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篇
濟群法師著

寫在前面

  長期以來,在各地舉辦了不少講座。每次演講結束後,大多都會留下半個鐘頭的時間給聽眾提問。這半小時往往也是每次講座的高潮時刻。在參加講座的聽眾中,既有學佛多年的信徒,也有初次接觸佛法的民眾。所以,他們的問題也反映了人們在學佛不同階段存在的困惑。既有因對佛法無知而導致的疑問,也有學佛多年始終未能解決的障礙。針對他們的不同問題,我都會在現場一一給予解答。由於這個因緣,才有了數萬字的學佛釋疑篇。當然,從演講音帶到整理成書面文字,其間還需要不少功夫,這要感謝演如師的記錄和宗慧居士的整理。
   《學佛釋疑》去年就放到網上了,但只是按照演講的時間、地點進行了分類,未將相關內容編輯到一起。為了便於查閱的方便,前段時間我又做了簡單的分類,但問題中重複或者交叉的部分比較多,當時做了之後自己覺得不太滿意,於是就擱下了。近來又把它翻出來,簡單地調整了一下,覺得雖不盡理想,但大家查找起來要比原來那一稿更方便,估且先把它放上。

  2003年元月于阿蘭若

有關皈依的疑問

問: 一定要舉行某種儀式才能算皈依嗎?自己內心皈依佛皈依法,不舉行儀式可以嗎?
答: 不可以的,皈依佛法一定要舉行相應的儀式。為什麼呢?因為通過這種莊嚴的儀式在佛、法、僧面前至誠皈依,我們才能獲得皈依體,才能獲得三寶的加持,如果我們只是自己隨便想一想:哦,我皈依過了!不但不能獲得皈依體,也很難對自己產生多少約束的作用,效果不會很好。

問: 如何依賴自身的修煉皈依三寶?
答: 沒有修煉就可以皈依。皈依三寶是學佛的開始,皈依之後再依法修行更穩當。

問: 信佛一定要皈依嗎?
答: 真正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否則就不能被當作是佛教徒。我們信佛、學佛,是為了尋找人生的歸宿和依賴。那假如我們不皈依的話,也就說表明我們對學佛缺乏基本的誠意,又怎麼能夠真正地契入佛法呢?

問: 怎樣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確的規定嗎?一定要誦經嗎?
答: 皈依三寶後就是佛弟子,區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標準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著取得佛教徒的資格的手續,當然要想成為一個佛教徒還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誦經則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問: 我看過淨空法師的《認識佛教》後,每天都在念佛、吃齋,但沒有舉行皈依儀式,算不算皈依?
答: 既然沒有舉行過皈依儀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須經過三寶的證明,是有特定的儀式。

問: 沒有皈依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誦經不吃素有罪業嗎? 
答: 信佛而沒有皈依的人能不能算佛的弟子呢?顯然不能。打個比方說,一個人不入黨
   能不能算黨員?這也是同樣的道理。既然說信佛,為什麼又不皈依呢?可見信的程度還不夠。
   至於吃素的問題,只要是不殺生就沒有太大的關係。能吃素當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堅持不殺生的原則。

問: 三皈依中有皈依僧寶,我們應如何來抉擇?
答: 皈依三寶指的是佛寶、法寶和僧寶。全體的受過比丘戒的僧眾,都是屬於僧寶的範
   疇。當然,現實的僧團還是包含著凡夫僧和賢聖僧,也難免有魚龍混雜的現象。而皈依僧寶,儘管從究竟的意義上是指賢聖僧,而住持佛法、弘揚佛法卻也離不開眼前的凡夫僧,那麼凡夫僧也是我們依止的物件。
   特別還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寶不是皈依某個出家師父。否則,碰到一個如法的師父,我們也隨之變好了;接觸一個不如法的師父,也可能就此變壞了。但佛陀又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雖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師父,但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必須親近一個好的老師,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如果自己盲修瞎練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要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如理思維,依教奉行。

問: 皈依是怎麼一回事,它是如何幫助我們修持佛法的?
答: 皈依就是學習佛法的開始,是尋求一種可靠的依賴,以真理為依賴,以三寶為依賴。然後通過對法的接受,解脫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對學佛的人來說,皈依是學佛的開始。

有關持戒的疑問

問: 對在家居士來說,修學戒律應如何入手? 
答: 作為居士來說,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八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律;如果我們除了行五戒、八戒之外,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再受菩薩戒。關於五戒、八戒的內容,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的三皈五戒這部分講得比較清楚,你們可以以此作為參考。另外,《優婆塞戒經》也是在家居士修學大乘菩薩戒的範本,系統介紹了從發菩提心到行菩薩道的整個修學過程,太虛大師曾大力地弘揚過。我覺得《優婆塞戒經》和《瑜伽菩薩戒》對於在家居士修學戒律都有很大的幫助。而《梵網菩薩戒》是頓戒,相對來說要求會高一點,行持起來也比較困難。

問: 不殺生是不是也包括對蚊子、蒼蠅、蟑螂這些害蟲呢? 
答: 我們總是說,蚊子、蟑螂是四害嘛!或者說,如果我不殺它,它就要咬我!所以覺得蚊子、蟑螂是該殺的。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不殺生的戒律是針對一切眾生的,當然也包括一切動物,包括蚊子、蟑螂。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不殺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之心。通常,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要咬我,那我為什麼不能殺它呢?覺得自己很有些道理。但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認識:我們的思想境界比它高、度量比它大,不跟它一般見識,再說,它不過是咬了我們一下,罪不至死。所以,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什麼境界上。

問: 佛教有三種齋期:觀音齋、十日齋、六日齋,有什麼區別?
答: 齋期僅僅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有人覺得自己有條件多吃幾天素,那就可以持十天齋;也有人覺得條件還不夠,就可以持六天齋。通常,我們總是將吃齋等同于吃素,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吃素不等於吃齋。齋是清淨的意思,在佛經裏,過午不食為齋。佛教裏有八關齋戒,不僅要求受持者過午不食,更要以一種清淨的身心去修行,那才是齋的真實內涵。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六天或十天中要過著嚴格的生活,雖然是在家居士,但所持的戒律已接近於出家的生活。能夠這樣如法地過六天清淨生活,才叫持六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還是和往常一樣,那就不叫持齋,而叫吃素。

問: 過午不食的,是十一點到十二點還是十二點到一點呢?
答: 按時間計算應該是十二點。古代沒有時鐘,一般來講就是在陽光下立一根柱子,當太陽的影子到達正中,就是正午的時間。那麼,持午的人應從第一天的正午到次日早上什麼時候才可以吃飯呢?早上不是按時間來計算的,佛經裏講,是明相現時,它又是以什麼為依據呢?當我們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手上的指紋時,就可以吃飯了。

問: 依《瑜伽菩薩戒》說菩薩可以用慈悲心去殺危及到人性命的恐怖分子,可是被殺的人以後可能也會變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將來的變化,又怎樣判斷自己殺他就是不正確的行為呢?
答: 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此時不殺他的話,他當下就會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於以後會不會變成好人則是另外一回事。作為菩薩,在這樣的危急關頭要挺身而出,寧可自己承擔殺生的業報也要制止他造下罪業,使他未來的生命免遭無窮無盡的地獄苦痛。


問: 受菩薩戒之後,還能不能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
答: 佛教徒受戒之後,戒律的規範可能會和生活發生衝突,尤其是受了菩薩戒。這位居士所提的問題應該說還是很普遍的,菩薩戒中,不僅自己不可以喝酒,也不能讓別人喝酒。因為酒戒是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學佛修行的目的是要開發智慧,而酒精會障礙我們的理智,會影響到智慧的開發。戒律既是這麼規定的,那作為受了戒的人,當然是不能再從事買賣煙酒的生意。戒律的性質和法律一樣,沒有通融的餘地,不能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作為藉口。儘管戒律有時也會有開遮,譬如喝酒雖是禁止的,但作為藥用還是可以通融,這就屬於開的部分,但若是為了生計,為了生意,這樣的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問: 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
答: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一種戒律。五戒的規範和世俗的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們獲得人天福報。而八關齋戒更接近於出家人的戒律,是為在家居士種下了出世解脫的因。所以海外的一些道場,很多居士會在六齋日到寺院受八關齋戒的。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非常大,佛經記載,一日一夜受關齋戒的功德相當於一生受五戒的功德。將來機緣成熟的話,我們就多給大家舉行一些八關齋的受戒儀式。

問: 上山時不小心踩死了螞蟻,是不是犯罪?
答: 造罪有故意的,也有無心的,同樣的過錯,故意造作的罪業較重,所以,罪業的輕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初的動機。受戒之後,所犯的罪業涉及到兩個層面,一是過錯本身形成的業罪,一是因犯戒而導致的戒罪。在無意間踩死螞蟻屬於不定業,業報是比較輕微的,像偶然被別人踩了一腳可能就是這樣的業報。如果再通過懺悔,類似的不定業會變得很輕。當然,我們還是小心為善,勿因惡小而為之。當我們無意中幹了對不起人家的事或者傷害了螞蟻之類,我們要趕緊懺悔,為它們念佛,祈願它們早日脫離畜生道。

問: 我們在搞環境衛生時,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到一些蟲類,該如何處理? 
答: 我們總是需要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原始僧團,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佛陀教誡比丘們的處理方式是:首先,把環境衛生搞好,儘量避免蟲類進來;對已經進來的,也可以將它趕走,儘量不要傷害它。如果是在搞清潔衛生時,無意傷害了蟲類,雖不算犯戒,業罪還是有的,但因是無意間造成的傷害,業罪也很輕,且是不定業。但只要是有意地傷害,就有戒罪和業罪兩重了。

問: 人工流產是否屬於殺生?
答: 人工流產當然屬於殺生。生命既然已經製造出來,就不能隨便地剝奪他出生的權利,流產也是一種殺生的行為。

問: 不受戒能否得到戒體?在家人可不可以受具足戒?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這是否體現性別的不平等?
答: 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能得戒體的,要通過相關的羯磨、作法,戒體才能得到。也有不必要通過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禪定時所具足的定共戒,和成就無漏聖道時所具足的道共戒。從凡夫意義上講,還是要通過受戒的形式才能得到戒體。
   在家人不可受具足戒。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但在家人要真正做到心出家是不容易的。能發起出離心固然很好,但要成為比丘還需以身出家這種特定的形式來完成。
   佛陀制戒當初,並沒有一開始就給男眾制定250條、女眾348條。佛陀所制的每條戒都是有針對性的,是有人犯罪後才根據具體的問題制定出來的,女眾的問題比較多,因此,針對女眾制定的戒律也相應地多一些,並不是佛陀對待男女的不平等。

問: 當看到有人要殺人時,作為學佛的人該不該去制止? 
答: 從聲聞乘戒律來看,當你看到別人殺人時,不想救並不算犯戒,自己殺人才算犯戒。聲聞戒是以自己止惡為主,止惡是消極的行善,放生、救人則是積極的行善。菩薩戒不僅強調消極行善,更重視積極行善。菩薩戒有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作為菩薩,當看到歹徒要行兇之時,不能袖手旁觀,而要發慈悲心,觀想寧願自己殺死兇手而造下罪業,不忍心看到兇手因為殺人而遭受無窮無盡的果報。以這樣的發心,菩薩雖殺人而不犯戒,且功德無量,這和俠客那種嫉惡如仇的殺人是完全不同的。

問: 為了不麻煩別人,有時講了假話,這算妄語嗎?
答: 佛教中所講的妄語也是有級別的,有大妄語、小妄語及方便妄語之分。去別人家裏,怕麻煩別人,自己沒有吃飯,卻說吃過了,這叫方便妄語。其目的不是為了傷害和欺騙別人,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這樣的妄語一般來說是沒什麼妨礙的。戒律裏有個案例,說有位老比丘住在山裏,某日,一隻被獵人追趕的野豬從老比丘面前跑過,當獵人追來詢問時,老比丘卻指了另外的方向。老比丘的做法完全是出於對野豬的慈悲,雖是說了妄語,卻沒有罪過。若以菩薩戒來衡量,這樣的妄語還有功德。在菩薩戒裏,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可以殺人,可以偷盜,甚至可以邪淫,但我們必須明確它的前提,必須沒有絲毫的利己之心摻雜在其中。

問: 在家居士因定力、智慧不夠,容易破戒,應該怎麼辦?破了戒,對戒體會產生什麼影響? 
答: 在家居士守持五戒,表面看起來比較簡單,其實要真正做好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因此,為慎重起見,在家居士在受戒時可以分受,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若不分青紅皂白地全受了,可能就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是不一樣的,犯戒主要是指犯輕戒;而破戒則是犯重戒,比如殺人就是犯重罪,就要失去戒體。就象茶杯落地後摔成碎片,再要將它修補起來就很困難,若只是沾染了污點,清洗之後還可以繼續使用。所以,犯了輕戒可以通過懺悔來彌補過失,一旦犯了重戒,戒體就失去了。懺悔是彌補犯戒的方法,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

問: 請法師說明戒律對僧團具有哪些作用? 
答: 在僧團內,任何問題都是通過法律來解決的。佛陀制戒,就是讓那些沒有慚愧心、喜歡惹事生非的人能夠受到法律相應的懲罰,而使另外那些重視修行、有道心的人更安心地修行。

問:在家居士不可以讀戒,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嗎?
答: 嚴格來講,在家人不能參加僧團的大眾會議,就像黨員會議,非黨員不可參加;同樣的道理,非比丘也不可看僧團的會議。在戒律裏,並沒有明確規定在家居士不可以看戒律,之所以不主張、提倡在家居士看戒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出家戒律是讓出家人守持的,與在家人沒有關係,在家居士瞭解並守持在家戒即可;二是為避免是非,在家眾若看了出家人的戒律,而對僧團內的情況又不瞭解,只一味拿著這個標準去衡量出家人,難免產生議論、誹謗,以致造下口業,倒不如不瞭解更好些。所以一般主張不看,而出於研究的需要,看了之後也不屬於很大的過錯。

問: 受戒時候,如何得到戒體?
答: 受戒必須通過如法的羯磨、如法的儀式來完成。現在受戒,通常只是授戒和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待清楚。作為受戒人,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受戒,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受戒過程中,要聽清楚授戒和尚的講話,尤其是羯磨時一些關鍵的話,其中說三皈依文:即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是最為重要的,戒體就是在這時得到。因此,必須以最為懇切殷勤的心,希望得到戒體,在授戒和尚宣佈三皈歸內容時,聽得了了分明,答得明明白白,才可得到戒體。

問: 請介紹一下律宗的修行和開悟是怎樣的?
答: 中國八大宗派都有很多修行法門,而且都是相互聯繫的,以律宗而言,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學佛、成佛的修行系統,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礎。我們不論學那個宗派,不論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都要以戒為基礎,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在聲聞乘裏有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戒是最為關鍵的基礎,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得成就解脫,乃至成就解脫智慧。禪宗也是以戒為基礎,然後通過禪定的修習使身心得到安住。中觀、唯識、天臺、賢首的學習,則是樹立對佛法的正知正見。 
   佛法的修習,應以八正道為系統,其中,正命、正業和正語三個部分即屬於戒的內容,但並不能涵蓋整個修行過程。戒律在中國形成了獨立的宗派,也是漢傳佛教的一個特色。但我們要清楚,如果僅僅持戒,而不修定,不修觀,沒有正見,也許只得到人天果報,使你來生繼續做人或升天,還是無法成就最終的解脫。

有關解決人生痛苦的疑問

問: 解脫人生痛苦要從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那麼,還要不要改變周圍的客觀環境呢?是不是要讓自己的心態被動地適應變化的客觀環境?
答: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之際,也就是在同時改變周圍的環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以嗔恨的心、以厭惡的表情去對待周圍的人,那麼,對方與我們一定會形同陌路,自然也很難和睦相處。如果我們將自己的心態轉變一下,以慈悲的心、以親切的笑容去接觸周圍的人,彼此間就很容易進行溝通,即便有過什麼不愉快,也能在寬容而和諧的氣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說,改變自己的心態並不是被動地適應環境,改變心態的本身就是在改變環境,就是在主動地創造環境。

問: 佛經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請問追求何種錯誤的東西呢?
答: 所謂錯誤的東西不是指具體的哪一樣。我們為什麼要擁有物質?因為有欲望,而欲望才是造成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同樣的財富,有的人用它來造福人類、回饋社會;有的人卻用它來為非作歹、多行不義。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東西,而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追求。記得我在復旦大學搞講座的時候,有人問:我們工作、賺錢,建設社會主義,能不能算貪心?我就問他說:請問,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的?如果是以貪心去做,當然就是一種貪的行為;反之,就是正當的謀生手段。所以,要衡量我們的追求和行為,主要是看動機,這才是本質所在。

有關修行的疑問

問: 佛法不離世間法,在家的人應該如何斷除貪欲、執著和妄想?
答: 認識無常,可以使我們的貪心、執著越來越少。無常的道理在座的可能都會知道,但我們對無常的體驗還存在層次上的差別,深刻的認識到無常,貪欲、執著、妄想自然就會減少了。

問: 佛法說:心即是佛,求佛先從心嗎?
答: 學過佛的人都知道,我們雖然心即是佛,但我們現有的生命現狀是不是佛?佛陀沒有煩惱,我們也沒有煩惱了嗎?佛陀已通達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們通達了嗎?雖然說心即是佛,可是我們的心還充滿煩惱。所以,我們還是要先學佛,通過佛法的指導不斷消除煩惱,運用佛法的智慧如實地認識自己,當我們自己成佛的時候,就不需再要求佛了,但這需要過程。 

問: 當五欲六塵的境界現前時,怎樣才能把心靜下來?
答: 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一種智慧的觀照和覺照。當境界現前時,我們往往會產生與之相關的念頭和妄想,這時,我們就要運用智慧來觀照它。對於一個修行剛入門的人來說,觀照的力量還非常薄弱,當妄念現起時,正念很快就會失去,因此對付不了情緒的波動。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依法修行,如理思維,時時提起正念,久而久之,智慧的觀照力會越來越強。隨著觀照力的增強,五欲六塵就很難擾亂我們的心,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對治、去克服,如同光明出現時,黑暗就會消失一樣。到最後,我們就能使自己的心始終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覺照中。

問: 怎樣區別魔和業障的顯現?怎樣對治魔障?
答: 魔的範圍非常廣泛,在佛教來說,有煩惱魔、生死魔、天魔、五蘊魔。如果從更廣的意義上來說,凡是障礙我們解脫修行的一切因緣和行為都是魔障。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要誦經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鬧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將電視的音量開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說,魔障的範圍非常廣泛。
   那怎麼對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還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們自己不在乎,不執著,那魔對你就無可奈何了。

問: 修行的過程中妄想特別多,怎麼辦?
答: 我們誦經念佛,修習止觀,主要都是為了對治妄想。在妄想現起的時候,要以的方法把心止在佛號或某種境界上,讓心專注一處,就能對治我們散亂的心。

問: 定中出現幻覺是否可信? 
答: 定中不管出現什麼境界,都不可以去執著,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如果是好的境界,我們執著了就不會進步;如果是壞的境界,我們執著了就會走火入魔。所以,無論是什麼境界,都不要去在乎、去分別,更不要去執著。

問: 自我的回歸是不是不重視他人的感受?
答: 自我的回歸就是使我們的認識回歸到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錯誤的情緒裏面,並非不重視他人的感受。學佛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四攝法門裏有一條是同事,就是要我們學會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當我們面對一個殺人犯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他罪大惡極,很討厭他,可你設身處地去為他想一想,感覺就會不同了。他之所以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和他從小的教育環境有關,和他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有關,也許並不是他自甘墮落,而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夠客觀地來看待任何現象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認識。

問: 為什麼通過修行便能認識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答: 人為什麼會修行?為什麼能認識宇宙的真理?要認識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備認識真理的能力。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否真實,是否全面,都是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就像有的人視力比較好,無論遠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視眼,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當我們戴上黃色的眼鏡時,看到的世界就是黃色的;而當我們戴上綠色的眼睛時,看到的世界就是綠色的。同樣的道理,要正確認識世界,就必須具備正確的認識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紀以來的哲學非常注重認識論。如果不注重認識,直接以本體論,以我們的經驗和理性去認識,而這種經驗和理性又是錯誤的,那無論我們怎樣認識,永遠都處在錯誤之中。為什麼通過修行能夠認識宇宙?宇宙是無限的,要認識宇宙,就需要無限的智慧。我們現有的認識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而我們的知識又是經驗的積累,它永遠是有限的。一個人能學多少知識?哪怕是學到八十歲、學到八百歲,能將整個宇宙和世間的東西都學盡嗎?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以這種有限的知識去認識宇宙,永遠都是局限的!怎樣才能開發出無限的認識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為了開發這種我們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們不是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開發智慧,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義所在。

問: 自從學佛後,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對一切看得很平淡,這樣的修行對嗎?
答: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盡到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家庭中,要當好父親,當好丈夫,還要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除了這些責任之外,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世界?平淡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著冷漠,對一切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態度就不對了。學佛的人要能夠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現實人生,了知世事無常,如幻如化,但同時又要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問: 如果升到天上也會墮落的話,我們應當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去處?
答: 升天並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學佛是為了趣向解脫--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過智慧的開發,通過對佛法的證悟而獲得究竟的解脫,我們整個的修行,就是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以持戒、修定來開發智慧。而菩薩道的修行則要在自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救度眾生。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往生西方是比較穩妥的捷徑。凡夫在六道中流轉,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們要深信彌陀淨土,深信彌陀願力,一心念佛,因為往生極樂世界能夠使我們不再退轉,不再流轉生死。

問: 我們在拜祭每尊佛菩薩的時候,是不是都要觀想十方一切諸佛?
答: 我們在拜佛、供佛的時候,要觀想十方世界一切佛,觀想我們所拜、所供的是無量諸佛,這也是一種使我們開闊心胸的修行。

問: 人是因我執而產生貪、嗔、癡諸惡,那麼,如何才能破除自我執,尤其是對性格基本已定型的成年人?
答: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因無始以來的習氣而不斷造作貪、嗔、癡種種煩惱,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傾向。但人格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可以調整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樹立正見,因為在生命的延續過程中,是向善還是為惡都取決於我們的觀念,因此,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我們改善自身生命的必要條件。
   至於如何破除我執。我是什麼?我是常、一、不變、獨存的意思。從緣起的智慧來看我們有情的生命體,看看有沒有常、一、不變、獨存這樣的一種東西,如果找不到的話,那你自然就會認識到無我的道理了。 

問: 怎樣去除貪心和嗔恨心?
答: 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恨心都有具體的對治方法,但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破除我執。我們為什麼會起貪心呢?無非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喜歡,所以就想佔有;我們為什麼會起嗔恨心呢?同樣也是我執在作用,因為我不喜歡,所以就敵視、就排斥。但對於一個無我的人來說,貪心和嗔恨心也就沒有了生長的土壤。所以,這是一種根本的對治方法。
   但從根本上破除我執,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因此,我們還需要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對治方法。如多貪眾生不淨觀,就是說,貪心熾盛的人應以不淨觀來對治自己的煩惱。就像熱戀中的雙方,男孩子喜歡女孩子,或女孩子喜歡男孩子,這個影像總是揮之不去,怎麼辦呢?不妨以對方來修不淨觀,觀想這個人死了之後,身體開始腐爛,在腐爛的過程中,怎樣的惡臭撲鼻,然後九孔長流不淨,又是怎樣的污穢不堪,哪里還有什麼可愛之處?哪里還有什麼值得貪戀的?所以,要是愛上誰就對誰觀!
   而嗔恨心則要以修慈悲觀來對治。如果我們多有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恨心自然就無從生起。人為什麼有嗔恨心?無非是因為心胸狹窄,事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容人的氣度。而學佛的人,就是要在無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之心,觀想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都和我有父母關係、眷屬關係,嗔恨心慢慢就會淡薄。

問: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誦經念佛和行善哪個更重要?
答: 誦經念佛和行善並不矛盾。行善是培養我們的福德資糧,而誦經念佛則能培養我們良好的心態,使我們的心更寧靜、更自在,這樣才能將自己更好地奉獻給社會,否則我們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雖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夠做好,能不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相應的利益卻是個問題,有時甚至是適得其反,好心辦了壞事。

問: 在修行中發願如此重要,那怎樣發願才如法?
答: 發願是為我們樹立學佛的目標。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所以,發願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在每天臨睡前,面向西方合掌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如果我們是行菩薩道的,不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聽聞佛法、解脫生死,那每天就要這樣發願: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願望是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只有樹立了人生目標,我們的所作所為才會有針對性。比如我們要買房子,為實現這一目標,就會努力地賺錢、存錢;反之,如果缺乏目標,錢一到手就會隨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錢也無法積攢下來。對修行來說也是同樣,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我們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會有明確的歸宿,才會日益增長。

問: 如何控制人的意識?比如說,只要我們想精進不懈怠,便能持之以恆?
答: 在佛法看來,人類的痛苦與煩惱通通都是因為意識造成的。在我們整個精神領域中,意識可謂神通廣大,所有的善惡行為都是意識在發生作用,所以修行也要從意識下手。我們持戒,就是對意識的約束;修定,就是對意識的訓練;開智慧,就是對意識的淨化和轉化。因此,佛教的修行主要是為了控制並改造人的意識。

問: 剛發心修行的人,是不是要拜一位證果的師父呢?
答: 如果能拜一位證果的師父是最好了。但證果的師父現在可不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證果的師父怎麼辦呢?只要這位師父能夠持戒,具足正見,又有攝受你的慈悲心,也就可以依止。

問: 當我們在拜佛菩薩的時候,心裏應該怎麼念?是不是在某個時間內持誦一個真言或一個佛菩薩的名號能夠比較容易相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怎麼樣把專一和普遍這兩種法門結合在一起?能不能在某一個時間內同時誦兩個真言呢? 
答: 選擇念哪個佛號,主要看我們對某一法門的理解以及和某個佛菩薩的緣份。有的人喜歡念觀音菩薩,覺得跟觀音菩薩特別有緣;有的人特別喜歡念阿彌陀佛,覺得念阿彌陀佛很有感應。我們對哪個菩薩或哪個法門有更多的瞭解,不妨就選擇哪個聖號來念。
   從修行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應當將精力集中在一個法門上,不要四處涉獵。念阿彌陀佛就一心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就一心念觀音菩薩。這並不是說念了阿彌陀佛之後,別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我們還是可以禮拜或讀誦經典,專修是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圍繞某個中心來進行。通過讀誦大乘經典,能夠提升我們的認識和思想境界,比如讀誦淨土三經,可以使我們對淨土法門有更深的理解,念阿彌陀佛聖號的時候就會更得力。
   有人家裏供的很多佛菩薩,於是他就擔心我念阿彌陀佛,沒有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會不會不高興啊?事實上肯定不會,菩薩不會那麼小氣,那是我們凡人的境界,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菩薩有這種想法就沒有資格成為菩薩了。專心致志地念一個佛菩薩的名號,一方面可以通過這句佛號達到攝心和專注的效果;另一方面,長期念一個佛菩薩的名號能夠得到相應的感應。念佛的功夫越深,我們的心和佛菩薩就越靠近,就越容易得到加持和感應。如果心不專一,佛菩薩的加持力和感應力就不會太大。 

問: 靜坐時如何把握字?有念頭時,是否用心地念佛去壓住它?
答: 靜坐時,我們不要刻意地追求靜,因為追求靜也是一種妄想。如果我們追求靜,執著靜,就達不到靜的境界。當我們執著於靜的時候,就會因這一念頭對妄想會持排斥的態度,而我們每排斥一次,就是對這個念頭的鞏固,使它的力量越來越大,它所產生的效果恰恰背離了我們的初衷。
   所以,我們在靜坐時,對各種念頭都要不取不舍。無論是執著的取還是討厭的舍,都會使我們的心越來越亂。當妄想到來的時候,我們只需以正念去觀照它,不為妄想所動,不隨妄想亂跑,這就是修行的功夫。所以說,真正的靜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心不隨著境界轉。 

問: 請問如果想學《心經》,但如果只是念咒語,不理會經文,是否會有靈驗?
答: 我們專心念一樣東西都會有靈驗,你專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會有靈驗,何況心經的咒語中還潛藏著諸佛菩薩的無量的威力,當然更會有靈驗了。

問: 念誦經典時,常常遇到生字或冷僻的字,影響讀經的效果,應該怎麼辦?
答: 有一本專門的字典,對佛經中經常出現的難字進行了注解,可以用它幫助你。

有關禪淨雙修的疑問

問: 請問法師對禪淨合一有什麼看法?
答:禪淨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壽禪師就曾說過: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為什麼這樣說呢?禪是純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覺自立、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所謂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古人行處行。但是,完全依靠自力來修學佛法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業力太重了,要靠自己解脫難度很大,所以,禪宗的祖師即使開悟了,有時難免還要迷惑。而淨土主要是靠他力,就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再依賴佛菩薩的力量。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當我們要抵達某個目標之時,自力就是自己走路去;而他力則是乘坐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去。相比之下,他力顯然要比自力簡便得多。如果說,我們能夠在自力在基礎上再借助於他力,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比較理想。所以,宋元明清以來的很多祖師都提但倡禪淨雙修

問: 如何理解禪淨雙修?
答: 禪,是禪宗,比較偏向于自力,也就是獨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修行上,也不走古人的老路。正如禪宗祖師所說的那樣: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古人行處行。而淨土宗,相對來說就比較傾向於他力,他力是誰的力量呢?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通過念佛,借助於彌陀的願力。比如我們到上海去,如果步行去,就是純自力;如果坐火車、汽車去,就是借助他力。顯然,他力要比自力要方便些。
   在修行方式上,禪宗是無門為法門,入門比較難,相比之下淨土宗的持名念佛,就容易多了。禪宗因為依靠自力,畢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即使修行工夫很深,如果不往生西方,死後還有沒有把握呢?即使開悟了,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來生也還有可能迷失。只要生死未了,那麼,流轉三界還是非常地不保險。所以很多禪宗祖師雖然修禪,但同時也回嚮往生西方;更有一些祖師會採用念佛的方式來修行,比如參念佛是誰?將念佛和禪宗的修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而修淨土宗的人,如果只是念佛,又容易落入心外求法,境界也不容易提高。所以,淨土宗的一些祖師提出,要念自性彌陀。自性彌陀是相對他方彌陀而言,西方有阿彌陀佛,但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佛性,跟阿彌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一樣的!因此,念佛不僅要念西方的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為了開發我們生命內在的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就不是一般的念佛了,念的是自性彌陀,是唯心淨土,因為淨土也不能離開我們的心。這麼一來,念佛自然也和禪宗結合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禪淨雙修。

問: 禪淨可以雙修嗎?有言道: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請法師開示? 
答: 禪淨雙修可以說是宋元以來佛教修行的的主導路線。但禪淨雙修還是有各自不同的側重,側重於禪就是以禪為體,以淨為用;側重於淨就是以淨為主,以禪為輔。禪宗和淨土宗的重要分歧之處,就在於禪宗比較側重于自力,淨土宗比較側重於他力。比如禪宗參話頭,也會參念佛是誰?這從修行上說,走的是禪宗的路線,參念佛是誰?,是把這句佛號做為話頭,這時的念佛其實是屬於禪宗,當一聲佛號綿延不絕,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同樣能入三摩地。而念佛還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由觀想念佛證得念佛三昧,就是禪、淨的融合。進入念佛三昧後,得佛菩薩的接引往生西方。這裏面既包含著禪,也包含著淨。
   很多禪宗的祖師覺得在修行中光靠自力總是有所不及,即使有些小開悟,但對生死大事還是沒有絕對的把握。所以參禪幾十年後,最後還是以以淨土法門為依歸,覺得回嚮往生西方更保險一點。但在念佛的時候,更多的又是採用參禪的方式。因為念佛也有不同的層次,從念身外的阿彌陀佛到念即心即佛、唯心淨土,這其中的差別是很大的。所以說,一句佛號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我們念的時候賦予什麼樣的內涵卻很重要。所賦予的內涵有多深,所念的佛號力量就有多重。平時,我總是勸那些念佛的人要多看些經教,也是為了念那句佛號的時候獲得更好的效果。禪宗自四祖、五祖之後,也有提倡這個念佛禪的,同樣,有的比較側重於禪宗式,有的比較側重於淨土式。總之,禪和淨土是可以統一的,但總有一個側重點,有主次之分。

有關臨終、超度亡者的疑問

問: 請出家師父到家裏設道場念經是否有作用?能不能產生消災超度的效果? 
答: 當然還是有作用的,《地藏經》裏就有很多這方面的說明。請出家師父念經消災,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效果和作用大小可能有所不同。

問: 超度亡人能否將他度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 其實,將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太可能,除非對方的功力和道行都無比地高。一般來說,超度就是起到改變處境的作用。比如說本來要下十八層地獄,超度一下,上到十六層;本來要墮地獄五百年,超度一下,減少到五十年;功夫再好一點,也許五年就可以了;功夫再高一點,也許能超度到畜生道。或者本來要投身為人,經超度到了天道,這都有可能,效果是要根據超度者的能力而定。就像我們請人介紹工作,能不能如願,也要看所托的人是不是有能力來幫你辦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論。

問: 每年的鬼節,要燒紙錢祭拜先人,紙錢又是通過什麼方式郵寄去的呢?
答: 這的確是個問題。如果先人已經生天的話,他會不要你的錢;如果先人在畜生道裏,它也用不著你的錢;如果先人在地獄道裏,那裏根本就不需要錢。紙錢只有對生到鬼道裏的先人還有些用。雖然這樣的祭奠方式並不佛教裏的,但至少能使後人產生些自我安慰的效果。  

有關佛教流傳與興衰的疑問

問: 人們說現在是末法,是不是指世界的末日?
答: 末法並不是末日,末法是針對佛法在這個世界的弘揚情況而言。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的三個時期。正法時代,接觸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也多;而在像法時代呢,接觸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卻相對減少了;至於末法時代,修行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而一般宗教或邪教所說的末日,則是世界將要毀滅的日子。
問: 當世界到空劫時,一切都不復存在,佛教還存在嗎?
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這個世界不存在的時候,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不要說世界不存在的時候,就是世界進入壞劫的狀態時,佛法也基本失去了生命力。因為人類道德已經完全墮落,人類只懂得享受欲樂,只懂得彼此勾心鬥角,嗔恨心也非常重。於是,佛經乃至佛教就在這個世界逐漸地消失了。

問: 佛陀時代得神通的人很多,現在為什麼沒有?
答: 因為神通是要通過禪定的修習來獲得,現在修禪的人很少,而在佛陀時代,每個比丘都要修禪定,而且當時的人根基深厚、道心堅固,修行很容易成就。有了禪定的基礎之後,神通自然就具備了。

問: 為什麼經典經書傳至今天,仍然不會過時?
答: 佛經,是佛陀給我們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理,既然是真理,它必然是超越時空的真理,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就永遠不會過時,就像佛法講的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揭示世界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無常變化的道理能過時嗎?不會過時吧。古代世界是無常變化的,今天的世界還是無常變化。中國的世界是無常變化的,外國的世界仍然是無常變化。任何一個時空,都沒有辦法擺脫無常變化的規律。因為它是真理,所以不會過時。

有關如何信佛學佛的疑問

問: 佛教是種信仰,有人說共產主義也是一種信仰,但卻是無法實現的。法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 共產主義是不是信仰,能不能實現,我們在這裏就不作評論了。至於佛法,它不純粹是一種信仰,它還是一種智慧。佛法是以信為能入,以智為能度。如果我們對佛法的學習只有信仰而沒有智慧,那麼只能增長愚癡,永遠都得不到佛法的真諦。

問: 學佛後有很多障礙,如何來對治?
答: 學佛有障礙,是很正常的。有的人學佛很順利,事事如意;也有的人學佛障礙很大,麻煩很多。本來什麼事都沒有,學佛之後麻煩還多起來了,為什麼菩薩對他們一點也不關照呵?其實,這就是各有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有的人業障很多,但一時還沒有顯現,因為學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脫煩惱生死了,業障就顯現。就像我們欠下的債務,本來還相安無事,可有一天你要離開這個地方了,債主立刻就會來追著討還的。學佛也是這樣,當我們要向善的時候,往昔的很多冤家債主就上來找了。所以,懺悔非常重要,它能為我們消除業障,排除學佛道路上遇到的違緣。


問: 從理上我能夠理解,但有沒有心能轉物的實例呢?你們在修行過程中,或在遇到的大德中,有沒有實例確實能夠證明心能轉物的現象呢?
答:心能轉物有兩種情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隨時都在轉物,比如說用木頭加工成桌子,這就是一種心能轉物的例子。人類對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改造,都是體現了心能轉物的過程。當然,這種轉物還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條件。就更高的層次來說,有修行的人,如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直接就可以通過心念來改變物質原有的狀態。現在很多氣功師也有這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意念把物體折斷或用意念來治病等等,在佛教看來,這只是一些小神通。佛經記載,印度有位元外道仙人,因為國王得罪于他,結果一氣之下就用意念下了場冰雹,把整個城市都毀滅了。佛經裏還講到,八地菩薩可以隨著自己的意念把海水變成黃金。外在的世界在我們看來是實在的,因為我們的業力相同,但是在不同業力的生命看起來,它們是不是一樣的呢?佛經說,同樣的境界,四種不同的眾生看了有不同的境界。唯識宗裏經常舉這個例子:海裏的水,我們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餓鬼看到的是膿血,而魚就像住在房子裏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大便覺得臭穢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餚。我們不要以為所看到的東西都是固定不變的,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唯物主義教育,使我們非常信賴自己的感覺,聽到與我們感覺有所不同的觀點,總是持著不以為然的態度,其實我們的見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在不同的生命狀態之下,看到的世界不同,對世界的認識也不同。

問: 十年前,我偶然看到弘一大師的像,說不出來的感動和激動,痛哭流涕,哭了好長時間,但是這種感動過了一會兒就消失掉。這是為什麼?
答: 大家讀到佛教經典的時候有沒有產生過激動得想要痛哭的感覺呢?佛法講因緣,這個其實就是善根的問題,在我們的學佛過程中,善根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佛經或看到佛像,有些人會產生莫名的感動,而有些人卻無動於衷,為什麼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其實就是善根的問題,如果宿世善根深厚,他自然就會有這種感覺。


問: 為什麼進大殿我的眼淚不住地流下來?
答: 我想這是潛意識中善根的流露,這不是有意識的,是感覺不到的,你有這樣的感覺而不是無動於衷,說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學佛。

問: 為什麼要學佛?要怎麼樣學佛?
答: 學佛就是因為人生有問題,沒有問題不必學佛。問題是什麼呢?也就是人生的煩惱、痛苦、困惑;還有是探究生死的問題、尋找生命的歸宿和人生的意義。如果不是帶著這些問題來學佛,往往會流於迷信,或功利的學佛。那樣的話,與學佛的本身是背道而馳的,比如佛教叫我們不要貪心,可我們帶著強烈的貪心來學佛,希望佛菩薩給我們這個那個,要了平安健康不夠,還要升官發財,這叫學佛嗎? 

問: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不是去以心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最後證得的又是什麼呢?
答: 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以智慧去親證宇宙人生的真相,其中包括我們所學習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它能幫助我們改變以往錯誤的觀念,通過對無常的認識,可以打破我們對永恆的執著;通過對無我的認識,可以打破我們對我的執著,當這些執著去除之後,我們的心就清淨了,我們的智慧就顯現出來了,我們就有能力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了。過去的出家人根基非常好,常常在佛陀幾句話的引導之下就能打破長期積累下來的執著,當下親證諸法的實相,在佛經裏叫作得法眼淨,當下就開了智慧的眼睛,當下就開悟了。


問: 學佛是否就是修心?
答: 可以這麼說,學佛的關鍵在於修心。《金剛經》裏說:雲何應住,雲何降服其心?可見,如何降服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

問: 抄佛經時出了錯怎麼辦?是否會有罪過?
答: 如果是無意抄錯的,也就談不上罪過;如果是出於某種目的有意抄錯,就會對信眾產生誤導,當然有罪過的。

問: 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答: 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種差別,當然是不一樣的。
   那麼,學佛究竟的意義在哪里?我們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通過工作和勞動可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通過學習和娛樂可以改善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為什麼要學佛呢?關於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
   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去看電視就是解決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決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我們的痛苦得到暫時的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後依舊還是煩惱,可能還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會說,物質條件的改善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的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的財富和權利於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煩惱,可見,改善外在的環境並不足以究竟解決人生煩惱。
   也有人會說,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們的痛苦?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煩惱是來自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來自我們往昔做造下的惡業,所以,我們只有剷除這一切產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內心的困惑。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里都會自在,學佛和不學佛的根本區別就在這裏。

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習佛法也是這樣嗎?
答: 學習佛法肯定是要勤奮精進。我們在世間,為得到一點蠅頭小利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學佛成佛是要成就最大的事業、最大的利益,假如不付出巨大的代價、不努力精進,怎麼可能達得到目標呢?如果覺得在佛前供上二個蘋果就可以成佛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天道酬勤,我們有了努力的因,才能結出成就的果。


問:學海無邊苦作舟,學佛居士是不是也要以這樣的精神去探索真理才能成就正果?
答: 這和前面的問題類似。學佛是為了獲得人生的解脫、心靈的自由。但在我們的人性中存在著很多的缺陷,而修行就是要戰勝這些無始以來的缺陷,的確是艱難的。所以,《四十二章經》中說: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戰,我們要戰勝自己的煩惱,必須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古德雲:學佛修行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可見,修行證果是一項漫長而艱辛的事業。但學佛修行也不要去追求無謂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而自苦其身並不是獲得解脫的途徑。

問: 學佛的目的是成佛,這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答: 當我們剛剛開始學佛的時候,需要制訂一個目標,然後才能沿著這個目標前進。但修行的最終目的是要打破各種執著,所以,當我們的修行在達到相當的程度的時候,不能覺得我在修行,覺得我已經達到了什麼果位。如果有這種妄念,那還是典型的凡人境界,沒有達到佛菩薩的境界,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有關修學教理中出現的疑問

問: 《菩提道次第論》怎麼解釋?
答: 這是一部論的名稱,全稱是《菩提道次第論》,是十四世紀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師所造,包括《廣論》和《略論》兩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覺悟之道,這條道路應當怎麼走呢?這就是次第所要講的,初學佛時應如何入手修行,然後,如何從人天乘至聲聞乘進而菩薩乘,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講述得非常清楚;論指的是論典。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討論成佛次第的論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礎、人天乘、聲聞乘、菩薩道。要領有出離心、菩提心、性空見。


問: 什麼是因緣?常常聽人說要隨緣,這說法是否正確?
答: 隨緣是不是有緣就隨呢?不是的。因緣包括著善緣和惡緣兩個方面,惡知識要引誘你去幹壞事是緣,善知識要帶你學習佛法也是緣,我們要懂得分析和辨別,要隨善緣而不隨惡緣。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佛法講因緣,其中有疏的因緣,也有親的因緣,用哲學的概念來解釋,就是主要條件和次要條件,主要條件為因,次要條件為緣。比如樹的生長,種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陽光樹木生長的條件,是次要的緣。我們來這裏學習佛法,這一念發心就是因,法師為你們講佛法,竹林精舍為你們創造聽聞佛法的機會,這就是緣,好的緣能夠使我們的善根不斷增長,使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在此同時,你們也是我的因緣,因為有你們來聽法我才會講,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互為因緣,是相互的。


問: 阿賴耶識是人類獨有,還是有情生命都有的呢?
答: 有情生命都有阿賴耶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就像佛教所說的佛性,無論什麼人,甚至包括螞蟻在內的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


問: 阿賴耶識是第八識,那麼第七識又是什麼?它在生命裏起到的最重要作用是什麼?
答: 第七識叫做末那識,生命存在的重要特點就是強烈的自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就是因為第七識在發生作用。


問: 如何認識阿賴耶識的作用?
答: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簡單來說,保存經驗、生命延續、維持色身等等,都是屬於阿賴耶識的作用。


問: 阿賴耶識與細細身是否等同?
答: 細細身是什麼?是不是指中陰身?中陰身也是色身的一種表現形式,也需要阿賴耶識來執持它,就如我們的身體和阿賴耶識的關係一樣。一種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一種是執持生命存在的主體,兩者是這樣的關係。


問: 《阿彌陀經》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麼帶業往生又怎麼解釋呢?
答:帶業往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並不矛盾。往生淨土的確要具備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前提下,也允許帶著尚未除盡的業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善根、福德並不是完全敵對的,福德也是業,是善業,我們所積集的往生淨土的資糧,都是善業。


問: 阿賴耶識與業力的關係是怎樣的?
答: 在阿賴耶識中,保存著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並在業力的推動下去受身。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儲藏作用,業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沒有業力的推動,阿賴耶識就不能去受身,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業力的源源不斷,所以生命才能得到延續。如果那些有漏的力都沒有了,就可以從三界中超越出來。到那時候,我們就不是隨著業力,而是隨著願力去投身,靠著願力來選擇自己的去向。可一般的人,生死都無法自主,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只能隨著業力身不由己地流轉。很多人都無法選擇理想的工作,這也是業力,誰都想要環境優越、收入豐厚、自由輕鬆的工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為什麼?能力不同,業力不同。


問: 阿賴耶識是無始瞬間的生滅,其中的因果報應也是無始無終的。如此說來,我們無法追究無始的因,但那個因為什麼會產生現實的痛苦執著呢?
答: 既然阿賴耶識是無始的存在,那我們就不能去尋找第一因,如果第一因,也就不符合佛教的緣起說了。那它為什麼會產生現實的痛苦呢?眾生的痛苦有來自心理的,比如心態不健全,就會自尋煩惱,無端地製造許多痛苦;還有來自生理的,比如因四大不調而引起的痛苦;還有來自客觀環境的,比如生存環境過於惡劣等等,這些都會給我們造成痛苦。


問: 佛教所說的佛性與阿賴耶識有什麼關係?
答: 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是一種虛妄的東西,它是我們虛妄生命的積累,本身就包含著很多煩惱和不真實的成份在裏面。而佛教所說的佛性,則是真實而遠離顛倒夢想的,也就是《般若經》裏所說的般若,它是指人認識宇宙人生的能力,是一種無限的智慧。成佛就是要開發出這種智慧。所以阿賴耶識與佛性的區別就在於虛妄和真實的區別。唯識宗認為,學佛修行就是轉識成智的過程,將虛妄的識舍去,將智慧和佛性開發出來。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還是以虛妄的阿賴耶識為主,那麼仍是處於生死雜染中,本有的佛性就無法得到顯現。


問: 何謂無漏智? 
答: 所謂,就是有缺陷的、不圓滿的。假如杯子上有個窟窿,就不能把一杯水裝滿,只有完好無漏的杯子才能裝滿滿的一杯水。無漏智就是圓滿的智慧,它可以消除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可以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學佛修行,就是為了獲得這樣一種圓滿的、無量的智慧。 


問: 應當怎樣理解煩惱即菩提
答:煩惱即是菩提也就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本身就是了不可得的,我們現在覺得有煩惱、有妄想,但是這個煩惱妄想究竟是什麼呢?禪宗有個公案說,二祖請達摩為他安心,達摩當即回答道:把心拿來,我就給你安心。二祖聞言開悟:到哪里去覓這顆心呢?了不可得呵!所以說,心根本就不是個實在的東西,當我們覓心了不可得的時候,所謂煩惱和菩提也就不是對立的兩個東西。如果煩惱是獨立的不變的,那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但煩惱並無自性可言,因此,煩惱解脫的當下就是菩提。


問: 什麼是證果?
答: 所謂證果,也不可一概而論。所證的有小果、有大果,就象水果中還有蘋果、西瓜的區別一樣。而證果的本身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比如菩薩的五十二位,從第一位到最後一位都算證果,當然不是最終的結果,這個問題問得太籠統。


問: 請問法師般若智慧的區別何在?
答: 般若是梵語,和漢語中智慧的含義相當,古德之所以不譯為智慧,採用音譯,
   中國文化中智慧這一名稱,不足以充分體現般若的內涵。因為人世間的智慧是建立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它是有限的,有缺陷的。人類以有限的經驗所建立起來的智慧,是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真實的,原因何在呢?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無限的,而人類的智慧是有限的,有限不能認識無限。何況人類的智慧,雖然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利益,但是人類智慧所發明的東西也會給人類帶來很多過患。就像科學,它會製造許多新事物,給我們帶來方便,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恐怖,如核武器。佛法講的般若是超越經驗的、超越我們的思維的,乃至於只有打破現有的意識所構成的層面後,佛法所說的智慧才會顯現出來。般若是證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一種能力。而人間的智慧是難以辦到的。


問: 可否請法師開示持《心經》的功德?
答: 有很多讀誦《心經》,是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這並不是《心經》最重要的功用。《心經》的全名具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意思是以大智慧到彼岸。這就告訴我們受持《心經》的功德,一是開般若智慧,二證得宇宙人生真實,三是解脫人生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何謂涅槃?
答: 涅槃是梵語,漢譯寂滅的意思。指人通過修行擺脫了煩惱之後,生命了進入一種清淨無染的狀態,安靜而無躁動不安,即為涅槃。


問: 什麼是佛法?有什麼作用?
答: 佛法最簡單的定義是:佛法是究竟解脫人生痛苦煩惱的方法。人生的煩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決,這時就需要佛法。

 

 

 





主持人
濟群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