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4/14 NPO  編輯部 報導

總統出席「台灣關係法30週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相關圖片(總統府機要室提供)
相關圖片(總統府機要室提供)
相關圖片(總統府機要室提供)


 

  馬英九總統2009/04/12出席「台灣關係法30週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指出,《台灣關係法》的彈性與最近兩岸情勢的和緩,為台灣、美國與大陸在共同合作的道路上提供了新契機,他強調「新的均衡將能夠對各方創造出『三贏』的局面」。
  總統致詞表示,能和大家聚集一起共同紀念中華民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立法30週年,他感到非常欣慰。他說,30年前所通過的這部法律,將台灣、美國、甚至中國大陸連結在一起,至今仍然規範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關係法》對於台、美同樣值得紀念,因為這部法律過去30年以來一直象徵著台美之間的堅強友誼與互信。
  總統指出,《台灣關係法》不僅只是解決政治困境而已,它更穩定了美中台三邊關係,因而改變了兩岸關係的發展途徑。《台灣關係法》牽制了大陸,平衡了海峽兩岸的國力落差,同時又防止了台灣追求法理台獨。因此《台灣關係法》在過去30年維持了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更重要的是,它讓台灣與大陸都能專注於國內事務,把統獨等爭議性議題留到未來解決。在這段時間當中,台灣在政治與經濟上發展非凡,大陸也已成為全球經濟強權之一,經濟的繁榮為兩岸互動帶來新契機,貿易與商業變成了雙邊交流的重要管道。事實上,《台灣關係法》也為兩岸擺脫敵意,提供共同發展的基礎,它創造了極具彈性的三邊架構,使得美中台三邊關係可以被拉扯、緊繃,但又不致斷裂,這樣富有彈性的均衡狀態,或可稱為動態的現狀,對於東亞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而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以及前任民進黨政府追求法理台獨最後都能以和平收場,證明了《台灣關係法》所定下的國際政治架構,的確深具彈性。
  總統表示,自他上任以來,新政府已經在《台灣關係法》勾勒的大戰略環境中,與大陸達成了許多突破性的發展。然而毫無疑問的,政府的施政一定會以人民的意願與需求為依歸,將依循主張維持現狀的主流民意,在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同時,絕不會犧牲任何主權。總統強調,「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一定能夠同時捍衛主權、與大陸和解、以及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而政府推動「活路外交」的目的,希望一方面能與國際社會強化實質關係,另一方面又能與中共「外交休兵」。
  總統也指出,兩岸關係的改善將有助於我國維持與友邦的雙邊關係,藉由「外交休兵」,我國不再與大陸互挖牆角,而專注與友邦發展實質邦誼。總統說,當我們改善與大陸關係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在東亞成為一個積極且負責任的和平締造者,這對於我們在擴展與其他國家關係時有兩項重要的影響:第一,我們的政策能夠提升台灣的國際信用與地位;其次,「不製造意外」(surprise free)的態度能夠讓台灣擺脫以往「麻煩製造者」的形象,並保證我們的政策將會對國際負責。事實上,美國、日本及歐盟都讚揚我們的外交新方向。
  總統也特別感謝美國歐巴瑪總統與柯琳頓國務卿讚揚我國降低台海緊張的努力;他並指出,美國國會最近通過第55號決議案,重申《台灣關係法》是台美關係的「基石」,並認為維持台海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是台美關係的首要目標;而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最近也說,美國支持兩岸關係前所未有之突破性發展,這為美國創造了更為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實質性的經濟利益。
  在拓展我國外交關係方面,總統也表示,與中國大陸的和解能夠讓我們提升對於「國際空間」的要求,也能讓我們更能融入國際經濟。國際社會不管是藉由兩岸之間的新商機而獲利,或是不再夾在兩岸之間,都將會是我們政策改變的最大受益者。舉例來說,兩岸間的直航,讓兩岸間的空運、海運及郵政都變得更為合理,也提供了國際社會將台灣列入區域經濟安排的重大誘因。
  總統也強調,台灣能提供外國投資者多方的協助,因為我們是具有完善法律規範的國家,不但政治民主穩定,且經濟體制具有持續性、自由程度高,我國政府也一直在這些基礎上保護台灣日益茁壯的民主,特別是在強化法治方面。他作為一位法律人,堅信必須維護與捍衛司法體系的獨立性與完整性,另一方面自他就任後,我國政府持續推行強化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措施,特別是在「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國內法化方面。此外,因為台灣遵守智慧財產權的紀錄良好,美國已將台灣從301觀察名單上除名,總統說,智慧財產權是創新的基礎,他深信我們已經在締造一個穩定的基礎,將讓台灣的經濟變得更強大、更精實、更有效率。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們所追求的不只是希望能為亞太地區創造和平,同時也希望能為台灣人民帶來繁榮,台灣如果要避免被邊緣化,就一定要融入全球體系當中,我們不能對於中國大陸過去30年來所累積的經濟與政治實力視若無睹。中國大陸現在是世界第3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匯持有國,這說明大陸市場在這個全球化時代確實有其發展潛力;另外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外國的直接投資對於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大有助益,我們甚至可以說,外國在經濟、技術與科技上的投資,讓大陸能夠進行經濟革命,現在幾乎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大陸市場有龐大投資,也因此結成緊密且互賴的商業網路。台灣如果忽略了大陸市場,就等於自絕於整個世界,如果台灣要趕上世界潮流,與大陸經貿關係的改善是必經之路。不管是美台商會或是其他國家在台的商會,都曾不約而同地要求台灣必須改善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為何會如此?答案很簡單,當台灣自我設限來自大陸的商機時,我們就將自己排除在這些外商公司的區域佈局之外,多國企業如果不能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就難以連結起他們的產品供應鏈。以往海峽之間空運與海運都不能直通,因此過去幾年當各區域在不斷快速整合時,台灣卻被遠遠拋在後頭,「與世隔絕對我們來說是行不通的」。
  總統強調,為了要與世界接軌,我們必須要與中國大陸發展更為正常的經濟關係,具爭議性的政治議題則應擱置,如果經濟、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尚未紥下穩健的基礎,雙邊還不能達到更互惠的信任與自信,政治談判是不可能進行的。未來仍然有許多艱鉅的困難要克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團結一心共赴挑戰,而「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是一個例子。ECFA能提供一個兩岸可以坐下來討論重要經貿議題的場合,這樣的架構對於台灣的國際競爭力甚為重要,因為明年1月1日起,東協與中國大陸所簽署「東協加一」的自由貿易協定即將生效,在這個自由貿易區中,當簽署雙方的貨物享有零關稅時,台灣的貨物則仍被課予6.5%至10%稅率。在這樣極不公平的競爭情況下,台灣當然是最大的輸家。政府未來的計畫與作為都是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雖然ECFA的想法常為少數人批評,但他相信台灣作為一個貿易國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大陸經濟發展的優勢。
  總統也指出,《台灣關係法》的彈性與最近兩岸情勢的和緩,為台灣、美國與大陸在共同合作的道路上提供了新契機,新的均衡將能夠對各方創造出「三贏」的局面。很明顯地,美國在這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為了讓兩岸的對話能夠持續,美國不僅應該重申、更應該強化其對於《台灣關係法》的承諾。我國與中國大陸的新和解政策,也代表我國必須在互信的基礎上,更加努力地加強台美關係。因此他相信,擴展雙邊關係、特別是高層間的往來,能夠確保更清楚的溝通以及更密切的合作。此外,美國對於軍售的肯定承諾以及對於台灣要求國際空間的明確支持,將有助於我們在海峽間國力快速消長時,站穩腳跟。
  總統最後表示,今天我們共聚一堂,不僅是要紀念兩岸關係的歷史時刻,更重要的是要紀念台美關係的持續發展。《台灣關係法》在這個歷史時刻顯得更為關鍵、更為重要。台美關係的基石、台海現狀的維持,甚至整個區域的穩定,都繫於《台灣關係法》所建立的均衡之上。《台灣關係法》在過去30年已將台美雙方的命運緊密地結合成友誼與互利,他誠摯希望台美雙方都能夠繼續履行這項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