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20 20:09:25
學習次第 : 初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三
 
  隋 智顗 說
  宋四明沙門 知禮 述
二若大下,大乘。
 
﹝智者疏﹞若大乘四句者,別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無明,此慧還屬福德攝,不破無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知禮記﹞約別地前,論於四句,初以行行,對於慧行,而為福慧,不破無明,故俱名福,即此二福,能破取相,複受智名,故此福智,當兩即句。又地前福智,無明全在,故皆名福。地上福智,分破無明,故皆名智。此之福智,當兩非句,故兩四句,非今福智。
 
二方等下,例二部。
 
﹝智者疏﹞方等般若,帶小明大。若帶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
 
二今此下,明圓教開合俱是二,初釋二,初二而不二三,初明相即。
 
﹝智者疏﹞今此普門,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
 
﹝知禮記﹞一心三止為福,一心三觀為慧,始從理性,終乎極果,定慧不二,是今兩即也。
 
二故大下,明互具。
 
﹝智者疏﹞故《大論》雲:「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此慧那得無定,得首楞嚴定,何曾無慧?」論雲:「健相三昧,能破強敵。」
 
﹝知禮記﹞般若既是尊妙人見,驗慧具福。尊妙,即是上定故也。論即《大論》,彼翻首楞嚴為健相也。三昧既能破彼強敵,驗福具慧,強敵即是無明故也。
 
三《大經》下,明異名。
 
﹝智者疏﹞《大經》雲:「佛性者,有五種名:亦名般若、亦名師子吼、亦名首楞嚴、亦名金剛、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禪不慧,非慧不禪,禪慧不二。」
 
﹝知禮記﹞五名之中,般若、師子吼是慧,楞嚴、金剛是定,佛性是通名也。既是異名,彌彰體一,是故此五,皆雙具之稱,複以無妨禪慧,以結不二。
 
二不二下,不二而二。
 
﹝智者疏﹞不二而二,分門別說,作定慧二解。故《釋論》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禪定明百八三昧。
 
﹝知禮記﹞法雖不二,不妨分門,各作名數而為解釋。
 
二此是下,結。
 
﹝智者疏﹞此是二說二,即不二。
 
﹝知禮記﹞論雖分門,別相而說,須知禪慧,畢竟不二。
 
四簡真應二,初正簡真應二,初立句。
 
﹝智者疏﹞料簡真應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應,應而非真,真而非應,亦真亦應。
 
二若非下,簡示二,初簡前三,句非。
 
﹝智者疏﹞若非真非應,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見理故非真,無用故非應,此亦可解。應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論亦得是應,而不得名真。真而非應者,二乘人入真斷結,灰身滅智,不能起應,此亦是通論其真爾。
 
﹝知禮記﹞且簡凡小,實兼通別。通教灰斷,同藏二乘。地前作意,非不謀應。圓六根淨,雖全性發。別惑在故,未名真應。
 
二亦真下,示後一句是。
 
﹝智者疏﹞亦真亦應者,此則別顯中道為真,即真而論用為應,真應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應爾。
 
﹝知禮記﹞即真而應,世之常談,自舍今宗,莫窮其妙。都為他師,不知性惡,致令起應,不得無謀,徒說無緣之慈,不究無緣之旨。
 
二今依下,兼定常間三,初一往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互舉,一往言其真應。前番問答,明真身常益;後番問答,明應身間益。
 
﹝知禮記﹞以經二段,別對常間。
 
二常間下,二往互具二,初立。
 
﹝智者疏﹞常間不得相離,二鳥俱遊,二往為論,真身亦恒亦不恒,應身亦間亦不間。
 
﹝知禮記﹞二鳥者,《大經》第八鳥喻品雲:「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舍離。」此品答前雲何共聖行。娑羅迦鄰提,舊解或雲娑羅一雙,鄰提一雙,或雲娑羅一隻,鄰提一隻,或雲娑羅翻為鴛鴦。章安雲:「然漢不善梵音,只增諍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遊止息,以喻生死涅槃中俱有常、無常,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廣如彼疏。今喻二身,常間兩益,不得相離者,乃是觀音分證,涅槃中常,無常二用也。
 
二若小下,釋二初小。
 
﹝智者疏﹞若小乘明義,例如善吉,石窟觀空,見佛法身,蓮華尼則不見。此豈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義?丈六之應亦有見不見,此豈非應身,有間有不間義?
 
﹝知禮記﹞真理天然,是佛法體。善吉觀見,常無間然。于蓮華尼,似如有間。故于二聖,明常、無常,斯乃真身自有二益。丈六之相,於有緣者常得睹之;若其無緣,同處不見。豈非應身,亦有二益?
 
二大乘下,大。
 
﹝智者疏﹞大乘法身亦爾,於理為恒益,於情為不恒益。應身亦爾,此緣滅彼緣興無有斷絕,是不間義。同質異見,是其間義。
 
﹝知禮記﹞佛法界身,未嘗不益,於情執者,而成間滅,真具二也。佛應化身,隨機生熟,出沒無間,應身常益也。見不見異,令應不常,又成間益也。故知二身,各具二益。
 
三而今下,順文別對。
 
﹝智者疏﹞而今分別,一往前問答,屬恒益;後問答,屬不但(編者注:按大正藏《觀音玄義》,「但」字應作「恒」字。)益也。
 
﹝知禮記﹞前文即稱即感,別對真身常益之義。後文現相生滅,別對應身間益之義。
 
五簡藥珠二,初依義互具。
 
﹝智者疏﹞料簡藥珠二身者,藥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寶之用。故經雲:「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寶,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還治父母眼。」《大品》雲:「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義。
 
﹝知禮記﹞但就譬說,即顯真應。各能與拔,斯為盡理矣。
 
二若別下,就文別對。
 
﹝智者疏﹞若別據一邊,約除患以譬藥,證樂以況珠爾。
 
﹝知禮記﹞前文除苦,名為藥身;後文與樂,名為珠身。且順經文,作斯別對。
 
六簡冥顯。
 
﹝智者疏﹞料簡冥顯兩益,凡有三十六句。
 
﹝知禮記﹞三十六句者,冥顯機應,各論四句。冥機者,過去善能感也。顯機者,現在善能感也。亦冥亦顯機者,過現善業共能感也。非冥非顯機者,過現無善,當能生善,而能感也。冥應者,法身也。顯應者,應身也。亦冥亦顯應者,二身俱應也。非冥非顯應者,亦法身。但以不見不聞,而知而覺為冥應。不見不聞,不知不覺,即雙非應。故此二應,皆果中法身也。識此八已,相對互對,具足而言,成十六句。約機感應,約應赴機,各成十六。加根本四,即三十六。若解此意則無生不感,無時不應,除諸邪見,深荷聖恩,亦知一切眾生,無一不成佛也。
 
七簡權實二,初定文立難。
 
﹝智者疏﹞料簡權實二智者。前問答,實智照真,而眾生得脫;權智照假,而眾生得度。度為度權,亦度於實;脫為脫真,亦脫於假。
 
﹝知禮記﹞真即是實,假即是權。答文備見四種相也。
 
二立句答通二,初詳論互具。
 
﹝智者疏﹞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脫于權,七難消除,二求願滿是也;或因真智解脫於實,三毒皆離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實,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權智得度于權,於怖畏急難之中,得無畏是也。或二俱度脫,或二俱不度不脫。
 
﹝知禮記﹞真智冥應脫有淺深。七難二求,免事中之苦,脫權也。離三毒根,成佛無疑,脫障實惑也。權智顯應,得度不同。見身聞法,破惑顯理,度實也。事中怖難,得無畏者,度權處也。機熟之者,對此二智,得權實理名俱度;離淺深障,名俱脫。機生返此,是故俱名不度不脫。
 
二據說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判,互出一邊,前文脫權,後文度實。」
 
八簡本跡二,初本跡俱與拔二,初各具二用。
 
﹝智者疏﹞料簡本跡者,通論本跡,俱能拔苦與樂。故《壽量》雲:「聞佛壽無量,得清淨無漏無量之果報,即是從本得樂。」《請觀音》雲:「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此是從跡拔苦,眾生不達本源,故流轉苦惱,若識本理,即於苦而得解脫也。眾生若不見跡中施化,不能三業種福,則無功德之因,焉致樂果。
 
二非本下,相由貼文。
 
﹝智者疏﹞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前問答,是明跡本;後問答,是明本跡。
 
﹝知禮記﹞非脫眾苦之跡,不顯一真之本,故前問答,是明跡本。非證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跡,故後問答,是明本跡。
 
二問本下,本跡異真應二,初問。
 
﹝智者疏﹞問:「本跡與真應雲何異?」
 
二答。
 
﹝智者疏﹞答:「真應就一世橫辯,如諸經所明;本跡就三世豎論,如《壽量》所說。」
 
﹝知禮記﹞諸經所說,始從地住,終至等妙。一分真明,一分應起,豈唯一世,實居當念,是名橫辯,別明本跡,如《壽量》品,即今說久遠為本。諸經及跡門,名已說近成為跡,既約久近,是故名就三世豎論。前明觀音多就體用,而論本跡,今彰部故,約久近而明本跡。
 
九簡緣了二,初約當宗問答四,初明善惡法門性德皆具二,初問。
 
﹝智者疏﹞料簡緣了者。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
 
﹝知禮記﹞緣能資了,了顯正因。正因究顯,則成果佛。今明性具緣了二因,乃是性德,具于成佛之善。若造九界,亦須因緣。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此等諸惡,性本具不。
 
二答。
 
﹝智者疏﹞答:「具。」
 
﹝知禮記﹞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諸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故摩訶止觀,明性三千,妙玄文句,皆示千法徹乎修性。其文既廣,其義難彰,是故此中略談善惡明性本具,不可改易。名言既略,學者易尋,若知善惡,皆是性具。性無不融,則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談,望止觀文,不多不少。
 
二明提佛但斷修中善惡二,初問。
 
﹝智者疏﹞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知禮記﹞一闡提者,此翻無欲,以於涅槃,無樂欲故。又翻信不具,以其不信善惡因果。故既無欲無信,名斷善盡。佛已永離五住二死,名斷惡盡,善惡既是理性本具,則不可斷,是何善惡提佛斷盡?
 
二答。
 
﹝智者疏﹞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知禮記﹞夫一切法,不出善惡,皆性本具,非適今有。故雲法住法位,世間相常。若因修有,安得常住?《大經》雲:「十二因緣,非佛修羅人天等造。」不是性具,何得非造?《起信》雲:「一切法真,不可遣故。」若非性具,那得皆真?以皆本具,故得名為性善性惡,複以性具染淨因緣,起作修中染淨因緣,乃有所生世出世法。若具言者,本具三千為性善惡,緣起三千,為修善惡。修既善惡,乃論染淨逆順之事。闡提是染逆之極,故雲斷修善盡。佛是淨順之極,故雲斷修惡盡,若其性具三千善惡。闡提與佛,莫斷纖毫。
 
三明性中善惡不斷所以二,初問。
 
﹝智者疏﹞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
 
二答二,初約理答。
 
﹝智者疏﹞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曆三世無誰能毀,複不可斷壞。
 
﹝知禮記﹞善惡是性,性不可改,安可斷邪?既不可改,但是善惡之法門也。法名可軌,軌持自體不失不壞,複能軌物,而生於解。門者能通,可出可入。諸佛向門而入,則修善滿足,修惡斷盡。闡提背門而出,則修惡滿足,修善斷盡。人有向背,門終不改。
 
二譬如下,舉譬類。
 
﹝智者疏﹞「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邪?」
 
﹝知禮記﹞魔燒佛經,如提斷修善,性善不盡,以法合也。佛燒惡譜,如斷修惡,惡法門存,即是合也。焚典坑儒,雙喻二人斷修善惡,豈能等合也。
 
四明提佛迷達起不起異二,初問。
 
﹝智者疏﹞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知禮記﹞二人善惡,既皆斷修而存於性,何故闡提後起修善?如來何故不起修惡?
 
二答二,初以了達故不起實惡。
 
﹝智者疏﹞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于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複惡。
 
﹝知禮記﹞提以邪癡,斷于修善,既不能達性善本空,故為善染,修善得起。佛以空慧,斷于修惡,了達性惡,本來清淨,惡不能染,故泯修惡。
 
二以自下,以自在故能起權惡。
 
﹝智者疏﹞「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
 
﹝知禮記﹞佛能達惡,于惡自在,現惡攝生,不染不起,闡提若爾,則名佛矣。
 
二若依下,破他義顯正二,初敘他非義二,初明他得修失性。
 
﹝智者疏﹞「若依他人,明闡提斷善盡,為阿梨耶識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明無記,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爾。」
 
﹝知禮記﹞他即陳梁已前,相州北道,弘地論師也。又有攝大乘師,亦同地人之解。他明梨耶,是無記無明,善惡所依,能持一切善惡種子。闡提但斷現行之善,後為種子熏起於善。佛斷此識無惡種熏,永不起惡仍釋伏難。佛斷惡種,如何現惡,化諸眾生?故釋雲但以神變現惡,化眾生耳。
 
二問若下,難他作意同外。
 
﹝智者疏﹞問:「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議,理能應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知禮記﹞斷惡既盡,神變現惡,全是作意,非同明鑒,無念而形。雖相州南道弘地論者,以法性為依持,然不明性具諸惡法門,現惡度生,亦未能逃作意之咎。
 
二今明下明今妙旨二,初正明由性具善惡起權實善惡二,初正示今義。
 
﹝智者疏﹞(編者注:據文意及體例,此處應漏缺「答:」)「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
 
﹝知禮記﹞闡提成佛,諸佛現惡,若非不斷,性善性惡,則義不成。
 
二以有下,結成妙旨。
 
﹝智者疏﹞「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複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
 
﹝知禮記﹞斷常名通,別人緣理斷九,以定斷九,故昧性惡,名為斷見,不能忘緣,是存修惡,名為常見涅槃已前,皆名邪見,斯之謂歟。斷修存性,既離斷常,乃絕一切邊邪之義,及種種思,斯是妙旨,庶去滯情。
 
二如來下,重明由達不達,故自在不自在。
 
﹝智者疏﹞「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雖起於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闡提染而不達,與此為異也。」
 
﹝知禮記﹞現惡達惡,豈能染惡?惡際實際,縛相脫相,非道佛道,以了達故,無有掛礙。闡提不爾,故永異也。
 
十簡智斷二,初明二德同時二,初舉一法難與拔二用。
 
﹝智者疏﹞料簡智斷者,此是一法異名,不得相離。如人一體,何故從智拔苦,從斷與樂?
 
﹝知禮記﹞既是一法,而立異名,必無所局,何故拔與,定屬智斷。
 
二然而下,約身心從二嚴立稱。
 
﹝智者疏﹞然而慧解之心稱智,無縛礙身稱斷,譬如人被縛,運力屬智,蕭然附外屬斷。運力屬心,故名智慧莊嚴;附斷體散屬色身,名福慧莊嚴。
 
﹝知禮記﹞名從義立,不無親疏,心解通融屬智,身力自在屬斷,心則智慧莊嚴,身則福德莊嚴,此之二嚴,宜對拔與。
 
二今經下,示兩文互舉。
 
﹝智者疏﹞今經文言說,不得一時,故互舉智斷。
 
﹝知禮記﹞智斷二德,何曾相離?今且各說,互相映顯,前段明智,後段明斷。
 
二若深下,總結益。
 
﹝智者疏﹞若深得此十義意者,解一千從,廣釋觀世音普門義,則不可盡也。
 
﹝知禮記﹞舉此十雙,以為義例,庶乎行者,遍通一切。若其然者,釋今題目,無邊際也。
 
第二別釋二,初標列。
 
﹝智者疏﹞第二,別釋名者為二,先明觀世音,次明普門。
 
﹝知禮記﹞謂分文人法,各自解釋也。
 
二以何下,解釋二,初釋觀世音二,初結前生後二段。
 
﹝智者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通釋如前,別者則以境智因緣故,名觀世音。
 
二雲何下,依別委釋二,初簡示境智二,初標科。
 
﹝智者疏﹞雲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議境智,二不思議境智。思議境智又二:一約理外,二約理內,理外為四。
 
﹝知禮記﹞思議中,理外理內者,此與余文所說有異。若四教義,以藏通二諦為理外,別圓二諦為理內。蓋約真諦,非是佛性,故雲理外。若《淨名玄義》,以衍門三教,皆為理內二諦,蓋由通教真諦含中故也。今文通以外道,及四教起見之徒,皆名思議理外境智,故引《中論》以為能破。若思議理內境智者,既破四性,觀理證真,正在通教。義兼三藏,若不思議境智者,正唯圓教,亦兼別教,圓該六即,別在後心。
 
二一天下釋相二,初明思議二,初約理外二,初立四。
 
﹝智者疏﹞一天然境智。只問此境:為當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為當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爾,非佛天人所作,照與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知禮記﹞謂天然、相待、因緣、絕待,此四即是四性異名。用此名者,略有二意:一示名言,通於邪正,須以理惑,定其是非。且如然天,及以絕待,本圓極名,今在理外,故知不可以名定理。二名理外不全外,外意令內人勿于正法,生於性計,故立此名,定其見過。又四句中,皆雙撿者,蓋以境智俱有自生等過故也。初天然中。言由故智境,由境故智者,借彼相待,顯此天然。
 
二相待者。
 
﹝智者疏﹞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義,何故爾?境自生境,既稱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知禮記﹞境待智成,智待境立也。
 
三因緣者。
 
﹝智者疏﹞次明因緣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緣共生義,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
 
﹝知禮記﹞非是單自單他,而成於境。乃自他和合,方成於境。因緣即是自他故也。智亦如是,此即共性。
 
四絕待者。
 
﹝智者疏﹞次絕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說境智,此即離境離智。無因緣而辯境智者,此是無因緣絕待。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一往謂絕,理而窮之,不成絕待。
 
﹝知禮記﹞單自單他,及自他共。此待皆絕,約無三句。情謂一往,立絕待名,全非絕理。
 
[+]是下破二,初總約性執斥三,初約理外斥。
 
﹝智者疏﹞[+]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計。
 
﹝知禮記﹞上之境智,既屬四性,不入三諦,故雲理外。
 
二故中下,引《中論》斥。
 
﹝智者疏﹞故《中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那得如前四種。
 
﹝知禮記﹞法離四性,那計四邪。
 
三計執下,約起過斥。
 
﹝智者疏﹞計執是實,餘妄語,性實之執,見愛生著,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轉不息。
 
﹝知禮記﹞理外妄想,于四計中,自執者是實,他語者皆妄。見惑既盛,愛使亦增,見愛相添,即九十八。因茲造業,受苦無窮。
 
二雲何下,別示四性過二,初自生二,初舉過二,初約能迷所迷二,初能迷諸惑。
 
﹝智者疏﹞雲何執此,而生苦集?隨執一種境智,謂以為是,隨順讚歎,心則愛著,而生歡喜,即是貪使。若人違逆責毀,心則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貪恚既起,豈非癡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矜傲於人,豈非慢使?既執此為是,今雖無疑,後當大疑,豈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豈非身見?六十二見,隨墮一邊,豈非邊見?如此妄執,不當道理,豈非邪見?執此是實,計為涅槃,豈非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行,豈非戒取因盜?十使宛然,皆從所執境智上起,將此曆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曆三界,則有九十八使。
 
﹝知禮記﹞隨執一種,即生十使,利中有鈍,即背上使,曆三界四諦,成八十八。雖遍三界,及以四諦,隨生一見,即能具起。一處理顯,頓能除滅,是名通名利,使煩惱若思惟惑。界系不同,既非迷理,不對四諦,但曆三界,而成十使。足前乃成九十八使。
 
二此則下所迷諸法。
 
﹝智者疏﹞此則集諦結業,顛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絕,于其境智,不識苦集,何處有道滅?既不識四諦,則破世間出世間因果;無世出世法,故無法寶。不識出世果,無佛法,不識出世因,無僧寶。賢聖之義,一切俱失。
 
﹝知禮記﹞即四四諦,四三寶也。
 
二若作下,約能執所執二,初能執性計二,初正判屬計。
 
﹝智者疏﹞若作如此執自生境智者,只是結構生死,增長結業,過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將何等為理外耶?
 
﹝知禮記﹞縱學佛法,若執境智,自天而然。若照不照,常是境智。我見不忘者,唯增生死,惑業既盛,與彼外外輪回一等也。
 
二故大下,引《大論》證。
 
﹝智者疏﹞故《大論》雲:「凡夫三種語見慢名字,聖人但一種語名字。」
 
﹝知禮記﹞彼論明三種我義。雲凡夫,三種我、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見即利使,初果頓斷,故雲學人二種。慢即鈍使,四果方盡,故雲無學一種。但隨世俗分別彼此,有名字我,言三種語者,即三種語我不同也。
 
二今凡下,所執正教。
 
﹝智者疏﹞今凡夫見慢取著,謬用佛語,介爾取著,乖理成諍,雖傍經論,引證文字,如蟲蝕木,偶得成字,尋其內心實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則以境智起見,傷命早夭,故為龍樹所破。
 
﹝知禮記﹞以見慢心,用經論語,如蟲蝕字,不知是非,唯增見慢,即不知非。以此障理,名不知是昧。是非故服,不死藥而致早夭。
 
二今不下,結非。
 
﹝智者疏﹞今不取此為境智,以釋觀世音。
 
二自生下,例三。
 
﹝智者疏﹞自生境智既爾,餘三句亦然。
 
﹝知禮記﹞若增見慢,於百千句起過皆然。
 
二二明下,約理內二,初示相二,初明理內。
 
﹝智者疏﹞二明思議理內境智者。亦作上四門,名字雖同,觀智淳熟不生執見,畢故不造新,成方便道,發生暖頂,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覺,豁然得悟,破諸見惑,與理相應。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謬。此之真觀,名之為智,所照之理,名之為境,以發無漏,故稱理內境智。
 
﹝知禮記﹞於上四種境智之中,隨用一種,而知本為除於見慢,遂加精進。研境成智,於惑能破,名為畢故。于智不著,名不造新。乃成似解,而發真證,譬如盲人等者。《大經》如來性品雲:「譬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之,問言:『見否?』盲人答言:『我猶未見。』複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彼經所譬,具示三諦,方雲少見。今文但喻,抉見思之膜,示真諦之指。雖非佛性,且約見空,得稱理內。
 
二雖見下,斥作意。
 
﹝智者疏﹞雖見此理,終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議境智也。
 
﹝知禮記﹞斯境智者雖滅惑證真,非唯境唯智,思議不絕,非今所論。
 
二今明下,結非。
 
﹝智者疏﹞今明觀世音,亦不從此境,智因緣得名也。
 
二次明下,不思議二,初據前破性難。
 
﹝智者疏﹞次明不思議境智者。若自他共無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諸經論所明,或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等,若不爾者,雲何辯境智耶?
 
﹝知禮記﹞四句境智若非,雲何立于境智?況諸經論所明境智,不過此四。
 
二答經下,離性四悉答二,初辯相二初四悉檀相二,初明赴機四悉二,初明四相。
 
﹝智者疏﹞答:「經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緣。假名字說,無四性執。若人樂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時宜聞自境自智,聞必生善。或時對治說自生境智,說必破惑。有時說此,令即悟道,若無四悉檀益諸佛如來,不空說法。」
 
﹝知禮記﹞聖人境智,永袪四執。若其眾生,于自然境智,有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機者,聖乃隨機,說言境智自天而然。眾生若于相待境智、因緣境智、絕待境智,有四悉檀機,聖人一一隨彼機緣,為作相待等三種說也,各令獲益。是故經中,作此四種說境智也。
 
二雖作下,辯離情。
 
﹝智者疏﹞雖作四說,無四種執,無執故無見愛。眾生聞者,如快馬見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為智。此智所照,名之為境。
 
﹝知禮記﹞聖說境智天然等相,永無四執,愛見不生,故令聞者破惑入道,得真境智。三悉境智,亦複如是。
 
二如是下,明能顯正法。
 
﹝智者疏﹞如是通達,則識苦集道滅,三寶四諦,宛然具足。
 
﹝知禮記﹞若知四種執著過患,名識苦集。若知四悉被機獲益,名識道滅。四諦既明,三寶則立,諸佛之法無不現前。
 
二若以下,不思議相二,再明思議。
 
﹝智者疏﹞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證,成真諦理內思議境智。如前說。
 
﹝知禮記﹞于四境智,離計而修,四性既空,入空取證。雖成理內,未泯言思。
 
二若不下,正明不思議三,初約義示。
 
﹝智者疏﹞若不以果為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為境智,是字不在內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智。雖體達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名不思議境智。
 
﹝知禮記﹞問:「摩訶止觀,破見思假,節節皆明性相二空。不思議境中,約法性無明,撿四性過。荊溪雲:『本自二空為性德境,推撿二空為修德境。』是則思議及不思議各須性相二空之觀,今文何故頓乖諸說,乃以二空,分對兩處?」答:「通別二惑,同障中道,委論觀法,皆須二空,今既略談,名有存沒通惑破處。雖具二空,小人得之,住涅槃相,是故且沒相空之名,若破別惑,從勝而說,但存空相,而於其中,含二空義。何者?以觀四種境智名字,不住四句,亦不不住四句屬性。不住屬相,既了四種境智之名,無說無聞,不起分別,不作思量,豈於別理,猶計性實?今分二空,破通別惑,且順諸論教道之說。小但人空,大得二空,先人後法。良由今文,未論觀法,且寄次第示妙境智也。」
 
二金光下,引經證。
 
﹝智者疏﹞《金光明》雲:「不思議智,照不思議智境。」
 
三此具下,指《大本》。
 
﹝智者疏﹞此具如《大本玄義》境智妙中廣說。
 
二龍樹下,引類。
 
﹝智者疏﹞龍樹先破一異時方,然後釋如是我聞等義。今類此先破理外境智,後明不思議四悉檀,悉檀義如《大本玄義》。
 
﹝知禮記﹞《大論》釋經,皆先破計,後方示義。今明境智,亦類彼文,先破理外見慢惑心,次斥小乘思議之證,後方顯示不可思議四悉境智。
 
二夫依下,正釋境智二,初定前後。
 
﹝智者疏﹞夫依名字為便,應先明觀智,次辯世境之音,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次辯觀智,如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鏡鼓,後方映擊。今從義便,先明世音,後論觀智也。
 
二世者下,依義釋二,初釋境二,初釋世二,初釋名義二,初示世分三種二,初直列三種。
 
﹝智者疏﹞世者為三:一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
 
﹝知禮記﹞《大論》釋百八三昧中,至釋能照一切世間三昧雲:「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謂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陰世間。故一家用義,准彼論之三世。演《法華》之十如,妙談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二既有下,義須至三。
 
﹝智者疏﹞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
 
二世是下辯三通十界二,初約依正明世間。
 
﹝智者疏﹞世是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為世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
 
二各各下,約因果明法界。
 
﹝智者疏﹞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
 
二今就下,示妙境二,初示妙義二,初明三千緣起。
 
﹝智者疏﹞今就一法界,複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聖是解因緣法。《大經》雲:「無漏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得三菩提燈。」
 
﹝知禮記﹞界有相性,至究竟等,因果方備。十界皆爾則成百法,十界互具,既成百界。則使因果,成於千法。如是千法,不出解惑因緣,及以所生世出世法。小說無漏因緣,但能滅法,故令四聖,終歸灰斷。大說無漏因緣,則能顯法,故使四聖,終歸常住。故引《大經》證大乘義,須了緣起,修性皆然。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也。然複應知,今明千法,即是三千,以約三種,釋世間故。且一界報,須論依正,正複假實。又如初相如世日者,記於此世,夭壽賢愚,實法也;僧俗仕庶,假名也;衣食田宅,依報也;豈非初相,能表三邪。初後既爾,中可例知。故千法三千,但廣略爾,今文前明三種世間,今說一千因果之法,前後相顯,其義圓足。
 
二是諸下,示三諦妙境。
 
﹝智者疏﹞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之境也。
 
﹝知禮記﹞以三千法,皆因緣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三諦互具,非縱非橫。故荊溪雲:「三德三諦三千,皆絕言思,是為妙境。」
 
二此境下,該三法二,初約三人分二境。
 
﹝智者疏﹞此境複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
 
﹝知禮記﹞一家明觀,不出二境,四念處心對陰色而分內外。此文心對生佛,而分自他。十不二門,以心對彼依正色心,而分內外。則依報生佛,及己色陰,皆名為外。荊溪特會兩處之文立外境也。應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無不具足三千三諦。故內外自他,皆是妙境。但為觀境,近而複要,莫若內心。故諸經論,多明心法,遍攝一切。須知遍攝,由乎不二。故《四念處》雲:「唯是一識唯是一色,萬象之色,既許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眾生成佛,是依報成。國土廢興,豈是他事!」有不達者,但執唯心,不許色具而立難雲:色具三千,應自成佛,何處曾見草木受記?是何言歟!是何言歟!以說心具,義則易明,於色示具,相則難顯。故使教文,多明心具。欲稟教者,因易解難,以心例色,乃顯諸法,一一圓具,故雲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況唯心之說,有實有權,唯色之言,非權唯實。是故大師為立圓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獨拔之談。固隱圓宗,唯同他說,其意何邪?唯心之義,今非不談,以明自心,及依正色。此之三處,各具諸法。則令唯心,不與他共。何者?忽若不明萬法互具,如何可立心具三千?《金光明》雲:「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斯之密義,深可依憑,問:「大意雲:『色由心造,全體是心。』何教文雲,心由色造,全體是色?又《義例》說:『心具三千。』是於無情,立佛乘義,亦是心攝,何關色邪?」答:「約能造心攝法易解,故順經論,以心攝法,而為觀境,故雲色由等也。大師既雲:唯是一色,而分二種,謂有分別色,無分別色。意指識心為分別色,此色造心,有何數量,那雲一向色不造心?既雲唯是一色,那雲不雲全體是色,又至果時依中現正,正中現依,刹說塵說,因果理同,依正何別?理性名字,已有依正不二之相,何緣堅執一邊具邪?無情佛乘,約心具說,元是一體,從易而觀,勿引此文,證色不具。大師此說,令知皆具,而今據此,唯局在心,是得意邪?為失意邪?欲人生解邪?為符我見邪?
 
二問自下,引二經明各具二,初問。
 
﹝智者疏﹞問:「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知禮記﹞前以十界,而為世境。次明世境,有自有他,他即生佛,自即己心。乃引《華嚴》心如畫師,造種種陰。種種之言,豈非生佛?故據此文,而設今問。能造之心,可具十界,所造生佛,雲何各能具十界邪?以知世人不解, 三法無差之義,謂心為理,生佛是事,理能造事,心隨解緣造佛,心隨迷緣造生。三不相離,名無差別。此解違經,隱覆圓義,故興此問,以生後答。
 
二答。
 
﹝智者疏﹞答:「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華嚴》雲:『心然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豈不各各具三諦境邪?
 
﹝知禮記﹞先引《淨名》實相者,即諸法實相也。約今經意,十界諸法,皆實相也。觀身觀佛,實相既然,豈不各具十法界邪?複引《華嚴》三無差文以證各具,彼經如來林菩薩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經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於佛,示佛權造,同心實造。次複以佛,而例眾生,示生實造,同佛權造。權實雖異,因果暫殊,三皆能造一切世間,故得結雲三無差別。雲何卻謂一是能造,二為所造,何得此三無差別邪?此是今家消彼經文,若明其義更匪他知。以今經說因緣果報,即是實相。因緣是能造,果報是所造,此之造義,既在實相。是故造義,理本具足。以此理造,方有事造三法皆爾,是故得雲,理事不二,本末相映。理既互融,事寧隔異。三法互具互變互攝,深有所以,圓頓之旨,終極於斯。荊溪歎雲:「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無差別,前問那得自他,各具十界。今答豈不各具三諦。故知十界,若通若別,皆是三諦。
 
二釋音二,初約口業正釋。
 
﹝智者疏﹞「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
 
﹝知禮記﹞十法界中佛者,今既明機,須除極果,自分證還但是圓機,皆名佛界,悉可稱名。
 
二問下,明三業俱機二,初問起。
 
﹝智者疏﹞問:「眾生各有三業,何意但觀音?」
 
二然通下,答釋二,初正明俱通。
 
﹝智者疏﹞然通論,皆得常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意禮拜供養。所求願滿,即是觀世身。
 
﹝知禮記﹞真寂常照,豈簡身意,唯赴口機。
 
二而今下,對偏顯圓二,初明古偏局六初趣舉。
 
﹝智者疏﹞而今但言觀世音者,舊釋此義為六。一趣立者,諸名不可累出,舉一趣以標名。若稱為觀世身者,已複還問,此言何意?不名觀世音,此則非問。
 
二隨俗。
 
﹝智者疏﹞二隨俗者,釋迦所說,以音聲為佛事,故言觀世音,若游諸國土,隨彼所宜。
 
三互舉二,初正釋。
 
﹝智者疏﹞三互舉者,能觀所觀。所觀即眾生色心也。今從能觀,故但言觀。能聞所聞,能聞是聖人耳識,所聞是眾生音聲。今取所聞之音聲,舉所聞得能聞,舉能觀得所觀,從此為名,故言觀世音。
 
﹝知禮記﹞聖標於觀,必照生之色心,即身意也。生標於音,必對聖之耳識,既聞音聲,複觀色心,則是聖應三業機也。
 
二舊問下,通難二,初他難。
 
﹝智者疏﹞舊問:「能所既爾,何不取所觀之色心?能聞之耳識,以標名,稱為聞色心菩薩耶?」
 
﹝知禮記﹞一等互舉,何不名為聞色心耶?
 
二舊答下,古通三,初敘古通。
 
﹝智者疏﹞舊答雲:「菩薩一觀于色心,此是應廣;眾生之一音,此是機狹。若從難者,則機有兩字,應但一字,便是應狹機廣,故不如所難。」
 
﹝知禮記﹞舉觀為應,既色心兩字,則彰應廣舉音為機,音但一字,則是機狹,機狹應廣,深顯聖德也。
 
二今更下,今載難。
 
﹝智者疏﹞今更作難:此語應從義理,那得逐字?菩薩以能觀色心,何意不能觀音聲?眾生何意?但以聲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應,此逐字為觀,則感應齊等,若為判其廣狹。
 
﹝知禮記﹞若逐字者,則彰感應有可有不。若俱應俱感,則不應雲,應二感一也。
 
三今不下,今為通。
 
﹝智者疏﹞今不作此,明互舉凡聖感應皆通三業,而聖人與意,凡夫與聲,故言觀世音爾。
 
﹝知禮記﹞聖三俱應凡三俱感但約與奪互舉口意。
 
四義攝。
 
﹝智者疏﹞四義攝者,如發聲,必先假意氣,觸唇口,其音能出。口業若成,則攝得身意。若觀於口業,亦攝得身意觀餘不爾,故言義攝。
 
﹝知禮記﹞獨有言音,具於三業,故雲義攝。
 
五隱顯。
 
﹝智者疏﹞五隱顯者,身雖禮拜,意雖存想,未知歸趣何等,故名隱。若口音宣暢,事義則彰,故名顯。舉顯沒隱,故言觀世音。
 
六難易二,初難急口機易。
 
﹝智者疏﹞六難易者,臨危在畑。意則十念難成,身則拜跪遲鈍。口唱為急,故成機,從易受名也。
 
二又第下,誓深宜急稱。
 
﹝智者疏﹞又第六為有緣,觀音昔為凡夫,居茲忍界,見苦發誓,今生西方,多還此土,既有誓緣,急須稱名。
 
二今明下,引論圓釋二,初以覺觀況音聲。
 
﹝智者疏﹞今明若如前六義,皆偏有所舉。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心覺觀故,尚具三業,何況發音成聲,而不備三業耶?
 
﹝知禮記﹞且引《釋論》三業之事,無不圓具,覺觀才動與息共俱,已成身行。既是語本,又成口行,意業隱細,尚能具三,身口粗顯,各具可知。
 
二但舉下,明觀音圓感應。
 
﹝智者疏﹞但舉一觀,即備三應。但舉一音,即備三機。而凡情謂聲強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皆具足。
 
﹝知禮記﹞大聖一觀,非獨具於一種三業,須知具足百界三業,以全法界而為應故。眾生一音,圓具亦爾,以全法界而為機故。斯由大聖,照窮正性,察其本末,難思感應,豈以人師凡見測邪!
 
第二釋觀智二,初標列。
 
﹝智者疏﹞第二明觀者又為二,一結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觀之智。
 
二結境下解釋二,初結束世音之境。
 
﹝智者疏﹞結境即為六:一結十法界是因緣境,二四諦境,三三諦境,四二諦境,五一實諦境,六無諦境,此具出《大本玄義》。
 
﹝知禮記﹞欲明觀智,先束境界。世間音聲,品類無邊,塵沙莫喻,須依聖教。結束諦境,方可明觀。觀不依諦,邪錯何疑。十界是因緣境者,以十如是,類十二緣。義無別故。
 
二二明下,正明能觀之智二,初泛明諸境觀。
 
﹝智者疏﹞二明觀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觀,智就因緣,則四番因緣論觀。四諦亦有四番論觀,三諦有兩番論觀,二諦有七番論觀,一實諦則一番論觀,無諦則無觀,如此等義具在《大本》。
 
﹝知禮記﹞諦緣通四教故四,三諦唯別圓故二,二諦加三接故七,一實唯圓極故一,無諦體忘,觀亦不立。
 
二今約下。
 
﹝智者疏﹞今約三諦明觀。若通論,十法界,皆是因緣所生法。此因緣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道第一義諦。若別論,六道界,是因緣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薩界是假,佛界是中。論境即有二意。
 
﹝知禮記﹞今依三諦觀者。境順涅槃,新伊之文,觀依《中論》,相即之說,蕩情立法,示妙融心,像末觀門,此為最也,初示境通別。通對頓觀,別對漸觀。
 
二今對下,明觀漸頓二,初雙列。
 
﹝智者疏﹞今對境明觀,亦為二意:一次第三觀,二一心三觀。
 
二次第下雙釋二,初曆教,釋二種觀,二初偏圓[+]釋二,初約諸部釋五,初依《瓔珞》明三觀。
 
﹝智者疏﹞次第者,如《瓔珞》雲:「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知禮記﹞體於三假,四句不生,即俗見真,名從假入空觀。觀三假,俗入即空真,由俗入真,複名二諦,於空不證,分別一切。三假藥病,應病授藥,故名從空入假。前用真破俗,今用俗破真,若俗若真,破用既均,複名平等。以前二破作雙遮方便,即以二用,作雙照方便。次第破用,既立一心,遮照可修。故雲二觀為方便等,三觀俱用,從勝名中,心既即中,思議忘泯,名第一義諦觀。
 
二此之下,依《大品》明三智二,初正明三智相。
 
﹝智者疏﹞此之三觀,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內法內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種,故名一切智。二道種智,能知一切道種差別,則分別假名無謬,故名道種智。三一切種智,能于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
 
﹝知禮記﹞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空觀若成,於此名相,悉能體達,無我我所故。佛言:「摩訶迦葉,婆羅門法皆知,沙門法皆知,故雲內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能總達諸法無生,不能別知諸法緣起,故不能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假觀能爾,故以道種,而名其智,於一種等者。夫中觀智者,則了一切皆是中道,中則不偏,絕待為義。一法若中,則一切眾生因種,一切佛之道法,無不鹹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爾,一切皆然,故雲于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等者,結前所說而成遮照,雙遮則一相寂滅,雙照則種種皆知,遮照同時,故名一切種智。
 
二通而下,對上辯通別。
 
﹝智者疏﹞通而為論,觀智是其異名,別而往目,因時名觀,果時名智。
 
﹝知禮記﹞《瓔珞》三觀,《大品》三智,通則異名,別分因果。
 
三此三下,對《大經》四智二,初略示四智相。
 
﹝智者疏﹞此三觀智,即是《大經》,四種十二因緣觀,下、中、上、上上。
 
﹝知禮記﹞《大經》二十五雲:觀因緣智,凡有四種:謂下、中、上、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則了了,得阿耨菩提。《輔行》釋雲:「因緣不殊,四觀不等。」對別教中雲,住十住地者,以次第行。從住入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為住,住及不了,並約教道。
 
二涅槃下,對上判離合。
 
﹝智者疏﹞涅槃通取析法,明於四觀,《大品》《瓔珞》直就《摩訶衍》,但明三觀三智,今若開二經合。涅槃者,應開衍法,從假入空觀,生滅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經合,下中二觀,同是一切智也。
 
﹝知禮記﹞四教證修,唯三觀智,空分析體,故成四也。《大經》觀緣明四智者,取藏析空為下智。故《大品》三智,《瓔珞》三觀,簡小明衍故。若以二經之三,就《大經》四者,應開析空生滅一切智。若以《大經》四,就二經三者,應合下中,同入空智。
 
四若將下,以觀智對五眼。
 
﹝智者疏﹞若將三經,若開若合,對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細事,皆是世智。悉為諸觀境本,若三觀三智,從此即入體法一切智。若四觀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為本,若入一切智對慧眼,道種智對法眼,一切種智對佛眼。
 
﹝知禮記﹞肉天二眼,是四智三智所觀,境本不論開合,慧法佛眼,與三觀智,主對已齊,若論四智,須於慧眼,而對析體,二空智也。
 
五《中論》下,以《中論》四句結。
 
﹝智者疏﹞《中論》偈「因緣所生法」一句,為觀智之本。三句對三智。
 
二若將下對四教釋二,初正對四教二,初正對教。
 
﹝智者疏﹞若將三觀智對四教,即須開之如前。若將涅槃四觀對四教,下智是生滅一切智,對三藏教也;中智是體法一切智,對通教也;上智即道種智,對別教;上上智即一切種智,對圓教。
 
二所以下,出所以。
 
﹝智者疏﹞所以應明三機,那忽對四教者何?若無教即無觀,稟教修觀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
 
﹝知禮記﹞觀必教詮,智由觀得。今明觀智,須能詮教。
 
二教必下,廣明四相二,初四教主二,初明教主一異。
 
﹝智者疏﹞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或可一佛說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
 
﹝知禮記﹞文有二義,明其一異,初跨節。論只一圓佛,被四種機,說四教法。次或可下,約當分論隨機所見。據教所詮,四佛體用,優劣碩異。
 
二四教下,明補處偏圓。
 
﹝智者疏﹞四教既有四主,即應有四補處。即是四種菩薩,輔佛弘此四教也。
 
﹝知禮記﹞補處亦明,當分跨節,例主可知。
 
二若言下,四教法二,初明理尚無一。
 
﹝智者疏﹞若言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大經》雲:「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說。」一教尚不可說,雲何有四?
 
二答理下,明赴緣。說四前通釋題,十義之首,已明此義。證理絕言,被緣須教,初明赴緣。
 
﹝智者疏﹞答:「理論實爾,皆不可說。赴緣利物,有因緣故,亦可得說。非但生生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說。以佛教門,出生死苦。」
 
二三藏下,明說四四,初三藏三,初明教相二,初明願行二。初依諦立誓。
 
﹝智者疏﹞三藏教者,如《釋論》,引迦旃延子,明菩薩義。釋迦初為陶師,值昔釋迦佛,發願從是已來,始發菩薩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為法,深厭苦集,欣求滅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
 
﹝知禮記﹞初為陶師者,合雲陶師之子,因遇彼佛,入城乞食,相好巍巍,乃發善心,而興供養,遂對彼佛,發於誓言:「願我當成佛,一如今世尊。」故今釋迦,法住之時,度人多少等,皆同往佛言。即起慈悲者,發心拔苦,欲與其樂,若不諦審,非想結集,及輪回苦,又不諦審,三無為滅,及盡苦道,則不拔苦際,非與真樂。凡外不諦,二乘無誓,菩薩雙非,依諦立誓。
 
二行六下,依誓起行二,初六度填願。
 
﹝智者疏﹞行六度行,行願相扶,拔苦與樂,所以者何?慳名為集,墮餓鬼名苦行,檀名道,慳息名滅,菩薩自伏慳貪,悲心熏物。眾生稱名,即能脫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應可度。即能示現,令得安樂。當知為滿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癡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癡伏名滅。修慧度時,自破苦集。為成悲心,以熏眾生,眾生稱名,即得解脫,自證道滅,以成慈心。以熏眾生,眾生有感,應機得度,故知行填于願。
 
﹝知禮記﹞文中所明六蔽為集,六道為苦,六度為道,蔽息為滅。略舉初後中四例知,此教菩薩,自伏六蔽,對破六道,令他斷集,離苦故也。《菩薩戒疏》雲:「檀破餓鬼,屍救地獄,忍濟畜生,道拔修羅,禪靜人中,慧照天眾。
 
二行此下,六度滿時。
 
﹝智者疏﹞行此六度,各論時節,屍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不妄語是屍滿,歌利割截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精進滿,尚闍黎坐禪是定滿,劬儐大臣分地是般若滿。
 
﹝知禮記﹞如屍毗王,遍割身肉,就鷹貿鴿,至盡一身,不惱不沒,自誓真實,感身平復,是檀滿相。如須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屍滿相。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慈忍不動,作誓即感,血化為乳,是羼提滿相。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寶濟貧,得珠墜海,抒海取之,筋骨斷壞,終不懈廢,諸天問之,雲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減半,龍恐海幹,送珠與之,是毗離耶滿相。如尚闍黎,得第四禪,出入息斷,鳥謂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鳥母不來,即更入禪,鳥飛方起,是禪滿相。如劬嬪大臣,分閻浮提地為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諍,是般若滿相。所言滿者,度本治蔽,行期滿願,今蔽已離,與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克滿。
 
二如此下,明時位三,初約時明行相。
 
﹝智者疏﹞如此修行,至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過三僧祇已,又百劫種相,百福成一相,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現時方稱菩薩摩訶薩,但伏惑不斷,如無脂肥羊,取世智為般若,即此意也。
 
﹝知禮記﹞從古釋迦,至罽那屍棄佛,名初僧祇。准望聲聞位,在五停心,及別相,總相,念處也。觀力既微,故不知作佛。從罽那屍棄,至然燈佛時,名第二僧祇。位當暖法,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心未分明,故不向他說。從然燈,至毗婆屍佛,名第三僧祇。位在頂法,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也。無脂肥羊者,《大論》雲:「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罰罪語言,若得無脂肥羊,當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大羊養以水穀,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王問:『雲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令結使脂銷,而功德身肥。
 
二用此下,約觀明涉位。
 
﹝智者疏﹞用此菩薩行,對聲聞行位者。初僧祇,可對總別念處。二僧祇,可對暖法。三僧祇,可對頂法。百劫種相,可對忍法。坐道場時,可對世第一。三十四心,斷結成佛,即對十六心。發真乃至九解脫,無學也。爾時坐道場上,三十四心斷惑,正習俱盡,名為三藏佛。所以釋迦精進,弟子純熟,以精進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說教門。
 
﹝知禮記﹞問:「聲聞根鈍,尚能速入七賢四聖。菩薩利智,何故三祇猶居頂法?」答:「聲聞但於,一境一門,修念處等,故易成就。菩薩遍于,一切境界,一一四門,複加六度,久遠熏修,使一一行,攝諸眾生,令種熟脫。故三祇內,凡化幾人,超凡入聖,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經劫長,證位猶下。言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此,頓盡正習。一言于習,有見思習,及塵沙習。菩薩修學,塵沙法門,治其劣慧。於一一門,用四諦觀,伏其正使,於一一門,六度行熏,見思習。故樹王下,三十四心,于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故令正使,及二習氣,俱時而盡,故能二諦,皆究竟也。方異三乘弟子,獨彰佛眼佛智。」
 
三此中下,約佛明補處。
 
﹝智者疏﹞此中補處位,在百劫種相,伏惑住最後身,六度行成,誓願將滿,慈悲熏于眾生,拔苦與樂。
 
二若就下,結觀智。
 
﹝智者疏﹞若就此辯者,但是因緣生法,世智明觀,即是三藏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若於三藏明,觀音人,其相如是。
 
三料簡二,初簡超劫二,初問。
 
﹝智者疏﹞問:「依三藏說,釋迦彌勒,同時發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賢劫中佛耶?」
 
﹝知禮記﹞一超九劫者,《婆沙》雲:「爾時有佛,號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釋迦,樂修利他行,所化機先熟。二名慈氏,樂修自利行,所化機在後。彼佛念曰:『回多人就一人即難,回一人就多人即易。』欲令釋迦先成道故,於是舍二弟子,入至山中。時釋迦菩薩,隨後入山,尋求本師,不見蹤跡。正行之次,忽見彼佛,在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經於七日,說於一偈,歎彼世尊雲:『天地此界多聞室(即北方多聞天王之室也),逝宮天處十方無(逝宮即梵王宮,外道計彼為常,佛為破彼,故稱逝宮),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因此精進超於九劫。在彌勒前成佛。」
 
二答。
 
﹝智者疏﹞答:「釋迦值弗沙,促百劫,彌勒值諸佛,何必不促,為九十一劫耶?」
 
﹝知禮記﹞弗沙與底沙,梵語賒切耳,彌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
 
二簡百劫二,初問。
 
﹝智者疏﹞(編者注:據文意及體例,此處應漏缺「問:」)若爾則無百劫義?
 
二答。
 
﹝智者疏﹞答:「任此法門,則有百劫,以精進力傳超。」
 
﹝知禮記﹞任此法門者,若任運行於,六度法門,則須百劫,此據常途,理數而言。若精進功倍,亦何局于時分?
 
二通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義諦,無言說道,斷煩惱,入涅槃,共緣一理,用觀斷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
 
﹝知禮記﹞三乘因位,共能忘言契真諦,故同斷見愛,故受通名。然有利根,通入後教,今分四相,且從鈍說,前教菩薩,至果方斷,三乘不通也。
 
二此事下,辯行相二,初斥三藏明行位二,初對事度顯空行三,初斥事非度。
 
﹝智者疏﹞此事與三藏異,《釋論》破雲:「豈以不淨心,修菩薩行,如毒器盛食,食則殺人。」檀有上中下,謂舍財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捨身,何得中舍名檀?滿中檀,但名施,非波羅蜜。
 
﹝知禮記﹞《大論》斥三藏菩薩雲:「具足三毒,雲何能集無量功德?譬如毒瓶,雖貯甘露,皆不中食。菩薩修諸純淨功德,乃得作佛。若雜三毒,雲何能具清淨法門?菩薩之身猶如毒器,具足煩惱名為有毒,修習佛法如貯甘露,此法教他,令他失于常住之命。檀有三品,謂命上,身中,財下也。貿鴿割身,猶是中舍,既不了空,焉到彼岸。」
 
二不見下,明空成行。
 
﹝智者疏﹞不見能所財物,三事皆空。非慳非施,此是真檀波羅蜜,乃至非愚非智,無著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論雲:「若不信空,一切皆違失。」當知汝所修,皆不與理相應,若信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
 
﹝知禮記﹞施本治慳,慳不可得。三事既空,施相不立。能所既泯,真空現前,是真檀度,下之五度,能所皆空,是則名為,道不二相,以此空慧,蕩生法執,故令眾行,稱理圓成。
 
三又複下,斥定三祇。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