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22:53:54
學習次第 : 進階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第一講之二

什麼叫做諸法的真實相呢?在這邊宗喀巴大師就引:《護國請問經》雲:

「空性寂靜無生理,眾生未解故漂沒,悲尊以多百方便,及百正理令彼悟。」

「空性寂靜無生理」,我們可以從三解脫門來瞭解這句話。第一個「空性」是指空解脫門,第二個「寂靜」是指無相解脫門,第三個「無生」是指無願解脫門。這裡邊所講的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是指「境」這方面的,它所要顯示的是瞭解「境」的這種心識,叫做「俱境」或叫做「有境」。比如說第一個「空性」,所要顯示的就是了解「空解脫門」的這種禪定;第二個「寂靜」,它所要顯示的是瞭解「無相解脫門」這種襌定;第三個「無生理」,就是指瞭解「無願解脫門」的這種禪定。

第一個「空性」就是空解脫門,它所指的是什麼呢?比如我們講瓶子的時候,「瓶子」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它不是諦實存在的,它是依靠別人才能夠成立瓶子的。好比說我們現在在「學戒堂」,這個房子是依靠很多施設處的安立而成就「學戒堂」的。所以就「瓶子」、就「學戒堂」來講,它是依靠別人所安立而存在的,它沒有辦法自己獨立的存在,所以它沒有辦法諦實存在(就是沒有自相)。學戒堂的真實相,它是無自性相,瞭解它的這種禪定,就叫做空解脫門禪定。

第二個「寂靜」就是無相解脫門,什麼叫「無相解脫門」呢?這邊所講的「相」是指原因。舉個譬喻,比如說「瓶子」,瓶子的產生是透過瓶子的「因」而產生的。而瓶子的這個因,它也不是有自相的,它不是自己獨立存在的這種因而產生的;瓶子的產生,它是透過很多的原因,而且這個原因是非諦實有的、非諦實存在的,因為這樣的關係能夠產生瓶子;所以瓶子它是依靠許多的因緣聚合之後產生的,它並沒有辦法獨立的、依照諦實成就的因而產生瓶子。再舉其他的譬喻,就像煙是從火而產生的,而產生煙的時候,之前的這個火,它必須也是無自性的一種火才能產生煙的;同樣的,像小孩子是從爸爸媽媽而產生的,也是可以從這裡去推理的。這裡真正要說明的就是,任何的一件事物,都是透過很多的因緣聚合起來而產生的,而不是不靠因緣聚合就能夠獨立自主的產生任何法的,並不是這樣的。這裡所要闡釋的就是「無相解脫」,證得的就是無相解脫禪定。

第三個「無生理」就是無願解脫門,我們一般講「願」的時候,都是為未來作發願的;同樣的,這邊所講的願是指「果相」。比如說一件法,也是透過很多因緣和合之後才能產生果,這個講的道理也跟上述的「無相解脫門」同樣,就是它要靠因緣而產生自己的果,沒有辦法不靠因緣,而能夠有自性、有自相的產生自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透過「境」,就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證得這三種境的禪定。“

透過這三種解脫門,我們可以了知到所謂的「法」,它本身並不是不依靠別人而能夠自己獨立的存在、諦實的存在;它要依靠別人,它並非諦實存在的。它要產生,也必須要依靠許多的因緣而產生,由因緣產生的關係,所以它不能夠獨立的生出自己,或者說不靠許多的因緣而能夠諦實的產生自己。要生自己的「果」的時候,它也不是說不依靠、不觀待其他的因緣,而諦實的產生自己的果,並不是這樣的;它必須依靠觀待其他的法,才能夠產生其他的果。

「眾生未解故漂沒」,眾生因為不瞭解諸法究竟道理的關係,所以在輪迴中一再的投出、投入。眾生之所以會在輪迴之中投出、投入、漂沒,原因也就是在於,他不瞭解上述所講的三種解脫門的關係;因為不瞭解的關係,所以無始劫來就有一種「無明我執」;因為無明我執,經由「惑、業」的關係,就能夠結生相續;這種結生相續,所投生的就是惑業而產生的蘊體,這種蘊體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輪迴」。眾生無始以來,因為沒有辦法認識「無明我執」,透由「惑業」的關係而一再的在輪迴中投生。不管他是投生在畜生、地獄、天、人等等的色蘊,都沒有辦法脫離從惑業所產生的色身輪迴,因為這樣的關係他一直在輪迴中。

「悲尊以多百方便,及百正理令彼悟。」「悲尊」就是指具有極大悲心的釋迦世尊,衪不僅用種種的方便,乃至用百千的正理,唯一目的就是要讓眾生瞭解萬事萬物究竟的道理,讓眾生能夠從中解脫出來。而真正的解脫,就是要瞭解前面所講的三種解脫門;這三種解脫門瞭解之後,才能夠生起證得無我的智慧;而這種無我的智慧,就能夠破除無明我執;所以釋迦世尊說法這麼多年,講法的唯一目的就是這樣子。不僅是在大乘法,乃至在小乘法,也有說明究竟的正理、也有說明空性理;乃至在四部的密續裡面,也有很清楚的闡述。雖然從印度翻成藏文的甘珠爾,經典並沒有全部翻出來,可是從這邊我們可以瞭解,釋迦世尊講法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讓眾生能夠解脫;而要獲得解脫,就是要瞭解前面所講的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瞭解三種解脫門以後,才能夠從輪迴中拔離出來。“

謂諸法真如,極難通達,若不通達,難脫生死。由見此故,大悲大師,以多方便及多理門,令彼解悟。故諸智者,應當勵求瞭解真實之方便。此復要辨佛經了不了義。辨彼二義,非唯經說,此是了義,此非了義,便能辨別。

接下來就是宗喀巴大師解釋《護國請問經》的這個偈頌。「謂諸法真如,極難通達」,一切諸法一定要依靠因緣而產生,就「有為法」來講,它是依靠許多的因緣而生的;就「無為法」來講,它雖然不是依靠因緣而產生的,它也必須觀待施設處而生的。總而言之,不管是有為法、無為法,只要是「法」的話,它就要觀待因(其他)而產生、而成就的。這就說明瞭一切法,它並不是自性成就的、不是諦實成就的,它必須觀待其他才能夠成就的。這種空性的道理是非常難瞭解的,為什麼非常難瞭解呢?就像宗喀巴大師所引的這個偈頌「眾生未解故漂沒」,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一直在輪迴中漂沒、投出、投入,這就說明瞭眾生要瞭解空性的道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因為困難就丟下不管,可不可以呢?是不行的。為什麼呢?「若不通達,難脫生死。」因為不去瞭解它的話,我們就一直在生死輪迴中投出、投入,永無出離之期。

今天我在講《辨了不了義》,漸次的後面也會提到甚深空性之理,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瞭解證得空性之理。雖然這是非常困難的,在提婆菩薩所寫的《四百論》裡面也有提到,不要說我們證得,就算我們對於空性之理能夠生起一點點的懷疑,都能夠把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消滅掉。所以雖然是難通達,不要因為這樣而灰心,要繼續的努力,希望將來能夠從這裡脫離生死。正因為要瞭解甚深空性之理是非常困難的,不僅在佛陀所講的《護國請問經》有這樣說,宗喀巴大師在解釋這個偈頌的時候,也說明諸法真如(就是指甚深空性之理),是非常難通達的;但是能夠通達的話,卻具有極大的利益,最低的限度能夠得到安穩的快樂。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去證得究竟甚深的空性之理,要證得究竟甚深的空性理,就必須要依靠正確的方法。

「由見此故,大悲大師,以多方便及多理門,令彼解悟。故諸智者,應當勵求瞭解真實之方便。」我們要瞭解證得甚深空性之理的方法是什麼呢?「此復要辨佛經了不了義」,我們要去分辨佛陀所講的經裡面,哪些是了義?哪些是不了義?透過這個才能夠找尋到證得甚深空性理的方便。而要分辨佛經了不了義的時候,不是僅僅依靠佛經所說的,「辨彼二義,非唯經說,此是了義,此非了義,便能辨別。」佛陀在某此經裡面,有可能講說「這個是了義的」,但不是單單依靠佛陀這樣講,就認為它是了義的;佛陀在某些經會說「這個是不了義的」,但也不是單單依靠佛陀講這句話,就說它是不了義的。原因在哪裡呢?接下來就講原因。“

若不爾者,諸大論師造論分辨了不了義,皆無義故。經中安立了不了義之理多不同故。又如經說,此是此者,唯依彼語不能安立決定應爾。總既不定,別於了不了義,唯經說雲此是此者,亦不能成立故。故佛授記,能辨佛語了不了義,諸大論師解釋了不了義。

「若不爾者,諸大論師造論分辨了不了義,皆無義故。」如果單單依靠佛經講說「這是了義的」,我們就說它是了義;「這是不了義的」,我們就說它是不了義的話,這會產生什麼樣的過失呢?「諸大論師」就是指前面所提到的兩大車軌,龍樹菩薩或無著菩薩,他們出現在人間造了許多的論典,比如像龍樹菩薩造了《中論》等「理聚六論」,它裡面所要分辨的,就是要把佛陀所講的經典究竟了義何在,要把它清楚的闡述出來;同樣的,無著菩薩造了《莊嚴經論》等等六部論,主要的也是要把佛陀所講的經典裡面,究竟了義的內涵把它闡釋出來。所以如果是依靠經所講的是了義、經所講是不了義,我們就作決定的話,那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他們花了這麼大的精神所造的這些論,不就沒有意義了嗎?這是第一個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比如在《解深密經》有很清楚的講說,第二轉法輪是「無自性法輪」,這個「無自性法輪」所指的就是《般若經》。在《解深密經》裡面,指《般若經》是不了義的;可是在中觀應成派所安立的了義經就是《般若經》。而這個《般若經》是佛陀所留傳下來的,在目前有廣、中、略三種,就是我們平時常常聽到的,十萬般若頌、兩萬五千頌、還有八千般若頌,在應成派來講這個是了義的經典。另外在《解深密經》也講到第三轉「善分辨法輪」,這指的就是《解深密經》是了義的;可是在中觀應成派所分判之下,第三轉法輪《解深密經》並不是了義的。所以單單依靠佛陀所講的經,說「這是了義、這是不了義」,並不能因為這樣的關係而來作分辨;如果這樣的話,就會有剛剛所講的過失。

「若不爾者,諸大論師造論分辨了不了義,皆無義故。」這是第一個因。宗喀巴大師接著又講了兩個原因,哪兩個原因?他所要成立的就是說,單單依靠經說「這是了義」我們就把它安立成了義,經說「這是不了義」我們就安立成不了義,是不能這樣安立的,他所要成立的是這個,第一個原因我們已經解釋過了。第二個就接著講說,「經中安立了不了義之理多不同故」,第二個原因說明的是什麼?比如剛剛所有舉的例子,就是在《解深密經》裡面有講到,在第二轉「無自性法輪」的時候,《般若經》是不了義的,第三轉「善分辨法輪」《般若經》是了義的;可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不能單單依靠經中這樣安立,我們就這樣說。這是第二個原因,「經中安立了不了義之理多不同故。」

第三個,「又如經說,此是此者,唯依彼語不能安立決定應爾。」有些經會說「這是這樣的」,如果單單依靠經這樣講,我們就唯依靠彼語,事實上是不能安立決定的。就比如釋迦世尊,有時候是為了特殊的目的,為了攝受特殊的眾生,衪會講「補特伽羅我是有的」,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單單依靠釋迦世尊講這句話,就說「補特伽羅我是有的」;佛陀的內道宗義裡面,只要是「法」的話,它一定是「我不成就」的,這是第一個例子。第二個例子,相信各位有聽過一個故事,就是釋迦世尊為特殊原因會安慰眾生講說「父親、母親是應該殺的」,這是攝受特殊有情的時候,釋迦世尊會有特別的說法。所以單單從釋迦世尊所講的,「這個是這樣的、這個是那樣的」,不能就依靠這樣來安立決定應爾。

「總既不定,別於了不了義」,所以釋迦世尊講這樣,不一定就是這樣的成立,就「總」相來講是這樣,就「別」相來講我們在分辨了不了義的時候,「唯經說雲此是此者,亦不能成立故。」單單依靠經說「這個是了義、那個是不了義」,也不能夠就成立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不能單單依靠經這樣說,就這樣來分辨這是了義的經、或是不了義的經。那我們要怎麼辦呢?「故佛授記,能辨佛語了不了義,諸大論師解釋了不了義。」「諸大論師」,就是指個個佛教的宗義開派車軌(開派祖師)。「故佛授記」,佛陀衪在《文殊根本續》裡面,很清楚的授記說:我涅槃之後三百年,在印度的南方有某某比丘,他叫什麼名字,衪授記龍樹菩薩,會在那個地方出生,會把釋迦世尊遠離兩邊的中觀正見清楚的開闡出來;同樣的,在《文殊根本續》裡面釋迦世尊也有做這樣的授記,就是在衪入滅多少年之後,無著菩薩會出世,也會分辨釋迦世尊的經是了義或不了義。不僅要有佛的授記,而且必須要有佛陀授記,他是將來能夠分辨佛陀經教裡面了義不了義這部分的才算。比如說宗喀巴大師也是有被釋迦世尊授記,在《文殊根本續》裡面有這樣授記:將來在雪域國中有一位出家比丘,他叫善慧稱揚(宗大師的名諱),他會在哪邊出現,會把這個教法弘揚出去,佛陀有做這樣的授記;可是並不能因為這樣的關係,就把宗喀巴大師安立為兩大車軌的開派師。所以在安立大車軌的性相裡面,他必須是佛陀授記將來能夠分辨了義不了義的眾生,必須先具足這種條件,才有可能說他是開派祖師(或說兩大車軌)。“

又了義經義,若作餘解,所有違難,不作餘解,義定唯爾,所有能立,皆善決擇。當隨彼論而求密意。故究竟者,須以無垢正理而辨。若宗違理,其師不堪為定量故。諸法真實,須有證成正理而成立故。由見此故,經雲:「苾芻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鍊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又了義經義,若作餘解,所有違難」,又瞭解經之義,如果做其他的解釋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違難(就是有什麼樣的矛盾)呢?「不作餘解,義定唯爾,所有能立,皆善決擇。當隨彼論而求密意。」所有能立的,「能立」,就是指能夠成立它的正確理路、道理。如果不做其他解釋而成立「了義」時,它背後有堅強的理由能夠善於抉擇的話,我們應該隨順這樣的論典來尋求佛陀的密意。比如說在當時印度很多的宗派裡面,有一個斷見外道叫做「順世外道」,這個順世外道的主張就是「沒有前後世」,他主張沒有前後世的原因就是「我沒有看見」,因為「我沒有看見」的關係所以成立沒有前後世。從這個理由來看,他所要成立的「沒有前後世」,是沒有辦法成立的,所以我們不會去隨順它;同樣的,以佛教徒來講的話,我們要成立的是「一切諸法是無自性的、或諦實不成就的」,光是嘴巴這樣講是沒有什麼用的,要更進一步的找到正確的原因,來成立這個無自性的道理才可以。

在佛教的宗見裡面成立了「正理之王」,就是從緣起的因來成立無自性的。比如像補特伽羅是無自性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是緣起的關係,因為緣起的關係所以無自性,這是「正理之王」緣起的原因,所成立的無自性的道理。或者是用「離一異」的原因來成立無自性,比如像補特伽羅是無自性的,為什麼無自性呢?因為他既不是「諦實一」的成就,也不是「諦實異」的成就,因為不是這樣的關係,所以是自性不成就的。為什麼呢?原因就是說,如果一法是「有」的話,不是「一」個、就是「異」(一個以上);同樣的,如果是「諦實成就」的話,不是「諦實一」、就是「諦實異」。

可是我們透過正理發現,像補特伽羅、或者是鳥、芽這些,並不是「諦實一」、也不是「諦實異」,所以它不是「諦實有」。就是說只要一法它不是「諦實一」,也不是「諦實異」的話,它就不是諦實成就。就好像說,如果有一個東西,它不是一、也不是異的話,表示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同理可以推理,如果這個法它不是諦實成就的「一」,也不是諦實成就的「異」的話,這個法它就不是「諦實」成就。以這樣的「離一異」的因,我們可以成立補特伽羅不是諦實成就的,或者不是自相成就的。或者說苗,不是諦實成就的、也不是自相成就的,也是可以從這樣正確的道理去成立的。

我們在尋求了義的道理時,也是必須要依靠正理來尋求的,所以後面講說,「故究竟者,須以無垢正理而辨。若宗違理,其師不堪為定量故。」講到最後,最究竟的是需要以無垢正確的道理,來分辨什麼是了義和不了義。如果它所安立的宗,是跟正理相違背的,這個安立宗的論師,就不堪成為定量士夫。就好像剛剛的順世外道,他安立一個宗,可是這個宗所安立的因是「我沒有看見」,因為沒有看見的關係所以沒有前後世,他安立的因與正理相違的關係,所以順世外道就不堪成為定量士夫。「諸法真實,須有證成正理而成立故。」「諸法真實」就是甚深空性之理。我們要成立諸法真實的本性(就是空性),也需要依靠證成的正理來成立的。「證成正理」,比如說依靠「正理之王」緣起的這個因來成立無自性的道理;或者依靠「離一異」因,而成立無自性的道理;還有其他的很多的正因,來成立無自性的道理。所以諸法真實,它是需要依靠這樣的正確道理來成就的。

「由見此故」,要了知諸法真實,它是需要透過證成的正理而成立的關係,正因為看到這樣的緣故,所以釋迦世尊也這樣子說明,經雲:「苾芻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鍊截磨金,信受非唯敬。」釋迦世尊勸勉說:不管是比丘或諸智者,你們應該要好好的觀察我所講的話,就好像在磨鍊金子一樣。我們要測試金子的時候,必須用火去鍛鍊它,接下要把它切開來看,第三步要去磨它。透過種種的程式以後,確定它是金子,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瞭解這是金子。同樣的,類似這個樣子,我們對佛陀所講的話語,是要透過這樣的程式,瞭解以後才去信受的;而不是只是覺得釋迦世尊是很特別的一位眾生,或者衪有很大的能力,單單透過這樣子我們就信受衪,釋迦世尊有這樣的勸勉諸位比丘智者等等。“

釋迦世尊講的所有法,不管這個法講得怎樣?它到底講得是對與否,我們必須作分別。如何分別呢?釋迦世尊一般衪所講的法有分三種:第一個是「顯現法」,它跟現量是沒有相違的,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些微隱蔽法」,它跟事勢比量是沒有相違的。舉個例子,比如說瓶子是無常的,或者補特伽羅是無常的,「無常」這個法是些微隱蔽分;或者成立前後世,這個也是些微隱蔽分;或者佛陀講的四諦法門,這個都是些微隱蔽分。如果我們透過事勢比量(就是透過比量智去揀擇它有沒有相違),如果沒有相違的話,這個是我們可以信受的。

第三個是指「極隱蔽法」,這時候我們要透過信許比量,(信許比量是透過信許的因而產生的一種比量)。舉個例子,佛陀曾經講說:「佈施會感得受用圓滿,持戒感得安樂」,這裡面所講的種種細微的業因果道理是極隱蔽法,這個我們只有透過信許比量來揀擇,它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揀擇之後,沒有被信許比量所翻案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才去接受、信受它,而不是依靠「這個眾生衪很好,或者衪有很大的功德」,並不是這樣的。釋迦世尊在其他的地方也常常告誡說,我們要依照四依法來行事,其中的意思也是跟宗喀巴大師所引的這個偈頌是相順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反過來就變成「依人不依法」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