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0 22:02:35
學習次第 : 進階

身念處

坐禪時, 我們觀腹部的「上」、「下」。初學可能會覺得, 把心安住在觀腹部的「上」、「下」是很困難的, 因為他們不習慣觀察。所以, 如果你把手放在小腹上,去感覺它「上」、「下」的移動, 這會有説明的。阻礙較少, 你就可以跟的好一點。

要記住, 不要以為「上」、「下」是經常在那裏的。它們不是經常性的目標。不是那麼容易觀的目標。它經常是很狡猾、難以掌握的。來了又去。有時快,有時慢, 有時在, 有時又不然。

你的工作不是去控制腹部的「上」、「下」。你的工作是去觀照、去跟腹部的「上」、「下」的現象變化過程。我們通常稱腹部的「上」、「下」為風大要素(vayo dhatu)。在此, 風大是四大地、水、火、風, 中較突顯的要素。風大的特性是緊繃、顫動及移動。


覺知真實法
主要的是讓正念去感受、經驗自性法。或許這會有幫助, 你緊握雙手, 製造一些緊繃。把對手的想法放一邊, 你觀這個緊的感受是如何。接著你鬆開手, 去感受這個放鬆的感覺。

同理, 把對手的想法、概念放下, 你把手上、下快速擺動, 接著去觀手移動的感受。那個是(四大中)風大要素移動的元素。它沒有顏色或形狀, 只是一種感官覺受罷了。

那你就有個清楚的著力點去感受它。當你跟著那樣做的過程中, 其他要素也明顯。有時熱也明顯,冷有時也明顯這個是火大的要素。還有, 你也感受到硬跟軟這個是地大的要素;它們以凝聚及粘稠來連結水大的要素。

當你可以覺知這些, 下一件事就是要去觀上、下, 從它開始往上升到頂端。你會發現那些要素只是過程:它們連貫著,正念也跟著它們流動。你愈有正念, 過程中你就會感受愈多。

如同我們講的, 它們時時刻刻、剎那剎那地的生起。儘管如此, 它們並不是馬上就可以被體驗到的。起先,我們體驗到概念性的形狀。那是因為我們的心習於執取概念法。換句話說, 我們習於身體的形態, 胃的形狀, 我們是某某人, 我們是做什麼、什麼的等等。

為了正念觀照真實法, 你必須放下所有概念, 包括對「我」、 「我的」、身體、身體的形狀諸如此類概念法。只要跟緊著感官覺受變動過程。這個就是毗婆舍那禪修的菁華, 去訓練你的心, 直到你可以做到。

在剛開始的時候, 我們會感覺到身體的形狀, 以及腹部上升、下降的形狀。這是沒辦法的,因為它是從思考過程出來的。不過, 如果你能夠挑出移動的自性(特性),就可以開展較深層, 對真實法、自然現象法、三共相的覺知。

這跟你觀照經行、日常生活和其他所有目標的過程一樣。另一件事各位必須牢記在心, 腹部上、下並不是老是在的。儘管如此,四大要素都會有的。它們剎那、剎那地生起滅去。因此, 當你觀腹部上、下, 有時它會停掉。


運用坐、觸
如果你觀腹部的感覺, 感官覺知作用會在那裏。你可以觀這些感受。然而, 它們有時候會變的很微弱, 你會覺得觀不到任何東西。為了維持覺知的持續性, 你就必須觀「坐」、「觸」。可是, 「坐」、「觸」經常沒有被解釋清楚。因此, 我會多講一些。

通常當我們講「坐」、「觸」, 指的是一連串身心過程, 它們維持了禪坐的姿勢。我認為,「坐」指的是較偏體內驅力, 包含肌肉及骨骼。「觸」指的是較偏身體表面的現象。

對初學, 當然, 你無法馬上看懂所有的事。你從觀最明顯的入手。保持簡單, 你只要觀一個「坐」和一個「觸」。那樣,你就能覺知到整體的「坐」, 最明顯的是脊椎周圍, 和腰間的堅硬。在「觸」點中, 最明顯的是臀部與坐墊的接觸位置點。
再說一次, 主要的理論, 並不只是做「坐」、「觸」, 而是以一種規律, 不太快、不太慢的速度, 去感覺與「坐」、「觸」有關的感官覺受或現象。過一陣子,上、下會停久一點。當這個現象出現, 你就必須增加觸點, 在手、腳等處, 有系統地順序觀照。

當你這麼做, 上、下通常會回來。這樣的做, 是要保持覺知及觀照的持續性。「坐」、「觸」本身就是一種禪修。

然而, 它有某些缺點, 用「坐」、「觸」較分散、會擴散, 因此定力的獲得比較慢。可是,它也有一個優點, 它較經常性、比較穩定, 因此它是上、下的一個好的後援。

當然, 當定力終於增強穩固了, 你只須要觀「坐」或「觸」, 這個也是四大生滅過程。因此,如果你這樣可以做的好, 你將不會缺乏適當的禪修目標來觀照。


行禪 (慢步)
現在, 讓我們來討論經行。有關快步、中速經行來增強走步時的正念, 已經講過了。

我將在此仔細分析講解慢步經行, 觀照會觸及較深的程度。我有注意到, 經行常被忽視,或者不拿它當一回事。禪修者把經行當成禪坐前的準備練習, 或者是增長坐禪。並不是這樣的。你要同等的重視坐禪跟行禪的技巧。

經典記載些故事, 比丘們如何在走禪的過程中開悟。因此, 我們要用功來改善行禪, 導引較深層的定力,那通常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要怎麼做這種慢步經行呢?有些簡單的指導方針可以入手。首先、身體要放輕鬆。不要緊繃。如果身體緊繃,你無法真的有正念, 你就無法正確的跟上所有的目標。

第二、要有正念的慢慢走, 走步要穩。如果你搖晃, 因為你的心不平靜, 就沒辦法恰到好處的專心。因此,走小步、腳低些會有幫助, 你就不用擔心走的蹣跚或跌倒。

第三、心要非常放鬆, 但仍然要能集中注意力。要這樣子做, 就必須學會建立定力。一種做法就是把心帶到步伐,盡可能跟著目標。那就意味著, 你要盡可能的走慢, 來激起深厚的定力;但也不能過慢, 慢到沒辦法覺知任何移動的感受。經行速度應該要讓我們能夠探觸感受。

再者, 要確定感官覺知在, 不是你認為它應該是怎樣, 「它可能在, 但是我不太確定。」或者「嗯!現在它在,現在它沒了。」如果你不確定感官覺知, 那目標的持續性、連貫將會中斷。因此, 定力無法增強。但是, 如果你能夠抓緊, 並扣住它, 那正念會跟著目標與感受而連續,你的心就緊扣著那個層次的定力。
在那種狀況下, 好象腳它自己會移動, 你沒辦法走快些, 就算你想走快一點也不行。當你能達到那種程度, 跟上腳步移動的目標就不成問題了。只要用心,慢慢地練習、拾取感官覺受的連貫。在某種程度的定力, 只能獲某種程度的覺受。因此, 走一會兒後, 你會走的更加慢了。你還是要更放鬆、更安詳, 讓心有足夠的敏銳力,獲得更細微、連貫感官覺受。

如果你能扣緊那種專注, 經行就不是個問題, 因為你在定中。你會很安詳、靜謐, 時間消逝如飛。當你走完經行,你可以繼續禪坐, 只要繼續保持覺知。通常, 坐禪跟走禪是各一個小時, 輪替進行。(有位長老說:從經行得到的定力能持久,而且很穩固, 不容易摧毀。)

我注意到, 程度較好的禪修者, 可以從事久一點的走禪及坐禪。條件是, 第一、定力要夠。第二、身體健康,夠強壯的話。若身體不好, 那他們當然沒辦法這麼做。若禪修者可以這樣的話, 那五根可以增加到很強, 當他們坐下時, 會沉下滲透, 緊跟著連續的目標。


認真做行禪及其它日常生活
我想講的主要是關於經行, 一定要認真地來。如果你認真地走, 在坐禪、走禪的每支香, 你就容易得定。

其他的日常活動也是一樣的。我在緬甸時, 有次曾陷入窘境, 我用餐時很認真觀照, 因為我跟長老抱怨,寺院裏的人吃太快了。僧團的比丘人數眾多, 我們這些年青的出家新眾, 還在養成階段, 過堂都是排班都是尾隨在最後。當我們抵達齋堂時, 那些戒長比丘們已用完餐, 陸續退席了。

因為我抱怨這件事, 就被安排了張特別席, 坐在眾人面前吃。我別無選擇, 只好吃地很有正念。不過我也上了很受用的一課,通常我用完餐都很困、昏沉、想睡。因為我用餐全程都很有正念, 午餐後的坐禪反倒是最好的。儘管胃脹滿滿, 我能夠觀它, 它成了很好的禪修目標。我就不再覺得餐後困了。因此,當你每堂走禪、坐禪都有正念, 你就能得定, 或者專心一意。禪修時正念綿密不斷。

(譯者: 修習毗婆舍那, 過堂用餐是禪修很複雜的一環。用餐要修戒、定、慧三善業。吃飯,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律儀方面:用餐前要憶念-「我攝取食物, 是為維持色身, 止息不適, 修習四念處, 成就道業。」
在修定方面:用餐時要行慈心禪, 祝福提供食物資具的十方信施, 香積、行堂工作人員、同參道友、十方眾生, 祝福他們健康、快樂、安詳。這些佈施帶給他們無量功德。
在修慧(毗婆舍那)方面:
看到桌上食物, 觀「看見、看見、看見」。

伸手取用食物, 觀「伸手、伸手、伸手」。
夾取食物要觀「夾取、夾取、夾取」。
送食物入口, 觀「送、送、送」。
張開嘴, 觀「張嘴、張嘴、張嘴」。
把食物放進口中, 觀「放、放、放」。
食物接觸到嘴唇, 那就觀「觸、觸、觸」。
咀嚼食物, 觀「嚼、嚼、嚼」。
感覺到食物的味道, 觀「知道、知道、知道」。
吞食物, 觀「吞、吞、吞」。

咀嚼時, 有部份食物, 會不自主的滑進食道, 不必標號, 只要覺知它們。)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