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6/19 NPO  編輯部 報導

【文/知識通訊評論】

在亞馬遜叢林部落裡,好戰性格較強烈者後裔反而較少,在演化上也不一定佔有優勢,而暴力在社會帶來的影響亦取決於文化脈絡。

人類學家研究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一個最嗜殺部落的行為,看出人類行為改變的模式。

 

 

研究人員指出,在亞馬遜叢林部落裡,好戰性格較強烈者後裔反而較少,在演化上也不一定佔有優勢,而暴力在社會帶來的影響亦取決於文化脈絡。

 

 

瓦拉尼人(Waorani)是居住在厄瓜多亞馬遜雨林的半游牧民族。一九五八年初次與傳教士,有和平的來往,到了一九七○年代初期生活也相對平靜。

 

但依據系譜學研究顯示,瓦拉尼人在生活型態改變之前,殘殺率全球居冠,百分之五十四的男性與百分之三十九的女性在同族暴力下身亡。

 

帶領研究團隊的賓州州立大學文化人類學家貝克曼(Stephen Beckerman)指出,多數人都是因多年世仇而喪命,任何導火線都可能引爆衝突。

 

貝克曼指出瓦拉尼人並無意外傷害或死亡的概念,若出外打獵,差點遭斷裂落下的樹枝砸中,一定是巫術所致,必然有人得為此負責,他們會殺死該人以及其一家老小。突擊隊會在夜間埋伏攻擊,並以長矛做為武器。

 

為找出暴力與男性家庭生活的關聯,貝克曼及他的同事訪問一百二十一位年過五十歲的瓦拉尼長者,透過男性本人或親人記憶,取得九十五位戰士的突擊及家族史。

 

研究發現,男子參與突擊次數若高於平均值,膝下並無較多妻兒。相較於性格溫和男子,這些好戰勇士的子嗣長大成人機率較低。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論文集。

 

反例

 

此項新研究對比另一個亞馬遜部落「亞諾馬莫人」(Yanomamö),這個部族的好戰份子妻兒較他人多。貝克曼以為能從瓦拉尼人文化找出通用規則,結果卻是個反例,證明文化脈絡的重要性。

 

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朗漢(Richard Wrangham)表示,對我們知之甚少的亞馬遜領域,瓦拉尼人研究貢獻良多。但他也強調,除了突擊之外,還有其他侵略形式存在,例如脾氣壞。衡量成功繁衍的方式也包括與多位女性生子、手足子姪存活等因素。因此他認為這項研究還不足以成為重要結論的基礎。

 

夏威夷太平洋大學人類學家波洛夫斯基(Robert Borofsky)指出,與其訪問退休戰士,我們更應該對比現役勇士與平民。

 

他表示包括瓦拉尼人等多數研究中,資訊多以記憶回溯為主,或根據未必全然正確的系譜學資料,若要超越揣測的階段,唯一方式只有廣泛採用還在世的「活人樣本」。

 

惡性循環

 

亞諾馬莫人的暴力傾向看似低於瓦拉尼人,不過貝克曼提到,兩族戰士之間命運之所以大不相同,關鍵或許在於暴力發生的頻率。亞諾馬莫人的浴血戰大約每隔一代發生一次,讓戰士有時間結婚生子,但瓦拉尼人則無此喘息空間。

 

為何瓦拉尼人如此暴力?好戰形象既無法在團體內贏得聲望,亦無法嚇阻外敵。

 

貝克曼指出,瓦拉尼人可能陷入報復循環,他表示當年傳教士抵達時,瓦拉尼人幾乎要走向自我毀滅,故當傳教士說,「上帝希望你們停止殺戮」,瓦拉尼人覺得氣氛終於緩和下來。

 

朗漢認為,瓦拉尼人的歷史展現人類行為的彈性。他指出這是人類快速改變暴力模式的經典範例。

 

【完整內容請見《知識通訊評論月刊》八十期;訂閱知識通訊評論月刊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