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22:31:19
學習次第 : 進階

時輪金剛 灌頂前行說法 第七講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時間:2011713

達賴尊者講法一

達賴尊者講法二

《心經》,中文的翻譯和藏文的翻譯有一點不一樣,但是其他的並不是很重要,最主要的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藏文裡面不只「照見五蘊皆空」,而是「照見五蘊『亦』皆空」,有一個「亦」字。在梵文裡面的「亦」字,這並非是助詞、或者是不需要的,這個「亦」字是代表什麼意思呢?不只是五蘊而安立的這個我、施設者的這個我沒有我以外,施設處的這個五蘊也沒有我,所以說到不只人無我以外、也是法無我,所以叫做「照見五蘊亦皆空」,「亦」字有它的特別用意。

在場的聽眾裡面,如果這些西藏人你們不懂英文的話,只聽得懂藏文的話請舉手。(翻譯提醒尊者說,你必須要對那些人講藏文,否則的話他們聽不懂英文,因為剛剛尊者這個問題是用英文問的。)這是非常明顯的矛盾,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犯錯。在此會場裡面,我們藏人只聽得懂藏語,聽不懂英文的話,請舉手。好像沒有啊!(英文翻譯說在那邊有一些,在下面好像還有一些),因為聽眾最主要是聽得懂英文,為了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我會盡量的用我這個破爛的英文來跟你們作解釋。繼續講上一次還未講完的部分。

我們之前說到了「如何修學奢摩他之理」,奢摩他最主要的逆緣就是散亂、也就是所謂的掉舉。「掉舉」,又可以分一般放逸的這種散亂,還有一種是對悅意境貪著而產生的掉舉、或者是散亂。還有一種障礙叫做「沉沒」,雖然心安住在這個境上,可是心好像沒什麼精神,有一點鬆懈的感覺,這是因為「沉沒」在作祟的關係。掉舉和沉沒這兩者會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心的起伏過於高揚容易產生掉舉,(當心的起伏過於高揚的話,要盡量讓心的起伏降低),心的起伏過於低沉的話,又容易產生沉沒。就像我們思惟痛苦的話,心的起伏自然就會有一點低沉、沉落的感覺;但是心的起伏過分低沉的時候,又容易產生沉沒,這時候就要思惟讓內心歡喜的內容。就像從身體的表態可以知道,當內心痛苦、或沮喪的時候,身體好像也會有駝背的那種感覺;可是當我們很高興、很快樂的時候,會覺得這個人怎麼坐得那麼的挺直?所以隨著心的起伏高低的不同,會產生所謂的掉舉和沉沒,所以我們必須要透過正知來調整內心的狀態。

如是,我們必須要善巧的去學習襌定,如果能夠按照經典裡面善巧的去觀察、修行的話,其實奢摩他是可以在幾個月內就可以成辦的。一般我們的心,因為沒有刻意的去訓練它,所以心很容易隨著五門而走,五門很容易隨著外境而走。「襌定」就是使心往內收攝,讓自己的心隨心所欲的安住在(或者是止定在)所要緣取的所緣境上。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安住幾秒,之後幾分鐘,之後慢慢的到十分鐘、或二十分鐘,讓自己的心一開始是「內住」、再來「續住」。大部分的時候有辦法安住在境上,可是偶而還是會隨著掉舉去放逸、或者是散亂,這時候馬上以「正念」、「正知」來調伏,而說到了「調伏」、「寂靜」等等。所以當我們察覺到有了掉舉、還有沉沒,來障礙襌定的時候,看當時的狀況以正念和正知馬上(瞬間的)去作調伏。最後不需要透過任何的努力,卻可以自然任運的讓心安住在這個境上,大約是四個時辰、或者是五個時辰,都能夠無有動搖的、沒有任何掉舉和沉沒的障礙安住在境上。

如果只是單純的奢摩他,就是色界襌定、還有無色界的四個襌定(也就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個襌定都是屬於內外道共同的一種修持。成辦上界天之後,有說到了上界為靜、下界為粗的這種粗靜為相,而說到了止觀雙運。於是又說到了,成辦初襌之前六種不同的作意,接著說到獲得了初襌、二襌、三襌等。

以佛教不共修持來講的話,獲得了奢摩他之後,這個所緣不應該是以粗靜為相,而是應該以「無我」為主,於是獲得了緣無我的止觀雙運。所以「止、觀」這兩者,並非是由「所緣」的不同而說它的差異,而是由它「修持」的不同而說到了止觀兩者不同的差異,或者是「緣起」的方式而說到了止觀兩者不同的差異。當然在密教裡面的說法又不一樣了。以顯教的說法,就是因為讓心安住於境上而說到了「止」,有了這個奢摩他之後,再以智慧去反覆觀察境上,由這種的觀察力而生起了身心輕安,之後的智慧叫做「觀」。這以上說了「止」,我再略說「觀」的部分。

達賴尊者講法-3

所謂的「無我」,在經部和有部最主要是說到了「人無我」。因為四法印裡面的無我、還有空有不同的詮釋,就說到了「我」還有「我所」的空,或者另外一種說法像是「常一自主的我」,另一者是空性的「空」。如同之前所說的,像四念住來講的話,透過身念住而說到了苦諦,由透過受念住而來說到了集諦,透過心念住而說到了空性。透過心的念住來思惟什麼是「我」?去找「我」的時候,好像最終就從心上可以找到我;但是去尋找「我」的時候,可以推理知道說,「我」是沒辦法存在的。所以有部和經部,最主要是以「人無我」為主。唯識和中觀,快樂和痛苦這個享受者的「我」,不只沒有自性以外,我的施設處的五蘊,也不應有自性,而說到這兩大內容。

人、還有法,因為有一個享受者的人,還有一個享受處的法,因為它的空性而說到了「人無我」和「法無我」兩者。我們可以這麼去想,當我們去思惟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空的時候,這種好像非常強烈的、有實執性的「我」,它可以透過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空的思惟來減少;但是它對於享受處的法的執著,卻沒有辦法直接的傷害。「我」的這種實執,或者「我」的獨立執越強的時候,與「我」有關的這個法的執取,(像是我的身體、我的家庭、或者是我的家人)就會跟著強烈;但是針對「我所」的事物,要刻意的、或者是專門的來斷除它的執著的話,好像沒有辦法直接的造成傷害,這也是為什麼要說「法無我」的原因。如同人無有「我」般,人的享受處的法也不應該有「我」。所謂要破除的「我」是什麼呢?如同《四百論》有說到了,所謂的「我」、要破除的「我」,並不是否定「我」的名言,而是說與正見正相違的一個所執,就是「獨立的我」是沒有的。

所以在此說到(中文是在第5頁第二大段),「若問何為真實?謂其勝義上一切事實,空掉補特伽羅及法我二。」於是剛剛尊者就針對上述的這一句話做了解釋,我大概再補充一下,就是有部和經部是強調「人無我」,他們並不講「法無我」;可是唯識和中觀,他們不只講「人無我」,也講「法無我」。其主要的目的或原因,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人無我」的這種概念,斷除了緣人的這種執著,跟人有關的這種執取會隨之減少;可是就以法上的執取,卻沒有辦法直接的傷害,這個執著仍然存在,所以光是「人我執」的消滅是不夠的,所以必須要說到「法我執」的消滅,也就是必須要有唯識和中觀「法無我」的詮釋,才有辦法更圓滿的去詮釋空性的道理,這是剛剛上述所說最主要的內涵。

達賴尊者講法四

這一部論典是屬於中觀派的論典,中觀派見解的詮釋跟唯識派是不同的。因為唯識派說到境、識兩者,「境」不應該「外在有」、或者「外境有」。所謂的「外境」,就是與事之間好像有距離感的這種外在的境,這一種是不存在的,因為從外境呈現讓我們看到的這一切,都是由緣色聲的這個意識、或者是分別所留下來的習氣成熟讓我們看到的,所以為了能夠減少緣色聲等的這種貪著的緣故,而說到了無有外境。說到了無外境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的這種五欲、或者是外在的色法、或者是享受處的執著,會有某種程度的減少。因為說到了無有外境,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都是由習氣呈現讓我們看到的,所以外境並非是真實有的,它不是「外境有」,並非如同我們看到般的這種存在的方式,所以說到了無有外境的這種觀念,絕對會讓我們對於減少外境的執取,有一定的幫助。

可是內在的這種快樂和痛苦的感受,它是屬於「識」,去緣取內在痛苦和快樂的執著仍然會存在,透過無外境的認知,並沒有辦法直接的傷害這種內在的執取。所以中觀派認為說,無論透過什麼樣的理由,如同破除外在境上的執取般,應該用相同的理由來破除內在的這種執著,這樣的話境和識的破除方法才能夠相同,於是中觀派說了更廣大的、更深奧的空性內涵,因為識境兩者不應該分開。中觀派雖然這麼說,可是中觀派本身又分兩派。像是清辨論師就認為「名言上有自相」,境和識這兩者都無有勝義有、並非「勝義有」、「真實有」,但是卻說了「自相有」或者是「自性有」。

在此寂護論師的心子蓮花戒大師,所講的內涵是什麼呢?「無有外境」這如同唯識派所說的是一樣的,境和識是同質性的、而並非是異質的;可是清辨論師說到了境和識是異質的,所以自續派又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了,就是「隨經部行自續派」和「隨瑜伽行自續派」兩者。

還有另外一派的中觀派,認為說名言上連自相都沒有,像是佛護論師、月稱菩薩、寂天菩薩,以這種名言上無有自相的中觀師,來看待之前所說的這些中觀論師的時候,因為在名言上有自相,所以我們平常去看任何事物的時候,會覺得是從它自己那方面呈現讓我們看到的,而實際上存在的方式就是如此,以這個為存在的基礎再來破除所謂的勝義諦、或者是真實有。這一種「無真實」,當然可以破除某一部分的執著,可是因為實際上它最細微的、從那方面呈現的自相的執取還仍然存在的,所以與此相應的煩惱還會存在。所以龍樹菩薩說到了,只要細微執取的境存在的話,細微的煩惱是永遠會存在的。所以雖然名言上認為有自相的中觀論師的見解,是非常深奧、非常好的,可是很遺憾的是因為他主張「有自相」,所以緣著自相的這個煩惱,還是仍然會存在,並沒有辦法破除所有的煩惱,所以佛護論師、月稱菩薩、寂天菩薩所說的這種中觀正見,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如果仔細的去學習思惟的話,我們可以從中去體會到它的一種法味、甘甜的感覺。

唯有透過對空性產生定解、無有錯誤的通達,他在了解空性、甚至不遺忘空性之前,只要空性的這個意念在,這種強烈執著的遍計執是不會產生的。如果只了解到粗分無我的見解,因為並沒有破除細微的我執,所以細微的我執還是會存在。所以雖然了解粗分的無我,可是粗分無我,它只能夠斷除粗分的我執、或粗分的我見而已;因為無法了解如何破除細微我執的所緣、或者是所執,所以哪怕有粗分的正空見、或者粗分無我的見解,但是這種細微的執著還是仍然存在,所以我執還是會存在的。唯有透過破除了名言上的自相、名言上的自性,才能夠真正完完全全破除一切的所執,這樣的話就沒有任何我執的基礎了。因為如果認為「有自相」、「有自性」的話,還是會有某一種的執著,認為我的所見和所在是相同的,因為我們看到的諸法是有自相、有自性的。如果是如此的話,是不是代表很細微的所執,它仍然沒有破除?那為什麼要破除這個自性呢?因為這個自相、或自性沒有破除的話,煩惱是永遠會產生的。

《四百論》裡面又說到了,如果諸法有自相、有自性,實際狀況是如此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學習空性?沒有意義了。為什麼要修學無有自性、或者是空性呢?如同《入行論》裡面也有說到,如今所說修學空性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斷除貪瞋,斷除貪瞋並不是說只是詛咒貪、或是詛咒瞋,那沒有什麼意義啊!它沒有辦法直接傷害我們的貪瞋。貪瞋是屬於非見的煩惱,非見煩惱最主要的根本是來自於見煩惱。所以貪的對治像是不淨觀,或瞋的對治像是慈悲心,只是屬於暫時性的對治力,但是這種對治的方法(像是不淨觀、或者是慈悲心)現起的時候,針對這個境是不會產生貪、不會產生瞋,可是並沒有辦法連根拔除,它只是暫時的壓制而已,所以我們叫做壓制性的、或者是暫時性的對治力,並非是連根拔除的對治力。那什麼是連根拔除的對治力呢?貪瞋最主要是來自於無明,如果無明沒有辦法消滅的話,由這個根本而產生的貪瞋還是仍然存在的,所以唯有斷除無明,才有辦法真正的讓貪瞋連根拔除。因此而說到了修學空性、或者是修學正見。

同樣的,論典裡面有說到,為了斷除煩惱、還有貪瞋等,因由這個目的而來學習空性,所以我們在佛教裡面,一直強調空性這兩個字。所謂學習空性並非是這種目的,並不是像為了拿到博士學位而去寫論文,而是說內心裡面,隨著這種負面的情緒所轉,最主要是因為無明在作祟,所以我們要去學習空性,為了消滅這個作遂者的無明。所以透過經典的內容,再配合自己日常生活上怎麼樣去執著境的狀況,應該可以去體會到,對境上的真實概念越強的話,對境上的執取就會越強,這個執取越強的話,負面的情緒就容易產生了。

達賴尊者講法五

菩提心和對實相了解的空正見,尤其是梵文語系所建立的那爛陀寺傳承的佛學教義而言,這兩者是最主要修行的精髓。如同之前所說的「菩提心」,體諒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著想,完全只圖他人的利益,但是自己卻獲得了最大的收獲。通常我們的想法是什麼呢?只想自己,忽略了他人,甚至於更糟糕的,為了讓自己獲得某一些的利益,而來傷害他人、或者是欺壓他人,結果是什麼呢?傷害了自己,自己沒有辦法獲得快樂,所以菩提心的這種修持,真的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無比的利益,我覺得這是自己內心和平、或內心寧靜的最究竟的根源。不只是自己、家庭、社會,甚至於全球、甚至於全宇宙的真正和平,最主要是由這一顆善良的心而帶來的。這一種的方便行,都是屬於一種追求、希求、欲求的類別。在這個層次上是不可能伸展到無限的,所以必須要擁有智慧才能夠伸展至無限。雖然有不同的智慧,在此的智慧最主要指的是了解空性的智慧,這兩者必須要雙運結合,才有辦法真正產生帶給你內在自信的力量。這樣的話才有辦法對於《入行論》裡面,「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的這句偈頌文,產生強烈的信心。

實踐了菩提心,慢慢的才會產生強烈的渴望,會想要奉獻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所有的一切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而且在如此實踐菩提心的當下,你會覺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非常有意義、很實在。如此的一天復一天,一月復一月,一年復一年,你真的會覺得,「我的存在真的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這個是我們最主要要去修持的。當然我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強迫你們什麼,因為我本身也不是很有成就,可是我對菩提心有非常強烈的希求和渴望,而且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小的經驗,而且這種的經驗給自己帶來無比的快樂,所以我想要這樣去勸你們。也因為有那麼一點點小小的經驗,至少我的開示不會像是沒有實心的外殼一樣。

藏文117頁,中文是最後一頁,「如是恒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習。」就是透過上述所說的方法,長時間持續修持的話,我們的心會慢慢獲得改變。真正讓我們獲得改變、或者是道地增長的話,最主要是透過智慧,是以根本定的入定方式,讓我們獲得道地增長。以上根者的菩薩來講的話,先有空性的認知,先生起空正見,再生起出離心,再生起菩提心的。以極上根的菩薩來講的話,先有空正見,再生起皈依的。所以由《智慧品》來輔助《方便品》,慢慢的增上道地功德,而生起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以小乘來講的話,為了自己而獲得解脫的出離心生起的時候,是資糧道。以大乘來講的話,大乘資糧道的標凖是什麼呢?自然任運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是大乘的資糧道;當生起了緣空的止觀雙運的時候,變成大乘的加行道;現證空性的時候,是大乘的見道;獲得見道的同時就是初地了,之後二地、三地、四地,而說到每一地不同的功德;最後在第七地末、或第八地開始的時候,斷除了一切的煩惱障;由斷除了煩惱障之後,再開始斷所知障;當所知障完全斷除的時候,就是正覺果位了。這以上是屬於顯教的說法,接下來是咒乘的說法。這以上《修次中篇》結束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