習氣也都是同樣。我們的生命時常都是處在這種不覺的狀態中,學佛就是要將這不覺的根源徹底剷除。佛法講因緣,因為有這無始的無明,才會有貪、嗔、癡,才會造業,才會流轉。當生命中沒有了這些染汙後,就不會再有貪、嗔、癡的產生,因為因已經沒有了,就象沒有種子也就可能長出樹來一樣。
   佛法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善惡的標準也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我們瞭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是以此來指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使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

問: 自我的回歸是不是不重視他人的感受?
答: 自我的回歸就是使我們的認識回歸到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錯誤的情緒裏面,並非不重視他人的感受。學佛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四攝法門裏有一條是同事,就是要我們學會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當我們面對一個殺人犯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他罪大惡極,很討厭他,可你設身處地去為他想一想,感覺就會不同了。他之所以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和他從小的教育環境有關,和他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有關,也許並不是他自甘墮落,而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夠客觀地來看待任何現象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認識。

問: 什麼是因緣?常常聽人說要隨緣,這說法是否正確?
答: 隨緣是不是有緣就隨呢?不是的。因緣包括著善緣和惡緣兩個方面,惡知識要引誘你去幹壞事是緣,善知識要帶你學習佛法也是緣,我們要懂得分析和辨別,要隨善緣而不隨惡緣。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佛法講因緣,其中有疏的因緣,也有親的因緣,用哲學的概念來解釋,就是主要條件和次要條件,主要條件為因,次要條件為緣。比如樹的生長,種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陽光樹木生長的條件,是次要的緣。我們來這裏學習佛法,這一念發心就是因,法師為你們講佛法,竹林精舍為你們創造聽聞佛法的機會,這就是緣,好的緣能夠使我們的善根不斷增長,使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在此同時,你們也是我的因緣,因為有你們來聽法我才會講,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互為因緣,是相互的。

  (若閑、馮德寶記)

濟群法師在蘇州定慧寺

  近年來,蘇州西園寺每年舉辦大型講經法會,向廣大信眾普及正信的佛法。為了使這一活動開展得更好,下院定慧寺精心佈置了可容納五百餘聽眾的大型講堂。2000年春,講堂甫經落成,即邀請濟群法師開講《成佛之道--皈敬三寶篇》。本文根據法會中法師與聽眾的問答整理而成。

問: 什麼是佛法?
答: 確切而又簡單的說: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和煩惱的方法。

問: 為什麼進入大殿,眼淚會不住地流下來?
答: 這是潛意識中的善根流露,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和感應。而這種潛意識的流露,
   說明你有善根,是往昔種下的善根在作用,所以,可以好好學佛。

問: 人們常常將佛教等同於迷信,以為佛、菩薩就是泥塑木雕的佛像、菩薩像,根本就不願進一步瞭解,怎麼辦?
答: 長期以來的唯物主義教育,使得社會上的很多人都將佛教等同於封建迷信,這一觀念還比較普遍,因此,我們要以善巧方便來引導。你可以問他:你瞭解什麼是佛教嗎?如果不瞭解,怎麼會認為它是迷信呢?一般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懂佛教是什麼,你就可以進一步告訴他,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對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基礎上,"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你還可以進一步告訴他,什麼是迷信。所謂迷信,其實遍佈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金錢的迷信,對地位的迷信,對感情的迷信,對鬼神的迷信,對人際關係的迷信,凡是我們認識不清,而又特別執著它、依賴它的,都可以稱之為迷信。如果有機會,我可以和大家來探討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講一講,佛教究竟是什麼?是唯心還是唯物?是有神還是無神?是哲學還是宗教?這都是我們在認識上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有必要澄清有關的概念。

問: 佛是什麼?是否指一個人的道德好壞或對人生、對世界觀的看法?
答: 佛,就是覺悟的人,是智慧、慈悲、道德,都達到究竟圓滿的人,也是徹底斷除了痛苦和煩惱的人,是獲得了至高無上的人格的人。

問: 念誦經典時,常常遇到生字或冷僻的字,影響讀經的效果,應該怎麼辦?
答: 有一本專門的字典,對佛經中經常出現的難字進行了注解,可以用它幫助你。

問: 為什麼經典經書傳至今天,仍然不會過時?
答: 佛經,是佛陀給我們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理,既然是真理,它必然是超越時空的真理,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就永遠不會過時,就像佛法講的三法印諸行無常,世界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譬如說無常變化的道理過時了沒有?不會過時吧。古代世界是無常變化的,今天的世界還是無常變化。中國的世界是無常變化的,外國的世界仍然是無常變化。所以,每個人在任何一個時空,都沒有辦法擺脫無常變化的規律。因為它是真理,所以不會過時。

問: 佛教也有*輪,與*輪功的*輪有什區別?
答: *輪屬於佛教的標誌,比喻佛陀所說的教法就像*輪摧毀一切。摧毀什麼呢?不是摧毀人類,而是摧毀人類的煩惱和世間邪見、邪說。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說四諦法門,就叫"初轉*"。現代很多氣功都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體系,為了傳播的需要,便依附於佛教或道教的典籍。不僅*輪功有這個現象,其他如菩提功等等,都盜用了佛教的部分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氣功的盛行,對弘揚佛法也有一定好處,因為有些信徒就是從接觸氣功才走上了學佛之路。但那些氣功師往往對佛教只有一知半解,因此,難免誤導信徒,更有甚者,在盜用了佛教的內容後,又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歪曲,*輪功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李洪志盜用了佛教的業力、三界及*輪為自己所用,卻對其原有的內涵進行了極大的篡改。在這種情況之下,佛教又成為受害者。所以,在國家取締*輪功之前,佛教界就對*輪功現象展開了批判。

問: 為什麼學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男性約只有10%,這是什麼原因?
答: 學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的資料是否確切?倒也沒人做過統計。今天我們講堂裏,男女比例還是差不多。但不可否認,總體上看,學佛的女性的確比男性多。至於原因,可能是女性的感情比較細膩,更容易感受人生的痛苦;還有就是女性更需要尋找依賴,而男性則相對獨立,容易自以為是;再有一個原因是,男性事業心強,當他沉溺於事業時,根本無暇考慮人生問題,而女性有更多時間去寺院,去接觸佛教。

問: 聖嚴法師在禪學開示中指出,第七識是意,用意修行便是走上捷徑的正路,請法師開示心意識?
答: 這屬於佛教心理學的內容,佛教把人的心理分為八識,小乘佛教講六識,大乘佛教講八識。心是第八識,意是第七識。第七識和第八識都屬於潛意識的範疇。前六識則是意識的範疇。心、意、識三個概念,有時同時使用,名稱不同,但內容往往相同。譬如說,心是積累,我們生命中積累很多東西,我們的知識和經驗都儲藏在心裏,這就是第八識;識屬於了別,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及我的意識和思維,這主要是識的作用,通過識對世界的認識,然後將很多知識儲藏在生命裏。意是指第七識,人有強烈的自我,而自我意識的建立,就是以第七識為基礎,這個問題講起來,要講很長的時間,以後再詳細說。

問: 有人以前從事公安工作,專門槍決犯人,如何消業?
答: 從事槍決工作的人,相當於古代的劊子手,那他們所造下的殺業,責任是不是在他呢?不是。因為他只是執行者而已,真正的決定權不在於他,所以對他來說,做這種事不會造成犯罪行為。何況那個被槍決的人,也是罪有應得。但作為佛教徒來說,我們對所有的人,不管好人或壞人,都要本著慈悲心和同情心,不能覺得他們就是該死,而要以慈悲心為他念佛、誦經,祈求他們來世做個好人。

問: 念經念錯字,會不會下地獄?
答: 沒有那麼嚴重,念經念錯字,會影響念經效果和理解,下地獄一定不會的,不用擔心。

問: 一個佛教徒在晚年犯了錯誤,如何來彌補?
答: 一個佛教徒犯了錯誤,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犯了錯誤,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那樣也於事無補。對於所犯的錯誤,我們要有懺悔心,一方面要悔過,一方面要表示以後決不再犯。懺悔能使我們所做的罪業從重業轉為輕業,輕業得到消除。

問: 佛教徒死後的歸宿在哪里?
答: 這沒有一定,不是說所有的佛教徒都很有修行,也不是說,所有的佛教徒行為都很圓滿。即使是佛教徒,也可能會下地獄。但只要我們如法修行,就有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來生繼續做人,歸宿是因人而異的。

問: 什麼是涅槃?
答: 涅槃是梵語,翻譯成漢話,就是寂滅,寂滅我們的煩惱和痛苦。一個人如果徹底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就進入了涅槃的境界。

問: 老年人學佛有沒有用?
答: 學佛對一個人來說,任何時侯都不會早,也不會晚。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有機會聽聞佛法,就應珍惜,就應及時把握。而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也不在時間的早晚。有的人修行幾十年之後,煩惱、習氣一點也沒減少,並沒有比那些不學佛的人好多少。相反地,如果有人曾經無惡不作,但學佛後,立刻放下一切惡念,這一念可能就超過幾十年的修行。所以,學佛不在於時間長短;也不在於學佛早晚,關鍵在於是否將佛法落實到生命中,是否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問: 怎樣學習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通過淨土三資糧:即信、願、行。首先,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存在;其次,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只要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問: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答: 這個問題很大,我們知道,在秦漢以後,中國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釋、道三家。佛教雖是外來宗教,但跟中國傳統的文化水乳交織。就像外來的血液輸入你的血管,雖不是你的血液,但進入你的血管後,跟你的血液已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幾乎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中國哲學史來看,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始終貫穿著佛教的哲學思想;而宋明理學,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維新代表人物梁啟超、康有為、譚詞同也還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來推廣社會改良。至於文學藝術領域,佛教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於蘭盆會、吃臘八粥等民俗活動也是淵源於佛教,甚至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也不知不覺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觀念,如煩惱、世界、因緣。而佛教的道德更對我們的人生有著相當的影響,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說,就是我們沿用至今的生活準則。這個問題很大,只好簡單地講一講。

問: 宗教境界、藝術境界、審美境界有什麼區別?
答: 這三者可以嚴格分開,也可以融為一體。所謂的藝術境界和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有相當關係,如果接受佛教的一些思想,審美觀就會受到影響。古代很多文學藝術家都是佛教徒,如王維、蘇東坡等等,在他們的詩詞裏,在他們的作品裏,充滿了佛教思想,由此可見,宗教境界和藝術境界、審美境界是可以相通的。


問: 為什麼在當代社會,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答: 因為社會需要佛教,而且佛教深入民心。其實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深入的,佛教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延續至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接觸到佛教的一些思想。在我們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中,會有學佛的信徒;在我們學習的傳統文化中,更離不開佛教的影響。但這些只是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不一定是正面的,甚至有一些歪曲的部分。所以一般人從這些表面的現象去認識佛教,往往會產生很多的誤解。譬如我們看到周圍的人來寺院燒香拜佛,會以為學佛是保佑平安的一種手段;我們看到少林寺的電影,會以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才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內涵;我們看到小說的魯智深因為殺人而出家,又會以為那些和尚都是因為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才去出家。所以,要對佛教真正有所瞭解,還是需要認真地學習。我個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沒有煩惱,要想解脫人生的痛苦,要想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味,要想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都可以從學佛入手,以佛法的智慧來解決這一切問題。

問: 佛教提倡不殺生,是不分善惡,一律不殺呢?還是區別善惡,善者護,惡者殺?
答: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從聲聞戒的角度來說,不殺生就是一律不殺,沒有善惡的區別。因為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不能以分別心來對待。而所謂的害蟲,如老鼠、蟑螂等,究竟是不是該殺?其實,害與不害是相對的。環保專家認為,地球上最大的害蟲不是四害,而是人類。因為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破壞是其他害蟲無法相比的,那麼人類是不是也該殺呢?所以,我們不應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害蟲就該殺。
   從菩薩戒的角度來說,特殊情況下菩薩也可以殺生,而且不殺還犯戒。如果有個歹徒拿著炸彈行兇,作為菩薩,必須挺身而出殺了歹徒。那麼,古代那些疾惡如仇的俠義之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把歹徒殺掉,是不是菩薩行為呢?其實這不屬於菩薩行為。為什麼?原因是他是帶著嗔恨心去殺人,而菩薩是對歹徒生起了極大的悲心,可憐他因為無知而造下惡業,將生生世世在地獄受極大苦報。不但會給他人造成傷害,更會給自己造成傷害。所以,菩薩為拯救他寧願自己因殺生而下地獄,也不能讓他造下這一惡業。

問: 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時間概念嗎?可以改為三時因果嗎?
答: ""代表時間,""代表空間。我們所說的世界,就是時間加上空間,因此世與時差別不大。所謂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也可以說成是前世、今生和來世。但過去、現在、未來,有其相對性,當我們說現在的時侯,已成為過去;當我們說現在的時侯,未來已進入現在空間,所以時間並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不必過份執著,哪段是過去,哪段是現在,哪段是未來,這就是凡夫之見,不是佛法智慧。

問: 佛法說:"心即是佛",求佛先從心嗎?
答: 學過佛的人都知道,我們雖然"心即是佛",但我們現有的生命現狀是不是佛?佛陀沒有煩惱,我們也沒有煩惱了嗎?佛陀已通達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們通達了嗎?雖然說"心即是佛",可是我們的心還充滿煩惱。所以,我們還是要先學佛,通過佛法的指導不斷消除煩惱,運用佛法的智慧如實地認識自己,當我們自己成佛的時候,就不需再要求佛了,但這需要過程。   問: 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這樣,成佛不是太容易了嗎?
答: 佛經裏有個故事,說一個五通仙人的神通非常廣大,可以隨意地上天、下地,也能預知未來。他自己算出過幾天就要死了,他雖然神通廣大,但是該死的時候還是要死。他覺得很苦惱,認為自己的神通對解決生死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這時,另一個天人就告訴他,你可以去請教佛陀,只有佛陀能夠幫你解決生死問題。五通仙人立刻飛到一座名山,摘了二朵花準備供佛。他見到佛陀後,立刻提出了生死問題來請教。佛陀告訴他:放下,五通仙人就放下左手的花。然而,佛陀又說: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還是叫他放下,他說;我已沒有東西可放了。佛陀這才對他說: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東西,而是你的執著,你對生死的執著。我們所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的屠刀其實就是我們對生死、煩惱、五欲塵勞的執著。一個人要真正放下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克服,才能逐步放下。如果不是平常修養有素,你想一下子將它們都放下,根本是辦不到的。

問: 對李洪志所謂的圓滿、成佛、極樂世界,應如何區別?
答: 佛法所說的圓滿是三德具足,即智德、斷德、悲德。智德是智慧上的圓滿;悲德是慈悲心的圓滿;斷德是斷除了一切煩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標準去衡量李洪志所說的"圓滿",它究竟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兩者的區別也就能夠分清了。

問: 學佛的人到外道的場所時,應如何做?是否可以皈依?
答: 我們對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的、讚歎的態度,不要因為他們是外道而輕視。作為一個學佛的人,即使是對普通的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態度,何況其他宗教的神祗。我們一樣可以合掌問訊,這些禮節能夠體現佛教徒寬容的胸懷。再則,我們雖然學佛了,但畢竟還是凡夫,在人格遠遠不能和這些神相比,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恭敬他們呢?所以恭敬和皈依是二回事,我們既然已經皈依了三寶,就應將三寶作為依怙,不可以再去皈依其他神教,否則會失去佛教徒的資格的。

問: *輪功為什麼能蠱惑人心呵?
答: *輪功為什麼能夠如此蠱惑人心?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法的弘揚得太少了。如果大家都能夠有機會接觸佛法,就會有辨別正邪的能力,*輪功自然也就沒有市場了。佛教界在九六年就開始批判*輪功,因為*輪功既依附佛教又貶低佛教,很多理論都是對信眾的誤導,只要稍有宗教常識的人都不會被矇騙。所以,要徹底消除*輪功的隱患,必須要從弘揚佛法入手,否則是很難從根本上發生作用。

問: 靜坐時如何把握""字?有念頭時,是否用心地念佛去壓住它?
答: 靜坐時,我們不要刻意地追求靜,因為追求靜也是一種妄想。如果我們追求靜,執著靜,就達不到靜的境界。當我們執著於靜的時候,就會因這一念頭對妄想會持排斥的態度,而我們每排斥一次,就是對這個念頭的鞏固,使它的力量越來越大,它所產生的效果恰恰背離了我們的初衷。
   所以,我們在靜坐時,對各種念頭都要不取不舍。無論是執著的取還是討厭的舍,都會使我們的心越來越亂。當妄想到來的時候,我們只需以正念去觀照它,不為妄想所動,不隨妄想亂跑,這就是修行的功夫。所以說,真正的靜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心不隨著境界轉。

問: 吃素已經六年了,現在有病,需要吃肉食,是否可以?
答: 一般來說,生病都不是因吃素引起的。素食其實是有益於健康的,所以生病後就更應該吃素。生病時更容易體會生命的無常,要加倍精進才對。

問: 怎樣和出家幾十年的師父溝通?
答: 怎樣和出家的師父溝通?我們要以恭敬的心、求法的心去向師父請教,不管他出家的時間有多長,我們都要同樣的恭敬和虔誠來對待。

問: 父母生病,要吃活的海鮮,應該怎樣正確對待?
答: 在我們學佛的過程中,有些事情是原則性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方便的。所謂原則就是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父母想要吃活海鮮,雖是人之常情,但是從因果來說,這種想法對他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為子女,既然已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就要對父母好言相勸,這才是真正的孝順。實在勸不了的時候,可以買一些已經死掉的回來。吃素和吃葷可以方便,看各人的條件,但不殺生是原則,絕不可輕易地違反。

問: 能否辦一個居士佛學院,使居士能得到較為系統的學習和深入?
答: 我們的"戒幢佛學研究所"就招收居士,當然要有一定的水準,要經過考核才能來就讀。將來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我們也考慮辦"都市佛學院",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居士,每週上兩三次課,系統地學習幾年。最近,我們也在籌辦"網路佛學院",利用網路所提供的便利條件來推廣正信的佛法,不久之後就會運作起來,這也為佛法的弘揚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問: 定中出現幻覺是否可信?
答: 定中不管出現什麼境界,都不可以去執著,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如果是好的境界,我們執著了就不會進步;如果是壞的境界,我們執著了就會走火入魔。所以,無論是什麼境界,都不要去在乎、去分別,更不要去執著。

問: 為什麼要受"八關齋"
答: "八關齋"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一種戒律。五戒的規範和世俗的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們獲得人天福報。而八關齋戒更接近於出家人的戒律,是為在家居士種下了出世解脫的因。所以海外的一些道場,很多居士會在六齋日到寺院受八關齋戒的。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非常大,佛經記載,一日一夜受關齋戒的功德相當於一生受五戒的功德。將來機緣成熟的話,我們就多給大家舉行一些"八關齋"的受戒儀式。

  (馮德寶、若閑記)

  西園寺下院定慧寺每週安排弘法共修活動,濟群法師曾多次應邀前往舉行佛學講座。2000年秋,法師再一次來到定慧寺講堂,為廣大信眾就修學佛法的要領作了開示,並回答了居士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本文根據講座的現場錄音整理而成。

問: 請法師詳細解釋一下貪、嗔、癡三個字的含義?
答: 貪是一種染著的心理,所謂染著,就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產生的貪念。貪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吝嗇就是其中的一種,貪財的人不但捨不得將自己的錢財與別人分享,甚至捨不得給自己享用;驕慢也是其中的一種,自戀的人自己的任何長處都引以為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諂曲還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地位就會去阿諛奉承。
   嗔恨是對討厭的人或環境所產生的排斥心理。它也有很多表現形式,有因厭惡而產生的嗔恨;也有因嫉妒而產生的嗔恨;或是因得不到而產生的嗔恨。
   癡就是愚癡,因為不明事理,不知道佛法的因果,不瞭解無常、苦空,不瞭解解脫之道,這些都屬於愚癡的表現。
   貪、嗔、癡,在佛教裏被稱為三毒,就是三種生命的毒素。

問: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明不可以以某種形式來求佛,而現在到處有人拜佛求聖,是否就是以色求如來?它和行邪道有什麼區別?
答: 佛陀在這個世界的示現有很多種形式,從他的法身、報身、化身一直到我們現在所禮拜的佛像,但《金剛經》的思想卻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佛像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拜佛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拜佛,主要是起到見賢思齊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三寶、對佛法生起信心。因為凡夫都是比較著相的,如果沒有那樣一個相作為物件,就很難對佛法、對三寶產生恭敬的心。所以,禮佛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修行,在於啟發我們的信心和恭敬心。
   但這並不意味著執著佛像,崇拜佛像,禮敬佛像就能使我們獲得解脫。真正的解脫,是要依靠佛陀所證悟的法,只有佛陀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是我們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如果概括地來說,整個佛法的修行就包括在八正道之中: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命。真正的解脫,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成就。所謂行邪道,是指一個人執著於佛陀的色身或佛像,而不是根據八正道去修行。
   佛像有存在的意義,但佛像並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身相也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什麼呢?是法身。因為色身是會毀壞的,佛陀八十歲就入滅了,就是告訴我們,即使身為佛陀,他的色身也不能脫離成住壞空的規律。所以,佛像的建立只是引導信徒的一種方便,而不是讓你去崇拜這個偶像。但一般人很容易著相,看到佛像就以為是佛的真身,只見佛像而不見佛法,這也是《金剛經》要求我們不要著相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佛,是佛的法身。我們可以通過對佛像的禮拜而加深對三寶的信心,但一味執著於佛像,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問: 如何理解明心見性?
答: 明心見性,其實是超越了我們認識和理解的一個層面。也就是說,不應以我們常規的認識和思維去理解,可以舉個禪宗的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裏求法之後,就離開了。五祖的弟子中有個慧明,是將軍出身,覺得六祖還是個在家人,怎麼就把祖師的衣缽拿走了呢?他很不服氣,就去追趕。他追上之後,六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但衣缽是祖師傳下來的,不是誰想拿就能拿得動的。慧明拿不走衣缽,就感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於是就請慧能大師出來,說:我是為了求法而來,不是為了搶衣缽而來的。六祖說:既是為求法來的,那我就給你說法!不思善、不思惡,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慧明聞言即刻開悟。
   禪宗裏所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所見的性,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生命狀態。我們每個人都處在思維的狀態裏,一念接著一念,當我們的思維還沒有形成,當我們的念頭還沒有產生時,我們的生命是什麼樣的狀態?當我們還沒有出生之前,我們的生命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禪宗所要追尋的,就是我們生命的真正主人!我們現在都身不由己地被妄想和煩惱包圍著,沒有能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因而,六祖就對慧明說:你好的也不要想,壞的也不要想,你什麼都不要想,最後看看你自己究竟是誰?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要你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去認識。

問: 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
答: 在修行上來說,理一心不亂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層面,或者說已經見道了,如果按照禪宗的要求,就是已經達到見性的程度。而事一心不亂則還沒有見性,只是獲得了相當的定力,感覺一句佛號念起來時,任何妄想都不再出現了。當你念著念著,念到有一天,突然間你的意識一下子粉碎了,你的智慧隨之一下子打開了,這時候,就進入理一心不亂了。

問: 如何理解禪淨雙修?
答: 禪,是禪宗,比較偏向于自力,也就是獨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修行上,也不走古人的老路。正如禪宗祖師所說的那樣: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古人行處行。而淨土宗,相對來說就比較傾向於他力,他力是誰的力量呢?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通過念佛,借助於彌陀的願力。比如我們到上海去,如果步行去,就是純自力;如果坐火車、汽車去,就是借助他力。顯然,他力要比自力要方便些。
   在修行方式上,禪宗是無門為法門,入門比較難,相比之下淨土宗的持名念佛,就容易多了。禪宗因為依靠自力,畢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即使修行工夫很深,如果不往生西方,死後還有沒有把握呢?即使開悟了,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來生也還有可能迷失。只要生死未了,那麼,流轉三界還是非常地不保險。所以很多禪宗祖師雖然修禪,但同時也回嚮往生西方;更有一些祖師會採用念佛的方式來修行,比如參念佛是誰?將念佛和禪宗的修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而修淨土宗的人,如果只是念佛,又容易落入心外求法,境界也不容易提高。所以,淨土宗的一些祖師提出,要念自性彌陀。自性彌陀是相對他方彌陀而言,西方有阿彌陀佛,但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佛性,跟阿彌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一樣的!因此,念佛不僅要念西方的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為了開發我們生命內在的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就不是一般的念佛了,念的是自性彌陀,是唯心淨土,因為淨土也不能離開我們的心。這麼一來,念佛自然也和禪宗結合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禪淨雙修。

(邢曉彤記)

濟群法師在上海玉佛寺

  2000年,濟群法師應上海玉佛寺邀請,為上海信眾開設了題為《佛教命運觀》的講座,本文根據法師演講中的問答部分整理而成。

問: 承認人有命運,與佛教的"無我"觀點是否矛盾呢?
答: "諸法無我"是三法印之一,也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重要特點。但無我並沒有否定緣起及因果的假像,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只是說明在生命延續的過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主宰。所以,佛教的無我觀和命運的存在是不矛盾的,緣起是無我的,命運也是無我的。

問: 佛教也認為算命有一定道理,可生辰只問年月日時辰,每個時辰都有很多人出生,那麼和法師同一時辰出生的人今天又在哪里講經呢?
答: 這個問題看來要調查一下才會知道。不過,生辰與命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生辰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不能決定一切。從另一方面來說,在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遭遇不同的情況,也會面臨不同的選擇,這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況且,佛教認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命運是由我們的善惡行為來決定。因此,算命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能告訴我們命運發展的規律,並不能夠囊括所有的變化,所以,即使是同一時辰出生的人,也會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問: 請法師現身說法,談談自己出家學佛後命運起了什麼變化?可談內心世界的變化,也可以談現實的變化?
答: 看來這的確要現身說法,不能光談別人的命運,也要談談自己的命運。從我出家的過程來看,應該說還是有命運的安排。首先,我作出出家的選擇時,年紀還很小,大概只有十六、七歲,而且還是個農村的孩子,受的文化教育也不高,對人生的認識幾乎零,實在是談不上對人生有了認識之後才選擇出家。所以選擇這條道路,和家庭環境有些關係,因為我生長在一個學佛的家庭,從小就接觸了很多出家人,不知不覺間親近了很多出家人。因為喜歡寺廟的生活了,就到寺廟裏去了。可以說,我出家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父母沒有要求我出家,也沒有反對我出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麼就出家了,或者就是命中註定吧。
   我出家之時,宗教政策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廟過著單純的農禪生活。80年中國佛學院招生,以我當時的文化程度也不應該能夠考得上,結果也不知道怎麼就被錄取了,看來也是命中註定。進了佛學院之後,因為基礎比較差,就如饑似渴地學習,打下了比較紮實的佛學基礎。畢業後先是在廣化寺,在一種相對封閉環境中又繼續學修了幾年。然後,種種因緣的聚合,使我來到廈門南普陀,並從那裏開始走向弘法的道路。
   出家二十多年來,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順乎自然,每個因緣也都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門來。就我自己本身來說,不會特別去爭取什麼,但有很多機緣推動著我,使我多多少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點,我對佛教事業的熱情始終都非常高,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願力,才有很多善緣來成就我。所以,回顧我的成長過程,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我想可能一半是願力,一半是命運。

問: 法師在生活中遇到過什麼逆境麼?你又是怎樣處理的?
答: 在我的生活中,好像不曾感覺有什麼順境和逆境。我認為一個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問題,如果有因緣做事,能夠為佛教事業和社會民眾提供些幫助,我很樂意去做一做;如果沒有因緣做事,那麼過一種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挺好,可以讀讀書,在山裏享受大自然,這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人家不讓我做,有人要讓我做;如果都不讓我做,咳,那正好,我可以幹我自己的事。總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覺得是挺好,覺得現有的處境是最好的。

問: 我請了一尊觀音菩薩在家供養,可有居士告訴我沒有開光的菩薩放在家很危險,我很害怕,就趕快把它藏在箱子裏,請問佛教中有這種說法嗎?
答: 為佛像開光的做法當然是有的。但開光的意義在哪里呢?我們要知道,供養佛像主要是為了增長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和恭敬心,在恭敬中增長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在恭敬中約束我們的身心。當我們請到一尊佛像時,你對這尊佛像是否有足夠的認同,覺得他就是佛菩薩?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如果我們只是從商店裏請來了佛像,往往會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那麼,如何使藝術品變成佛像呢?就可以通過開光的儀式來取得內心的認同感。通過這個開光了之後,你在內心裏面覺得這個是一個菩薩,主要的是起到這樣的一種作用,覺得他就代表著佛菩薩。如果你本身信心很足,覺得不開光也沒有妨礙你的信心和恭敬心,是否開光就不是特別重要,這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而不是本質的問題。
   還有些問題也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就是對於破損的佛像該如何處理?戒律中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把破損的佛像燒掉,並將灰燼丟在乾淨的地方,總之,是要以恭敬心來處理。我們知道,佛像的意義主要是為了讓我們增長信心,如果佛像製作得不夠莊嚴,不能讓人們生起歡喜尊敬之心,那我們為了讓更多的人對三寶增長信心,做適當的處理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本著這樣的發心去處理,不但沒有罪過,而且還有功德。

問: 燒錫箔是否是迷信?佛像放在窗門上是否可以?
答: 佛教裏沒有燒錫箔的有關規定,當然在世的人為了求得心理安慰,燒一點也沒有關係,但必須明確這和佛教沒有關係,只是傳統的民風民俗而已。
   至於第二個問題,佛像不應隨便亂放,而要放在我們覺得最莊嚴、最清靜的地方。我們對三寶的恭敬,主要是為了自己的修行,如果隨便亂放,就達不到恭敬三寶的效果。所以,若佛像擺放得不如法,並不是佛菩薩要怪罪你,而是會妨礙自己的修行。

問: 吃素後,蛋類能不能吃?
答: 一個嚴格吃素的人,是不吃蛋類食品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論基礎,是為了不殺生,為了體現對眾生的慈悲。而雞蛋是生命的胚胎,特別是一些有性的雞蛋,吃了也會涉及到殺生。當然,現在養雞場裏出來的雞蛋,很多是沒有爸爸的雞蛋,也可以說是沒有生命,這樣應該是不屬於殺生的範疇。有些人如果實在想吃,倒也沒有太大的妨礙。

問: 因果報應是三世決定,究竟由誰來統計這個問題呢?
答: 那如果有誰來統計,就變成有神教了,比如基督教,就由上帝來決定一切。而佛法認為,因緣因果是屬於世間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像一顆種子種到地裏之後,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由誰來決定它的生長過程呢?它只是順應著自然的規律,就象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誰來決定的呢?也沒有,它只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問: 佛教的命運觀和儒教、道教的命運觀,會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而改變嗎?
答: 儒、釋、道對命運問題的看法,不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但在解說的方式上會有變化,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就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但不是內容的。就像我現在給大家舉辦講座,就要採用一種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如果給古人講座,就要採用另外的方式,不過我還沒有這個本事。

問: 家庭中是否可以養小鳥?
答: 根據菩薩戒的規定,家庭中是不可以豢養狸貓豬狗。但有很多人通過養小動物來獲得生活的樂趣,並形成了一種業餘愛好。但我們可以想像,把小鳥關在籠子裏,是限制了它的自由,損害了它的正常權利,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不僅人類有人權,一切眾生都有眾生權。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誰也不從屬於誰,動物也應當有自己的自由生存權利,為什麼我們要迫使它陪伴著我們,迫使它為我們服務?除非它自己願意。由此可見,我們為了博得自己開心而限制它的自由,這本身是一種不慈悲的表現。但是話又說回來,有些小鳥從小就長在鳥籠裏,已經失去了生存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既然已經養了,還是要繼續養下去,最好是給它換個更大的空間,以慈悲之心來對待它,而不是當作寵物來取樂。

問: 眾生無始以來皆具佛性,為什麼在無始以來又流轉生死,不知自己本有的佛性呢?
答: 我們的佛性是無始的,但我們的無明也是無始的。無始以來,雖然我們有佛性,但我們還是在念念不絕的無明狀態中。本有的佛性沒能發揮作用,雖有若無,除非有一天,我們把無明所構成的妄想世界徹底打破之後,我們的智慧才會開發出來,並由此啟動生命的另一個系統,那就是佛性的系統。

問: 怎樣區別魔和業障的顯現?怎樣對治魔障?
答: 魔的範圍非常廣泛,在佛教來說,有煩惱魔、生死魔、天魔、五蘊魔。如果從更廣的意義上來說,凡是障礙我們解脫修行的一切因緣和行為都是魔障。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要誦經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鬧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將電視的音量開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說,魔障的範圍非常廣泛。
   那怎麼對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還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們自己不在乎,不執著,那魔對你就無可奈何了。

問: 假如今生有兩人因為口角而起爭鬥,最後甲殺了乙,當然甲就種下了惡因。假如來世還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頗有修為的佛弟子,這時乙該怎麼處理兩人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要守不殺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那麼乙是否應把對方幹掉才符合因果的原理呢?
答: 因果報應固然是一種規律,但從佛教的修行上來說,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種因果規律,所以才不能殺生。如果乙再去殺了甲,那在無始的生死中,這樣的冤冤相報又何時了呢?所以,不殺生才是對的。

問: 如果定業可以通過行善來改變,那麼"定業不可轉,果報還自受"又如何解釋呢?
答: 定業不可轉,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至誠懺悔之後,還是會有轉機,如果不懺悔,那就是不可轉。

(若閑、馮德寶記)

濟群法師在蘇州西園般若堂

  200147,蘇州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博士生及部分教師來到戒幢律寺,在般若堂認真地聽取了濟群法師題為《認識佛教》的講座。講座結束後,法師還就師生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問: 如果不執著的話,是不是會過於消極?
答: 當我們認准一個目標時,我們可以隨著這種緣去努力。即使沒有執著,一樣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過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態;但如果我們執著於這件事的話,就會被它的發展變化左右我們的情緒,傷害我們的心靈。佛法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成敗都是由眾多條件組成的,只要我們懂得從因緣來分析,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認識,就不會一廂情願地執著於結果。
   弘法也是同樣,過去的那些高僧大德們,雖然也在以各種方式救度眾生,但不會執著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祖師雲:做水月道場,空花佛事,世間的一切都象水中的月亮般虛幻。雖然如此,該做的事業還是要去做,該度的眾生還是要去度,因為世間的眾生都在生死中沉淪,他們的痛苦需要有人幫助去解決,但做的時候又不能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所執著,不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也是佛法中所說的空和有的關係,要認識到事物的空,但這種空不是虛無;同時也要認識到事物的有,但這種有只是緣起的假相。只有正確認識到空和有的相互關係,我們才能夠將弘法和修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做事的時候也能體會到自在的感覺。

問: 如何正確地看待欲望?
答: 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的道德還是出世間的宗教都對欲望持否定的態度。傳統的宋明理學甚至將欲望和道德完全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主張。以佛法的觀點來看,欲望從倫理的角度可分為三性:善的欲望需要發揚;惡的欲望需要壓抑;除此而外,還有非善非惡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需要等等,這些欲望本身雖然沒什麼過患,但它們一旦和我們的貪嗔癡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發展科技的目的在於改善物質條件,它的進步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同時也使人類的欲望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升級,造成了很多新的社會問題,如環境保護的問題,道德滑坡的問題。現代青年奉行的是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拼命地掙錢,拼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麼?花掉的是你們的生命!因為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其實,一個人的基本生活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條件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很多的需要並不是生命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為滿足攀比之心而產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社會要求你有舒適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飾,要求你一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而獲得輕鬆,相反,我們比以往活得更累。當我們面對一桌豐盛菜肴的時候,我們的味覺已完全被它們所麻醉;當我們面對閃爍著霓虹燈的街道時,我們的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所佔據……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掙錢,結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麼?

問: 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 剛才談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時還有一點沒有談: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樣是神本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於對現實人生的關懷。在今天,佛教在我們現實人生中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其實,只要三寶還住世,只要寺院還存在,即使不能為社會做點具體的工作,但至少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精神的家園,提供一個精神的休憩之所。我們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機會到寺院來靜一靜,反省一下,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使社會中的貧富現象越來越懸殊,很多人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如何使社會的財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錢人象菩薩一樣慈悲眾生呢?如果我們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行使這樣的職責,目前還有一定的困難,但宗教團體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僧尼是獨身,沒有家庭拖累,不必為自己的生計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業。臺灣的證嚴法師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慈濟在臺灣有四百多萬會員,無論是賑災扶貧,還是發展醫療事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說,佛教對社會道德的重建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宗教的內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為什麼說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強調因果觀念,如果沒有這兩者作為行為的約束,人們就會報著僥倖的心理去犯罪,使社會失去基本的制約。的確,法律能夠解決部分的問題,但執法者的能力和廉潔又直接關係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對罪犯繩之以法,但破壞已經構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防患於未燃,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有關現代人心靈健康的問題、環保的問題,情感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導方式。
   我個人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人生佛教的弘揚,在各地作過很多有關這方面的講座,目前,部分演講錄音也陸續整理成文,如《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佛教怎麼看世界》、《佛教的財富觀》等等。根據長期的研究,我發現佛法對當今社會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解決之道,對社會的改善有著積極的意義。

問: 出家後是不是就沒有煩惱了?
答: 如果沒有煩惱就成佛了。但對於世間的人來說,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修養不同,煩惱自然也就不同。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煩惱是哪里來的?是自己找來的。一個人超然物外的人,煩惱自然會少很多,而我們要求得越多,煩惱相應也就越多。我們想要結婚成家,殊不知,結婚成家就是煩惱的開始,而生兒育女更是牽掛的開始;我們想要事業有成,可是,事業做得越大,我們就會陷得越深,就會有操不完的心,有忙不完的工作。
   我出家二十多年,從來都沒有擔心過家庭和工作之類的問題,所以,這些煩惱對我來說都不存在。就我個人來說,一直是隨緣弘法,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也沒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執著,煩惱應該說是不太明顯。

問: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長期吃素會不會煩惱?
答: 吃肉的問題對我來說的確是個麻煩,因為長期吃素,生理系統早已改變,有時在外面吃飯,碰到做得不太乾淨的飯菜,如有蔥蒜的味道或鍋沒有洗乾淨,我吃了會吐的,所以,我的煩惱是這個,而不是想吃的煩惱。
   你們覺得出家是一種逃避,我還覺得世俗的生活是一種逃避,為什麼這麼說呢?前面講到,在我們生命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我們的心性,那才是生命真正的自我,如果我們不向內追求,而是盲目地向外尋找,通過各種娛樂來麻醉自己,不是一種最大的逃避嗎?
   每個人只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是消極厭世,都算不上逃避。你們的追求是求學,是成家立業,我們的追求是開智慧、完善人格,從人生的追求來看,我們比你們還積極。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只是在過一種習俗所約定的生活,更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的。什麼是消極?什麼是積極?對每個人來說,消極和積極都是相對的,我們選擇了文科的時候對理科就會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選擇經商的時候就會對做學問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問: 佛教怎樣看待種族主義?
答: 不久前,我去了歐洲,國外很多人都開始認識到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是狹隘的觀念,不利於世界的和平統一,如種族間的衝突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造成的。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各地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所以,我們應該打破一些傳統的觀念,以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世界,以更廣闊的胸懷來關愛人類。 

問: 您是因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門的嗎?
答: 遺憾的是,我還沒來得及挫折就遁入進來了。主要是沒有機會,我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十多歲就到寺院來了。
   當然,僧團中的確有些人是因為受到挫折,因為事業和感情出現了問題而出家,但這樣的人出家後在佛門中不會有什麼作為,古德雲: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將相雖然可以征服他人,但不一定能對付自己的煩惱,而一個出家學佛的人,則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一個人要成為英雄容易,要成為聖賢困難。出家是要戰勝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萬緣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要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和志向,只有這樣,出家學佛才可能有所作為。否則也只是在寺院混,難以得到佛法的受用。

問: 佛教所從事的心靈淨化工作是不是也能由其他宗教或心理醫生來進行?
答: 各種宗教都是從事心靈淨化的工作,但佛教和其他宗教有層次上的不同。其他宗教往往是借助於他力,通過祈禱,懺悔達到反省和淨化的效果。而佛教是自力的,必須對生命自身有深刻的瞭解,修行才能有進步。
   國外有心理醫生,在過去,類似的工作由神職人員和出家人擔當,心理醫生是近代才出現的。

問: 有家庭會對從事弘法工作帶來影響嗎?
培根有句話說得非常好,當你有家庭的時候,你的愛首先會給你的家人,而一個沒有家庭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愛平等地給每個人,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社會。如果沒有家庭,對從事弘法的工作會更有利,當然有家庭也是可以做的,但有了家庭之後,就會有很多的責任要承擔,要為此操勞不休,所以,會有很多的牽掛,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

  (若閑記)

 

 





主持人
濟群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