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三峽博物館所藏藏傳佛教文物

  梁冠男

  中國三峽博物館,其前身為重慶博物館,始建於1951年,原名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為重慶博物館。200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為中國三峽博物館並重建新館。2005年6月18日,新落成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自建館半個世紀以來,在許多老一代考古學者們的辛勤努力下,挖掘、收集和徵集了數千件佛教文物,為研究重慶地區佛教的起源、發展,寺院的沿革分佈,佛教藝術的盛衰以及重慶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關係等提供了諸多考古實證資料,為促進重慶佛教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峽博物館所藏的藏傳佛教文物據不完全統計約有數百件,限於篇幅,本文將本館收藏的九件精品文物做以分析研究,以饗讀者。

  一、鎏金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一尊造像,其名Vajrasattva是梵語的英文拼寫,由Vajra和Sattva兩個片語構成。漢語的意思是堅定如金剛。故《金剛頂經疏一》說金剛薩埵是:“世間金剛有三種義,一不可破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Sattva漢文音譯“薩埵”,指世間一切有情眾生,出世之意為勇猛大士。Vajrasattva,又被稱為金剛手,秘密主,或稱普賢。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故有大日如來為第一,此薩堙為第二。從佛教造像的角度看,《金剛薩坪初集會品》曰:

  首戴五佛寶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左手作金剛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歸順道也。右手抽擲五智金剛杵作勇進勢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順佛道念念升進,獲得普賢菩薩之地。作拳安於腰側,是日金剛慢印。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曰:“左拳安腰側,右羽抽擲杵”。秘藏記末舉之以為胎藏界之金剛薩堙。《毗盧遮那理趣會品》曰:“金剛薩埵菩薩,背月輪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鈴,半跏而坐”。《五秘藏訣》曰:“以五佛為冠,背倚月輪,坐白蓮華,右手持五智金剛杵安於心上,左手執般若波羅蜜金剛鈴按胯上。其身白色也,右持金剛杵安於心上者,此金剛薩埵主一切如來金剛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種煩惱故。左手持鈴者,表以般若波羅蜜清淨法音驚覺一切有情及二乘人。其身白色,表金剛潔白無染”。秘藏記末舉之以為金剛界之薩埵。金剛薩埵為消業滅罪之唯一主尊,行者為懺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為成就無上菩提必經階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煩惱,止諸惡念,生諸功德。在佛教中,金剛以其譬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成為堅固、不滅的象徵。古印度兵器金剛杆也作為豐產的象徵,在佛教密宗中則表示伏魔、斷煩惱、堅利智的法器。

  三峽博物館所藏金剛薩埵,屬明代造像,高18.7釐米,1952年在拉薩徵集。造像工藝考究,頭部、臉部、雙臂和手部,以及腰身等的處理上都非常精巧優美,其造像風格帶有鮮明的藏傳佛教特色。金剛薩埵頭戴五花冠,高髮髻圓髻珠,佩帶耳飾、臂圈、手釧;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上身天衣帔帛,胸前佩戴瓔珞寶珠,下身長裙飄逸,腰際微曲,身體挺拔,卻又婀娜多姿。左手握金剛鈴,表示以清淨法音警覺一切有情,右手持金剛手印,(本應為手持金剛杵)表示能摧破一切煩惱,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金剛薩埵“左鈴右杵”說法的標準形象。但從該像的服飾和形態上來看,卻又近似菩薩裝佛像風格。

  此尊造型工藝精美,採用黃銅鑄造,鍍金完美,當屬明朝皇室或是著名寺院鑄造完成。

  二、鎏金密集金剛

  密集金剛是藏傳佛教密宗修習觀想的五大本尊之一。梵語稱為“庫夫雅·薩瑪迦”。藏語稱為“桑堆”。有時也稱為“集密金剛”或“密聚金剛”。

  “密集”或是“集密”都有表示秘密的含義。“密集”一詞在《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裏解釋說。

  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諸人成得佛時,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在外威儀,省略如來,一切秘密常委誑依。普間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受喜、不懷疑結……其法意太子則今金剛力士名密跡是也。

  因此,在藏傳佛教中,尤其是格魯派教法中非常重視密集金剛之法的觀修。也有說密集金剛是從密宗五方佛中的東方阿朗佛化身演變而來的,在藏傳佛教格魯派教法中,據說密集金剛也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守護神。

  三峽博物館所藏的密集金剛,造于明代,高18釐米,1953在成都徵集。總體看,這尊密集金剛與傳統的密集金剛造像沒有什麼區別,但在造像的藝術性和手法上略有不同,於是也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造像水準。

  一般而言,密集金剛是雙身迦趺坐像造像,本尊有三頭,三隻眼,左頭為白色、中頭為藍色,右頭為紅色。身色通常是深藍色,有六隻手臂,主臂兩手拿金剛杵,擁抱明妃,結跏趺坐在蓮臺上。其餘的四隻手分別持法輪、火焰掌、蓮花和寶劍。

  明妃的身色一般也為藍色,也有三頭六臂、三隻眼,上兩手勾摟金剛的脖子,其餘四手持蓮花、寶劍、弓箭等法器,雙腿盤于金剛腰部。金剛與明妃都戴花冠、耳環和臂釵。在壁畫和唐卡中一般都有藍色圓形頭光和橘紅色背光。

  但這尊密集金剛像並沒有區分身色和臉部的色彩,由於是造像材料的不同,故沒有象彩繪泥塑那樣容易賦彩區別。此尊造像的頭冠和髮髻、眼、鼻、嘴,尤其是手部的結印異常細膩優美。相比而言,比僵直的臂膀表現的更加準確和生動。在這裏,主尊和明妃緊緊擁抱在一起,主臂的雙手持分別象徵著男性和女性的金剛杵和金剛鈴——從空性中昇華出自性覺悟,繼而獲得大自在和大智慧。

  密集金剛的造像一般都供奉在密宗殿之中,較大型的造像是泥塑彩繪,色彩豔麗分明,有文靜與忿怒等不同的表情。壁畫中的密集金剛更顯得文靜安詳,而雕塑中的密集金剛則多了些威嚴沉思的動態感覺。

  三、綠度母唐卡

  在藏傳佛教中度母稱作“卓瑪”,“多羅母”。相傳,她是觀音菩薩化身的救苦救難的菩薩。據《大日經》的說法,度母都是從觀音菩薩的眼淚中變化出來,共有二十一相,她們的身色各不相同,有金色、藍色、紅色等等,藏傳佛教稱她們為二十一度母。藏區寺院裏最常見,最流行的度母繪畫便是白度母和綠度母。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白度母是尼泊爾公主赤尊的化身,而綠度母相傳是唐朝文成公主的化身,西藏的佛寺之中大多繪製有這兩尊度母像。

  度母,藏語稱“卓瑪”,梵語稱“多羅”,意思是救度佛母。古代一般翻譯為“多羅菩薩”或“多羅觀音”。綠度母因為身色為綠,故稱為綠度母。她是藏傳佛教中頗受信眾敬拜的菩薩之一。佛經說,供奉綠度母能夠解脫八種苦難,即獅難、象難、火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所以民間又稱“綠度母”為“救八難度母”。

  三峽博物館所藏綠度母唐卡,屬晚清作品,長62釐米、寬40釐米,造型優美,佈局嚴謹,設色講 究,從藝術風格上看屬於藏傳佛教繪畫流派中的噶欽畫風。其畫風的特徵是清淡、素樸,講究色彩的淡雅,寧靜和畫面佈局的嚴謹以及主像與周邊畫像的主次比例關係。嚴格說,這幅唐卡是以綠度母為主的二十一度母畫像。綠度母被安排在唐卡的中央上方,其餘20尊度母分別按照畫面的空間合理安排。綠度母的上方佈局4尊度母,左右分別繪製3尊度母。綠度母蓮花寶座下方佈局10尊度母,加上中央的主像綠度母,剛好是二十一度母。整體構圖和佈局給人的感覺是協調統一,既突出了主像又合理展示了二十尊度母的形象。

  綠度母的形象特徵是:頭戴五佛冠或是花冠,身佩瓔珞珠寶,著各種天衣,雙耳戴環,頸項裝飾有項鏈。上身半裸,下身著裙,豐乳細腰,坐於蓮花寶座之上,身姿略呈s形狀,面目清秀,表情慈祥,左手當胸,手持一朵優婆羅蓮花,象徵能克服人間的八種苦難;右手自然下垂,放在右腿之上,掌心向上作與願手印,並拿優婆羅花一支。左腿單盤,右腿向下彎曲,腳踏在一朵蓮花上。綠度母只有兩眼,不像白度母額頭、手心、腳心都有眼睛。其坐勢端莊優美,舒展大方,表現出了綠度母婀娜多姿,優美動人的女性神態,給人一種莊嚴妙好的美感。

  “度母”的“度”字又可通用“渡”。佛教喻人生為苦海,其深度,廣度在時空上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廣大信眾欲渡苦海,了脫生死。除了自身努力修行外,還需要借助救度母的護佑與加持力量。因此,度母在藏傳佛教中也成了觀想修習佛法的本尊之一。僧侶們以此從身、口、意三方面來印證與本尊的完美統一。修習度母不但能增長大慈大悲之心,而且還能開啟心靈的智慧。

  依照密宗的說法,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回之苦,熄滅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同時還能滅災、增福、延壽,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最終往生極樂世界。

  度母除了救助眾生度過苦海之外,自己也需勇猛精進,再度苦海,修行到佛教解脫生死的最高境界。因而佛經中有度母“渡生死海之行法也”的說法。此外在藏傳佛教中,綠度母也被看成是唐朝文成公主的化身,深受廣大藏民族的崇敬和禮拜。四、吉祥天母唐卡

  吉祥天母,又稱吉祥天女,是藏傳佛教寺院中的護法神之一。她被認為能給人以智慧和幸福,“有大吉祥功德於眾”。

  吉祥天母常見的有兩種:忿怒型和文靜型,文靜型的便是白拉母。她膚色潔白,頭上有高聳的髮髻和花冠,耳朵上附著大環,三隻細長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嘴微微張開,身披白色大衣,內著大紅袍,腳下穿紅靴,坐於蓮座上。右手拿一支白杆的長羽箭,左手端一隻盛滿珠寶的碗。忿怒型的吉祥天母,呈猛相,頭戴五骷髏冠,身佩人骨念珠,下披人皮,左手捧著嘎巴拉碗,右手高舉金剛杵。騎著黃色騾跋涉於血海中,背景為濃烈的火焰紋裝飾和風雲圖。

  三峽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唐卡吉祥天母屬於晚晴作品,長71釐米、寬48釐米。唐卡製作從畫工,用料到裝裱都非常的講究和精美。畫面佈局大氣威嚴,強烈地突出了護法神的性格特徵,呈現出了威猛淩厲的氣度與森嚴,給觀者一種敬畏的審美印象。畫面的色調處理既凝重又活撥,威嚴中透露中娟秀的意蘊。

  吉祥天母身色為青藍或偏黑,呈忿怒相,頭上的紅色猥發豎立,頭冠飾有五個骷髏頭,頭頂有半月和孔雀毛。右邊耳朵上有小獅子為飾,據說象徵著聽經;左耳上掛著小蛇,意為忿怒。腰上掛著帳簿,專門記載人們所作壞事的檔案,惡人將來要受剝皮處置。她左手拿的骷髏棒是專門對付惡鬼阿修羅的,右手端著盛滿鮮血的骷髏碗。身上披著人皮,那人皮據說是她親生兒子的,象徵大義滅親。騎黃騾子,在馬鞍前端下方有兩個紅白骰子,紅的主殺,白的主教化。鞍子後有一個荷包袋,裏面盛著疫病毒菌,也就是說她是主生死、病瘟、善惡的神。

  傳說,吉祥天母原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濕婆大神的女兒,有一次,當釋迦牟尼於入禪定之時,許多外道來擾。佛陀作法,降服群魔。瑪哈嘎拉即為其中之一,也被降服,其後她誓守護佛陀之法教,逐成為佛教護法神。亦為藏密具極忿怒身的女護法之一。由於天母威力顯赫,凡是破壞佛法者,都將被她征服和處置,因此各教派的大小寺院均供養其塑像、壁畫和唐卡。

  吉祥天母唐卡的上方中央繪製有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說法像。左邊為藏傳佛教常見的長壽三尊,從左依次是文殊菩薩,白度母,大威德金剛。右邊繪製有無量壽佛,四臂觀音,白度母三像。在宗喀巴大師的左右兩邊分別繪有日月圖案,象徵佛法長存,與日月同輝之意。

  吉祥天母兼有戰神屬性,周圍環繞龐大眷屬,騾下方則有海怪頭的摩竭女神及獅面空行母。海水和礁石的畫法多少受到了內地山水畫的影響。另外,吉祥天母還是綠度母之護法神。值得一提的是,該唐卡的裝裱材料絲綢質錦緞非常考究,或許是皇室所賜或是從南方直接訂購的材料,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五、曼荼羅唐卡

  壇城,系梵文mandala的意譯。漢譯尚有曼茶羅、曼陀羅、輪圓具足、聚集、壇、壇場等不同音譯和意譯。

  壇城源于印度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屬聚集的道場。古代印度密宗修習“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遂築方圓的土壇,安請諸尊於此以祭供。本智為主尊,道果功德為眷屬;眷屬環繞本尊遊戲莊嚴,是為輪圓。

  壇城系密宗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傳統上號稱“四曼”(曼即曼陀羅)。據《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唐不空漢譯本),這4種主要的壇城分別為:大壇城(mahamandala),總集諸尊之壇場及其諸尊的形體,一一格繪諸尊;三昧耶壇城(samava-manda-la),繪諸尊的標幟和手印,因三昧耶系諸尊的本誓,故以此表示諸尊的本誓念願;法壇城(dharma-mandala),主要圖畫諸尊的種子真言和一切經的文字義理,表示諸佛菩薩種子文字的壇城,故也有種子壇城之稱;羯磨壇城(karnla-mandala),系描繪塑造諸佛菩薩威儀(作業)事業的壇城,以及諸佛菩薩的鑄像、畫像和捏像等雕塑。其中,大壇城和羯磨壇城與佛教美術的關係尤為密切。大壇城以繪畫平面表現諸佛菩薩,揭磨壇城則以雕塑立體表現諸佛菩薩。

  三峽博物館所藏曼荼羅壇城唐卡,屬晚清作品,長46釐米,寬34釐米,1951年成都徵集。這尊唐卡也可以說是清代唐卡中的藝術精品。從藏傳佛教義理來看,這幅唐卡也被稱為“大法會”,“上師供養圖”,或是“藥師七佛五壇修法圖”。藝術家通過合理的畫面佈局生動地反映了不同的壇修情景。換句話說,是用藝術的形式表現了步入禪修、聞法的禪思境界。

  壇城法會繪於天的上界與下界之間,於十方世界、一切天界、人界、一切現象之法身形象之中,彙集本尊——手持缽多羅的釋迦牟尼佛之周圍。在他的胸前的心內,所顯示的是阿朗佛金剛手同他的明妃雙修的禪境。他的形象又重複出現在唐卡的上半部分的中央,據說他負責主持佛陀上方這一壇的說法。從佛教修行的角度看,這一壇所代表是絕對和相對真理教義的修行過程,而這一真理的最高境界則是對這一對矛盾對立統一的認知。它是從阿陰佛那兒得到的啟示,直到釋迦牟尼佛才得以宣教言說。

  的確,這幅唐卡的佈局構圖非常合理,每個部位從整體到局部都考慮的細緻精巧,設色淡綠,清雅別致。仰覆蓮花座與祥雲輕盈曼妙,呈現出一派佛國世界清淨莊嚴的美好景象。

  佛陀的上方左側,繪有西方淨土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以及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右側繪有未來彌勒佛以及隨從。佛陀蓮花座左右下方分別繪有四大金剛。

  從整個唐卡的佈局看,佛陀蓮花座下方一壇均由藏傳佛教的教派祖師、高僧大德、眾護法神和本尊像所組成。大蓮花座邊緣內布有護法神像、度母、十六羅漢以及供奉的十一面觀音菩薩等像。唐卡的最下部分別是供養天女、供養人和四大天王。

  總體看,整個唐卡人物眾多,畫面繁雜,但構圖合理,疏密得當,人物生動,大氣磅礴。從繪畫風格判斷亦學習和借鑒了拉薩新門唐畫派繪畫的技法和畫風的影響。

  六、鎏金宗喀巴銅像

  宗喀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佛學大師。宗喀巴本名羅桑紮巴,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人。藏語稱“湟中”一帶為“宗喀”,故尊稱為宗喀巴。7歲時,宗喀巴被父母送至青海化隆縣甲瓊寺出家,從噶當派高僧頓珠仁欽學習顯密經典。精心研究藏文、顯教經論、密法等。明洪武五年(1372),宗喀巴前往衛藏繼續深造,到各教派寺院,向名師大家學習,潛心鑽研各種佛學理論。1376年,他開始攻讀顯教重要論著,向薩迦派仁達瓦學《俱舍論》、《集論》、《入中論》,向頓桑瓦學《量釋論》。在覺摩隴跟羅賽瓦學習經文,學習鄔由巴的《量釋論譯注》等。1381年,宗喀巴回到前藏,先後到止貢、桑樸、孜塘等寺進行立宗答辯。1385年,跟從布頓弟子學密宗經典注疏。從楚臣仁欽受比丘戒。他精通因明、般若、中觀、俱舍、律學等理論,同時,對其他教派的典籍教理都非常的熟悉和精通,其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體系。在藏期間,針對當時藏傳佛教戒律鬆馳的現狀,宗喀巴建議宗教改革,要求喇嘛遵守戒律,重苦行,禁娶妻。並制定了僧人的生活準則、寺院的組織體系、學經程式和是非標準等等,贏得眾多信徒的愛戴和擁護,也增強了藏傳佛教的社會職能。後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教派的一些內容,創建了格魯派。

  “格魯”意為“善規”,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又稱黃帽派,簡稱黃教。黃教對藏傳佛教其他各派影響極深,逐漸成為諸派中發展最迅速,勢力最大的教派。

  永樂六年(1408),宗喀巴受闡化王劄巴堅贊之邀,到仲不壟為各寺僧眾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密宗道次第廣論》等。1409年,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權支持下,在拉薩大昭寺舉辦大型祈願法會“默朗欽摩”(漢語稱為“傳大召”或“傳召大會”)。聲勢浩大,並從此形成傳統。會後,在拉薩東修建甘丹寺,作為自己及弟子傳法的根本寺院,並創立了嚴密的寺院組織。每年法會期間,喇嘛們進行辯論和考試,建立起格西學位制度。

  1415年,宗喀巴應明成祖邀請,派親近弟子釋迦也失赴明都朝謁,加強了西藏與中央王朝的聯繫。1419年,授意釋迦也失主持興建沙拉寺。同年在甘丹寺圓寂。

  三峽博物館所藏的這尊宗喀巴大師鎏金銅像,屬晚清所造,高13.8釐米,為1952年在拉薩徵集。該像為明清以來宗喀巴造像中最常見,最標準的造像。宗喀巴大師頭戴象徵格魯派的法帽,結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雙手持於胸前,結說法印,右手臂為斬斷煩惱的智慧之劍,左手臂為增長智慧的佛陀經書。面部表情、眼神、鼻、嘴角的處理及其細膩傳神,坐式端莊,神態怡然,給觀者入定的禪意,清淨莊嚴,靜默超然。造像工藝和鎏金手法都達到了相當高的工藝和藝術水準,可算是清代藏傳佛教造像的藝術精品。

  宗喀巴的學問博大精深,一生著述非常豐富,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菩薩戒品釋》、《事師五十頌釋》、《密宗十四根本戒釋》、《中論廣釋》、《辯了不了義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兩部著作。

  宗喀巴弟子眾多,最著名的有紮希貝丹、釋迦也失、根敦主巴等。他們繼承和發揚了宗喀巴的思想體系。使格魯派繼續得到世俗政權的支持,並逐漸形成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轉世系統。

  七、釋迦牟尼佛唐卡

  釋迦牟尼唐卡,屬晚清作品,長64釐米、寬50釐米,1951年成都徵集。從唐卡的所繪製的人物形象來看,這幅唐卡也叫“三十五佛唐卡”。佛陀被安排在唐卡的中心部位,身光為藍色,頭光為紅色,大背光為圓形,佛陀結珈趺坐於仰覆蓮花座上,結說法印。面部莊嚴沉靜,圓滿敦厚,束髮髻於頭上,雙耳垂肩,眉眼、鼻、嘴唇的處理上略顯拘謹,少了古代造像的豪邁超然氣度。佛陀左右兩邊繪製有優婆羅花。

  唐卡的上半部分按照空間比例,分佈有15尊佛像,每尊佛像均結珈趺坐於蓮花座上,祥雲縈繞,有從虛空中聽聞佛法,俯視人間的感覺。佈局嚴謹,對稱和諧。

  佛陀正中左右下方,分別繪製19尊形態各異的佛陀造像,加之正中的釋迦牟尼佛像剛好為35尊佛像。下方各個造像的頭光均為紅色,但是身光色彩略有不同,大多為藍色、青綠為主。每尊像各持手印,表情清淨肅然,人物排列上下有序,對稱協調。

  在佛陀蓮花座下方,分別繪製有蓮花莖貢品和傳統的白色雙獅像,其獅子造像生動傳神,用筆精湛。其下又繪有小型的釋迦牟尼佛像。整個唐卡雖然人物眾多,但佈局有方,疏密得當,畫家對畫面的空間佈局把握的非常準確,充分體現了唐卡的構圖魅力。

  八、四臂觀音唐卡

  四臂觀音菩薩是藏傳佛教常見的題材之一。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整個雪域西藏是觀音菩薩教化藏人和普度眾生的道場。此外,藏傳佛教領袖達賴喇嘛也陂看成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千百年來藏族人對觀音菩薩崇拜之至,其信仰程度並不亞於佛陀,甚至超過了佛陀。由此,觀音菩薩的造像在藏區不僅數量繁多,而目造像的材料、審美風格也豐富多彩,別具—格,在藏傳佛教藝術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這幅四臂觀音菩薩唐卡,屬晚清作品,長60釐米、寬42釐米,1952年拉薩徵集。唐卡畫面色彩豔麗,雍容大氣,透露出一種清淨祥和、美妙莊嚴、喜樂悠然的佛國淨土之感。

  四臂觀音菩薩結珈趺坐于正中的蓮花寶座上,頭戴花冠,高束髮髻,雙耳垂肩,佩戴大耳環,胸前著瓔珞,上身半裸,帔帛繞身。四臂之中:一臂雙手合十於胸前,另一臂,右手持念珠,左手持優婆羅花,神態婀娜,造型優美。

  四臂觀音的頭光為紅色,內側身光為藍色,外側背光為金黃色,背光周圍用三朵色彩豔麗的花卉和祥雲紋裝飾,將較為呆板的金色背光裝飾襯托的聖潔壯麗,極富於渲染和裝飾的美學效果。

  四臂觀音的上方為樓閣建築,輔以樹木和祥雲作為裝飾,烘托西方淨土世界的莊嚴美好。唐卡的右上方繪有供養天女,滴灑甘露,祥雲繚繞,輕盈自如;左上方繪有護法神不動金剛手,以威嚴之力護持佛法,火焰紋背光,熊熊而燃,欲燒盡人間一切惡念。其造像風格,一文靜優雅,一猙獰威猛,對比強烈,人物鮮明,畫面豐富。

  四臂觀音的下方,左右分別繪製有六位觀音菩薩像。蓮花座左右兩位亦為四臂觀音像,身後分別站立三位供養天女,手持儀仗,抬頭仰視,神態怡然,輔佐應侍。其餘四菩薩神態各異,身色、頭光、背光各有不同。從造像形態來判斷,從左至右,為四臂觀音、彌勒菩薩、普賢菩薩和般若佛母,均戴花冠,帔帛繞身,上身半裸,下著長裙,結珈趺坐於蓮花座上,人物造型生動傳神,線條流暢,色彩富麗。

  在四位元菩薩的下方,畫面生動地再現了雪域藏地朝拜佛祖釋迦牟尼的歷史情景。中間為石刻佛陀像,兩邊為敬獻佛塔的藏族僧人,再次兩邊則是佛教中著名的天龍八部。其下為綠度母和長壽仙女。

  尤其值得一提是,唐卡的最下部生動地描繪了佛菩薩們接引眾生入極樂淨土世界的情景。例如,左右兩邊分別為獼猴和天女們在飄帶上接引眾生的畫面,不僅充分展示了唐卡巧妙的構思,同時也反映了觀音信仰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世界的內在關係。

  整體看,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各有呼應,局部與整體,人物與裝飾,線條與色彩,交相輝映。尤其是整個唐卡使用了純金線描,更增強了畫面高貴富麗的美感,達到了和諧完美的藝術境界。

  九、地藏菩薩唐卡

  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在藏傳佛教中亦受到廣大信眾的頂禮和膜拜。但是與觀音、文殊和普賢菩薩相比,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信仰遠沒有觀音、文殊菩薩那麼普及,地藏菩薩的造像也沒有前者那麼繁多,究其原因,當與密宗修行以及特殊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峽博物館所藏的地藏菩薩唐卡,屬晚清作品,長30釐米、寬23釐米,1951年在成都徵集。

  地藏菩薩為佛陀的八大弟子之一,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所以被稱為地藏菩薩。按照佛經的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佛陀即將滅度,彌勒佛未生之前,曾立下宏願,渡盡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

  該唐卡雖然是晚清所制,但其在繪畫藝術,製作技巧上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可謂是藏傳佛教唐卡藝術中的精品。從唐卡的整體造型、線條、色彩、構圖、裝飾等的繪畫元素來看,都堪稱為是傑作。按照《造像量度經》的要求和儀軌來看,地藏菩薩的身色為黃色,頭戴花冠,束高髮髻,發中插圓形發簪,從發頂到髮髻兩邊。菩薩面容慈善,和藹親切,飽滿安詳,雙耳垂肩,佩戴圓形大耳環,胸前佩戴三節瓔珞,上身半裸,著紅色天衣,帔帛飄帶,繞於兩臂之間。下身著紅色與淡青色長裙,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整個身體造型看似垂直,其實略顯s形態,擴胸收腰,盡顯菩薩的端莊和優美。

  由於地藏菩薩曾經發願,在未度盡六道和地獄中的苦難眾生前誓不成佛,故唐卡中的地藏形象還保留了世間眾生相的某些特徵,例如雙肩兩側的長髮。地藏菩薩右手于胸前捧寶鏡,左手自然下垂持施願印,神態安詳自然,如如不動,猶如大地。

  地藏菩薩的頭光和背光描繪的極其細膩精妙,畫師使用了純金鐵線描繪畫技法,令人歎為觀止。外側背光兩側還繪有白、紅花卉、綠色枝葉作為陪襯。唐卡上方有日月、祥雲裝飾。下方單莖仰覆蓮花座花枝豔麗,色澤清雅,盡顯莊嚴妙好之態。

  值得一提的是,藏傳佛教中的地藏菩薩與漢傳佛教中的地藏菩薩造像,在其人物造型、服飾和所持的法器上均有區別,各有其特色。限於篇幅,本文不再詳加論述。

   《佛教文化 》 2008年5期

 


上一篇(清淨的心靈世界藏傳佛教藝) 回目錄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