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22:13:02
時輪金剛
學習次第 : 進階

時輪金剛 灌頂前行說法 第四講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時間:2011年7月10日

達賴尊者講法-7

成就一切遍智的因緣,最主要說到了悲心、還有菩提心。《方便品》最主要指的是般若六度,般若六度裡面最主要的就是後者《靜慮品》、還有《般若品》。現在講到悲心,慈心和悲心是不一樣的,(當然我的英文很糟糕,而且我知道的生字也不多,雖然我這個破爛的英文,可是好像還蠻有用途的樣子,至少我可以直接的跟你們溝通、交流。有時候我的這種破爛的英文,好像比較強而有力,比起這些學者、受過高等教育的,但是繞著圈、很修飾的這種言語,我的話就非常直接了。)

「悲心」,就是看到對方遭遇到困難,從內心深處想要去幫助他,從這種暫時的困難、或者是困境獲得脫離,這個叫做悲愍心。「慈心」就是希望他人能夠獲得安樂、或者是獲得樂因。所以希望他人獲得快樂及樂因,這是慈心;希望他人能遠離苦及苦因,這個叫悲心,慈、悲的差別,是快樂和痛苦的區別。這一種的修持、或者是修行,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相同的、共同的。我們看基督教的聖經,很明顯的它上面說到,你必須要愛護所有其他的生命。有一次我的一個回教朋友,他曾經這麼表述說到了:「是真正的回教徒,必須要伸展自己的愛心,延伸到所有造物主所創造的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因為這一切的生命,都是由無限的愛、無限的關懷;也就是造物主所創造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去珍惜。雖然表達的方式可能不同、途徑也不一樣,可是目的是相同的。所以有關《方便品》,慈心、悲心的修持都是一樣的,雖然隨著宗義不同的觀點,雖然途徑、或者是表達的方法可能不一樣,但是基本上修持是相同的。

為了能夠訓練、或者是練習慈悲,有很重要的兩大因素:第一個就是必須要去了解什麼是痛苦?並非是我們現在明顯看到的這種痛苦的感受,這一種痛苦是畜生道、或者動物也能夠了解的,這個我們稱為叫做「苦苦」。還有另外一種痛苦的層次,就像是名利、或者是享受、受用,或者是健康,我們通常會覺得這是應該有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有的、理所當然應該擁有的,可是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算是一種痛苦(苦質),為什麼呢?因為更多的錢、就會有更多的憂慮,我可以保證。

有一些的家庭,當他們家境並不是那麼好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互相同心協力、或者是和睦的這種氣氛,這氛圍是可以保持下來的;可是當越來越有錢的時候,慢慢的,這個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的勾心鬥角、或者是互相的不信賴了,所以更多的錢,造成了更多的不和睦、更多的障礙、以及互相的競爭。當你沒錢的時候,沒有競爭比較的這種心態,但是當你越來越有錢的時候、或者越有權利的時候、或者是受到更多教育的時候,雖然這一些是正面的,但是它有它的副作用,副作用還是會隱隱約約隨著情況來影響你。

有一些的家庭,他們一生可以簡簡單單的、樸樸實實的度過,雖然有挫折,但是他們可以很輕鬆的去面對,並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哪怕經濟狀況並非那麼的好,有一些世人認為這是一種快樂的泉源,或者世人認為這是真正的快樂,但實際上它是真的快樂嗎?我不認為。因為世人認為真實的快樂,其實它是有副作用的,它會帶來痛苦的副作用,這也是為什麼佛陀說到了,這個叫做「壞苦」,它的快樂性質會壞滅的,最後會變成痛苦。為什麼這種快樂會有壞滅呢?是因為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業」,這個「業」最主要是來自於無明,也就是「行苦」。

所以在此當我們找到了佛教徒要修學慈悲的時候所認知的痛苦,其實指的是第三種層次的痛苦。第一個層次的苦「苦苦」,那是畜生道也會了解的。第二種「壞苦」,非佛教徒像是外道者印度婆羅門教,他們在修學色界的襌定、或者是無色界的襌定的時候,他們會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因此以他們的傳統也能夠了知「壞苦」是苦,並非是快樂。所以為了能夠獲得色界、或無色界天,他們必須要知道欲界是痛苦的;所以為了能夠從欲界獲得脫離,而到了色界、或無色界天。

所以佛教的不共修持,要去了解的這個痛苦是什麼呢?最主要是第三者的痛苦,叫做「行苦」。對行苦越多的了解,就會產生越多的厭離;越多的厭離,就會產生越多的想要從無明出離;想要從無明出離,當我們遠離了無明,心中徹底從無明獲得解脫的話,這才是真正的涅槃、解脫。所以要修學大悲心的話,最主要的兩大因素,昨天我在公開演講的時候,我有說到悲心可以分為兩者:一個是由生理狀況而產生的悲愍心,這是我們人類本身就擁有的,這是與生俱有的,這個是修學大悲心的一個種子;好好的培養這顆種子,可以到達第二種層次的大悲心,這個就是無限的悲愍心,是真正的大悲心,它不會有任何貪著的污染。當然這種無限的大悲,是要有足夠的智慧作為後盾、或者支持下,才有辦法增上的,最後才有辦法斷除無明。

所有內在的煩惱,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最大的仇敵是誰呢?是無明。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所努力的一切,最主要是要消滅內在最大的仇敵──無明,這是佛法修行的方法。為了能夠對他人產生這種真正的愛心,所以首先必須要先認知「行苦」,從自身去體會,這樣才能夠容易的去體會他人的痛苦,所以在悲心之前必須要有出離。

達賴尊者講法-8

第二個修大悲心的主要因素是慈心──「悅意慈心」,看到他人會產生悅意相的慈心。通常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朋友,很容易產生悅意相、悅意的慈心;但是如果遇到了不喜歡的人、或者是製造麻煩的人,我們不只不會對他產生這種悅意慈心,還會想要去詛咒他,讓他更痛苦等等。所以我們必須要真正的、無有區別的,對一切有情生起悅意慈心。

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對一切的有情要去訓練生起這種悅意相,之後再去了解行苦。這兩者「悅意慈心」還有「行苦」的認知配合之後,才有辦法產生大悲心。所以這部講義裡面說到如何生起大悲心?為了能夠使我們同等的對待一切有情,這種對一切有情的慈愛,它並不是能夠馬上做到的,所以要先修「平等捨」。所以有說到「次一切有情先修平等心,再修慈愛。」

之後說到了六道輪迴的痛苦。首先先以自身去體會修學出離心,之後再轉移到他人的身上去修學悲心。之後說到修學菩提心,在101頁(中文講義是第2頁),「次串習根本悲心已,當修菩提心。」

這個時候我們先講《佛子行三十七頌》,以藏文來講的話是第92頁。

禮敬世間自在。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這一句是說到對於佛世尊的禮讚。禮讚的方法是說,在觀察盡所有的現證當中,無有動搖的去了解了如所有性;在了解如所有性的同時,卻又能夠見到盡所有的一切有情,而來產生悲愍心。

之後說到了所謂的「佛果位」,是要透過方便、還有智慧這兩者雙運才有辦法獲得,光是透過祈禱、發願,是沒有辦法得到的。因為方便、智慧雙運,才能夠獲得佛果位,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雙運之道。在印度的這些大學者,他們所採用的方法,最主要是以教法的共相的方式來引導。在西藏雪域裡面,過去的寂護論師、還有蓮花生大師,透過他們的發願力,建立了深奧廣大的佛教之後,中間有衰敗過,在第十世紀或十一世紀的時候,阿底峽尊者來到了西藏,又再次的樹立起佛教的法幢。

那時候菩提光(藏王)對阿底峽尊者說到:我們不急著要深廣的佛教,但是我們需要的是簡略的、實用的佛教。於是阿底峽尊者著作了《菩提道炬論》。《菩提道炬論》最主要是根據無著菩薩的著作,針對三士夫而寫的三士道。三士道或三士夫的這種次第的安排,就像我們現在受的世間教育,小學、中學、還有大學這樣次第的安排,所以說到了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有三士道的差別,最主要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下士道相應的這個下士夫,他就修下士道;如果他的根器成熟了,可以到中士道,跟中士道相應的話,再來修學中士道,成為中士夫;之後上士道、或者上士夫。下士道最主要是增上生,中士道最主要是個人的別解脫,上士道最主要是斷除二障、獲得正覺的果位。

1、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空過,聞思修是佛子行。

2、貪愛親方如水動,瞋憎怨方似火燃,

癡昧取捨猶黑闇,離家鄉是佛子行。

接下來在第一句、還有第二句的時候,說到了暇滿的利益,這是很難獲得的,而且我們好不容易獲得了,所以不要浪費它。在此說到了聞、思、修三種智慧,首先從他人聽聞到了、或者是透過閱讀的方式讓自己了解,何謂所取?何謂所捨?這個叫做「聞所生慧」。針對所聽聞的內涵,反覆的去思惟觀察,生起了定解之後、決定之後無有疑惑,這個叫做「思所生慧」。應該可以這麼說,在思所生慧的時候應該算是「比量」,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所生慧就非常穩定了。因為在聞所生慧的話,還是會有疑惑存在,只是聽聞有所會意而已。所以第三者、或者是其他人,有另外一種說法的時候,會很容易動搖。「思所生慧」跟「聞所生慧」的不同點,思所生慧是反覆的思惟,透過了觀察而去做最終的決定,所以雖然有其他的聲音,但是也不會馬上的去相信,因為他的內心裡面已經沒有疑惑了。所以雖然是佛親自說的經典,但是透過觀察,為什麼佛要這麼說?他不會按照佛所說的這個文字的意思來相信。

「思所生慧」生起之後,對於所思的內涵,不只生起定解而已,已生起定解的內涵,反覆的、一次再一次的去習慣它、串習它、熏習它,已定解的內涵反覆的去串習思惟的緣故,讓內心獲得改變,這個叫做「修所生慧」(在經典裡面也有其他的定義,獲得了止觀雙運之後才叫做修所生慧)。修所生慧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直接改變我們內心的工具。

達賴尊者講法-9

所謂的「四慧」,首先「成立慧」,就如同剛剛所說的,透過觀察去成立何謂實相。實際上因果是存在的,因果的關係是有的,由此而說到「依賴慧」。因果本身它有不同的類別,像是物質有物質的類別,心有屬於心的屬性,所以它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所緣。以物理(物質)來講的話,不同的物質組合之後,又會產生另外一種的變化;同樣的,不同的心識、或者不同的感受,聚合在一起之後,又會產生另外一種的作用,所以說到了「作用慧」。「法性慧」,為什麼有這些不同的因素?這是因為法性的關係,因為法性軌則本身就是如此。在《入行論》裡面很清楚的說到,像是蓮花不同的顏色作用,這是由何而來的呢?這是由它的前因而來的,它的前因會產生這種不同的形狀、顏色、還有味道。因為是它的前因依賴著而有的,所以這個是由「作用」、或者是由「依賴」這兩者的性質而產生的。

這之後又說到了,無始以來一切的快樂和痛苦,都是由業而產生。所以無有意識、或者無有感受的這種物質,它只是由它的前因而有;可是跟快樂或痛苦感受有關的,這是由業力所產生的。我覺得這是有理由的,因為當我們講到快樂和痛苦的時候,其實它是一種感受,感受是跟意識有關的;所以意識有關的果,它必須要跟與意識有關的前因而去產生。雖然業有分所謂的形色的業,但是最主要是講到了心所的業力,所以最主要是跟意識有關的;因此而說到了,無始以來快樂和痛苦就是由業力所形成的,我覺得這是有道理的。在此多作補充,剛剛法王一開始講三慧:就是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現在講的是四慧:成立、依賴、作用、法性,這四者的關係。透過四慧來觀察,其實跟科學家觀察的過程是一樣的,就像每一個元素它不同的作用,有一些元素它的性質互相配合、或者是互相的混合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元素?其實這種四慧的過程,跟科學家去研究的過程都是相同的。

《寶鬘論》裡面有說到,如果四大、或者是五大沒有自性的話,那由四大或五大所產生的一切都不應該有自性了,所以說到了四大或五大,以及四大或五大所產生。因為有說到這個話題,所以我想在大爆炸的時候,應該是屬於五大、或者是四大的狀態,之後再變成四大後或者是五大後。一開始在非常細微的物質、非常細微的微塵的時候,應該有四大的能力隱藏存在的,但是並沒有辦法很明顯的說出這是地大、或者是水大,所以在大爆炸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是在四大的狀態而已,大爆炸之後才變成了四大後。所謂的「四大後」就是四大的果,四大形成之後的這種後果。外在的這些微塵,它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在此最主要是說到了,不是只有外在的這種放逸的因緣,最主要是要遠離內在的這種放逸因緣。

3、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物質的生活看似值得去珍惜的,而且會覺得內在的價值是來自於外在的物質,這也包括了像是電影院、或者是運動、或者是音樂等等,好像透過這些外在的因緣,才有辦法獲得內在的滿足。所以這一種內在的享受,好像是完完全全依賴著外在的因素,所以當我們沒有看到這些好看的、或者是好聽的,就覺得很無聊,不是嗎?所以有時候我覺得年紀比較大的這些旅客們,他們很有錢,覺得家裡很無聊,所以到不同的地方去。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這些人的內心是很空虛的,蠻可憐的!內心的享受並非是依賴著外在的物質,如果從內心裡面去鍛練、去培養出內心的這種享受,那就不需要透過看到好看的、或者聽到好聽的,可是內心卻可以一直獲得滿足,可以獨立的居住一月過一月,或者是一年過一年,可是卻活得非常有意義,而且非常的享受。

所以我覺得現代的這種富裕的生活,好像是故意的去修行我們的放逸、修行我們的散亂,因為有這種過分的放逸、或者是散亂,所以會減少我們內在提昇的能力。我們先不講後世、就講今生,我們也應該要從內在的世界裡面多下功夫,這樣的話我們內心提昇的能力才有辦法成熟、才有辦法持續提昇;否則的話,過分的依賴外在的、或者物質上的外緣,心提昇的空間就會大大的減少,這是很遺憾的,其實也是蠻可憐的!因為那麼可愛的面孔,那麼漂亮的衣服,而且頭腦那麼的聰明,可是實際上內心卻是空虛的。

我只是想要告知你們,內在的世界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至少我個人、在過去的二、三年,我都不看電視頻道,我只是聽廣播,最主要是要了解到世界的趨勢、還有新聞等,因為看電視對我的眼睛不好,所以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它影響到我內心提昇的能力。但是聽廣播的話,我覺得更好,因為可以去想、去觀察、去得知世界的一些訊息,比起看還要來得好。所以如果你對我上述所說的內容有興趣的話,希望你們記住,好好從內心上去下功夫。之後在第四句說到了無常。

達賴尊者講法-10

4、常伴親友還離別,勤聚財物終棄掮,

識客且遺身捨去,捨現世心佛子行。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修持,因為我們會失去很多的機會,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最主要是「常執」所導致的。有四者的顛倒執,「無常視為常,苦視為樂,不淨視為淨,無我視為我」,這四種的顛倒執,嚴重的傷害了我們有意義的人生。

5、伴彼若使三毒長,並壞聞思修作業,

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

6、依彼若令惡漸盡,功德猶如初月增,

則較自身尤愛重,依善知識佛子行。

尊者又講了第五句是遠離二友,第六句是依止善知識。善知識就像我們的老師,我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讀得好與不好跟老師是有關係的。同樣的,在修行佛法的時候,聞思修是否會獲得成就,這個跟善知識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為什麼佛世尊在戒經的時候,說到了戒師需要具備的條件,還有密乘阿闍黎、還有每一個不同阿闍黎的定義,還有他需要具備的條件等等(不同的職位說到不同的定義),而且佛陀也說到了,咒師、或金剛上師他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麼?所以根據不同的環境、或者是根據不同的內容,而說到了不同善知識的定義,這些我們都要了解。

大約是在十五年前,有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信徒來見我,他跟我說現在有一些西藏的喇嘛來到大陸內地,自稱為法王,於是有很多的華人信徒相信這些法王,或者是非常熱心的供養,其實這「法王」的名稱是用來騙錢、騙色用的。於是他跟我說,可不可以請尊者做些事情?於是那時候我跟他說:我沒辦法做什麼,我什麼都做不了!最主要的是這些信徒,必須要知道上師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麼?經典上是怎麼說的?當遇到自稱法王的這些人,必須要觀察他、監視他,而且不是一天、或一個禮拜,而是一月復一月的去觀察他、監視他,之後就會慢慢的發現他是否具備了基本的條件在?他是否值得我們信賴?之後你再視他為善知識,而從他那邊獲得傳承、或者是教授,這是唯一的途徑。

同樣的,在西方、在蒙古也是這樣子,自稱為很特別的上師,但實際上如同我之前說的,只是為了騙財以及騙色,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你們也要監視我,這是很重要的,你也可以判斷我今天所說的、和十年前所說的、或十五年前所說的是否有一致性?還是跟龍樹菩薩的說法比較相應?還是跟寂護論師的說法比較相應?還是跟世尊的說法比較相應?你們可以觀察,這是很重要的,你們必須要觀察。

7、自身猶築生死獄,世間神等誰能救,

故於依止不虛者,歸依三寶佛子行。

在第七個偈頌說到了有關皈依、說到了三寶。以歷史上來講,佛以勝應身的方式來到這世間,為我們轉法輪、傳授教法,跟隨著佛陀的弟子獲得了果位成為了僧寶,所以以歷史形成的過程而言,先有佛、再有法、再有僧。但是以因果來講的話先有「法寶」,無論誰內心裡面對於空性生起了現證的現量;當獲得了這種覺受的時候就變成了「僧寶」;透過更深層的訓練,對於空正現量反覆的串習、串習,使得我們的心徹底的斷除一切的污穢,這個就是正覺,這個就是「佛」。所以先有法、再有僧、再有佛。

如何使內心淨除所有的障礙呢?因為心性本身是清淨的,像是水。其他的障礙、或者是污穢、或者是負面的情緒,都是由因緣而成、是暫時性的。就像水因由暫時的因緣而成為污濁的水,可是這一種的污濁性並非是水性,這種污濁性它不會影響到水本身的清淨性;再怎麼樣污濁的水,可是水的那個性質本身,它是一種清淨的性質。因此心主要的心性是唯明、唯知,這個是不需要透過其他第三者因緣,這本身就是心的性質、或者是原始的性質,這也是成佛最主要的種子。

當然以咒乘來講的話,「粗分的意識」像是眼識、耳識、根識等等,像根識這種意識是非常粗分的,在作夢的意識是更細微的了,熟睡的時候又更細微了,或者昏倒的時候的意識又更細微了,還有死亡之後的意識這是最細微的。如同我之前有說到,粗分的意識、細微的意識、極細微的意識、最細微的意識。粗分的意識,不可能成為一切遍智、或者是佛陀的智慧,只有最細微的、最細微的這種意識,它是沒有開始、也沒有止盡的時候,這個才會成為佛陀的心智,這個我們稱為叫做佛性。

「佛性」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未斷除污穢當下的這種心之空性,這個叫做佛性;還有最細微的心這也叫做佛性。因此《相續本母》裡面所說的,我覺得說得很好,佛、法、僧的加持讓我們的佛性獲得了滋潤,遠離了一切障礙的時候,這個叫做「菩提」。因為獲得了菩提,所以說到了獲得了自利的這種功德、利他的這個事業,所以說到了佛法僧的加持、菩提、自力以及他力。

8、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

故雖遭遇命難緣,終不造罪佛子行

接下來這句偈頌文,就是談到了業果,也就是說到了十善道。其實十善道最主要所要做的是避免自己去造十惡業,這個是真正增上生的主要因緣。所以透過十善道,讓我們滿足暫時的利益、滿足暫時的目的。今天的部分到此為止,謝謝!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