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6 08:39:46
學習次第 : 進階

慧燈之光七 四依法(四)

四 依 法(四)

(四)依智不依識

1、何謂識與智

1)所謂,就是我們的八識,它是有漏的、無常的、有錯覺的、不可靠的。八識的總體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可分為眼、耳、鼻、舌、身等八識。八識當中的任何一種,都離不開阿賴耶識;但八識分開以後,又與八識中的阿賴耶識並非一體。譬如說,除了眼識以外,還有一個阿賴耶識;除了耳識以外,也存在一個阿賴耶識等等。

論典中有個比喻正好說明了這種關係:一塊黃金分成八塊之後,其中一塊保持原狀,什麼也沒有做,而其餘七塊分別做成了形態各異的手鐲、耳環等等。則雖然放在一邊的那塊黃金什麼也沒做,但實際上所有的首飾都離不開那塊黃金,因為本來它們都是一體的。這就像阿賴耶識和八識之間的關係,雖然表現不同,但實質卻別無二致。

2)所謂智慧,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人皆有的明空雙運如來藏;另一種是指大乘菩薩證悟空性的智慧。簡單地說,就是登地菩薩在入坐修空性的時候證悟的境界。

2、識和智的區分方式的

識和智的區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理論派的方法;另一種是竅訣派,也稱實修派的方法。

大圓滿也要分理論與竅訣。理論方面的道理講得很廣,如在《七寶藏》等論著中講了很多分別方法,但具體修行的時候會感覺不夠清楚。

竅訣派沒有講太多教證理證,其內容都是從理論與實踐中提煉出的精髓,然後用鮮活而言簡意賅的方式表達出來。

理論派認為:首先,智慧是常住不滅的,識是無常的,二者之間有常和無常的差別;其次,智慧是不造業的,識是造業的,故有造業和不造業的差別;另外,智慧是沒有被污染過的、是光明的,識是被污染過的,是不光明的等等,有很多類似的差別。

竅訣派的具體方法,也即大圓滿、大手印所講的內容。其實,區分,也是大圓滿具體修法所涉及到的難題——很多人在修行不到位的時候,卻誤以為自己證悟了。究其原因,就是辨別不清的屬性。

無垢光尊者著有一本書,專門詳細地辨析了八識之間的差別以及智慧和心識的差別等等,因為其中涉及到大圓滿的具體修法,所以此處暫時不細講。籠統地說,所有思維、思考的念頭,都叫分別念或。不但沒有分別念,而且證悟了空性,能夠體悟到空性的妙用,就是智慧。當然,只有通過修行,在證悟以後,才能知道什麼叫做智慧。

當我們的心完全靜下來,沒有任何念頭的時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阿賴耶識;另外一種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雖然心完全靜下來了、放鬆了,處於非常清淨、寧靜、平靜的狀態,沒有任何雜念,沒有思考問題,也沒有觀想,但也沒有空性的感受。即使這種狀態能夠保持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也只能叫做識——阿賴耶識。這種修法,叫做寂止。

3、區分的要點

對修行人來說,區分,是決定修行成敗的關鍵所在,故而非常重要。如果聞思的時候有些觀點或說法不是很理解,影響不一定很大;但假如修行的時候,這個問題還分不清楚,就永遠無法修空性。

在沒有證悟之前,心平靜下來之後的感受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第一種是無念,即心裏非常清淨,不起任何念頭;第二種是禪樂,即心完全靜下來,什麼也不追求,什麼也不思維,完全放鬆之後,就會有很快樂的感覺。很多外道修行人就是為了追求這種感覺而去修禪定,甚至一些佛教徒也會貪著這種感受,以致影響其禪定境界;第三種是這種狀態持續比較久之後,會出現一些微小的神通。但無論如何,上述三種感受都跟解脫沒有關係。

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天生就有這樣的禪定,但他們卻不會得到解脫。

各種各樣的雜念,都叫分別念。在一般的情況下,心完全靜下來的時候,有兩種狀態:一個是阿賴耶識;另外一個是證悟空性的智慧。雖然證悟者的境界不一定是很標準的智慧,但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智慧,但它的本質還是識不是智。登地之前的所有修法,其本質都是識而不是智,但此時證悟者已能感受到空性的影像,與空性比較接近,就像湖水裏的月影,顯而無自性。

真正標準的絕對智慧,只有佛陀具備,十地菩薩都沒有,凡夫就更談不上了。

不要說佛的智慧,連十地菩薩的境界到底怎樣,也沒有任何語言可以直接表達,而僅能從否定的角度來指示——既不是,也不是,不僅否定了有、無二邊,也將有無二邊延展出來的四邊、八邊、三十二邊一併破除。真正的空性,只有到證悟的時候才能體悟。

當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才算是有了一點空性的認知,如果達到這個標準,就已經是比較不錯的境界了,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智。如果沒有這種悟性,則其他任何感受都是沒有用的。對尋求解脫的人來說,竅訣派區分智和識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永遠都用理論來解釋——智就是常,識就是無常,就不會有實質性的概念。

可以分三個階段:一是從加行道到一地之間的凡夫之智(資糧道基本上沒有智);二是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的智;三是佛陀之智。

第一個階段,是從初步證悟空性到登地之間的智慧。無論是修中觀、禪宗、大圓滿還是大手印,未登地之前都屬於此類智慧。

第二個階段,是菩薩入定證悟空性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常的,因為倘若不是無常,就永遠處於沒有任何運動的狀態當中,那樣就不能有任何發展,也無法斷除煩惱。儘管其中還有識的成分,識還沒有完全消失。但在一地菩薩的境界中,卻感覺不到無常與識的存在,因為這種無常非常細微。只有更高層境界的菩薩,才能看出下層菩薩的境界中還有識的成分。

佛經中有個比喻說得很好:從很遠的地方看大海,大海是靜止不動的,但走到大海的旁邊,才發現大海的波瀾壯闊、洶湧澎湃。這就像一地菩薩的境界,自己看起來非常穩定,但在上地菩薩看來,卻是動搖不定的。

沒有冶煉加工之前的鐵、金等礦石,可以象徵凡夫迷亂的心;經過適當加工,石頭裏的金、銅等物質被分離出來,但其中還夾雜著其他礦物質的成分,可以比喻成一地到十地菩薩的智慧;當最終全部加工完畢,陶冶出百分之百的純正金屬(當然,現實中沒有絕對純正的金屬,此處僅是比喻而已)的時候,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恒常、永恆的。

對菩薩來說,苦集滅道四諦當中的滅和道是可以分開的:滅是如來藏,道是證悟如來藏的智慧;滅諦是常,道諦是無常。一地到十地菩薩通過長時間的修行,無常的識的成分慢慢減少,智慧部分慢慢增上,成佛的時候,道諦與滅諦完全一致,沒有分別。

從佛的智慧來看,究竟的境界中只有滅諦而沒有道諦,道諦是無常的,滅諦是恒常的,這是大乘共同的觀點。

而密法則是從母光明和子光明的角度來宣說的。母光明是指原有的智慧,即如來藏,她永遠都是存在的。在第三轉*輪的經典及密續中,也稱之為心的本性、自然智慧、自然本智、滅定等等。修行人(包括凡夫和菩薩)的證悟境界,叫做子光明。在凡夫地和菩薩位的時候,母子光明還有分別。成佛的時候,母子光明完全相融,無二無別、一味一體。

如來藏始終存在,不會有任何動搖。無論是地獄眾生還是十地菩薩,其心的本性都是光明的。積福不會增長,造業也不會減少,沒有增減、生滅的變化,永遠恒定如一。

同時,如來藏自然本智又是一切的基礎——在自然本智的基礎上產生了阿賴耶識,然後產生了意識,從而衍生出萬事萬物、六道輪回。如來藏就像永遠存在的一條直線,無始以來的無明客塵障垢,致使眾生一直處於迷惑之中,這猶如直線上冒出的一個分叉,也如同未經加工的礦石。修行的過程,也是認識心性的過程,相當於礦石的冶煉加工過程,加工到加行道以後,開始慢慢轉換為智慧;最後成佛的時候,智慧完全融入如來藏,與心的本性融入一體,密法稱之為母子光明的雙運。

初期的證悟還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智慧,與智比較接近,實際上還屬於識的範疇,與自然光明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十地菩薩的子光明,也與母光明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凡夫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修行。通過修行慢慢靠近自然本智,到了佛地,母子才能完全融入、毫無差別。

4、誤區——

由於沒有真正的成就者,或具有正規竅訣、修行經驗的大德引導,有些修行人的境界往往會處於阿賴耶識的狀態。

這種狀態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調整情緒,對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當工作壓力太大、不開心、有情緒的時候,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放鬆。

很多人喜歡打禪七,打禪僅五、六天,就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因為平時我們心裏會接連不斷地閃現出各種各樣的念頭,舊的念頭消失,又產生新的念頭,包括做夢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念頭此起彼伏,所以無法感受比較深層次的感覺。打禪的時候從早到晚心裏萬念俱泯,什麼也沒想,當心慢慢平靜下來以後,雖然沒有證悟空性,沒有證悟的智慧,但會有一些感受。

有些修行人會將自己打坐中的無念感受誤認為是證悟空性,但這種所謂的證悟不會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煩惱,而只能讓我們在禪定中沒有任何明顯的煩惱。從禪定中出來以後,儘管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些作用——能夠改變、調整自己的脾氣和性格,但從根本上看,是不解決問題的。這類境界都叫識而不叫智。另外,如果修法前沒有生起出離心、菩提心,修完以後也沒有回向,則即使在修禪定,其實質也只能是識而不是智。

介紹四無量心的修法時講過,在修四無量心的過程中,如果思維很久以致心生疲倦時,可以停頓下來稍作休息,這叫做四無量心的禪定。其實,修任何法都是這樣,在修法疲倦時立即中斷觀修,什麼也不想,都屬於禪定的修法,但這些都是識還不是智,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即便如此,這種修法還是需要,因為如果不修禪定,就永遠不會產生證悟空性的智慧。只有當我們的心完全平靜下來的時候,智慧才會出現。

5、依智不依識的意義

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證悟空性、斷除煩惱。證悟空性以後,對現實生活的貪著心會日益遞減,最終達到斷除煩惱的目標。

前面也提到過,夢中的痛苦和幸福感等等,是與現實生活的真實度不相上下的。但夢醒以後,就能知道夢裏的一切都是假的,夢裏經歷過的痛苦、快樂也會當即消失。

當年阿底峽尊者進藏的時候,曾擔心藏地沒有魔術師,講空性的時候無法找到形象貼切的比喻。他身邊的弟子說,沒關係,您可以用夢來說明。夢能給我們帶來很有說服力的啟發。我們要修空性的原因就在於此。

通過夢境就能看出,所有的痛苦都是因執著而來的。而執著的來源,是因為我們把執著的對境都當成真的。若能接受並證達萬法空性,從骨子裏視一切萬法如夢中所見,對其毫不在乎,才是真正的放下

那種因為家裏雜務太多而心煩,故而削髮出家的做法並不是放下,而只能叫做回避。在無法用智慧去面對煩惱的時候,雖然也可以選擇回避,但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大多數人在證悟空性以後,還不能控制煩惱。即使打坐的時候感覺非常好,但出座以後還是會有貪嗔癡,甚至證悟境界都有可能消失無蹤而難以尋覓。就像在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之後,還會產生自私心一樣。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隨著修行境界的逐步提升,煩惱才會日益遞減,執著才能逐漸放下。

放下以後,就不再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痛苦。這樣繼續串習,就叫做修行,最後就能成就佛果。

6、依智不依識的具體修行次第

修行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需要思維或念頭。比如修加行的時候要思維人生難得、死亡無常、菩提心、出離心、觀修曼茶羅等等,這些都是念頭;第二個階段不能有思維或念頭,這就是禪定的階段。當內外加行修完以後,需要一定的時間修禪定;第三個階段是修智慧或空性。修行的過程,就是從加行開始,加行修完以後修禪定,禪定修完以後再修空性。

很多人剛開始修行打坐,就試圖超越前面的階段,直接修禪定。對六祖慧能那樣根機很成熟的人來說,這種做法有用;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樣修有兩種結果:一、最理想的,是得到一些世間禪定而無法提升,因為證悟空性的條件不具備,所以無法進入第三個階段,很多人也會為此而退失;二、如果修得不好,就更是一無所成。所以,沒有基礎的修行註定會失敗,不會得到任何跟解脫有關的東西。

依智不依識,是修行後期的做法;在修行前期,則要用念頭對付念頭,要以毒攻毒——通過修出離心、菩提心等方法積累資糧,當資糧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開悟。我們不要把證悟當成很神秘的東西,儘管是否開悟其他人很難知道,但自己卻很容易衡量——當心靜下來的時候,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感覺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可以說是證悟了;如果沒有任何空性體證,就談不上證悟。

只有加行等基礎修法過關以後,才可以走到證悟的境地,才能真正做到依智不依識,在此之前是無能為力的。修加行最關鍵的,是要在品質上下功夫。在沒有達到標準之前就試圖往下修,是沒有太大作用和意義的。在以前的藏地,一生修十幾二十遍加行的大有人在。加行修得越好,對證悟越有説明。在證悟以後,就不需要依止念頭了。當然,證悟以後還會有細微的念頭與執著,直到成佛,念頭才會徹底消失。

7、為什麼要依智不依識

如果根本不依止智慧或沒有智慧,則我們的如來藏不能起任何作用。而八識中的任何一個識,都不是這裏所說的智慧,故而無法依止。如果修行的最後還是依識,修的都是念頭,則哪怕念頭修得再好,也只能對解脫起到輔助性的作用,沒有證悟的修行,其結果必定是失敗。所以,在修行的最後階段就要依智不能依識——要遠離念頭修智慧。

為什麼不能依止念頭呢?儘管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觀察,也有好的念頭,譬如正知正見等等,但從智慧、從佛的境界來講,所有的念頭都是錯誤的觀點。如果不放下這些錯誤的觀念,就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報,而不能得到解脫成就。

每個眾生心裏都有如來藏,只不過被外面的一層厚厚的意識與煩惱的外衣包裹住了。如何去掉這層外衣,展現出內在的如來藏呢?剛開始修行的時候,要先修出離心、菩提心。當出離心和菩提心達到標準後,就修金剛薩埵等剩下的幾個加行修法,之後還有一個修禪定的階段。雖然出離心、菩提心及禪定等都是識而不是智,但在修行初期只有這樣修,才能逐步達到佛的要求,所以修加行非常重要——依靠念頭斷除念頭,當念頭消失後,智慧就有可能顯現出來了。

8、結尾

大乘菩薩的使命,是度化天邊無際的眾生,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大乘行人要有持之以恆的膽識與勇氣的,要有長遠的計畫與目標,在制定計劃以後,就要往目標的方向努力。而不能目光短淺,做出一些短視的行為和判決,僅僅以眼前的一點利益為滿足,只要沒有利益,就立即失望甚至放棄,這種人永遠不適合修大乘佛法。

如果認為,我今年發了菩提心,明年就應該成佛;我今天發了菩提心,明天所有的自私心都應該無影無蹤,否則我就不發菩提心。這種人永遠做不出偉大的事情,所以,大乘修行人都要具有遠見。

其實因果也是這樣,雖然因果不爽,但有些果報卻並不一定會現世現報。比如說,在自己生病或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時,雖然請人念經或做其他善事,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但果報也許不會很快顯現。如果行善之後幾天沒有看到效果,就認為念經沒有用或儀軌有問題等等,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修行是心靈的訓練,人的心是可以訓練的。原來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通過修行的訓練與串習,就完全可以變成沒有自私心,一切都為眾生著想的人,而這一切要靠自己長期的努力。不努力誰也不會平白無故地變成這樣的人。

雖然密法有即生成佛的實例,我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即生成佛,但我們這樣的人即生成佛的可能性很小。不過也沒有關係,只要信念堅定,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這就是佛教裏講的引發力。心本來就有很大的力量,心理學也這麼認為。勇氣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勇氣的人只會一事無成,又豈敢妄稱成佛度眾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想成為大乘修行人,就要有長遠的計畫!
 

《四依法》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