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21 08:08:05
學習次第 : 初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森下大圓 著
     釋星雲 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分科細目

  序分──────────────────爾時是言
               
┌──────無盡意發問
               
     釋尊總答
               
     釋尊別答
               
     火難解脫
               
     水難解脫
               
     風難解脫
         
第一次問答     刀難解脫
         
      冥 益 鬼難解脫
         
          囚難解脫
     
長 行          賊難解脫
     
             三毒解脫
     
             二求遂願
     
        └──────勸持供養
     
        ┌──────無盡意再問
     
              釋尊再答
     
             卅三身現形
     
         顯 益
        第二次問答     十九種說法
     
               贊  文
     
               再勸持供養
     
         └──────長行總結
  正宗分
         ┌──────無盡意重問
     
              釋尊重答
     
              釋尊總答
     
              釋尊別答
     
              三災解脫
     
              刀難解脫
     
              賊難解脫
     
              刑難解脫
     
              囚難解脫
     
          冥 益
                   詛難解脫
     
偈 頌──────┤     鬼難解脫
               
     蛇獸解脫
               
     災變解脫
               
     諸苦解脫
               
     無刹不現身
               
 顯 益
                    諸惡趣說法
               
     五觀顯照
               
     觀智讚歎
               
     說法讚歎
               
     歎施無畏
               
     頌名勸持
               
└────┴ 頌德勸持
                   
┌─ 持地讚歎
  流通分
──────────────┤
                   └─ 發心成就

    一、前言

  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在中國、日本、韓國,是沒有人不知道的。信仰觀世音菩薩,也不限於寺院庵堂,不限於皈依三寶的佛徒。無論是都市、鄉村、深山、海濱,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他們家裏差不多都會供一尊觀世音菩薩的慈像。
  為甚麼觀世音菩薩會受到這麼多的廣大群眾之所信仰呢?佛教中的菩薩非常之多,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時,在座的菩薩固有八萬之多,就是代表的也有十八位大菩薩。在這十八位的大菩薩之中,有些菩薩,不但沒有人供奉、持誦、簡直都很少有人知道。然而觀世音菩薩,卻成為人人所知,人人所信的標的,這是甚麼道理呢?讀了這普門品,那你自然就會明瞭了。
  佛教中有一部偉大的經典,名叫妙法蓮華經,這部經可說是敍述釋尊本懷的一部經,而現在所講的這個普門品,就是此經中的第二十五品,為法華經中二十八品之一。
  本品的內容,完全是說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利益,因此往往有人把這一品獨立的禮誦。世俗有人稱之為觀音經,就是這普門品。「普門品」,這是簡稱,具足應該稱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已經知道了,但「妙法蓮華經」五字的意義不能不瞭解。這五個字,其義甚廣,其理甚深。如果詳細解釋,固可成為全部法華經的講義,同時也可知道釋尊出世的本懷,佛教根本的原理。
  所以,簡單的來講,是不能夠明白的。因為本經是說明佛教的根本原理,在佛教數千卷的經典中,可稱為經中之王,如果要講明本經,勢必要說到佛教整個的理論。
  關於妙法蓮華經的解釋,後面會說明,現在先來說明本經的譯者。
  這部經本來是印度的梵文,把它譯成中文的是姚秦鳩摩羅什三藏法師。
  羅什,是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這四大翻譯家,就是羅什、真諦、玄奘、不空四人。在四大翻譯家之中,特別是羅什法師,無論在教義上,在翻譯上,都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因為他的翻譯,是翻譯界中的一大革新。如法華經,在什譯的前後,曾有數種的翻譯。像竺法護的翻譯,雖也是全部譯出的,但還要以羅什譯的為最盛行。智者大師開立天臺宗,就是以羅什譯本為基礎的。從這些情形看來,那他殊勝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羅什是中亞細亞人,即是過去稱為西域的龜玆國人。他七歲的時候,就隨母到處參訪名師,精研教典。就中,主要的是研究繼承龍樹的法門,而法華般若的翻譯,即是主述其法門的。
  在羅什的門下,有四論之祖的僧睿,三論之祖的道生,皆有助於天臺宗開立的基礎。
  羅什到中國來,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中國有五胡之亂,因為晉朝被夷狄從西北逼到南方來,在揚子江下游的建業(今之南京)建都稱為東晉。那時,在黃河流域的長安,有英傑符堅獨立,自稱為秦。其臣呂光以戰勝的餘威,討伐西域各地,並奉命迎羅什至中國。但不久符堅在肥水一戰,為流矢所中而死。前奏亡後,姚萇代之,稱為後秦,亦稱姚秦。
  呂光在遠征的途中,得到主君戰死的消息,由於自己在西域各地不斷的打了勝仗,於是也就在現在的甘肅省獨立稱為後涼。其時羅什以呂光之命,到了後涼的首都姑藏。後來到了姚秦二代君主姚興的時候,他非常虔誠的崇信佛教,特以厚禮待遇什公,在弘始三年,迎至長安。姚興特以朝庭的西明閣為什公的居室,以消遙園為翻譯的道場,替中國佛教史上放了一大光彩。
  一因羅什的學識德望,二因姚興的厚加保護,故消遙園翻譯道場的盛觀,大可驚人!單說什公的門下總數就有不下三千餘人。在譯法華經的時候,參加的即有二千餘人,譯思益經時亦是二千餘人,譯維摩經時有一千三百餘人,其他如摩訶般若經四十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阿彌陀經一卷,都是在那個盛況裏翻譯的。
  法華經是羅什來長安後第六年譯出的,即是東晉安帝的義熙二年(西元四
六年),姚秦的弘始八年。
  羅什譯的法華經,原來只有二十七品,其後大概經過八十餘年,在齊武帝承明八年(西元四九年),由達磨摩提與法獻共譯提婆達多品一品添入,乃成二十八品。又因羅什譯的只有長行,沒有重頌,到一百八十餘年後的隋朝,才又由闍多崛多譯出重頌補入,始成今日所流行的法華經。

    二、大乘與小乘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與後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稱為小乘佛教,後期佛教又稱為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中,又有種種的分派,不管他們的分派是如何的多,只要是小乘,必然都是著眼於宇宙的現象界,認為這個現實世間,是苦、是空、是無常的;生存在這樣的一個世間,其最要的工作,無過於盡力的舍離世間,求得自身的解脫。至於如何利人,如何救濟世間,他們一點也不表示關心。這在佛教中稱之為獨善其身的自了漢。因為他們除了自己的覺悟之外,不管別人的解脫,把別人的解脫,看做與自己沒有關係。這種傾向個人的解脫主義,可說是含有非常濃厚的個人色彩。
  到了後期的大乘佛教,就與這種思想相反了。他們把宇宙的現象界看做是實在的,認為事理圓融,自他平等。所以小乘是消極的而大乘是積極的,小乘是寂滅的而大乘是活動的,小乘是個人的而大乘是社會的。
  在大乘佛教中,又有權實的分別。所謂權教,對於說理方面,既還沒有十分徹底的達到圓融無礙,關於開悟方面亦認為有很大的區別。可是實教就不同了,這如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根本沒有什麼一切的差別。宇宙中的森羅萬象,完全是中道實相妙法的顯現。
  佛教中的古德從洞觀一即一切的認識中,常常的這樣說:綠色的楊柳,就是清淨微妙的法身;風吹的松柏,就是諸佛菩薩說法度生的音聲。「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就是這一境界的描寫。在一切經典中,能夠透闢發揮這個究竟道理的,就是法華經。所以他是實大乘中的一部最偉大的經典。
  據一般佛教徒所說:釋迦牟尼佛當初開悟的時候,本來是想轉根本*輪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可是這種高深的至理,一股俗耳是很難聽得進的。因此,這才不得不方便權巧的從基層方面著手,先講小乘的阿含經,然後從小乘進入大乘而說方等諸經,更進一步的講大般若經。這些都是進入大乘實教的方便,最後法華會上,開權顯實的說法華經,才算是真正達到釋尊傳道的目的。
  我們可以說:釋迦牟尼佛,除最初在華嚴會上所說的而外,其他中間所說的教法,都是枝末*輪,最後到了法華會上才是轉的根本*輪,所謂「攝末歸本*輪」,就是指此。由此可如,法華經在一切經中是佔有如何重要的位置了。
  關於法華經,在印度很早就有世親的注釋了。在中國涅槃宗的法雲法師有「法華義疏」,三論宗的嘉祥大師有「法華四疏」,法相宗的慈恩大師有「法華義贊」,禪宗的戒環禪師有「法華要解」。他們都是各依自宗的教義來解釋法華經。當時的智者大師以這部經為中心,別開一宗,是名法華宗,並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的三大部。
  由此看來,這部法華經,不管在佛教的那一宗,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誰都不會忽視這部經的價值。
  法華經一共分有二十八品,普門品就是這二十八品中的一品。二十八品的各品教義都是很重要的,沒有什麼甲乙等級的分別。為了便於說明,祗可分為本門和跡門的二門。
  法華經的前十四品,就是釋尊垂跡的一切,可稱為跡門,後十四品是依釋尊本地而說的本門,這都是釋尊出現於這世間所說的言教。釋尊本是一個宇宙真理的體現者,他老早就成佛而證法身了,依此法身而出現到這個世間來的釋尊,好比一輪皎潔的月亮,把他的影兒現在水中罷了。
  這二十八品中既分本跡二門,跡門中的方便品和安樂品,本門中的壽量品和普門品,合稱為法華四要品。妙樂大師說:「方便品相當於發心,安樂品相當於修行,壽量品相當於菩提,普門品相當於涅槃」。從發心,修行,而至菩提的覺悟,再由現前的覺悟,而至涅槃的普門品,由此又可以明白普門品在法華經中佔有如何重要的地位了。
  普門品既在法華經中占著這樣重要的地位,所以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到處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的慈像,到處有人供奉,亦是這個道理。

    三、妙法蓮華經

  普門品既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一品,所以詳細名稱應該叫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我們在研究普門品以前,不能不先知道妙法蓮華經的經題。在佛教的經典中,經題就是一部經的總綱,因為經題能包括一部經所要說的要旨。尤其是這部「妙法蓮華經」的五字經題,可說是包含了全部宇宙的真理,總攝了八萬四千法門的要義,包括了五千五百卷經的精髓。如果廣開來詳細的解說,就是天臺三大部的浩瀚典籍也無不盡在其中。
  本經的梵語原名,應該叫做「薩曇芬陀利修多羅」(Sadharma Pundarika Sutra)。「薩曇」,翻譯中文為「妙法」;「芬陀利」,翻譯中文為「蓮華」;「修多羅」翻譯中文為「經」。把這部經由梵語而譯成中文的,就是前面所說的從西域龜茲國到中國來而成為佛教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翻譯家之一的鳩摩羅什三藏法師。
  妙法蓮華經,是釋迦牟尼世尊晚年在王舍城東北耆闍崛山(又名靈鷲山)的地方說的。當釋尊宣講這部經的時候,集合在耆闍崛山上的聽眾,有以文殊、觀音為首的大菩薩八萬人,有以摩訶迦葉、舍利弗等為首的大阿羅漢一萬二千人,其他還有天(天是天界諸神的通稱),龍(龍是龍神),夜叉(鬼神)、幹達婆(樂神),阿修羅(最暴惡的神),迦樓羅(譯為金翅鳥,一切鳥中之王),緊那羅(歌神),摩睺羅伽(鬼神的一類)等的八部大眾,還有王家的佛教信眾如國王、大臣、富豪、學者等等,都集合在耆闍崛山會場上來聽世尊說法。
  妙法蓮華經所以要稱為妙法,因為全經所說的教義(法)是甚深微妙的。這妙法的法,是指「十界十如權實」的諸法。十界是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人、聲聞、緣覺、菩薩、佛界。在這十界中,又各各具有十如是。
  「如是」,是與真如沒有分別,好像是如實如常,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如是共分十種來說明,我們先就十界中的人間來說:人間一定有人間的相,這個就叫「如是相」;有了外相一定有相當於他的性質或本性,這是「如是性」;有了外相與性質,這就是體,叫做「如是體」;體必定含蓄著力量,所以叫「如是力」;有力就會向外工作或作業,這叫「如是作」;作就是行為,以這作業為原因叫「如是因」;助成增長因的叫「如是緣」;由因與緣的結合而有「如是果」;例如人是由於前世的因,受了今生做人的果,可是同在人間的人,卻有貧富、賢愚、苦樂等等的果報不同,這是由於所受的報不同的緣故,所以在如是果之後有「如是報」;從如是相之本到如是報之末,完全是不變的真理,這是受自然法則所支配,無論如何都不能改變的,所以叫做「如是本末究竟等」。
  從人間界具有十如的道理看來,其他九界各具十如也就可以明白了。
  進一步的來說,十界當中,每界都具有十界,因為有性具與性起不同的關係。比如地獄界就具有其他的九界,那人間以上的善界,或出世的四聖法界,當然是都具有的了。可是他所具有的這些界,只可謂之性具,因為他們的起心動念,都是屬於惡的方面,由於光是有惡性的活動,因而才受地獄的果報。
  反過來說,佛界也具有其他九界的性,但也只是性具,而不是性起,因為佛之所以為佛,是單有善的性起,所以才能放佛界的光明。這種說法,誠是天臺教理的巧妙真理,我們都應該把它時時刻刻的放在心上來觀察,因為這就是切實的修持,不可把它當作一種純理論來看。
  現在放下地獄與佛界暫且不談,單從人間界中具有十界的道理來說一說,就可以看出人間在一界中是怎樣的具有十界了:

    嗔恚──地獄
    貪欲
──餓鬼
    愚癡
──畜生
    嫉妒
──修羅
    五戒
──人間
    十善
──天上
    四諦
──聲聞
    十二因緣——緣覺
    六度——菩薩
    究竟——佛界

  試從我們人類自己的內心來省察一下,就可知道在一日之中是有十界的因生起了。人在一天之內,所生起十界的因,到底是生起人類以上與諸佛菩薩齊肩的善心多呢?還是生起人類以下地獄餓鬼的噁心多呢?當一個人在早上起身的時候,總覺得心裏如朝日的上升,如晨空的澄清。到了早餐的時候,因了飲食的好壞,就會生起不平的心。當那嗔恚心的生起,就是地獄的心生了起來。及至向鄰人或家族起了爭執,就生起修羅鬥爭的因,生起愚癡畜生的因。感覺肚子在饑餓著,那就是生起餓鬼的心。人們受著外境的牽制,其淺薄的情形就是如此。
  有一句叫做「吾日三省吾身」的話,這個三省吾身的決心生起,就是人間具有佛性的證據,也就是有佛界智慧的開始,如是把其他的九界拿到我們自身上來比一比,則人間具有十界是很明顯的了。其他九界各各具有十界,准此也就可知。
  拿權實來說,從十界中的地獄到菩薩的這九界,都是指的權,唯有佛界才是實。以迷悟來分,因為九界是權,所以是迷界;因為佛界是實,所以是悟界。因此,所謂妙法,就是指的這十界十如權實的諸法而言。
  甚麼叫做「妙」呢?換一句話說,不可思議叫做「妙」。不管是說十法界,不管是說十如是,都是天地間的自然法則,而在一念心上之所具有的。如果講到自然法則的話,那就不是外道的無因無果論了。十如是完全是照因果律所顯現的因果法。因此從自己能顯現十界這一點來看,除了說它是妙法以外,還能說出別的甚麼嗎?如果你作了地獄的因,就是你怎樣的厭惡它,也必然的要感受那地獄的果報;作了畜生的因,就必定墮在畜生界中;這是自然的法則,既不是佛所作的,也不是凡夫說離就能離的。由此類推,則作善因而感善果也是如此。這個都是十如是的法則,是不能移動的,法爾如是,三世古今,儼然長存,除了說他微妙不可思議,實在沒有別的可說。
  有一點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說妙法即是宇宙的真理,如果把妙法說為宇宙的真理,那就是變成哲理了。這裏只能夠把十界十如權實的妙法,就那樣子放在心上,當為真理就可以了。
  如上所說的妙法,若拿我們人類的心來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十界的因,完全是由於一心的迷悟而升沉的,一點不昧因果律。如果能這樣的認清,就能發現觀音普門示現救濟的重大意義,而一心稱名的意思,也就是更進一層的瞭解了。
  甚麼叫「蓮華」呢?
  妙法蓮華經這名稱是羅什三藏法師翻譯的,梵語的原文是「薩曇芬陀利修多羅」,「薩曇」是「薩達磨」的略稱,「芬陀利」本是叫做「芬陀利加」,若要詳細的知道,在法華玄義第八卷上把「薩達磨」,「芬陀利加」,「修多羅」,解說得非常詳盡。
  「薩」,在羅什以前的竺法護譯為「正」,到了羅什法師時才譯為「妙」,「達磨」即是法,所以叫做「妙法」。
  「芬陀利加」譯為「白蓮花」比較正確,本來應該稱為「妙法白蓮華」,簡稱之為「妙法蓮華」。
  把「妙法」與「蓮華」結合起來,是取「當體蓮華」與「譬喻蓮華」兩種意義。當體蓮華是取義于蓮華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謂妙法,本來就是清淨的,那個清淨的妙法,就好比入污泥而不染的蓮華。譬喻蓮華是取義於花與實同時俱有。大凡一種植物,都是先開花,等待花落了的時候,才會結成果實。可是唯有蓮華當開花的時候,在萼的地方就已有果實的台座。以花果同時的蓮花,而來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九界眾生以迷為因,佛界以悟為果。根據上述的十界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當中具有眾生界,眾生界當中具有佛界,從因中有果,從果中有因,生佛不二,因果同時,誠然像蓮花的花果同時生出相似,所以取義於譬喻蓮花。
  甚麼叫做「經「呢?
  「經」的梵語叫「修多羅」。正譯為「契經」,就是在上能契合諸佛所說的真理,在下能契合眾生的根機,所以叫做「契經」。同時,經還有貫穿與攝持的兩種意思。貫穿是說如來說法的意義本來是一貫的;攝持是說如來普遍攝化眾生而沒有遺漏。還有如來金口說的教,是亙古今而不易的,所以名之為「經」。
  關於「妙法蓮華經」的四字經題的出處,在法華經中的方便品中說:「如是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優曇缽華」,或叫「優曇缽羅華」,或名「謳缽羅花」,譯為「青蓮華」,這是一種祥瑞的花,雖然是有名字,但在世間上通常是見不到的。相傳在如來生時,或金輪王出世時,曾一現這種花。如來開顯法華的妙法,好像是開放了這稀有的瑞花,這在方便品中說得非常明白。

    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音」的這個名詞,有種種不同的翻譯。羅什譯為「觀世音」,稱為舊譯;雖同稱舊譯,但竺法護譯為「光世音」;到了玄奘的時候,又譯為「觀自在」,稱為新譯。
  這些不同的翻譯,那一種是正確的呢?玄奘的翻譯似拘泥于原語,羅什的好像是意譯。
  觀音的梵音本來是「阿黎耶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Arya Avalokite svara),現在逐字解釋如下:
  「阿黎耶」,華言譯為「聖」,是尊稱的意思。
  「阿縛盧枳多」。是觀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簡稱為「觀」。
  「伊濕伐羅」,是堪能之義,把他做為名詞,就變成「君王」或「君主」的意思。
  從上面的幾個解釋,把名詞與動詞取自在之義為「聖觀自在」,略稱「觀自在」,較為正確一點。所以玄奘慈恩傳說:「舊譯為光世音或觀世音,皆訛謬也。」
  那末,羅什翻譯的「觀世音」,難道就錯誤了嗎?那並不是的!我們從羅什的譯風來看,從經文所說這位菩薩的誓願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是不錯的了。這如本品的經文釋尊開始就說:「善男子!若無量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的名詞,就是從這段音聲的文字而來的,而且這段文字在普門品中,又特別佔有重要的意義。
  在密教裏,說這位菩薩是司如來大悲總德,為阿彌陀如來的因位首座。通常彌陀左右的二大士,就是觀世音與勢至。觀世音是司慈悲門,勢至是司智慧門。觀世音與勢至這都是為人所熟知的。
  玄奘法師所以要把這位菩薩譯為「觀自在」的原因,是因為這位菩薩欲使眾生觀察諸法而得自在的緣故。
  羅什法師所以要把這位菩薩譯為「觀世音」的理由,是因為這位菩薩觀察聽聞眾生的一心稱名,而來救諸世間憂惱的緣故。
  羅什與玄奘二法師的翻譯,都得確當,都有意義。
  其次,我們來談談觀世音的淨土,什麼才是觀世音的淨土呢?
  原來觀世音的淨土,叫做「補陀落」,或叫「補陀落伽」(Pratalaka),通常都是叫補陀落的多。根據慧音義卷下說:「補陀落伽山,譯為小花樹山,這個山中,有很多小白花樹,其花很香,香氣遠播」。華嚴探玄記第十九卷上說:「印度名速多羅山,此無正翻,以義譯之,則名小樹蔓莊嚴山」。在十一面經,和華嚴經,都曾說到這個山。
  因為信仰觀世音盛行於東方,所以在東方到處都有補陀落,南印度的南部,中國的舟山群島,這都是東方比較大的補陀落。
  在中國,文殊的淨土是五臺山,普賢的淨土是峨眉山,地藏的淨土是九華山,觀音的淨土是普陀山,合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在西藏首都的拉薩的喇嘛法王宮為補陀落,說法主為觀世音的化身。
  其他供奉這位菩薩的處所,皆叫補陀落。
  從普門示現的誓願說其理想,那就是欲使這個娑婆世界完全成為補陀落。
  關於觀音的異名,在諸經中有如下的稱號:
  普門品中,稱為施無畏,或稱淨聖。
  請觀音經中,稱為大悲施無畏。
  悲華經中,稱為正法明如來,或稱為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
  觀音授記經中,稱為大悲聖者,或稱救護苦難者,或稱普光功德山王佛。
  真言儀軌中,稱為大慈大悲主。
  金剛界曼荼羅中,稱為金剛菩薩。
  我們知道了觀世音菩薩不同的名號以後,再來研究什麼叫「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新譯為「覺有情」。僧肇法師的維摩經注第一卷上說:「菩薩具稱為菩提薩埵(Badhisattva),菩提是佛道之名,薩埵秦譯為大心眾生,有大心方能進入佛道,故名菩提薩埵。」
  阿毗曇說:「菩提雲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此人發廣大心,求無上道,救度眾生,故名菩薩。」
  大論釋說:「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就眾生,以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說:「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以化他故,名為菩薩。」
  「菩薩」,譯為大道心眾生,或覺有情的意義,已經是明瞭的了。可是,阿毗曇的解釋,與大論的解釋,其意義有著不同,現在辨說如下:
  阿毗曇的解釋,謂菩薩發大心是為眾生而求無上道之意,這與普通所解釋的覺有情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是相同的。但根據這個解釋,則菩薩似乎沒有究竟覺悟了的,但大論釋說:「菩薩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薩」,則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因為自己覺悟,才能用佛道廣度眾生而應病與藥的。
  我們現在所講的觀世音菩薩,如大慈心陀羅尼經中所示,他是過去正法明如來,早就成佛了,由於大慈悲心的驅使,才特再示現菩薩,隨緣度化,這與一般為眾生而上求大覺的人,當然是很不同的。因為他是覺悟了的大菩薩,比較兩說,以大論的解釋較為確切。
  普門的「普」字,是說觀音的眾德普具。實在說來,觀音不單是普具眾德,而且有大悲救濟的活力,所以「普」是普具大悲救濟之光,而到處應現的意思。
  「門」同是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的眾生有種種不同的類門。所謂「普門」,是說眾生的機類雖有千差萬別,而觀世音菩薩則能普應群機,無不示現。中國古德說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兩句話,可作觀世音菩薩化現三十三身普門示現的最好寫照。
  「品」是品類,謂在同一部經中,區分有幾類,秩序井然,不紊不亂,如法華經分二十八品,藥王菩薩有藥王菩薩品,妙音菩薩有妙音菩薩品。觀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

    五、無盡意發問

  這部普門品,從頭到尾都是說的信仰觀世音菩薩,全文分為長行與偈頌的兩大段。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偈頌像韻文體的詩歌。因為偈頌是長行的復述,所以,普門品中的要旨,完全包含在長行中。長行又分為兩段問答:第一段是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而得名。第二段是問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是以什麼方便,而為眾生說法。現在將第一段的發問解釋如下: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無盡意的問話,也可以作為本品的序分看。
  「爾時」,是指什麼時候說的呢?依智顗的觀音義疏記上說:釋尊在講完東方妙音菩薩來往品,而即將開講西方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當兒,爾時,就是指的那個時候。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釋尊的弟子,聽完了妙音菩薩來往品,歡喜踴躍以後,希望再聽一點觀世音的發心來生起大眾的善心之時,爾時即指大眾均在希望之時。所以,爾時有如上二義。
  普門品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前面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在那品末尾曾這樣的說:「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普門品上的爾時,可以取前義。
  普門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的姊妹品,前品妙音菩薩現色身三昧在三界六道中,到處示現,說法度生;本品是說觀世音菩薩示現色身三昧,隨類化身,說法度生的情形。
  「爾時」雖然普通的看法,是二十四品講完,二十五品開始之時,可是,在獨立讀誦普門品的時候,不一定說爾時是二十四品講完之時。所以,從佛方面講,爾時就是佛觀機當講普門品之時;在眾生方面講,爾時是眾生因緣成熟要聽普門品時。其實,不管什麼時候也是爾時,爾時是無限的。
  「無盡意菩薩」,是東方不眴世界普賢如來的補處菩薩。東方不眴世界,是只有菩薩沒有聲聞,沒有緣覺的國土。普賢如來是那裏的教主,這位菩薩是在如來之下,補助教化的。可是現在他受了如來的慈命,到娑婆世界來補佐釋尊的教化,因此靈鷲山法華會上的坐列之中,也有他的一席。現在由他出現發問觀音菩薩的因緣,意義是很深的。
  「無盡意」,是沒有窮盡,無量無邊的意思。因為這位菩薩,以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果無盡,而菩薩度生的悲願也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
  照以前所說,法華的妙理是諸法實相。有些不知萬象是由差別因緣所生的假相,而執著為有的,那就是凡夫的迷界。依因緣的存在,執一切皆空,這是小乘或權大乘。在實大乘中,從萬物差別來說不偏於有;從萬物一體來說不偏於空;認為無盡相關的萬物,都是諸法的實相。天地萬物,都是相施相惠以利他,這實在全是菩薩的願行。光利自己,這是聲聞緣覺不明白世界相施相惠的原理。這一位無盡意菩薩,以無盡的大悲,濟度無盡的眾生,這無盡即是大乘的根本之義。觀世音菩薩,名遍十方,望重群賢,普門示現,悲願無盡,所以與這位菩薩出問,意義實在深長。
  「即從座起」,將要聽聞釋尊說法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從自己的座位上起來,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端正頂禮,這是向釋尊問法的開端。
  在天臺的觀心釋中說:「空即是座,於此空無所染著,故謂之起」。這位菩薩,就是常以諸法皆空為座。原來,離開有空二邊才能證得中道的實智,所以于諸法皆空之座,亦不染著。諸法皆空是平等門,現在這位菩薩奉了東方不眴世界教主普賢如來之命,到靈鷲山釋迦的法華會上,應機發問,因此從平等空座而起,現起差別眾生的有門,所以說「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這就是我們披搭袈裟的樣子,以袈裟覆蓋了左肩,袒露出右肩的姿態。在印度,袈裟所以要露出了右肩,那是為了做事的時候比較方便,為了替師傅作事時有莊重的儀錶,就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所以,我們在禮拜佛菩薩的時候,模仿這偏袒右肩的印度之風。依觀心釋的解釋,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諦的權實二智,空諦是實智,實智是不可說,所以左肩覆蓋;假諦是權智,所以右肩露出。或者說,左肩表禪定,右肩表智慧。現以袒露右肩,即是從禪定起而開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合掌,是雙手的手掌十指相合,叫做合掌。在印度,這是表示對上的一種恭敬的禮節。進一步的解釋合掌,兩手十指,相當於十界,把它合而為一,成為十界一如,是表示眾生與佛,迷與悟,是不二的。
  無盡意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著法王座上說法的三身具足的釋迦牟尼佛,起如次的發問,即是「而作是言」。
  現在所說三身具足的釋迦牟尼佛,關於三身之義,實有一說的必要。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真如之理,體驗到了這個的,即是圓滿法身;報身是以體得之理而顯佛智是為報身;隨緣應現,廣度眾生,是為應身。釋迦牟尼,就是具備了這三身之德。
  從「爾時」到「而作是言」,是本品的序分。從「而作是言」以下的長行,到後面重頌的覆述,乃至直到重頌最後的一句「是故應頂禮」,是正宗分。自「爾時持地菩薩」以下,是流通分。
  「而作是言」以下是無盡意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的問話,也就是正宗分的開端。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無盡意菩薩問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以什麼因緣而得名觀世音的呢」?此處經文,並不須要特別解釋,只須來解釋一下「世尊」。
  釋迦牟尼佛,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于世出世閑最尊無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就是如來十號的總稱,這十號是據如來之德而立的十種尊稱。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

    如來────從真如實相而來。
    應供
────具有受一切眾生供養之德。
    正偏知
───得平等正覺。
    明行足
───具足妙行。
    善逝
────猶如妙德,以無量智慧,而能斷諸煩惱,以趣佛果。
    世間解
───具足世出世間之智。
    無上士
───超出一切有情,最勝無上。
    調禦丈夫
──調禦一切煩惱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師
───為一切人天師表。
    佛
─────是佛陀的略稱,又作浮圖;譯為覺者,覺有自覺,覺他,覺
          行圓滿的三覺。自覺是自己得到菩提涅槃的妙果,再來教導
          一切眾生是覺他,以此二覺圓滿,名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
          ,萬德具,即稱為佛陀。

    六、釋尊應答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段文,是釋迦牟尼佛的總答,是一卷普門品的大綱。觀音菩薩的悲心和誓願,眾生稱念的方法和得益,完全包含在這段文句之中。普門品中,即以此為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翻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來由,也是從這段文中來的。
  「佛告無盡意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善男子」,此是直指無盡意菩薩。
  這段文中,包含了三點要義。但眾生與諸苦惱,實有先來說明的必要。
  「眾生」,梵語是「薩埵」,是一切生物的命名。稱一切生物為眾生有三點理由:
    一、與眾共生於世。
    二、眾多的因緣和合而生於世。
    三、受生於眾多之處。
  眾生這一名詞,本是舊譯,玄奘的新譯改為有情,以別於一切無生之物。
  在本文裏說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如地獄界的眾生,餓鬼界的眾生,畜生界的眾生,修羅界的眾生,這些被苦惱煎迫著的四惡趣眾生,實在已有無量無數。但佛陀講經全以人間為物件的中心,觀世音菩薩,是娑婆世界大慈大悲的救主,那些眾生,在人間也可以看出來。好比,世間的人,在每一天之中,有時生起嗔恚的地獄心,有時生起貪欲的餓鬼心。有時生起忤逆亂倫的獸性心,所以,人間就具有了四惡趣。
  「諸苦惱」是指後面所講的七難,三毒等苦。因為這一節是總答,下文才來分別解說。所說的那個苦惱有各別不同,除了七難三毒之外,尚有四苦八苦等。這些苦惱,完全是人間內心的地獄苦惱,餓鬼苦惱,畜生修羅苦惱。然而,要詳細看看這些苦惱的本源,就可知道由於求生的欲望而起。
  人要求生,沒有比得上這種欲望更強大熾烈的,所以這個欲望即是引起一切諸煩惱的來源。
  「聞是觀世音菩薩」,這一個「聞」字,是從「耳根圓通」一義而來,「耳根圓通」與「一心稱名」「皆得解脫」,為這段總答文中的三大要義。
  「聞是觀世音菩薩」,是說眾生聞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名號。眾生若聞之而稱名,則觀世音聞其音聲使他皆得解脫一切苦難。「聞」字,眾生聞觀音,觀音聞眾生,菩薩與眾生相聞,相應,於是就顯示了感應道交之妙。由於耳根所聞,菩薩與眾生才能感應融通,所以叫耳根圓通。
  楞嚴經中說聞字有三真實:
    一、通真實,耳與目不同,有障礙物,目所不見,而耳卻能聽聞一裏之外的音聲。
    二、圓真實,目只能用在正面看,而耳朵不管前後左右,都能聽到聲音。
    三、常真實,過去的事,能夠傳到現在,現在的能夠傳到未來而能不變。這三點皆是耳根優勝之處。
  又可以這樣說:娑婆世界的教化,以聞音為主。為救一切眾生的苦惱,所以觀世音菩薩含有為娑婆世界人間救主的意義。
  「一心稱名」,這是說眾生如果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被此菩薩救濟,關於這點,應該要特別的注意。
  先說「一心」,一心就是念於心中的那一種念。念念與觀音合而為一,沒有他念混入,叫做一心。次說「稱名」,稱名是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心稱名,務要注意稱名上面,所冠的一心二字。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觀音,觀音是我,而不覺出之於口,那才是稱名的音聲。有人說,一心稱名,我們只要心中稱念,口不必出聲,豈不是也可以嗎?如果這樣講,這是迷於理和違背自然的說法。常聽到世間上人說:「只要你心誠,你不求菩薩,菩薩也保你」,這種話不能不說他是錯誤的想像。不過,這句話,也可作為只是口頭稱念,而不誠心的一種警策之言。
  我們的身心,本來就是一如的,所謂誠于中形於外。現在眾生假若有誠誠懇懇的一心,必定發之於外而為稱名的音聲,這是自然的道理,也是稱名的真義。不但是如此,真誠懇切之念越深,就越能體驗到大悲感應賜給的安慰。一旦達到那種境地,就是叫你不要稱名,你也不知不覺的流出感激之聲來了。好比是遇到一個凜冽的寒天,或是一個炎熱的暑天,雖然不是有意的,可是在你不知不覺間,口中自然會流出冷呀熱呀的話來。
  現在我聞淨聖(即觀世音)之名而稱念,淨聖聞我一心稱念之聲而施救,這是耳根圓通。從口頭必定要發出「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方能達到聞字的真義。
  細細玩味關於「一心稱名」這四個字,第一在自己必定要首先把自己這個人親切的了知。佛教所講的世界問題,宇宙問題,那是第二第三的事哩!
  學佛,就是學自己。一切都是自己一人的問題。到底要把自己做成怎樣的呢?若果細細想想這個問題,就找不出一個著落來;可又不能等閒視之,那末,本心就現出來了。在起信論方面來說,因為救濟被無明隱蔽的自己,通常謂之真如緣起;然以無明為中心,又可說是無明緣起。
  簡單的來說,就是起信論,唯識論,也不是說的字宙問題,而是說的自己問題。起信論所說的無明,唯識論所說的阿賴耶識,皆是指自己心中所存的「我」的異名。
  為求自我的解脫即要想出種種方便來救度那個從我方面而執著的自己。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才有起信論,唯識論之作。世尊四十九年的說法,三藏十二部的經典,歷代祖師的出現,無非也是為的這個問題。
  所以這一卷普門品,也是完全為了救一切眾生的「我」,除此而外,也無其他。
  在前面諸苦惱的地方講過了,「欲望」是一切苦惱的來源。但進一步的追問:欲望又是從什麼而來的呢?這可以肯定的說一句:是從有我而來的!眾生執著無明的我是「我執」,從我執生起我所有這是「法執」。眾生在迷途上彷徨,受一切的苦惱,造一切的罪惡,均由這我執與法執而來。
  真實的來說,人在世間上,就好像是空花水月,或是一場戲,只是虛偽而沒有真實。把一個我,完全給貪嗔邪惡充滿著。道一個醜惡的自己,污穢的自己,是很不容易看出來的。若要觀察它,必須要以真實不虛的大悲明鏡來顯照。這個真實不虛的明鏡,即是早念暮念,不離大悲觀世音的慈顏和名號。
  本來我執與法執,實是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業系苦相。在人間的凡夫,若想把這個斷除,成為無垢清淨,幾幾乎是不容易看出來的。唯一能看出來的只有一個時候,這是一個什麼時候呢?就是轉有漏為無漏,舍生死得涅槃的時候。
  人把死擺在眼前,知道即將要死的時間,那是最神聖的,最真實不過的。
  人們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使你是一個罪大惡極之人,在你將要死的一刹那,你也會立刻轉變過來的。我們不要詛咒死,死是誰也免不了的,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世間的實相。問題不在於死不死,而在死時有沒有把握,有把握的死,那又有什麼可畏?
  死是人之一生的最終,像是炮轟的一聲響,在那時候,沒有什麼值得你留戀的,好像是紅爐上的一點雪花,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價值,天下的財寶都將與自己無關。
  所以,人若好好的來想想,實在是很孤獨的!跟隨自己的唯有一生的善惡業,其他什麼都沒有。在世的時候,一切欲望,苦惱,皆由我法二執生起,遇到即將命終之時,你所妄執的一切,沒有那款是你的。想到這點,在生之日,何必去妄執這樣那樣,以自苦惱呢?
  「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說解脫的什麼呢?這是說的解脫諸苦惱。這個解脫並不是像解除有形的束縛叫做解脫。
  我們皈依大悲淨聖,依照前面所講的一心稱名之力,就是解脫諸苦惱,這有兩種利益:
  第一種利益是若能將虔誠的真心,口頭的稱念,端正的合拿,把這三業合而為一,這樣一心稱名,即能感得悲智圓滿,不為煩惱泥水所染的觀世音菩薩的慈光攝取。我們的身心,就會違離根本的苦惱、無明、惡業。日常有了那純潔崇高的信仰,一切的淨業即能成就。
  這是由一心稱名之德所來的第一解脫。
  第二種利益是根據因果曆然分明的道理,眾生即使身在生死之中受著苦惱的果報,如能充滿至誠的一心稱名,必然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不覺其苦為苦,而從苦惱中解放出來,這是第二解脫。
  觀音靈感功德是很大的!一心稱名即能解脫一切的苦惱。因為我們給與生具來的苦惱終日纏繞著,不能離開,唯有以一心稱名的力量,雖有一切的苦惱,亦能忍受,這就是功德的自然顯現。這就是皆得解脫的功德,這就是從一心稱名的至誠而修來的功德果。
  不管是耳根圓通也好,一心稱名也好,皆得解脫也好,都不是單從理論上去解釋的,歸根的還是身口意三業的相應。如果一心稱名,自然就因耳根圓通而承受解脫的妙果,所以欲達到身心歡喜的時節,必須一心稱名。
  講到解脫苦惱使自己能達到自由自在的境地,一般人覺到有點不大容易的樣子,其實,我們給我執的繩索,煩惱的鐵鎖,重重的束縛著,一點得不到自由,當然是很苦惱的。但是,這個繩索或鐵鎖,決不是從外而來束縛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替自己用繩索和鐵鎖綁起來的。過去有一個人這樣問:
  「和尚!請你指示我解脫的法門?」
  「誰縛汝?」和尚這樣的反問。
  從這反問中,可知沒有誰纏縛著我們,完全是自己纏縛著自己,即是所謂自繩自縛的。
  我們既然知道是自繩自縛,如果能以平等之心解除我執的繩,以慈悲之念打斷煩惱的鎖,則觀世音即時示現給你解脫了。
  去了我執的心,獲得自他平等,體認到我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我,到了這種平等大悲的境界,我們的心,已的確可說是脫離污穢而變成清淨的了。
  這時,觀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如果我心與菩薩心合而為一,自然就脫離我執所受的苦惱,棄舍妄念所起的雜慮。如是清淨之心,叫做一心。所謂一心,就是唯一不二。沒有兩樣的心,唯是一念清淨,沒有絲毫的迷妄,這是由於一心稱名所得的心境,也就是觀世音給你苦惱的一切解脫。

    七、冥益

    1、七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這段是說冥益中的七難。七難,即是火難、水難、刀難、風難、鬼難、囚難、賊難。
  這裏先講火難與水難:
  照本文看來,若有執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無論在什麼大火之中,也不會恐怖火的燃燒,這是由於菩薩的威德神通之力的緣故,這是很容易瞭解的。持名的「持」字,是執持,念持的意思。以恭敬誠懇,堅定來持誦觀音的名號,即是一心稱名之義,所以「持」字為一非常有力的字。
  我們若要免除一切災難的話,必須要信仰觀音的存在,觀音的威神之力,觀音的靈驗功德,不是這樣則不易得到菩薩的感應。
  這個七難全是從外界而來,招致這些的是由我們的心。好比火難,就像是心中的嗔火。佛遺教經上說:「嗔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這嗔煩惱,就好比這種猛烈的大火。火宅似的三界,也由煩惱的熾盛而來。這嗔恚的火,不是在外邊,而是在自己的心內。嗔恚到厲害的時候引起對人的怨恨,由怨恨而發出行為,對他人生種種的危害。這從道德上看,既不是一種好的事,從信仰上看,更是不要說了。所以嗔恚之害,能滅諸善根。
  這個嗔恚之火,是怎樣生起的呢?是老執著自己,為著自己,從我慢而起的。有一個人,向有名的盤桂和尚這樣問:
  「我有一種容易發怒和天生暴躁的毛病,真是沒有辦法,請你用什麼方法替我醫治一下好嗎?」
  和尚說:「噢!這病倒很希奇得很!天生就會暴躁,更是有趣。老衲卻沒有看過暴躁的病是怎樣的。你拿出這暴躁的病,給老衲看一下好不好?」
  和尚這話,說得那個人非常窘困。
  「和尚!那是做不來的,這種病怎麼能夠拿得出呢?」
  「你看!我叫你拿出來,你卻拿不出來,可知不是天生的病了,是由於嗔恚而起的呢。」
  這一句話,說得那個人目瞪口呆,暴躁的毛病從此也就好了。
  照這樣看來,暴躁也是我們的火。
  這段文有火難與水難的二難,持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古來祈求免火災,水難,也就是根據這段經文來的。
  照前面所講的火水不限定就是有形可見的火水,好比我們受了他人的詈罵,侮辱,嗔恚的火就在胸中燃燒。心裏一發怒,則義理人情一點都不顧及,這就是無形的火,假若再高聲的回罵起來,表現在面容上的怒相,那豈不就是有形的火嗎?
  古人說:「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人若能壓制了嗔恚之火,有著從容不迫和安靜的心時,就會明白義理人情了。所以平時能夠壓抑了嗔恚的念頭,則不論遭遇到任何逆境,自己都能保持坦然平靜的心胸,那就算超越了毀譽褒貶,達到蘇東坡所謂八風吹不動的境地。我們可以這樣試想,假使人家罵我,我們就發怒,你自己站在對方同一地位,對方實際上是一位君子,而來罵自己的行為,那就是自己的不對;若對方是一個小人的話,你把自己也站在同等的地位,那就更不如他了。所以君子批評我們的時候,應該反省,這是我們的錯誤;小人批評我們的時候,不要和他一樣的見識而去認真,什麼怒火也就不會燒起來了。然而,人類即使知道這個道理,實際是做不到這樣子的。日常的生活中,雖然一點點的小事,被人家說了些什麼,心頭就會不由自主的發怒,怒火一起,什麼心愛的東西都可將它毀壞,實在說,人類的心,就是三界中的火宅一樣。
  人的心中因為有了這欲望的火焰,有時不能如自己的希求,忿怒的火就燒起來。不能如意,這本是娑婆世界的常情,若要熄滅這些心中的火窟,唯有用智慧的水澆潑。
  世間是不能如意的,能如意的只有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雖是如意的,但因有時處理不善,而又不如意起來。由於不能如意,所以就苦惱煩悶。來探求他的原因,是因沒有修得真的智慧。智慧不夠,對於事物的看法,常常把它看成兩個以上,想要這樣做,又想要那樣做,於是蓋覆了內心智慧之光,而生起種種迷惑,煩悶,苦惱來了。
  宇宙的萬象雖有差別,但他的本源則是一個,如把這本來從容安靜的心恢復到自他絕對的平等上去,則生死,苦樂,快不快意等,固然都不能使令我們動心;就是宇宙的一切差別現象,也就都不能夠迷惑我們了。果然這樣,可說已修得大智慧。由於這種智慧,就不特能夠有忍受一切毀譽褒貶的大勇猛心,並且利益一切的大慈大悲的平等心亦生起來了。
  由這慈悲心運用大智慧,就能勇猛發揮而表現于行為了。
  觀音菩薩,不單是大慈悲的權化示現,而且以大慈悲運用大智慧和大勇猛來解救眾生。若能以這菩薩的心為我們的心的時候,其威神之力,就是藉這菩薩的大慈悲救度眾生的勇猛不可思議的威力,就能到達雖入大火,亦不能燒的境地。古人說:「滅卻心頭念,火燒亦清涼」,就是這種境界的形容。
  可怕的嗔恚之火,已如前面講過了。當這嗔火將要燃燒我們身心的時候,我們如果一心稱名,以此稱名功德,就能免除火難,這不也是由於菩薩的威神之力嗎?
  「威神力」,就是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其中慈悲,可以稱為悲水,就是以水比喻菩薩的慈悲。在胸中嗔恚之火燃燒起來的時候,如果一心稱名,觀音的威神力,就成為悲水,而來消滅你的嗔恚之火了。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七難中第二水難。
  眾生若在大洪水中漂蕩,將要遭受溺死之苦時,如能一心稱名,就可得到達淺處而被救。大洪水,不僅限於河中,也可看作漂于大海之義。
  這個大洪水,仍然可以從精神上去考察:
  我們是在生死大海中漂蕩著,貪生厭死,是人之情,尤其我們陷在愛欲的水中,而這愛欲之水,最易導人走上迷途。在這個世界上,有著種種的愛欲在誘惑著我們,因而不知有多少人,以此就招致了身敗名裂。
  四十二章經中說:
  「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
  「汝等行者,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因為人間有愛欲,所以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為此而誤入迷途,有無數的人為此而不能上進,甚至有的把家和身都毀滅了。但是,這愛欲究竟是怎樣生起的呢?我們知道,嗔恚是由於不高興而起的,反過來說,愛欲就是從歡喜而起的。如為愛戀心愛的情人,而對他人做出不講義理的事情,甚而至於雙親的意見,友人的諫言,都把它一腳踢開。社會上很多的青年男女,為此而不顧事業,不管前途,像這樣沉淪於可怕的愛欲之中,就是身敗名裂的根本。
  沉溺在愛欲漩渦的人們,大都是從堅強的我愛來的,如把我愛稍稍轉為稀薄一點,像觀音那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心,則自然不會因自己的情欲而有不利於他人的事情發生。
  話雖這樣說,但我們畢竟幾乎都漂流在愛欲的大海中,已經快要到達沉沒的地步了,但我們仍然執持我執,我見,不知自覺,不知回頭,真是可歎!
  如在這個時候,想起觀世音菩薩的平等大慈悲心,把那彼此的貪愛之心一下子舍掉,則我們的心光猶如明鏡,那就可以得到雖映現萬物,而不執著萬物的大智慧,也就有了斷除愛著的大勇猛心。照道理再不會有愛與不愛的差別,一切都是平等,沒有美醜的觀念,沒有憎愛的區別,就更能夠斷除為生死根本的一念貪愛。這樣,本是沉淪在愛欲的大海,漂蕩在驚瀾怒濤中的生命,也就能夠漸漸的浮到淺處了。
  從這個愛欲的大海,而漂浮到淺處,除了一心稱念觀音的功德,那是很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來救濟的。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段文是七難中的第三風難,又叫做羅刹難。這裏所謂大海,是眾生為了探求寶貝而經過眾寶所聚的大海,這個大海就是所謂佛的大海。寶貝的數目有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真珠等。這些寶貝,都是希世的珍品。
  就其中的硨磲來說吧,硨磲叫寶石,它的形狀說是像個車齒,體質非常的堅固,顏色非常的光彩,和真珠同樣,是貝類所產。但這是說的有形的寶石,而實際上這是指的精神上的聖財。
    一、信財
  智度論說:「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學佛者如沒有虔誠的信心,那斷不能得渡佛法大海的。信的反面是疑,如疑心生起來,就煩悶懊惱,迷失所應行的大道了。末了不對正道去行,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以一線之差,就會踏入迷途。所以一念虔誠的信心,比什麼都可貴。假使心中猜疑,不但不能起信,反而生起邪念,一旦如此,往昔專誠的信心,所獲的一切效果,到這時候,都將會失去。唯有信才是去疑去迷的最好的手段,所以應以金剛不壞的心來相信。
    二、進財
  進,詳細的說,應為精進。精進,是精勵進取之義,即向正道精勤努力的走去之謂。如果不明白此義,再好的宗教,也不會有所得。俗諺說得好:「流一滴汗,有一分的收穫」,沒有精進,決不能得到真實的法味。
    三、戒財
  戒是防非止惡的意義。嚴持佛的教誨,一點不能毀犯,操行方正,遵守一切世間出世間的規律即是戒財。如果不依規律,就是放縱,放縱自然就會墮落,自然就會有不正的行為,所以戒為一切正當生活必要的規則之寶。
    四、聞財
  聞是知的第一步工夫,人若不求知,不受教,則與禽獸相等。聞教,才能知理入道,要知道世間上沒有不聞教而能入道的人。但是,在聞教的時候,又不能沒有虛心,虛心者虛己以接受他人也。這是聞教進道的必備條件。聞了教以後,必需要如理的去實踐實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此處即指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的三慧而言。
    五、舍財
  在佛教中,行慈悲的時候,以舍為最重要,舍的反面是取,取是堅持執著,如果在我們施捨的時候,有一種希望得到報酬的心,那即是取,而不是舍。我們在施捨的時候,要如太陽的光熱,無條件的照耀著大地上的萬物一樣,不這樣就不行。所以菩薩必須要具有四無量心,慈能與樂是慈無量,悲能拔苦是悲無量;行慈悲的時候,一定要知道,這不是別人叫我做的,也不是別人勉強我做的,而是我歡喜這樣做的,這是喜無量;如果帶有不願意或不高興的心情去與樂拔苦,那不叫做慈悲。在慈悲歡喜施捨的時候,沒有要求報酬的心,這才叫舍無量。
    六、慧財
  慧財是智慧的運用,也叫定慧財。定慧財就是止觀。定則攝心不散,止諸妄念;慧則照了諸法,破諸邪見。智慧好似是行路時的眼睛,這個眼睛如果眛了,向什麼地方走都不明白,所以在大智度論中關於佛法的修行曾這樣指示說:「智目行足」,有智沒有行,是跛者;有行沒有智,是盲人。不管是跛者,盲人,都不能夠行路。如果盲人背負跛者,則智的目加上行的足才能夠相助前進。好比有了進財、戒財、舍財,沒有這個智慧的目,也不能夠前進的。
    七、慚財
  慚財,就是慚愧。集論中解釋說:「慚者,于諸過惡,自羞為體;愧者,于諸過惡,羞他為體」。沒有慚愧的心,則不能入道。佛遺教經中說:「慚恥之服,于諸莊嚴,最為第一」!沒有比得上感覺慚愧的心再善美的了。這種心生起,實在可喜!如果慚恥的心生起,則恭敬的,禮貌的心也就生起,而信心也跟著生起了。做一個人假使沒有慚恥的心生起,那實在是很可憐的!慚恥的心,才是佛性,因有了這種心,就能修切實的去實踐智慧,信仰,道德。
  以上的七種,叫他七聖財。這種教法,依據諸經,有很多不同的解說,在你想要獲得這七種聖財,進入佛道修行的時候,如果忽然一陣黑風的吹來,這黑風,即是無明煩惱的迷風,或是一切魔障的惡風。你若沒有堅定不移的心,那麼你要說:「我真傻瓜!上當了!」「學佛有什麼用呢」?「就算得了這種修行吧,也不中用!」對信心起了懷疑,對於精進生了怠念,對於戒律而去毀犯,胡作妄為,都將隨此而起;對於舍又執取了,對於慧又愚癡了,對於慚又沒有恥了,把可以進入大道的心,導向驚濤駭浪之中,漂流到羅刹鬼國去了。
  「羅刹鬼」是梵語,此雲「食人鬼」,即是能吃人的鬼。
  「船舫」的「舫」是兩個併合起來的船叫舫,一般都說是船。這是將色心合而為一,以此喻人的身體的。現在這船給狂風吹得歪斜,像是極其危險的樣子,這是無明煩惱的迷風,在心中掀起貪嗔癡三毒的波浪,這即是惡鬼羅刹之心。假若在這時候有一個人,生起「南無觀世音菩薩」與「平等大慈」的心念,那無明煩惱的狂風就將停息,貪嗔癡的三毒波浪就將平靜,而得解脫這個苦難。所以說:「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這是第四刀難。
  若人面臨到傷害或殺害的時候,能稱念觀音的聖號。那個刀或杖就會一段一段的折壞,既不能打,又不能殺。這個刀杖也決不是指的有形的刀杖,而是指害人的驕慢嗔恚之心。驕是自高自大,慢是恃己淩他。贊自己,謗他人,對比我好的人,不由自主的生起妒忌,這就是刀!嗔是怒目,恚是怒心,這種忿怒的心,就是打人的杖!如果他人以這種心來壓迫我,而我卻以慈悲心去對待他,那他的刀杖,自然就等於斷壞,不能發生作用了。
  所以佛說:「雖以一夫能勝千敵,不如在未勝之前忍辱」。又說:「若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可止爭。」
  江蘇江都地方,有一個老太太王氏,在年青的時候就茹素學佛,信奉觀世音菩薩非常虔誠。十八歲的時候,嫁給劉文藻為妻,生了三子一女。後來文藻死去,她獨自把子女撫育成人,為長男娶了媳婦霍氏。霍氏自從入門以後,氣勢淩人,驕橫傲慢,常常目無尊長,輕侮王氏。王氏以觀音的悲心為心,毫不為意。反而溫言獎譽,備至推崇。有一天,鄰人看不過去,向王老太太說:
  「你的兒媳,怎麼對你毫無孝敬之心?」
  「我家的兒媳非常賢良,她並沒有不孝敬我的地方!」
  霍氏偷偷的在房外聽到婆婆王氏的話後,生大慚愧,非常懊惱!從此,她那像刀劍似的心,就為婆婆的這種忍的柔軟妙方而折斷了。
  這種忍是從什麼生起的呢?是從平等大悲的一念心中之所生起的。法華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當他見到人的時候,必定要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你即使如何的斥駡他,誹謗他,他還是向你說:「我不敢輕慢汝等。」
  有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擲打他,他還是高聲的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因為他常說這種話,所以眾人都喊他為「常不輕」。
  「汝等皆當作佛」的這句話,這是對於別人人格的尊重,能夠尊重別人的人格,自然就不會對人生起驕慢嗔恚之心。當知這位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他以此而警覺一切眾生。
  平等的慈心,就是觀音的心,如果有這種心,別人怎麼能夠加諸刀杖呢?以這種平等大悲的心,願意把自己一切,甚至生命都施給一切眾生,那個生死之苦,在他的眼目中,自然是無所謂的了。
  「平等大悲」,是我們所行的道,唯有這個道,才是永遠的正道。為著這個道,我們應該很歡喜的把生命供獻給他。
  能體會這永遠大道的,是大智慧,從大智慧迸出大慈悲,以至從大慈悲奮起大勇猛的心。
  有大智慧,即能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如能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則生死如同大海中湧來湧去的波浪,是一切因緣和合的假諦。波浪在大海中雖然湧來湧去,可是,大海中的水,一滴沒有增加,一滴也沒有減少,而且波不離水,水不離波。就好像覺悟到生死輪回的此身,當體證得不生不滅的涅槃,再沒有勞心生死的必要。禪宗把這個稱為大死一番的覺悟。
  「大死一番」,是洞悉了生死一如,寄託生死于觀世音菩薩,心中就會泰然了。這是由於沒有他念所致,沒有驕慢之心所致。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

  這是七難中的第五難。「三千大千國土」,就是宇宙的意義。一個日月所照的為一小世界,集合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總稱這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把這個定為一佛教化的國土。離開此佛土,中間隔有十萬億佛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土,這個十萬億佛土,本應稱為無量無邊,但因把抽象的觀念變為具體化,所以稱為十萬億佛土。此處說一佛的教化區是三千大千世界,這也是把抽象的觀念具體化,不必拘泥於確定的數目。
  「夜叉」,是梵語,此雲「輕捷」。「羅刹」,亦是梵語,此雲「可畏」。這兩者都是同屬鬼神的一類。一瞬之間,能飛幾千萬裏。
  夜叉,羅刹既都是惡鬼,若從害世毒人的意義上去看,我們這個世界上就充滿了夜叉和羅刹。這個夜叉羅刹是說的什麼呢?即是一切的誘惑。女色啦,金錢啦,權力啦,名位啦……一切的一切都是誘惑我們的夜叉羅刹。實在數之不盡。
  像夜叉羅刹似的誘惑,又從什麼地方而生起的呢?推究的結果,仍是從我們的煩惱妄想而生的。煩惱雖說是八萬四千,而實際上,也許不祗這個數目。
  我們若把八萬四千煩惱看作土匪,則夜叉羅刹,應是百萬土匪軍中的大將,也就是指的貪嗔癡三毒,而這百萬土匪軍中的最高統帥,就是一念的我執。因為有了這些夜叉羅刹,所以有時候侵入了得意揚揚自以為是念頭。土匪終是可怕的東西,若能除卻一念我執,進入無我的境界,則什麼都可不必恐怖了。但是,以我們的力量,捉拿不住匪軍中的我執統帥,所以八萬四千土匪的煩惱鬼,都來擾害我們了。因為我們有迷妄,所以給他紛擾得就不能夠一心了。
  超日月三昧經中說:
  「魔有四子,一身魔,二欲塵魔,三死魔,四天魔。例如兩木相鑽,則能生火,還燒其木。火不從水出,不從風出,不從地出,四魔亦複如此,皆從心生,不從外來。譬如畫師作像,因緣和合,隨手成事,雖有彩有板有筆,但畫師不畫,則不能為像,百魔亦複如是。己心堅固,而不生起,則無四魔。」
  超日月三昧經中所說的四魔,不過是把天地間佈滿了的惡鬼羅刹分為四類,這四類雖說是魔王,只要心能堅固,則魔王即不能生。想要堅固這個心,不外把一念安住於平等的慈悲,不外委任能夠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不再執著因緣和合的假我為實有。如果能以這個意義一心稱念觀音名號的人,是諸惡鬼不能以惡眼視之,哪里還能再加毒害呢?

【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枷械鎖,檢繁其身,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這是七難中的第六囚難。
  「杻械枷鎖」,杻是手鐐,械是腳杻,枷是頭上套的枷,鎖是縛在身上的鎖。「檢系」,檢叫封檢,系是系縛。意思是:杻械枷鎖,能夠封囚五體,拘束人的自由。
  這段文是說,不論你有罪被縛了,或是無罪被縛了,由於你稱念觀音聖號的力量,杻械枷鎖就能斷壞了。從事的方面去解釋,和所說觀音冥益的其他六難相同,可是,從理的方面說,什麼人縛你?這個杻械枷鎖不外是自己系縛自己而已。
  自己覺得有罪了,因了那種罪而自己感到苦悶煩惱,不能夠得到自由的境地;或是自己什麼壞事都沒有做,而仍有這樣的痛苦來逼迫我,因此怨天尤人,這種責備他人之苦,不是陷於自繩自縛嗎?
  其他還有名譽的杻,利益的械,恩愛的枷,我執的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束縛著我們。如希望有好的名譽,而不能得到;想要得到利益,又不能如願;為了恩愛而躊躇;為了我執而被囚。像這樣存有和罪囚同樣憂心的人,即使他有多麼好的目的,不管他有多少的財產,多高的地位,多好的名譽,他也不能夠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前人有一句話:「不要名,不要錢,不要命,不是這樣不能夠做出大事來」!名利、金錢、生命都不要的人,那是太少了!大多數的人,為了金錢而縛了身體,為了名譽而缺義理舍人情;為了惜命的結果,而變成一個卑怯的人;這些人都是自繩自縛,怎樣也找不出辦法來。這都是由於平時不能正曲直,明邪正,不存一種公平的心所致。
  但是,我們若能住于觀音菩薩的心中,斷我執的鎖,以一視平等的心,就會知道:名利,本來是因緣和合的假名,生死,本來是變化的現象。如果為這種智慧之光所照,則系縛自然解脫,自然能夠得到自由自在,沒有什麼人來系縛我,所系縛我的不外是自己。
  就算是有形的真被系縛了,而有了這位觀音菩薩的心,也沒有什麼不自由之處。
  往昔唐朝的智覺禪師,他在俗的時候,曾做過太守,可是他做太守的時候,適逢到饑饉之年,在他轄下的人民,即將要到餓死的時候,他實在不忍心看下去,自己就開了公家倉庫儘量的拿出米來救濟那些餓著肚子的災民。可是不管你是一州的太守,如果不奉准中央政府的命令,自己任意的開了官倉,那是有很大的罪的。因此他終於獲罪被縛了。聖旨下來,要把他解往國都,以便名正典刑。
  然而,禪師預先本已覺悟到他這樣做,將會送命,所以他一點也沒有恐怖,甘心願意承當。唐天子早知禪師的為人,聞得有這件事,也想到這當中必定有什麼隱情,就諭其屬下,看禪師有什麼異常的言行,要奏知他。
  到了臨刑的一天,把禪師從牢獄中拉出來,到了舉刀斬首的時候,禪師面色一點不變,反而莞爾而言:
  「將此一命,佈施眾生!」
  官吏見了這樣的情形,立刻收刀,把這情形報聞天子。不久,聖旨下來,要仔細的再行訊問,禪師也就照實在的情形回答了。
  禪師的這種行為,是慈悲的行為,完全從大悲的心中流出,一點沒有瑕疵,弊病。情願犧牲一己生命,而救眾生於饑饉,這種行為的確非常偉大!然而國家的法律,又不能徇情,因此就免死而使其出家,這就是後來的智覺禪師。
  禪師的確可以說是觀音的權化,由此可以看出,大悲的心是能夠除有形的縛,像這樣的例,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哩!

【若三千大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這是七難中最後的賊難。
  三千大千世界,和前面說的宇宙相同,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一心,一心之中又充滿了怨賊。
  王陽明說:「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心中的賊,神通廣大,變化自如,可以上天,可以入地,想要捕捉也不容易捕捉。無論他是什麼人,要想捕捉心中的賊,能夠如捕捉盜賊那樣捉到的話,那他可說是大丈夫。但是,你真要捕捉偷東西的盜賊,那你必須要知道生命的危險,因為你捕捉他,他必定要拼命的向你抵抗。捕捉外面的盜賊,尚且這樣的困難,捕捉比那盜賊更利害的無形的心中之賊,可知是更不容易了,然而,如體會到觀音的平等悲心,這個賊也就容易捕捉了。
  過去有一位空也上人,趕路的時候遇到了盜賊,上人見到了,從悲心中不覺流出了眼淚,那些大盜見了上人的樣子都對他嘲笑說:
  「這是一個太沒有道功的出家人!」
  「不!」空也上人回答:「老僧並非為可惜我的財寶而悲,我想到像你們這樣的人,有著比平常優異的身體,世間上可做的事情很多,不知你們作了什麼惡因,而現在來做盜賊,以加重自己的罪業。我想到你們將來受這報應的可怕,所以我不覺的就流淚了。」
  空也上人說後,眼淚還是潛潛的流著,這種悲心,竟然感動了大盜,後來,他們都拜空也上人為師,做了空也上人的弟子。
  又有一個恒順和尚,也有著一段像這樣的話:
  有一天,和尚住的地方,進來了一個賊。
  「把錢拿出來!」賊說時將大刀一閃。
  和尚看他的刀不在眼內。
  「好!好!」
  和尚說後,儘量的把錢拿出來給他,賊將和尚拿出的錢藏在懷中後,就悄悄的要向外面走,正在這個時候:
  「等一會!」和尚忽又這樣的喊著他。
  賊停住了腳步。
  「你向別人要了東西,不說一聲謝謝就要走了,有這樣的道理嗎?這筆錢本來是我要奉給本師釋迦牟尼世尊的,只要你去向本尊說聲謝謝就可以了。」
  「謝謝!」
  賊說了一聲就走了。
  以後不久,那個賊又在別處犯案被捕了,他招認說是還偷了和尚的錢,警官把他帶去見和尚,和尚見了很快的就說:
  「不錯,在某月某日的夜間,有一個男人進來,說要我給他錢,所以我就給他的錢。這個並不是他偷的,是我自己願意給的,這有什麼證據呢?記得當他出去的時侯,還講了一聲謝謝才走的!」
  警官聽了和尚的話,向和尚說:
  「和尚的話,意思大概是要救這盜賊,可是他在別處偷了好多次,獲罪太大,不能夠再讓他逃了。」
  和尚聽了警官的話以後,走上前去握住賊的手,流淚說道:
  「我本是很窮困的,已經把所有的錢都給你,甚至叫你向本尊多謝,那知我的誠意不足,不能感動你,令你再到別處偷東西。」
  這個賊聽了一言不發,羞慚滿面。
  賊在牢獄之中,仍然不能夠忘記和尚的話,出獄後,他跑到和尚那裏懺悔,從此,他改邪歸正,努力做了好人。
  這是慈悲的感化,本段經文就是表示的這種意思。怨賊,怨是奪命的人;賊是奪財的人。
  好比有一個商主,帶領了很多的商人,拿了金銀珍寶的東西,經過怨賊所居的險峻山路,山,好比就是五蘊山,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和合的生命體。換一句話說,就是我。我見的山中,集合有八萬四千的怨賊
──煩惱。
  「商主」,就是第八識的心王
──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語,中國譯為「藏」,是含藏一切種子之意。也就是一切心的主體。
  前七識從阿賴耶生。隨從這些心王,為心王之所有的,叫做心所。心王心所等,共有九十四法,是屬於有為法,另加六種無為法,就叫做唯識百法。上面所說的諸商人,就是指這心心所法的作用而言。
  阿賴耶即心的動作之本,從它向外活動的方面說,有眼、耳、鼻、舌、身的五識。這五識是接受外部刺激而有所認識的。他所認識的物件,是色、聲、香、味、觸。即是眼觀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從它的內在活動方面說,這五種總合的,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意識的物件是叫法。更就它的潛在而向內妄執為我的,叫末那識。
  這個心,持有可成佛的寶,也持有墮於迷的賊。故其根本的阿賴耶識是含有覺和不覺的二義。因此,在我們的心中,以持寶和怨賊為喻。
  其中若有一人,任它環境是多麼的險惡,一點也不要駭怕,不管煩惱怨賊是如何的多,只要自己體得觀音平等大悲的心,以無我討伐我執,以慈悲擯棄貪欲,以勇猛降伏嗔恚,以智慧照破愚癡。果能如此,則煩惱的怨賊就會逃去,險峻的山路,也能安全的走過。從這個意義,我們可以知道,觀音菩薩確能使我們不畏,所以說能施給我們無畏。
  以上所說的七難,到此已經完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這是七難的結文。
  「摩訶薩」是「摩訶薩埵」的略語,「摩訶」是「大」,「薩埵」是「有情」或「眾生」,「摩訶薩埵」合稱是「大眾生」,大眾生即是于諸眾生中第一最上的意思。
  摩訶薩又可稱為大菩薩,此處就是用來更進一步尊稱觀世音菩薩。巍巍是形容山的高大,此處是指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有如巍峨的高山。

    2、三毒難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前面講的七難,是從外境來的;這裏講的三毒,是從內部來的。
  三毒:就是貪欲、嗔恚、愚癡。這個三毒都是毒害我們身心的東西,而貪欲中最甚的莫過於淫欲,什麼都比不上淫欲再能毒害我人的身心。淫欲,就是普通所講的性欲。
  性欲,若從生存的意義上去講,是必要的本能。這不單限於人類,一切的生物,都靠此傳種接代,才能不斷的延續生存下去。由此看來,是不能去否定性欲的。所以從道德上說,夫婦間的關係,是人倫的大道。正當的性欲,不是不可以的,不過,越出性欲關係的軌道以外,就於身心有害了。而且,社會風教上影響所及,其害是不堪設想的。性欲的道德,在佛教中,分邪淫與不邪淫的兩種:不邪淫,是正當的夫婦關係,是可行的性行為;邪淫,是不正當的性欲,也就是不應有的性行為。
  佛在戒律中,指示這個問題,非常的詳盡,性行為在非時,非處,非支,非量的情形之下,是禁止的。非時,是不應該的時候;非處,不是應行的場所;非支,不是生殖機能的交接;非量,是淫欲過度,所謂是荒淫。
  薩遮尼乾子經中說:「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婦女,是人不慚愧,受苦常不樂。」
  這是指示應該要遵守一夫一婦的道理。
  佛教中指示做人的方法,就是應行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是不慳貪、不嗔恚、不邪見。由此可見不邪淫的重要。
  淫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遏欲文說:
  「首惡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
  「拔山蓋世之雄,坐此而亡國喪身;繡口錦心之士,以之而敗節墮名。始為一念之差,遂致畢生莫贖。」
  「芙容白麵,帶肉骷髏;美豔紅妝,乃殺人之利器。縱對如玉如花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未行者,謹防失足;已行者,及早回頭。」
  四十二章經說:
  「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男子對於婦人的存心,這是最適切不過的了。如果女人也作如此想,一切男子我應看為如父、如兄、如弟、如子,也就能夠滅卻淫欲的心。
  所以「若有眾生多於淫欲」的心生起,常念觀世音菩薩,那就不會忘記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慈悲、勇猛的心了。對上不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敬意;對下常存一切眾生是我子我女的觀念,則一切淫欲之念,定會煙消霧散了。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嗔」,是猙獰忿怒的樣子,「恚」,是心中存在的忿恨;其害之大,前面已說了很多。
  佛遺教說:「劫功德賊,無過嗔恚。」
  法句經上說:「能制自恚,如制奔車;善為禦心,去暗入明。」
  在百喻經上,有一段關於嗔恚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有一個地方,集合了很多的人在批評一個人,他們都在批評著某某一個人:
  「那個人雖有德行,卻有兩個缺點,一是容易發怒,二是行動輕躁。」
  大家都是這樣的批評著,恰巧這些話被那個人聽到了,他從後門外走來:
  「你們是說的什麼?」
  那個人這樣講了以後,就把批評他的那個人摔倒在地上。
  「為什麼要如此粗暴?」大家都這樣責問他。
  「俺什麼時候容易發怒?什麼時候行動輕躁?我本來不是這樣,你們亂批評,所以非打你們不成!」
  這樣一說,傍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容易發怒的人,他雖自己說不會怒的,不會怒的,可是,易怒倒底是人之常情,要壓制是不能夠的。
  又百喻經上有一段同樣意思的故事:
  某一個地方,有一個池塘,裏面的水乾涸了,有兩隻雁見到一個龜吃不到水而苦得很,雁就向龜說道:
  「龜呀!你可以銜一根樹枝,我們銜著樹枝的兩端飛起來,把你帶到有水的地方去。可是,你可千萬不能講話呀!」
  那個龜聽了,就銜了一根樹枝,兩個雁就銜了兩端飛起來了。當他們經過一個村莊的時候,下面村莊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說:
  「喔唷!龜被雁銜去了!」
  龜聽了這句話後,忽然的大怒起來:
  「你們知道些什麼事?」
  話剛出口,龜就跌落到地上死了。
  我們嗔恚的根本,就是由我執而起,不肯輸給人家的原故。
  嗔,是有對方的,向人衝動生起的一種惡性情感,但對方不一定同樣的生起嗔。只要悟到沒有對方,則嗔的煩惱自然也就消失了。常念觀世音,知道根境是一。能夠根境圓通,就沒有我與對方,則嗔怒也就不會生起,更沒有忍耐的必要。如果一心稱名,常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就是想嗔也嗔不起來了。
  佛在雜寶藏經中,有這樣戒嗔恚的話:
  「得勝增怨,負時增憂;不爭勝負,其樂第一!」
  不爭勝負,是安住在自他平等的觀念之上,是戰勝了嗔恚的心。這個自他平等的觀念,可說是觀世音菩薩所示,在你發怒時,如果誠心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則心能安住於慈忍,不起憎惡,嗔恚也就消失了。
  過去有一位將軍,氣量非常的狹小,有一點小事,就對部下發脾氣,他的夫人也沒有辦法,以此引為很大的苦惱。然而這位將軍對於佛教倒非常信仰,他雖然稱頌佛菩薩的聖號,但又對於稱念佛菩薩的功德,能得光明遍照,觸光柔軟的法樂利益,有點懷疑。可是,有一天早晨,他的夫人為了一點小事不適合他的意,他就帶了嗔恚的心,到佛前去稱念佛菩薩的聖號。當他開口稱念的時候,忽然覺得過去氣量小與淺見是不對的,往昔皆非的心,不覺油然而生。同時,心地平和,被歡喜之光所照,他心下才恍然明白,這就是光明遍照,觸光柔軟的法樂。
  這種境界,就是常念恭敬,便得離嗔的現益。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這是三毒中的第三愚癡。
  愚癡是智慧的反面,能把智慧的光明蓋覆了而成無明。經上說愚癡能增長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萬四千煩惱的根源。愚癡增長便成邪見,從邪見遂受畜生的果報。
  愛欲拿水來比喻,嗔恚拿火來比喻,這都是從有形的上面來說明。愚癡可以拿風來比喻,因為智慧的大海,給愚癡的風吹得昏昧了。
  見惑有兩種:一是從智識上起的見惑;一是不明白道理的愚癡,或雖然明白了道理,而不以為然的感情上生起的見惑。
  見惑是不明白諸法實相的大乘道理,不知有生就有死,這是萬物變化的法則,那個只是現象上的事情。或不解本體上是不生不滅的,或否認那些現象變化上所顯的因果法,而撥無因果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沒有這樣的事。你看我忠實而貧窮;他不忠實可成為富翁;自己孝順養親而常生病,那些不孝順養親的反而常健康,所以說因果,總是廢話。世界上持這種見解的人很多,這個就是由於不知因果的道理。忠直與孝順,是道德上的因果;富貴與貧窮,是經濟上的因果;生病與不生病,是衛生上的因果;就是算他是一個忠直的人,而他只亂化錢,不會賺錢,自然就會貧乏的;至於那不孝順的兒女,因他注意衛生,身體就會健康。這是很容易明白的事實。混同因果來談,這就是從見惑生出的愚癡。
  說起因果來,不從過去,現在,未來去考察,光看目前的事實,來斷定是不正確的。
  道理是明白了,而不知道何以成為這個道理的是思惑,這也可以說為愚癡。好比,世間上的人,如果有一個是他的親人死了,他馬上就會哭起來,因為死了,所以認為是可悲的事,何以不認為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的呢?假使這樣想,豈不是不會悲傷了嗎?這就是不能忘記情執,也就是基於思惑的愚癡。見惑的這一方面,如果明白了原來如此的道理後,則容易斷除;可是在思惑那方面,就很不容易斷除了。就是知道了這是對的,後來又生起「可是……或雖說是這樣……」等愚癡來,這就是一種執著。如果用觀音菩薩的智慧來觀照,去了這個迷惑,則愚癡自然就會消除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這是以上所講的三毒結文。釋尊再把聽眾中所發問的代表無盡意的名字呼出來告訴他:觀世音饒益一切眾生,能令眾生遠離如剛才所說的淫欲、嗔恚、愚癡等的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所以眾生應一心稱念。
  外面來的七難是小難,而內在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難。把這個大難的淫欲轉為慈悲,嗔恚轉為勇猛,愚癡轉為智慧;以這個慈悲、勇猛,智慧之力繞益一切眾生謂之大威神力。

    3、二求願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冥益的第三章是二求願。
  「供養」,是進供資養之義。有三種供養:
    一、莊嚴堂舍,恭敬供養。
    二、讀經禮佛,修行供養。
    三、飲食衣服,利益供養。
  本文中有一句叫「福德智慧」:
  「福」是有形之德,即身上衣食住之德。
  「德」是無形之德,即心具圓成之德。
  「智」是慧之體,即向慧選擇判斷之力。
  「慧」是智之用,判別善惡邪正的功用。
  照這段文讀來,若有女人,欲生男孩,許願觀世音,即能生漂亮的男孩;欲生女孩,許願觀世音,亦能生美麗的女孩。本文不外說的這種利益。男,是標示智慧;女,是標示慈悲。如欲求清淨智慧,以誠心,誠意,禮拜供養觀世音,通達觀世音,所通達的諸法寶相之理,把這個尊敬,確信建立起來,即能得到圓滿的真智,平等的大慈悲。如果欲得大慈悲,當常以觀世音的心為心,永不遠離的精進下去,則自然會生起受人尊敬的慈悲心。如果身口意合而為一的禮拜供養,則觀世音也就不會離開自己。
  在一心稱念觀世音的時候,天地萬物成為一位觀世音,自己與觀世音之間,沒有區別,沒有障礙,當此之時,觀世音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在自己也能顯現了。
  寅法禪師把這段文作為一種胎教。那就是求子的女人,把心歸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觀世音,驅除種種的迷妄,遠離一切的邪見,由此,如果是生男孩,則是福德智慧圓滿;如果是生女孩,則是端正有相,受人愛敬。這段文,除了神秘的靈驗冥益之外,也可這樣從現實的方面解釋。
  尤其這「宿植德本」,是說宿世的善業,顯現于現世成為德本,而能使人愛敬。所以在佛教中,所謂生前宿世(過去)以及從生至死(現在)死了以後(未來),通於因果關係,所以此「宿植德本」,是從生前的過去善因,成為現在的善果。孩子在母親胎內,在未生以前,那個將要做母親的女人,如果心理及行為端正,則不單是胎內之教,依遺傳的道理來講,所生的孩子的肉體與精神都有影響,所以這段文應該特別注意。
  根據這段文中所說,在男的方面,有福德智慧,在女的方面,是端正有相。這是因為,女的在姿容方面比男的重要,所以略去福德智慧;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其實,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這二者都應具求的。
  福,以有形之幸事為主;德,是無形的心行。在世間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雖然有很多金錢,但還令人討厭的;有德而無福的人,雖然是很正直,但還是諸多不幸的。
  現在所希望的是有福有德,並且要有智慧。就是有錢有人望再要加上賢德。端正有相,是指的美好姿容,限制行為謂之端。這裏應注意端正二字,因為在佛教中,是不光取姿容的,好比玉耶經中說:「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愛敬者,名為美人!」因此,所謂美人,不光是美好窈窕莊重的姿容,而更要的是端正、貞靜、幽嫻的心行。釋尊講到此處,又告訴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以這一句,收結前文。因有眾生,恐持名無功,所以再說這若有眾生,恭敬禮拜,則功不唐捐。唐捐是虛費的意思,功不唐捐,即是功不虛花。
  七難以下,皆是說明身口意三業的觀世音的冥益,起初七難是從外來的,所以在口稱誦觀世音菩薩;三毒是從內起的,所以在心常常觀想憶念觀世音菩薩;二求願是身求,顯示身行恭敬禮拜。此即把身口意三業一致相應,由此而能受冥護的利益。

    4、勸持

【「是故眾生,皆當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一段無需特別說明其中意思,就是表明前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冥益,是真實不虛的,是一定能夠得到的,並不是空而不實的。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並不是像供了木頭做的牌子,拿了紙上畫的符咒,就算數的。
  然而,你供了木造的牌子,拿了紙畫的符咒,就能安心了,所以並不能說不好,但在根本上講,應該要在深心之中,受持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令其不失,這才是要緊的!
  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個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們看釋尊的比喻就可知道。
  釋尊向無盡意菩薩問道:
  「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號,一直到他死的時候,他都是熱心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那麼,這個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還是少呢?」
  「那個功德太多了,世尊!」無盡意恭敬的回答著。
  釋尊聽後,複又說道:
  「如果再有一個人,只一時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並非是一生的來受持,在那一時,能受持禮拜供養,則與先前終身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功德相同,一點沒有兩樣。這種功德,在百千萬億劫的漫長時間中,是沒有窮盡的。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就有這麼的多,這麼的大!」
  上文所說的六十二億,是形容數目的多,言其多至數不窮盡,與無量無數相同。
  在佛教中,無論說什麼數目,必定都是有所根據的,如同說是六十二億,或是多少億,都是有他的定義。六十二億的六字,就是指的組織宇宙萬象的地、水、火、風、空、識的六大。在這六大中,地水火風空是色,識是心,即相當於心與色,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可是這個再加上恒河(即印度的大河殑伽河)沙那麼多的數目,所以可以解為無量無數的菩薩。
  一個是終身的對那無量無數的菩薩禮拜供養,一個只有一時對觀世音菩薩的禮拜供養,說這兩種功德相同,這實在是大乘實教的妙旨。
  在大乘實教中,是說萬物一體,萬物相關,顯示了一多不二之理。一與多,相容相入,舉一即含一切,舉一切即含一,所以在華嚴經裏,甚至於觀察一塵之中,即括盡法界。雖然說是桌上的一粒灰塵,如果要找他的由來,就是集合了一切萬物的力量才能落到桌上的。這個一粒灰塵,如果是由紙屑而生,則紙與塵不能離開了關係,再來進一步的探求,紙是楮木製造的,則制這個楮木的機械,工作的人員,養活那些工作人員的衣食住,都是有密切的不能離開的關係。衣食住從何而來?那又不能離開供給衣食住的世界上一切的人,還有,產生這些資料的土地,與熱和光的太陽,如果缺了一個,這個塵都不能做成。
  所以說,一中含多,多中含一。一與多是表裏的關係,並沒特別的兩樣。照這樣看,供養觀世音菩薩,與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的菩薩,其功德相等,當然是沒有什麼可疑惑的了。
  盡形的長,與一時的短,仔細的想來,也沒有什麼不同。
  本來說多少、長短、遠近、大小,都是比較上的說法,是相對的。在絕對的境地看來,並沒有像多少、長短、大小、遠近的分別。都是渾然地融合,不能夠分開,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說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一切諸佛菩薩皆在其中,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皆可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從主觀方面來講,已如前面所說,人人都是一個觀自在,那個數目實在是無量無邊,可是,又都同一尊觀世音,所以並不可以用多少,長短來比較。
  佛說這個道理時:
  「無盡意」!釋尊又招呼代表一切眾生發問的無盡意:「人人都要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如能受持,就可以『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這是冥益的結文。
  在文中顯示,供養一切菩薩的功德,攝于供養觀世音菩薩,把無量菩薩的名號,攝歸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就是宗教的信仰應該歸於一致,能住心於一,就不會迷惑。同時,由這一致的心,能引發出慈悲、智慧、勇猛的活動來,可以脫離一切的危難,充實一切的希望。
  至於分心雜念,則心成為散亂,不能夠得到真正的安住地,所以,一心不二,才是主要之道。
  關於這個,有這麼一段有趣的話:
  過去有兩個人:一個人信仰很多的神仙,在他的袋子中放著好些神仙的名號或符咒;另一個人,只信仰觀世音菩薩,他的袋子中,也放著觀世音的名號。
  有這麼一個時候,兩個人走在路上,不意的路旁跳出一個凶漢來,向他二人連砍了幾刀,一個人被砍傷了一點,另一個人則一點傷都沒有。那個沒有被砍傷的人,打開了袋子來看,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被刀切斷了一點,這個一定是因為他信仰觀世音,觀世音庇佑他而以身代替的,他從此更加信仰觀世音。被砍傷了的那個人呢,心中大不高興,他就喋喋不休的說:
  「我的信心比那個男子一點都沒有差,我是這樣熱忱的信仰,神仙的木牌和符咒,放了很多在我的袋子裏,怎麼就一點都不給我保護呢?」
  那個被砍傷了的人,正在滿肚子懊惱時,袋子裏的神仙忽然說話了:
  「真對不起你!我們並不是不想幫你的忙,可是你袋子中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而來保護你是很失禮的。當你危險的時侯,我們請天帝來救你,他又推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請媽祖,媽祖又推請北斗星君,正是這樣推讓的時候,你就被砍傷了。那個人的袋子中因為只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很快的就救了他。」
  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話。如果我們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說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種不純潔的信仰,是不能達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八、顯益

    1、三十三身(聖身)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前面的開頭,是起問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和因緣,釋尊的回答是稱名、常念、禮拜,就可以受到感應,所以那是稱為冥益。這段是無盡意菩薩起問關於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的事。
  這個身口意三業,是說些什麼事呢?這是從有形的現象上去說。譬如說,釋尊回答:「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就稱為顯益。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權化,所以與前面所講的無大區別。
  這裏無盡意發問的主旨,分為三點要義:
  第一、問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來這個娑婆世界?是怎樣的現身?
  「娑婆世界」的「娑婆」是梵語,譯為華言叫「忍土」。在悲華經中解釋說:「名娑婆者,此諸眾生,受是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名忍土」。釋迦世尊,所以垂跡應現於娑婆教化,就是要令眾生解脫此土的苦惱。
  第二、再進問觀世音菩薩的口業,是如何為眾生演說妙法?
  第三、再仰問觀世音菩薩的意業,度眾生的方便之力,究竟是怎麼樣?
  這裏所說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適宜。濟度眾生,要用適宜的方法,稱之「方便」。這並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虛偽欺騙,叫做「方便」。在法華文句中,有三種意義解釋「方便」:
  一、方是法,便是用,隨順眾生的心意,用種種的方法來示教他。
  二、方便是門,以這個方便而能引入佛門之義。或是隨眾生意,或是隨自己意,以種種方便示教眾生。
  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測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說法而令他得益。
  隨他的意,隨自己的意,或兩者兼用,用這樣的方法濟度眾生,皆是方便之力。現在問:觀世音菩薩究竟以什麼方便之力,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呢?
  關於這個問題,釋尊答以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三十三身中即含有十九說法,十九說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示現。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娑婆世界上,如果有眾生應該要用佛身來濟度的話,則觀世音菩薩,就顯佛身為他說法。」這是顯示第一以佛身說法。
  「得度」,是得到度脫的意思。度同渡,即是從煩惱的此岸,渡到菩提的彼岸,這就是彼岸之義。
  至於說到「佛身」,是指什麼說的呢?佛身可以分三種說法:一、法身,二、報身,三、應化身。
  這裏所說的佛身,是指為眾生的根機而應現的應身。
  「法身」,是把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於無窮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沒有地方不遍,沒有時間所限,即是毗盧遮那佛的法身。
  「毗盧遮那」,是遍一切處之義,因取喻太陽光除闇遍明,所以又稱大日如來。
  「報身」,是體得宇宙的真理者,與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於大覺之境。從空間來講,遍滿十方,稱為無礙光;從時間來講,證得永恆的生命,是為無量壽。具有無量光和無量壽的,即和阿彌陀如來同體。
  「應身」,為了悲湣濁世的眾生,應現到這個娑婆世界上來,像降誕、出家、修行、成道、說法的釋迦如來一樣。無論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區別的。
  拿一個比喻來說,法身恰如醫學,研究醫學的醫師是報身,應用醫學來治病,聞藥而施行醫術的是應身。
  現在,觀世音菩薩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所以不妨可以這樣看:現于此世界說法度眾生的釋尊,也是觀世音菩薩示現。
  以觀世音菩薩作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而釋尊的出現,正是顯現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權化。關於這一點,就說釋迦是觀世音,觀世音是釋迦,我想總也是無妨的。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辟支佛」,梵語「畢韌子底迦」,解釋為「緣覺」或「觸覺」,他不等待他人的輔佐,可以獨自的向於解脫之道。所以,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傳教的地方,能夠體得部份的宇宙真理,均可把他算在辟支佛中,可以說,希臘的哲人,中國的聖人,皆是辟支佛。
  這就是佛教中特長的地方,佛教中並沒有非受釋尊之教不能解脫的偏狹思想。不等待受釋尊教法也能有獨覺的。
  現在觀世音菩薩,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所以,蘇格拉底也好,柏拉圖也好,老子也好,孔子也好,耶穌也好,穆罕默德也好,皆可以看為觀世音菩薩的應現。
  觀世音菩薩好似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無論在江、河、洋、海之中,都可以浮現。真理是一個,體現宇宙真理卻有不同。所以適應不同的時代或土地而現身教化眾生。這是佛教的特色,應該加以發揮的。
  當然,這辟支佛是緣覺,但在緣覺當中,也有緣覺的緣覺,緣覺的聲聞兩種分別。緣覺的緣覺,是沒有受釋尊之教,能觀察生死因緣的道理而悟入的。可是,說到緣覺的聲聞,那就必須遇釋尊的出世,聽聞生死十二因緣才能悟入的。所以,從過去到未來,我們在生死的因緣之中,智慧的眼被眛了,不能見到明朗的真理,就是由無明而生出的行;因行而生起識和分別;這個識與外境連絡,就生起名色,這個名色,和外界交涉,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由於這個六入,與外境相觸則生觸;由觸而感受;由受而生愛;由愛而執著即生取;依取而想保持已有;終於感受生與老死之苦。依此生命果,又生起無明,依於無明而有行(業),有行故有苦,有苦故又有惑;如是惑業苦三,如環之無端。
  聲聞是聞佛之教示而見到苦(苦諦)的根本,是身口意的惡業積集(集諦)而成,只要把這個斷滅,即能得悟(滅諦),但是斷集證悟,必須修道(道諦)。佛有說:迷的果是苦,迷的因是集;悟的果是滅,悟的因是道。聽聞這個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而開悟的一群眾生,叫做聲聞,簡而言之,即是佛弟子。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這四諦。從原始佛教到後期佛教,也即是從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從這四諦的開展而來。所以聞佛聲,並不一定要生在佛世,親聞佛聲。佛在世,是有佛說法;佛滅後,是有佛的法流傳。流傳的教法是由隨侍佛陀很久親聞佛聲的阿難尊者誦出的經典,各方均有翻譯流傳,這都是佛陀的法音。
  因此,雖是聲聞也不一定生在佛陀住世之時。而聲聞即是佛弟子,這就是指的從佛教的教法出家修持成道的很多佛的弟子而言。以怎樣能夠度脫的人,就現那種身而來度脫他。
  從這個看法來說,印度的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及達摩祖師;中國天臺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賢首國師;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日本的傳教大師,弘法大師,日蓮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為眾生說法,所以亦可稱現聲聞身。
  像這樣來說,但這些都是大乘的菩薩,把他們說為聲聞,或者不對也不可知。但是這個聲聞,有自甘小乘的,叫愚法聲聞;有進修大乘的,叫廣慧聲聞。不單如此,就是大乘菩薩,現聲聞身可以得度的,即現聲聞身,這種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就從這種精神表現出來的。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均是開悟的聖者,所以叫三聖身。

    2、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上文已說了三聖身的現身說法,度那所應度的眾生,現在是講現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說法了。對於此處的現身說法,須要從幾方面來考察。
  認為適宜以梵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梵王身,而且要現梵王的心;應以帝釋身得度的時候,不單是現帝釋身,也要有帝釋的心。為了要同化物件,自身現出和對方同樣的相,這可以看為菩薩同事的運用。
  「同事」,是大乘菩薩教化的方便。你是什麼樣子,他就現同樣的形貌教化,和你共處共事,這實在是菩薩的慈悲。
  好比母親想叫幼兒吃東西的時候,連他自己的口在不覺中也會張開來。大乘菩薩因為要教化眾生,哀湣護念眾生,所以才現身和眾生相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觀世音菩薩要使我們的心成為梵王,或帝釋的心,那末,在心裏就要反省內顧,使其示現同菩薩一樣的大慈悲心,這是在修養上很可耐人尋味的!
  現在,觀世音菩薩示現應化的方便,照前面的說明來看,我們應該時時反省內顧,要見到自己心裏的觀世音。
  「大梵王」或是「帝釋天」,是印度自古以來所信仰的物件。如果用佛教的眼光來看,那些都是婆羅門的各種神,由於這些神,而能得到安心立命進入大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在佛教中,決不排斥這些神;不單是不排斥,而且最初信仰這些神,後來皈投到佛教的懷抱中來的人也很多。所以就尊那些神為擁護佛教的神。因為那些神,雖不能修養到成佛,但都是在我們凡夫之上。
  在佛教中,由於印度古來的傳說,說這世界分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能超越這個三界。三界的第一是欲界,欲界裏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的六道。
  諸天之中,和我們相距不遠的是欲界天,欲界天中有地居天和空居天。
  地居天,還沒有離地,空居天已經離地。
  地居天,根據印度古代的傳說,就是由須彌山成立的。「須彌山」的梵語叫「須迷盧」,四方有人所住之處:東方叫弗婆提州,西方叫俱耶尼州,北方叫櫥單越州,南方叫閻浮提州。閻浮提州就是我們所住的地方。在這須彌山的中腹,有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這是欲界的起點。再上去是忉利天,此天在須彌山的頂上,四方各有八天,四八是三十二天,中央有帝釋天,把這個合起來,叫做三十三天。
  從這裏進入空居天,其最下的是夜摩天,其上是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到這裏是欲界的終點,共有六天,再上去就叫色界了。
  欲界,是還未十分斷除欲情,到了色界,就完全沒有欲情,那裏有十八天。
  第一叫做初禪天,這個天中有梵輔天與梵眾天,再上去是大梵天。初禪天上去是二禪天,二禪天中亦有三天。二禪天以上是三禪天,三禪天亦有三天。三禪以上是四禪天,四禪天有九天。合共色界有十八天。
  色界以上叫無色界,無色界不但是沒有欲情,即連肉體也沒有,所以無色界的四天,叫做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這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像有這樣種種的階級,這些階級可以看作我們在靜思熟慮到達精神閑寂時的階段。
  「天」,在婆娑論中說:「光明照耀,故名為天。」佛教中講光明,無論何時都是比喻智慧的,所以人間如不昧於欲情,就可運用智慧。四天王天的階級雖尚未舍離欲情,但已經很為稀薄;到了帝釋天,肉欲已經沒有了,但尚有精神上的愛情。像這樣漸漸的再上去這是所謂梵天,是相當於色界的初禪天。因為能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常生善心,所以叫做梵天,比這梵天更大的稱為大梵天。楞嚴經中說: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帝釋天」,亦是大善神,在忉利天的中央,是三十二天之主,率領很多的天及人民,守護佛法雲。
  「自在天」,是欲界最上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梵名叫做「婆羅維摩婆奢跋提」,此他化自在天,智度論卷九上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此天就是不要自己樂具變現,而愛下天化作,假他人之樂事,自在遊戲,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此天與色界摩榼首羅天(四禪天中大自在天)皆是害正法的魔王天。中有魔王宮殿,因此,常常派遣魔眾到我們的世間來;使我們增添了許多的苦難,都是由於這些大惡神。
  但是觀世音菩薩,不管你是善神,大魔王,帝釋天,或者是惡神自在天,都是照常來濟度。這可以看出觀世音在世間是善的即以善的誘發,是惡的即以惡的警覺。
  所以菩薩應化的方便,有攝受,折伏二門。或以愛抱容攝受,或以力懲戒折伏,欲度眾生,這兩方面均有必要。光有愛沒有力,則難以馴伏;光有力沒有愛,則易招反抗。
  因此,愛與力,攝受與折伏,都很重要。善神可化的,即可現善神度化;惡神可化的,即現惡神度化。
  有一種人,聽到別人的善,能夠啟發自己的善;或是見到別人的惡,容易反省自己的惡;眾生的機類很多,所以菩薩的應現也各各不同。
  心若清淨,智慧湧現出來的覺,這是觀音菩薩化為大梵王示現在自己的心中;心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慳貪,不嗔恚,不邪見等十善道生起來,這是觀音菩薩現帝釋天的教化;心若生起邪念,妄想,昧了自己的智慧,則觀世音菩薩現成自在天身令其反省,令我們要這樣自覺。這一段說法,是應該思想思想的。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前面講的「自在天」是欲界最頂的第六天,是大惡神;這裏講的「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頂天,亦是大惡神。但觀音菩薩,為什麼要現身魔王,關於這個問題,維摩居士說是濟邪令入佛道。在維摩經不思議品中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教化眾生,故現作魔王』。」
  維摩居士,我們當然可以看作是觀世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這段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說法。觀音菩薩現自在天或現大自在天,均如這段維摩經所說。觀音菩薩不思議解脫的妙力,不度盡魔界,決不停止,此皆悲願的發揚。
  「大自在天」,梵語叫「摩榼首羅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的最頂,或稱色究竟天或是阿迦尼吒天,也叫摩榼首羅天。此天的天主大自在天王,三目八臂,騎白牛,在印度叫他做世界創造的本體,萬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
  現在觀世音菩薩的大悲說法的妙音,進入天界去度化。然而,不管是梵天帝釋的淨界,也不管是自在天大自在天的魔界,這並不是遠在天上,而就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帝釋與阿修羅戰爭時,那個出陣的先鋒大力士,就是天大將軍,又名「那羅延將軍」,「堅固力士」,「露形神」,「金剛力士」。寺院的山門口有二王,左邊的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的是那密遮金剛力士,都叫天大將軍。
  現在從本文來看,這是觀音大勇猛心的示現,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將軍示現,而當守護佛法之任。從大悲大智與大勇引發的力,把這個三德圓滿了的觀音菩薩,真是我們理想中崇信的物件。
  「毗沙門」,亦名「毗沙門天」,「毗沙門天主」,梵語的正音是「舍羅拏」,譯為「遍聞」,「普聞」,「多聞」。婆羅門的教徒,把他稱為財神,是金銀財寶的守護神。
  此神鎮座在須彌第四層水精官。因為管理夜叉羅刹,所以又叫北方多聞天。這是已經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門天王經中,說他們很有福德名聞。真言宗和天臺宗,亦很推崇此神。那麼,他們的福德是那裏來的呢?依據毗沙門天王經講,為此天王者,得有十種福。這十種福是:一、無盡福,二、長命福,三、眷屬福,以上是佈施的德果。四、善識福,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愛福,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勝軍福,七是田[/]福,八是蠶食福,這是精進的德果。九是佛果福,這是禪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這是從禪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依這看來,毗沙門天的福,決不是從外來的。是依六波羅密而修的菩薩大行,自然應得的果報。所以無論是什麼人,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給你這十種福。
  此十種福中,第一為無盡福,又稱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個人的知足是最重要的。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小王」,是別於前面所講的梵天、帝釋、毗沙門等的諸天王,這是人間的王,所以稱為「小王」,又可稱為「粟散王」。
  「粟散王」,是說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統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因為與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較,其小猶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即名叫「粟散王」。
  對於天部的王稱天王,人間的王稱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國的王又稱大王,小國的王稱小王。或是大王又稱父王,小王又稱太子。總之無論是大王、小王,總是支配人民者。
  首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這就是現那些統治者,支配者的國王,以大勇猛,大智慧來教化人民之義。照這個意思說來,古來的聖主明君,都可說是觀音的現身,所以有人讚歎聖明君主說是觀世音菩薩的現身:
    敬禮救世觀世音,
    傳燈東方粟散王,
    駕從西方來誕生,
    演說妙法度眾生。
  如果說小王是聖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順治帝,都是佛教忠實的護法者,都可看作是觀世音的現身。如果說小王是太子之義,正如中國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聖德太子,弘揚佛法,不遺餘力,亦可謂觀音菩薩的化現。
  在心地觀經上說,國的支配者,必須具有十德,這十德是說的:
    一、能照  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二、莊嚴  以大福智,莊嚴國故。
    三、與樂  與人民以安泰故。
    四、伏怨  降伏一切怨敵故。
    五、離怖  能除災難,離恐怖故。
    六、任賢  集諸賢人,分任國事故。
    七、使人民安住於國土故。
    八、以法管理世間故。
    九、業主  諸業歸之國王故。
    十、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
  必須以這個十德化民,方可稱為觀世音的示現。
  「長者身」,現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稱為長者,其實地主富翁,並不是真正的長者。真正的長者,必須也要具有十德。在這十德之中,屬於身體的有五德,屬於心理的有五德,茲就翻譯名義集,依次舉之:
    身德:
  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
  智深、行淨、禮備、上歎、下歸。
    一、姓貴  名聲門第,顯揚四方。
    二、位高  位階功勳,均皆崇高。
    三、大富  資金產業,禮富眾多。
    四、威猛  具足威嚴,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滿五十,耆德不群。
    六、智深  智慮過人,深謀遠算。
    七、行淨  品行清淨,可為模範。
    八、禮備  禮義具備,無一不周。
    九、上歎  信用德望,上皆讚歎。
    十、下歸  下輩之人,望德歸服。
  「居士」,梵語「迦羅越」,普通的習慣上,稱在俗的佛教信徒為居士。祖庭事苑上說,居士必要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二、寡欲蘊德。
    三、財居大富。
    四、守道自娛。
  十誦律說: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嚴經上說: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經講到關於其次的「宰官」,有這樣說: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為一切的官吏。就是應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現官吏身而來濟度之義。
  古代中國有九品的官職,都是奉法理民的,這都可稱為宰官。所以上從大臣,下至村長,也無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為是觀音的化身,則這一國就能大治了。
  「婆羅門」,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羅門教徒,亦稱做僧侶。
  印度有四姓的階級:
    一、婆羅門(僧侶)
    二、刹帝利(帝王軍人)
    三、吠舍(商人)
    四、首陀羅(農人)
  這四姓階級的區別,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權利,貴賤分得甚為驚人!
  佛教完全廢除這些不平的階級差別,在全印度,四姓中無論何姓,進入佛教,一律稱為釋氏。可是,觀世音菩薩,若有人應以婆羅門身得度的,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傳道者,在適當需要濟度的時候,即現其身而為濟度。有這種包容異教徒的態度,可見佛教和觀世音菩薩的偉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師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亦可現儒者或牧師而為說法。
  婆羅門梵語是Brahmana,譯為「淨行」。這是淨行高貴,舍於惡法之人。他們博學多聞,在四姓中,是屬最上的僧侶學者階級。自稱從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種族,其權威在刹帝利之上,認為是傳諸天諸神的聖意。種族一生嚴守教規,到壯年,都要學通四吠陀,十八大經的經論。年至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羅門,唯五天竺有,其他諸國無。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比丘」,是剃發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釋尊四眾弟子中的僧眾,正確的梵音應讀為「苾芻」,譯為「乞士」。乞士的意義是上從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養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從比丘的原意去解釋,應有六義:
    一、怖魔  出家以後,確立菩提道心,則諸魔恐怖。
    二、殺賊  以菩提心修道,能殺盡煩惱之賊。
    三、乞土  上乞諾佛之法,下乞眾生之食。
    四、應供  上求菩提之士,應受在家四事供養。
    五、破惡  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惡念。
    六、無生  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芻尼的訛音,譯為「乞士女」。釋尊出家成道以後,姨母摩訶波闍跋提夫人出家為始。
  「優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眾佛弟子,譯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親近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而承事故。
  「優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譯為「近善女」,「清淨女」,近事女」,亦是清淨奉事三寶之義,華嚴疏鈔解釋為親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應該怎樣的度脫,即怎樣的現身而為說法。
  在古代,梁武帝時,達磨大師從印度來。
  「什麼是聖諦第一義?」梁武帝問達磨大師。
  「廓然無聖」!達磨大師的回答。
  「對朕者誰?」
  「不識!」
  因為這問答不能契機,達磨大師即去嵩山少林寺。後來武帝皈依寶志和尚,談到了這一段往事。
  志公和尚說:
  「達磨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佛心印。」
  為什麼說達磨祖師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呢?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現比丘身說法的明證。
  像這同樣的故事,觀世音化現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而為眾生說法的不知有多少哩!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為不尊重婦人,像這樣說法,實在是錯誤的!佛教不過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礙于修行,所以叫不要接近婦人,並沒有一點輕視婦人之意。
  就是婦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薩的地位。在釋尊住世的時侯,如勝鬘夫人,她所說的釋尊都已認可,現在大藏中還留有勝鬘經。
  勝鬘夫人,是普光如來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它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這裏有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不一定要拘泥於這個文字,一切在俗的婦女,已做人妻的婦人,將要做人妻的婦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現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稱為婦人。若她現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說法。
  玉耶經中說:
  「永離所生之家,而以夫家為家,與夫異體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無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賓客,禮富家庭,揚家名聲,此為婦人之道。」
  婦女到了丈夫的家,始盡為婦之道,叫做歸家。那個所生父母的家,是暫時的假家,進到丈夫的家,才是歸到真正的家。
  所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婦女和丈夫,均共同舉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為婦女之道,雖有多種,但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觀世音菩薩現女相,就是因為這個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應以此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這德性的話,簡直就沒有女性的價值了。
  近來的風氣,在社會上表現的現象是怎麼樣的呢?女性大都缺乏這個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貞操的觀念最不注意,為了金錢,一切都可以不顧。西洋的思想不錯,但囫圇吞棗,光在外形上模仿,終歸是最危險的!婦女的德性所以會墮落,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希望今後的婦女,不可以不養成謙讓的美德,這不光是婦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謙讓與膽小不可以混同。誤會了謙讓而成膽小,則易成為卑怯。這也是不足取的。
  女姓之德,應該注意言語動作,尤其是最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童男」「童女」,這是終身不為愛欲所染的男子,與女人,不一定單單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歲,男的沒有娶妻,女的沒有嫁夫,都可稱為童男童女。但是如其那樣說,還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實來說好。現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頑固的眾生的話很多很多。
  從前安藝國的廣島城下,有一個人叫乎兵衛。但人們都喜歡稱呼他做佛乎兵衛。他是一個馬夫,度著窮困的日子,因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講到這個人的從前,本來是一個強欲邪見的凶漢,人們把他當為毒蛇一般的懼怕。都喊他做鬼乎兵衛。為什麼這個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衛而現在能改稱佛的乎兵衛呢?這裏原來有這樣一段道理。
  做馬夫的乎兵衛,有一次病了,臥床很久,有一天的夜裏,他的妻撫著這位病夫的背說道:
  「能賣的東西,都已賣光了,現在一塊錢也沒有了,什麼辦法都想不出來,還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聽後,也流著淚,夫婦都在悲歎著。那時候臥在他們身旁的八歲幼子叫萬藏的,在被窩中忽然啜泣起來!
  「你為什麼哭?夢見什麼了嗎?」母親問他的幼子。
  「不!」萬藏回答說:「媽媽!我明天去做馬夫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親也不知道這小孩子心中想什麼,第二天的早晨,萬藏牽出了馬,準備出去,因為個子矮小,不能夠把馬鞍放到馬的背上去,母親見到兒子有這樣殊勝的心,亦為之感動,因此就給他把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掛念,一面也就打發他去了。那並沒有出什麼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來的時候,拿了一點很少的錢。每天就這樣的工作下去了。
  又在一天下午,那個鬼的乎兵衛病好了,跑來馬夫集合找工作的場所,見到萬藏把馬系在那裏,坐在旁邊啜泣。
  「喂!為什麼把馬系在那裏哭泣呀?難道肚子痛了嗎?快一點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為肚子痛才哭的,因為他們今天都不給我裝東西。」
  「什麼?這就要哭了嗎?這是常有的事,有什麼辦法!你現在吃過午飯沒有?」
  「沒有吃午飯,因為沒有工作做,所以還把帶來的飯帶回去給父母。」
  「噢!這樣嗎?沒有工作就不吃飯嗎?」
  「嗯!是的!」萬藏誠摯的回答。
  乎兵衛聽了,非常感動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點飯是有得吃的!」
  乎兵衛說了以後,就把他帶回家去。乎兵衛的妻子聽了也非常難遇,當即燒了一盤魚安慰他,萬藏飯可吃完了,魚可沒有吃。
  「喂!你怎麼不吃魚?」父母都這樣問他。
  「我因為不想吃,不知為什麼。但記得在我們家中,過去父母不知拜什麼的時候,一點魚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衛聽了這話,感動得淚水潛潛的流下,從那次以後,一改已往兇暴的心腸而成為佛的乎兵衛。
  這個八歲的童男萬藏,誠可看為觀世音菩薩的現身,乎兵衛的鬼心一轉而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煩惱與菩提,只是一張紙的表與裏之隔而已。
  其次,再舉示現童女身的兩件事實:
  在滿清末年的時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間,被認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陸奧宗光,當中日戰爭終了,政府派他與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滿清代表李鴻章往下關為媾和談判的時候,他的十七歲的小姐正是病在床上,無論什麼人看了都認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症的那個時候。
  宗光既然是一國的大臣,又負有媾和談判的重任,當然不能為了私事而停止國家的大事留下來看護女兒。
  於是,宗光向女兒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他臨走的時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說,即使有什麼, 重大的事變也不要通知他。
  卻說媾和談判進行得快到簽字蓋印的時候,忽然宗光的面色總有點不好看起來,伊藤見了很憂慮的問他是為了什麼。
  「沒有,沒有什麼!」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輕易向人講的話。而伊藤更加心急得了不得!所以又再問他。宗光也就老實的說了:
  「實在是因為女兒患了不治的病,聽說我們這裏談判快要終了,家中就有信來,就是女兒終歸是沒有救了,她要在臨終以前,有一個問題問我。想到自己親愛的女兒,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說一句話,可是我身負重任,今天怎麼能去呢?心中這就煩惱起來,大概是表現到面容上來了。」
  伊藤聽了,非常的同情說:
  「已經快要簽字蓋印了,你可委託我來做,你趕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見一面吧。」
  宗光聽了很歡喜的起程回家了。
  卻說小姐見了父親,向父親問道:
  「爸爸!我已經知道無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但是,死了之後,向什麼地方去呢?」
  宗光雖是一國的大政治家,這個問題卻沒有辦法回答。他想到從來自己怎麼就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以自己之力,雖總想延長她的一點生命,可是也不能夠。但既成為父女的關係,女兒問到臨終之後向什麼地方去!這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這種情形多麼悲哀!現在發覺了這個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問題,又不能夠胡亂的回答,他想了想,終於這樣說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麼地方去,可是你的母親,無論什麼事,甚至連生與死,都付託給觀世音菩薩。所以,這是不錯的,你的行蹤一定有觀音菩薩引導的!」
  宗光的小姐聽了父親的話以後,看起來,很安心了向觀世音菩薩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從此以後,宗光由於這個動機,皈依佛教,成為一個偉大的修行者。關於這段事,宗光以為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為他開了迷蒙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將它公之於人云云。
  再說一件關於這種情形的故事:
  從前某地有一對非常慳貪的夫婦,家中有著很充足的財產,可是鄰近的公眾事情,他慳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際,一談到化錢的就不來了,有錢賺的,則恐不能爭先。
  這個夫婦的膝下,有一個女兒,視同兒子一般,其愛真如掌上明珠。雖是慳貪而吝嗇的夫婦,但對女兒倒非常的溺愛。真是愛風有風,愛雨有雨,不論什麼,都設法滿足她的所願,不讓她感到生活有點痛苦,就是這樣嬌生慣養著。
  世間上終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兒得病睡在床上了,為了愛女的病,找醫生吃藥固不用說,凡做得到的都盡力而為,可是都不見效,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壽命終於到了將盡的時候,這是無法可想的。這個小姑娘也知道現在就等著最後的一口呼吸了。
  慳吝的夫婦,見到女兒將要斷氣了,就靠近女兒的枕頭說道:
  「你要什麼東西嗎?不管什麼,只要你說了,爸媽就會買來給你。」
  她的父親這樣一講,那個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纖手,放在父親的膝上:
  「你們沒有一件不如我願的養育我,我本可以心滿意足,但是現在還有一個希望,只要這個滿足,什麼希望都沒有了。」
  「是什麼?你可以講來聽!」父母都這樣懇切的問她。
  「那麼,我就說了,在世的時候,你們一切的財寶都肯為我用,現在我要死了,有什麼方法把那些財寶帶一點走呢?」
  被這句話一問,夫婦明知不能帶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對她說,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時侯,睡在床上的女兒容態,漸漸的變了,她就這樣的斷了氣。
  這對夫婦,想到無法回答女兒最後的問題,心頭懷著無限的遺恨。他們很懊悔,為什麼過去對於道理一點都不注意呢?因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親愛的女兒作最後要求時,弄得我們束手無策。如果平時聽一點佛法,這次不是可能在女兒面前講講嗎?可恨過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錢,錢,儲錢!其他什麼都不知道,這是多麼可悲的事!從此他們夫婦就發心參訪高僧學教,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後就成了一個大慈善家雲。
  這個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說法,確可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
  在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七品,記載著妙莊嚴王的太子淨藏、淨眼二人,勸父母進入佛道,以童男童女為緣,使父母發菩提心,這些例子實在不在少數。

    3、三十三身(八部身,執金剛身)

【應以天龍,夜叉,幹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前面講的是為人界的說法,從這裏是為龍伽羅部的現身說法。天龍八部,又叫做八部龍神,因為天龍在八部眾中居於首位。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現在一一的解釋如下:
  一、「天」,是「提婆」的譯意,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無色界等諸天。
  在法華論中說:「清淨光潔,最尊最勝,故名為天」。這是對於帝釋,自在天,毗沙門天以外諸天部樂界的總稱。
  二、「龍」,梵語「那伽」,是禽類的水屬之王。龍身到處隱顯自在,在法華經中列有八大龍王之名。
  三、「夜叉」,這是勇健鬼,暴惡鬼,能飛行空中的鬼類。
  四、「乾闥婆」,梵語是「彥闥縛」,譯有「尋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種不同,以香為食,侍奉帝釋而司奏伎樂,常在須彌山之南,金剛窟中,能飛行虛空。
  五、「阿修羅」,正音應讀為「阿素洛」,譯為「非天」,其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是鬼神的一類,也譯為「無端正」,男醜女端正之義,又譯為「無酒」,因為宿世好酒,而不能隨順己意,故持不飲酒戒。阿修羅,很多地方都略稱修羅。
  修羅在前世雖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勝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後即是阿修羅,與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戰鬥,常受三時銅鑊,劍戟等苦。
  世俗容易發怒的人,稱為燃燒著修羅的嗔火,就是從這裏而來,修羅不一定要說住在天上,人間到處都有修羅。
  六、「迦樓羅」,是印度神話中的怪鳥,梵音叫「揭路荼」,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又稱為「迦樓羅王」,即是一切鳥類之王。住在須彌山北方大鐵樹間,翅翼金色,兩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萬里。日日巡視須彌四天下,捕龍而食。頭上掛有如意球,常從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樓羅炎」。
  七、「緊那羅」,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譯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頭上有一角,人見之常疑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釋的樂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釋,其形像稍似馬首人身,人首鳥身。
  八、「摩睺羅伽」,正音是「牟吒洛迦」,譯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天龍八部,已如上述。這些本來都是出於印度的神話,因為印度人在釋尊未誕生前,均以這些為信仰的物件,所以,釋尊成道後,觀機說法,隨緣攝化,一切惡魔、神、鬼、天將,佛教之中無不包容,因而給他們一個進入真正大道的機會。
  「人非人等」這句,是總稱這個八眾。八部眾中,有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如緊那羅,摩睺羅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龍等,所以說人非人等。
  以上所說,正是顯示山河大地,有情無情,無論那一個,都是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教化的對象。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執金剛神」,梵語是「跋闍羅波膩」。「跋闍羅」譯為「金剛」,「波膩」譯為「手」。因為手執金剛杵,所以叫「執金剛神」;或者又稱「金剛密逕天」,「金剛手」,「金剛力士」等;因為統領五百夜叉,所以又叫「金剛夜叉」。
  這可稱為佛教守護的神,在寺院大門旁奉供的有兩個王,右是金剛神,左是密跡力士;右面表示的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斷惑。所以右面的是開著口成為阿字,左面的是閉口成為吽字。這個叫做阿吽二將。其實是一王的變化,二王實在是一體。
  總而言之,是觀世音菩薩現這個神的相而來說法之意。「金剛」,是堅固之義,如果以這個堅固,斷惑生善,則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任他如何的困難,金剛堅固之力也能打破。
  「執金剛」,不外是表示人格的堅忍不拔。
  以上是觀世音菩薩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到這裏已講完。三十三身從第一現佛身,到最後現執金剛神身,有三十三身,分為十九次說法。其實,照理講並不限於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無盡的意義。三十三身,十九說法,現在列為圖表如下:

  三聖身--佛身、緣覺、聲聞…………………………………三說法
  六天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     
       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六說法
  五人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五說法
 三四眾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一說法
 十
四女身--長者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居士婦女身、      
 三
     婆羅門婦女身………………………………………一說法
 身
二童身--童男身、童女身……………………………………一說法
  
八部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    
       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一說法
  執金剛身…………………………………………………………一說法

  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即如以上所說。
  在前面已經講過了,三十三身是指的多數,並非單指這三十三身。我們不妨看為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啟發我們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前面從現佛身到現執金剛神身,是示現觀世音菩薩各各不同的現身,那個叫別答,這段是總答。釋尊總答道:「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成就像前面示現的大功德,現種種的形,游諸十方世界,度脫一切眾生。」
  「三十三身」,是示現無量數。就這段文的「以種種形」一句亦可明白了。
  本來,觀世音菩薩的本地,早為正法明如來,法身遍滿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本來早已成佛的觀世音,應眾生之念,分身化現,因為是處處身,所以處處現。恰如天空一輪明月,萬水萬現。這即是說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說法,觀世音菩薩可以現幾千幾百億萬的身,可以說幾千幾百億萬的法。金光明經中說:
  「佛之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日。」
  這個就叫做:「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4、瓔珞供養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觀世音菩薩因為有如上的種種功德,所以釋尊勸眾生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如前面所說到這個「一心」最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則精神散漫,不能夠得到十分的功德;心若專意,則精神集中,所求無有不應。
  這個「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如果口常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意常思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禮拜的誠意,則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和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一致。把潛在我們心裏頭的觀世音菩薩喚起來,我們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合一,把這個心,作為供養。
  「供養」,供給資養之義,這裏麵包含有種種的法,現在要說的是三業供養。在法華文句中說: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在大同經中又分為理供養與事供養。會其理而證入的叫理供養,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養。理與事,事與理,圓融無礙,如果心會其理,則身現其事;如果身現其事,則心會其理;理與事一致,心與身一如,方俱恭敬誠意之義。
  其次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之義,所以又稱觀世音菩薩為大菩薩。「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懼。「急難」就是一種最難以應付的困難。如果我們處於怖畏的時候,陷於困難的地方,在進退維谷的狀態之下,此觀世音菩薩,就能給我們無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稱之為「施無畏者」。
  實際上,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怖畏急難充滿其中,在這怖畏很多的世間中,使我們得到一點安心,皆是觀世音菩薩所賜。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對世尊說:
  「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方,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十四種無畏之中,最要的還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體得諸法實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愛;在勇猛上,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有這種覺悟,在世間上,就沒有怖畏了。觀世音菩薩能使令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佛教裏說施,分有三種:
    一、財施
──施有形的物質。
    二、法施
──施無形的真理。
    三、無畏施
──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
  不論財施、法施,均不能離開無畏而能達到目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無畏佈施,能使我們安心立命,故此應一心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聽到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說:「我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隨即從頭上解下價值高貴鑲著寶石的瓔珞,奉呈給觀世音菩薩,說道:「仁者!願你受此法施!」
  「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份而有種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這個來莊嚴。
  但從這段經文的理上去觀察,並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鏤刻的寶石,無盡意菩薩,累積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瓔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所以,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本業瓔珞經中說:
  「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為光,嚴飾佛身。」
  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
  兩種法身,即是理法身與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煉出來的覺悟;理法身是本來具有的那個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不修持,即不能證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來是覺,即所謂本覺,但是本覺的光隱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覺;智法身,即是始覺所得。然若證覺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種法身就合而為一了。現在無盡意代表無盡的智慧,觀世音顯示廣大的慈悲,所以以聚積無盡智慧方便的功德,更顯現供養給廣大無邊的慈悲。就是以無盡意的智慧回向給大慈悲的觀世音。
  「仁者」,是大悲萬行者,即所謂菩薩,此處就是指的觀世音。
  這裏無盡意以瓔珞供養的一節,維摩經是這普門品的注腳。維摩的不思議解脫,就是觀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觀世音的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這一節和維摩經第四菩薩品終了時,善德長者以瓔珞奉給維摩居士,完全一致。
  維摩經中善德的一章,維摩詰是長者善德的對手,有一次善德長者家中,設七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此是財施;維摩即向善德長者大大開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長者聽時心生清淨,無量歡喜,即解價值百千兩金的寶珠瓔珞奉於維摩,表示以離財欲,喜樂法施的大利益。
  在這普門品中,無盡意供養的一節,觀世音菩薩開大悲門,以示大法施,所以無盡意遂生感謝之心,將自己有形的寶珠瓔珞,奉於觀世音。這個瓔珞如前面所說,應該看為累積的功德。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的特以瓔珞贈給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為什麼不肯接受呢?因為一般人的希望是財寶,是名譽,這裏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貪。這個寶,觀世音菩薩實在沒有求的必要。從觀世音菩薩這方面來看,他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個瓔珞的功德,早已嚴飾其身。在人分上的這一方面來看,無論誰都持有無價的佛性之寶,並沒有什麼與和受可說,在絕對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沒有什麼相對的憎愛取捨可說,因為顯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無盡意再奉上說:「為了憐湣我等故,還是請你接受下來吧」!從我與他分別相對的境地來看,觀世音菩薩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為了憐湣一切眾生所以請他受之,而他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義,是破除相對差別的有,是因緣所生的假諦,由假諦而進入絕對平等的空諦,再從那個空諦,進入諸法實相的中諦。從有進到空是智慧門,從空入於有是慈悲門,以智慧不受這個,所以為了眾生懇請而受是顯示慈悲。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這個時候,佛向觀世音菩薩說:「應該湣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此瓔珞。」
  「四眾」,即是比丘、此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等是八部眾,前面已經說明了,這裏不再重說。
  總而言之,為了眾生,那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觀世音,但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辭,所以,只得把他受下來。更來分了二分:一分奉給釋迦牟尼佛,一分奉給多寶佛塔。可是,此多寶佛塔,又是說的什麼呢?這在法華經,就是第十「見寶塔品」。在那品中,說從大地上湧出多寶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寶佛塔。
  這個多寶佛塔,是把宇宙本體,作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體。釋迦牟尼體得其理體而現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關於那個證得的原因,一是斷滅一切煩惱而進入涅槃;其次是圓滿一切種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義來看,多寶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覺的理身;釋迦牟尼佛是報身的事佛,即是始覺的智身。
  說時雖可這樣說,但實際上,事理是不可分為二的,這是因為在圓融諸法的實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這個,則宇宙觀是這樣的:

    本體──無限──平等──空諦──
  宇宙                 圓融(中諦)
    
現象──有限──差別──假諦──

  約佛而言可以這樣看:

    法身──理身──理佛──多寶佛塔 
  佛身                 冥合
    
報身──智身──事佛──釋迦牟尼佛

  像先前說,佛身分三身時,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現在說釋迦牟尼是報身,不免令人生起懷疑,這因為在娑婆世界應現,使普門利益的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可以看為在體與相之外再加上用:
    體
法身──多寶佛塔
    相
──報身──釋迦牟尼佛
    用
──應身──觀世音菩薩
  現在瓔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寶佛塔,一奉釋迦牟尼,這應身的觀世音菩薩,把瓔珞奉給法身的理佛,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可以這樣解釋。
  這裏有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是為四眾八部而受的,應該要分給四眾八部才對,為什麼要奉給多寶佛塔與釋迦牟尼佛呢?要知道,這既是為四眾八部而受,但因為要使四眾八部統統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從應身的觀世音菩薩之手,而奉給法身的多寶佛塔與報身的釋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無分彼此。從這同一佛心來說,在我們的心上,就現有這個三身,所以臨濟大師說:
  「汝一念心上清淨光,是汝屋裏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裏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裏化身佛。」
  清淨光,是本覺平等的理。我們眾生因差別的妄執而昧於此理,不能證得那種境界。打破這種差別的平等之智,是無差別光。這無差別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觀看眾生的差別而應機化益,是差別光。因此,差別光是慈悲,無差別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來具有光明的鏡子,這就是法身清淨光,但因眾生有無明煩惱的灰塵,把鏡子原有的光明的體遮蔽了,所以須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塵,直至沒有一點黑暗,即是報身的無差別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這鏡子要來做什麼呢?所以鏡子要能映現森羅萬象的差別才具有鏡子的功用,這就是應身(又名化身)的差別光。在無差別的真空之上,有差別的妙有,這叫「真空妙有」。這個真空妙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釋尊講到這裏,又叫這普門品發問的無盡意菩薩,告訴他,觀世音菩薩,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議的神力,遊此娑婆世界。用這個「遊此娑婆世界」的「遊」字收結,卻很有意義。
  我們眾生在世間行慈悲的時候,終有一點勉強的成份,不能說悠悠然的而遊世界。可是菩薩行慈悲的時候,舍去一切報酬,只有歡喜,沒有勉強,菩薩是樂於為世為人工作的,所以用這個「遊」字,是再適當沒有了。
  以上是散文體的長行講完了,其次是講韻文體的偈頌,大體上看來,偈頌都是長行的重說。

    九、普門品偈頌

    1、大悲行願

  前面已經說過,普門品分有散文體的長行,和韻文體的偈頌兩種體裁。長行解釋完畢,以下是解說偈頌。
  關於本品的偈頌,姚秦羅什三藏法師最初略而未翻;到隋文帝時,從北天竺來了兩個和尚,一位是闍那崛多,一位是達磨笈多,這偈頌就是由他們二人譯出加入的。
  偈頌,又可稱為重頌,就是前面所說過的長行,在偈頌中用韻文體來重述一翻。「偈」,梵語叫「伽陀」,華言譯為「頌」。梵華合稱,所以叫偈頌。是一種美歌,聯合美辭而來歌頌。在這裏稱的偈頌,就是等於詩歌一樣。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當釋尊說法到這裏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又用韻文的口調來問。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世尊妙相具」,這是無盡意菩薩讚歎釋尊的。「世尊」,是佛十種德號的總稱,就是娑婆世界最尊無上之意。「妙相具」,這是說世尊內具萬德,外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言。故有贊曰:「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我」,是無盡意自稱。
  「重」,在前面長行已奉問,現在再問。
  「彼」,指觀世音菩薩。
  「佛子」,亦是指觀世音菩薩。三界一切眾生,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觀世音也是佛子。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由於什麼因緣而得此名,雖然所問是和長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卻有點不同。在長行方面,是專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妙力,而偈頌方面,卻顯示觀世音菩薩的願與行,所以稍為有點不同。「因緣」,在長行中只解釋為是什麼理由;在偈頌中,說此菩薩過去無量劫前即發大清淨願是因,有苦無樂的眾生是緣。就是自身行化的大願為因,以眾生為緣。依這個因與緣,普在世間應現化度。
  「即此可以相續佛陀慧命的觀世音菩薩,由於什麼因緣而得名的呢」?無盡意菩薩這樣的問。世尊以偈頌回答說: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汝」,指無盡意菩薩。無盡意雖聽過觀世音菩薩以什麼因緣而得其名,但為顯示觀世音菩薩如何的修行,所以佛又令他好好的聽聽觀音的妙行。講到修行證覺,本來是不二的,但從凡夫修行而至證覺,是應分開來說的。眾生心中的一面鏡子,本是清淨光明的,(這和本覺的意義相同)但給無明煩惱的塵埃蒙蔽生起黑暗時,那就要用修行之力來拂拭心鏡上的黑暗塵埃(這叫始覺)以便恢復現出那本來的清淨之光。到達修行與證覺的合一,這叫做始本不二。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即是證覺的第一步,至於本已立於證覺之上的觀世音菩薩,他的修行,不過是證覺的表現而已;他的證覺,不過是修行的運用而已。所以,雖說是修行,似不同於凡夫的修行,而是證覺上的修行,即所謂修證不二,修即證,證即修。
  觀世音菩薩的善應諸方所,亦是下化眾生的修行。觀音證覺上的菩薩心,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現。「方所」是指十方諸世界。約佛土言:是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約佛身說:是法身、報身、應身。
  法性土,是法身佛的淨土。佈滿在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空間之中,這個大宇宙就是法性土,所謂是「翠竹黃花無非般若,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在空間是遍一切處,在時間是永恆的生命。
  受用土,是為報身佛所受用的淨土。
  變化土,是應身佛應眾生的根機,現種種身而濟度的國土。因為要濟度此土的眾生,菩薩就現三十三身,這已如前說,因此稱為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是說觀世音菩薩誓願深如大海。凡是菩薩都俱有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四弘誓願的根本,眾生是無邊的,所發的誓願,就是要濟度這普遍的無量無邊的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說無盡的煩惱,我誓願斷之。
  「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說法門雖然無量,我誓願來學習。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雖是至高無上的,但我發大誓願要完成佛道。
  四弘誓願中第一願是利他,第二和第三願是自利,第四願是二利結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利他
  煩惱無盡誓願斷──止惡  佛道無上誓願成(二利圓滿)
             
自利
  法門無量誓願學──修善

  觀世音菩薩並不單有這四弘誓願,還有濟度眾生的觀音十對照如下:

                 所學之法──願我速知一切法
       
一、法門無量誓願學
                能照之智──願我早得智慧眼
       
         所化之境──願我速度一切眾
       
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能化之法──願我早得善方便
  四弘誓願
─┤         根本癡海──願我速乘般若船
       
三、煩惱無盡誓願斷生死流浪──願我早得越苦海
       
         貪嗔癡───願我速得戒定慧
       
         究竟涅槃──願我早登涅槃山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成菩提道──願我速會無為舍
                 
三身圓成──願我早同法性身

  觀音的弘誓之深,如海一樣,就算你想到什麼時候,也不能想盡。因為弘誓是甚深難測的,所以說曆劫不思議。「劫」,時間最長之謂,即如前說,就算怎樣長的時間,也是難以思議之義。
  「侍多千億佛」,是說隨侍無限量的佛而受教。
  「發大清淨願」,是指發如四弘誓願的十大清淨願。
  不單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的客觀的看法是如此,在主觀的我們心裏面所存有的大慈悲之心,而日日所見聞的又統統是佛的教訓,照這樣的思念,反省,誓學,那所發的願就不會懈怠,則我們也算能夠體到觀世音菩薩的心了。

    2、念彼觀音力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我們要生起清淨的心,首先須要專一其心,驅除一切雜念妄想。若要消除雜念妄想,則必定要口常稱念觀音的名號,意常思維觀音的願行,身常禮拜觀音的慈像,以使身口意的三業合而為一。
  三業需要具足,缺一不可,比方以身行事,以口講話,若不一致,或以口說事,以意思想,互相矛盾,那就不能稱為一心。關於三業,前面雖已敍述過,現在更從側面來說明。聞觀音的名,見觀音的像,如果一心稱念,那就不會空過,那就一定能消滅諸苦了。
  「我」,是指釋迦牟尼佛,「汝」,是指無盡意菩薩。「略說」,因在長行已詳細說過了。至於曆劫不能思議的甚深的弘誓,清淨的大願,要徹底的說起來,實在是不能說盡的,所以這裏只能就其重要的來說一說。
  「聞名及見身」的「聞名」,即是聞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聞了口中就要一定稱念,這是三業的口業稱念。
  「見身」,對於觀音的木刻畫像,若能觀見其相好,就要以身禮拜供養。這是三業中的身業禮拜。有人以為,向木頭或紙張上禮拜,那有什麼功德可言呢?這實在是大大的想錯了。
  舉例來說:如同是竹的皮,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腳上,可以做成竹笠,載在頭上;這樣雖是一根木,一張紙如果做成佛像或描成佛像,就值得禮拜,須要禮拜,木或紙雖是沒有尊卑之分,但現於那上頭的心是可寶貴的啊!
  禪宗的大德所謂:不在佛求,不在法求,不在僧求;禮拜,只有以這樣的見識來禮拜,才有深刻的意義。可是這個深刻的意義,不是一般常人所能領會的!
  「心念不空過」,以一心,不讓其空過,在十句觀音經中說: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這就是心念不空過,這是意業致禮。
  意業的所謂「念念不離心」,所謂「心念不空過」,換句話說,就是不論何時,要使觀音不與自己分離,要做到「朝朝同共起,夜夜抱佛眠」,要做到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與觀音共在。約而言之,就是要有與觀世音共活的信念。有這個信念的人,以身口意三業常念菩薩,則自己的身口意自然也就會成為菩薩的行為。
  自己與觀音共生,一切與觀音共存,這個身,就成為觀音的身,而不是我的身;這個意,就成為觀音的意,而不是我的意了。承陽大師說:「此一日之生命,是可貴之生命,是可貴之形骸,有此行持之身心,當會自愛自敬」。仔細想想這句話,其身可貴的理由,就更為顯明了。
  如果自己這樣想,自己就是觀音的身,那就不能不鄭重,不能不敬愛。每日感謝奉持之念更切,就不敢放逸。那裏還有「諸有苦」呢?即或有物質的苦,也可以把它看破了,還有什麼痛苦可言呢?
  這個身如果是觀音的身、則手、足、口,也不能不是的。那麼,這個手,就不能偷盜,這個口,就不能罵人,從此以手合掌,以口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三業一致,自然會滅除諸有苦的。
  「能滅諸有苦」的「諸有」,是三界之謂,分開來也可以叫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六道,稱之為有,即是有漏的略稱。有漏是煩惱,其根本是常說的三毒,從這個三毒生出三界,這個三界是三毒煩惱的苦界,指這個三毒之苦,名諸有苦。
  如能三業清淨,我與菩薩合而為一時,就能住於滅三毒而出三界的解脫界。
  這是總答,以下七難是別答。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這是重頌,或將前面已說了的,再重說一下;或把漏了的地方加以補充說明。
  這裏兩首偈,是相當於前面所講的火難與水難,加以殺害,傷害來講,那就是被推入大火坑,在那時候,如念觀音菩薩之力,則火坑立刻就可變為清涼之池,火自其然也就消滅,而人也就得救了。假若又漂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龍魚及諸惡鬼的災難,在那時候,如以念彼觀音之力,即使怎樣洶湧的波浪,也不能把我們沉沒下去。
  照文字解釋,念觀音菩薩固然可以;若從理上說,如前所說,火是嗔恚的火,由這嗔恚之火,把人燒得不知顧前想後,等於陷在大火坑中。
  這個時候,若念觀音的大慈悲,以清淨崇高的愛水來消滅嗔恚的怒火,則心中就成為清涼池了。
  「巨海」,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就是愛欲的波濤,愛欲的波浪起于煩惱的大海,直至沉淪在戀愛的深淵之中,招來了許多的痛苦與煩惱。
  妖豔的身體,比龍魚更可怕;嫣然的嬌態,比惡鬼更可懼!這個時候,若以觀世音的大智慧,洞知諸法的實相,觀察一切皆是因緣的假合,則愛欲的迷執,自然就會消滅了。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須彌山」,不一定要看為是真實有的山,這是印度人假想的山,說是其高能到達天,但近人考之須彌山即指喜馬拉雅山而言。
  從這高山上被推落的時候,如念觀音之力,就如日住於虛空,不會落下來。又如在孤峰頂上安住,又被惡人追逐,從金剛山上墮落下來,如念觀音之力,一根毛也不會損傷。
  「金剛山」,在須彌山的週邊,是不能破壞的意思。關於須彌山究是怎樣的,金剛山又是怎樣的,在這裏大可不必仔細的詮索。
  有人以為我們持有頂天立地什麼都不能妨礙的獨立自在的佛性,所以就生起了釋迦是什麼人,達磨是什麼人的念頭,如生這一念,即生起憍慢的心,變成自甘墮落,遂至被推落下來。可是此時若能念彼觀音菩薩的平等大慈悲,則不會輕侮他人;念彼觀音的大勇猛,就能獎勵自己,如太陽安住在虛空中,自然能暢遊海闊天空,所謂是「風吹不動天邊月,雪壓難摧澗底松」。我們看到日或月掛在虛空,好像很危險的,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須彌山,喻佛性,高大周遍之義。
  金剛山,是不能破壞,不能動搖的意思,可以看作我們心裏的信念!
  稍為複雜一點來說,可以把它這樣分:須彌山是妙覺之位,金剛山是等覺之位,這裏指我們的信念,就是表示無論如何,不為他力之所搖動!
  立了信念,進而要把它堅定起來才行,因在我們的周圍,充滿了誘惑與迫害,時時都在俟機來動搖和壓覆我們的信念,這像被惡人追逐而將要墮落的狀態,是非常危險的,但在那個時候,如能念及觀音大勇猛的願行,則雖在誘惑或迫害之中,也能不損一毛,而自由自在的,這就是所謂「八風吹不動」!
  八風,是東、南、西、北的四方,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的四隅的風;但是佛教中的八風,並不是指此。佛教的八風,是八種境界風,因他能煽動我們,所以稱為八風。這八風是: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一、利  凡與自己有益的皆名為利,或稱如意的事名為利。
    二、衰  凡與自己有減損的皆名為衰,或稱失意的事名衰。
    三、毀  因討厭其人,背後誹謗叫毀。
    四、譽  因歡喜其人,當面讚歎叫譽。
    五、稱  推重其人,故在眾中,稱道其善叫稱。
    六、譏  討厭其人,本無其事,妄說實有叫譏。
    七、苦  逼迫之義,遇到惡緣惡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
    八、樂  歡悅之義,遇到好緣好境,身心得到歡悅叫樂。
  這些皆是動搖我們的心,損害那個金剛信念的,然而我們如能堅定信念,不為境界所惑動,則黃金當前,不會變節;白刃架頸,不會更動主張;這樣,毀譽、利害,一點也不能害我人了。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這裏所講的,也出於前面的長行。
  首四句偈,是說的怨賊之難,很多的凶漢,以刀來脅迫,自己若住於觀音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對著凶漢,他亦會生起慈悲心,古來高僧大德的逸話,傳播在社會中間的例子很多,如前面的空也上人就是一例。這個是從外來的盜賊,比較起來終是少數,而自己心中的怨賊,長久的盤據著,其數有八萬四千,各各持有利刀,欲奪我們清淨心中的功德之寶,那怨賊的主人翁,就是我見我執。如把這我見我執打破,住於平等的大慈悲,則怨賊即會給慈悲心所感化了。正如「菜根譚」上說:「見聞覺知是外賊,情欲意識是內賊,此主人翁惺惺不眛,則化賊成家人。」
  其次說到王難苦,相當於長行中的刀杖之難。在過去專制的時代,法律是國王的法律,觸犯法律將要被殺時,如果念觀音之力,則刀就即刻斷斷壞,而不能有斬的作用了。日蓮上人在龍口將要被斬的時候說:
  「如果以法華經能夠代替這個醜的頭,實在可喜得很!」
  當他走進刑場時,因他具有這種信仰,利刀的確不能傷害。國法是不能不守的,但那原是人定的,有時也不能不改,並非就算為完全無缺。不過,不管怎麼樣,法律即使有缺點,但法律是有力的。本來,法律無論什麼人觸犯了,都不能不處罰,但是,在專制時代,法律之主裁者,即國家的主惱者和法之運用者,嶽飛就是以「莫須有」三字而死。執法的人,即使犯法,何曾以法制裁自己?如果說是缺點的話,這也可以說是缺點。
  哲人蘇格拉底毫無所懼的手執毒杯安然的死去,基督在十字架上像露水似的消滅了,這些例子,古今中外,實在多得很,楠正成死後,他的旗印文句被傳下來,內中有「非理法權天」五字,「非」是不能勝「理」,「理」是不能勝「法」,「法」是不能勝「權」,「權」是不能勝「天」。所以世界上最強的還是天。這個「天」,即是宇宙的真理,真理是最後的勝利者。這最後勝利的真理,就是表現貫徹在無限時間中的法身,所以即使肉身的壽命能夠斷,而這個法身的慧命是不能夠加刀的。
  囚禁枷鎖或杻械,已如前說。不管是有罪或者無罪,而受到手鐐腳銬,繩鎖系縛的痛苦時,如能念彼觀音之力,就能解脫。實際上我們帶上了名位的手鐐,財利的腳銬,以執著束縛了自身,假若能超然立于名利之外,打破了人我的界限,則我們就能夠展開自由自在的境地。「釋然」,是解脫的形式,「解脫」就是得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咒咀」,是要害他人的一種行為。或者祈禱惡神降災,或者造稻草人釘打,或是畫符焚燒,這都是咒咀。
  「諸毒藥」,凡是服而傷身的名為毒藥。諸毒藥,指其多數。
  即使有以這些咒咀或毒藥想要加害於自己的,如能念彼觀音之力,那個咒咀就變為他受,那個毒藥就反為他吞了。
  咒咀的那種心裏,我們心中難道沒有?嫉妒的這種存心,幾乎是沒有一個人沒有的。或見人家被稱譽,或見人家的成功,自自然然的就會對那個人加幾句批評,這是顯明的嫉妒。還有一種見到人家失敗了,心中就很高興,或者甚至嘲笑說:「那是當然的」!這是嫉妒之情,像這個心,就是嫉妒,而同時又含有咒咀。
  離間他人,中傷他人,可以說比毒藥還要利害!咒咀人結果是誰受報應呢?其實還是咒咀的人自身來受報哩!好比,你送一件物品給人,別人不肯接受,那你只得再拿回來。咒咀人也是一樣的,你要咒咀人,人家不知道,或不接受你的咒咀,那不是還要歸於自身嗎?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算是有人嫉妒我,離間我,中傷我,而我自己安守我應守的本分,一點不為這種境界動搖,住於平等大悲的信念之上,積忍辱的功德,則決不會因此而受累。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得好:
  「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汙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這可以看作解釋這段的意義。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複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或遇惡羅刹」到「時悉不敢害」,相當於長行中的「若三千大千……夜叉羅刹欲來惱人」,惡鬼羅刹,沒有再說明的必要。
  「鬼」,是希求之義,希求是乞求的心,所以「貪」就叫做「鬼」。除了貪鬼以外,還有一種無明鬼,無明即是愚癡的心,又叫癡鬼。這都是妨礙我們善事的毒龍。
  這些皆是煩惱,因為有煩惱,所以才有覺悟。煩惱即菩提,是大乘的根本,所以如把我們迷的心一轉即是悟的心。但因為迷的根本是我執,我執又是一切罪惡之源,那個所執著的小我,眾生念念不忘,所以在有我執的期間而不能悟。
  人有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的分別,所以生起愛憎或偏頗的心;又有這是我的物,那是他的物的分別,所以生起慳貪的心。但是,若把我擴大開來,一切眾生皆是我的孩子,住于三界皆我所有之心,則顯現出公平的,平等的大慈悲,煩惱立刻變為菩提不能害我,澀柿子的澀終成為甜味。那個澀柿子的澀是煩惱的惡鬼,經過佛日的慈光一照,即成菩提的甜味,此就是煩惱即菩提的最好說明。
  這一轉心之間,所生的是迷悟的差別,聖凡的差別,佛教主要的就是說有這一轉心的心。惡羅刹,毒龍,諸鬼統統是害我們的,可是在遇到這些時,因念觀音之力的因緣,那些惡鬼,惡獸就不敢加害了。或惡獸包圍了我們,而以銳爪利牙來逼時,如果念彼觀音力,則惡獸就會逃得不知蹤跡。
  「惡獸」,即從我見我慢而生起的心理狀態,在眾生的心中,好像就有銳爪利牙相爭的情形。尤其我們處在今日所謂是一個生存競爭的時代,宛然像有眾多的惡獸包圍著,人類互相猜疑欺詐,有一點機會就要排擠他人自己占上那位置,假若這時有人能念觀世音菩薩平等的大悲心,則四海之類,皆我同胞,如手如足,相親相愛,一切心中的惡獸和身旁的惡獸都會消滅了。
  「蚖蛇及腹蠍」,蚖、蛇、蝮、蠍,這可以看作是總稱一切的毒蟲。前面的惡獸,是譬喻的大煩惱,這裏的毒蛇毒蟲,譬如的是小煩惱。
  小煩惱若不注意,漸漸而成大煩惱,其害與毒蛇毒獸沒有什麼不同。因此,法句經中說:「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大惡本非大,由小而積成,若不輕小惡,則不至遭殃。」
  「氣毒煙火然」,這是說毒氣如燃燒的火焰一般,這是形容嗔恚的厲害!「尋聲自回去」,是念觀音而起心中本自清淨的本性,把噁心一轉時一切可怕的罪惡,就好像在草葉上的露珠,遇到朝陽生起,自然的就會消滅了。
  從「雲雷複掣電」到「應時得消散」,這四句是說:好比本是一個明朗的晴空,忽然一堆黑雲湧起,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冰雹降落,大雨滂沱,那一種境界是多麼可怕!我們的心也和這個情形一樣,本來心上是沒有一點黑暗的,而光明朗照的,不料一念迷雲生起,彼你我他之念跟隨而來,則嗔恚的雷鳴,忿怒的電光,貪欲的冰電,自暴自棄的大雨,都來苦我們了。可是,此時如能念觀世音菩薩,心機一轉,雲消雨息,朗朗心空,無不清淨自在。
  對於以上的諸苦難,念彼觀音之力,即能轉災招福,拔苦與樂。這「念彼觀音力」的五個字,實在是轉噁心向善,與轉迷途向悟的一個關鍵。
  我們的力,是相對的,差別的,觀音的力是絕對平等的。把執著差別的這一顆心,一轉而向平等,把系縛於相對之心一轉而向絕對的,這就是佛教的根本之第一義!這本經就是以觀音為中心,而說的第一義中的第一義。

    3、能救世間苦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以上是開七難為十二難而來重說。以下是將三毒二求包括起來總說。
  以上說的十二難,是說從外逼來的災難;從內生起的是三毒二求。把這總括起來,所以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眾生的苦,誠然是無量無邊,但那苦的根本,則是貪嗔癡的三毒。
  在佛教中,眾生就是因三毒而得名的,所以除佛以外,就是菩薩,緣覺,聲聞,尚有微細的三毒煩惱,而最厲害的,則是六道的眾生!
  在六道中,嗔恚最重的是地獄,貪欲最重的是餓鬼,愚癡最重的是畜生;嗔恚比較輕的是修羅,貪欲比較輕的是人間,愚癡比較輕的是天上。這是從精神上的分類。我們人雖然說貪欲比較餓鬼少,但因貪欲引起的痛苦,卻如恒河沙一般。在如恒河沙的痛苦中,尤以生、老、病、死的四苦,和愛別離的悲哀,怨憎會的煩惱,求不得的愁悶,五陰的熾盛,苦壞了我們,所以說這個世間好似一個大的苦海。
  但觀音的妙智力,能救這個世間的苦。觀音的妙智力,是說的什麼呢?「妙」,是不可思讓之義,所以可說是我們凡夫不可思議的大智慧力。
  這個智慧的力,能拔三毒之根本,能給我們的安樂。我們受苦是為的什麼原因?這原因就是起於身口意的三業,起苦的業又是從那裏來呢?那就是因為智慧的眼被蒙昧了,不能知道真的道理,從惑生出來的。要想斷惑證真,則首先應不要造感苦的業,不造業就不憂愁苦惱,所以在懺悔時念的文句有: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貪嗔癡的根本是惑,惑是基於無明,因有無明之故,所以昧于諸法實相之理。因為在迷而入迷,所以起貪嗔癡的三毒。斷這根本惑而證真理,是從知識方面著手而再加上修持。觀世音菩薩以其妙智力而救世間苦,是情感方面的慈悲而再加上智慧。
  觀世音菩薩以此妙智力而行慈悲,救一切世間之苦。前面所講的十二難,是從外來的,所以這叫做外業。救這些苦名為外業解脫。這四句頌是救從內生起的因貪嗔癡而造的諸惡業,這可以看作現示內業解脫。

    4、三業讚歎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是三十三身的總說,已在前面所講的能救世間苦的是妙智力,這妙智力是體;把這妙智應用出來而成神通力,這是用;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這是相。
  妙智力如鏡的光明,神通力,如鏡中所映現的森羅萬象的影子,所以觀音不離體相用,而能得到自在。
  神通力,是指由智慧的活動而得的自由自在,佛與菩薩均具有神通力。能觀察我們經驗以上的事叫天眼通,天耳通,凡事都能如意的叫神足通,察知他人之心的叫他心通,知道過去的宿命叫宿命通,斷盡一切煩惱叫漏盡通,這皆是指的不凡的智慧活動而言。
  現在觀音菩薩具足這些神通力,普度眾生。「廣修智方便」,是在殊勝的用中,繁興萬行,以一切權智方便化度眾生。「十方諸國土」,總指虛空中的一切世界。「無刹不現身」的「刹」,是國土之義,即是沒有一個國土不現身說法,所以是不光指三十三身。
  真理遍滿於字宙,到處都是觀音現身的地方。例如我們平日所見的開水壺中的水蒸氣,瓦特見了而發明了蒸氣的力量;由於紙鳶的線上,佛蘭克林知道了電氣的存在;因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因此知道了萬有引力;郊外的花草供詩人的吟詠;松間的明月,引起遊子的鄉思;見到貧窮乞丐的人,則生慈悲之心;見到衰殘老病者,則感到世間無常;像這些無一不是觀音的示現。
  「種種諸惡趣」,是指四聖以外六道輪回的眾生,尤以六道中的地獄,鬼、畜生,叫做三惡趣。「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生的生、老、病、死的四苦。漸次把他消滅。照字面似屬外力所致,其實佛菩薩教我們要想得到解脫,唯有拿出自己真智來,達觀諸法實相的真理,才能滅卻這些惡趣和四苦。所謂「個個面面觀自在,人生一生普陀山」,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想到觀自在不是他人,用這樣來不斷地修養,這是最重要的。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初四句,是三業讚歎中的意業讚歎,即觀音從意業上顯示化度眾生的殊勝。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慈觀,悲觀,這些叫菩薩的五觀。這五觀可以看作是前面觀音妙智力而分出的。因此,分之是五觀,攝之則是一個妙智力。五觀中的,真、淨、智的三觀,古來皆配合空假中的三諦來說明,仔細想想,實在沒有那麼拘泥的必要。
  觀音菩薩,因有五觀的妙力,所以叫觀自在。這個五觀,完全是觀音根本智與後得智分出來的,換句話說,就是觀音本來安住在大涅槃的境界,但因要度眾生,所以就分出五種妙用。「真觀」,是說的什麼呢?可以看作是觀音大悟的根本智,也可以說是「智觀」,在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有說:
  「此靈覺之性,從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未曾不生,未曾不滅,未曾不有,未曾不無,未曾不穢,未曾不淨,乃至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象,無音聲,以言語不可取,以境物不可會,諸佛菩薩與一切含靈相同,此是大涅槃性。」
  如此大涅槃性,就是大悟的真觀;大悟的真觀,就是大涅槃的本性。
  「清淨觀」,到了覺悟真觀的圓滿之後,心地根本即是清淨。所以那映現萬物諸緣,雖現那個相而不染著,其不染著即清淨觀,圓覺經中有說: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善男子!根本清淨故,色塵清淨;色塵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複如是」。照這樣次第說,地水火風的四大,十二處,十八界或二十五有,乃至天地宇宙,完全是清淨的一圓覺界,這個即是觀世音的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這是說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一切眾生,垂無緣的大悲,而救濟之,稱為大智慧,由此即能表現所證的後得智。因菩薩有真觀與清淨觀,就自然而生出濟度眾生的心,此即為廣大智慧觀。
  但是,廣大智慧觀,為什麼稱為無緣大悲呢?因為無緣大悲實在是大乘菩薩的願行,超過了權乘的愛見大悲。
  愛見大悲又是說的什麼?在維摩經中也有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愛見大悲的權乘,不知生佛一如,認為眾生,實是迷於生死,與佛並不是同伴,墮入實有的邪見,存利益之相,所以維摩經中認為這是可鄙的!
  無緣大悲與愛見大悲的區別,夢窗國師有個譬喻說得很好:
  在街頭巷尾常見到那求乞的乞丐,有的是本來生在貧窮的人家,從幼年就是很窮困的;有的是本來生在富貴的人家,後來因種種事故而破落了。在這兩類乞丐之中,我們見到本是生於富貴家庭中的乞丐者,是很容易生起憐湣的心,這憐湣心,甚於見到那本是貧窮之家的乞丐者。這就好似實大乘菩薩的慈悲,見一切眾生本來與諸佛同體,無生死之相,因眾生忽起無明一念,在本無生死中而生出生死之相,這都是如夢如幻不實在的!而權乘的菩薩則不同,以為眾生如那本是生於貧窮之家的乞丐,實有沉溺於生死,因而生起愛見大悲云云。
  實大乘菩薩的無緣大悲(或稱同體大悲),與權大乘菩薩的愛見大悲分別就在這裏。
  觀音已達乘的極位,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眾生之時,都看作與諸佛同體。本是生在富貴之家,但因一念之差,致使家庭破落,流為丐者,不能不更為生起無緣的大悲。從這本是無緣的大悲,所以眾生的生死也好,煩惱也好,生死不應該為生死,煩惱不應該為煩惱,想要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
  曾有人這樣問黃檗禪師:
  「諸佛如行大慈悲?如何而為眾生說法?」
  黃檗禪師回答道:
  「諸佛行慈悲,因無緣故名大慈悲。慈,不應該看作有佛可成;悲,不應該看作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問法者,無問,無得。譬如幻師為幻人說法。」
  這樣看來,一切眾生本來是同體的貴人,沒有應度的,也沒有應成的,如幻師對於幻人,如假說法,如假聽法。只因眾生從貴人之家迷而出去,說法度眾生不過令其歸家,如此來看度生聽法,方是菩薩的廣大智慧觀。
  這個生佛一如叫平等的智觀,以此來度眾生,所以不是愛見大悲而是無緣大悲。
  「悲觀」與「慈觀」,是從廣大智慧觀分出來的,拔眾生的苦是悲觀,與以真觀,清淨觀的至樂,使還諸佛同體的本家,是慈觀。
  這個「慈」與「悲」,直是無緣大悲。
  因此,觀音菩薩,有著根本後得二智,二利已經圓滿,所以要「常願常瞻仰」。常願大悲者的施救,常瞻仰大悲者的功德。
  總而言之,真觀,是契證涅槃的根本智,從真觀中映現萬物而不染著,是清淨觀,次起生佛一如的是廣大智慧觀,即是無緣大悲的悲觀與慈觀。
  「無垢清淨光」,是總合前面的五觀,五觀,一一皆是無垢清淨。尤其是指觀音的那個沒有染著的清淨的智觀,為無垢清淨的智光。這種智光,能照破一切煩惱的黑闇。在無量壽經中,彌陀十二光之中的超日月光,就是這種光。「慧日破諸闇」,就是說的這種意義。
  「能伏災風火」,在風火二災之外,應該要加一水災,因受偈文字數的限制,把它略去了。那清淨無垢的慧日,不單能破諸黑暗,同時更能伏除風火水的三災。
  「普明照世間」,是說觀音的無垢清淨光,像太陽照著大地,照得世間普遍光明,照得世間一切黑暗災難消滅。
  「諸闇」,也可稱心的光明被煩惱蒙蔽了,或稱風水火災。要使無明煩惱的風,貪欲嗔恚的火,愛欲執著的水,都破除了,使我的心光明到沒有一點污穢的狀態,若從自心上言,就是確實悟到諸法的道理,發覺到「原來這樣才對」,這時候就是智慧之光,照著我的心,等到知道「我錯了」!有這種的懺悔之念發生時,心裏的黑暗就完全消失了!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如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裏是讚歎觀音說法的情形,雖是口業讚歎,但應以口業配合三業來看。悲體的戒,是指說法者的口業,如向亮的雷震;這位說法者的意業,如同和靄的大雲;這位說法者的身業,如同完美的人格。
  悲是拔苦為體,觀音見一切眾生陷於積聚的罪業苦痛之中,而發大悲心,令一切眾生,知道防非止惡,其操持之堅固,好似百雷的震動,而能攝伏萬物,滅盡一切非的和惡的之意。
  慈是能與一切眾生之樂,觀音的偉大,就在他不單能拔眾生的苦,而且能賜給眾生的樂,好似天空佈滿了和靄的慈雲,再來降下法雨似的甘露。這個其味香美的甘露,喻如實相之法,無上真理,以此才能滅除煩惱的火焰。
  在我們的心上,如果也持有堅固拔苦的精神,賜給一切眾生快樂的悲心,則自己覺得煩惱心火,自然就會滅卻了。這在我們修養上可以體驗得到的。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在長行中已經講過,觀音是施無畏者。現在此處再說,若有眾生進入官處或軍陣之中,只要念彼觀音之力,就自然會使七難三毒等害我的怨敵,完全退散,而能得到不畏。
  「諍」是爭論,「訟」是訴訟。生起一切爭論,鬥口,訴訟時,或於軍陣中到了戰爭需要捨命時,雖說有許多的恐怖畏懼,但若這時,能念觀音之力,就可退散一切的眾怨。好比在我們的內心,常有無明煩惱相爭相戰,沒有一刻的安定,可是你如能夠想念觀音的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思維觀音的慈觀,悲觀,則什麼也無所畏了。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前面是舉觀音的五觀,這裏再來說五音,由五觀的啟發而成為五音,所以五觀是主觀的觀念、觀想、觀察,而五音是客觀聞得的音聲。但又不必限於什麼音聲,如「妙音」也可以看作妙色、妙香、妙味、妙觸、妙法。然而在六根中,從耳根第一的意思說,所以以音聲為代表。「妙音」與「觀世音」,是融和前面的真觀與清淨觀進而為廣大智慧觀。雖同是廣大智慧觀,但妙音的方面是以即空而觀中道,這就是前者向上的,後者向下的;前者雙遮空有,後者雙照空有。結果是一樣。
  如果知道法華經的心要,則峰嶺的風,池中的浪,無不是妙音;世上買賣的音聲也無不是法音。觀音即是以妙智觀照世間苦惱眾生的稱名之音,而來尋聲救苦。
  「梵音」,是菩薩說世出世法,皆清淨無染之義。即在清淨觀上而立萬法。「勝彼世間音」,是超越世間之差別而立於真觀之上。菩薩目見耳聞,皆絕對平等之意。運用這個而成慈觀,悲觀。菩薩以慈悲救世,如同大海的潮水,終日都在活動著,而一點不體息,應時應地,或滿或幹,應用自在,此即「海潮音」。
  這五音,可以看作五音譜的分類,雖說其音各各不同,但實在是同一的東西,而從前後左右去看罷了。以客觀的觀察,這完全是宇宙真理所發出的聲音,以主觀的觀察,皆是我們心裏所存的先天內在之聲。所以,這不是耳聞,而是心聞;不是目見,而是心見。這個潛在一心之內的先天的音聲,成為觀音的五音而顯現。所以須要常常放在心上思維。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從以上種種方面敍說觀音的功德,恐怕世間上還有生起疑念的人,所以再說「念念勿生疑」,來勸人要信。像前面已經講過的「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如果你不信,就是如何重寶的法門,你也不能接受和進入。「念念」是在我們心上的前念與後念,就是不論何時的意思。我們有時被人教訓,的確也會一時生起信心來,可是不久又會生起疑心來,翻轉了前念的信仰,因此釋尊慈悲,屢屢叮嚀囑咐,教誡眾生,前念相信,後念疑惑,這是不行的!必須念念不斷的虔誠信仰,才有功效。道源禪師說:「所信成就,佛祖成就」。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偉大的力量,都是建立在信上!這與學問以疑為出發點差異。
  如果這樣來說,宗教豈不是違背學問了嗎?這也不然。其根本的道理是立於學問之上,而置信於學問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宗教並不是反學問的,而是超學問的。佛教是比之旨在理智的學問,還要廣遍深入於情意的要求,在精神全體之上,安心的地方。
  這個安心立命之地,是信仰的基礎,觀音菩薩,常于苦惱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為作眾生的依怙。「淨聖」,是說觀音不比修行中的平常菩薩,在久遠的過去,已早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了濟度眾生,才倒駕慈航,教化此娑婆世界的一位清淨無垢的大聖者。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觀音既是救世的淨聖,而現為權化的菩薩,那他具有一切功德,是就不要說了。
  「一切」,是不能夠以數目計算的。如以前面空假中三諦來說:觀空諦而成法身之德,觀假諦而得般若之德,視中諦而現解脫之德,這叫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再從其他方面來說:觀空諦而不執著,斷盡一切煩惱,這叫斷德,觀假諦故能順應諸種差別而運用其智慧,這叫智德;觀中諦故能應用無礙,這叫用德,斷德、智德、用德,亦可稱為三德。
  一切道德,在自身是止惡與修善,在對他是濟度眾生。觀音具足一切功德,以慈眼視一切眾生,所以那功德的結果,具有無限的幸福,同時一切眾生受諸所具福德與智德,也如同海水的不增不滅,是無量的,把這個為精神安立的基礎,若不歸命,頂禮,而報謝其恩德,是不可能的了。
  除了求外來的觀音所具有的無量功德之外,更要想到自己,在我們心裏,依如來藏本就具有無盡的性功德,就是怎樣的用也不盡,但關閉了這如來藏的門戶而不能現,所以荊溪大師這樣惋惜的說:「悲哉!秘藏之不顯,蓋因三惑所覆,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體本虛妄。」
  體驗到無明虛妄而明法性,則廣大智慧觀;塵沙是喻無智的多,把這驅除而顯明化導,則現清淨觀;抽去差別執著的見惑,思惑,而明顯空寂,則現真觀。是由顯現這個秘藏而具足一切功德,更以悲觀,慈觀,而看一切眾生。這樣,實在自己的心上,顯現觀音如海無量的福聚功德了。
  過去宋朝時候的季宗問天竺的僧人:
  「觀音手中拿的佛珠是念什麼呢!」
  「念觀音!」天竺的僧人回答。
  「自己為什麼要念自己的名號呢?」季宗這樣追問著。
  「求人不如求己!」僧人的回答。
  這是使令我們體會得這段問話,頂禮觀音的本義上的一種便宜的話。
  在梵本的普門品中,還有下面一段的偈頌:
    慈悲救世間,當來成正覺,
    能滅憂畏苦,頂禮觀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幾百劫,證無上淨覺。
    常侍左右邊,扇涼彌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養一切佛。
    西方清淨土,安養極樂國,
    彌陀住彼上,調禦丈夫尊。
    彼土無女人,不見不淨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蓮華藏。
    彼無量光佛,淨妙蓮華台,
    獅座放百光,如娑羅樹王。
    如是世間尊,三界無等倫。
    禮贊積功德,速成最勝人。
  以上的偈頌,至今尚未有人譯出,這也算是一個新的發見。

    十、流通

    1、持地歎德

  偈頌是本經的眼目,今已講完,再有散文體,可以看作是這普門品的流通分。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爾時」,是釋尊回答了無盡意菩薩的問話,說觀世音應該頂禮終了之時,其時,持地菩薩從所聽聞說法的大眾之中起座,走向佛前,而說:「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這位持地菩薩,一般皆解說是地藏菩薩的異名,如果說是地藏菩薩,則誰也都會知道他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一位發大勇猛誓願的菩薩。在地藏十輪經中說:「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這是說如由地上生成萬物,而又能藏諸萬物之義。在延命地藏經的直談鈔也說:「地藏,乃是一切眾生本心之異名」。在那延命地藏經中,佛回答帝釋的問話說:「心圓明故,名如意輪;心無掛礙故,名觀自在;心無邊際故,名大菩薩;心無色相故,名摩訶薩」。觀自在即是觀世音同體,有時地藏讚歎觀音,有時觀音讚歎地藏,可以看作是同一法身的應現。但這裏是以觀音為中心的,所以,只是持地菩薩出來進問:「世尊:若有眾生讚歎此觀世音身口意的三業,能救七難三毒等的冥益,而得解脫自在;若有眾生見觀世音現三十三身的變化,聽觀世音示十九說法神通的顯益,其功德實在不少!」
  在這普門品中所現的菩薩,由無盡意起問,而廣談觀音的功德,再由持地讚歎流通,這就是所標示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無盡意標示智慧,觀世音標示慈悲,持地標示勇猛。以此宣揚流通。

    2、開品得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菩薩說了聞此觀世音菩薩品功德不少,果然,佛說此普門品時,八萬四千大眾聽了以後,皆發無等等的心。佛是無上之尊,沒有其他相等的相等,這無等等的心,即是指與佛相同之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或無上遍知,即是沒有比這再上的正覺。正覺是不同於凡夫的不覺,不同於外道的邪覺。正等是不同於二乘的偏真,二乘的不能真俗平等的圓融無礙。無上是不同于菩薩的分證。菩薩雖然能真俗等觀,不遍空有二邊,然因分證未圓,如十四夜月,尚稱有上之士,唯佛方堪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故此心略稱菩提心,又叫覺心,慈心,即是佛的心。現在八萬四千大眾聞此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生起沒有比這再上的菩提心,此即顯現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謂。
  佛說此普門品時,不用說是指遠在二千多年釋尊在靈山會上說這普門品的時候。
  八萬四千眾生,是我們心中八萬四千煩惱妄想,在我們的心裏,不知道有和觀音同樣的真心存在,徒任煩惱妄想的跳樑跋扈,現在聽了這微妙的法門,如果將貪欲的心,一轉而為慈悲;嗔恚的心,一轉而為勇猛;愚癡的心,一轉而為智慧;跟著這八萬四千煩惱妄想也可一轉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心。
  以上,關於這普門品已經講完,希望不要徒被定義所囚,該須心讀眼警為要。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吾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哀湣護念!

    校後感言

                        心悟

  去年夏天我和星雲法師同在臺灣佛教講習會教書的時候,我們原擬一邊教書,一邊同跟關凱圖居士學習日文,後來因為臺灣省佛教分會主張男女分班,把女眾遷到中壢圓光寺,辦臨時請不到老年的法師,於是一定要請我到那邊去主持教務,之後,又承東初法師慈命來編輯人生月刊,因此直到今天我對日文還沒有機會學習,實在有點可惜!
  到去年冬天,我聽說星雲法師已開始翻譯普門品講話了,真是歡喜無似!那時我確有得以先讀為快之感!不久,星雲法師便應菩提樹月刊之約,將其所譯之普門品釋題發表於該刊第一卷第二期上,博得很多讀者的歡迎!繼而讀者紛紛去函請法師速將本書出版,法師為滿讀者願望,遂於去年年底將本書譯稿交由聖瑞法師攜來臺北,要我替他找個好印刷廠承印,並來信囑我替他校對。以校對這事並不難辦,況且我自己日文沒有學成,不能翻譯,能對此譯作校對,結個因緣,也是一件快事,故即一口答應了。
  在佛菩薩中,有一位佛和一位菩薩在我們中國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那一位佛即阿彌陀佛,那一位菩薩便是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尤為家家所供奉。由此觀之,觀世音菩薩的確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甚至包括日本和朝鮮)人精神上唯一可以求得安慰和啟示的導師。
  可是晚近有些人跟從日本人以歷史研究法來研究佛法,否認了很多大乘經典為正統的佛法,並說大乘經中所說的佛及菩薩,大都是印度古時民間所信奉的什麼神,由後來的佛弟子們加以理想化而成的,並非實有那麼一個佛及菩薩的。例如說阿彌陀佛是太陽神的理想化,觀世音菩薩是女神的理想化,等等。我對於這種說法,是絕對不贊同的!我認為佛經有些地方是有歷史性的,固可以用歷史研究法去研究,但它有些地方卻是超乎歷史性的,若把超乎歷史性的境界而也以歷史研究法去研究它,那是圓柄方鑿,無怪乎會感到格格不入的。
  我們學佛的第一步,就是對佛及法要有個堅定不移的信念,我們雖不能像耶穌教那樣主張信即得救,但我們卻要確認信是入道之門。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智度論說:「佛法大海,惟信能入。」這都是強調信心重要的明文。此外,即菩薩五十五位中亦是以十信位為首,由此觀之,信心之重要為何如可知矣。假使對佛及法先不能有個堅定的信仰,則任你對經論有怎樣的研究,也不能稱為佛教徒,更不能入佛知見,祗是人間的一個知解之徒而已。這樣的研究佛法,請問于己於人究有何益?考究來,考究去,不但什麼東西也沒有考究出來,還把自己對三寶神聖的信心都考掉了,這豈不是笑話?所以我近來常常這樣說:「現在一般人對佛法的理論愈是研究,其對佛法的信心愈是薄弱。」(這當然是指未得佛法正見者說的)這確是佛教不幸的現象!
  我們正信佛法的人,應該要抱定自己對佛法的信心,確認一切大乘經典(當然是指有翻譯歷史可考的)皆是正統的佛法,經上所說的佛,菩薩,特別是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他們曾給過我們人類無可計算的利益,決定是有的!千萬不可為一般人不正確的戲論而動搖了自己的信心,致陷自心於邪見之深坑而不可拔!
  我們對佛法有了如上的認識和信念,然後來讀如普門品這類的佛經,方能獲得真實利益。
  普門品是記敍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的深因緣,及眾生稱念其名所得之利益的最詳盡的文字。一般人以為它是神話的記敍,那是未曾理解佛法的。我們知道:普門品中所敍述的觀世音菩薩靈感的事蹟,在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上是到處都可以看見的,只是因為我們不注意所以不大感覺得罷了。諸位讀了這本普門品講話之後,就會覺得這話是不錯的。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我們生逢這人間多難的今日,隨時隨地都可能遭遇到不測的災難;我們若要減少遭受災難的痛苦,我以為惟有祈求觀世音菩薩的慈力加護。但欲求觀世音菩薩的加護,則首須研知如何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及觀世音菩薩何以會感應的道理。這本普門品講話就是詳細的發明這種道理的。所以這本普門品講話,允宜人手一編,以為明理達道,消災免難之寶筏。
  因為星雲法師要我校對後說幾句話,所以我就拉雜的把我校對後的一點感想寫出來,如有未當,尚望高明不吝指教!
                四二、三、十日於圓山臨濟寺

    譯後的話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原著者是日人森下大圓。他有些地方是適應他本國國情與民性而解釋的,因為要便於我國國人閱讀,所以略為刪改了一點。
  本書由日文翻譯成中文,應該先謝謝關凱圖老居士,因為我於佛曆二五一五年在臺灣佛教講習會教了一年書,其時關老居士也在該會任理化和歷史教師,授課之暇,他教了我和演培法師六個月的日文文法。
  現在這本書翻譯流通,都是大家的功德,比如:智道法師贈送原文本書,王法蓮居士贈送稿紙,聖瑞法師代為出款刊印,聖印聖學二位學友代為謄清,心悟老兄允為校對,演培心然煮雲廣慈諸法師指正和幫忙,竺摩法師題書封面,這都是觀世音菩薩慈悲,感動他們,我都該致最誠懇的謝意。
  關於刊印本書的意義,心悟法師在他的「校後感言」裏都說了,希望讀者留意。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佛曆二五一六於青草湖 星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