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財政健全小組今天召開第一次會議,首要之務即是從財政部預擬的12項財政、稅制議題中,投票選出優先順序。然而,除了這12項,小組委員也可自行提案,連同各方開出的藥方,選項是如此之多,但財政小組只有半年時間,不可能照單全收,何者應興應革,勢必要做出取捨,今天可說是引領改革走向的關鍵起步。我們期望,財政健全小組帶來的改革洗禮,不要以「量」取勝,而能來自對「質」的要求,並能體現其存在的理由及所需彰顯的價值,已非「公義」莫屬。

由財政部長劉憶如領軍的財政健全小組,9月中旬前須交出第一張改革成績單。顧名思義,「財政健全小組」的設立,旨在促使國家財政趨於健全,而檢視財政健全度的指標,除赤字、負債外,更要看政府最穩健的財源──稅收,能否支應政事運作而定;至於影響稅收的要素,則又以稅制為最。正因為租稅體制的健全與否,關係到財政收入的穩定性,因而財政健全小組雖以「財政」為名,但隱身其後的改革重擔,實是對健全稅制的深切期許。

與歷次稅改或臨時性財改組織相比,這次財政健全小組面對的改革處境,明顯更為險峻。在創新低的國民賦稅負擔率、直逼新高的所得分配差距下,現行稅制的公平性正遭逢歷來最強烈的質疑;另方面,屢攀高峰的國債,亦因稅收占歲出比重已降到七成的低水準,財源穩定度不足,造成政府無力降低對舉債的依賴,更使財政結構日趨惡化。國庫收入不足、租稅缺乏公義,都需財政健全小組提供藥方,看似不相干的兩大病徵,觀其病因,卻在稅制上有了交集。

然而,能讓人民有感的改革,絕非只為達成財政目的而已,這只是稅改理由之一。財政健全小組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對政府而言,繳稅是義務,但對人民來說,納稅代表的是對其財產的強制剝奪,既然課稅無法逃避,能讓人民接受的稅制就不能缺少公平要素。因此,財政健全小組可以改善財政為衡量指標之一,也可由稅制調整緩解財政惡化之勢,但若無公義加持,改革將難以激起共鳴;改革的正面評價,只會來自對稅制公平性強化的認可。

由學者專家、政府官員組成的財政健全小組,委員自應以改革者期許,緊抓改革以公平為優先的認知,無論主題的選擇及制度調整的建言,亦應以不悖離公義價值的原則運行;當然,改革更無可避免地會觸及利益重分配,這是小組成員特有的力量,但也必須要有的承擔,因而對於各項決議不能模糊以對,須向國人清楚交待;即使如資本利得這樣集爭議色彩與公平性指標意義於一身的議題,無論做與不做,都須正面說明,不應存有模稜兩可、瞻前顧後的空間,留給市場炒作縫隙。

必須強調的是,過去經驗顯示,任何形式的臨時性改革組織,往往沒有決策權,財政健全小組亦是如此,其位階約等同於財政部層級;同時掌控改革煞車與油門者,是政院以上的決策高層。換言之,財政健全小組即使排除萬難、傾全力達成的改革共識,如無府院認可,亦幾無實踐的可能。因此,在這場包袱最大、時間最短的興革大戲中,財政健全小組不是唯一需要接受檢驗的對象,馬總統才是催生有感改革的推手,也是改革成敗責任的承擔者。

改革有如一場戰役,財政健全小組是改革前鋒,決策者則是掌握改革節奏、無懼挑戰與阻力的掌旗者。追求公義價值的稅制改革,或許未必能帶進充分的財政收入,但若連國人對公義的基本要求也無法滿足,改革又有何意義可言?認清為何而改,今天小組委員就可投出篤定的一票。

【2012/03/28 經濟日報】





主持人
陳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