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8/20 NPO  編輯部 報導

《現觀莊嚴論》說﹕「發心為他利,欲正等菩提。」大 乘佛教以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為職志,這是宗教精神的最高表 現。然而,濟度眾生需要淵深的智慧,廣大的悲心和堅強的 意志,而這些條件只有成了佛的人才能完全具備。因為,只 有佛是知、情、意三方面都達到究竟圓滿的理想人格。因此,為了普度眾生,一個真正的大乘菩薩必定會由衷地發起“ 為利眾生願成佛”的意願。有成佛意願和決心的菩薩,將不再畫地自限,以三界安樂和個人解脫的德能為滿足,眼光自然遠大,胸襟自然開闊,積極修習戒、定、慧三學,自我節 制、訓練、涵養、提昇、開展、廣學利益眾生的一切世間學問方法,乃臻於盡善盡美的正覺境界。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其實,大乘菩薩初發心欲成佛和兒童、學生盼望將來成為教師、醫生、工程師、總統的心理 成份是一樣的。盡管二者的理想不同,意解的層次不一,但 基本上對未來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心理現象----對未來意象 角色的自我設定和期許,即欲求。因此在下文中,筆者將試 以涉及未來的心理學的觀點,略論發心在宗教實踐上,所具備的心理功能。


心理分析的理論指出,一個人目前自我的種種植根於過去。但是人格、智識、和能力的自我鍛鍊和發展,卻受另一因素所影響 ,那就是艾克森(Erikson)所謂的「預期的自我」的形成。


因為當我們認同並選定一個未來的意象角色時,自然會產生 一種欲求、向往及模倣的心理,而此種心理將或多或少地,視其強弱程度而定,影響到目前的行為,使我們的所作所為 符合心理的欲求。如果沒有這種未來的自我意象來聯結目前 的行為和未來的遠景,則人類所有的活動,將僅限於對當前外界刺激的機械式的回應而已。這將使人滿於現狀,得過且過,庸碌一生。辛革(B.D.Singer)在「未來中心的角色意象」一文中,曾引用社會心理學家高登(Gordon)和吉根(Gergen)的話說﹕許多的成長,乃因有自我意象的存在,並由於它的幫 助而產生﹔因為此意象協助我們把目前的眼光帶入未來 的視界。」


此外,也引用艾克森的話﹕在童年的早期, 兒童便試著去理解他們未來可能的角色, 或者試著知道什麼樣的角色值得想象,值得學習﹔這將使他們 ( 潛移默化, 無形中 ) 突破自己的能 力範圍而達到未來可能的結果。」

為什麼「預期自我的形成」有助於自我的成長呢﹖因為
社會心理學家福蘭克(Frank)曾提示﹕「欲使目前的生活具有意義,則對未來深懷希望是必要的,因為它會產生回應的影響,來推動我們目前的生活。眼光愈遠,愈會表現出圓滿的行為,而把目前當作趨向未來目標的途徑。」(註65)而且 職業社會學家羅森伯格(Rosenberg)認為﹕「一個人極易把 未來的職業地位,溶入目前的自我意象中。譬如﹕設想自己 是未來的醫生、教師或工程師等﹔漸漸地,他就會發展出作為這種從業人員必備的態度、價值觀和行為。」


因此,當一個人認同了某一職業、地位或人格角色的價值,並以此意象角色對自己作未來的期許,那麼這種對「未 來意象角色」作自我期許的心理,便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作 用,推動他發展出該角色必備的知識和行為。換句話說,模倣裝扮某一角色,會使我們無形中接受並學習該角色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態度,這將有助於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促進自我的成長。


「預期的自我」的理論,雖然屬於社會心理學的領域, 但是筆者發現,它可以用來對大乘發心作心理學上的詮釋。


因為“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發心,基本上就是以佛----無上菩提作為預期的自我而產生的。


當一個佛教徒意識到世間的無常,理解到生命現象的虛幻不實,以 及生命內涵可以無限制地轉化和提昇之後,他開始依教奉行,認真地修習解脫道。在聽聞思維大乘佛法的過程中,他進 一步了解獨自解脫是不圓滿的,因為個人不是宇宙中的一個孑然獨立的個體,他與芸芸眾生的關係密不可分,甚至於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可能曾為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既然是這樣,因此當他目睹往昔的父母親人沉淪三界中受苦,心中自然會湧現出一股欲使人眾生離苦得樂的沖動。然而要如何 才能使眾生離苦得樂呢﹖除了成就智慧、慈悲、意志和能力都圓滿的佛果以外,實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於是他便由衷地發起“為他利,欲正等菩提”----“為了利益其他的眾生,我決定要成佛”的意願。


從佛教教義的立場來解釋,「欲,就是對所愛樂的事物 的希望。……對所愛樂之事起見聞的希求,就是欲。復次,有給予精進作發起的所依作用。」所以,一旦發起求正等菩提之欲,則此欲求心所必將推動一個人努力地去實踐大乘佛法,乃至於成佛。如果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無上菩提心發起之後,「無上菩提----佛」這個「預期的自我」便形成了。於是這個建構在未來的意象角色所形成的自我期許的心理,便開始積極地推動他學習六度四攝,進而發展成 一個大覺者必備的淵深智慧、廣大慈悲和堅強意志。

換句話 說,由於接受了「佛」這個未來的意象的角色,反映到現實 生活的層面,便會導引這位佛教徒的一切行為,使他不斷地 超越自我,努力在利他的廣大之行中實現自我的理想。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理解,大乘的發心確實具有宗教實踐上的心理功能,它可以推動一個信仰大乘的佛教徒,使他不斷地邁向最究竟的宗教理想。而此動力最基本的心理 因素,就是未來意象角色的自我期許----欲。陳玉蛟中華佛學研究所教授

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





主持人
陳玉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