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22:22:21
學習次第 : 進階

時輪金剛 灌頂前行說法 第六講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時間:2011711

達賴尊者講法-6  

我有一些朋友,他們有一種超越凡人的能力,還有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透過四身的這種詮釋,可以相當有效的幫助我們,從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裡面獲得答案。現在是講到了菩提心,第十句。

10、無始以來慈我者,是故為度諸有情,

諸母若苦我何樂,發菩提心佛子行。

菩提心並非是很難瞭解的一顆善心,但是卻是很難生起的一顆善心;空正見一開始的時候「緣起現性空、性空現緣起」這個很難去瞭解的,也就是「唯名取有」的這個緣起、和實際上諸法是有作用的,這兩者的配合是有一點困難的。但是當我們瞭解了空性,透過了長時間的觀察、思惟,一次再一次的去思考,就會越來越清楚,就會產生對空性的感受。菩提心很容易瞭解,可是要生起相當困難,但是沒有辦法,沒有其他的選擇,這是我們唯一要努力的。

以我個人來講,大約是在三十歲的時候,對空性有一些的認知;可是那時候我仍然覺得菩提心的修持非常困難。我非常敬仰菩提心的偉大、還有它的加持,可是我覺得菩提心跟我太遙遠了。但是逐漸的,透過了寂天菩薩的著作,慢慢、慢慢的,我去思惟菩提心、反覆的去思考、還有去修行,慢慢的我跟菩提心距離拉近了,我現在有完完全全的把握、自信,如果我有足夠的時間,我覺得我可以生起這菩提心、還有空正見,在今世我覺得我可以成辦這兩顆心。但是我現在藉口是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如果你們有足夠的時間,那你們沒有其他的藉口了,你們必須要去實踐了。

有一次,在巴斯羅那的這個地方,當我去朝聖的時候,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來看我。當時候的邀請單位跟我說,這一位神父他在深山裡面閉關修行了五年,只有服用非常少數的食物,一點點的餅、麵包,於是他來看我。那時候我問他說:你花了五年的時間在深山獨自的修行,那你到底修什麼呢?於是他說到:「我修行愛」。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他的眼睛裡面是放出光芒的,所以我那時候非常的敬仰他、非常的尊重他、尊敬他。五年不食人間煙火,所修的最主要是愛心,我覺得他確實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

我現在七十六歲,再過十年八十六歲,之後再十年九十六歲,於是就準備跟你們說再見,但我不敢確定是否可以活這麼久。如同我之前所說的,以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恒常的,每一天無有間斷的這樣去修行的話,心是絕對可以改變的,這個我可以跟你們保證。這絕非是天方夜譚的這種故事的詮述,而是在透過腦部反覆的觀察思惟,並非是來自於外在因緣的改變,最主要是要透過內在。透過腦部的思惟改變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為的寧靜,遇到挫折的時候,絕對可以輕易的去面對所遇到的挫折、去面對困難。

「菩提心」修學的方式,以傳統來講有兩者,第一者是回憶母親對我們的愛;但是有些母親是很恐怖的,並不是那麼善良的。有一天,在一次公開演講裡面,我曾經說到這個問題,有些人的母親確實非常壞,「對一切的有情知母、念恩、報恩」他覺得相當困難,因為他母親對他非常不好,當然有一些人真的是如此。但是一般來講的話,母親給了我們現世的身體,而且非常細心的照顧我們,哪怕是畜生道的動物裡,我們也可以知道母親對牠的幼兒的關愛。所以透過這種關愛的認知,透過這種思惟將來延伸到一切的有情,因為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做過我的親友。有時候我半開玩笑的說,當我們講到「如母有情」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句話非常的悅耳,如果說到「如父有情」,怪怪的!尤其是西藏話,當我講到「母親」心裡很有感覺,講到「父親」其實有困難。所以這是一種方法,延伸「知母、念恩、報恩」的內容到一切有情,這是一者。

11、諸苦源於欲自樂,故於自樂與他苦,

諸佛利他心所生,如實交換佛子行

第二者是更強而有力了,那就是思惟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這種態度,很明顯的這種態度製造了畏懼、不信賴、嫉妒、瞋心、貪心,所有製造問題的情緒,都是由自我為中心的想法而產生的,最後會傷害到自己,無論是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友誼,所有的負面的影響、一切的負面影響,都是來自於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可是相反的,擁有著愛他的這種心,根本沒有空間讓我們去嫉妒、沒有空間讓我們去生氣,而且會完完全全的減少畏懼,因為完全的愛護他人、保護他人的心態,它是透過非常強烈的自信和勇氣去保護他人,所以自己根本沒有空間容納讓自己害怕的餘地。

無論是有宗教信仰者、或者沒有宗教信仰者,以心理上的法性而言就是如此。因為一直想到「我」的時候,所有想法都凝聚在非常狹小的、狹窄的一個點上,所以當你放鬆了這個點,讓它延伸擴大的時候,你的心就會放鬆下來。現在的科學家,他們慢慢的也發現到這一點,所以結論是健康狀況更好,會有更多的朋友,會有更多的笑容,所以自然的會覺得更加的快樂,可以成為一個真正快樂的人。

以佛教的觀點來詮釋的話,當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根本沒有基礎讓我們想要去做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的這種惡行,這是自然會平息的。他不是因為畏懼、或者是顧慮到將來的後果,而是很單純的因為愛護他人,因為站在他人的立場著想,所以根本就不會想去殺他、騙他、傷害他,根本沒有任何的矛盾點。所以《入行論》裡面有說到,菩提心可以斷除一切的三惡道,菩提心會帶來決定勝,菩提心不只帶來決定勝以外,也可以帶來自他二利的圓滿,真的是不可思議的菩提心,在此我敬禮。

12、彼縱囚貪親盜取,或令他奪一切財,

猶將身財三時善,迥向於彼佛子行。

13、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

於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遍三千,

吾猶深懷悲湣心,讚他德是佛子行。

15、縱人於眾集會中,攻吾隱私出惡言,

於彼還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16、我以如子愛護人,彼若視我如寇仇,

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湣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諸寒微士,雖懷傲慢屢欺淩,

吾亦敬彼如上師,恒頂戴是佛子行。

達賴尊者講法-7 

菩提心修行的這個果實,可以百分之百的保證,後世是絕對可以投生到善趣的,不需要有任何的疑惑。而且這一種內心的態度,可以直接的幫助我們的思考模式,將來也會讓我們獲得個人的解脫、以及圓滿自他二利的正覺果位。而且這是最好消滅敵人的工具,當有敵人製造麻煩的時候,如果你瞋恨他、或者是想要反手的話,敵人對你的傷害就真的成功了,因為他讓你煩惱;但是當仇敵想要害你的時候,無論是有形的、或者是無形的,(有形的話你可以逃走,像惡狗來的時候你最好跑走,如果你還說慈悲心,這是非常愚蠢的。)無論是以有形言語的方式、或者是無形瞋恨的方式,但是這一種的傷害並不會真正的傷害到我們。

寂天菩薩所著作的《入行論》的第六品裡面有說到,「言語和他人的想法,沒有辦法直接的傷害我,為什麼我要因此而煩惱呢?」所以當敵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內心還是保持非常的平靜,那對方的傷害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成功了。當我在西藏的時候,有一個西藏官員,他平常不太容易生氣的,當他真的很生氣的時候他就開始笑了,而且他的行為會非常的平靜、會非常的溫柔,於是他會尋找機會去傷害你。同樣的道理,內心裡面保持平靜,於是看他、去計算他的弱點在哪裡,再去尋找機會,當有了正當機會的時候再去還手,不是嗎?

當然不能是因由想要去報復的這種動機,而是由真正的悲湣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想,如果我們放縱他繼續去做這種害人的事情,他會受到傷害。透過這種的悲湣心,站在他的立場,透過正當的途徑,而來防護他、幫助他不去繼續的製造惡行,這是非常聰明的作法。所以最好消滅敵人的工具,那就是修行菩提心,讓你的心保持寧靜的狀態,而且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這樣的話如果是講理的敵人,最後才有可能成為你最好的朋友,所以利他的菩提心,是真的值得我們去珍惜的。

雖然在佛經裡面有說到菩提心的修行,可是我覺得這種修行是大家可以共同修持的。無論是基督教、或者是其他的宗教,你們不需要去改變對上帝的信仰,但是可以用同樣的途徑、同樣的方式來學習慈心、悲心,因為這是屬於共同的一種修持。於是再繼續念這個偈頌文,接下來的偈頌文都是跟菩提心有關的,在第十八句。

18、雖乏資財為人賤,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罪苦仍取受,無怯弱是佛子行。

19、雖富盛名眾人敬,財富量齊多聞天,

猶觀榮華無實義,離驕慢是佛子行。

在第十八句、第十九句這兩句,強調了修行者遇到相當嚴重的困境時,在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很有危險會喪失菩提心,所以在那個時候要特別的小心。在第十九句的時候說到了,相同的,非常成功的人生,很多人讚美的時候,在這種時刻也會很容易喪失菩提心,所以那時候要特別的小心,所以講到這兩者。

20、倘若末伏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品質如鹽滷,任幾受用渴轉增,

於詣能生貪著物,頓時捨是佛子行。

第二十、二十一句,這兩者是教誡弟子們貪心、還有瞋心的過患。

22、諸所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第二十二句,談到了空性,這一句話可以由隨瑜伽行自續派的角度去解釋,或者是以佛護的觀點來解釋也可以。

23、設若會遇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麗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

24、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

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

接下來二十三、二十四,這兩句就是說到了後得道,如幻象的這種修行。

25、求覺尚需捨自身,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於身財盡捨卻,不望報是佛子行。

26、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

於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是佛子行。

29、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

30、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

接下來說到了六度的修持。

31、若不細察己過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當相續恒觀察,斷己過是佛子行。

第三十一句,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在經典裡面,有一位羅漢在偈頌文裡面說到了,修學三學的這些修襌者,不應該只是因為穿著袈裟而感到滿足。

達賴尊者講法-8

身為一位出家人,身為一位修行者,我們必須要恒時的觀察自己、監察自己,我是否真正的做到了與法相應的身行為、與法相應的語行為、與法相應的意行為?我是否是真正做到了與法相應?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否則的話,看似修行者、或者是信仰者(像現在來講的話就是佛教徒),看似修行菩提心,而實際上我們真正的生活形態,並沒有相應於正法,所以我們必須要恒常觀察自己。戒經裡面最主要是禁止身體、還有語的這種惡行為,可是大乘的經典裡面,最主要是禁止「心」的這種惡行為,所以自律、反覆的監察自己是很重要的。以上結束了三十七道品。

《修心八頌》是由一位非常具有成就的大乘修行者所著作的,只有八個偈頌而已,我個人每一天會去念誦《修心八頌》。尤其在機場,時常會遇到時間誤點一個小時,於是我就反覆的念誦《修心八頌》就不會覺得無聊。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只要誤點十五分鐘、或者是誤點二十分鐘,內心就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有其他的內涵可以思惟的話,那當然沒問題,哪怕是要延誤二、三個小時都可以,這是內心的一種作用,這個跟外在的因緣沒有關係的。所以《修心八頌》我小時候就背誦起來,我時常去念誦它、反覆的去思惟其內義。

現在我們回到了蓮花戒大師的《修次中篇》。菩提心可分二:世俗和勝義,這以上結束了世俗菩提心。接下來說到第二個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瞭解空性、而且遠離二相的智慧。至於《心類學》,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去認知,心的種類可以分為「分別」和「無分別」兩者,或者是「正量」和「非正量」兩者,這種的類別、區別,我們必須要去知道,所以《心類學》很重要。尤其是「分別」和「非分別」(或者無分別)它對境的所取的方式,「無分別」是以成立的方式,「分別」是以遮擋的方式去執取,我覺得這兩者的區別必須要去知道。

就好像你們往上看的時候,眼識本身是無分別心,所以你們的眼識在看我的時候,在這個範圍裡面的東西都可以看得到,上面如果飛個什麼東西你也可以看到,也就是說現在有什麼你都可以看得到。在眼識的範圍裡面雖然可以看到,但是心沒有辦法記住,心能夠記住是在看到的東西裡面,特別的專注於某一個東西、或某一個境,這個就跟意識的分別有關了。從現有的影像裡面,這個分別心(這個意識)它刻意的去專注某一點,是遮遣其他的影像之後而來執取的,這個跟意識有關。所以它是分別了其他,或者是過去(之前)所看到的把它記住,或者是將來可能會發生的刻意的去選取(擇取)之後,遠離了現有的一切,這也是為什麼分別心去瞭解境的時候是以遮遣的方式,它放棄了其他的因緣而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但是無分別心,它不會去分別其他的境,無論有什麼它無有分別的都會看到。

分別心去取捨的時候,因為是跟義共相有關,或者是跟它的聲音、或者是影像有關的情況下,做出了區別、做出了分別之後,再來執取,所以叫做分別心;但是根識卻是無分別,這個差別必須要瞭解。我在跟科學家講話的時候,時常跟他們說「分別心」和「非分別心」一定要知道。我們從經驗上可以知道,看有沒有辦法透過腦部來作這方面的詮釋。

在此多作補充,「分別」和「不分別」的這個專有名詞,跟唯識宗義裡面的「分別」和「不分別」的名相詮釋是不同的。這並非是愛恨親疏的這種分別,在此的分別指的是從境中去選擇什麼要、或什麼不要,而說的分別、非分別,所以在此分別和非分別的專有名詞,是來自於因明的這種論典。同樣的名相,可是它所指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這個我們要注意,對親友的好、或對非親友的壞產生分別心,在此的「分別心」跟我們平常所認定的分別心是不一樣的。

達賴尊者講法-9 

現在說到了修學止觀,所謂的「奢摩他」或者「止」,是說只有緣現有要緣的這個所有緣,除此以外不會去緣取其他的境,如此的專注一境。緣取的方式不只是看到而已,如同剛剛所說的,非常有精神的、緊緊的抓住,這個是奢摩他、或者是止。之後再由這種的專注力,生起了身心輕安,由這個身心輕安,而產生了專注一境的三摩地,才是真正奢摩他的定義。

勝觀、或者是止觀的觀、或毗缽舍那,所謂「勝觀」的意思是什麼呢?對於所要觀察的這個境,由觀察後如實的看到,所以叫做勝觀;它不只是看到而已,而是殊勝的觀察、殊勝的看到,所以叫勝觀。「勝觀」是屬於智慧,它不只是觀察瞭解,而且是要透過觀察力去產生身心輕安,身心輕安之後所產生的這種智慧,這個智慧必須要先有奢摩他才有辦法產生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要先有「止」後有「觀」。可是在《無上瑜伽部》裡面有說到止觀同時生起。如果是瑜伽部以下,所有的毗缽舍那必須都是「觀修」,可是無上瑜伽部裡面又有說到毗缽舍那也有「止修」,這是唯一無上瑜伽部和瑜伽部以下的不同點。

        105頁,說完了七支供養之後,而說到了身的行為、身的坐姿。大約是在中文的第3頁,說到了隨行之後到第4頁,在此說到眼勿太張、亦勿太閉,垂注鼻端,身勿太彎或太仰,而說到了八項的這種坐姿。在呼吸的時候不要出聲、不要過猛、或者是過緩。如果修襌定很容易散亂的時候,透過這種呼吸數息的方式,會有直接的幫助。

達賴尊者講法-10 

所謂的「九次數息」,《那洛六法》裡面也有九次數息的方式,我們要不要一起做呢?可能我們要保持距離,否則可能會打到旁邊的人,如果無法保持距離也無所謂,但是如果有辦法、有空間的話,可以保持距離。就是坐直,手掌往下放在自己的膝蓋上,雙手伸直慢慢的往上,再往右側伸。之後用右手的食指,遮住左邊的鼻孔,從右邊的鼻孔呼氣,之後再吐氣,在吐氣的時候丹田的部分是凝固的、是緊的,這麼做三次,之後再換另外一邊,同樣的,吸氣之後再換另外一邊吐氣,三次。之後大姆指拈住中指之後,半握掌的方式放在膝蓋上面,用兩個鼻孔深呼吸、兩個鼻孔來吐氣,於是氣就是頂在丹田那邊。當我們吸氣的時候,好像手是握著的感覺,但是吐氣的時候手指尖就慢慢、慢慢的放鬆,三次,總共九次。如果你想要去打你旁邊的朋友,你可以說我現在在做九次數息的瑜伽,於是就狠狠的往你的旁邊打一下吧!這麼做九次數息的話,會馬上把原本那種沒辦法平靜的心,起伏非常高揚的心,慢慢的獲得調伏。

達賴尊者講法-11 

至於要觀的所緣境,現在說到的是佛像。我們觀想的時候,絕非是透過眼識去觀修,當然在還沒有正觀之前先看佛,有一尊佛陀的影像,記住那尊佛的影像,就是透過意識上來作觀修的。觀想這個影像在你的前方,不是很大的一尊,但是要非常有重量,而且要有非常強烈的光芒。以咒乘來講的話,要觀想自身為佛、或者是不同的本尊。以大手印來講的話,就是觀想輪、或者是種子字,專注於此。

還有所緣境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心,也就是現在我們刻意的把過去的記憶停止,而且對於未來的計劃、或者是想法,也刻意的去停止,於是瞬間你會覺得好像有一種空朗朗的感覺。一般我們的心,在經歷了所看到的、或者所聽到的就會有覺受,所以我們的心一直配合著內在的覺受和外在的看法(隨著境)而走,所以一直有境上所產生的不同的像,而隨著這種不同的像,它也在轉變當中。

「識之境」,是看到了境,有了境相之後,而說到了識之境的。只有「有部」說到了這種「無相識」以外,其他的宗義者都說到了「有相識」,識是具相的。跟科學家交流的時候,科學家以根識瞭解境的時候,我覺得科學家的解說偏向於「具相去了知境」的這種看法。看到、或者是具相的方法,又分「個相」、或者是「半相」、還有「同相」等,三種不同的說法。我覺得科學家的說法有一點偏向「全相」的說法,就是單一的向,也就是說意識去看境的時候,境上所有的這種特質,好像把它融為一個境、或者一個相,之後去看到的。

「根識」我覺得所謂的「一相」、或者是「全相」的說法是對的,但是至於「意識」來講的話,用「全相」或「一相」來詮釋,我覺得很困難。因為當意識去緣取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不同的境,根識來講的話是一個識,可以看到不同的境,這沒有錯!但是如果意識的話,那可能又不一樣了,意識可能會變成像「半相」,這個可能要去思惟。我現在多作一個補充,就是剛剛我說到半相,什麼叫「半相」呢?就是說當意識產生的時候,一半的作用來自於境,一半的作用來自於識,這是「半相」。我們通常講到了彩色的眼識,有沒有說到執取彩色的意識?有這種說法嗎?或者執取彩色的分別識、分別執?我們在講「全相」、或者是「半相」、或者是「多相」的時候,是針對根識而說的,但是在講分別心的時候,一樣的說法嗎?根識所看到的一切,並不代表分別心都看到。

有一句偈頌文是來自《釋量論》,我只記得下一句,上一句好像沒有人記得。當我們刻意的去遮擋過去的記憶,或遮擋未來的想法,在那個當下,你會覺得好像什麼都沒有了,這種空的感覺,這個絕對不是空性。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們的心一直屬於一種運作的狀態、隨著境而走的狀態,而且習慣了心有各種各樣幻象的看法的狀態,所以當你刻意的去摒除這些雜念的時候,把這種狀態持續久一點,於是你會有一種感覺、或者是一種覺受,好像是一個「唯明」的狀態,好像是鏡子本身什麼都沒有,但是卻可以反射出所有的影像,這個就是我們心的屬性。所以我們心的屬性,是屬於中立的狀態,它屬於一種「唯明」的狀態當中。於是抓住了所緣境,抓住了心的屬性之後,成為了襌定的所緣境,再來修襌。當我們熟悉了心性,把它作為襌定的所緣境,再去作觀察。

這個心是由意識的續流所取有的,所以它是由它的續流的不同支分組合的和合體。心在哪裡?也找不到!於是去觀察,甚至去研究心上的性空,這是一個所緣境。還有另外一個所緣境,(比起佛像、或者是心)比起外緣的觀想更細微,比起內在的心的所緣更為明顯,所以最好的就是「數息」。只是很專注的去緣取數息,完完全全的專注於數息上,吸氣、吐氣,吸氣、吐氣,甚至你可以去數多少次吸氣、吐氣,四次、五次……一百次,這是讓心平靜的方法,來控制我們的心不要一直往外跑。

我察覺到在薩坦那的這個地方,持續的這樣去修儀軌,在念誦經文的時候,心會跟隨著經文的念誦而去思惟,所以兩、三個時辰瞬間就可以渡過,不像之前。我覺得這次我可以恭喜自己,像今天早上我在作自修的時候,我的心跟平常不一樣,可以跟隨著所念誦的經文走,代表說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受到自己的控制。這以上是有關襌定的修行。

至於毗缽舍那,因為沒有時間,但是還有後天、就是《時輪金剛》一開始之前,我們會談到有關空正見、菩提心、還有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這些道理。所以跟這些內容有聯繫的,我先保留到後天的講法。謝謝你們!謝謝!

達賴尊者講法-12  

當我傳授灌頂、或者是傳授菩薩戒的時候,我一直很明確的說到,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像是演講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不需要師徒之間的三昧耶,或師徒之間的一種誓言,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師徒之間的三昧耶是沒有的,因為只是演講的方式進行,到目前為止。可是我將來三天,實際上是因為要給你們戒體、戒行,而且會傳授你們菩提心、菩薩戒、還有金剛三昧耶、還有灌頂等,於是我們現在的關係,就會轉為了像是師徒之間的一種關係了,所以就會有所謂的三昧耶的問題了。

我一直都很明確的說到,過去我曾經有修兇天,但是之後我發覺到兇天的這種修法是不應有的,我個人的這種抉擇是錯誤的。於是我做了非常的仔細的研究觀察,於是我找到了第五世達賴喇嘛的著作裡面,所以很明顯的我可以確定了,兇天是由「血怨」轉為的邪魔,會去傷害教法和眾生。

首先我個人放棄了兇天的修法,我也報告於兩位的老師,我的兩位老師裡面仁波切他是沒有修學的,所以他是沒有問題,赤江仁波切他個人有修這個兇天,當我在解釋的時候,我把觀察的所有過程跟他詮釋,於是他覺得說我這麼做一定有我的道理,於是我也非常的滿足。

之後也有一些人,遇到一些有預期的後果,於是我發現透過這種的觀察,我發現到這跟兇天有關。於是我非常明確的說到、正式的說到,因為透過這種仔細的觀察,雖然有人反對我的這種決定,但是我還是要在此明確的跟你們說。要不要修是你們個人的決定,因為是你們自己的權力,如果你想要修兇天的話,拜託不要從我這邊得到任何的灌頂、或者是誓言、還有戒條,因為這個師徒的三昧耶會有所損害。不只是第十四世現在的我,在五世達賴喇嘛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禁止了,所以在此的任何一位,如果有人有修這個兇天的話,拜託你不要來這個會場,這是我想要說的。如果有人已經修過的話,那現在你知道了,這是不應修的、或者你不想修了,想要放棄的話,沒有問題!如果有人放棄兇天的這個修法,你不用擔心、不用畏懼,我可以給你保證,百分之百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是佛教徒,我們真正的皈依對像是佛法僧三寶,而並非是這個兇天,我們必須要知道。謝謝!晚安!後天再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