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6 08:44:40
學習次第 : 進階

慧燈之光七 四依法(二)

 

四 依 法(二)

(二)依義不依語

1、何為依義不依語

所謂,是指經論的內容;所謂,是指經論的語言文字。比如,在中觀論典中,語言文字也叫文字中觀;文字中觀所表達的內容,就是義中觀,也即空性。依義不依語就是強調要著重意義不要著重文字。

2、依義不依語的分別

依義不依語也有兩種不同的層次或內容:

第一個內容所指的,是指空性、光明、佛性、勝義諦、如來藏等等;是指世俗諦,也即我們的語言文字能夠描述,五種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

依義不依語就是說,要相信勝義諦,不要相信世俗諦。勝義諦始終是真實可靠、永恆不變的;世俗諦會隨著我們內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是靠不住的,是虛假的。包括因果、輪回等等一切,都成立於世俗諦的層面;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因果、輪回都是虛假的。

比如說,在沒有成佛之前,雖然我們從理論上明明知道,自己現在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但對我們的現實生活而言,一切又都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但到八地菩薩的時候,世界又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當成佛的時候,在佛的境界中,不清淨的世界和清淨的世界都消失無蹤,因為清淨與不清淨都是心的習氣的反射,當我們的阿賴耶識徹底斷除,僅剩下純潔的如來藏時,由習氣所反射出來的現象也一併化為烏有。

第二個層次是說,在世俗諦當中,我們要依靠經論的內容,而不能依靠文字。

3、如何依義不依語

1)擺脫文法的繁冗規程

一些印度的外道學者寫的論典辭藻極其優美,就像詩歌一樣,但因為過於執著文字,反而喧賓奪主,影響到論典所表達的真正含義。佛教為了打破這種可能引起傲慢的陋習,而故意讓一些密宗續部的很多用詞違背文法,其良苦用心,就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執著於文字,文字表達越簡單越好,以便使所有人都能看明白,這樣才能調服眾生的煩惱。但也不能矯枉過正,陷入另一個極端——僅僅抓住意義,根本不考慮語言,如果完全脫離文字,內容也無從表達了。

不過,在辯論的時候,因為它的用詞要求很高——一字一句都不能有漏洞,否則會因個別文字的疏忽而全軍覆沒,所以在辯論的時候,還是應該注重文字。

2)不應拘泥於字面上的矛盾

另外,釋迦牟尼佛在第二轉*輪的經典中告訴我們,一切萬法——包括勝義諦、世俗諦、眾生的煩惱與佛的智慧都是空性,而在第三轉*輪的經典中,又說如來藏不空、實有;龍樹菩薩的《中論》與無著菩薩的《寶性論》,在用詞上也有很多差異;然後格魯巴的自空中觀與覺囊派他空中觀也存在著辭彙、語句等方面的差別——自空中觀的有些學者認為,一切都是空性,沒有不空的事物。如果承認不空,就和外道不可思議的自我完全一樣了;而他空中觀的有些學者卻認為,如來藏就是不空,並引用了《楞伽經》、《解深密經》等大乘經典的大量教證,以證明如來藏不空、不變、清淨、自我等等。

如果我們依語不依義,那各個學者之間就會爭執不休,自空中觀會貶斥他空中觀頂多算是唯識宗,根本不是中觀;而他空中觀又會說自空中觀是不了義的等等。傳說印度的月稱菩薩和贊紮郭木當年就為此辯論長達七年之久,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很多論師也為此論題有過數不勝數的激烈爭辯。

但如果我們真正依義不依語,那所有的爭論也就偃旗息鼓了。其實,密法的大手印、大圓滿都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理解的——如來藏是光明、不變、存在、不空、自我、清淨,但這與外道講的自我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如來藏同樣也是空性的,其中不存在不空的物質或精神,但如來藏的空性不是像虛空一樣沒有光明的成分,而是存在著光明的現象。因為光明的現象始終存在、長住不滅,所以也是常有的、存在的,故而也可以叫做自我。

這樣理解起來,第三轉*輪與第二轉*輪,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自空中觀與他空中觀也就不但不矛盾,而且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顯得更為圓滿。

所謂大圓滿,是指在心的本性中,圓滿了一切輪回和涅槃。也即是說,心的本性,實際上就是如來藏。因為心的本性如來藏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所以修一刹那的如來藏,實際上就已經修了佛陀二轉*輪與三轉*輪所有經典的內容,可見二者是圓融一致、毫無分別的。

倘若一直去追究語言的差異,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到佛的密意,所以不要過度執著、局限於表面的語言文字。

3)意義不受制於語種的差別

依義不依語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只要能表達內容,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時代的語言都可以採用,所以不需要特定的語言。

比如在傳戒的時候,本來傳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的儀軌,最早採用的是與梵文迥然不同的婆羅米(Brami)文字,後來又採用笈多(Gupta)文字,最後採用的是梵文儀軌,到了藏地和漢地之後,又譯成藏文和漢文,雖然語言改變了,但只要儀軌能表達出原來的內容,也同樣能得戒。

灌頂儀軌也是一樣,從梵文變成藏文、漢文、英文,只要翻譯正確,就沒有問題,都可以得到灌頂,這就是依義不依語

有些人會問,從藏語翻譯成漢語的儀軌,究竟念藏語好還是漢語好呢?其實,如果翻譯沒有錯,兩種念法都是一樣的。漢族人用漢語念誦,一方面念自己的母語比較流利;另一方面也懂得內容,可以方便觀想、發願等等,所以就不一定要念藏語,但咒語等特殊文字是不能翻譯的,而伏藏品的文字還有一種特殊的加持,所以還是念藏文好一些,但如果能準確地翻譯,那即使念漢文,也不是完全沒有加持,所以也能夠成就。

4、為何要依義不依語

佛經裏面經常有一個比喻,當別人用手指頭指示月亮的時候,如果不順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著手指,就永遠也看不到月亮。同樣,語言是由我們的祖先創造的。創造語言的目的,是為了現實生活中方便溝通。但無論哪一種語言,都不可能準確地告訴我們物質的真實本性,所以中觀應成派什麼都不承認——既不承認有,也不承認無。

表面上看起來,這種觀點似乎有問題。在普通人的概念當中,不是無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無,在有與無這個矛盾體之間,沒有獨立的第三者。但中觀卻認為,雖然按照普通世間人的觀點來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但實際上卻是空性的。再進一步說,儘管的觀點稍稍離空性近了一點,但也是分別念,還不是真正的中觀。而其他的念頭,就更是隨著有和無的安立而延展出來的,所以中觀應成派什麼都不承認。

當年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播禪宗即將回國之際,便讓弟子們來講說自己的證悟境界。每個弟子在講了自己的境界之後,達摩祖師給他們的批語分別是:你得到了我的皮、肉……。其中有一個弟子在達摩祖師前面一聲不吭地站了很久,之後扭頭便走,達摩祖師反而誇讚他說: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為什麼達摩祖師的首座弟子在表達開悟境界的時候,什麼也不說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很有限,連世俗諦的東西都不能準確表達——正如海森堡所說,到了微觀世界,我們的語言就像詩歌一樣——詩歌語言的非確定性、模糊性和非實用性,確定了其描述能力的局限。

既然人類的語言對微觀世界都言不及義,至於勝義、空性、光明等深奧境界,就更是無以言表了。表達空性的語言只能讓我們知道,自己以前的觀念都是錯誤的——以前我們認為自己是存在的,但經論中的語言告訴我們,這個概念有漏洞,不符合實情。即便如此,但中觀也無法從正面肯定的角度去講空性,講心的本性,而只能從否定的角度去推翻,不但推翻了有和無,還推翻了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在將我們原有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執著全部推翻之後,最後剩下的境界就是空性。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語言無法直接表達,而只能指一個大概的方向——空性、光明。只有自己去修行、去體會、去證悟,當意識徹底停止以後,才能真正恍然大悟,所以,我們只能依義不依語。

5、密宗特殊的依義不依語

從表面上看,密法的雙身像與忿怒本尊很難讓人接受,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語言符號。就像甲骨文、丁頭字一樣,所以我們也應該依義不依語”——不要去看佛像的表像,而要看它所表達的內涵合不合理。至於為什麼佛陀要用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自有他的理由,因為針對特殊人群來說,這種外相非常契機。當然,針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種表達方式就難以接受,不太符合他們的口味,所以佛陀要對不合口味的人保密,不讓他們看到密宗的書籍、佛像、法器等等。

還有,密法的五肉五甘露,也是一種代表,代表凡夫心目中最骯髒的物品。之所以接受五肉五甘露,就是為了放下所有清淨與不清淨、好與不好、輪回與涅槃等執著。天天嘴巴上念叨放下放下是沒有用的,真正能夠放下,就應該能接受五肉五甘露,這就是通過強制性的方法讓我們放下。如果依語不依義,也即依表像不依實質,就不能接受五肉五甘露。

本來顯宗學者也應該知道四依法的道理,而且顯宗也處處講放下,但很多顯宗的初學者在見到密宗佛像,聽到密宗行人要接受五肉五甘露的時候,所學的理論就派不上用場了。

依義不依語的真正意義,就是要我們消除語言的執著,達到不可言的境界。所以,學佛的人在任何一個問題上,都要依義不依語

6、何時抵達依義不依語的真實境界

脫離語言以後,怎樣去依義呢?首先要否定我們原有的粗大錯誤理念,然後就是修行。

修行打坐的過程中,在我們的第六意識還沒有完全停止的時候,境界中也能看到一個光明的形象,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證悟空性了。其實那時所證悟的一切,就像水中的月影,而不是真正的月亮。凡夫證悟的,是空性光明的影子——只不過與光明如來藏有點相似而已。

所謂資糧道,就是對中觀、光明只有一些文字上的瞭解,還沒有任何切身體會的階段;當對空性光明有一點體會、證悟的時候,就叫做加行道。《現觀莊嚴論》當中講過,在登地之前的加行道,還需要文字般若。證悟一地以後,文字般若就可以徹底拋棄,如同過河棄船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加行道階段的空性感覺還比較模糊,有些時候感覺到空性,有些時候連自己都懷疑——也許這不是空性光明吧——所以還離不開文字般若,需要參看關於實修與心的本性光明空性方面的引導文。在看這些典籍的時候,也能在自己的體會中,找到一些與書中所講的空性光明相符的答案,而不像資糧道期間,僅僅是憑邏輯推理得出一個陌生的空性概念,這時已經能使自己的體會得到印證了。

加行道行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證悟了呢?有兩種印證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上師面前印證,那個時候不允許用任何專用名詞,諸如空性、光明等等的,因為那些都是書上講的很籠統的概念,而是要用世俗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體會,然後由上師來判斷你是否證悟了,不足的地方是什麼等等。印證的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在大手印、大圓滿、大中觀的引導文上去尋找答案。如果引導文裏面講的境界,自己打坐的時候經常能感覺到,那就說明自己可能證悟了,所以加行道的時候還是需要文字。

在登地以後,因為已經切身體會到空性,這時無論有多少個成就者,有多少本佛經告訴你,心的本性不是這樣,你也不會懷疑自己的境界,而只會認為,即便經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也可能是佛度化某些人的不了義說法,心的本性不可能是別的,這個我很清楚、很有把握,就像禪宗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即便如此,登地以後還是需要聽經聞法,佛經裏面講得很清楚,三地菩薩都要很用功地聽經聞法。

依義不依語的內容非常多,此處僅僅是將平時與我們的修行、念誦有密切關係的個別問題羅列出來進行了解釋,其他問題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去分析。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