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四依四不依”

  ——佛教徒學修佛法所憑依的四個基本原則

  在世界所有宗教中,佛教的理論體系可謂最為龐雜,不但經典眾多,汗牛充棟,內部的觀點也不統一,派別林立。根據語言文字的傳承,當今佛教主要有三大語系,分別是藏語系、巴厘語系和漢語系。根據哲學思想見解不同,佛教內概有毗婆沙派、經部派、唯識派和中觀派。如果從所依經典、傳承特色來說,藏語系又有寧瑪、薩迦、嘎舉和格魯等主要四大派,漢語系有華嚴、法華等大小乘十宗。浩瀚的文字和深廣的理論,使得人們在驚歎佛法廣大深邃的同時,對教義的正確掌握也增添了一定的難度,甚至由此讓一部分沒有深入學習淺嘗輒止的人得出佛法其實是自相矛盾、難圓自說的錯誤結論。

  之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之多,是因為眾生的根基千差萬別。疾病的種類多,也使得治療手段及藥物種類的多樣化。雖然佛教理論龐雜,但卻也並非無規律可循。佛陀親自預言能正確梳理佛法教義的兩位聖者——龍樹和無著,為後人留下了正確解讀佛經的各種著作,如《中論》、《現觀莊嚴論》等。若能正確掌握這些論著的思想,相信定會手持萬能鑰匙,逐一打開經典寶庫的大門。

  另外,佛陀在涅槃前,也為未來的學人指出了學修佛法所憑依的四項基本原則,來指導人們如何正確學習佛法,以免誤入歧途。這就是“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和依智不依識。如能瞭解“四依四不依”的內涵,就會正確處理在學習佛法中所出現的諸多矛盾,從而不致迷失。

  依法不依人,是四個原則中的首要原則。雖然在經論中對“法”有不同解釋,但一般通指十二部經典。這條原則告訴人們,當某人與經典的觀點相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遵從經典的思想,放棄某人的觀點。經的原義是指準繩,如果不符合經典,那麼就不是佛教觀點。然而在現代,違反這一原則者比比皆是,人們罔顧經典的內涵,盲目崇尚個人的觀點,即使他的觀點已經違背了經典,也不加分辨,趨之若鶩。也有一些人誤解藏傳佛教依止善知識的真義,認為凡自己上師所說都是如法,即使明顯的錯誤也不敢正視,使得正法清流,漸至渾濁。

  或說既然不依人,為什麼藏傳佛教特別重視依止上師呢?其實並不矛盾。《大乘義章》也說,所謂不依人,是指不依背離佛法的邪偽之人,並非說不能依止善知識。但依止善知識也是建立在依法之上,若上師教導背離佛法之義,也不能依,關於這點,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也有述及。總之,如果放棄經典法義談依人,即使在藏傳佛教中也不予認可。

  在依法不依人的基礎上,雖同屬法,但也有語、義不同,因此要依義不依語。所謂義是指內涵,語是指語言文字,在二者中,應以義為主。語言文字有著一義多詞、一詞多義等不穩定性,所以應依循語言所指之內涵,而非拘泥於文字。譬如佛陀在大般若經說無色、無四諦等文字,應了知其義是說色等物質乃至四諦等都沒有自性,並非否定物質和四諦不存在。又如佛陀自己也親口在經典中說《解深密經》才是了義的語言,但不應如言取義,應從佛法總體理論加以辨析真正的義理。因此佛陀自己也說:“智者和比丘們,你們不要因為是我說的就盲目信從,應該像剪磨煉黃金那樣,對我所說的話加以分析。”

  很多人不瞭解依義不依語的原則,見到“阿賴”耶的文字就一律按照八識的唯識觀點理解,見到“真如緣起”的語言,就認為《大乘起信論》是偽造。殊不知文字語言的多變性,同一個字和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涵義,因此造成錯解和笑話就不稀奇了。

  雖然以“義”作為依止,但佛法內“義”也有了義和不了義之分,有徹底和不徹底兩種,因此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一般來說,詮釋空性、無我、究竟成佛等徹底性的經典是了義經典,詮釋業果輪回等俗諦方面的經典是不了義經典。在辨析的時候,應以了義、究竟、徹底的經典作為依止。但在佛教內部,對了義不了義的分歧還需要辨析,宗喀巴大師曾有專著介紹——《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研讀。

  最後是“依智不依識”,在對最究竟法性的認知上,普通人的分別概念識要給無漏的聖智讓路,因此在經典中也說,普通人的感官等都不是量——正確的認識,如果是量,那還需要聖智做什麼呢?因為分別識始終無法消除能所的對立,即使加行道菩薩的空義分別識,也是概念上的認知,無法完全契入真理。只有見道以上的聖者現觀無漏智,才是真正的依止。因此在《瑜伽師地論》中說,聞思的智慧都屬於識,證悟的智慧才是智。

 


上一篇(佛教史上的罕見:五位班禪) 回目錄 下一篇(禮敬諸佛應從禮敬諸僧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