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與空性

劉宇光譯

Dependent-Arising and Emptiness

Elizabeth Napper

志蓮淨苑文化部出版

作、譯者簡介

Elizabeth Napper 博士,美國俄亥俄州(Ohio)奧博林學院(Oberlin College)及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畢業。後在新澤西州華盛頓的藏傳佛教研究中心(Tibeban Buddhist Learning Centre in Washington,New Jersey),隨原籍西伯利亞卡爾梅克(Kalmyk)的蒙古族格魯派學僧格西。望傑(Geshe Wangyal 1901-1983)學習,並在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佛學課程取得博士學位。作者能操流利藏語及閱讀古典藏文。除本書外,作者還譯有格魯派《集類學》當中的《心類學》教程Mind in Tibetan Buddhism(Snow Lion,1986)。曾任教于維吉尼亞大學宗教系,現於印度參加建立以尼師為物件的高等藏傳辯經院(Tibetan Nuns Project)

 

中譯者簡歷

 

劉宇光,香港理工學院畢業,台大哲學學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文科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並于甘肅省西北民族學院藏文系進修基本藏文,現從事格魯派中觀學及量論西方論著的翻譯。分別在台、港學術期刊發表過有關佛學及藏文的論文、譯文及書評多篇。

 

Dependent-Arising and Emptiness

 

A Tibetan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Madhyamika Philosophy Emphasiz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Emptiness and Conventional Phenomena

 

緣起與空性

強調空性與世俗法之間相容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

 

作者Elizabeth Napper

 

譯者劉宇光

 

志蓮淨苑文化部出版

 

 

原作者中文版序

 

筆者為宗喀巴對“緣起”及“空性”等關鍵概念之闡釋所寫的概論,現在有了一個中譯本,我對此深感高興。源於印度大學者龍樹的中觀學派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而中觀學派在西藏的探索與發展,又把這學派的精密性與細緻度提到新的水準上。

 

由於其深細難握,中觀哲學常被置於諸多不同的詮釋內,甚至有些還落入斷滅邊的惡見。十四、十五世紀之交,偉大的西藏學者宗喀巴在謹慎地以印度佛教疏釋為據的情況下,發展處對中觀哲學的優秀闡述。宗喀巴所論構的詮釋,一方面當然明確地緊守反本質主義的一切法度,在此之餘更展示出一既保住世俗法,而又前後一貫的表述,並因此為佛法行者維護業論,提供確切的倫理基礎。

 

對於中譯本,可遇見它將起兩種作用。一者,向讀者們引介既優秀出色而又細密精確的宗喀巴詮釋,展現藏傳佛學所具極高學術水準的特色;其次,中譯本也會但當導論的功能,把西方學界對這些重要課題的著作推介給讀者。一直以來,我的論述架構之目的在於顯示:“如何可精確地理解龍樹中觀學說?”這問題不但是一個讓歷代諸佛教學派深受困擾之疑難,且對那些力圖理解此等深奧而難於掌握的教法之北美及歐洲當代學者們來說,也同樣是艱難的使命。

 

我感激譯者肩負把我的文字譯為中文的任務,願此譯饒益一切有情眾生。

 

Elizabeth Napper

 

中譯者導言

宗喀巴·羅桑劄巴(1357-1419,生於藏曆第六饒炯火雞年,即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卒于藏曆第八饒炯土豬年,即明成祖永樂十七年),西藏安多宗喀(今青海省湟水縣)地區人,明代著名藏族佛教哲學家,同事亦是藏傳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家之一,格魯派的創立者。宗喀巴大師是佛教哲學史上最優秀的中觀師之一,因見解特殊而廣受爭議。而菩提道次第廣論則是他首部闡釋中觀哲學之論著,有關的討論主要見之於該論的《毗缽舍那》品。

 

本議集由兩個部分組成。最主要的部分是宗喀巴廣論《毗缽舍那》品中觀思想的導讀,E.Napper博士所著緣起與空性(Dependent-Arising and EmptinessLondon:Wisdom Publ.1989)[第一部分:分析篇](Part One:Analysis,p.1-150)及相應注釋。([1][289]p.643-725)的中譯本。該書是據E.Napper博士的學位論文擴充而成的。

 

該書英文原版的副標題是:[強調空性與世俗法之間相融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全書厚達860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中譯於此的[分析篇](p.1-150,p.643-725);第二部分廣論《毗缽舍那》品的藏.英節譯(p.153-215,及注p.725-779。對應於法尊法師的廣論中譯本p.399-427);第三部分是廣論《毗缽舍那》品的格魯派四家夾註的藏英選譯(p.219-400,及注p.779-813);第四[附錄](Appendics)

 

部分(p.403-523,及注p.813-823),包括兩篇長論文及兩個課判表。全書有注624條,合184頁,另英、梵、藏三語對照表(Glossary)書目及索引合共130頁。中譯部分占英文原書總篇幅的28%

 

E.Napper博士的論文外,本譯集的“附錄”是由譯者執筆的評論文章,回顧最近二十年,一直到2001年止的西方藏傳佛學研究近況。以《桑耶論爭》、《西藏中觀》、《西藏量論》及《西藏唯識》四個議題為節項去組織八十年代依賴最具學術意義的數百項英、德文專書及論文,作為哲學、佛學、藏學及宗教學專業的本科生,據英文論著入手研習藏傳佛教哲學時的文獻指導。

 

全書在內容上作這樣的選擇及安排,背後的考慮是:因為現有的中文藏傳佛教研究大多只把焦點放在宗教史而不是哲學史上,即使涉及宗教觀念,也都很少從哲學問題出發,大多只循思想史進路鋪陳之。本書《附錄》則以哲學史作為哲學問題史的方式扼要地論述藏傳佛學發展(並據此組織文獻),以補充從宗教史角度他歐諾藏傳佛學時的不足。故《附錄》的正文部分多少可視為全書的哲學史北京的總說明。而E.Napper博士的論文則是從上述廣泛的哲學史北京聚焦到宗喀巴這位藏傳中觀的靈魂人物身上,以他最早期的中觀著述,即廣論《毗缽舍那》品為例進行深入分析,從質上說明宗喀巴中觀特有的不共見,同時也以宗喀巴為准,分別在正文及注釋內嚴密地回應古代藏人及當代西方人解中觀時所作的論斷。譯者期望本書能先透過哲學史背景的交代,再深入闡釋宗喀巴中觀學在這脈絡下的立場,讓讀者們能體會宗喀巴的哲學精神。

 

 

目錄

 

原作者中文版序

 

中譯者導言

 

目錄

 

譯詞說明

 

第一章導論

 

研究的緣起

 

第二章廣論總覽

 

第一節廣論撮要

 

第二節止住(奢摩他)與觀慧(毗缽舍那)

 

第三節宗喀巴討論的脈絡

 

第四節宗喀巴如何研究傳統

 

第五節一致性的原則

 

第三章經籍詮釋

 

第四章宗喀巴的論證

 

第一節歷史進程

 

第二節四宗義的[所破事]

 

第三節誰在挨批

 

第四節宗喀巴的論證

 

第五節勝義抉擇

 

第六節四句破

 

第七節破四門生

 

第八節結論

 





主持人
劉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