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中國 文創產業闢黃金路線--「我們骨子裡的品牌哲學是『仁』。」陳立恆指出,「仁」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之間要互動得宜。根據「仁」發展出的品牌風格就是具有獨特、親切、人文、藝術及時尚等五大品牌特色的仁者風格,藉此達到品質、品味及品格的「三品」目標。 CHUN 編整8-5-1

經營策略》借道中國文創產業闢黃金路線

◎哲學帶動文學,文學帶動藝術,藝術影響產品,產品形成文化,文化反過頭來又可以帶動哲學,不斷循環。 CHUN 編整

如何將優良的文化與絕佳的創意產業化,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關鍵的挑戰。文創產業首須進行文化定位,才能蓬勃發展,且可以借道大陸市場進軍全球。

法藍瓷總裁陳立恆 CHUN 編整


法藍瓷 CHUN 編整

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系列講座,日前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與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對談,探討如何靠文化定位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


南方朔 描繪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表示,「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文創產業」並非新的名詞,近年來之所以竄紅,和全球經濟的演變息息相關。由於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全球百大企業掉出排行榜的機會愈來愈大,加上人們愈來愈富裕,促使商業開始往文化裡找品味、找靈感、找動機,以滿足人們對差異化的需求。

在微小差異中找尋利基

南方朔強調,發展文創產業,絕對要正視人類本能裡的「微小差異的自戀症」。例如,自己的車子的某個系統和別人不一樣,就是種「微小差異」。人類經濟與創意行為中,本來就存在追求「微小差異」的自戀本能,不停找出「微小差異」,也成了產業或商品致勝的關鍵。

而微小差異的源頭,就在於創意與文化。南方朔解釋,文化是長期累積的生活方式,現代商業不斷回到傳統的神話、符號、造型或顏色中去找尋可商品化的元素,往「微小差異」的板塊去尋找可能出路,以便在「微小差異」中找到自己的利基。

除了「微小差異化」之外,人們對「高檔化」的追求,也是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的另一股助力。南方朔舉例,以前皇帝穿的衣服,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重新詮釋,現代人也可以穿上身。

台灣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多年,很多人想抄模仿國外知名品牌的捷徑,卻忽略了這些品牌的成功, 不只靠科技,更是根源於文化藝術。南方朔指出,「別人因為擁有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才能成就最好的文化創意產業,不去了解人家的歷史發展軌跡,是抄襲不來的。」

台灣因為小國寡民,在綜合國力創造支撐價值上,或許較其他大國吃虧,他建議,台灣企業應該利用文化元素,以台灣為基地,到大陸借市場,但不代表把大陸當成終極市場,而是借道大陸走向世界。

他相信,如果我們可以靠美食或流行時尚征服上海人,就可征服全中國;可以征服全中國,就有機會征服全世界。因此,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路線圖,應是穿過中國、通往世界。

創造極大化認同的風格

陳立恆也主張「文化要先定位,文創產業才可能興盛。」他舉例說,過去中國文化很輝煌,西方國家都來取經,例如中國人發明瓷器、茶葉外銷等,甚至影響了西方的飲茶文化,但現在大家反過來追隨西方的時尚美學,「顯見一旦你的文化夠時尚,就會有很多人跟進。」

他認為,哲學帶動文學,文學帶動藝術,藝術影響產品,產品形成文化,文化反過頭來又可以帶動哲學,不斷循環。由於產品可以改變人的行為,並塑造出新文化或生活形態,因此每個產業都應思考自己的「文化價值」何在,因為如果企業首先考量的是企業價值,而不是文化價值,將使企業格局受限。

法藍瓷行銷很少強調來自何處,而是透過產品去獲得消費者的共鳴。陳立恆相信,法藍瓷只要成為國際品牌,消費者遲早會知道「你是台灣的品牌」;反之,如果一開始就強調台灣品牌,要達成市場或品牌極大化,挑戰可能較大。因此,文創品牌應先從創造出引起極大化認同的風格及共鳴做起,才不會一開始就受限。法藍瓷的策略就是先打進國際市場,立志成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最後才說「我們是台灣來的」。

求同存異達成三品目標

法藍瓷也很重視「求同存異」策略,而且先求同,再求異,才能觀察到商品受人喜愛的最大共同點。陳立恆舉例,古今中外的人都覺得日出很美,「不管你是在阿里山或是直布羅陀看日出,都覺得很美」,這就是一種人類共同的美感經驗傳承;但現在很多人做創意都只想求異,如此就比較難引起「求同」的共鳴。
【2008/05/01 經濟日報】【經濟日報╱鄭秋霜】 2008.05.01 03:17 am


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將於2008年下半年在北京舉辦。CHUN 編整


中國 文創產業CHUN 編整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創意產業- 【閱讀分享】好創意,更要好管理 ...


作者簡介鄭秋霜經濟日報記者,目前主跑文化創意產業路線,英國城市大學碩士,著有,曾獲宗教文學獎新詩獎、台北文學獎新詩獎,並曾與同仁共同獲得花旗財經新聞獎首獎。
CHUN 編整

經過zen大大力推薦這本書,原本不想買的我,還是去買了本看看。
稍微瀏覽一下,看的出來頗具有天下或遠見的風格(論述方式上)。其次,跟三采前陣子的另一本『創意與創業』一樣,我覺得製作與紙質等都不錯。

如果對設計不熟,或是想瞭解設計產業的狀況,我想可以買這本,這本算是整個產業較為成功的案例介紹與指南,如果想看新銳的話,就買『創意與創業』。

回到內容上。
我覺得值得參考的本書內容有幾個部分,第一個是他的導言,鄭秋霜跑了文創線很久,在經日上專欄(我們也時常轉貼)一年多,導言跟結論,是他肺腑之言。不過可能礙於大眾讀物,無法說的太仔細。但是關鍵點點出來了:文創產業缺的是什麼。

昨天看破報,看到漢堡德大呼缺美學教育。比對一下鄭的觀點,似乎看出一個文創各自表述的現象,也意味著不同觀點,不同結論。鄭秋霜一直直呼,台灣缺的是中介人,能夠將資源整合,並且能將文創產出價值。
因為,創作者本身通常不懂經營,能完成創作工作就很不容易了。
這觀點沒錯,印證到國片,以林靖傑為例,他一個導演,就算想把紀錄片推上商業市場,自己要跳下來宣傳,行銷,但還是賠800萬。他身兼創作者跟創業者,嚴格說已經失敗。設計產業這個案例也很多,書上報導的,只是活過來的一批人而已。
其他可參考的是他在每章最後扼要採訪各案例的『管理兩三句』,很多最後都喜歡寫公式,結論就是獲利。這一點大概犯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大忌,包括文中還採訪簡單生活節的張培仁。對政府政策上看,大多觀點一致,就是希望政府能扮演平台角色,然後有優惠協助。這個觀點出現5-6年,始終沒有落實,雖然話還是這麼說,不過也讓政府混過去了,不是嗎?


這一點鄭秋霜破題就說,猶如『結不了婚男人』裡面,桑野信介有個澤崎小姐
,才能讓這個怪人專心創作(這個角度看這部片很有意思)。
不過積極思考鄭提出來的觀點,在線上從業者,的確如此認為,不過關於這個角色關係,透過本文。我想多談談。
第一個是最被關注的,當然是創作者。最初出現的文化工業論,就是害怕他們被輻射污染,於是廣在文化研究界成為經典流傳;後來發現,創作跟市場無法拖鉤,台灣證明只拍藝術片是失敗的策略,於是出現新的觀點,諸如強化製片,編輯或策展人角色。
第二個就是類似資源整合者,出版業叫做編輯,藝術界叫做策展人,電影業叫做製片。他們身兼多職,資金調度,下游廠商結合,尋找創作者與題材,簡單說,他們是『創造創作者的人』。
另一方面,文創需要明星,當然我們常看天下或遠見,乃至於鄭這本,就知道媒體擅長炒作人物,透過炒作後提昇自己地位;則,目前文創產業,除了特定商業化較重的廠商以外,對於話題性,都興趣缺缺。也需要類似角色。
再來需要的是財務管理,根據『創意與創業』的觀點,很多有觸感的設計者,當設計出新東西與創業時,最大問題就在財務管理與規劃上,或者是失敗,或者是冒險。很多人說,為何不找政府與企業贊助,這是一種逃避與轉嫁的觀點,陳立恆在鄭的採訪中說了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企業不是冷漠,只是現實。』的確,當創作者無法轉型成為創業者時,無法提出一套完整的財務規劃與總體管理措施時,為何企業主要把錢都在水里?
這一點回到國片,李安的技巧就比林靖傑(或其他國片導演),時常聽到導演暢談自己創作理念,但很少聽到他們怎麼面對龐大的債務,甚至演員等的費用。
另外通路連結也很重要,能夠串連這方面的人才也十分需要,不然空有產品也是枉然。很多例子,一個是921後,很多人建議災區可以創作,政府也有扶持,但是生產這麼多,誰要賣?於是滯銷。
另外還是國片,去一趟幾個如大直美麗華,或威秀影城,多少放映廳數在放國片?除了懂得炒作的美國導演李安以外,全軍覆沒。關鍵在於沒有通路。未來,藝術產業也會發生類似問題,現在很多地點都在大興土木,據說台北未來可能多出 5萬的座位,但是哪有這麼多消費人口?其次,看諸如歌劇魅影,小王子等大型展演,還有不時來台的諸如紐愛等團體,表面上台灣好像越來越藝術國際化,爭取到更大團來台,但是本土表演團體票房是否相對排擠,這些國外團名氣這麼大,何以要再花錢看國內?

●主流設計滿足F5-- 首先要「Set a scenario(設立情境)」、第二步驟是「Tell a story(說故事)」、第三步是「Write a script(創作劇本)」、最後就是「Design a product (設計產品)」,透過設計,落實創意與商品的結合。CHUN 編整

主流設計滿足F5

商品設計策略的好壞,攸關公司的品牌形象及銷售成敗,企業如何靠設計取勝?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林榮泰表示,回顧工業設計史100年,可用五個「F」來代表每隔20年的設計趨勢主流, 時至今日,「任何一個商品的設計,都應該要考慮到這五個F」。

F1

Design For Function

重視產品功能

林榮泰指出,第一個F,是指Design For Function。這個重視產品功能面的設計趨勢,出現在1930年代的西方國家。20世紀初期,包浩斯(Bauhaus)學派所重視的「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理念,正是機能主義當道的代表。


包浩斯(Bauhaus)學派所重視的「形隨機能」

F2

Design For User Friendly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第二個F,是Design For User Friendly。這個趨勢是從使用者角度出發來思考設計,盛行於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代,強調設計必須考量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度、方便性等問題。

F3

Design for Fun

把設計變好玩

第三個F,是Design for Fun。發生在197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時期,設計界或廠商開始推出各式顛覆性的好玩設計,例如把摩天大樓縮小成桌上的調味料罐,以設計傳達玩樂主義。

F4

Design For Fancy

產品須個性化

第四個F,是Design For Fancy。Fancy指的是產品的個性,此趨勢在1990年代的少量多樣化時代最為風行,設計儼然成為個性化商品的代名詞,設計必須投消費者的喜好,滿足消費者「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的個性化需求。

F5

Design For Feeling

引起情感共鳴

最後一個F,則是Design For Feeling。這是21世紀設計的主流,產品能否引起情感的共鳴,成為消費者購買的主因,因為很多人不缺一個杯子所能帶來的功能,但缺一個杯子所能帶來的感動,可以轉印個人照片的杯子,就是一個例子。

林榮泰有感而發地說,工業設計在台灣已經發展約半世紀,但過去大學的工業設計相關科系,都放在工學院,導致產品設計過於製造導向,不像國外大都把設計系放在藝術學院;此外,過去的工業設計必須大量生產,以便符合成本效益;但現在科技發達,少量多樣化生產也能符合成本要求,很多複合材料開始出現,為設計帶來新思維。

「過去的工業設計,講太多use(使用功能),現在要更重視的是user(使用者)。」林榮泰認為,講究使用功能,是從OEM或ODM的製造角度出發,但重視user,則必須更了解人文、人性及文化,如此才能讓設計為產業帶來價值提升。

在文化創意產業抬頭之下,不只工業設計逐漸受到產學界重視,近年來許多單位也積極推動數位典藏,希望數位化的文化藝術,可以為產業所用,成為與產品結合的設計元素,化身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環。

林榮泰指出,數位典藏要發展成為產業,必須經過四部曲。首先要「Set a scenario(設立情境)」,也就是必須能夠想像典藏品存在年代的生活形態及情境,例如一個古代的杯子,是在什麼情境下被使用的。第二步驟是「Tell a story(說故事)」,找出或創造出故事,豐富產品的內涵,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接下來的第三步是「Write a script(創作劇本)」。林榮泰說,這可套用What、Why、Who、Where、When及How的5W1H公式;有了好劇本,最後就是「Design a product (設計產品)」,透過設計,落實創意與商品的結合。

林榮泰指出,近年來很多商品與文化創意結合,但只是把圖案直接轉移到商品上,屬於第一個層次、外表上的結合。他強調,創意來自文化,因為是你我他共有的歷史記憶,所以引發大家的思古幽情,許多單位正積極推動的數位典藏與生活精品結合,代表我們想要當時的情境、想像當時的生活形態。因此,收藏、典藏只是文創產業的第一步,還必須有創意學習、教育及創意呈現、行銷等配套措施。

「有手藝,不等於有創意,更不等於是生意。」林榮泰指出,過去台灣資訊科技發達,帶動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3C產業的榮景;2008-04-17/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林榮泰說,這可套用What、Why、Who、Where、When及How的5W1H。


包浩斯(Bauhaus)


林榮泰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所教授


林榮泰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所教授

●林榮泰:文創產業必須是4C產業,同時具備文化的(cul-tural)、精選的(collectable)、迷人的(charming)及創意的(creative)特質。這四個C都能具足,才可能讓手藝結合創意,變成一門好生意。


包浩斯(Bauhaus)


林榮泰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所教授


林榮泰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所教授





主持人
經濟日報╱鄭秋霜‧企管副刊



文化創意應用於產品造形之研究
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文化創意應用於產品造形之研究
文化創意應用於產品造形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