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17:24:49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中論 一 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0210月公開演講

在龍樹菩薩所造的《寶鬘論》曾經有提到,不管是自利,或者是利他,如果想要讓二利都呈現出圓滿的面貌,也就是得到圓滿的無上佛果的話,在這個之前必須要修學菩提心的內涵,也就是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在菩提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觀修悲心,也就是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我都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的心。並且在修學菩提心以及悲心的同時,必須透由觀修空性的內涵,也就是想辦法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空正見。所以在還未得到無上的佛果之前,必須透由修學方便品以及智慧品,才能夠成辦圓滿的佛果。方便品的部分,就是之前所介紹到的,想要得到圓滿的菩提之前,必須要有慈悲心作為根本;智慧品的部分,必須要有證得空性的智慧來作為輔助。所以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行者而言,慈悲心以及空正見這兩者是相當重要的。

因此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修學悲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這三種法門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在心相續當中生起悲心,因此悲心成為菩提心的根本。如何在內心生起悲心?必須要先了解悲心的本質。也就是面對十方一切如母有情,希望這一切的有情,都能夠脫離現在所承受的痛苦。但是要生起這種強烈感受之前,必須要對苦生起非常強烈的感受,也就是在輪迴流轉時,我們自身也必須承受種種的痛苦。所以在這之前,必須要先思惟,現今在輪迴當中流轉,承受的是什麼樣的痛苦?對於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生起出離。因此在悲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是絕對沒有辦法生起悲心的。因此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者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三主要道。佛陀在講法的過程,所有一切法門的心要,都是融合在《三主要道》當中,也就是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所以想要修學菩提心,必須要先生起悲心;在悲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對於自身所面臨的痛苦,生起絕大的感受;透由這樣感受,將這樣的心念轉向他人的同時,悲心就能夠生起。

既然我們想要修學悲心,在這個之前必須要對出離心有體會,所以在修學出離心的過程,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的總苦以及輪迴的別苦。在輪迴的總苦以及別苦當中,所要修學的應該以修學輪迴的總苦,為最主要的修學方式。所謂輪迴的總苦,它是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呢?就是現今在輪迴的每一個眾生,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的每一個眾生,在輪迴當中所必須面臨的痛苦,稱之為輪迴的總苦。

至於輪迴的別苦,比如在地獄道,有地獄道的眾生所要面臨的炎熱之苦;餓鬼道的眾生,必須要面對的是飢渴之苦;人道的眾生,必須要面對的是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至於天道的眾生,必須要面對的是死相來臨的痛苦。但是我們在修學的過程,必須要思惟到,現今在輪迴流轉的每一個眾生,都必須要面對輪迴的種種痛苦,只要在輪迴當中流轉,這些痛苦是絕對沒有辦法避免的,必須要思惟這一點。因為有時候,我們對於自身上的痛苦,比如肉體上的痛苦,或者是生病,或者是跟親人分離,或者是在日常生活遇到自己不想要遇到的事情;甚至遇到自己的敵人,遇到傷害過我們的人。在遇到這樣的境界,內心會有痛苦呈現出來,面對這樣的痛苦時,會生起很相似出離心的想法。但是實際上這樣的狀態,能不能夠稱之為出離?是不能的。為什麼這樣的狀態,沒有辦法稱之為出離呢?因為當我們遠離了這些境界,甚至感受到輪迴的安樂時,這時候出離的感受不但沒有辦法生起,而且在這個當下會生起強烈的貪著。所以既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不管你有宗教的信仰,或者是沒有宗教的信仰;你承認業果、承認三寶,不承認業果、不承認三寶,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離苦得樂;既然不想要痛苦,必須要跳脫輪迴才有辦法解決自身的痛苦。但是實際上,我們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關係並不是因為我們自身上的這些痛苦,而是對於輪迴種種的安樂,種種的受用,會生起強烈的貪著,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貪愛之心,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

所以宗大師在經論當中有講到,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有貪愛,對於輪迴的種種享樂沒有辦法放下,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們會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所以在面對有漏的痛苦,也就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這些痛苦時,必須要先思惟,能夠感受到的這些痛苦,它是從何而來?追根究底,仔細的去探討會發現到,其實種種的痛苦,都是透由業以及煩惱所產生的。透由業以及煩惱的造作,我們必須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投生、不斷的受蘊,在得到蘊體時,痛苦就是在這當中產生。

因此在三苦當中,必須要先了解行苦的內涵。在我們的身上,會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呈現,這些痛苦它是透由什麼因緣造作出來的?是透由業以及煩惱所造作的。所以面對業以及煩惱束縛,我們應該對這樣的境界,也就是對行苦生起出離。如果能夠對自身所面對的行苦的狀態生起出離,將這樣的心念轉向他人時,我們面對每一個眾生都能夠生起悲心。相反的,要是沒有辦法對這樣的境界生起出離,那我們面對他人是絕對沒有辦法生起悲心的。甚至他人呈現出比較圓滿的面貌,或者是他人有種種的聲名、地位、權勢,這時候不但沒有辦法對這樣的眾生生起悲心,甚至還會對這樣的眾生,生起所謂的嫉妒,或者是瞋心。

所以平常在修學的過程,應該多多思惟輪迴的總苦,到最後我們會發現,不管是輪迴的痛苦,或者是輪迴的安樂,其實它的本質都是痛苦的。但是現今很多人在思惟的當下,不會有這樣的概念,會覺得我們所面臨到的這些安樂,或者是在自身上的這些痛苦,是僅僅透由外在的因緣而產生的。實際上僅僅透由外在的因緣,是沒有辦法滿足我們想要得到的快樂,也沒有辦法解除我們想要避免的痛苦。其實這一切,不管是快樂或者是痛苦,都是有它的根源,它都是透由業以及煩惱的造作,或者是過去行善的果報。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這樣的因果關係,如果能夠對這樣的因果關係生起強烈的定解,這樣來修學出離心或者是悲心,就能夠產生相當大的力量。

既然想要修學菩提心,就必須要了解到,如何才能夠在我們的心相續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在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透由生起悲心以及慈心,才有辦法生起菩提心。所以宗大師在經論當中有特別的強調,慈心以及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一句話是有相當深厚的內涵。為什麼在這個地方特別要強調,慈心以及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因為我們都知道所謂的菩提心,就是「為利他人願成佛」的心;希望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所以希望能夠得到圓滿佛果的心,我們稱之為菩提心。在生起菩提心的當下,必須要具備兩種條件:第一個就是要生起利他之心,第二個就是要生起希求自利之心。所以必須要先生起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的兩種發心,菩提心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生起。

因此在《現觀莊嚴論》就有講到:「為利他發心,希求正等覺。」為什麼特別要強調這兩句呢?其實這兩句,已經包含了生起菩提心的種種內涵。之前有講到,要生起菩提心必須要具備兩種條件,第一就是生起利他之發心,也就是希求「利他」之發心;第二必須生起希求「自利」之發心,也就是希求「菩提」之發心。所以在第一句「為利他發心」,就是要講述,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先生起希求利他之發心。這樣的發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透由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樂作為根本。也就是在發心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我希望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夠脫離痛苦;並且在脫離痛苦之後,他們想要獲得的安樂,都有辦法獲得;但是他們想要離苦得樂的這一點,是必須透由我來成辦的,這樣的「增上意樂」是必須要先生起。所以在修學菩提心的過程,能夠透由修學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樂,這個時候希求利他之發心,就能夠如此而生起。所謂的希求自利之發心,就是不僅是要利益他人,如果自利這一方面也要圓滿的話,我也希望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所以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都要圓滿的話,如果沒有得到圓滿的佛果位,是絕對沒有辦法成辦的;所以希望獲得「菩提」的發心,在這個當下必須生起。所以透由修學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樂,而生起希求「利他」之發心,這種希求利他之發心,它會成為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因緣。而菩提心本身是「心王」,希求菩提之發心,就會成為它的助伴,也就是「心所」。這兩顆發心跟菩提心之間的關係,希求利他之發心,它是成為菩提心的因;希求自利之發心,也就是希求菩提之發心,它會成為菩提心的助伴;也就是透由這兩顆發心,我們才有辦法在內心生起菩提心。

    因此我們就知道,悲心它是生起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謂的悲心,就是希望他人遠離痛苦的心,稱之為悲心。如果我們想要修學悲心,在宗大師所造的《三主要道》,有非常詳細的把悲心的部分描寫出來。在《三主要道》就有提到:「四大瀑流沖激難遮止,業力繩索緊密所繫縛,墮入我執鐵網罟洞中,無明大闇周遍所蒙蔽。無邊生死大海生復生,常遭三

苦迫害恆無間,陷此境地一切如母眾,情況思已策發殊勝心。」這一段的內容,有講到悲心的內涵,「四大瀑流沖激難遮止」要是我們捲入了大瀑流,會呈現出沒有辦法自主的狀態。所以第一句「四大瀑流沖激難遮止」的「四大瀑流」可以分為因、果兩方面來作探討,也就是因的四大瀑流以及果的四大瀑流。果的四大瀑流,有講到生、老、病、死的四大瀑流,也就是在輪迴流轉時,一定會面臨到這些問題。雖然有一些眾生在投生時,並不會呈現出像人道的「生苦」,但是他在輪迴投生的階段,被業以及煩惱束縛的同時,必須在輪迴不斷的投生。雖然在投生的那一剎那,比如像天道的眾生,雖然沒有人道眾生所必須面臨的「生苦」,但是透由業以及煩惱,在天道投生的那一剎那之後,就必須要面對種種的痛苦,因此這些眾生也是有「生苦」。在投生之後,雖然有一些眾生,不用面對非常強烈的「老苦」,甚至「病苦」,但是在投生的那一剎那開始,一剎那、一剎那之間,就是在慢慢的衰老,雖然他的心續當中沒有種種的病苦,但是他是被煩惱所束縛住的,所以也是沒有辦法自主。因此在輪迴流轉的每一個眾生,都是必須要面對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因此四大瀑流「果」的四大瀑流,就有講到生、老、病、死的苦。為什麼輪迴流轉的眾生,會面臨這樣的痛苦呢?這之前就必須要談到「因」的四大瀑流,也就是透由「因」的四大瀑流,才會成辦「果」的四大瀑流。至於因的四大瀑流就有講到,我們是被貪、有、見、無明的四大瀑流所束縛住。也就是因為有「貪、有、見、無明」這四大瀑流的關係,所以在自身上才會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

之後有談到「業力繩索緊密所繫縛,墮入我執鐵網罟洞中」,在這個之前講到,因果當中的「因」的四大瀑流,分別是貪、有、見、無明。在這四種因緣條件當中,我們會在輪迴流轉,最主要的因素是「見」以及「無明」。也就是因為內心有無明的關係,縱使想要獲得快樂,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成辦快樂的因;也因為內心有我執、有無明的關係,縱使不想要去面對痛苦,卻不知道該如何去避免痛苦的因。所以在輪迴的眾生,每一個人都是相當的愚癡。為什麼會愚癡?就是因為內心有無明的緣故。所以講到「業力繩索緊密所繫縛,墮入我執鐵網罟洞中,無明大闇周遍所蒙蔽」,因為心相續當中有無明的緣故,所以沒有任何的光明能夠產生,我們是被非常昏闇的狀態所蒙蔽住。

「無邊生死大海生復生」在輪迴流轉的方式,它是沒有開始,對於某一些人來說,甚至是沒有盡頭的。為什麼在輪迴流轉是沒有開始的呢?因為我們都知道,沒有辦法畫一條界線,然後跟你說,是在這條界線之後,你才在輪迴當中流轉;在這一條界線之前,你不曾在輪迴當中流轉,是沒有辦法這樣來作講述的。既然沒有辦法畫一條界線,跟你說你是在這條界線之後才開始流轉的,就可以發現到,其實我們是在無始劫前,就已經在輪迴當中流轉,而且在輪迴流轉的次數是非常、非常的多。

一般而言,輪迴它是有盡頭的,它雖然是沒有開端,但是它是有盡頭的。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輪迴有盡頭,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的苦,然後生起出離;透由這樣的方式,才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我們的輪迴才會有盡頭。而不是說,在輪迴中流轉的當下,去承受種種的痛苦,等這個痛苦承受完之後,輪迴就會有盡頭呈現,並不是這樣的方式。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輪迴有盡頭,不想再承受輪迴的苦,就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的過患,以及輪迴的苦,而生起出離,這一點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去努力的;如果沒有辦法努力,輪迴是不會有盡頭的。

在經論當中有講到,在現今的社會,在現今的時代當中,聽聞者以及講說者,顯得格外的稀少。因為我們都知道,要聽聞法的內涵,必須要透由佛陀,甚至其他的講法者來講述法的內涵。縱使有佛陀講法,但聽聞的人卻非常稀少;想要去聽聞,但是講法者也是顯得格外的稀少。也就是因為講法者跟聽法者,這兩者非常稀少的緣故,所以想要透由法的內涵,思惟輪迴的苦,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方面講法者、聽法者相當的稀少,一方面我們要獲得暇滿人身是相當的困難。所以在獲得暇滿人身的當下,要是沒有辦法好好思惟輪迴的苦,而對於輪迴的苦生起厭離的話,想要跳脫生死輪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必須要了解法的內涵;在還未了解法的內涵之前,必須要去聽聞法的內涵;在聽聞之後,透由思惟,將法的內涵實踐在內心當中。如果這些條件沒有辦法具備,縱使輪迴它是有盡頭的,但是對我們而言,輪迴它是絕對不會有盡頭的。既然輪迴它是無始又沒有盡頭,「常遭三苦迫害恆無間」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就會被三苦所逼迫,也就是所謂的苦苦、壞苦以及行苦。只要沒有跳脫生死輪迴,在流轉的當下,我們就是被苦苦、壞苦以及行苦所逼迫。

「陷此境地一切如母眾」,在輪迴流轉的每一位眾生、每一位有情,在過去生當中,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並且在做我母親的當下,他對於我的恩德,就如同今生的母親一般,是非常、非常的大,因此「陷此境地一切如母眾,情況思已策發殊勝心」,我們必須要思惟,在輪迴流轉的每一個眾生,他在過去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並且對我的恩都相當的大,但是在輪迴當中流轉,他是被三苦所逼迫的,透由這樣的思惟方式,在我們的內心才有辦法生起悲心。因此最後一句就有講到「情況思已策發殊勝心」。

在這兩個偈頌當中,有一句已經包含了修學菩提心的殊勝教授,也就是修學七因果教授。為什麼在這個偈頌當中,它能夠包含七因果教授呢?可以看到這一句「陷此境地一切如母眾」,必須要了解到,一切的眾生在過去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之前有講到「無邊生死大海生復生」,我們知道在輪迴流轉的次數,不是用一般的數目字可以形容出來的。因為在輪迴不斷的流轉,在輪迴流轉的次數,或者是投生在輪迴的次數,其實它是呈現出「無數」的狀態。因此這樣的眾生,是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情境「我沒有投生過」,是絕對沒有辦法做出這樣的猜測的。比如以人道而言,我們投生在人道的次數,是無限次,甚至投生在人道的某一個地方,也是呈現出無限次。在這個地方所呈現出來的眾生,在過去生中,我們都已經投生過。既然在輪迴投生的次數,它呈現的是無限的狀態,在過去生投生的當下,很多的眾生都已經做過我的母親,透由這樣的方式來修學「知母」的部分。

既然他們都已經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我母親的當下,就如同現今這位母親,在扶養我們的過程中,他對於我們的恩德都是相當的大。要透由這樣的方式來修學知母、念恩,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在這個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投生輪迴的方式,是以無限的方式來投生的,如果你對這一點沒有辦法產生定解,是沒有辦法生起知母以及念恩的部分。可以換個方式來作思惟,也就是我們要念他人的恩,並不一定他要做過我的母親,縱使他沒有做我的母親,他對於我的恩也是相當的大。在人道當中,想要獲得食、衣、住、行、聲名種種的安樂,都是必須透由他人,我們才有辦法獲得。比如想要吃一頓飯,這一頓飯它是從哪裡來的?想要喝一口水,這一杯水它又是從哪裡來的?不管是這一頓飯,或者是這一杯水,我們要獲得這樣的安樂,都是透由其他的眾生,才有辦法獲得的。

先不要以出世間的角度來思惟這個問題,就以現今而言,我們想要獲得的安樂,有哪一點不是透由其他的眾生來獲得的?有一些人會有這種想法,「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辛苦賺來的」,也就是這是我自己賺來的錢,透由錢可以去買東西,來滿足我自己的慾望。但是你擁有的錢,是從哪裡來的?你去買東西,這些東西它又是從哪裡來的?所以不管是錢,或者是想要買的東西,想要獲得的東西,都是必須透由其他的眾生,才有辦法獲得。比如你到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縱使你有再多的錢,沒有東西的話,你有錢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到,你想要獲得的這一切的安樂,不管是食物,或者是衣物,甚至是種種的交通工具,甚至是你想要獲得的名聲、地位、權勢,都是透由其他的眾生,才有辦法獲得的。所以縱使在這個當下他不是我們的母親,但對於我們的恩也是相當大的。

如果以出世間的角度,也就是思惟法的內涵,這些眾生對於我們的恩德就更大了。比如想要修學斷十惡業的律儀,也就是行善而言,必須面對其他的眾生才有辦法行善。比如想要斷殺生,必須要面對這樣的境界,在面對這樣境界時,我們才有辦法斷殺生、斷偷盜。所以你想要行善,必須要有行善的境界,也就是其他的眾生。

對於想要修學大乘佛法的行者而言,修學慈悲心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在修學慈悲心的過程中,比如以悲心而言,透由怎麼樣的修學方式,才有辦法在內心生起悲心?也是要緣著他人的痛苦,才有辦法生起悲心。也就是必須要緣著,在輪迴受苦的眾生,希望他們能夠脫離痛苦,才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生起悲心。因此一切的如母有情,都會成為我們觀修慈心,或者是悲心,非常重要的所緣境。所以這些眾生在做我母親的當下,對於我的恩是相當的大,縱使沒有做過我的母親,他對於我的恩也是相當、相當的大。所以不管是世間人,或者是出世間想要修學佛法的人,甚至想要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必須透由這樣的方式,來思惟眾生對我們的恩。先休息十分鐘。

以上是介紹了修學菩提心的教授,七因果教授的「知母」以及「念恩」這個部分,接下來看到的是「報恩」。既然一切的如母有情,在做我母親的當下,對我的恩都是相當的大。縱使他沒有做過我的母親,他對我的恩也是相當大的話,現今這一位母親,這一位眾生他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他是在輪迴當中流轉,並且在承受種種的痛苦。就比如我們現今的母親,要是她瞎了雙眼,她的心也是屬於不正常的狀態;如果她已經一步一步的走向懸崖的旁邊,而我們見死不救,這樣的行為,以世間人的角度而言,大家都沒有辦法接受的。所以一切的如母有情,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只不過是有現今以及過去的分別。但是這樣的一位眾生,他失去了智慧之眼,想要獲得快樂,卻沒有辦法成辦快樂的因;想要避免痛苦,卻沒有辦法避免痛苦的因,因為他失去了智慧之眼,沒有辦法分辨是非、好壞,而且他的心相續當中是被煩惱所束縛,因此沒有辦法自主。在這個當下,透由造業的關係,他是一步一步的走向三惡道的懸崖。所以這樣的眾生,快墮入三惡道時,要是我們有能力幫助他,而不去幫助他的話,這樣的作法,對於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而言,是相當不應該的。

現今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夠得到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暇滿人身的同時,能夠遇到陀佛圓滿的教法;而且在眾多的教法當中,所修學的是大乘法;而且在修學大乘法的同時,能夠聽聞到菩提心如此殊勝的教授;在聽聞的當下,就必須透由修學悲心以及慈心的內涵,在我們的內心生起菩提心。如果在聽聞殊勝的法門之後,而不去修學,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是相當的可惜,也是相當的浪費。所以我們現今的狀況,跟這些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眾生相比之下,我們的狀況似乎是比他們好得太多;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透由這樣的思惟方式,而生起「我想要報答他們恩」的心。因為他們在過去生都曾經幫助過我,所以現今我有能力幫助他們的同時,我也應該盡一分心力來幫助他們。在幫助他們的過程當中,不外乎是希望他們能夠獲得安樂,遠離痛苦;而且希望他們獲得的快樂,不只是一般世間的快樂,而是能夠得到究竟的解脫以及圓滿的佛果,得到永恒的快樂。這個部分就是講述到,知母、念恩以及報恩的這三點。

接下來講述到的是「悅意慈」。所謂的悅意慈,並不用作特別的觀修,也就是透由之前知母、念恩、報恩這三種心,如果能夠在內心生起,悅意慈在這個同時就有辦法生起。所謂的悅意慈,它是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不管你看到任何的眾生,在看到這一個眾生的當下,都會有想要幫助他,不想要傷害他的心。也就是不管是看到自己的親人,或者是敵人,或者是不認識的這些人,在看到他的當下,都會生起想要幫助他的心,非常想要愛護他、珍惜他的心,這就是悅意慈。就比如現今的母親,在看到自己的兒子,都會有一種非常疼愛這個兒子的心,這就是在七因果教授當中所謂的悅意慈。這個部分就是結束了七因果教授的知母、念恩、報恩以及悅意慈。

接下來必須要觀修「悲心」,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在輪迴的眾生,就如同在《三主要道》所講的「四大瀑流沖激難遮止」,都是被生、老、病、死,以及業、煩惱所束縛的。因此在被煩惱所束縛,眾生想要獲得的安樂,沒有辦法獲得;想要避免的痛苦,也是沒有辦法避免。因此面對這些眾生時,必須要生起希望他們都能夠遠離痛苦,以及痛苦的因的悲心。所以在這個當下,就能夠透由修學「悲心」而生起「慈心」,也就是希望他人脫離痛苦的「悲心」,以及希望他人能夠獲得安樂的「慈心」,就在這個同時能夠生起。

在生起慈心以及悲心之後,必須要想辦法在內心生起「增上意樂」。因為之前,縱使內心有慈心和悲心,我們都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但是有這樣的心念,是否就能夠讓他人離苦得樂呢?是沒有辦法的。既然希望他人能夠離苦得樂,他人離苦得樂的這一點,就必須透由「我」來成辦。所以之前的慈心以及悲心,是希望他人能夠獲得離苦得樂的境界;之後的增上意樂,不僅希望他人能夠獲得離苦得樂,而且他人離苦得樂的這件事,是必須要由我來承擔的。所以之後增上意樂的力量,又比之前的慈心以及悲心的力量還要來得強。所以在這個當下,必須要生起這樣的增上意樂。

但是在生起增上意樂之後,必須要仔細的思惟,雖然在內心都有想要利益他人的心,都希望他人能夠脫離痛苦,並且「我」也希望能夠來成辦。但是仔細的想一想,我們自己本身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我們也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眾生,甚至我們根本就沒有把握,來生能夠不墮入三惡道,因此我們自己的狀況也是非常的糟糕。不要說是自己本身,就連跳脫生死輪迴的聲聞阿羅漢以及獨覺的阿羅漢,縱使他們已經能夠跳脫生死輪迴,但是他們利眾的層面,也是相當的稀少,也就是他們沒有辦法利益到廣大的眾生。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思惟,如果想要成辦一切眾生的苦樂問題,必須要得到什麼樣的果位?我才有辦法成辦,才有辦法圓滿。這個時候會發現到,唯有得到殊勝的圓滿佛果,我才能夠成辦一切眾生的苦樂問題,而在內心生起想要獲得「菩提」之發心,這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對於想要修學菩提心的行者而言,必須透由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在內心生起菩提心,而不是僅僅透由念誦歸依發心偈,就能夠生起菩提心的。所以如果想要修學菩提心,必須透由修學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以及增上意樂,這樣的思惟方式,才有辦法生起「為利他人願成佛」的菩提心。

因此不管是自利,或者是利他,也就是自利以及利他,這兩部分要圓滿,必須要得到殊勝圓滿的佛果位。所以不要說是要圓滿利他,如果想要讓自利也呈現出圓滿的面貌,沒有得到佛果位是絕對沒有辦法成辦的。因為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獨覺,為什麼他們沒有辦法成辦廣大的利眾事業?也就是他們自利這方面,沒有辦法圓滿的緣故;在斷功德或者是證功德,這一方面沒有辦法圓滿,所以他們只能夠利益到少部分的眾生。因為他們在修學的過程,沒有辦法透由修學大乘的佛法而斷除所知障;因為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所以沒有辦法現證萬事萬法的內涵;也就是因為自利這方面沒有辦法圓滿的緣故,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利益廣大的眾生。所以不要說是利他要圓滿,就連自利想要圓滿的話,也必須獲得這樣的佛果位。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仔細的思惟,因為在經論當中有講到,如果只是為「利他」而希望得到圓滿的佛果,而沒有想到「自利」的部分;或許有一些人會覺得「自利」,我得到解脫的果位就足夠了,會以此而滿足。他會覺得為了利益他人,我希望能夠得到佛果位;但是自利的部分,只要得到「解脫」的果位就足夠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不要說是利他,就連自利你想要圓滿,也必須要得到這樣的佛果位。

所以在這個當下,必須要生起希求「二利」之心,也就是成辦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素。成辦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素,必須透由希求二利之心,也就是在之前修學七因果教授時,在增上意樂之後,必須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也就是「為利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不僅僅要為利他人我希望得到圓滿的佛果,就連「自利」這方面想要圓滿,也必須要得到這樣的佛果位,所以必須生起希求「菩提」之心,透由這兩種心念,才有辦法成辦菩提心。這樣的修學方式就如同《現觀莊嚴論》有談到的,必須透由這兩種心,才有辦法成辦菩提心。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菩提心」的部分。接下來所要介紹的,是有關「空正見」的部分。所謂的空正見,就是了知空性的智慧,稱之為空正見。這樣的智慧,它所面對的境界,也就是空性。在一般的經論當中,將空性歸類成二十種,甚至可以總攝在十六種當中;十六種空性,又可以總攝在「補特伽羅無我」或者是「法無我」當中。所以必須要了解,什麼稱之為人無我,或者是補特伽羅無我?什麼稱之為法無我?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人無我或者是補特伽羅無我,它是建立在「補特伽羅」以及「我」之上的;法無我,它是建立在「蘊」之上的,這個地方尤其是要強調「補特伽羅」跟「蘊」之間的關係。「蘊」是成為「補特伽羅」的所依,「補特伽羅」是在「蘊」之上所安立的一種法,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了解補特伽羅無我跟法無我的內涵。

在了解空性法門之前,必須要先了解,為什麼要聽聞空性這樣的甚深法?是怎麼樣的原因,我們一定要坐在這個地方,聽聞這種法門?在還沒有聽聞這種法門之前,必須要仔細的思惟這個問題。要是沒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對於我自己本身有什麼樣的過患?有什麼樣的損失?如果能夠了解空性的內涵,對於我自己本身有什麼幫助?這一點必須要仔細的思惟。因為有很多的人在聽聞的過程,會覺得「空性」它是一門很新鮮的學問,要是能夠了解這門學問,似乎相當的不錯;要是能夠了解這門學問,我會變得相當的有知識、相當的有學問;或者是了解之後,可以為他人介紹這種法門,我可以變成其他人的老師。如果以這樣的想法,而來聽聞空性的內涵,實際上剛開始的動機就已經錯了。

必須要先了解,為什麼要來聽聞這種法?如果沒有了解空性的內涵,對我自己有什麼樣的過失?如果能夠對這一點產生定解,才會對這種法門生起強大的信心。這種法門要是沒有辦法了解,對我自己是有相當大的損失,透由這種方式來聽聞才是正確的。因為現今有很多的人,在學習空性法門的過程,會覺得這只是一門很新鮮的學問,要是能夠了解,對我自己似乎有一些幫助;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在開始就已經錯誤了。

因為現今有很多人,在修學空性法門的當下,會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覺得這種法門在修學之後,可以透由這種方式,跟其他人辯論;或者是可以懂比其他人多的學問;甚至在了解了這種學問之後,可以當老師來教導他人,要是有這種想法是相當錯誤的;但是現今這種想法,是會在很多人的心相續當中生起。所以在還未聽聞空性法門之前,必須要先思惟,為什麼要來聽聞這種法門?所以《入中論》就有講到,我們所面對的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它都是透由業以及煩惱而形成的。而且追根究底我們會發現到,業以及煩惱的造作,是透由薩迦耶見,也就是「無明」而生起的。既然每一個人都不想要痛苦,就必須要斷除痛苦的因,也就是斷除業以及煩惱;在斷除業以及煩惱時,必須要了解,成辦業以及煩惱,或者是形成業以及煩惱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薩迦耶見,也就是無明;所以必須要先了解「無明」,它是顛倒的心識。既然想要破除、想要斷除顛倒的心識,必須要先了解,心識它所執著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修學空性的法門,才能夠斷除內心的無明,然後斷除內心的薩迦耶見。透由空性的內涵,能夠跟他人辯論,或者是能夠了解經論某一部分的內涵,這只是學習的支分,最重要的是要斷除內心的我執,所以才來聽聞空性的法門。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想法,只是覺得這個學問相當新鮮,我可以透由了解之後跟他人宣說,或者是跟他人辯論,這樣的想法跟世間商人的想法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如同昨天在《入中論》有講到,聽聞空性的聽聞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什麼?在聽聞空性這種甚深法的當下,要感覺到內心非常的歡喜;甚至在聽聞之後,因為內心歡喜的力量,會流下眼淚,甚至是寒毛直豎的狀態。但是現今要具備這種條件,對我們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沒有辦法具備這種條件,至少必須要先了解,為什麼我要來聽聞這樣的法門?這種甚深法對我,是有什麼樣的重要性?到最後會發現到,其實痛苦的根本、痛苦的來源,都是來自於無明。不想要承受痛苦,必須要斷除無明,在斷除無明之前,必須透由了解空性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它。必須透由這種方式來聽聞空性的內涵,這樣的動機、這樣的念頭才是正確的。如果只是覺得,它是非常新鮮的學問,而來聽聞它,甚至只是想要把這個內容介紹給他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所以剛開始在聽聞空性法之前,必須要先了解,為什麼我要來聽聞這種法門?

之後必須要了解,因為「我執」或者是「無明」,它是顛倒的心識,它執著境界的方式是錯誤的;這種錯誤的心識,是必須透由智慧才有辦法斷除,所以必須要先生起證得空性,也就是證得無我的智慧。透由這種方式來了解,所有的煩惱它都是生之於無明,為什麼會有「無明」的產生?所謂無明就是內心的「我執」,其實這種我執,在每一個人的心相續當中都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生起「我」的念頭,而且這樣的念頭在生起的當下,它的力量是非常的強烈。也就是「我」想要快樂,「我」不想要痛苦,或者是「我」想要做什麼事情的這個「我」的念頭,它是非常的強烈。不要說在日常生活,就連在睡夢當中,這種念頭也會時常的展現出來,「我」想要快樂,或者「我」會恐懼的心,它是不斷的生起。因為有「我執」的緣故,我們會分所謂的你、我,或者我跟他的分別;也就是有這種分別的關係,對於「我所」擁有的這一切,會生起貪,對於他人所擁有的一切,會生起瞋,所以一切的煩惱、一切的過失,都是來自於我執。

其實「我」它是存在的,但是「我」存在的方式,跟我們內心所執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它的本質是存在的沒有錯,但是我們的內心在執著「我」的境界,所執著的方式,跟它所存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所以要了解無我的內涵,或者是要了解空性的內涵,必須要先了解「我」的本質。也就是「我」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內心在執著「我」的過程,是什麼樣的執著方式?就是透由這種方式,來修學無我的內涵。

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無我」的內涵,但實際上講到無我,必須要先了解到「我」的狀態。「我」是不是真的不存在的?執著「我」的心念,是不是顛倒的心念?它是不是顛倒識?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所謂的「我」它是存在的。所以《入中論》有講到,一個要修學空性的瑜伽師,他所要破除的「我」,並不是一般的「我」。因為如果「我」不存在,那證得空性的「我」也就沒有辦法成立,所以「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為什麼又會提到「無我」的內涵呢?也就是這位瑜伽師,他所要破除的「我」,並不是一般的「我」,無我當中的這個「我」,跟一般的「我」之間是有相當大的差距。也就是說內心執著境的同時,執著境的這個「我」它是存在的,但是執著的方式是不存在的,所以所要破除的這個「我」,就是內心「心執著境」的狀態。如果在闡述無我內涵的過程,覺得「我」是不存在的,就是墮入了斷邊;如果覺得「我」是存在的,但是存在的方式,就如同心所執著境的那種方式存在的話,這又會墮入常邊。所以在講述無我的內涵,必須要了解所謂的「無我」,它是斷除了常、斷二邊之後,所安立的法。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法,它是遠離了常、斷二邊的緣故,所以在修學的過程,會覺得相當的困難。

所以想要修學「無我」法門之前,必須要先了解「所破」。也就是在證得無我的當下,我們所要空的這個「我」,它是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所以認識所破的這一點,就變得格外重要。所謂的「我」,跟內心所執著的這個「我」之間,是有什麼不同?其實這種心念,在我們內心會時常的生起,也就是對於沒有辦法證得空性,對於沒有辦法證得無我內涵的人,在內心生起名言「我」──也就是一般的「我」,跟自方成立的「我」的這種心念,它是混雜在一起的。也就是執著「我」的心念,跟執著「自方成立」的「我」的心念,它是執著在一起,它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去仔細的分別,心在執著境界的過程,心是透由什麼樣的方式來執著境的?這樣的境界,在內心現起的當下,它所現起的面貌是什麼樣的面貌?必須透由這種方式來認識所破。所以認識所破的過程,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心」對「境」的同時,心是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如果能夠了解到,心對境的同時,這種執著境的方式是錯誤的,是不存在的話,我們才有辦法破除它,才有辦法證得無我的內涵。

就比如要去抓小偷,在還沒有抓小偷之前,必須要先知道,這個小偷他長得是什麼樣子?他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他是有什麼樣的行為?等等。也就是必須要透由了解小偷,他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相,我們才有辦法抓到真正的小偷。所以要了解無我的內涵,了解空性的內涵,在這個之前就必須要了解所破。也就是透由了解所破之後,才有辦法破除所破,而證得空性,證得無我。所以想要了解空性的內涵,就必須要了解心對境的同時,心是怎麼執著境界的,所以認識所破的這一點,對於我們而言就變得格外的重要。但是因為我自己對於空性的內涵不是相當的了解,再加上實踐的功夫不夠的緣故,縱使我把這個內涵講出來給,對於你們似乎不會有太大的幫助。而且我自己因為修學的證量不夠的關係,縱使能夠把這個內涵講出來,其實在我的內心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總而言之,如果想要了解無我的法門,心對境的這種狀態,我們須要先了解。所謂的「我」,或者是所謂的「補特伽羅」,以它的本質而言,它是安立在蘊體之上,也就是安立在五蘊之上。對於有形體的眾生而言,它是具有五蘊,但是對沒有形體的眾生而言,它僅僅擁有四蘊。不管是擁有五蘊,或者是有四蘊,「補特伽羅」它就是安立在「蘊」之上的,這是補特伽羅所呈現出來的面貌,也就是它的本質。所以在定義補特伽羅的過程,我們有講述到,在五蘊的任何一個蘊體之上,要是安立了「我」的這個名詞,在安立的當下,補特伽羅它是能夠呈現出來的,所以這就是補特伽羅的本質。但是我們的內心,在執著境界的過程,是沒有辦法現起這種面貌,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覺得,這個補特伽羅是我們安立上去的;我們會覺得,在蘊的那個方位,似乎有一個真實的「我」會呈現出來,而不會覺得這個「我」是透由「心」將它安立在蘊體之上,這樣的念頭是很難生起的。內心的「我執」生起的當下,會覺得在蘊體的那個方位,是有真實的「我」可以呈現出來,這個就是我們的心在對境,以及境它的本質,所呈現出來的不同面貌。

因為空正見的部分相當困難,再加上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非常詳細的為你們作介紹。在平常修學的過程,應該以修學菩提心以及空正見為主。至於菩提心的內涵,就如同之前有談述到的,可以透由這種方式來思惟,在內心生起菩提心的覺受。接下來空正見的部分,在修學空正見的過程,也就是了解空性的內涵時,必須要格外的小心。因為在思惟這種法的當下,要是不仔細思惟,是很容易墮入兩邊,所以必須透由正理來作決擇。不管是菩提心,或者是空正見,這兩種法門都是修學佛道的行者,所必須要重視的法門。

如果你們在修學的同時,還想再進一步的了解無我的內涵,就必須要透由修學佛法才有辦法了解。因為外道,縱使他們有很多的論典,但是在他們的論典當中,是沒有辦法詳細闡釋無我的內涵。因為外道的這些行者,他們認為「我」是存在的,也就是自方成立的「我」是存在的。他們為什麼會提出這種觀念?因為在內心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就是如此,在內心所呈現出來的這一切,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是存在的。而很多的佛教徒,他也會講述無我的內涵,但實際上這都只是嘴巴說一說罷了。外道會提出這種見解,會提出這種看法,並不是奇怪的事情,因為他們是照著內心觀察境界的方式,所提出來的見解。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想要了解無我的內涵,必須透由修學佛法才有辦法了解,因此佛法它是斷除輪迴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如果你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就必須透由修學佛法,才有辦法斷除。因此平常在日常生活,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這個上面,並且在修學的同時,也應該要時常發願,希望「世尊的圓滿教法都能夠長住世間」。為什麼世尊的圓滿教法要長住世間?我們都知道,一切眾生的安樂是來自於佛法,因此這種法門,這種殊勝的宗教,要是能夠長久住世,是能夠利益到很多的人;不僅世尊的教法能夠長久住世,我們修學過程種種的障礙,也都希望能夠淨除,可以透由這種方式來作迴向。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