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阿毗達摩集論明釋顯現所知之燈
﹝台灣噶舉佛學院二年課程﹞

薩桑:麻迪班钦 著
洛桑滇增堪布 譯

頂禮語自在之世尊!
自從福慧廣大海,生有級曾四浄身,
由如日月慈慧美,由如寶樹事業嚴,
無際所化三善眾,由以利樂果養育,
猶如妙高虛彌山,望於能仁由信禮。
斷除有寂諸苦痛,能賜一切富有者,
能仁教法如意寶,願住長期而明亮。
使明廣深善語光,斷除癡暗生慧者,
述說佛法月彌勒,無著法日我頂禮。
能治輪迴苦之藥,能賜解脫樂之親,
妙法珍寶所生處,持教諸僧願永勝。
智於廣教極清明,意於深法穩住故,
無量所化引導者,法王上師先頂禮。
明示無邊所知論,斷除邪見黑暗燈,
觀看一切經典眼,阿毗達磨此述說。
未以妒別暗遮住,具有明亮分析者,
住中而求善語門,善緣士夫以敬聽。



182﹝藏文原書頁數﹞在此!想迅速地解脫,以及一切智無上菩提果位的善緣士夫,應遠離不信賴也沒有意義的輪迴之行事,用信心和精進而一心不二地入深廣清浄的諸法。佛法的來源是佛陀對於一切有情,以獨子般的大悲心起願和行的菩提心。以增上意樂速積福慧二資糧,獲得了成就自他二利的功德圓滿二身。想要眾徒亦登上彼位,所以依眾徒們的各自需求和習氣,說了無量的法門,使眾生明知佛法的道理。佛子們所造的許多釋經之論,亦使更清楚佛法的道理。因此首先為了易知無顛倒取捨之處,必要以聞思而入教法。故在此,說明一切法的共相和自相,所以為了去除對於惡見誤以為最殊勝執著,而生能分辨真實情況之智慧,所以述說阿毗達磨。183
述說阿毗達磨有二,一、說明一般入法的方式。二、分別明釋本論。第一又有三,第一、說明解脫之利益。入行正法的結果,是圓滿佛陀具有的一切功德,將如《定得》中所述,有無邊的功德。簡略而言,二利所依的二身,以及跟此有關的不可思議功德。如是《大乘佛性論》曰:『自他以及勝義身,依彼而存世俗身,離和異熟之果報,功德支分六十四,等』。
得功德之殊勝,亦勝過世間者、聲聞、獨覺及菩薩們,因為如《大乘莊嚴經論》曰:『聲聞所得徳,勝過世間也,自覺地之士,伏勝聲聞也,以彼無法比,菩薩所得支,以彼無法比,如來所得支,』獲得如此果位時,就成為未空徒眾之宇宙間,去除有情眾生的諸傷害,給予眾生圓滿一切的無上皈依處,如是於《莊嚴經論》曰:『永久宇宙諸有情,獲得一切圓滿利,去除所有傷害者,佛陀為大皈依處。』所謂的勝義佛,是以自性清浄地進入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故爲了去除突然性的污垢應努力地修行。如是《佛性論》亦曰:『焰發圓滿佛身故,真如無有差別故,恆具如來種性故,眾生常具如來藏。』《莊嚴》中亦曰:『如是虛空永普遍,彼亦永恆遍一切,如是虛空遍諸色,彼亦遍照諸眾生。』《現觀莊嚴論》亦曰:『法界無有差別故,分別種性非應理,』等廣說。
第二、述說所捨輪迴之過失。雖然住於如此自性清浄的法戒中,但是沒有勤入正法的話,對於本來沒有的,執著為我等顛倒作意之妄念,會引生煩惱,由煩惱的起浮而行有漏的業,生在無盡的輪迴,受無法忍受的各種苦痛,185如是《寶鬘論》云:『何時有執蘊,必有我執也,我執產生業,由業亦生也。』《釋量論》亦曰:『如果有我則知他,對於自他起貪瞋,彼等有關諸業力,將生所有過患也。』如以下,三惡趣有寒、熱、飢餓、渴、愚鈍等無量之苦,而二善趣也有無數窮困、死和墮落等之苦痛。雖然有一點點有漏的之快樂,但是畢竟是壞苦,所以沒有意義。一切都具行苦故,五道之輪迴皆攝為極大的苦痛,因為《佛性論》曰:『不浄之物無有香,同樣的五道之中無有樂,彼苦如碰觸火、武器、鹽等。』。詳細說明下面苦諦時將會說。
第三、入甚深法的方式有二,第一、所入之處即是如來教言之法寶,因為聽聞它是生信心的因,所以是始善,082思維它是生快樂之因,所以中善,實修它是生覺知之因,所以是終善。因為述說勝義和世俗二諦,故是甚深。文字和詞句是世間名言,所以容易持執它,因此是善的字詞。不與外道混而說故,是無混雜。斷除一切煩惱,故是圓滿。說明自性清浄,故是完全清浄。述說浄除暫時性的污垢,故完全浄除等有無量的功德。在《莊嚴論》中也說:『信心、快樂、慧之因,是故此法即為善,具有二義及易持,有四功德浄行說,宣說不共之法教,斷盡三界諸煩惱,自性清浄以垢浄,淨行具有四功德。』第二、如何進入此法,如《阿毗達磨》曰:『以住戒聞及思,進入於實修。』所以分二者,首先入清淨持戒的方式,因為持戒是所有殊勝功德的因素,所以從八解脫戒裡,如法地受能守的戒,並如理地去實踐。《親友書》曰:『此戒如行非行之大地,一切功德之處佛宣說。』這些當中,持受岀家戒並遵守是最殊勝的。也如187《莊嚴論》中:『岀家眾之類,具有無量徳,所以此勝過,在家菩薩也。』第二、再來是入於聞思修的方式,如《具舍論》曰:『兩種佛法者,言證二自性,僅是所執持,宣說及修持。』第一、對如何聽聞及宣傳言教的方法,也分四項,對於聽聞宣揚言教的方式有四:一、聽聞宣說的經論。二、聽聞宣說的士夫。三、如何聽聞宣說的方式。四、如此聽聞宣說的功德。
第一分善經和釋論二,首先宣說經亦有三,第一就從性相而言,從佛增上緣所生的教言、具圓滿所詮、屬清淨能詮、使斷除三界之煩惱的作用來說明涅槃的功德,所以具四種 殊勝。如《寶性論》曰:『何者具義法有關,為斷三界煩惱說,述說寂靜之功德,唯彼佛語分說異。』
第二為分別說,說明所詮三學如何修行的教言而分三藏。以宣說的方式來分,長行等十二分教。注釋: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義、無間自說、方廣和記別。以勝劣來分,有大小乘等。以來源分,有親自所說的和加持過的及營許之教言等。以次序來分,有初轉四諦法輪、中轉無相法輪和最後勝義分別解說法輪等。
第三、名詞的涵義,所有的言說理最殊勝的緣故,稱為勝言教。
述說論典亦有三,第一性相,成就成量者的作者,為了明釋經典之言,作用是符合經典,《注疏明論》曰『何者為了佛教法,無有散心仕夫釋,隨順解脫之道路,彼如佛教以頂取。』分別,若以勝劣來分,在《定解攝》曰:『無義倒義具勝義,接受聞、諍和修行,無益狡詐斷苦痛,欲論三合有三。』三組三的後後三個是這裡所講的論。從作用來分的話,有廣攝和甚深分辨解說等。以所詮來分有、注疏一般經典的釋論,如聲明和因明等。專一的比如,主要說明初轉法輪的見地和修行之釋論,如《俱舍論》和《根本律》等。主要說明中轉法輪的見地和修行之釋論,如《中觀理聚》和《入菩薩行論》。主要說明終轉法輪的見地和修行之釋論,如《五部地論》和《二十戒律》等。
名詞的涵義是改過換救,就是一般改善徒眾的心,特別從煩惱和惡行糾正過來。從惡趣輪迴換救過來,如在《註釋明論》曰:『更改煩惱之諸敵,能救惡趣輪迴處,具有改護兩者論,兩種沒有別之宗。』

上一篇(1153~火供) 回目錄 下一篇(1152~八關齋戒【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