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2/28 09:25 NPO 編輯部慈慧報導

 

《智者啟蒙攝頌》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鄔金智美堪布 譯
 

智者啟蒙攝頌》略釋 

大恩上師鄔金智美堪布2007春首次傳講於台北
弟子grace記錄整理
 
 
前言
造頌者全知米滂仁波切對自宗寧瑪巴恩德極大,雖然從蓮花生大士君臣二十五尊者以來許多修行人證境成就高深,穿牆入室常有耳聞,而且也出現諸如榮稱班智達、龍欽巴尊者等大智慧者,然而將寧瑪巴自宗見修行上與他宗不同見解一一釐清者首推米滂仁波切。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公稱米滂仁波切是文殊菩薩化現,所說法無有過失不容懷疑,誠信者能得到無比加持。法王謙稱自己如有任何微細功德完全來自他老人家之加持。
本論《智者啟蒙攝頌》以偈頌的形式總攝佛法品類名相,其中列出佛法品類這點為與根本頌不同之處。論中包含大小乘一切法內容豐富,能認識佛法名相等於找到開啟佛法寶庫鑰匙。
何以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品?痛苦哪裡來?業來。業哪裡來?煩惱來。煩惱哪裡來?執著來。執著的對境有十,故有十品。彌勒菩薩《辯中邊論》中說應善巧處分十: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時、諦、乘、有為無為法等十。以正理了悟這十品間接斷除十我見能脫離無名黑暗獲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

 
正文
一、頂禮偈頌
滅四具六離二邊 淨妙具有悲功德 頂禮文殊童子尊 傳弘智者啟蒙頌
 
 
第一句頂禮佛法教主釋迦牟尼佛,佛滅四魔去除修善行障礙。四魔分別為煩惱魔、蘊魔、死魔與天子魔。煩惱魔指的是貪瞋痴疑慢等煩惱;蘊魔指的是色受想行識,佛只有無漏的五蘊;死魔使壽命中斷,無著賢菩薩說對行善者而言活愈久愈好死亡為障礙;天子魔有三解:
1.      欲界六天忌妒心重阻人行善。
2.      細微天子魔是由於前述三種魔而有的心散亂現象。
3.      他化自在天天王歡喜自在天子有五箭。聞法時睡覺就是中了他的一箭。
佛具六善,此六功德分別為:自在、善妙色、祥瑞、聲名、智慧、精進。此六佛已圓滿,而且佛離輪迴涅槃二邊。
第二句第三句作者米滂仁波切頂禮本尊文殊菩薩。文殊菩薩遠離煩惱障、所知障淨智妙慧又稱妙吉祥,他悲智雙運除智慧外大悲周徧。
作者禮敬佛及文殊菩薩希望得到加持能順利傳講《智者啟蒙攝頌》宏揚佛法。
 
二、本論略義
所應於何善巧者 佛說十處如下述 謂蘊界處及緣起 處非處暨根與時
及與真諦並諸乘 有為無為法於十
 
譯者堪布鄔金智美所加科判含誓言內義。誰是智者?譬如專業。我等透過聞思修習也可變專業變厲害。應習何者?根據佛典簡约為十如上所述,我一定要學會通達。
三、蘊 
色蘊受蘊及想蘊 行蘊識蘊謂五蘊 色即五根與五境 並及法處所攝色
眼耳鼻舌身五根 色聲香味觸五境 眼之對境區分為 青黃赤白根本色
煙塵雲霧及日光 陰影明暗八分支 長短方圓及高低 粗細平與不平形
此外優劣中庸等 其內分成多種類 聲分有執受大種 及無執受大種因
二者俱生是為三 示道有情能詮義 及其反者共為二 詮義復分凡聖二
此外優劣中庸三 其內區分成無量 香分好惡與等分 天然調合等區分
甘酸鹹苦辛澀味 味道承許為此六 悅不悅意居中三 等等分類尚多種
觸分因與果二者 因觸謂堅濕煖動 滑澀重輕飢渴冷 軟鬆緊饜病老死
歇息及與勇氣等 是謂果觸之支分 法處所攝色分五 極略色與極迥色
徧計所起受所引 定生自在等五者 極微塵與微塵者 鐵塵水兔羊與牛
日塵蟣蝨乃至指 輾轉七倍遞增長 二十四指為一肘 四肘名為一步弓
五百弓為俱盧舍 八俱盧舍是由旬 受蘊之中又分為 樂受苦受捨受三
或身樂心樂身苦 心苦受及捨受五 眼等根境識和合 由觸產生受等六
此中各分樂苦捨 是故受蘊成十八 或分身受心受二 有染汙及無染汙
貪執及出離所依 等等分為諸多類 想蘊之中復分為 眼等根境識和合
由觸產生想等六 執義執名故分二 或分有相與無相 大小想及無量想
無所有等想蘊六 如上所述作分類 行蘊之中復分為 相不相應二者中
與心相應之行蘊 即是五十一心所 受想以及思作意 與觸是為五遍行
欲樂勝解與憶念 定慧是謂五別境 除受想蘊二者外 餘皆含攝於行蘊
信與不放逸輕安 行捨以及慚與愧 無貪無瞋及無癡 不傷害以及精進
即謂十一善心所 體性善故彼善 無明貪欲及瞋恚 我慢疑惑及見解
名為六根本煩惱 若將見解分為五 薩迦耶見與常斷 邊執見與顛倒見
見解執為最勝見 戒律禁行執為勝 五見解與五非見 名為十根本煩惱
忿怒懷恨與惱害嫉妒誑妄與諂佞 無慚及與無愧者 覆藏慳吝與憍舉
不敬信復及懈怠  放逸忘失不正知 惛沉掉舉與散亂 是謂二十隨煩惱
彼等三十煩惱中 身邊二見與彼二 具相應者無明外 餘於欲界體性惡
是故與彼等相屬 諸業悉皆轉為惡 睡眠惡作與尋伺 四者名為四異轉
不相應行分廿四 得及無得眾同分 無想以及無想定 滅盡等至與命根
生住老以及無常 名身句身及文身 異生流轉與定異 相應勢速次第時
方所數目和合性 循此類推他亦然 識蘊當中復分為 眼識乃至意識等
此即名為六識身 復加染汙末那識 以及阿賴耶識等 承許名為八識身
有為法攝於五蘊 聚集之故彼亦名 言依具因與世間 或稱見處與三有
欲樂以及貪執之 近取有漏蘊彼等 有諍以及苦與集 亦說彼等應出離
五蘊區分若善巧 於己執持一獨自 不實見解能破除 於有為法皆通達
 
蘊,梵文skandha,何為蘊?集、聚。放在一起、聚在一塊兒,好比把過去、現在、未來集為時間。蘊品講五蘊:色、受、想、行、識。
先說色蘊
能轉變能破壞者為色,分五根五境以及法處所攝色。可以接觸到的是觸色,不能接觸到的是抉擇色,像有些非心非物但有特定的東西。四個因色十一個果色,地水火風四大為因色,他物均由四大產生稱因色;果色為五根五境以及法處所攝色。法處所攝色《阿毗達摩集論》有五種,《阿毗達摩俱舍論》僅提到無表色。
五根為眼、耳、鼻、舌、身。眼根為眼識的基礎,透過眼根看到東西,形狀如胡麻花或小小的太陽花;耳根如樹扭曲外耳殼與耳道;鼻根如銅針是薄小的管子;舌根如半月,辣味舌面無感覺,周圍彎月形感覺敏銳;身根如鳥皮膚非常薄。
五境即五塵:色、聲、香、味、觸。

眼對色,色分顯色與形色。顯色又分四根本色青、黃、赤、白與八分支色煙、塵、雲、霧、日光、陰影、明、暗。形色包括長、短、方、圓、高、低、粗、細、平、不平。還可分為優、劣、中庸三等,其中還可再變化,青黃相混為綠,黃赤為橘等等不一而足。
 
聲境可分三
1.有執受大種、無執受大種、兩種俱生:人的身體由四大構成四大發出的聲音人能執受,簡言之人體發出的聲音叫有執受大種;器世間外四大物質世界所發生聲音叫無執受大種,比如風聲水聲;人接觸物所發出的聲音是有執受大種、無執受大種兩種俱生,比如人敲鼓。
2.示道有情能銓義是能表情達意的聲音,分成聖人聲音與凡夫聲音兩種;不能銓義的不能表達意思譬如風聲。
3.優、劣、中庸的差別。

香境分為二
1.好、不好、剛剛好。
2.天然的、人工調和成的。
       
味境分二
1.甘酸鹹苦辛澀六味,甘指的是甜。
2.悅不悅意居中三,指讓人喜歡不喜歡的味道。
 
觸境分因果
因觸是與地、水、火、風相對應的堅、濕、暖、動。
2.果觸是四大和合產生的觸,包括滑、澀、重、輕、飢、渴、冷、軟、鬆、緊、饜、病、老、死、歇息和勇氣等。饜是滿足,歇息是身體放輕鬆,勇氣是氣足力足。

法處所攝色為意根之所對分五
1.極略色:將眾色層層分析到最小。
2.極迥色:虛空的色。或說對顯色青、黃、赤、白、光、陰影、明、暗….觀至極遠而難見名為極迥色。
3.遍計所起,如夢境。
4.受所引色即無表色,受戒所得戒體未破戒時存在,破則不存。由四大色法而生故名色,外相不顯故名無表,有防非止惡功能。
5.定生自在色:為禪定所起色,火禪定一片火,水禪定一片水。
慈誠羅珠堪布在《心經講義》中舉了好幾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分析諸色至一極微,一極微為色極少。少到什麼程度呢?論典上載,以一極微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極微合成一團,稱為一微塵,此微塵非肉眼可見,唯天眼可見之。合七微塵為一鐵塵,合七鐵塵為一水塵,合七水塵為一兔毛塵(兔毛的尖端極細小的),合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合七羊毛塵為一牛毛塵。合七牛毛塵為一日塵。日塵、指能通過窗隙,如我人肉眼可視光中浮遊的細塵。七日塵合成為虮,虫卵大小,七虮為蝨大小,七蝨大小為手指頭中間的關節寬觀,二十四指寬為一肘長,四肘長為一步弓等約身高,五百步弓為一俱盧舍約一公里,八俱盧舍是一由旬。物質形成的時候,至少須具足地、水、火、風四大,與色、香、味、觸四塵(四微)始能形成,不能缺一,故稱「八事俱生」 

安立無表色條件有三:
1.透過有表色得無表色,如因大禮拜、受戒儀軌而得戒未破時存在。
2.未遇障礙一直存在,如比丘昏迷時戒體猶在。
3.由善惡決定,只有善惡之分沒有無記狀況,外道以殺生為善之戒是惡。

受蘊解說如下:
受者感受,至少七種分纇:
1.苦、樂、捨(不苦不樂)
2.身樂、心樂、身苦、心苦、捨。
3.根塵(境)識和合產生六種受。
4.此六受又有苦樂捨分別共十八。
5.身受與心受,與五官五根相應者為身受,與意識相應者為心受。
6.有染與無染,對身體貪愛為有染污受如凡夫所為;對身體無貪愛為無染污受如聖人所為。
7.對色聲香味觸五妙欲貪執,或對五妙欲厭煩之出離。

想蘊解說如下:
想是認知,從三方面分別:
1. 根塵(境)識和合由觸(五遍行之一)產生想分六種想。
2.執義或執名,現量認知叫執義;名言安立叫執名如分別男女。
3.有相想、無相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等六種。無相想包括聖者對萬法無執著之想、非想非非想之想、嬰兒不貪著名言之想。除此三種無相想外叫有相想凡夫之想。欲界中想為小,色界中想為大。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為無量想。

行蘊解說如下:
行蘊中的「行」字,有遷流、變化、造作的意思。此中特別突顯「造作」的意義,係指在思想上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的各種因素,此中包括著籌劃、決斷、意志等心理趨向。在阿毗達摩哲學中,行蘊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五十一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四十九心所和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共七十三。

行蘊分為與心相應或與心不相應兩類

1.與心相應:五十一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皆攝於此。包括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三十煩惱、四異轉。總數五十三是因為把根本煩惱中的見解再細分為五,看起來多了四個。
1-1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受為愛根,想為見本,兩者輪迴生死故列入五蘊,不列在行蘊中。遍行的意義,遍乃周遍,所謂無處不至;行是心行,即能緣之心,遊履於所緣之境。心若生時,此五心所相應俱起。它通於一切識——八識心王;一切性——善、惡、無記;一切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地——三界九地,故有遍行之名。觸是根、境、識三者的接觸,故又稱「三和」。作意即是注意。思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與心相應,使心於種種善惡境,作出種種善惡的業用,這即是身、口、意三業中的的意業。心識之生,由作意而至於思。

1-2五別境:欲樂、勝解、憶念、定、慧。
別境者,以此五心所所緣之境,各別不同,非如遍行同緣一境。欲所緣者為所樂境,勝解所緣者為決定境,念所緣者為曾所習境,定所緣者為所觀境,慧則於四境揀擇為性。 
在遍行心所生起時,雖然生起善惡之念,但念而未作,若肯當下止息,則業行自消。及至別境,乃必作之心,善惡皆然。此五心所,具一切性——善惡無記;一切地——三界九地,而不緣一切境,亦非相續。非心有即有,故無一切時;非與一切心相應,故無一切俱。 
欲心所:欲是希望, 
勝解心所:勝者殊勝,解者見解,即是殊勝的見解。 
心識於緣慮決定境時,有審決印持的作用,此即勝解的自性。既經審決印可,即不可引轉,即其業用。於疑惑境,則不起勝解。 
念心所:念是記憶,於所經歷過的事物記憶不忘,就稱為念。 
定心所:定的梵語三摩地,譯曰正定
慧心所:慧即智慧,是明白揀擇,簡擇是比量智,於一切所知境界,簡擇其得失,而推度決定,故簡擇即慧之自性,由揀擇而除掉疑惑,即是慧的業用。在愚昧心中,疑惑心中,則不能起慧。再者,邪見之流,以其癡增上故,不能簡擇,亦不起慧。
1-3
十一善心所:信、不放逸、輕安、行捨、慚、愧、無貪、無瞋、無癡、不傷害、精進。體性善故與它相接觸的都善。何為行捨?修行之人,捨棄貪瞋癡三法、及令心昏沈掉舉等障,令心平等正直,安於寂靜。
1-4三十煩惱分為十根本煩惱和二十隨煩惱。無明、貪欲、瞋恚、我慢、疑惑、及見解六種心所稱為根本煩惱,由此能生起隨之而來的叫隨煩惱。若將見解分成五:薩迦耶見(身見)、常斷邊執(邊見)、顛倒見、見解執為最勝見、戒律禁行執為勝見,根本煩惱就有十種。隨執一端,以為最勝,即固執其所見,一切鬥爭依之而起。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認為受持牛、狗、雞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這是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之見。隨煩惱計有二十種,忿怒、懷恨、惱害、嫉妒、誑妄、諂佞、無慚、無愧、覆藏、慳吝、憍舉、不敬信、懈怠、放逸、忘失、不正知、昏沉、掉舉與散亂。身見、邊見和與之相應的無明除外,其餘的在欲界中體性惡和它相屬的諸業跟著都轉為惡。相屬可分彼生相屬和一體性相屬。燒柴生煙煙從燒柴生叫彼生相屬;火與熱,有火就有熱度兩者同時存在此俱生關係叫一體性相屬。

1-5四異轉
睡眠、惡作(厭惡所作令心不安住意即後悔)、尋、伺。善惡或無記不一定隨初發心改變,如先作惡而悔則善,先作善而悔則惡。睡眠的能力是令所做不成功,故睡前當發菩提心轉睡眠為道用。尋思透過智慧與心所想大概了知未加詳細觀察如見物知其為杯。伺察者進一步探討觀察瞭解,知該杯為有花紋飾玻璃所製。

2.與心不相應:《阿毗達磨集論》不相應行分成二十四種,《阿毗達磨俱舍論》分為十四種,是有為法但不屬五十一心所法又不是物質色法,以此三義故令列不相應行。
2-1得:得者成就不失,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如透過儀軌得戒,不屬心不屬色。
2-2無得:失去。如受菩薩戒者破戒是無得。
2-3眾同分:經過懷胎九月又十天得生為人,人所擁有福份皆有,能見日月火…意謂與大眾相同的一部分,如人與人同,天人與天人同。
2-4無想:由在欲界修無想定,故感無想天果,名無想報。六識暫時可以遮止不現行,然而阿賴耶識未壓制,隱沒者會再出現。
2-5無想定:這是外道所修的一種禪定,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不起現行。
2-6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這是佛教聖者所修的禪定,修無想定,前六識不起現行,修滅盡定,兼滅第七識的染份心王心所。
2-7命根:即壽命。
2-8生:於色心諸法,本無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與形成。
2-9住:已生之後,在因緣相續條件下的存在曰住。
2-10老:有情由生到死,於念念相續存在期間,身體衰朽變化曰老。
2-11無常:指世間事物的生滅遷流,變化無常。對人來說,無常大概指的就是死。
2-12名身:名者名詞或概念,身者聚集,諸法各有其名,能詮釋自體的語言,如松一個字是名,松樹二名為名身。不管看到松、樹或者松樹都知到它代表某樣東西。
2-13句身:表達完整意義的句子,用以詮釋諸法的差別意義。兩句或以上的叫句身。
2-14文身:文即是字,能為上述名、句二所依。如字母或聲韻之類,只是字,不能表達道理。若帶有名、句的作用,如經書字,就能詮釋義理。
以上十四法是
《阿毗達磨俱舍論》所提到的十四種不相應行。《阿毗達磨集論》還提到以下十種。
2-15異生:未得聖法是凡夫隨業力流轉,各擔各的業,各走各的路。
2-16流轉:因果相續,由因感果,果續於因,前後不斷,故曰流轉。藏文為「入」入於道中流轉。
2-17定異:定者決定,異者分開、異者不同,善惡因果,決定不同而不雜亂。如瓜種不生豆,豆種不生瓜。
2-18相應:由因而有果,果與因相應,是相配合的。
2-19勢速:少壯老頭、心念生滅、鳥飛獸跑、月運電奔速度很快,或說速度。
2-20次第:次第即順序,諸法因果流轉,有一定的順序。聞思修也有一定順序。
2-21時:時間即過去現在未來,成住壞空,年月日夜之類。
2-22方所:指空間,如東南西北,前後左右等方向。
2-23數目:如一二三四、個十百千等。
2-24和合性:諸法因緣和合,不相乖背。有三義:集會、一義、圓滿。

識蘊當中復分為,眼識乃至意識等,
此即名為六識身,復加染污末那識,
以及阿賴耶識等,承許名為八識身。

識蘊解說如下:
識是能見外境的本體。前五識是依於眼、耳、鼻、舌、身五根而生出的五種認識作用。第六識是我人的的心理活動綜合中心,作用寬泛;第七識染污末那識與我見、我貪、我慢、我癡相應;第八識阿賴耶識有持習氣和異熟作用,即一般人說的種子與起現行。唯識家承認八識,他宗可能不承認,只承認前六識。六識之中很難說沒有和我見、我貪、我慢、我癡相應;阿賴耶識和其他識有如海與波難道不是一體?印度也有無垢識為第九識的主張。種種說法沒有定論,做為唐三藏的後代漢人講求八識。

有為法攝於五蘊,聚集之故彼亦名,
言依具因與世間,或稱見處與三有,
欲樂以及貪執之,近取有漏蘊彼等,
有諍以及苦與集,亦說彼等應出離。
五蘊區分若善巧,於己執持一獨自,
不實見解能破除,於有為法皆通達。


總的來說,有為法攝於五蘊之中,五蘊因為具有聚集的特性所以經典上有時稱呼它為言依、具因、世間、見處、或三有。五蘊是欲樂和貪執追求的東西所以又叫做近取蘊,是煩惱所纏的有漏蘊,它的別名還包括有諍、苦、集、出離。若以智慧觀察五蘊的區分,能瞭解到沒有一個獨立於五蘊之外的自我,也沒有一個五蘊之內的我,五蘊支分繁多若以五蘊為我則有眾多的我。善觀蘊品者對於這種把自己當成獨立個體實我的不正確看法一定能破除,且於所有有為法也都能完全通達。
 
ps為何有這些別名?參看《俱舍論釋》
言依:語言的直接內容是名稱,所耽著的內容是一切有為法。
具因:因就是基,具因就是有基所以有為法又稱為有基。
世間:有為法剎那壞滅而且被違品毀滅。
見處:因為依靠見解通過所緣增長。
三有:生死流轉不止。
有諍:以煩惱損害自他。
苦:與三苦任一個相關聯。
集:由有為法產生痛苦。
出離:憂愁病苦是有為法,超離優苦就到達有為法的邊緣。
四、界 
眼界色界眼識界 耳界聲界耳識界 鼻界香界鼻識界 舌界味界舌識界
身界觸界身識界 意界法界意識界 六根六境六識彼 如是名為十八界
六身隨一無間滅 該識彼即謂意根 法界區分謂十六 遮非遮滅及虛空
以及善等三真如 無相等至之無心 及滅盡等之無心 名為八種無為法
受蘊想蘊及行蘊 五種法處所攝色 如是十八界之中 含攝所知諸法故
於此有漏無漏等 區分品類應知曉 六塵是謂所取境 六根是謂能取境
六識知彼能持取 我執之因見止息

「界」梵文巴帝,其義為執持種子,界本身具有種子。唯識宗將一切種子稱為界,界也有界限之意,十八界(梵文astadawa dnatavah)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換言之,十八界法各有自己之種子生起差別相其相不亂。
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根境識三個一組共六組,三六一十八如是名為十八界,在藏文中這十八沒有界這個字。這裡色的範圍已經縮小到眼所對色,不像五蘊中的色蘊範圍廣大。
十八界包括色蘊中五根五境等十界,識蘊中眼識、耳識……意識.等六識和意根七個界,再加上意根所對法界。

何為意根?六識中任何一個識剛滅,中間沒產生任何法這叫做意根,對第二剎那來說第一剎那即意根。意根據一切有部的說法又是等無間緣,前剎那的識滅後此中須有一等無間緣俾後剎那的六識得以生起,這是一個機會,是虛有的只是一個機會,意不像眼等有物質的根。

法界區分為十六: 八個無為法,八個有為法。先說八個無為法:
1.遮:修道、證道證二無我,斷除人法二執得登地(見地)菩薩。為見所斷,以修智慧斷除,或說以抉擇來斷除。
2.非遮:本身不存在,如馬本無角。滅乃缺緣所致非遮而滅。
3.虛空
此為《阿毗達磨俱舍論》所承許之三無為法。
4.善真如
5.惡真如
6.無記真如
經典提到何為一切善真如?佛說二無我、空性、無相、究竟正確真理、勝義諦或法界即真如。何以真如?無改變故。為何空性?其中無煩惱故。為何無相?離一切相,一切相全熄滅故。善真如不變究竟正確,惡及無記真如亦復如是。這三個真如都一樣是無改變的理法。上述六個無為法是唯識所承許之無為法。
7.無相定之無心
8.滅盡定之無心
此八為《阿毗達摩集論》無為法觀點。
以下尚有八種法歸入法界中,略釋但見蘊品,不復贅言。
9.受蘊
10想蘊
11.行蘊
12.極略色
13.極迥色
14.遍計所起色
15.受所引色
16.定生自在色
其中12至16為五種法處所攝色。
 
十八界含攝所有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六界士夫」經典說為地、水、火、風、空、識,又名六大,周遍一切法界。有情是六大所成,無情是五大所造,識除外。《阿毗達摩集論》、《阿毗達摩俱舍論》中界品本身易懂,名相略繁與中觀因明邏輯不同。
根對塵中間發識以了別境界。六根是能取,六塵(境)是所取,六識能了別。以智慧觀察沒有一個我,我不是因。外道中以為有個我,我最大,外五蘊都是我在享受,我在操控。其實不是我,是六識在看外境而已。十我見之一「執我為因」透過這種觀察應可止息。
 

五、處 
眼耳鼻舌身意根 色聲香味觸與法 名為識因十二觸 眼與色至意及法
安立名為十二處 七識界攝於意處 意為一切之有境 有分別意於諸法
質假顯遮與違聯 安立境與有境等 各式各樣名言故 於所知義無迷惑
境分顯現所取境 耽著趨入四種境 有境覺知區分為 現而未定伺察意
顛倒識及疑惑識 現量以及比量二 與再覺知分為七 諸知攝於不了悟
顛倒疑惑正解四 遮遣分義與知二 否定以及肯定二 遮不有不具具他
義實自之反體三 存在彼等之區分 相違分為不並存 相互斷絕相違二
初分知義二相違 次分直接與輾轉 相屬分同體相屬  及彼生相屬二種
 名言本身區分為 知詮用之名言三 見聞名言與分別 以及領受名言四
 立有是與破無非 破立名言四支分 諸法攝於所現色 心王以及心所法
 不相應行與無為 所知攝於此五位 外之六境為受用 內之六者使受用
彼等處分多種故 破除執我為食者
 
「處」梵文ayatana(阿訝達)其義為讓某件事情產生之門,如讓眼識、耳識等產生。如何產生?譬如這是寶瓶,眼睛看到、眼識認知、再加上意決定後這是寶瓶,這樣讓他產生的心識之門叫做「處」。處分十二,「十二處」、「十二因」、「十二門」皆指同一件事。
前一品所述「十八界」含攝於「十二處」,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意根統攝於意處,意處為其他十一處(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和法)之有境,有境即能取。譬如寶瓶為所取,眼識為能取。

意處分為無分別意處、有分別意處,(以下意處簡稱意)
何為無分別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五識為無分別意,譬如眼識由眼根生起看到寶瓶只是親眼看到並不作金銀銅鐵或泥塑的區分抉擇;耳識聽到聲音只是聽到聲音不作好聽不好聽的分辨,好不好是意識的作用。

意識為有分別意,對一切法起分別。分別何者?分別法有無本質是質或假;分別趨入的方法是顯或遮;分別法與法之間的關係違或聯。簡單說明如下:
質:物質本身具體的有,非安立才有的為質,如紅色藍色;
假:本身沒有,假名安立,安立而已。如人是有五官可說話等等作用的總稱,或者說共,具有四條腿的動物是畜牲等等。
顯:顯現趨入,如眼識看寶瓶無分別直接看到寶瓶。
遮:遮遣趨入,分別意看寶瓶黃金所製遮遣其他材質,不是泥塑、不是銅鑄…..
    譬如玻璃杯,不是鋼杯、不是塑膠杯。
違:互相違背
聯:互相關聯
再加上安立境(所取)與有境(能取),以各式各樣的名言去分別,讓我們對所要知道的一切法的意義沒有疑惑,因為已經分得清清楚楚的緣故。譬如我說人的時候知道是像我們這樣,不是其他動物。說:「我要喝水!」直接拿起來喝,當下知道要喝面前的水,不必再去想是西藏的水、台灣的水、古時候的水、現在的水,一點疑惑也沒有。

 
境(所取)分四種
1.顯現境:是無分別意的對境,如眼識所見之火,熾熱之火本身是顯現境。
2.耽著境:是有分別意的對境,如我說「火」對懂中文的人馬上起作用,立刻想到火是怎樣的。若我說「ㄇ一ㄝ」(藏文火的聲音)不懂藏文的人不知道是什麼,可能以為是麥子或其他。火包括過去現在未來西藏臺灣各種火弄在一起不分,火的總相,這叫耽著境。
3.所取境:把顯現境、耽著境當成所取;緣取的對境就叫所取境。
4.趨入境:把顯現境、耽著境當成趨入;趨入的對境就叫趨入境。

 
有境覺知(心識)分為七種,能取有七種。如下簡述:
1.現而未定:如在齋僧大會看到許多出家人,回家有人問你有沒看到淨心長老,你不確定看到否,雖然看沒有在意心未專注沒有去認知他。
2.伺察意:比如說我的祖先挖的井,我沒有去看只在想有沒有水,不知道有沒有水。
3.顛倒識:比如高速公路上有個假人在揮手把他當真人;比如把繩子當成蛇。
4.疑惑識:有個人到印度朝聖,遠遠的看到一座山對著他走過來心裡很害怕因為太遠看不清楚不確定是山還是大象;比如遠遠的分不清那東西是寶瓶還是杯子。
5.現量:四種現量
5-1根識現量:如眼根親自看到寶瓶無誤不會錯亂。
5-2意識現量:透過意根產生的意識沒有錯亂的認知。
5-3自證現量:心王、心所產生想法自己知道。
5-4瑜伽現量:瑜伽意思是本來法性,修行者把心和法性感應的現量,透過寂止和勝觀無誤證悟法性。
6.比量:山後冒煙知有火,火和煙不分離彼生相屬;因緣聚合做出來的是有為法。等等正確推論。
7.再覺知(再決識):現量和比量的結果正確的在自相續中能夠完全瞭解,已決識(再決識)是回憶前面的已經感受過的對境,而沒有新生的對境被感受並沒有新的發現進入。

 
此七識又可含攝於不悟識、顛倒識、疑惑識、正解四種中。
不悟識包括1.現而未定2.伺察意7.再決知
正解包括5.現量6.比量
 
遮遣趨入分二:義遮遣趨入、知遮遣趨入

義遮遣趨入:這部分辯論相當多,過去的論師以賈巴缺桑為典型例子,他們的說法是:譬如木魚上面本身就不是杯子不是書本不是法輪,不是的部分好像蘑菇菌傘內側的菌褶孢子一樣多。薩加班智達立論破斥。而米滂仁波切的意見在《釋量論大疏》中有大量說明,所謂的遮遣有能遣和所遣兩種含義,他是從與有境心識(能遣)有關聯的角度,而安立了(所取)對境的本身。以木魚為例,本身木魚就有遮遣能力,就有是某不是某的能力。比如說鄔金喇嘛在這裡,就不是其他丹增喇嘛、索南喇嘛在這裡。而與心識沒有關聯的外境自相的遣餘,全知麥彭仁波切也是不會承認的。而薩迦班智達在這裏所破的對境,是事物本體上存在的遣餘,因為如果這樣承認,總相與自相就會混淆不清,對於名言、概念的角度所安立的自相遣餘,薩迦班智達只不過沒有明確的直接承認而已,所以兩位尊者的密意是互不相違的。
 
知遮遣趨入:譬如心裡想到木魚是什麼不是什麼,是概念而已無實體遮。
 
還有否定和肯定兩種分別
否定:舉例說明,有人問佛學會有淨心長老嗎?答佛學會裡沒有人,也就沒有淨心長老。
肯定:這裡有淨心長老。
遮遣還可分三種:遮遣不有、遮遣不具、遮遣具他。
遮遣不有:不可能有的,如水往上流、火變冰涼。
遮遣不具:譬如寶瓶上不具有木魚。
遮遣具他:如木魚有聲其他無聲。

反體分三:義反體、實反體、自反體。
義反體:譬如木魚具有聲音有形狀有顏色是有為法無常。聲音、形狀、有為法、無常這些零零散散的這些法叫義反體。;熾熱、燙是火的定義。熾熱、燙是義反體。
實反體:眾多義反體聚合的法即是實體,如木魚、火本身。
自反體:名字。譬如叫它寶瓶或木魚。
 
相違分二:不並存相違、相互斷絕相違
1.不並存相違
1.1知相違:譬如我與無我
1.2義相違:是指兩個有實法之間不並存,譬如水火、冷熱。
2. 相互斷絕相違
2.1直接相違:是一個有實法與一個無實法之間的互絕,譬如常與無常、有為法與無為法。
2.2輾轉相違:譬如具有功用是事物的定義;無有功用是無實物的定義。具有功用和無有功用是相違,具有功用和無實物是輾轉相違。

相屬分二,同體相屬和彼生相屬兩種,過去譯師翻譯為相屬現代話叫聯結、關係。
同體相屬:如火與火之熾熱部分,分不開為同體相屬;造作與無常亦然。
彼生相屬:從他那裡產生,如煙從火生。
此二以量抉擇某些東西,有它必有它。有無常必有造作;有火必有熾熱;有材薪燃燒必生煙。量是以這兩種關係來瞭解,像中觀宗的觀點緣起、空性是同體不相違,透過同體相屬去瞭解真相。山後有火因為有煙以比量得之有火,這是彼生相屬。他是聖者他的修行一定好,因為他的外顯行為完全是利益眾生;走遠路口渴看到水鳥飛過知道附近有水源。世尊說過:除了我與同我者,看不到別人的好壞,因為不是自己的行境故。以比量觀察初地菩薩一剎那見百佛,一剎那度百眾生;二地菩薩夢中都沒有惡業,何況真實去惡作(不是完全不作夢,若做此解可能另有依據)透過彼生相屬可以瞭解來做抉擇。

 
名言分三知詮用,雖然名言有時當成世俗解,此處不完全是這意思,指的是可以講說的。
知名言:知道,譬如中國話這個裝水的叫杯子。
詮名言:口說解釋,若說「我要杯子」
用名言:去做去用,別人去拿杯子。
 
名言也可分四:見、聞、分別、領受
見名言:看到
聞名言:聽到
分別名言:用智慧抉擇分辨,不必透過見聞。
領受名言:自己知道苦樂
 
破立名言分四,有無是非
立名言:宗派創立主張,如「有因果、有因緣」;「木魚是無常造作故」等以這些來立宗。
破名言:「人無我」、「法無我」;「寶瓶非不空」、「木魚非永恆」以無和非破斥。尊者米滂仁波切有次學因明覺得很難智慧不夠,休息時夢到薩迦班智達,他對尊者說因明不難破立而已,並送給他某物,醒過來果然因明不難唯破與立。
 
諸法攝於所現色   心王以及心所法  不相應行與無為   所知攝於此五位 
外之六境為受用  內之六者使受用   彼等處分多種故  破除執我為食者
 
諸法攝於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與無為 。
所知指的是一切法是要知道的東西,就都攝在這五位法中。
略說處品的功用:外六境為受用或稱為所取,內六識為使受用或稱能取。外道說我是享受者、使受用者,我是唯一。這種說法不對,是內六識在享受外境。處品分成這麼多處的支分沒有唯一的我是享受者的道理。 
 
 
六、緣 起 品
外與內之一切法 依因與緣而產生 外與因相屬即謂 種子苗芽與葉子
 莖管以及華蕊苞 花與果實次第生 與彼相屬六緣即 地水火風虛空時
 內之十二因緣謂 從有彼故而此生 無明以及行與識 名色六處以及觸
受支愛支與取支 有及生支與老死 無明愛取三煩惱 行有二者即為業
 剩餘七支皆是苦 總攝即為集苦二 若有無明循順序 猶旋火輪續不止
 無明若止逆序斷 即成諦義十二支 彼等相屬於六緣 地水火風虛空識
 依緣現空作意五 生眼識等一切法 種種因緣和合生 非是自在時等造
 唸誦油燈鏡與印 火晶種子酸與聲 所表相續生蘊亦 智者應知非遷移
 若悟如是緣起義 非常非斷亦非移 因雖微細果廣大 了知因即果等流
 諸法非是無因生 亦非從他非因生 一切緣起所現故 能遣視我為作者
 因緣緣起諸顯現 了知無生自性寂 故知三時無迷惑 正觀八正道之法
 及諸所知佛法身 見緣起者能見彼
 
尊者米滂仁波切根據《佛說稻稈經》來作本品頌詞。本經屬敘述緣起之經典,以世尊見稻稈之生長,告諸比丘云:「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為楔子,繼由舍利弗就世尊之說,請彌勒菩薩敷演其義。見《稻稈經》(大16, 824b27ff.
本經將緣起法分為「內緣起」(AdhyAtmika pratItyasamutpAda,或譯「屬於內在的緣起」)與「外緣起」(bAhya pratItyasamutpAda,或譯「屬於外在的緣起」),內、外緣起又各皆從因與緣而得生;即於內、外緣起之下復分因與緣之聯繫,其間關係,如圖所示(大16, 824a5ff.):
ì 外緣起  ì 因之聯繫:所謂從種生芽,……,乃至從花生實。 
 緣起 í          î 緣之聯繫:地、水、火、風、空、時之外六界和合。
       î 內緣起 ì 因之聯繫:所謂始從無明緣行,……,乃至生故老死得有。
î         緣之聯繫:地、水、火、風、空、識之內六界和合。
 
 此中,「內緣起」,約眾生生死的起滅說;「外緣起」,則約身外的一切而說,即無情器界。又,凡愚眾生執眼等內六處為「我」(人),於色等外六處執為「我所」(法);故此經說:二種緣起同一無我(人、法二無我),因緣所生故。
課堂上,師父一再提醒我們《匯集經》說「一切劣中優有情,佛說彼等無明生。」不管何等資質的眾生都一樣由一念無明而產生,就是這個緣起的道理。
外與內之一切法 依因與緣而產生
一切法哪裡來?外道說法有很多,無因無緣而生的像夏天草地上的蘑菇沒有人種自己生;或有造物主自在天;或是永遠的東西。以上說法都有很多過失難以通過智慧的觀察。佛主張緣起,龍樹菩薩也說緣起就是空性。緣起品先總說內外一切法依因與緣而產生,再詳說內外因緣。
外與因相屬即謂 種子苗芽與葉子
莖管以及華蕊苞 花與果實次第生
此中何者是外緣起與因相屬﹖所謂: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莖;從莖生花蕊苞;從花蕊苞生花;從花生實。若沒有種,芽即不生,乃至若無有花,實亦不生;有種芽生,如是有花,實亦得生。有種故而芽得生,如是有花故,實即而能成就。
與彼相屬六緣即 地水火風虛空時
何者為外緣起與緣相屬﹖謂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謂地、水、火、風、空、時界等和合,外因緣法而得生起。地界者,能持於種。水界者,潤漬於種。火界者,能暖於種。風界者,動搖於種。空界者,不障於種。時能使轉變。若無此眾緣,種則不能而生於芽等等。
內之十二因緣謂 從有彼故而此生 無明以及行與識 名色六處以及觸      受支愛支與取支   有及生支與老死
言因緣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一)無明,最初一念妄動,迷失真如本性,而無智慧之明;(二)行,即是過去所造之善惡業,由惑而造,即緣無明而造業;(三)識指第六意識(或阿賴耶識)對業力所現之境了知,起顛倒覺而入胎,故說由業生識;(四)名色者,名指受想行識四蘊,色指胚胎(或羯羅藍),故說識緣名色;(五)六處者,最初識入精血,爲羯羅藍,後漸增長,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于羯羅藍位而有,共有六處,故說名色生六處;(六)觸者,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外境,或說剛出生之小孩,根但觸外塵而未能分別,故名六處緣觸;(七)受者,即因觸取外境,而生苦樂等感受;(八)愛者,于樂受起不離愛,于苦受起乖離愛;(九)取者,對外境起貪著;(十)有者,因對外境貪著,而産生後有之因,整個三界六道亦顯現出來;(十一)生者,因前善惡之因,後世識于胎等結生;(十二)老死者,有生必會有變壞、衰滅,故說生緣老死。何以老死在一起說?因為有人不老而死。在老死的過程中,衆生憂苦以及病痛,求不得苦等等也隨之而有,最後形成了輪回的大苦蘊。
無明愛取三煩惱 行有二者即為業 剩餘七支皆是苦 總攝即為集苦二
內之十二緣起也可以分三
1.煩惱:無明、愛、取
2.業:行、有
3.苦: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
或者總攝為集和苦。煩惱與業是集,其餘七者是苦。
若有無明循順序 猶旋火輪續不止 無明若止逆序斷 即成諦義十二支
有了無明就有行,有了行就有識,其他一連串的幾個也依序生起,好像旋火輪不斷的轉。手上拿著火把用力的旋轉遠看好像有個火輪,事實上沒有看起來有。如何斷除呢?首先應該以智慧的寶劍斷除無明,知道無明的本質沒有無明,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
彼等相屬於六緣 地水火風虛空識
內緣起緣相屬有六,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何者是內緣起地界之相﹖為此身中作堅硬者,名為地界;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為水界;能消身所食、飲、嚼噉者,名為火界;為此身中,作內外出、入息者,名為風界;為此身中,作虛通者,名為空界;五識身相應及有漏意識,猶如束蘆,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為識界。若無此眾緣,身則不生。若內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識界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依緣現空作意五 生眼識等一切法 種種因緣和合生 非是自在時等造
譬如眼識生時,若具五緣則得生。云何為五﹖所謂:依眼、緣色、現(明)、空,依作意故,眼識得生。此中,眼根則能作眼識所依;色則能作眼識之境;明(光線)則能為顯現之事;空(空間)則能為不障之事;作意能為思想之事。若此眾緣具足,一切和合之時,眼識得生。不是大自在天所造,不是時(季)節所造,不是外道說的像日升月落星斗移,草地蘑菇夏日生,荊棘有刺沒人削,水往下流無人推無因無緣自然產生。一切法緣起,龍樹菩薩說一切法因緣生故空性,空性就是緣起,若未證空性無法得阿羅漢、緣覺果位。佛陀教法中緣起最殊勝、最重要、難懂。十二緣起或說三世圓滿或說二世圓滿或說成實剎那圓滿。(譬如殺一隻羊也可以圓滿十二緣起)
唸誦油燈鏡與印 火晶種子酸與聲 所表相續生蘊亦 智者應知非遷移
若悟如是緣起義 非常非斷亦非移 因雖微細果廣大 了知因即果等流
任何法有因有緣生,因緣非永恆不變,在一剎那改變中產生,比如說前一世是人或動物,這一世是人,這個識是不是前一世的遷移過來的呢?其實也不是識的遷移,《死亡之後變成怎樣》的經書上說有八個比喻:
唸誦:譬如老師教我們唸abcd我們學會了是不是老師的abcd遷移過來呢?如果是,那老師應該會忘記abcd,可是老師沒有忘記。
油燈:一盞一盞的燈擺著,拿第一盞燈點亮第二盞燈,第二盞燈亮了是不是第一盞的亮光移到第二盞上,第一盞燈就不亮了呢?不是這樣。
鏡子:在鏡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臉,我們自己的臉並沒有跑到鏡子裡去。
印:把印章蓋在紙上或土上產生印,印章本身並沒有跑進去。
火晶:水晶的一種可以生火,之前藏地沒有火柴靠火晶生火,把火晶放在太陽下曬會起火。火晶可以生火,可是火晶沒有跑到火裡去。
種子:種子是苗芽產生的原因,可是種子並沒有變成苗芽,種子和苗牙的外形根本不一樣。
酸:譬如我在這裡喝酸奶說奶酸,你們沒有喝卻可以有酸的感覺。
聲:譬如在大山洞大喊一聲有回音,你的聲音沒有跑到那去卻有回音。
透過上述八種譬喻我們可以了知這一世的蘊也是這樣並沒有搬移到下一世去。
 
了知緣起法的內容知道他有五個特色
非常:不是常有,就像種子一定會壞,苗芽會產生。
非斷:芽生和種壞好像枰的兩端同時間一上一下,若種先壞滅後芽再生就斷了,事實上不是這樣。
非移:稻米的種子變成苗芽外型和顏色功用等都不一樣,所以不是搬移。
因微細果廣大:因果的大小不一樣。佛經上說有一種樹的種子小得如同芝麻,樹卻可以長得很大,大到可以替轉輪王的大軍遮雨。
因果是等流:什麼因生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不會錯亂。
 
諸法非是無因生 亦非從他非因生 一切緣起所現故 能遣視我為作者
因緣緣起諸顯現 了知無生自性寂 故知三時無迷惑 正觀八正道之法
及諸所知佛法身 見緣起者能見彼
龍樹菩薩說一切法緣起故一切法空,諸法非是無因生。《入中論》、《中觀四百頌》說一切法不是自生,不是他生,不是自他俱生,不是無因生,除此四生沒有第五種生,所以是無生。自生的過失很多:已經生何必再生,生者沒有作用沒有效果;一直生永遠生沒有斷的時候。若是他生什麼都可以生,火可生相違的水有過失。自他俱生則兩者的過失都有了。無因生更是沒道理。
一切法是空性的,若不空不可能從因緣生起。能有這樣的知見,就可以遣除外道數論派主張一切法我是作者的看法。內外緣起都是因與緣和合產生,從緣起的顯現可以知道諸法從來沒有生過,他本身沒有實體,是離戲的空性。對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任何疑惑,才能了知八正道,了知八正道的就知道佛陀的法身,見到緣起的人能看到這些。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上說過類似的話:「最勝言教藏,深妙緣起門,如能正見此,便觀無上尊。」
 
 
七、處非處品
何從何生與非生 於是處與非處中 彼之區分雖無量 七依他起而表明
 欲與非欲及清淨 同時生起與統治 獲得以及威儀等 宣說七種依他起
 能使明瞭處非處 明處品類中區分 工巧醫方聲與因 內明即為大五明
 辭藻戲劇星象學 韻律修辭小五明 外道推論派五部 數論勝論裸形派
 伺察派與順世派 攝則常與斷二派 一切有部與經部 唯識中觀四宗義
 根塵識三聚為緣 彼所生為有相法 自證他證分二者 有無分別等分類
 徧計依他圓成實 此三名為是三性 視察因果與本性 破有無生金剛屑
   離一異因此三者 遍察一切謂緣起 種種法之依他起 若能了悟處非處
 執我一切統治者 愚癡迷惑能破除 對於諸法無迷惑 能獲廣大之智慧
 
現在開始講處非處品,處非處(sthanasthana)是名相,看起來陌生其實他的內容並不難懂。
何從何生與非生 於是處與非處中
何從指的是從哪裡產生,何生指的是所生與非所生。所生是處,非所生是非處。譬如大米種子與苗芽,何從?從大米種子,產生什麼呢?大米苗芽或非大米苗芽即所謂的所生與非生兩個。若從大米種子產生大米苗芽,這大米苗芽就是他的處;若從大米種子產生小麥苗芽那就是非處。再舉個例子,何從?從惡業,何生?產生痛苦是處,不從惡業中產生他的果報產生快樂是非處。四諦來講,從集諦產生苦諦是處,集諦當中產生滅諦是非處;道諦中產生滅諦是處,道諦當中產生苦是非處。「何從何生與非生,於是處與非處中」是總說,「處」的話一定是這樣的,佛經上說自果決定是處其餘名之非處。就像好好用功,學問一定會很好是處,學問不好是非處,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彼之區分雖無量 七依他起而表明
廣說處非處種類區分雖然無量多,不過可以拿七個具有代表性的依他起來總攝處非處的內容。
欲與非欲及清淨 同時生起與統治 獲得以及威儀等 宣說七種依他起
依他起是什麼?依靠他不自由,沒有自己的權力不能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
1.欲依他起:十善業產生增上生的人天果報。作十善業的緣故得人天果報增上趣,不是自己想要就要到是依他起,不是想要就有。
2.非欲依他起:沒有人想受到地獄、惡鬼、旁生這樣的痛苦。不想要的下三道之苦不是你不想要就不會有,做了惡業一定有此果報,是依他起業力的緣故。
3.清淨依他起:二障清淨像佛陀這樣的果位,如果沒有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是得不到的。不是你想要就得到,首先要斷除二障才可以得到這清淨的果位。
4.同時生起依他起:想要同一時間地點有兩尊佛出世,或者是兩位轉輪王出現,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要造一個無與倫比的善業才成佛成轉輪王,既是無與倫比只能有一個。
5.統治依他起:一女身不能駕馭、統治、運用輪王七寶(金輪寶、大象寶、紺馬寶、將軍寶、大臣寶、如意寶、玉女寶),也就是說以女身不能成為轉輪王。
6.獲得依他起:以女身不可能獲得獨覺佛(緣覺)的果位,因為獨覺佛是非常利根的。
7.威儀依他起:一般證得登地菩薩以上的聖者不可能造惡業,不是說他故意不造,因為他已經登地了自然會有這樣的威儀。
以上為了顯示處非處的內容用七種依他起來涵蓋,接下去將說大小五明十種明處和宗義兩部分。
能使明瞭處非處 明處品類中區分 工巧醫方聲與因 內明即為大五明
辭藻戲劇星象學 韻律修辭小五明
為了讓更加明白處非處說大小五明和內外道宗義。大小五明藏文直翻為明處,中文可以說是明學,就是十種學科。
 
大五明
1.      工巧明:畫圖建築等,透過導師學得是處,學不好是非處。
2.      醫方明:學習治病的,身體上的病分寒熱,藥也分寒熱,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3.      聲明:透過聲明可以翻譯,譬如上師,咕魯仁波切,藏文咕魯直譯是很重,為何重?對善知識好好侍奉、學習,好處很多;如果輕視、毀謗惡業也很重,功德和惡業都非常重。翻譯成上師也就是無上的意思,翻譯時採用翻譯的規則和方法。
4.      因明:就是邏輯,破立用的,破不正確立正確者,破他人宗義立自己的宗義。
5.      內明:四諦苦集滅道正確的去瞭解,諦本身有正確的意思。
《智者啟蒙》內容豐富把頌詞背下來對佛法修學很有幫助。藏地有個老師寫了一本十明的解釋內容很詳盡。
 
小五明
1.      辭藻:同一個東西有很多的名字,譬如獅子,又叫五面,很恐怖的;大象又叫二飲;雲又稱背水;太陽又稱偷水、虛空寶。用它們來寫文章很美。另外也有數量的辭藻學,比如今天佛堂有多少人來上課?說八吉祥數、八瑞物數就是八個人;說緣起數就是十二個人;說三寶數是三人;說乘數是九人。
2.      戲劇:精通戲劇的人能用各式各樣的語言,語言表達的能力很高明。
3.      星象(曆算):中國有易經的算法,印度有印度的曆算,藏地兩種都有。中國的曆算叫黑算,像算人壽、算出殯日;印度的曆算叫白算,推算日蝕、月蝕,能力很強的有點像神通。
4.      韻律:聲音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大小強弱、輕重緩急、文章的長短、偈頌或長行。
5.      修辭:古印度有個外道寫了一本很厚關於修辭學的書,因為他拿柺杖,我們直接稱呼它為持柺杖的修辭學。內容很多很多,一般辭藻學很厲害的人修辭學也會很強,修辭學有點像中國的詩學。
大小五明共十明,為什麼說十明,為使明瞭處非處。
 
以下我們說各派宗義。
外道推論派五部 數論勝論裸形派
伺察派與順世派 攝則常與斷二派
外道三百六十種歸納為推論五部:數論派、勝論派、裸形派、伺察派和順世派。推論五部再歸納為常見與斷見兩種。在寂天菩薩所著《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中提到一些,米滂仁波切所寫的《澄清寶珠論》也有相當的說明。簡單來說,數論外道主張一切所知可歸納為二十五諦,神我享受一切現象,苦樂捨三德平衡名自性,除此二者外二十三種現象以自性為生因。自性與神我是常有,神我為意識;勝論師把我承認為無情;裸形派常作苦行此派行者現在還有;伺察派吠陀宗說諸所知可歸納為六種句義,「實質功德業總體,別體會合即六者。」順世派就跟一般人執無因果、無三世一樣。
常見派的主張有我、主、大梵天、自在、大變天是造物者永恆不變。常見派為了使天、本尊歡喜有許多苦行,比如五火,東西南北四方燒火,人在中間頭上放火晶引陽光點火曬乾。他們也修氣、脈、禪定也守戒律,鹽不能吃,牛奶不能喝。達賴喇嘛常說外道和內道的分別很難;阿底峽尊者剛入西藏的時候也說能分辨內外道的當時西藏只有一個人,如何分辨?主要看見解。斷見派的不主張任何天,也無因果,不要苦行。身體是四大結合產生,心從哪裡來?好像釀酒,酒糟發酵自然有酒味。我是暫時有,死亡時如燈滅、死亡時就像酒蒸發酒味自然也沒有了。
佛教如何破斥?龍欽巴尊者的《如意寶藏論》有大量破斥與剖析,大家可以參考;此外,月稱師說分別念太多,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一一破斥非常困難,若破常斷見即破一切。如何破斥常見派?問若主創造不需任何因緣,為何夏天有花有莊稼,冬天無花無莊稼?有的因是一,夏有冬無是無常。《釋量論》陳那論師也說:若主創造一切,父母有時子女也有;父母生子女,父母先有子女後有就不對了。有皆有、無皆無,常見派有此過失。斷見派主張無因無緣。水往下流無人推、荊棘有刺無人削、太陽月亮自己轉,自然而然就像冒出來的。《釋量論》陳那論師說:「無因不依他,常有或長無。」台灣有的水果西藏也該有、西藏有雪台灣也當有,顯然有錯。
總之,正確的知見是非常重要的,聖天論師在《中觀四百頌》曾說:
「寧可壞戒律,切莫壞見解,持戒善趣因,見解得聖果。」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缦論》也說:
「世間之正見,何人若俱足,此人千世中,不會墮惡趣。」
宣說佛教宗義者必須承認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不承認四法印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以前外道很多所以要遮破,現在外道少了所以不廣說。現代人多半相信科學,慈誠羅珠堪布努力學科學,應用科學的理論言辭來引導大家學佛,他認為眾人用自己相信的理論去發現眾人自己的錯誤是最有說服力的。科學很先進,可是佛學還走在科學的前端;科學能證實的佛學也能證實;科學還不能解說的佛學卻可以解說。他的近著《輪迴的故事》大家可以看看。
 
一切有部與經部 唯識中觀四宗義
內道的宗派歸納起來為一切有部與經部唯識和中觀四宗。
根塵識三聚為緣 彼所生為有相法 自證他證分二者 有無分別等分類
有沒有所緣緣;一切法有沒有自性有沒有自相;自證或由他證;現量或分別種種分類。
一切有部(毗婆沙宗)依據《毗婆沙論》,有四種根本派,廣的說有十八宗,主要宗義一切法實有。所知分五位:心、心所、色、不相應行、無為皆為實有。略說其宗義如下:
1.整個寶瓶是大,寶瓶碎片是小,肉眼所能見是世俗;若分至無方分微塵是勝義諦,凡夫肉眼不能見唯聖者能見。
2.人我依於五蘊,人我是名言不存在。以一體或離異分別觀察找不到我。
3.眼睛看東西透過眼根、眼識直接看得到,為現量所見。
4.不主張自證分。
5.三時(過去現在未來)實有,業因實有。
這在龍欽巴尊者的《宗義寶縵論》分得非常詳細,如果有時間下一次我們可以上這個課,進一步了解各宗派的導師、主張和差別。
經部派以經為依據,略說其宗義如下:
1.人無我。
2.有無方分微塵、有無時分剎那,這勝義諦和毗婆沙宗是一樣的。
3.不相應行中的時間是假名安立不是實有。
4. 無為法中所斷所破安立而已非實體。 3和4的主張和毗婆沙宗是不一樣的。
細節還有很多。
徧計依他圓成實 此三名為是三性
唯識宗的主張一切顯現皆過去種種習氣存在阿賴耶識中,習氣成熟就有,不成熟就沒有,唯有識沒有外境,外界全都是這樣顯現。如夢境是白天的習氣,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再略說其宗義如下:
1.以六種說法破一切有部無方分微塵、無時分剎那之主張,立有方分微塵。既然有方分就可以繼續分解下去直到空,這樣的話自然破除心外有境唯心而已。剎那也有分,比如我說嗡阿吽三個字嗡唸時阿沒有,雖然唸得再快再短還是有分,否則唸嗡就好不必唸阿,已經有何必再唸。有分就可以分下去,連最短最短的時間也不存在。詳情可參考《入菩薩行論釋》
2.一切緣起所顯現,阿賴耶識中所有的東西外面顯現出來。
3.他們主張三性,法我人我是遍計不存在安立而已。
4.能取所取空了,但是還有一個識自證分是永遠不變的有。
5.依他起,識的部份是依他起。
6.圓成實是法性,是最究竟的。所取能取斷了最後的部份自證的部份存在,雖然外境不存在。(中觀師說:若外境不存在,同理自證分也不存在。)
視察因果與本性 破有無生金剛屑 離一異因此三者 遍察一切謂緣起
中觀宗的派別也很多,此宗以龍樹菩薩聖天論師為開創者。後來有應成自續,自續又有很多。
抉擇中觀正見有五大理由,先拿一個例子來說明再帶領進入五大理由:
桌子有法 應有為法 因所作故
有法是主題,今天探討的題目。
應有為法,所要成立的是什麼?是有為法。
因所作故,為什麼?成立的理由,造作,桌子是製作出來的。
 桌子是製作出來的,既然是製作出來的就是有為法,所以桌子是有為法。
與人辯論,立的時候三相要具足,如果不具足邏輯不一定正確;破的時候不一定要具足三相,尤其是中觀應成。
什麼是金剛屑?好像說金剛燃燒噴射出來的細微滴子非常有力量,被滴到的一切摧破。中觀的這個金剛屑因分非常銳利沒有不能破斥的,如山的邪見也擋不住。以下接著說抉擇中觀正見的五大理由,:
1.金剛屑因:觀察因。
芽等諸法,諦實無生,以從自從他俱從俱不從皆不能生故。
(諦實二字要不要加進來有不同的看法,宗喀巴大師說要加上諦實,像桌子在世俗不空,如果空就不能起作用,勝義是空。其它大師有的質疑說若將世俗和勝義分開來便成兩個,有沒有必要?唯識中觀也只是在最後的部份,勝義諦上說。)諸法以從自生、他生、自他共生、無因生四生皆不能生的理由成立無生。
2.破有無生因:觀察果。
芽等實有法,諦實無有,以其因位時為有、為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不能生故。
在因位的時候有沒有果?種子的時候有沒有苗芽?假如種子上已有苗芽何必再生苗芽?假如因上沒有果,沒有的怎能生?像兔子的角。兩種情形都有兩種過失都有;兩種情形都沒有怎麼生?
3.破四句生因:因果一起觀察。
實有事,諦實無有,以於勝義中一因不生一果、多果,多因亦不生一果、多果故。
世俗上一因可生一果或多果,多因可生一果或多果,勝義中無有。
4.離一異因:觀察本體(本質)
芽等一切諸法,諦實無有,諦實是一是異皆無有故。
勝義中沒有獨立的一,多從一來,一無多亦無。
6.      緣起因:觀前述四者,皆涵蓋於緣起,緣起因是因王。
諸實有法,諦實不成,以是緣起故。
以上是中觀邏輯的五個重點,後面的品類中還會說。
種種法之依他起 若能了悟處非處 執我一切統治者 愚癡迷惑能破除 
對於諸法無迷惑 能獲廣大之智慧
諸法不是獨立的,是依他起的,假如能從種種依他起來暸悟處與非處,對於破除執著自己是統治者、創造者的愚笨看法是有幫助的。同時能使我們對於諸法沒有迷惑智慧廣大。
 
 
八、根   
二十二根即所為 眼耳鼻舌身意根 男根女根與命根 苦受以及意苦受
樂受意樂受捨受 信與精進念定慧 未知當知與已知 以及名為具知根
彼等對己各自業 作統御及得捨等 諸根微細之區分 如典籍述應了悟
了知諸根實況故 執己為境之主宰 此愚昧等斷盡後 於法實相成善巧
 
根(indrya)有不共的作用,如眼看色、耳聽聲、鼻舌身等色根也各有不同的能力,此處意根包含意識。根、境、識和合產生認知作用。
男根女根為男女特徵可以分辨之處,並以此繁衍流傳。命根為生命之根,獲得人類命根可以和同類一起生活。
苦受(身之苦受)以及意苦受(心之苦受),樂受(身之樂受)意樂受(心之樂受)與捨(不苦不樂)等五受根是佛法的獨特處可以感受到因果的作用,你讓人痛苦,他日自嚐苦果;你讓人快樂,他日自享樂果。
信心、努力、正念、禪定、智慧等五根五力世間之根,有摧滅作用讓善業清淨。信心摧滅不信、精進摧滅懶惰、正念摧滅不正念、禪定摧滅障礙雜念、智慧摧滅愚癡。
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三根是出世間的無漏根、清淨根,對證悟佛果起到根本作用。
彼等對己各自業,作統御及得捨等
這偈頌是說上述諸根對各自的作用可以掌握操縱、獲得或失去。至於得捨的差別以下當詳說。
諸根微細的區分經典論典有所敘述,去弄明白的話能夠了知諸根的實況,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我們不再執著有個自我是境的主宰,這些愚昧斷盡後可以看到諸法實相。
簡單的介紹以下十一種諸根微細的區分:
1.      有漏或無漏
1-1眼等五色根與男根、女根、命根、苦受、意苦受等十種根是有漏根。
1-2信等五根和意根、樂受、意樂受、捨受等九種根在凡夫是有漏在聖者是無漏。1-3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三根是出世間的無漏根。
 
2.      生於異熟或非生於異熟
2-1命根唯一是異熟,因為處於惡趣是不善業的異熟,處於善趣是善業的異熟。
2-2眼等五色根與男根、女根、意根、苦受、樂受、意樂受、捨受等十二異熟非異熟都有。原因是眼等五色根與男根、女根等七透過營養…可以長養增上;意根、苦受、樂受、意樂受、捨受等五既有異熟也有非異熟。
2-3善不善不是異熟,所以最後八根是善法故非異熟;意苦受透過自己的想法必定是善與不善中的一種故非異熟。
3.      有無產生異熟果的能力(具異熟或不具異熟)
3-1意苦受根是具異熟能做異熟因,因為它不是有漏善法就是不善。
3-2意根、苦受、樂受、意樂受、捨受、信等五根共十既具異熟有有不具異熟,其中有漏善法和不善具異熟。
3-3信等五根的無漏部分和無記法不具異熟。眼等五色根與男根、女根、命根是無記不具異熟。
 
4.      善不善或無記
4-1唯善業:信等五根和無漏三根,是有記法並能成熟悅意果故唯善。
4-2有善有不善:意苦受對做善事心不樂是不善;作不善事心不樂是善。
4-3善、不善、無記:意根、苦受、樂受、意樂受、捨受。
4-4唯無記:眼等五色根與男根、女根、命根是無記。
 
5.      在三界有無差別
5-1出三界: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三根是出世間出三界的無漏根。
5-2欲界有:除上三無漏根外十九根能增上煩惱。
5-3色界有:除掉無漏三根、男根、女根、身苦受、意苦受之外的十五根。(色界無男女、無痛苦之因緣。)
5-4無色界有:意根、樂受、意樂受信等五根共八。
 
6.      見所斷修所斷的差別
6-1意根、樂受、意樂受、捨受既有見、修所斷也有非所斷:
6-2意苦受若與見道相應為見所斷;若與修道相應為修所斷。
6-3七有色根(眼等五根、男根、女根)命根、身苦受;信等五根有漏部分為修所斷。
6-4信等五根無漏部分與三清淨根為非所斷。
 
7.     
7-1在欲界轉世結生,一般重新獲得異熟本體的身根與命根和不是異熟本體的意根與捨受根,當時沒有眼等五根。化生的並非如此,初劫的人無有男根女根,同時獲有眼等五根和命根共六;若有男根女根之一則有七根重新獲得,像蓮花生大士等化生者;若具男女二根則獲八根像地獄眾生。
7-2在色界結生時獲眼等五根和命根等六。
7-3在無色界結生重獲的異熟本體的根只有命根。
 
8.捨
8-1在無色界死亡時,命根、意根與捨受根三根同時滅盡。
8-2在色界死亡時,眼等五根和命根、意根、捨受根共八根滅盡。
8-3在色界頓時死亡時,化生無兩性根的眼等五根和命根、意根、捨受根共十根滅盡;具單性根的九根滅盡;無兩性根的八根滅盡。次第死亡的除化生外其他胎卵濕生者眼等五根先滅,身根、命根、意根、捨受根次第滅。
以上是在無記與煩惱心中死亡的狀況,若從善心死亡角度來說都要加上信等五根,在無色界死亡時,就有八根滅盡,其餘類推了知。
 
9沙門四果要多少根方得
9-1預流果由九根獲得:相續中有信等五根、樂受、意樂受、意根和捨受根(未離貪一禪未至定之捨受根)。心的前十五剎那是未知當知根,第十六剎那是已知根。
9-2阿羅漢果以九根獲得:已知根、具知根、意根、信等五根、以及樂受、意樂受和捨受根三者之一而獲得。如果阿羅漢依初二靜濾的正禪則以意樂受獲得;依第三靜濾的正禪則以樂受根獲得;依其他無漏定則以捨受根獲得。反覆退失又得者可能四禪捨受等九獲得;從四禪中退失依靠三禪樂受根又恢復;如果從三禪中退失衣靠二禪意樂受根獲得,不管怎樣失而復得都在這十一個裡面。
9-3一來果與不來果以七根、八根或九根獲得。信等五根、意根和捨根為七;已知根與前七為八;或者以信等五根、樂受、意樂受、意根和捨受根九根獲得。
 
10. 補特伽羅具根的方式
10-1具捨根、受根、意根三者任一個必定同時具捨受根、命根、意根三者,因為這三者不分離的緣故。
10-2具身根或樂受根必具四根,即捨受根、命根、意根三者和本身。
10-3具眼、耳、鼻、舌任一根必具身根、捨受根、命根、意根和本身共五。
10-4具意樂受也必定具足五根,即捨受根、命根、意根、樂受根和本身。
10-5具苦受根必定具足七根即身根、命根、意根、樂受、意樂受、苦受、捨受。
10-6具男根或女根者必定具足八根,即前述苦受根基礎上再加上本身。
10-7具足信等五根也必具足八根,即捨受根、命根、意根加上信等五根。
10-8具足已知根者必具足十一根,捨受根、命根、意根、樂受根、意樂受、信等五根和已知根本身。
10-9具足具知根者必具足十一根,即捨受根、命根、意根、樂受根、意樂受、信等五根和具知根本身。
10-10具有未知當知根者必具足十三根,即捨受根、命根、意根、樂受根、意樂受、身根、身苦受根、信等五根和未知當知根本身。
 
11.最少具多少根?最多具多少根?
最少具八根,最多具十九根。
11-1斷絕善根者唯一欲界身體,臨終時最少具身根、五受根、命根和意根共八。
11-2轉生無色界的凡夫具捨根、命根、意根、信等五根共八。
11-3欲界中兩性、未斷絕善根、諸根具全符何這三條件的補特伽羅具三無漏根之外的十九根。
11-4具貪聖者也具十九根:二十二根中除了男根女根其中之一和三無漏根其中之二,也就是說見道者不包括已知根和具知根;修道者不包括未知當知根和具知根;
無學道者不包括未知當知根和已知根。
  
Ps眼等五根:眼根、耳根、鼻根、甚根、身根
 五受根:(身)苦受根、意苦受根、(身)樂受根、意樂受根、捨受根
 信等五根:信心、努力、正念、禪定、智慧等五根,發揮作用就成五力。
 三無漏根: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
 
九、時    (梵文 音dhvana 或 kala)
過去現在與未來 時間說為三種相 彼分時邊際剎那 以及成事剎那二
邊際剎那百二十 稱彼剎那彼六十 名為臘縛彼三十 於彼稱為一須臾
須臾晝夜與月份 上上遞增三十倍 十二個月為一年 年分四與六等時
六息名為一漏分 六十漏分為一時 六十時為一晝夜 太陽太陰宮日三
春夏秋冬為四季 初冬晚冬春長夏 以及夏秋名六季 劫分成住壞空四
中劫以及大劫二 兒童青少壯衰等 內在外在諸事物 觀待彼而安立時
由於善巧時間故 能知諸法動無常 執己為常心自息 義與名言皆通曉
 
現在開始討論完整架構的時間。
過去現在與未來 時間說為三種相 彼分時邊際剎那   以及成事剎那二
因果均已過去、因過去果未現、因果均未出現三種情形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說明了時間三種相。時間分“時邊際剎那”以及“成事剎那”兩種。“時邊際剎那”是指心識體會到的非常微細的,譬如,六十張紙拿一根針穿過去,那六十分之一為“時邊際剎那”;“成事剎那”代表的時間可長可短,例如:從皈依到成佛這段時間已經很久;拿針刺過一蘑菇菌褶時間很短。事情完成的時間長短不確定。
邊際剎那百二十    稱彼剎那彼六十 名為臘縛彼三十   於彼稱為一須臾
一百二十”時邊際剎那”稱為“剎那”,六十個”剎那”稱為“臘縛”,三十個“臘縛”稱為“一須臾”。
須臾晝夜與月份   上上遞增三十倍   十二個月為一年 年份四與六等時
三十個須臾等於一晝夜,三十個晝夜等於一個月,十二個月等於一年,一年又可以分四個時間以及六個時間。
六息名為一漏分   六十漏分為一時   六十時為一晝夜 太陽太陰宮日三
春夏秋冬為四季   初冬晚東春長夏   以及夏秋名六季    
“息”就是代表正常的年輕人平和的呼、吸一次,六息等於一漏分,六十漏分等於一時。米滂仁波切說藏醫的書上說脈搏跳五次的時間,等於呼吸一次,就是健康的人。六十時為一晝夜,也就是一日。日又可以分為“太陽日”、“太陰日”和“宮日”三個,以太陽繞地球一圈為一太陽日,有二十四小時(或者《俱舍論》說的六十時)。以月球繞地球一圈上旬月十五分,下旬月十五分,每一分為一太陰日。“太陽日”時間比“太陰日”較久,時間比較長。太陽繞行一年經過十二宮,每經過一宮分為三十,其中一份為一“宮日”,宮日是最長的。藏曆有時“太陽”、“太陰”無法相對應,有時會少一天,例如藏月某個月的日:八日、十日、十一日連續,會少一天初九這一天日的情形,另有閏月的情形。一年共有四季:春夏秋冬,為太陽繞地球的原因所成與四大洲配合。另一種分法,也可分為六季:初冬、晚冬、春、長夏、夏、秋。(ps現代人認為地球自轉週期是一天,繞太陽公轉週期是一年,月球自轉和繞地球公轉週期一樣是一月。以前的人感覺地球是不動的,太陽月亮繞著我們轉,《俱舍論》那樣寫符合當時大眾的認知。)
 
劫分成住壞空四 中劫以及大劫二   兒童青少壯衰等    內在外在諸事物
觀待彼而安立時 由於善巧時間故   能知諸法動無常    執己為常心自息   
義與名言皆通曉
 
劫分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每一劫都有二十小劫,八十小劫等於一個大劫。人壽無量歲始每百年減一歲,到人壽十歲,然後再往上增至無量歲叫一小劫。中劫、小劫有人說是一樣的,總之,中劫不少於八十小劫。時間在事物上安立,兒童、十五六歲青少年、三四十歲壯年,五六十歲開始衰老。內在的如上述之年齡,外在的如成住壞空的現象,時間觀待內外假名安立。略說時間的功德利益,世俗諦上:某時有千佛出現叫賢劫,後有暗劫;發菩提心到成佛之間密乘最多七世;六個月修成大圓滿;三大阿僧祈劫成佛。如此安立讓世人明白。又如歷史,以時間的安立讓人了解。由於善巧時間的緣故能知諸法無常,諸法搖動變化無常,過世諸佛出世化眾,佛法的七種傳承(如迦葉傳阿難……)西藏許多高僧大德均已涅槃只剩下故事,如此了悟諸法變動無常。
勝義諦的功德利益:時間是沒有辦法成立的,如果石女沒有生過小孩,她的小孩長得漂亮不漂亮無法安立。時間空性,藏人說的無三世就是第四個時間。用分析的修,以為有個一年去分十二個月,一個月去分三十天,一直分下去……時間不見了就是第四個時間空性。有這種認知與體會之後對於自己是常有的執著自然會熄滅,勝義諦和世俗名言都能通曉。龍樹菩薩的《中觀根本頌》說中觀宗在世俗上隨順以下諸乘的看法,勝義上,無我,業也不存在,果報也不存在。所以《中論》觀去來品第二說:“是故決定之,三法虛妄,空無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
 
 
十、諦 品
苦諦集諦與滅諦 及道許為四聖諦 四諦行相共十六 聖諦一一各分四
無常苦空與無我 因集生相與緣相 滅淨妙相與離相 道如行相與出相
成為苦諦基礎者 即為不淨器世間 風水地輪三基礎 須彌七山與七海
四大洲及八小洲 各個皆有基與處 生之有情世間謂 等活黑繩與眾合
號叫大號叫炎熱 極熱無間八熱獄 阿秋秋與呼呼聲 緊牙具皰與皰裂
裂如紅蓮大紅蓮 裂如青蓮八寒獄 鐵刺樹與利刃林 屍糞泥與熱灰水
四方各四計十六 名為八熱之近邊 以及孤獨地獄等 名為十八層地獄
餓鬼分為兩大類 住海與空遊餓鬼 領受內在業現故 彼之區分有多種
旁生分為住海中 與雜散居住二種 無足兩足與四足 多足等等無邊類
人居四大八小洲 勝身南瞻部洲等 男與女性及中性 剎帝利等種分類
非天之王為羅睺 星鬘項鬘淨心天 非天內部之種類 有壽福天等區分
四大天王三十三 離爭兜率樂化天 他化自在此六天 稱為欲界之六天
色界境有十七天 四禪自下依次上 梵眾梵輔大梵初 少光無量淨光二
少淨無量遍淨三 第四無雲福生天 廣果天上五淨處 無想無煩善現天
善見及色究竟天 名第四靜慮八處 空無邊與識無邊 無所有非有非無
名為無色界四處 如此安立為三界 彼中生有與死有 中有本有說四種
地獄惡鬼旁生三 人天非天三善趣 彼等總攝為六道 天攝非天為五趣
      於彼分為正確定 顛倒定與不確定 三蘊以及眾生族 內之區分有多種
      化生以及濕生者 胎生卵生謂四生 段食以及觸食者 思食識食謂四食
      食與睡眠及清潔 禪定是增身四因 生際死與會際離 聚盡高倒謂四邊
      於彼有情世間等 法數少許略宣說 地獄餓鬼與旁生 長壽天及邊地者
      執邪見與愚啞者 佛未出世八無暇 人根具足生中土 未倒業際信佛自
      佛出說法法住世 入彼師攝他圓滿 離八無暇即八暇 十圓滿謂法所依
      業與煩惱及異熟 彼等名為三種障 安住合和之順境 依止賢士善知識
      己發清淨之善願 具昔累積福德因 具足法之順緣故 宣說彼為四大輪
      法義欲與解脫果 名為四分圓滿者 長壽無病形端嚴 緣分優異姓高貴
      財勢富足智慧廣 此等謂人天七德 利樂稱譽生欣喜 衰敗痛苦以及毀
      譏諷而生不欣喜 名之為世間八法 命與時及煩惱濁 見與眾生謂五濁
      有情痛苦異名中 雖有無量總攝為 名為苦苦之痛苦 名為壞苦之痛苦
      名為行苦之痛苦 稱為三種根本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 怨憎會與求不得
      近取五蘊之痛苦 宣說彼為八種苦 集諦即為業煩惱 首先於業之種類
      現受異熟二種業 如彼有漏及無漏 表業不表業二者 重業以及輕業二
      已作受與不受二 引業以及滿業二 善行以及惡行二 思業及思作業二
      身語意之業三者 善與不善無記業 福與非福及不動  樂苦捨為異熟三
      歪斜過失及濁三 白業黑業混合業 順現法與順次生 順後受業此為三
含攝不定業為四 漏業盡者為無漏 律儀非律中間三 中間之善非善二
      律儀分別解脫戒 靜慮戒與無漏三 比丘比丘尼沙彌 沙彌尼式叉摩那
      男女居士八齋戒 名八種別解脫戒 靜慮由靜色三昧 聖道時獲無漏戒
      於善等三皆可分 體性以及相應法 隨行引發勝義等 當於典籍見分類
      佈施持戒修所成 名為福德三事物 貪取害心與邪見 惡語兩舌綺語妄
      殺生不予取邪淫 名為十種不善業 斷彼不善即十善 護生等十殊勝善
      以異熟造作等流 領受等流增上果 以及士用果等五 解說業生果之理
      弒父弒母弒羅漢 以惡心出佛身血 以及破僧和合五 名為五種無間罪
      污辱為母羅漢尼 及殺見道位菩薩 殺聖者有學僧伽 奪取僧伽之資具
      以及摧毀佛塔五 名為近五無間罪 建造善逝之佛塔 供養寺院予僧眾
      調解不和之僧團 修慈名為四梵福 彼等善與不善業 諸多品類由經知
      關於煩惱之種類 宣說彼為何因生 由於未斷之隨眠 以及隨應境現前
      加起非理之作意 三者聚集生煩惱 以何能領墮輪迴 即為彼等諸煩惱
      彼等於何遇且增 彼等說為有漏法 於六根本煩惱中 藉由見解疑無明
      自類上界中能緣 因此彼等名遍行 復次苦諦見所斷 彼之五見及猶疑
      集諦見所斷邪見 見解以及疑惑三 與彼相應之無明 以及不共之無明
      彼等十一名遍行 自己同類之所斷 五者於彼皆隨增 除壞聚見邊見外
      餘九上二界亦緣 滅道之見所斷者 二種邪見二疑惑 彼等相應之無明
      以及不共無明六 於無漏中亦能緣 然而將不致增長 不取我所對治故
      非遍行者各自類 五種所斷中增長 諸煩惱於心心所 任一相應即增長
      漏之體性諸煩惱 與彼相屬心心所 彼依眼等相應依  有漏善亦漏所縛
      與漏隨屬取惡處 遇合緣增漏隨順 漏之六門相屬故 此等名為有漏法
      隨貪瞋恚與我慢 無明及見與取見 疑惑嫉妒與慳貪 彼等名之為九結
      於欲貪結與瞋結 薩迦耶見及疑惑 戒禁取見此五者 名為五順下分結
      壞聚見與戒禁取 以及疑惑名三結 色與無色二愛結 掉舉以及無明結
      以及我慢結五者 名為五順上分結 諂誑以及憍與惱 恨與傷害為六垢
      貪與有貪瞋與慢 無明見疑七隨眠 昏眠掉舉悔嫉慳 無慚無愧謂八纏
      欲有以及見瀑流 和無明為四瀑流 欲取見取戒禁取 說有我謂四近取
      貪取害心戒禁取 耽著諦實身四結 欲貪害心與昏睡 掉悔與疑為五蓋
      貪欲瞋恚及愚癡 經說鄙蠢纏垢等 欲有無明謂三漏 欲有癡見四合水
      欲有見戒禁四取 四諦見斷百十二 九修道斷四一四 厭患對治斷對治
      持與遠分四對治 欲界以及上二界 苦集滅道四聖諦 已所斷盡六遍知
      以及斷順下分結 以及盡色之有漏 諸漏皆盡九遍知 滅諦圓滿不圓滿
      名言以及勝義滅 羅漢嚴飾無嚴飾 有餘以及無餘二 彼羅漢之功德分
      三明以及二解脫 六神通與十種知 九等至與三三昧 八解脫與八勝處
      無學十法十遍處 無起諍執與願知 具有五種無漏蘊 所謂道諦分五道
      資糧行見修無學 資糧分為下中上 加行煖頂忍勝法 見法性諦之見道
      智慧十六剎那為 苦法忍與苦法智 苦類忍於類智四 如是集諦與滅道
各各有四許十六 修道區分為九地 欲與靜慮四無色 修習色與無色定
      於中分為七作意 對於性相極明瞭 心受所生離所生 攝收歡喜與觀察
      行際行際果作意 個別禪定正等持 獲得之時彼支分 初尋伺喜樂住心
      二淨喜樂三昧四 三捨念知樂住五 四二捨念三昧四 尋伺呼吸二樂苦
      離此八過為四禪 愛見慢無明所染 具染定及離彼淨  因與生果二等至
      分有無漏雜無雜 無所不能未至定 唯與特殊初禪二 以及其後三靜慮
      承許為靜慮六地 彼上增前三無色 即為靜慮之九地 加行無間與解脫
      以及特殊道說四 神通速遲道難易 彼此結合亦有四 無貪取與惱害心
      正念三昧四法處 得止觀理有四句 未知當知等三者 攝馭餘道之正道
      道之區分有多種 緊接任何加行後 以無間道金剛定 已斷障礙解脫道
      即為究竟無學道 彼時盡與無生智 具足十種無學法 八種正道及解脫
      以及解脫之智見 戒蘊以及三昧蘊 般若蘊與解脫蘊 以及解脫智見蘊
      名為無漏之五蘊 如是道與所得彼 法之品類少宣說 煩惱蘊死天子魔
      滅除四魔為勝者 自在以及善妙色 祥瑞聲名與智慧 精進圓滿此六者
      名為六善或盛德 佛陀教法及僧眾 施捨持戒天隨念 自然無為及任運
      具有智悲及能力 成就自他之二利 具八功德即佛陀 道為淨明及對治
      滅為無思無二寂 離貪滅道為證法 彼亦具足八功德 正證法為是所詮
      能詮佛語為教法 法於始中末皆善 意義語詞皆優美 不共圓滿與本淨
      遍淨具足四梵行 大乘聖者之僧眾 如盡所有分別明 脫離貪礙下劣障
      具有明脫八功德 信心施捨與持戒 聽聞知羞有愧心 及慧圓滿此七種
      名為聖者之七財 肉眼天眼與法眼 慧眼智眼為五眼 持戒三昧與智慧
      總持菩薩之四飾 供養佛與持妙法 身遍現與入諸剎 圓滿般若熟眾生
      淨化剎土住順境 諸行具義證大覺 即為菩薩十大願 眾生世間虛空法
      涅槃佛與彼智慧 心之所緣佛行境 世續法續與智續 即為十種無際處
      乃至彼盡修大願 希除一切眾生苦 如是願置於富足 欲以己身行利他
      欲住地獄行利他 出生富等為利他 自他苦樂欲相換 圓滿眾生諸希求
      為利眾生願成佛 宣說此等八種願 上士夫之八觀念 諷頌聞思及禪輪
      所作羯磨為三輪 無常苦痛與無我 不淨死亡及顯現 離貪不適不念世
      及滅名為十種想 諸聲聞眾於常時 宣說應要作依止 空性無相與無願
      名為三種三摩地 斷除貪欲得智慧 現法樂住之三昧 得見本智之三昧
      名為四種三摩地 尋過失亦不還報 如是打罵亦不還 他怒亦不予還怒
      名為沙門四種法 髮毛齒甲汗與垢 糞溺淚涕唾與筋 皮肉血骨脂髓脈
      肺心肝及脾與腎 胃大小結腸膀胱 油脂黃水膿涎分 膽囊腦袋與腦漿
      三十六種不淨物 身體腐壞與生蟲 紅與青瘀與烏黑 被食散離與焦爛
      名為九種不淨觀 骨鎖形相亦如是 緣放攝以淨貪欲 一分俱分與證悟
      映蔽斷為五離貪 以自性惱害穩固 優異愚昧及對治 遍知斷除與有上
      及無上為十離貪 父母兄妹與子女 親人姻親與友伴 如理安住慈心已
      應以慈心遍一切 此人於我或親屬 三時施害思為六 利益吾敵亦三時
九嫌生瞋以慈息 人天慈與非人護 毒器無傷身心樂 無勤得義生梵天
將獲慈法八功德 緣起意義若觀修 無明闇除得慧光 身心界聚詳區分
各別觀修息傲慢 慢及過慢慢過慢 我慢以及增上慢 卑劣慢以及邪慢
於此七種傲慢等 為盡息故應修習 對治分別念重者 即為出入息六念
數息隨息置心彼 近觀轉移與遍淨 世俗以及勝義諦 此二承許為二諦
精通四諦意義者 了知染淨意義故 遮止染汙煩惱處 及清淨處之我見
以何入於輪迴中 以何之因能止息 如何現與如何住 無餘諦義能觀見
 
依據藏文頌詞本身只有諦,諦梵文satya。諦可以是四諦或二諦,為了取捨而說四諦,為了抉擇而說二諦,有這兩個科判。現在我們先講四諦,捨去苦因業、煩惱,取的是要做的,是依靠道諦獲得滅諦。
寫成catvari  arya  satya就是四聖諦,catvari是四,arya是聖。諦者正確,聖者智慧所見對境正確無誤的法性。觀音上師(尊聖達賴喇嘛)解說迴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整個涵攝四諦內容。苦、滅為果;集、道為因。
釋迦牟尼佛為太子時身處皇宮內院不見人間疾苦,出了宮門見生老病死,發起出離心尋找方法解決痛苦。成道後初轉法輪即說四諦。《寶性論》中,彌勒菩薩說知道痛苦很重要,不知痛苦如不知病,不會去找醫生治病;不知痛苦不生出離心更別提菩提心,只好永遠在輪迴痛苦中打轉。找到痛苦的根,拔掉痛苦的根就不會苦了。彌勒菩薩說:「苦諦要了悟,集諦要斷除,滅諦要得到,道諦要依止。」所以諦品首先講苦諦。講苦諦的方法有兩種,取捨或抉擇,現在用取捨的方法來解説。
苦諦集諦與滅諦 及道許為四聖諦 四諦行相共十六 聖諦一一各分四
苦、集、滅、道承許為四諦,表面上說苦、集、滅、道四諦,實際每一諦各具有四行相的本質,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相。
無常苦空與無我 因集生相與緣相 滅淨妙相與離相 道如行相與出相
苦的本質有四分說如下:
1.      無常:痛苦是無常的,可以斷除。好像早上肚子痛吃藥,到了下午就好。
2.      苦:能使身心不安樂。
3.      空:苦是空性的,若不是空性透過道也無法斷除,實有是無法改變的。
4.      無我:像昨夜夢中遭受許多痛苦完全無實,若執著有我,就有這麼多痛苦。
集的本質有四分說如下:
1.      因:原因,如無明。
2.      集:普生、皆生藏文的意思是這樣,很多很多會生起,通通會生,一切痛苦產生的來源。
3.      生:從來源中產生很多的痛苦。
4.      緣:透過因緣成就苦果。如一個貪念想吃肉,以此緣看到動物可能是魚就殺掉來吃。
滅的本質有四分說如下:
1.      滅:痛苦全滅、煩惱全滅,解脫了。
2.      淨:清淨,種種罪障痛苦沒有了。
3.      妙:非常有意義的,一般東西無法比的。
4.      離:離開、遠離。
道的本質有四分說如下:
1.      道:道路,如八正道。
2.      如:藏文有明確的意思;中文來說如是、如來、真如,完全像本身、本質、本來一樣。好像空性,照空性本身那樣去了解的話是如的行相。
3.      行:行持、萬行。
4.      出:出離心、出輪迴、出生死。
以上是簡單的總說,以下是詳說廣說。
成為苦諦基礎者 即為不淨器世間 風水地輪三基礎 須彌七山與七海
四大洲及八小洲 各個皆有基與處
業與煩惱產生的東西是苦諦,分成器世間與情世間兩種。器世間是外面的容器;情世間是裡面的眾生。《俱舍論》先說情世間,此處先說器世間,器世間成為苦諦的一個基礎(另一個基礎是情世間)因為由業與煩惱所生故不淨。如何產生山河大地?《俱舍論》與《時輪金剛》所說稍有不同,共同的講法是天空(虛空)東南西北上下六方吹來風形成一個堅硬得連金剛也打不破的底叫風輪;降雨為海,海上復形成風,風吹來形成金剛地基叫做地輪為山河大地的基礎,形成虛彌山、七金山(持雙山、持軸山、擔木山、善見山、馬耳山、象鼻山、持邊山)與七海(是所有龍王遊戲之處)。然後是四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八小洲(身洲、勝身洲、拂洲、妙拂洲、行洲、勝道行洲、惡音洲、惡音對洲)每一個都有它的基礎和處所。
生之有情世間謂 等活黑繩與眾合 號叫大號叫炎熱 極熱無間八熱獄 
阿秋秋與呼呼聲 緊牙具皰與皰裂 裂如紅蓮大紅蓮 裂如青蓮八寒獄 
鐵刺樹與利刃林 屍糞泥與熱灰水 四方各四計十六 名為八熱之近邊 
以及孤獨地獄等 名為十八層地獄
接著講有情世間,從十八層地獄講起。有的人把地獄當成器世間,米滂仁波切把它歸為有情世間,理由是地獄為業所感本身它不存在。十八層地獄包括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地獄和孤獨地獄。八熱地獄就是等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炎熱地獄、極熱地獄與無間地獄等八個;八寒地獄指的是阿秋秋地獄、呼呼聲地獄、緊牙地獄、具皰地獄、皰裂地獄、裂如紅蓮地獄、裂如大紅蓮地獄、裂如青蓮地獄等八個;無間地獄的四面各有鐵刺樹地獄、利刃林地獄、屍糞泥地獄與熱灰水地獄,四方各四計十六,叫做八熱地獄的近邊地獄;非常弱小的孤獨地獄,處所不定痛苦也是不定的。門、灶、窗、柱、杵臼、笤帚、瓦罐都可能有識融入以這些東西為自己,感受種種苦,所以開門時要輕輕的不然像拉開孤獨地獄眾生的肚子。以前阿底峽尊者(兩位阿底峽尊者的前一個)的媽媽化身在灶的孤獨地獄,識融入灶,燒柴像燒她的頭髮,種種苦苦不堪言,阿底峽尊者特地從印度到西藏來度她。平時到比較凶惡的地方要唸唸四法印自保且度他;每天開門的時候左一句「諸惡莫作」右一句「眾善奉行」那多好,早就解脫了。律經上說比丘不能砍木頭,其上可能有孤獨地獄或神明,砍了會流血。如果要砍,前一天先砍一點點,隔天再觀察有沒有血,沒有血才可以砍下來。《俱舍論》、《普賢上師言教》有很多敘述可以參考。
餓鬼分為兩大類 住海與空遊餓鬼 領受內在業現故 彼之區分有多種
餓鬼因為業力有不同的障礙,無論生在餓鬼中任何一處,都同樣遭受著以飢渴為主的各種痛苦;空遊餓鬼妖精、王鬼、死魔、厲鬼、鬼女、獨角鬼等等,這些餓鬼恆時處於恐懼、怖畏和迷亂的境界之中,經常生起惡念,唯有精勤於損害他人的惡業,他們死後多數都立即墮入地獄等惡趣的深淵。轉生到餓鬼界的主因是吝嗇和慳吝(阻礙他人布施),因為我們曾經也造過無數這樣的惡業,所以現下我們應當盡己所能為不轉生到惡趣誠心以圓滿加行、正行、後行而修持。
旁生分為住海中 與雜散居住二種 無足兩足與四足 多足等等無邊類
旁生有的住海中,有的散居人間、天界;有的沒有腳、有的有兩隻腳、有的有四隻腳、有的有很多腳。蛇有沒有腳?蜈蚣有幾隻腳?旁生種類非常多不可勝數。
Ps
Q:有人說五臺山的一草一木一塊石頭都可能是菩薩化現,是嗎?
A:要以清淨心朝聖,不要生氣。聖地多菩薩,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舉一個巴希的故事來說,一個克什米爾人到五臺山朝聖之後,在山腳下碰到一群人與他們共餐。當時有個人寫了一封信麻煩他回去後交給巴希。這個人回去後到處找,找不到叫巴希的人。有人跟他說這兒沒有叫巴希的人,可有一隻叫巴希的豬。既然找不到人就把信給豬看看好了,豬看了看(用鼻子嗅一嗅)立刻死了。克什米爾人覺得奇怪,把信打開來看,信中說「巴希菩薩你渡化的工作已經圓滿……文殊筆」原來是文殊菩薩寫的!他馬上回頭去找文殊菩薩,到山腳下卻見什麼也沒有了。
人居四大八小洲 勝身南瞻部洲等 男與女性及中性 剎帝利等種分類
根據《俱舍論》的觀點四大洲八小洲全住人類,其他經典像《安立經》、《意知地》這樣的藏文經典說八小洲之ㄧ住著非天(或稱羅剎)。人類分成男性、女性和中性三種性別,《律經》中的律部說中性分五種,有些人半個月是男性,半個月是女性;有些人生下來無男女性徵;有些人生下來兼具男女性徵等等。佛經從印度來,印度把人種分成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也就是僧侶、貴族、平民、賤民四種。
非天之王為羅睺 星鬘項鬘淨心天 非天內部之種類 有壽福天等區分
非天有四大族群分別由羅睺、星鬘、項鬘、淨心等四位天王統治,他們住在海平面下的須彌山洞穴裡(須彌山一半在海面下,一半露出海面),由海平面算起往下住著羅睺王和他的族群,下一層住著星鬘王和他的族群,再下一層住著項鬘王和他的族群,最下層住著住著淨心王和他的族群,非天算是地下種族。各種非天有不同的壽命和福報,總說起來非天有福德但是嗔心重,像是高高的如意樹根長在非天處,果卻生在三十三天處任由天人享用,他們無法忍受常和天人起戰爭。
四大天王三十三 離爭兜率樂化天 他化自在此六天 稱為欲界之六天
四大天王和三十三安住在海平面以上的須彌山,四大天王和日、月、星辰住半山腰處,三十三安住山頂上,這些和人一樣是地上種族。虛空中安住的是離爭天、兜率天、樂化天和他化自在天。離爭天不和非天爭鬥;兜率藏文的意思是具足喜樂,可以享受大乘佛法的菁華,彌勒菩薩住這裡;樂化天人要什麼自己變出來享受;他化自在天人,他者變出來的自己可以享用。從四大天王到他化自在天六者稱為欲界六天,他們有欲望。
色界境有十七天 四禪自下依次上 梵眾梵輔大梵初 少光無量淨光二
少淨無量遍淨三 第四無雲福生天 廣果天上五淨處 無想無煩善現天
善見及色究竟天 名第四靜慮八處
欲界六天之上的色界有十七天和禪定有關,一至三禪各三,四禪有八共十七。
初禪:梵眾、梵輔、大梵天。梵眾具有一些慈悲喜捨的功德;梵輔坐在梵天徬為侍者;大梵天善根壽命以及慈悲喜捨四無量超越其他梵眾、梵輔故稱大。
二禪:少光、無量、淨光天。少光比較其上層之天人光芒微弱;無量光者其下層天人無法衡量其光稱無量;淨光天(藏文為明光)顏色和光芒非常明亮。
三禪:少淨、無量、遍淨天。少淨天比其上者善根較小;無量淨能行中等善根;遍淨天善根廣大故稱遍。
四禪: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善現天、善見天及色究竟天。
無雲天具有如無雲遮蔽太陽之光芒;福生天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福德資糧產生;廣果天於凡夫境界中其善根最為殊勝;廣果天以上無想天等五清境處為聖者境界。無想天身心無欲;無煩天身心自在、空性無煩惱;善現天顯現正確見解;善見天身心寂靜領受到正確的身心平衡方法。色究竟天為色界頂尖。無著菩薩主張其上還有一個大色究竟天,此處僅依據《俱舍論》觀點。
空無邊與識無邊 無所有非有非無 名為無色界四處 如此安立為三界
無色界無形無相無色彩,依禪定關係而有四處之差別。無具體住處,既然無形無相無色彩哪裡都可以。了解空性時不可偏差而進入空無邊;非有非無處為三界之頂。這樣把欲界、色界、無色界說完了。
彼中生有與死有 中有本有說四種 地獄惡鬼旁生三 人天非天三善趣     彼等總攝為六道 天攝非天為五趣
三界也可以分為生有、死有、中有與本有四種。生有指的是往生之後,得到下ㄧ世的因緣、力量生下來那ㄧ刻;死有指的是得死亡之病到死亡那ㄧ刻。中有也就是中陰身,前一世和下ㄧ世中間,除無色界外眾生都有。本有指的是從出生到往生前。
中有也有一個身體,心中的感覺而已沒有色(物質)的身體,這個意所生的身體除金剛座和母胎外可以穿越山河大地無物可擋。金剛座是千佛成佛處,金剛杵非常堅硬;而由於業力的關係不能穿越母胎。大乘來講,有些修行很好的不經中陰直接去淨土或者直接成佛;大罪人直接墮地獄。
佛經中說中陰的形象是怎樣子?剛往生時習氣的關係仍然像這一世的形象,接近投胎時變成下ㄧ世的形象。誰看到了?中有身互相可以看到,禪定中的高僧、大成就者可以看到。他們沒有色身只能聞香味而已,火供煙供對他們有幫助。
中陰身有個界限,短者七天,長者四十九天,不過因果的關係也有例外。每一個七天像秤一樣兩頭翹,感受死亡一次又復生,作七超度是有意義的。小乘經典說有了中有身一定會投胎,按大乘來說,中有身還可以改變,大善知識為他修破瓦法或做大善業迴向給他可以利益往者。死亡是每個人要面對的,三乘共法說下三道之前所見ㄧ片黑茫茫和黑地毯一樣黑;轉生三善趣塗見亮光,白的像月光。密乘《中陰救度法》有詳細說明有機會以後上一點。
六道包括地獄、惡鬼、旁生三惡趣;人、天、非天三善趣。若將非天歸納到天人中稱為五趣。輪迴中沒有終究的幸福快樂,蓮花生大士說:「五趣無安樂,淨房無香味。」廁所裡哪能找到芳香?
於彼分為正確定 顛倒定與不確定 三蘊以及眾生族 內之區分有多種
化生以及濕生者 胎生卵生謂四生
蘊可以分成三種,一地以上的聖者已得勝法是正確定蘊;斷了善根或造五無間罪眾生之蘊為顛倒定蘊;除上二者之外眾生之蘊為不確定蘊。眾生有四生,化生、濕生、胎生及卵生謂四生。如蓮師、聖天論師幻化而生,五官不分先後一下子一起長出來;潮濕處長的蟲子是濕生;母胎所生是胎生一般人如此;雞、螞蟻等破卵而出是卵生。旁生及人類四生都有;地獄、天人、中陰身均屬化生;餓鬼大部分化生少數胎生。
段食以及觸食者 思食識食謂四食
能使身或心增長的為食共四種,段食用牙齒咬,一段一段吃下去,可增長身體,具有香、味、觸只有欲界有。觸食、思食、識食三者增長精神,三界皆有。境、識合是觸屬於心所;思是心所;識是心王。《俱舍論》提到一個故事說孩子的媽去世後窮爸爸吩咐孩子們他掛在樑上的包包中有好吃的東西,等他回家後一起享用,過了幾年這父親都沒有回來,孩子們每天看這那包東西想這有好東西在裡面就這樣想都沒餓死,有一天實在忍不住,打開來一看沒有食物是些火灰,然後真的餓死了。
食與睡眠及清潔 禪定是增身四因 
長養身體有四個因素,西藏人大部分瘦瘦的,他們喜歡胖認為有福報。食物吃了會胖;睡多了也會胖;能洗澡、洗臉清潔會胖;高僧大德禪悅為食可以很久不吃東西,揚唐仁波切閉關可以很久不吃東西,平常傳法累了躺著休息一下精神就來了。
生際死與會際離 聚盡高倒謂四邊
這裡講的是無常的四個行相,有生必有死、合久必分、積聚終歸散盡、高必倒。
於彼有情世間等 法數少許略宣說
有對於情眾生就這樣簡單介紹。
地獄餓鬼與旁生 長壽天及邊地者 執邪見與愚啞者 佛未出世八無暇
人根具足生中土 未倒業際信佛自 佛出說法法住世 入彼師攝他圓滿 
離八無暇即八暇 十圓滿謂法所依
接著宣說八暇十圓滿,地獄、餓鬼障礙多;旁生聽不懂佛法,連個六字大明咒可能都學不起來無法修行;長壽天人很享福,死到臨頭才知苦,平時不會想解脫出離,以上是非人四種無暇。以下說人類四種無暇,生於邊地如伊拉克不信佛、不學佛;執邪見的人不相信,覺得學佛沒意義;笨的人聽不進去;佛未出世無法值遇佛法,離開以上所說八種無暇就是八閒暇有很好的學佛條件。十圓滿中自己要圓滿的有五個,包括生為人、六根具足、生於有佛法的地方、無倒業際(生下來就是獵人子或生於魚夫家必須殺生維生,或者說學佛一段時間後遇到障礙退失。沒有這兩種情況就是無倒業際。)還要自己相信佛,以上這五個是自己要圓滿的。環境方面也有五個要圓滿的條件:佛出世、佛說法、法住世、入佛門、得到善知識攝受。十八暇滿是正法容器,正法所依。此外,普賢上師言教中龍欽巴尊者還提出暫生緣八無暇、斷緣心八無暇等珍貴的教言。
業與煩惱及異熟 彼等名為三種障
這三種障礙障礙證悟,不能見道,不能成為登地菩薩。業障:五無間罪、捨法謗法罪。煩惱障:貪、嗔、痴、疑、慢五毒強烈無法見道。異熟障:異熟果報在三惡趣或阿修羅,所依的關係無法得見道位。
安住合和之順境 依止賢士善知識 己發清淨之善願 具昔累積福德因
具足法之順緣故 宣說彼為四大輪
見道或讓道在心中生起的順緣有四:
1.非生於地獄、餓鬼、北具盧洲,生於人天順境中。
2.依止賢士、善知識。
3.自己發清淨願,依藏文解釋為心向佛法,對佛法有信心有強烈的動機。
4.已經累積很多福德。
這四個是見道的四大輪,輪者不斷轉動能達目的地,轉輪王之輪威力強大想到哪裡馬上到哪裡。
法義欲與解脫果 名為四分圓滿者
一般人所追求的圓滿有四種:
1.      法:可以得到增上生或決定勝。
2.      義:名利財富等。
3.      欲:享受色、聲、香、味、觸五妙欲。
4.      解脫
長壽無病形端嚴 緣分優異姓高貴 財勢富足智慧廣 此等謂人天七德
人天七種德相不出因果,長壽因放生、救生而得;無病因照顧病人、治療病人而得,發心良善一定是這樣不會因治病而得病;形貌端嚴因修安忍的緣故;緣分優異受很多人恭敬的因為不忌妒,隨喜他人功德;種姓高貴出生高貴家庭的因為尊重聖者;財勢富足的因為不偷、多行佈施;智慧廣的因為勇於發問找答案,倡印經書。
利樂稱譽生欣喜 衰敗痛苦以及毀 譏諷而生不欣喜 名之為世間八法
世間人爭鬥的有八種,利益、利潤;快樂;別人的讚美;別人說他很利害名氣大,以上這四種人們很喜歡。衰敗沒有獲利;痛苦;被人毀謗;被人嘲諷這四樣沒人喜歡。勤修無常、修空性可以斷除世間八法的危害。
命與時及煩惱濁 見與眾生謂五濁
常說五濁惡世、五濁惡世,何謂五濁惡世?命濁,壽命短;時濁(劫濁)受用衰敗精華減少,土地不肥沃長出來的東西沒營養,以前的人吃顆果子就飽了,現在的人吃一大堆還是餓;煩惱濁,世間人善根毀滅不易修善;見濁,出家人修行無法馬上證悟;眾生濁,眾生身體衰敗、智慧變少、病多難治。
有情痛苦異名中 雖有無量總攝為 名為苦苦之痛苦 名為壞苦之痛苦
名為行苦之痛苦 稱為三種根本苦.
有情眾生不一樣名稱的痛苦雖然無邊無量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苦苦、壞苦、行苦。寒、熱、飢、渴、生、老、病、死本身就是痛苦,或者早上肚子痛中午又頭痛,苦上加苦也是苦苦。壞苦是變異之苦,輪迴中看起來是快樂的最終是痛苦,快樂也會變成痛苦的因。行苦指的是有漏的五蘊是這一世苦苦、壞苦生起的基礎,也是變成下一世的近取因。巴楚仁波切甚至說人間無一個快樂,吃一把糌粑等於吃一把蟲子的罪過(參看《普賢上師言教》)。
生老病死愛別離 怨憎會與求不得   近取五蘊之痛苦 宣說彼為八種苦
八種分支苦由三根本苦所涵蓋。生下來本身非常痛苦,在母胎中的痛苦也許想不起來,按經典所說胎兒感受種種苦,母親飢餓時,猶如墜入深谷;母親飽足時,猶如夾於山崖;母親喝熱水猶如火中燒;母親喝冷水猶如受凍於冰,做個懷孕的母親真的要小心。胎兒在子宮內感覺有臭味、很狹窄像關黑洞。生下來的時候性命交關如同蓮師所說母子兩人逕往死亡邁半步,有母死、有子死、也有母子一起難產死,《普賢上師言教》所說極為詳盡要好好去體會。世尊初轉法輪說四聖諦先說苦,不是他很愛說苦,而是要讓我們先了解苦才能遠離。彌勒菩薩在《寶性論》說苦諦要了悟才能如何拋棄,好像生病知病情,找醫生下藥對治才能對病有幫助。老有什麼痛苦?逐漸衰老不被重視人之常情,密勒日巴尊者說:老到七八十歲連站起來都沒辦法好像要從地上拔個牧樁一樣;坐的時候像重物落地;走的時候彎腰低頭的行動緩慢好像悄悄去捉小鳥的樣子。食不知味而且病痛一個接一個,什麼病都有。生病也是非常苦,年輕人生病好像挨了石頭的麻雀,病人的痛苦到醫院看看就知道了,電擊的、插管的…….死時內在的四大融入外在的四大時,看不到、聽不到、親朋圍繞也沒能幫上忙,這些要去思維,了解痛苦對出離有幫助,這些是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以下說另外四種苦,愛別離:喜愛的最後還是要遠離是無常四行相之一;怨憎會:不想遇到的敵人偏偏會遇到;求不得:拼命想賺錢、想快樂甚至丟了生命、坐了牢獄最後也沒得到什麼財富快樂;第八個苦,巴楚仁波切是說不欲臨苦:世間沒有一個人想要吃苦,就算你不想要,還是受業力牽引要感受種種痛苦。在這個攝頌說第八苦是近取五蘊之苦,五蘊是將來痛苦的根源,也是現在生老病死的基礎。這八苦可以涵蓋在三苦中,苦苦:生、老、病、死、怨憎會五個。壞苦:愛別離、求不得。行苦:近取五蘊之苦。
集諦即為業煩惱 首先於業之種類 現受異熟二種業 如彼有漏及無漏
集諦的定義是讓人墮落輪迴的任何一個因。有漏五蘊哪裡來?外道說無因生,說大自在天創造,佛教不如此說,五蘊輪迴種種哪裡來?從業、煩惱生,集諦即為業、煩惱。業的分類很多種,現受業:種種環境處所,如亞洲、南瞻部洲。現受是共同的業所生,我們造的業差不多,我們看到的山河大地都差不多。異熟業是個別的業,男、女性別,漂不漂亮、高大矮小長相也不相同,有些享受快樂有些比較苦……異熟是不共業。業也可以分成有漏、無漏業,讓輪迴產生的善業、不善業都是有漏業;產生涅槃的業是無漏業,像道諦。
表業不表業二者 重業以及輕業二 已作受與不受二 引業以及滿業二
表業也叫表色看得見,像繞佛、大禮拜等身體的姿勢都是,性質有善惡與無記三種。不表業(無表色)是自相續中的戒體。比丘戒、皈依戒表面上看不到,只有善惡兩種性質。有人守惡戒,像往生前要吃魚,有人守善戒,像長期吃素。重業指的是墮三惡趣的業,輕業不會墮三惡趣。已作受業必須具足六個條件1.動機強烈2.刻意去做、清楚的去做。3.所作完成,像放生讓所放自由自在。4.無後悔心5.無對治心,如修金剛薩埵6.力量夠,有讓果決定會成熟的力量。已作不受業,雖然作沒有業力,像有動機但沒完成或後悔。引業是讓你誕生在六道中哪一道的因,在那道中痛苦或快樂的不同來滿引業叫滿業。同樣是人,有人富裕有人貧窮就是引業相同滿業不同。
善行以及惡行二 思業及思作所業二 身語意之業三者 善與不善無記業
善行指產生增上生的業,可以得到人天的快樂。惡行是產生惡趣道痛苦的業。思業是意業、心的業。思作業是指身語二業。或者所依上去分身、語、意三種業。也可以分為善業、惡業、不善不惡的無記業。
福與非福及不動 樂苦捨為異熟三 歪斜過失及濁三 白業黑業混合業
福是在欲界中產生快樂的善業,非福是在欲界中產生痛苦的惡業,不動業指的是使生於色界、無色界的善業,決定成熟於色界或無色界不會到別的地方故稱“不動”。樂、苦、捨(不樂不苦)三種異熟。歪斜業由諂與狂產生身、口、意,欺騙、隱藏過失是諂,心不定是狂。過失業是嗔所生身、口、意。濁業是貪所生身、口、意。白業是善業,黑業是惡業,善惡夾雜是混合業,藏民殺牛請師父修法,殺害畜牲將所得作轉經輪,為善而作惡業善惡難分。
順現法與順次生 順後受業此為三 含攝不定業為四 漏業盡者為無漏
接著說領受的業,有些人念綠度母為求考試順利,結果沒考好而對佛法失去信心,這是對佛法不太了解,所以精進一段時間後退失,因為不知道有些業果是馬上看得到,有些不是馬上看得到。馬上看到的是順現法,不是馬上看到的是順次生。慈誠羅珠堪布說為了了脫生死念佛很值得,為了身體健康或工作順利念佛太可惜,每天早上去運動對身體的健康很有效,不一定要靠念佛。果報順現生的例子很多,對剛從三昧耶定中出來或由四果定中出來的聖者供養或打罵,果報馬上出來。歷史上說有個農夫在田中看到螞蟻窩回家拿開水燙死牠們,晚上睡覺一直抓癢,毛孔中螞蟻一個一個出來,業力太大了馬上成熟。對很多僧眾供齋,工作不順馬上改善。順次生指此生不成熟,下一世一定成熟,如五無間罪,下輩子會得到不能見道的障礙。順後生指死後不會馬上成熟,七世成熟。不定業指的是小惡可經由其他善業或懺悔改變領受的果報。有漏業窮盡之後為無漏業不再入輪迴。
律儀非律中間三 中間之善非善二 律儀分別解脫戒 靜慮戒與無漏三 
比丘比丘尼沙彌 沙彌尼式叉摩那 男女居士八齋戒 名八種別解脫戒 
靜慮由靜色三昧 聖道時獲無漏戒
律儀即戒律,由此刻起未往生間我要皈依受戒。非律守的是不好的戒,像獵人家族天天殺生。中間戒指的是一個月、一年或一段時間守某個戒,像現在居士面見慈誠羅珠堪布、索達吉堪布一次要吃一年素的規定。中間的戒也很重要,巴楚仁波切說過一個故事,一個獵人守晚上不殺生的戒,往生地獄後晚上很快樂,白天很痛苦。透過皈依境、心想、或誓言三者可以獲戒。也有不透過戒而一個月、一年、一段時間做的善業或不善業兩種。律儀分成別解脫戒、靜慮戒和無漏戒三種。個別去受,各自解脫的別解脫戒可以分成八種: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男、女居士戒、八關齋戒等八種。靜慮戒透過色界四個禪定、無色界四個禪定而獲得,往生此二界中自然把惡業擋住得靜慮戒。得聖道時(或一地菩薩)獲無漏戒。
於善等三皆可分 體性以及相應法 隨行引發勝義等 當於典籍見分類
善、惡、無記都可以從體性、相應法、隨行引發、勝義幾個角度來探討,應當從經論中看到這些分類,《俱舍論》業品可以參考。
善:體性,信等十一心所;相應法,與信等相應的法;隨行引發,善的習氣叫隨行、善的動機叫引發;勝義,解脫是勝義善,或說真如、涅槃是勝義善。
惡:體性,貪、嗔、癡;相應法,與三毒等相應的法;隨行引發,惡的習氣叫隨行、惡的動機叫引發;勝義,輪迴是勝義惡。
無記:色法中許多無記,有許多相應的法,也有不善不惡的習氣和動機,勝義的無記是非擇滅與無為法的虛空。
佈施持戒修所成 名為福德三事物 貪取害心與邪見 惡語兩舌綺語妄
殺生不予取邪淫 名為十種不善業 斷彼不善即十善 護生等十殊勝善
佈施、持戒、禪定為福德三事物。貪取、害心與邪見是意的三不善業,惡語、兩舌、綺語、妄語是語的四不善業,殺生、不予取、邪淫是身的三不善業。看到佛菩薩不一定要講出來,偶有感應不一定要講出來,別人不一定相信,看到鬼拿掉也是妄語,要小心。斷除十不善就是十善。十殊勝善指的是不但不作十不善,而且盡量去作利益眾生的事,放生、護生、講真實語、禁人邪淫、和金剛弟兄和合、不綺語講金剛語、愛語、不貪而佈施、不害而修慈心、不邪見修正見等等。
以異熟造作等流 領受等流增上果 以及士用果等五 解說業生果之理
業生果的方式有五種,異熟果:作不善業異熟果下地獄、轉為餓鬼、轉生旁生。造作等流果:如殺生的墮地獄;領受等流果:殺生短命、偷盜貧窮;增上果:領受於環境,殺生的生於環境惡劣之地;士用果:屬於等流果之中,如農夫種田有收成、商人經商得財富。以這五種來說明業生果的原理原則。
弒父弒母弒羅漢 以惡心出佛身血 以及破僧和合五 名為五種無間罪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者前二者為棄恩田,後三者則壞德田,故稱五逆、五重罪。以其行為將成為墮無間地獄之因,故亦稱五無間業,略稱五無間。
污辱為母羅漢尼 及殺見道位菩薩 殺聖者有學僧伽 奪取僧伽之資具
以及摧毀佛塔五 名為近五無間罪
此外,《俱舍論》提到五無間同類業,又作近五無間、近五逆、類似五逆。即與上述之五無間業同類之五種罪業,指:污母阿羅漢尼、殺見道位菩薩、殺有學聖者、奪僧伽之資具以及摧毀佛塔。(此中,污母及無學尼罪同殺母;菩薩恩深如父,殺見道位菩薩罪同殺父;有學、無學聖者同是聖福田,殺之罪同殺阿羅漢;奪僧和合緣,謂使僧離散,故罪同破和合僧;眾人敬佛塔似敬佛,故破壞佛塔罪同出佛身血。)
建造善逝之佛塔 供養寺院予僧眾 調解不和之僧團 修慈名為四梵福 
彼等善與不善業 諸多品類由經知
善逝是佛十稱之一,如來、釋迦、善逝……指的都是佛,《入菩薩行論》第一品中提到佛圓滿斷證功德,解釋善逝之意涵。在沒有佛塔的地方造佛塔,在沒有廟的地方建寺院,調解僧團中的誤會使之和合,修慈悲觀這四種是四梵福,修梵天的福報,梵天之前有修這種福德的。總之,善業、不善業品類很多很多講都講不完,去看經典《甘珠爾》、《丹珠爾》可以進一步了解。
關於煩惱之種類 宣說彼為何因生 由於未斷之隨眠 以及隨應境現前
加起非理之作意 三者聚集生煩惱 
以下接著說煩惱,前面說過集諦即為業、煩惱,業講完了接著說煩惱。產生輪迴的業從哪裡來?由煩惱來。有煩惱的動機,業被它引發,貪欲等增加業的力量產生輪迴,煩惱之於業猶如水之於龍王、根之於樹、種子之於苗芽。關於煩惱的種類,以下宣說從何處產生煩惱,何因生煩惱。《俱舍論》第五品隨眠品是論中較難懂的不像因明有邏輯,好好去記起來就是。煩惱生因有三:1.未斷除隨眠習氣,隨眠藏語是從細微增長的意思,好像人的個性、壞習慣。有隨地吐痰習慣的人在寺廟清淨地還可以控制,離開寺廟就會隨地吐痰,這是具有隨眠習氣的緣故。2.有對境現前才產生煩惱。3.非理作意:本來不是這樣卻當成這樣,沒有什麼理由的。
以何能領墮輪迴 即為彼等諸煩惱  彼等於何遇且增 彼等說為有漏法
由煩惱產生業,業力現前墮輪迴。這些煩惱遇到任何境會增長叫做有漏法。如看到好看不好看的,好的貪愛,不好的生氣,生貪嗔煩惱。道諦及無為法是無漏法,道諦是對治法遇緣不增長煩惱。
於六根本煩惱中 藉由見解疑無明 自類上界中能緣 因此彼等名遍行
無明、貪欲、瞋恚、我慢、疑惑及見解稱為六根本煩惱,藉由其中的見解、疑惑和無明三個在自己那個品類,以及之上的色界、無色界也能緣而增長,三界之中到處去叫遍行。
復次苦諦見所斷 彼之五見及疑惑 集諦見所斷邪見 見解以及疑惑三
與彼相應之無明 以及不共之無明 彼等十一名遍行
以下更詳細解釋,苦諦見所斷的有五個見解和疑惑共六個,五個見解指的是薩迦耶見(身見、壞聚見)常斷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律禁行執為勝五個,這裡的見和大圓滿、大中觀的見,見修行的見不一樣。集諦見所斷的邪見、見取見和疑惑三個再加上和這九個相應的無明,以及和和這九個不相應和六根本煩惱不共的無明總共十一個到處去。
自己同類之所斷 五者於彼皆隨增 除壞聚見邊見外   餘九上二界亦緣
所斷五者:苦見所斷、集見所斷、滅見所斷、道見所斷、修所斷這五個,同一分界中上述十一個煩惱在自己同類的五類所斷中都會隨緣增長。除了壞聚見、邊見之外,其餘九個在色界、無色界也緣也就是不同分界也遍行。
滅道之見所斷者 二種邪見二疑惑 彼等相應之無明   以及不共無明六 
於無漏中亦能緣 然而將不致增長 不取我所對治故
滅、道兩諦見所斷的二邪見(說滅諦、道諦無有的想法)、二疑惑(對此二諦有疑惑)、和它相應的無明、不共的無明這六個在無漏中(道諦、無為法)也會作為緣但不至於增長,因為,上二界不取我所,而道諦是對治法,這兩個理由。
非遍行者各自類 五種所斷中增長 諸煩惱於心心所 任一相應即增長
上面所說的十一個遍行隨眠之外的其他煩惱,在自己的同分界同類所斷五者(苦見所斷、集見所斷、滅見所斷、道見所斷、修所斷)當中緣而增長。貪等一切煩惱與心或心所任何一個相應就會增長。增長有緣而增長和相應增長兩種。
漏之體性諸煩惱 與彼相屬心心所 彼依眼等相應依  有漏善亦漏所縛
與漏隨屬取惡處 遇合緣增漏隨順 漏之六門相屬故 此等名為有漏法
以下說有漏的六個門:1.有漏的體性,為貪等諸煩惱亦即六或十根本煩惱、二十隨眠煩惱等煩惱。2.和漏相屬(有關係、相接觸)的心王、心所。這裡的相屬是指彼生相屬,燒柴生煙,煙從燒柴生叫彼生相屬。3.依靠眼耳鼻等六根之相應的依靠。4.有漏善雖善也被漏所纏縛。5.跟著有漏的取惡處6. 遇合緣增,遇境增緣,合則貪生,不合則嗔生。和有漏六門的關係叫做有漏法。
隨貪瞋恚與我慢 無明及見與取見 疑惑嫉妒與慳貪 彼等名之為九結
隨貪結、瞋恚結、我慢結、無明結、見結(包括三個身見、邊見、邪見三個)、取見結(包括見取見、禁戒取見兩個)、疑惑結、嫉妒結與慳貪結這九個稱為九結。
於欲貪結與瞋結 薩迦耶見及疑惑 戒禁取見此五者 名為五順下分結
欲貪結者對於欲界中的五妙欲生貪;瞋結是傷害他人之心;薩迦耶為梵音此見即身見或壞聚見;疑惑者兩種心沒法判斷;戒禁取見,有些外道戒律也很嚴重如郊外無主之水也不能喝、無主之果也不能吃。此五種結不讓離開欲界,而欲界是三界之尾、三界之下分,與他隨順故名五順下分結。經中說斷此五者可得不來果之果位。
壞聚見與戒禁取 以及疑惑名三結
壞聚見(身見)說有個我,把五蘊當成實有不想入道;若持戒禁取見誤入歧途無法見道;若有疑惑不相信自己所修無法見道。經說斷此三者可得見道位或預流果,主要指這三者斷此三結其他亦斷。
色與無色二愛結 掉舉以及無明結 以及我慢結五者 名為五順上分結
色界中的貪叫色愛結,無色界的貪為無色愛結,掉舉心無法定下,心來跑來跑去掉舉的關係,無明生疑惑不知何者正確,再加上我慢,此五者為五順上結,上分指欲界之上的色界、無色界兩個分界。斷此五結可登地、得到預流果,和輪迴的結分開。 
諂誑以及憍與惱 恨與傷害為六垢
藏文中誑、諂為一義,誑諂指的是欺騙。中文這兩個字意思不一樣,米旁仁波切特別把諂放在前面,誑指的是自己無功德、無知識裝成有,諂者自己有過失隱藏起來。憍者有一些禪定或功德產生傲慢。惱者說使人生氣不悅意的話。恨者懷恨在心無法把傷害忘懷。傷害是把恨意表現出來。如果自相續中有此六產生污染故稱六垢。
貪與有貪瞋與慢 無明見疑七隨眠
欲界的貪,色界無色界的有貪,瞋、慢、無明、見、疑這七個為七種隨眠。
昏眠掉舉悔嫉慳 無慚無愧謂八纏
昏:昏沉、快睡著了。眠:睡著了。這兩個障礙禪定的前行寂止,一直纏著它。
掉舉:心不安定。悔:後悔。兩個障礙勝觀(禪定的正行)。
嫉:嫉妒。慳:吝嗇。這兩個對寂止與勝觀無二無別的捨作障礙。
無慚:對自己不會不好意思。無愧:對別人不會不好意思。接受律儀時如果破戒了也可能被此二者纏住。這八個合起來稱為八纏。
欲有以及見瀑流 和無明為四瀑流
瀑流:欲界之貪。有瀑流:有貪,色界無色界之貪。見瀑流:見解。這三個和無明瀑流合為四瀑流,非常深奧難懂、力量強大讓你在輪迴中一直迴轉無法脫離,即使你有意退出也身不由己。 
欲取見取戒禁取 說有我謂四近取
欲取:在家眾貪五妙欲產生諍。見取:出家眾為見解產生諍。戒禁取:外道的不合理戒律禁忌持守,由此走錯路不能見道。說有我:唯識、中觀說無我,說有我者與之諍。這四個讓我們產生下一個輪迴,取另一輪迴之近因。
貪取害心戒禁取 耽著諦實身四結
貪取:想要東西。害心:傷害其他眾生。戒禁取:如守牛戒人吃草,把它當成一個道來修卻走錯路。耽著諦實:耽著為較薄弱之貪,認為身體實有。這四個對禪定的意身作障礙。
欲貪害心與昏睡 掉悔與疑為五蓋
欲貪對出家有礙。害心對善惡取捨有礙。昏沉與睡眠對寂止作障礙。掉舉與後悔對勝觀作障礙。疑,不確定無法判斷對捨無量心作障礙。這五個對善行作障礙叫五蓋障。
貪欲瞋恚及愚癡 經說鄙蠢纏垢等
貪瞋痴經中說為三種鄙蠢、三種纏縛、三種垢染無法守清淨戒……等等。等等包括:三種罪業,長期有生死;三種惡行,讓身口意三門走錯路顛倒行;三障,為解脫之障礙;三毒,讓解脫毀滅;三種疾病,有了這三病無法解脫,中貪毒會搶奪,中瞋毒殺人或自殺,中痴毒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拼命做。
欲有無明謂三漏 欲有癡見四合水
欲、有、無明是三漏;欲、有、無明、見解讓輪迴的泥沼混合,往輪迴的大海中流去。
欲有見戒禁四取
欲界之貪欲、色界無色界之有貪、見解、戒禁取見等為下一輪迴的因。
四諦見斷百十二
根據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四諦見所斷有一百一十二個煩惱。欲界:無明、貪欲、瞋恚、我慢、疑惑及薩迦耶見(身見、壞聚見)、常斷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律禁行執為勝五個見解這十個煩惱對四諦沒有差別都會有,共四十。色界、無色界中沒有瞋,九四三十六。四十、三十六、三十六三界合計見所斷一百一十二個。
《阿毗達磨俱舍論》的主張見所斷八十八個,修所斷十個,合計所斷九十八個。欲界三十六之數量,是由見苦所斷十,見集所斷七,見滅所斷七,見道所斷八,修所斷四,五部總計而成。這如《俱舍論》偈頌所說:「欲見苦等斷,十七七八四色、無色界之數量又為何?各是三十一。因為上二界無瞋,所以五部各扣除一個,其餘同欲界,如《俱舍論》所說:色、無色界五部各除瞋,餘與欲同,故各三十一」。所以色、無色界之見苦所斷九,見集所斷六,見滅所斷六,見道所斷七,修所斷三,上二界各合計為三十一。也即是欲界十七七八四,共三十六,上二界則為九六六七三,共各為三十一,三界合為九十八
《智者啟蒙攝頌》所說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和小乘《阿毗達磨俱舍論》的主張都有,但是比較偏向《阿毗達磨集論》的主張。
九修道斷四一四
九修所斷有多少?三界共四百一十四個。九修指的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欲界有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六個所斷煩惱,每個所斷又分九品,欲界有六九五十四,五十四個修所斷。色界、無色界沒有瞋煩惱,故各有五個所斷煩惱,色界四禪定、無色界四禪定共八地,每一地各九品所斷,九八七十二,七十二乘以五總共三百六十個。加上欲界的五十四,合計四百一十四個。
厭患對治斷對治 持與遠分四對治 
厭患對治:把有漏法看成罪障的見解。
斷對治:無間道與其前行叫斷對治,所斷能斷交鋒時叫無間道。
持對治:指解脫道,能持令煩惱不生。
遠分對治:解脫道以上的對治。
欲界以及上二界 苦集滅道四聖諦 已所斷盡六遍知   以及斷順下分結 
以及盡色之有漏 諸漏皆盡九遍知 
所斷之後的結果有九種遍知。先說六遍知,欲界的苦集所斷窮盡後的遍知算一種,道所斷盡後的遍知、滅所斷盡後的遍知,合起來有三種。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合在一起算,遍知也有三種,意思是說三界苦集滅道四聖諦所斷窮盡共六種遍知。再加上斷和欲界連結的順下分結、窮盡色界之有漏、諸漏皆盡之後的遍知說是九遍知。
集諦比較難,因為講述所斷。先講果──苦諦,然後說苦的因──集諦,然後講滅諦,再說滅的因──道諦。
滅諦圓滿不圓滿 名言以及勝義滅 羅漢嚴飾無嚴飾 有餘以及無餘二 
滅諦涅槃分為大乘菩薩最後之涅槃與小乘聲聞緣覺之涅槃,以大乘觀點來看前者究竟後者暫時。滅諦裡面也可分圓滿不圓滿,無學道最究竟是圓滿的,未達無學道最究竟的是不圓滿,比如見道、修道的一地、二地。小乘則阿羅漢最圓滿,前面的三果算是不圓滿。也可以分為名言滅諦與勝義滅諦,名言滅諦指的是世間道的禪定修行所斷種種習氣、種子,雖然還沒有完全斷除不過通過世間的修行暫時把它們壓制不讓增長。勝義滅諦出世間的,像聖者的智慧所斷,連種子也永久斷除。圓滿的滅諦阿羅漢可以分為兩種情況,透過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但未具神通稱為未具嚴飾的阿羅漢。具嚴飾的阿羅漢透過八種解脫得到神通嚴飾。有餘涅槃:阿羅漢涅槃的時候把蘊(身體)留下來。無餘涅槃:阿羅漢透過禪定如經典所說上身燒火、下身水,身體一點也沒有留下來的涅槃。
經典上還有許多涅槃的名言,像是離戲論,離開自他、有無等執著對境。也算是無為法,因為不透過因緣造作涅槃。也可以說是離障阿羅漢,因為遠離四種魔障。也可以說是難觀,一般肉眼、天眼看不到滅諦。也可說是無動,因為無所動搖。也可說是無生死,因為涅槃故無生,無生故無死。也可說是遠離一切痛苦,也可說是最究竟的快樂,這些都是涅槃的名言。
彼羅漢之功德分 三明以及二解脫 六神通與十種知 九等至與三三昧 
八解脫與八勝處 無學十法十遍處 無起諍執與願知 具有五種無漏蘊 
得阿羅漢果後有哪些功德?功德如下:1.三明:能觀過去夙世因緣完全明白,不只是前世而已。能觀後世,下一世以及其後。有漏完全窮盡的漏盡通。2.二解脫:在煩惱中解脫、脫離等至的障礙當中。3.六神通4.十種知5.九等至6.三三昧7.八解脫8.八勝處9.無學十法10.十遍處11.無起諍執12.願知13.具有五種無漏蘊等等下面乘品會講。總之,苦集滅道四諦,苦諦要了悟,了悟以後集諦要斷除,為了斷除苦的因──業與煩惱,講了很多很多。滅諦是最後的結果要得到,在煩惱當中解脫,脫離了輪迴,大概是這樣而已。
所謂道諦分五道 資糧行見修無學 資糧分為下中上 加行煖頂忍勝法 
見法性諦之見道 智慧十六剎那為 苦法忍與苦法智 苦類忍於類智四 
如是集諦與滅道 各各有四許十六
以下接著說道諦,道諦分五,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資糧道目的為達究竟解脫的三種菩提,以聞思修、受戒、、控制飲食、早晚不可一直睡覺非常用功等為因,成為後面四道的基礎故稱資糧。資糧道分為下、中、上,下資糧道實修四念處:身念、受念、心念、法念。中資糧道實修四正斷:善法令生、令增長;惡法令斷、令不生。上資糧道實修四神足:欲定、勤定、心定、觀定。
加行道分煖、頂、忍、勝四個。此時智慧如火故稱煖。動搖的善根(凡夫善根)之頂稱頂,此二者實修五根,五根自然出現與資糧道所修之不同。忍:對於法性大概了解,見道是親見法性現量所見,此處是近似、類似的見法性。勝:世間善中最殊勝。此二實修五力,五根、五力定慧相同,但在勝法時,自然不會被要對治的干擾,就是得到這個力量。五根、五力指的是:信心、精進、念、定、慧。得到加行道的忍法時就不會墮地獄。
見道位時法性赤裸裸的看到,此時的智慧可以分成十六剎那,十六個成事剎那。苦有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四個,其餘類此,四諦各各有四共十六個。什麼是法忍、法智?在欲界中,法忍是無間道,法智是解脫道。要得見道位時,智慧和所要斷的煩惱互相對決,無間道有能力一定打破煩惱、打敗煩惱,正在對決時叫法忍,戰勝後所得智慧叫法智。在色界、無色界的叫類忍與類智。有些聖者說,這十六剎那是次第生,也有些說是十六剎那一起生,因為這些是成事剎那,能斷斷除所斷之煩惱,所以米滂仁波切說不必去分辨是次第生或一起生。
修道區分為九地 欲與靜慮四無色 修習色與無色定 於中分為七作意
見到法性親自看到,慢慢串習慢慢讓它更明確叫修道,區分為九地,包括欲界的修道、色界的四靜慮和無色界的四無色定共九個,如果要練習、串習色界的四靜慮和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經過七個作意來修習禪定。 
對於性相極明瞭 心受所生離所生 攝收歡喜與觀察 行際行際果作意 
1.    性相作意:對初禪的靜相來講,欲界是無禪定地,充滿痛苦、罪業、粗暴。透過聞、思二智慧極其明瞭這些欲界中的種種痛苦、粗暴、罪業的性相,對欲界產生出離心,而對初禪的靜相心生希冀。
2.    心受所生作意:在這裡已遠離了聞、思二智慧的範疇,透過修的智慧去練習串習產生初禪的作意。
3.    離所生作意:透過修智慧來斷除欲界修所斷粗大的部分,因為有了粗大部分所斷的對治(修所斷有粗大、中等、微細三種),欲界中明顯的煩惱已經斷除了,遠離了粗大的煩惱。
4.      攝受歡喜作意:如前所作,由於離所生作意產生了禪定的喜和樂,在這裡已經能夠遠離比較粗大明顯的樂,所以非常歡喜。
5.      觀察作意:這時候看起來幾乎所有煩惱都斷除了,禪修的人產生一個我的煩惱有沒有斷除的想法而去觀察,斷除了欲界中等的煩惱。
6.      行際作意:觀察之後發現煩惱未完全斷除,再如前做性相的了解去對治去實修,而欲界中細微的煩惱也斷除了。
7.    行際果作意:透過前面的禪修產生禪定的果。
透過以上七個作意來練習色界四禪和四無色界定。
個別禪定正等持 獲得之時彼支分 初尋伺喜樂住心 二淨喜樂三昧四 
三捨念知樂住五 四二捨念三昧四 尋伺呼吸二樂苦 離此八過為四禪 
色界四禪和四無色界定真實得到的時候有一些分支,以下分別就對治支、功德支、依止支說明:
初禪五支分
對治支:尋、伺,依靠此二者可以斷除欲界的煩惱。
功德支:喜、樂,由於斷煩惱而生相應的喜樂主觀覺受。
依止支:住心,尋、伺等依靠心一境性而入。
二禪四支分
對治支:淨,依於內清淨而斷除初禪的尋、伺,此時不需要尋、伺,好像上了岸不必再背著船的道理一樣。
功德支:喜、樂
依止支:三昧
三禪五支分
對治支:行捨、正念、正知,以此三者斷除二禪的喜。
功德支:樂
依止支:住心
四禪四支分
對治支:行捨清淨、念清淨,以此二者斷除三禪的樂。
功德支:捨,已經斷除三禪的樂。
依止支:三昧
總之,後禪漸離前前支。四禪的念清淨遠離八個干擾禪定的過患:尋、伺、呼吸二樂、二苦。二樂指初禪、二禪的意樂和三禪以下的身樂,二苦是欲界中的身苦、心苦。四禪像無風的燈一樣平靜,初禪的尋伺如火能燒掉一切,二禪如水,三禪如風,無常來臨時七火一水能毀掉世間,三禪以下都被毀掉只有四禪毀不掉。
愛見慢無明所染 具染定及離彼淨 因與生果二等至 分有無漏雜無雜
定也可以分為具染定和無染定兩種,禪定含有愛、見、慢、無明的染是具染定;不含上述之染是無染定。得到初禪時雖未遠離色界的貪,但已斷除欲貪所以不必依靠欲界中的段食也沒有睡眠。「得二地菩薩時夢中也不會破戒」這怎麼說?貝諾法王那裡的一個老堪布解釋說,初禪已經不必睡眠何況二禪,這樣說很有道理。透過禪定維持身體,不必飲食睡眠,只有眼耳身識,無有鼻、舌識,鼻根有僅為莊嚴用。
等至、禪定有時指同一個,端看前後文脈絡。等至分為因等至與果等至,前述各種禪定有因等至與果等至,像四無色定:空無邊定、識無邊定、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藏文的意思是有也不是,沒有也不是),他想這樣,果也這樣。學佛的人不要這樣耽溺,修空性不是無所有,要如心經上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四合空性。禪定也可以分為有漏定、無漏定,或者雜定和無雜定。世間的禪定和四諦無關是有漏定,從初禪到無色的前三定這七個,通過它們去修道去吸收四諦是無漏定,出世間的禪定。有時修與四諦有關的禪定有時修無關的禪定有點輪番的味道是雜定,假若沒有這種狀況是無雜。
無所不能未至定 唯與特殊初禪二 以及其後三靜慮 承許為靜慮六地 
彼上增前三無色 即為靜慮之九地
有足夠的能力對治煩惱但還未斷除煩惱是無所不能未至定,「唯」指的是剛剛對治了所斷煩惱的初禪,更有力量的初禪有伺無尋是特殊的初禪能生大梵天,這三個和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合稱靜慮六地,再加上無色的前三定就是靜慮九地。
加行無間與解脫 以及特殊道說四 神通速遲道難易 彼此結合亦有四 
加行道:煩惱以對治法斷除,開始而未到無間道為加行道算是前行。
無間道:加行道之後有能力去斷除煩惱完全不依什麼,也就是說煩惱和斷除正在交鋒。
解脫道:斷除煩惱了現量解脫。
特殊道:像從一地菩薩去看二地菩薩時,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這三個是特殊道。之前,講到意根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過去,未產生意識時,意識的前一剎那叫意根。同理,在一地菩薩去看二地菩薩時,前行的加行道、真實交鋒的無間道、煩惱斷除的解脫道這三個就是它的特殊道。
這樣合起來有四種道,神通的速遲和道的難易也有四種結合的狀況。神通快速與緩慢就是利根和頓根的差別,得到禪定的正行也有容易和難的差別。1.神通慢、道難是頓根且禪定未得;2.神通快、道難是利根禪定未得;3.神通慢、道易是頓根禪定已得;4.神通快、道易是利根禪定已得。
無貪取與惱害心 正念三昧四法處 
四種法處是勝義諦的法次第生起的根本處所。無貪取為無貪之善根,無惱害心沒有傷害別人也是一個善根,慈心的本質。正念不忘取捨的內容,三昧是禪定心安定,不生煩惱了解法的真面目。這四個也可以叫做修習戒定慧三學處的處所,無貪取與無惱害心屬於戒增上,和外道嚴格的戒不一樣它可以斷煩惱使之脫離輪迴;正念是心定下來;三昧禪定讓智慧增長,讓智慧顯現出來。
得止觀理有四句 未知當知等三者 攝馭餘道之正道
得到止觀的方式有四種這裡說四句,四句本身有很多的內容,譬如罪,佛說跟他學就不能做的是佛制罪;自然就有的罪過是自性罪。佛制罪、自性罪的四句就是下面四種情形:1.是佛制罪也是自性罪,像殺生。2.是佛制罪不是自性罪,像比丘割草。比丘253條戒律中說比丘不能割草,在家人就可以。3.不是佛制罪是自性罪,你們想想有什麼? 4.不是佛制罪也不是自性罪,像拿顆石頭把玩沒有過失。同理,修止觀也有四句。修寂止時有九種方法來安住,勝觀對法的總相、別相徹底了解像證悟空性。得止觀四句:得到寂止未得勝觀、得到寂止也得勝觀、未得寂止得勝觀、未得寂止也未得勝觀。
根品中提到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種無漏根,此三根能收攝駕馭其他道的正行。
未知當知根掌握加行道和見道的前十五剎那。
已知根駕馭見道的第十六剎那,依此而去掌理有學道的一切。
具知根可以掌握無學道的種種。
道之區分有多種 緊接任何加行後 以無間道金剛定 已斷障礙解脫道
即為究竟無學道
道的種類有很多種,包括任何加行(聲聞、緣覺、菩薩道中都有加行)緊接之後還有無間道、金剛喻定等等。像十地菩薩即將成佛的前一剎那用無間道的金剛喻定完全斷除大乘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得到解脫究竟的果,也就是究竟無學道。小乘阿羅漢以金剛喻定完全斷除三界的煩惱得到解脫的果。
彼時盡與無生智 具足十種無學法 八種正道及解脫 以及解脫之智見 
修四諦而做到「苦諦了悟,集諦斷除,滅諦得到,道諦依止。」所斷窮盡的智慧是窮盡智,而完全了解真相,障礙和垢染不會再產生,沒有什麼可了是無生智。
十種無學道包括無學道的八正道、無學道的解脫與無學道的智見等十種無學法,可以攝入無漏的五蘊裡面。
戒蘊以及三昧蘊 般若蘊與解脫蘊 以及解脫智見蘊 名為無漏之五蘊
怎麼攝入?無學道的正語、正業、正命攝入無漏的戒蘊中。無學道的正見、正思維、正勤攝入無漏的般若蘊中。無學道的正念、正定攝入無漏的三昧蘊中。無學道的解脫攝入無漏的解脫蘊中。無學道解脫知見攝入無漏的解脫智見蘊中。
凡夫有色、受、想、行、識五蘊無盡的業與煩惱,阿羅漢有無漏的五蘊,這些都和佛的無漏五蘊無法相比,如來的五蘊不可思議。
如是道與所得彼 法之品類少宣說 煩惱蘊死天子魔 滅除四魔為勝者
以上用取捨的方式講四聖諦正行已經講完畢,接下去為道諦的旁述,一些輔助。講道與道果共十五品類十五個科判。
先講滅四魔,四魔分別為煩惱魔、蘊魔、死魔與天子魔。煩惱魔指的是貪、瞋、痴、疑、慢等煩惱;蘊魔指的是色、受、想、行、識由煩惱所成立的五蘊,佛只有無漏的五蘊;死魔使壽命中斷不相續,無著賢菩薩說對行善者而言活愈久愈好死亡為障礙;天子魔對斷除有漏善法做障礙,有三解:1.欲界六天忌妒心重阻人行善。2.細微天子魔是由於前述三種魔而有的心散亂現象。3.他化自在天天王歡喜自在天子有五箭。聞法時睡覺就是中了他的一箭。
一般世間有種種勝者,甚至動物也有勝者,鬥牛、鬥蟋蟀也分勝負。而佛滅除四魔是勝者,這個勝者是大不相同,前面說的這四魔讓眾生在輪迴中徘徊無法脫離是真正的魔,故而這勝者是真正無與倫比的勝者。佛斷除二障證得如所有智、盡所有智具斷證功德,而有出有壞、善逝、應供、證等覺(如前所說斷二障證二智)如來(如法性之行持)能仁釋迦牟尼佛……等等名號。
自在以及善妙色 祥瑞聲名與智慧 精進圓滿此六者 名為六善或盛德 
佛具自在、善妙色、祥瑞、聲名、智慧與精進六種圓滿,名為六善或六盛德。藏文說要甚麼有甚麼是自在,心裡沒有什麼才自在,需求很多無法自在。佛非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善妙色。因為佈施眷屬無量極祥瑞,因為持戒得聲名為三界天人師。斷除二障證得如所有智、盡所有智智慧圓滿。一切為了利益眾生精進圓滿。《入行論》寂天菩薩說佛利益眾生,眾生利益自己。一般人也會精進,整天忙來忙去不歇息,為著自己的利益著想叫做自私自利,在輪迴中飽受痛苦。如果用這樣的精神為了利益眾生早就和佛一樣了。
如何去得到六善?以六波羅蜜得。因禪定而得自在圓滿,因忍辱而得善妙色,因佈施而得祥瑞,因持戒而得聲名,因修智慧波羅蜜而智慧圓滿,因修精進波羅蜜而精進圓滿。
佛陀教法及僧眾 施捨持戒天隨念
佛、法、僧、施、戒、天為六隨念,龍樹菩薩《親友書》中說佛教修行人常常憶念不要忘記這六個。尤其三寶非常重要,第一次皈依時可能沒有完全了解,事實上三寶不是那麼簡單。德巴上師講過,如果要完全了解三寶去看《寶性論》,這是非常殊勝的,而一般以為皈依是簡單的法,不如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重大,今天藉此機會把三寶弄清楚。糊裡糊塗的已經皈依了,現在把它弄清楚,三寶的功德會越來越大。就好像我們勸念《普賢行願品》有的人開始是看你的面子念的功德也有,不過不大。每天去念,慢慢的建立一個關係,偈頌句子越來越清楚漸漸感受他的殊勝,功德就出來了。同樣道理,之前我們對三寶不是很清楚,現在了解也不遲,皈依的對境會越來越清楚的,以下詳細解說三寶。
自然無為及任運   具有智悲及能力 成就自他之二利 具八功德即佛陀
佛寶具有八功德,自利圓滿及其支分三、他利圓滿及其支分三。
自利圓滿包括自然智慧、無為、與任運。
自然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之自生智,不是像一般學科一樣可以學得來或別人講了你了解,不是從師受的。
無為:有為法具有生、住、滅三相,佛無此三相不是因緣中造出來的。
任運:不是努力修身的戲論,不是努力克制心的妄念,不需要這樣用功,他是自然的法身任運離作意。
他利圓滿包括智慧、悲、力。
智慧:法界一切有情的根器徹底了知不會錯亂。
悲:把所化眾生安置在出世間的正道上。
力:由智、悲散發的力量把所化眾生輪迴的苗芽完全斷除,把所化眾生自相續中的無明黑暗完全去除。佛有法、報、化三身,功德無量無邊。
道為淨明及對治 滅為無思無二寂 離貪滅道為證法 彼亦具足八功德
法寶具有八功德,離貪滅與道為證法。令眾生斷貪之道分三,離貪之滅也分三。
令眾生斷貪的道包括淨、明、對治功德。
淨:道的本體無垢,不被煩惱障所污染故淨。
明:道的本體無垢,不被所知障所污染故明。
對治:對治二障的黑暗。
《寶性論》說法寶如同太陽,太陽上無垢染為淨,使物質明顯為明,太陽出來世間的黑暗不見了不必開燈為對治。
離貪之滅包括無思、無二、寂功德。
無思:不是凡夫伺察的行境,不可思議。
無二:沒有有漏的業與煩惱二者。
寂:無念,沒有念頭是妙觀察智、自證、無分別智。禪師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樣的,滅是自證的行境。
正證法為是所詮   能詮佛語為教法 法於始中末皆善 意義語詞皆優美
不共圓滿與本淨   遍淨具足四梵行
法寶分為教法與證法兩種,證法是所銓,教法是能銓。
比如中觀的所銓是空性是證法,能詮是語言、文字、經教。大藏經十二部經典是能銓,佛語是教法。我們皈依所銓的證法、能銓的教法,教證具有四梵行。
始中末皆善:初聞法,讓所化眾生生信心的因為始善。聽聞之後思維生歡喜為中善,聽聞、思維之後去修證悟實相為末善。
意義語詞皆優美:以二諦函攝宇宙一切法,意義優美;語詞容易謹記在心,超越一般信、雅、達的要求極優美。
不共圓滿與本淨:與外道不同,是調伏眾生的法,斷除所有煩惱故圓滿,讓眾生了解自性本來清淨的意義。
遍淨:不為客塵所染,客塵指的是煩惱,本來無故說客。
大乘聖者之僧眾 如盡所有分別明 脫離貪礙下劣障 具有明脫八功德
僧寶具有明脫八功德,未證諸法實相是凡夫,證悟時現量目睹法的實相是聖者,大乘聖人具有明脫八功德。明功德:如所有、盡所有、分別明。脫功德:脫離貪障、礙障、下劣障。
如所有:實相如何就這樣了解,這是很深奧的,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都是這樣。
盡所有:萬法都清清楚楚非常廣大,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都是這樣。
分別明:分別智,明的功德。
離貪障:遠離貪的煩惱障礙。
離礙障:遠離所知障。
離下劣障:超脫聲聞、緣覺的障礙。
皈依後不可以謗僧寶,若看到不如法的也自己去懺悔。皈依後佛為導師,法為正路,僧為道友,不可看輕自己,因為自己和諸大菩薩已經是道友了。以上詳說佛、法、僧三隨念。以下略說佈施、持戒、天三隨念。佈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各具功德隨念隨行。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說「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佈施論。」佈施看發心,發心夠的話,供養一小朶花也很殊勝能成大善業。
沒有戒的話,人天福報都是妄想,好像虛空中起高樓一樣不可能,龍樹菩薩《親友書》中說在地上動搖的生物依靠大地,不會動搖的草木也依靠大地。增上生、決定勝的功德來自於戒,戒如大地。至於戒的守法《大智度論》提到有上、中、下三等。下等人破戒,戒都守不好;中等人著戒,戒律嚴格到執著,所以沒有見解也不行;上等人不著戒,在如夢如幻中守著清淨的戒,也不過分執著戒。自己都沒有過關,把自己看得最厲害非常危險,別去說他人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
天隨念是說思維天人福報的因果,或者常以聖者為修行的證人,監督自己的所言所行,隨時向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學習。
信心施捨與持戒 聽聞知羞有愧心 及慧圓滿此七種 名為聖者之七財
什麼是聖者七財?信心、施捨、持戒、聽聞、知羞、有愧心及慧圓滿。
信心:對三寶對善知識有信心,主要是對因果有信心,完全相信因果。揚唐仁波切在文革期間關監二十幾年,有弟子請教他感覺,他說沒有苦的覺受,因為他相信一切是因果!這是非常正確的回答,因果不可思議。
施捨:菩薩四攝(佈施、愛語、同事、利行)之一,因為佈施的關係很多人接近他,他有機會講經說法,眾生願意來學佛法。
持戒:禁惡行戒等
聽聞:聽聞佛法
知羞:諸佛菩薩智慧眼無所不在,譬如這裡蘋果沒人看,自己知道拿一個也不行。
有愧心:對不善行覺得對不起別人,自己懊惱。
慧圓滿:分辨法的內容,完全了解法的內容。
這七個聖者具備不離開,猶如轉輪王不離將軍寶、甘馬寶、大臣寶…等七珍寶。
肉眼天眼與法眼 慧眼智眼為五眼 
肉眼:由過去生的福報產生,超過千里眼,一百由旬遠三千大千世界粗的事物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天眼:過去生修四禪的異熟果,十方一切世界當中種種恆河沙數眾生往生何處都看到。
法眼:教法證法所具有的智慧,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對眾生根器頓或利清清楚楚。
慧眼:現量所見,完全了解法界實相,了悟法性。 
智眼:本智,佛陀的智慧。佛的本智是一切智,世出世間一切知,也可以說是佛眼。
持戒三昧與智慧 總持菩薩之四飾
菩薩的四種裝飾和一般人不一樣,西藏男人右耳戴耳環,女人兩耳戴耳環,身上掛著珊瑚、琥珀之類的項鍊,台灣人的裝飾品也很多。菩薩的裝飾為:
1.      持戒:戒有攝善法戒、攝律儀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守戒的方式如前《大智度論》所說有上、中、下三等。下等人破戒,中等人著戒,上等人不著戒,在如夢如幻中守著清淨的戒,也不過分執著戒。
2.      三昧:禪定,禪悅為食。
3.      智慧
4.      不忘總持:陀羅尼之類,米滂仁波切有一本書《百咒功德》總集所有的咒和陀羅尼。多念文殊心咒記憶力比較好。高僧可能世俗的忘了佛法不會忘,不像世人該忘的忘不了,不該忘的都忘了。
供養佛與持妙法 身遍現與入諸剎 圓滿般若熟眾生 淨化剎土住順境 
諸行具義證大覺 即為菩薩十大願
這裡的菩薩十大願和《普賢十大願》是一樣的,可以比對來看。普賢十大願每個願支分很多,無量願力不可思議。
1.      供養佛:《寶積經》說一切法都安立在意樂上,如何發願一定成熟。在四大聖地發願特別靈驗,遇到高僧大德發願更重要,這讓你累積資糧很快得到果報。發願與發誓不同,發大願為利眾生願成佛,力量存在的。上等人一般不會隨便承諾,諾言就像石頭上雕刻的字,除非石頭被打破否則還是存在,不能隨便發誓的。
2.      持妙法:妙是正確、殊勝。
3.    身遍現:身體到處示現,如釋迦牟尼佛先在兜率天,然後入母胎、降人間誕生、學習、成佛…。
4.    入諸剎:進入一切剎土,清淨不清淨剎都去,到一切世間一切所化眾有情的世間去度化,不只是人間。獵人當中、妓女當中也都有菩薩的化現調伏眾生。
5.    圓滿般若:從持戒到智慧六度都圓滿。
6.    熟眾生:眾生總有一天成佛但現在未成熟,需要菩薩的幫助。水果熟了可以馬上吃,不熟就不好吃。
7.    淨化剎土:顯教明觀福田,透過現在一再的練習,什麼時候可以去淨土?是一種非常渴望的概念。密教不一樣,灌頂開示的地點看成淨土(蓮師或阿彌陀佛的淨土)而非台灣的某個地方,所有的人是菩薩,上師是佛、蓮師或大菩薩,這個過程是淨化剎土。總之,練習把心和淨土合而為一叫淨化剎土。
8.    住順境:想法行為和佛菩薩完全一樣隨順眾生,法王如意寶說:每一個道場,人少沒有關係,人多也沒有關係,想法不一樣就有關係。像法王說的隨順友,讓我們現在開始練習儘量配合別人的想法。
9.    諸行具義:菩薩的意義是利益眾生沒辦法利益眾生就沒意義,就像去某個地方獲得某些東西叫做不虛此行。高僧大德有緣眾度盡之後圓寂,再活下去不具意義。如何利益眾生?小小的功德像多學點知識、多學點技術能幫助別人都是利益眾生,如此發願回向。法王發願生生不傷害眾生一根寒毛,而我(鄔金堪布)到法鼓山學中文也發心,希望讓這邊的人能了解佛法。甚至煮一頓飯心甘情願的希望對家人有幫助,不是隨隨便便的讓他們吃得太胖或營養不均衡,這些都是諸行具義的例子。
10.證大覺:《心經》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
這些在普賢行願品上都有,可以看看益西堪布的解釋,每個願都有不計其數的支分,我們佛學會網站上也有。
 這些願在哪裡修行?在十種無際處修,以下略說十種無際處:
眾生世間虛空法 涅槃佛與彼智慧 心之所緣佛行境 世續法續與智續 
即為十種無際處 乃至彼盡修大願
1.      眾生:所化眾生之間,眾生無邊無際。
2.      世間:所化眾生居住的地方無邊無際。
3.    虛空:虛空比喻無窮盡,願亦無窮盡。
4.    法:調伏眾生之法無窮盡。
5.    涅槃
6.    佛:所化的眾生用能化的法讓其涅槃成佛。或者暫時的涅槃最後成佛,如聲聞、緣覺、阿羅漢暫時脫離痛苦,最後成佛。
7.    智慧
8.    心之所緣:緣當動詞,心緣於境。心觀境,心為能取,看到的外境為所取。心的所緣外境無邊無際。
9.    佛行境:佛的想法智慧無際。
10.世續、法續、智慧續:前述九種攝於此三續中。
《普賢行願品》偈頌所說「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如此修大願。
希除一切眾生苦 如是願置於富足 欲以己身行利他   欲住地獄行利他 
出生富等為利他 自他苦樂欲相換 圓滿眾生諸希求   為利眾生願成佛 
宣說此等八種願 上士夫之八觀念 
上士夫有八種觀念,《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士夫有上中下三種,上士夫藏文有大士夫的意思,士夫不是凡夫也不是聖者,有一點大人物的意思,聖者也可以說是士夫、凡人也可以是,這裡是指比較高尚的人的八種想法。
1.      希除一切眾生苦:常常思維「我何時能息眾生苦?」希望自己有這個能力。
2.      如是願置於富足:像前面一樣常思維「我何時能把貧困眾生安置於富有?」《入中論》說「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佈施論。」快樂由佈施產生,我何時能像黃財神一樣讓眾生滿足?這裡也包括了聖者七財,世間億萬富翁沒有七財的話有錢也是窮人。
3.      欲以己身行利他:經典中說施身先要得到一個境界才可以,常自問「我何時能以身血滿足眾生呢?」經典中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曾墮地獄拉車,車很重他與獄伴都拉不動遭到獄卒無情的鞭打,世尊想兩人受罪不如一人受,就叫獄卒把繩子都放他身上。獄卒斥喝「各人業各人當」他被鐵棒敲頭致死,死後往生天界。這是他的第一次發心。台灣人捐血如果有好的動機也是這種以己身行利他的行為。
4.      欲住地獄行利他:地藏王菩薩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什麼時候可以像祂一樣呢?
5.      出生富等為利他:自己生於富貴當中利益不到眾生也沒有多大好處,發願自己變成有錢財、有地位、有權勢時自己身口意、錢財、地位、權勢全部利益眾生。不貪住於空性中享受禪定樂,也不成為傷害他人的人。法王發願「生生世世不傷眾生一根寒毛」慈誠羅珠堪布也說:「此善為主三世善,希望我來生成為支持善法的人,假如變作動物也是具慈悲的動物。」這些願望多麼偉大,每次想到都會掉眼淚。 
6.      自他苦樂欲相換:《修心八頌》第五頌說「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我什麼時候能做到眾生惡果成熟於自己,所有的善果成熟於眾生呢?
7.      圓滿眾生諸希求:世間、出世間的福,我何時能滿足眾生呢 ? 
8.      為利眾生願成佛:何時涅槃為利眾生成佛呢?
ps佛教高僧,被譽為「淨土慈航」的南投縣埔里「台灣靈巖山寺」開山方丈妙蓮老和尚,廿五日下午一時安祥圓寂,享壽八十八歲。廿六日發布訃訊,各界都感震驚與惋惜哀悼,各地信眾自清晨起,紛紛趕回道場,佛教界大老都前往敬悼。今天2008/06/27上課時佛學會供燈108盞,上師開示:高僧來去自如沒有苦惱,但對眾生來講是很大的損失。菩提心的關係他睡覺、閉關都能利益眾生。歷來高僧大德示現涅槃見證無常,此時弟子做些善業特別感受加持,特別靈驗。我們點燈也能利益眾生,佛菩薩歡喜眾生歡喜,老和尚能夠比較容易帶領更多信眾到極樂世界去。這件事讓我(紀錄講稿的弟子grace)很有感觸特別寫下來。
諷頌聞思及禪輪 所作羯磨為三輪
經典中出現的三輪是以下所說的三個:
1.      諷訟聞思輪:諷訟是一念再念每天念,課頌本或三藏十二部經典反覆的念。在善知識跟前聽聞佛法知道佛法內函之後去思考。
2.      禪輪:禪定,前述所聽所思去實行,在安靜處禪林去禪定,過去禪林在郊外不在都市裡。
3.      所作羯磨輪:羯磨的意思是作業,如建廟造塔開創禪林為羯磨,小小的佈施也是。
1和2主要是出家人做的,羯磨是在家居士做的,建廟造塔供養出家人,現在剛好相反出家人去建廟造塔。
無常苦痛與無我 不淨死亡及顯現 離貪不適不念世   及滅名為十種想
諸聲聞眾於常時 宣說應要作依止
以下接說聲聞緣覺要依止的十種想:
1.      無常:一切有為法無常,非常科學可以證明的。美國心理學家理查卡兒斯最認同佛教的就是無常。布達拉宮很堅固,但不知的未來一定會壞滅,聲聞緣覺把它當成鼓勵人修行的法。
2.      苦痛:攙雜煩惱的有漏法的本質是痛苦。
3.      無我:五蘊當中沒有一個我,以智慧觀察找不到一個我,無我不產生傲慢與執著。
4.      不淨觀:不管多豔光四射的人也是不淨物。
5.    死亡:因為很快會死亡我要好好把握努力精進,而不是懶散、頹廢和放蕩。過去西藏喇嘛閉關時在門口掛著「喇嘛千,我很快會死亡!」上師加持讓我明白一定會死亡好好用功。
6.      顯現:是一種實修法,聲聞把晚上修為白天,成就之後晚上不點燈也看得像白天一樣清楚。
7.      離貪:三界不是貪欲的對境是痛苦的根源。
8.      不適:食物不適合人,我不貪愛而且有點厭惡,禪悅為食最適合。
9.      不念世:世間的一切沒有一樣是可以生起歡喜的對境。
10. 滅:滅相如《金剛經》中我、人、眾生、壽者相皆無。
一切聲聞緣覺常常要依止這些想法,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所說的。
空性無相與無願 名為三種三摩地
三種三摩地又叫三種三昧、三解脫,《俱舍論》比較偏向聲緣的看法,四諦十六行相分別歸納於三種三摩地。
1.      空:苦諦四行相的空性和無我。
2.      無相:滅諦的滅、淨、妙、離四行相和道諦的道、如、行、出四行相。
3.    無願:不是讓人生起羨慕的對境,包括苦諦的無常、苦和集諦的因、集、生、緣四行相共六個。 
斷除貪欲得智慧 現法樂住之三昧 得見本智之三昧 名為四種三摩地 
1.      斷除貪欲:一直修不淨觀來斷除貪欲。
2.      得智慧:實修四禪的禪定而得智慧。
3.      現法樂住:如前述在安靜處修禪定身體心理產生喜悅滿身。
4.    得見本智:十種想中的顯現,晚上也能和白天一樣明亮,此處就是這樣,晚上沒燈也看得清楚。
尋過失亦不還報 如是打罵亦不還 他怒亦不予還怒  名為沙門四種法
別人找你的錯當面說你的過失,你不講回去;當面打你不回打;背後罵你不回罵;惱你怒你不還怒,這是修忍辱的四種法。
髮毛齒甲汗與垢 糞溺淚涕唾與筋 皮肉血骨脂髓脈 肺心肝及脾與腎 
胃大小結腸膀胱 油脂黃水膿涎分 膽囊腦袋與腦漿 三十六種不淨物
身體腐壞與生蟲 紅與青瘀與烏黑 被食散離與焦爛 名為九種不淨觀 
以下接說實修法,五毒對治法。中觀、唯識或金剛乘有不同的對治法,這裡是根本乘小乘的對治法。說身體是頭髮、寒毛髭毛、齒、甲、汗、垢、糞、溺、淚、涕、唾、筋、皮、肉、血、骨、脂、髓、脈、肺、心、肝、脾、腎、胃、大腸、小腸、結腸、膀胱、油脂、黃水、膿、涎分、膽囊、腦袋與腦漿三十六種不淨物,為平息對美色、形狀、觸碰、名利四種貪愛,而修九種不淨觀。對美色貪重的話修腐壞;對觸碰貪的話修死屍生蟲、轉紅變青瘀呈烏黑;對形狀貪的話修被鳥獸蟲蟻啃食、外形離散與焦爛。對名聞利養貪著的話觀想屍陀林、亂葬崗的屍體,哪裡有名與利?誰享用名與利?
骨鎖形相亦如是 緣放攝以淨貪欲
骨鎖或鎖骨都有人說,藏文的意思比較接近骨鎖,如在屍陀林見到的骨頭白白的沒有一絲肉,修白骨觀也是對治貪的。修一段時間沒有貪欲就可以了不必一直修下去。以前,森林裡的修行人修了很長一段時間把自身當成骯髒、臭令人厭惡的,因而要求獵人殺自己,許多修行人都這樣要求,殺到小溪都變紅了。世尊問明原委後說不貪就可以了不要一直修下去。殊勝的白骨觀怎麼修?在兩眉之間觀腳的大姆指變色由紅轉青到烏黑,漸漸爛到剩下森森白骨,慢慢放大至全身骨鎖,全臺灣骨鎖,大海骨鎖。然後反過來收攝至身、至大姆指大小於額間,如此反覆觀修一定可以淨貪欲。
一分俱分與證悟 映蔽斷為五離貪
修不淨觀的離貪有五種,《俱舍論》說有五離貪:
1.      一分離貪:三界九地的第八地無所有天只對欲界離貪,稱為一分離貪。
2.      俱分離貪:三界九地的第九地非想非非想是輪回之頂,對三界都沒有貪欲連第九地也不貪。另有一種講法是見道之後的有學道是一分離貪,無學道是俱分離貪。
3.      證悟離貪:以智慧對治所斷,如見道時見所斷離貪。
4.      映蔽離貪:透過世間的寂止來把所斷壓制暫時的映蔽。如太陽出來壓住蠟燭的光。
5.      斷離貪:出世間的所斷連貪的根都拔掉。
以自性惱害穩固 優異愚昧及對治 遍知斷除與有上 及無上為十離貪
此外《阿毗達磨集論》另有五種離貪合之為十:
1.      以自性離貪:痛苦及痛苦的處本身離貪,沒有人要痛苦和痛苦的來源。
2.      以惱害離貪:如經典上說的男女同房產生的快樂暫時壓制痛苦。
3.      以穩固離貪:如人吃飽撐了不想再吃,已經不再動搖沒有貪愛。
4.      優異離貪:已經得到好東西,不好的不想要,譬如找到黃金不要石頭。
5.      愚昧離貪:一般凡夫不想解脫涅槃,對它不感興趣。有些人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有些人下地獄也無所謂就是愚昧離貪。
6.      對治離貪:修道的關係觀空性、無我,證悟而離貪。
7.      遍知離貪:得見道位時,知道三界實相無快樂可言而不再貪。
8.      斷除離貪:一地、二地接踵而至煩惱一一斷除。
9.      有上離貪::聲聞、緣覺之上有菩薩、佛。聲聞、緣覺之離貪為有上。
10. 無上離貪:佛菩薩之離貪已經沒有貪可斷除。
共十種離貪,貪煩惱很重的人可以這樣修來對治。
父母兄妹與子女 親人姻親與友伴 如理安住慈心已 應以慈心遍一切
嗔心的對治是修慈心觀,《親友書》龍樹菩薩對樂行國王說如果對別的女人、別人的妻子產生貪欲時要把年齡比我長的觀為母,同齡的觀為姐妹,年齡小的觀為子女慈心對待。同理,生嗔的對境(讓你不高興的對象)把年齡比我長的觀為父母,同齡的觀為兄弟姐妹,年齡小的觀為子女,如同家人,你高興他們得到安樂。平等慈心去實修,由近而遠,由父母兄妹子女至親修起,然後對父親這邊的親人母親那邊的姻親、自己的友伴修慈心,擴展到對陌生人修慈心,甚至能對仇敵修慈心,希望別人得到快樂,這樣馬上可以降低嗔煩惱,修得好的話完全可以斷除嗔煩惱。或者在四個禪定中修慈心,對怨仇沒有任何敵意,完全像父母子女一家人。慢慢的至十方世界,連昆蟲螞蟻都一樣,這樣叫做「遍滿」的慈三昧。若無法修慈三昧僅修一個慈心的話功德也是不可思議。《月等經》說一個把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珍寶供養諸佛的和修慈心的比較起來,後者功德大,得梵天果報。《大圓滿前行》說過一對母女過河落水,母女兩人同時生起希望對方活著自己可以死的慈心。她們被河水沖走,死後均生梵天。 
此人於我或親屬 三時施害思為六 利益吾敵亦三時 九嫌生瞋以慈息
什麼是九嫌生瞋?《入行論》說這個人傷害我或我的親屬,過去傷害、現在傷害未來也會傷害,這樣有六嫌。這人利益我的仇敵,過去利益、現在利益、未來也會利益,共九種情況令瞋心生起,應以修慈心來平息。 
人天慈與非人護 毒器無傷身心樂 無勤得義生梵天 將獲慈法八功德 
修慈心有八種功德:1人天慈、2非人天龍八部保護、3吃到毒藥不會中毒,好像孔雀吃了毒羽色更加絢麗、4器無傷刀槍不入、5身樂、6心樂、7無勤得義,想要的都可以得到、8生梵天,如上述過和落水的母女子一樣生梵天。
緣起意義若觀修 無明闇除得慧光 
癡心重的觀修緣起法,無明黑暗可以消除得到智慧的光明。一切法都是緣起,外緣起十二、內緣起十二如前緣起品所述。任何法互相依靠沒有一個獨立存在,譬如內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無無明無行,無行無識……十二緣起無法存在。若說常與斷,造物主、無因生等無法成立,由內外緣起而產生,無彼則無此,沒有常則沒有斷,相互依賴安立,一切法空性,如此觀修下去無明黑暗可以消除得到智慧的光明。慈誠羅珠堪布提到十二緣起的觀修,一一說得非常完整,可以去學習。
身心界聚詳區分 各別觀修息傲慢 慢及過慢慢過慢 我慢以及增上慢 
卑劣慢以及邪慢 於此七種傲慢等 為盡息故應修習 
傲慢重的觀修界,十八界一個一個去觀修、去思維、去實修,傲慢可以連根拔起。如前界品所述宇宙一切法,界為生因非我為因。慢可以分七種:
1.      慢:對知識、功德、學問程度較差的,認為和他相比自己比較好;或者是對程度相當的,認為我和他差不多,有這種小小的傲慢。藏文這麼說小慢,僅僅的慢。
2.      過慢:知識、功德、學問程度與你相同的,你認為你超過他;或者程度比自己高的自己認為與他一樣。
3.      慢過慢:程度超過自己很多的,你說你比他還好。
4.      我慢:五蘊以為我,有我相,這是七個慢的基礎,如能斷我慢其他慢自然消失。
5.      增上慢:未得說得,未證說證。像自己還未得到見道位說得到,真的要小心,遇緣煩惱會起來,夢到本尊或什麼的也要小心增上慢。
6.      卑劣慢:對比自己不好的,自己以為自己沒有那麼不好。
7.      邪慢:不是真正的功德,自己以為是個好的東西。譬如會做生意的說自己利害、會消滅敵人的說自己利害、會吵架打架的說自己一流。《大圓滿前行》提到一對師徒,弟子累積的財富比上師多,弟子想:修行上,上師比我好;財物上,我比上師好。有一次弟子遭到危險祈求上師,一直求上師還是沒出現,很久很久上師終於出現了。弟子問上師為何?上師說:你慢心,我慢來。如果我追求財富不見的得不到,而你以為……。這故事發人深省。
《寶鬘論》說一般士夫之五蘊五大所成,龍樹菩薩要我們去思維、去觀修:我不是地,我不是水,我不是火,我不是風,我哪裡來?《入行論》智慧品也提到,一一去分析,人體上無法找到一個我。證悟空性,無我,其他的慢自然平息。
對治分別念重者 即為出入息六念 數息隨息置心彼 近觀轉移與遍淨
忘念重的對治是修呼吸,出入息六念。
1.      數息:靜下來,吐出去吸進來跟著呼吸走,這是禪密共法。根據藏醫書上說,正常人一呼吸間脈搏跳六次。剛學禪定時發現妄念特別多,不是變多,本來多沒發現而已,這時發現了是好現象。
2.      隨息:跟著呼吸走,念頭跟著進出,為禪密共法。
3.      置心彼:心放在它那裡,氣從鼻尖到腳尖像一條繩,經書上說像如意寶的繩。念頭差不多這麼長。
4.      近觀:觀察欲界中的微塵具地、水、火、風、色、香、味、觸八相。
5.      轉移:資糧道、加行道煖、頂、忍、勝,或者三十七道品信等五力…呼吸和它結合。譬如呼的時候想信,吸的時候想精進…隨自己的能力結合呼吸與正法。
6.    遍淨:呼吸和見道、修道、無學道結合。 
世俗以及勝義諦 此二承許為二諦
如前所述,為了分別說四諦,為了抉擇而說二諦。關於二諦,米滂仁波切只說這兩句。釋尊把法以智慧分析,判別為世俗和勝義。《入行論》智慧品提到二諦說勝義非心的行境,超越凡夫思想的範圍,凡夫的範圍是世俗。一切法,有為、無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六度、三十七道品或佛的十力所有顯現的都屬於世俗諦。基、道、果的自性是空性沒有一個實體的,實相叫勝義諦。基一般指的是福慧資糧,道包括世俗與勝義,果包括法身與色身。自宗寧瑪的看法:基,福慧雙運;道,二諦雙運;果,二身雙運,一切法顯空無二。
精通四諦意義者 了知染淨意義故 遮止染汙煩惱處 及清淨處之我見
以何入於輪迴中 以何之因能止息 如何現與如何住 無餘諦義能觀見
本品的結語:精通四諦、二諦意義的人了知輪迴(染)、菩提(淨)的意義,所以能遮止染淨的我見。「我見」成立依靠世俗或勝義,不然就是輪迴、涅槃。以什麼入於輪迴?根本執著。止息的因是什麼?是智慧。如何顯現萬相?如何安住實相?一個個觀得清清楚楚,再也沒有其他諦義能觀了。
 

 


鄔金智美

鄔金智美: 金剛薩埵

 





主持人
藏傳文殊顯密佛學會.《智者啟蒙攝頌》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鄔金智美堪布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