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奧秘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能不憶過去、不思未來,住於當下,那就是心的本來面目。

  人心無時不刻向外追求。久遠以來,我們在宇宙各角落遊蕩,換了無數身軀,卻很少能靜下來,好好觀照自己的心,而任由感覺牽引。傳統佛教,教導我們當舍離感覺,因為感覺非真實;但放下感覺,對一般人而言更不真實。人不習慣安住沈靜,一旦獨處面對自己就害怕,所以常會把音響電視打開,即使不聽不看,都要讓聲音充斥整個空間才有安全感,藉此感覺自己的存在;奈何這種存在的感覺是不正確的,因為不與本心相應。

心的能知與所知

 心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大小、沒有顏色。我們遍尋不著任何足以代表心的東西,故言心性本質為空。但是,心若只是空,便落於無知,可是我們畢竟有知覺的能力,這就是心的「能知」。能知本身,沒有分別能力。例如嬰兒看見一個茶杯,缺乏經驗不曉得這是什麼,也不加以執取,所以茶杯對他而言便無作用。杯子對我們產生意義,乃因「所知」而來,修行所要清淨的,就是清淨所知的染汙。「所知」依所見分別而有。對外境產生分別,而加以執取,「分別」也是心的特性之一。

 

  一切眾生本具佛性,故能成佛;好比芝麻內含油脂,所以才能提煉出芝麻油;相反的,一堆砂,怎麼也提煉不出油來。如果我們沒有佛性,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佛。佛性就是本來覺明的心,覺是覺悟,明是明空不二。由於心的明空體性一時被所知污染;眾生的佛性,暫時為無明塵垢所覆蓋,所以要「撥迷歸覺」。覺什麼呢?覺悟我們本來具足的智慧,也就是佛性。之所以對事物產生分別、貪執、愛惡、取捨,都是來自所知與分別心的作用;如果所知滅,分別心、執取心也就一併消滅,覺悟的特質就會一併現出來。

 

前念已滅,後念未生,就是這個!

  累世以來,我們一都用頭腦思考分析判斷,以為生活的依據。所以至今仍在輪回之中——不要依賴大腦,這種觀念超乎常情,俗人難以接受。修行的過程之所以辛苦,是因為無時不刻都要戰勝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大腦。我們實在沒有辦法那麼自然地擁抱空性,連一個念頭跟一個念頭之間,都捨不得讓它有一點點空隙。然而禪宗祖師雲,「前念已滅,後念未生,就是這個!」中間的「這個」就是空性!如何讓已生的「念」趕快消滅?只要去看它,不要再去分別,是好的念、或不好的念;只要去看這個念頭,它自己就萎縮、消失了。時時刻刻保持警覺的心,警覺「存在」,警覺不要被感覺帶著走。只有那個清明的覺知是存在的——沒有任何念頭、沒有任何分別,但卻清清楚楚;萬般皆可舍,唯不舍此覺知。這個覺知一旦穩固即是菩提。

 

  每個人都具有佛性,佛性非實體、不假外求。然而,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有它難言的存在,而此存在卻又超乎覺受。這個「它」,可方便說為「自覺」。自覺離造作、非斷常、非生滅、離諸邊見。修大手印是覺悟之道,大手印就是「覺醒的空性」。瞭解佛性,唯有依「清淨轉化」法門獲得。現在我們的心之所以不純淨,是因為無時不刻都在製造念頭、執著念頭,不斷懷念過去、幻想未來。能不憶過去、不思未來,住於當下「覺醒自性」中,那就是心的本來面目。

 

超越二元對立,歸於絕對圓融

  人心,永遠都是好奇的,但這不是真正的心,是人的大腦,大腦總喜歡新奇複雜,所以常被物質世界所迷惑;而真理、佛性、空性,其實是最簡單不過了。雖然如此,也不必刻意拋棄外在物質世界,只要朝裡面看,片刻停歇好好觀察,你會發現,生命的價值就在此刻!

 

  一切二元相對,內外去來、悲喜苦樂、得失寵辱……正如河流必然有的兩岸,沒有兩岸,就不成河流。立於此岸,覺得此岸已經成立;此岸成立,彼岸就會對立,相對的兩岸即現。我們看到河有兩岸,只是看到河的表面;如果兩岸各自獨立,這條河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河,因為它已經破底了、河床是分裂的。所以其實兩岸的存在是一體的。既然如此,能說兩岸是對立的嗎?非也,兩岸是一個存在。

 

  任何事物都有它內在及隱藏的兩面。學習佛法,要學的不是去分析或分別它的表面,而是進入「它的存在」,融入體性、自性。想解脫束縛,唯有進入它的存在,徹底覺悟自性,才能超越事情本身。當你進入河流之中,與河合而為一,不要抗拒,你自然成為河,兩岸的對立,當下消失。

 

  此理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若是好事,應該思惟,它存在著什麼樣的危機?若是壞事,更應明察其內涵。所以好不見得好,壞也不見得壞;好壞,都只是心的取捨而已。學習佛法,就是要學習如何不取捨。取捨來自於大腦,大腦有病,因為大腦所生一切想,皆為妄念。

 

 煩惱從不會滲入佛性之中、而致有絲毫減損染汙。浮雲來自虛空,但始終不礙虛空之清明朗闊。波濤起于大海,然未曾擾動深海之湛然寂靜。此岸與彼岸,如是。心與妄念,亦複如是。

 





主持人
天津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