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14 02:20: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4 02:11:22   編輯部 

藏傳佛教「他空見」研究─以國燃巴《辨別正見》為中心~ 指導教授:陳一標

A Study of “Emptiness of Other” in Tibetan Buddhism--an approach
藏傳佛教 ; 覺囊派 ; 薩迦派 ; 自空見 ; 他空見 ; 如來藏 ; 二諦 ; 三性

Tibetan Buddhism ; Jonangpa ; Sakyapa ; Emptiness of Self ; Emptiness of Other ;

Buddha Nature ; Two Truths ; Three Characters

本論文以藏傳佛教覺囊派多布巴的「他空」思想為研究主軸,並在分析他空見研究史,和覺囊派他空見的印度與西藏思想背景脈絡後,依循薩迦派國燃巴《辨別正見》中對多布巴他空見的探究與批判,來了解他空見主張的理論架構、祖師傳承與經論依據,更進一步和唯識、中觀等其他佛教宗義的空觀相互比較針對歷史上他空見義理所構成的特定爭議,評析漢藏各論師的相關見解,以使現代學界對他空見的思想淵源、義理等,得到完備和清晰的理解,提供與他空見相關的如來藏學研究一些新的角度與資料。


本文的貢獻在藉由對他空見所說印度與西藏顯密兩種法源的慎密解析,能使學界對他空見思想的源由,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同時也顯示出藏傳佛教雖然強調與重視師承,但薩迦派內部在佛教見地上,並沒有強制性的統一觀點,這是研究中世紀藏傳佛教思想史所不可忽視的重要特色之一,也使我們了解現代所認為的宗派,其觀念不一定適用在過去的時空。


筆者依據《辨別正見》的譯文,配合筆者的科判,以國燃巴的論理脈絡來探究、詮釋他空見的主張;是首見於學界的譯文與詮釋,對了解薩迦派部份學者批判他空見的原因與理路有很大幫助。而國燃巴與多布巴的論爭,國燃巴對他空見在中觀與唯識兩系中的定位觀點與方式,對於大乘佛法只分為兩系時,所謂第三系的思想是如何自我表達與歸屬?其他兩系的學者專家,又如何看待、歸納其思想等問題上,都很值得讓必得另立大乘第三系不可的學者們參考。特別是多布巴詮釋他空見的手法,明顯結合了唯識三性說,以三性說與二諦的結合為特色與核心,而不僅是圍繞在如來藏的議題上。從而成功地從空義的開展著手,將他空見的主要議題,從傳統漢傳佛教認識的唯識─如來藏交涉,轉變到中觀自空與他空之辨。又將他空見所依論典與祖師,從如來藏系經典,擴大到瑜伽行派與中觀派論典及其論師,大有以他空見統攝、詮解一切佛教經論的意圖。這種新的詮釋角度,對漢地的如來藏研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釋題與研究範圍…………….…………………………………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5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預期研究成果…………………………………….13
第二章 他空見研究史的勘定………………………………………….15
第一節 中文圖書資料檢證..…………………………………………15
第二節 中文期刊、專文檢證………………….…………………….25
第三節 英文圖書資料檢證..………………………………….…...28
第四節 英文期刊檢證…..………………………………………....31
第五節 本章小結……………………………………………………..33
第三章 印度與西藏的他空思想考察………………………………….35
第一節 印度小乘佛教的他空說………………………………….…….35
第二節 印度大乘佛教的他空說………………………………….…….39
第三節 覺囊派多布巴之前的西藏他空傳統…………………….…….46
第四節 本章小結…………………………………………………….….50
第四章 國燃巴《辨別正見》對他空見的探究與批判………….…….52
第一節 《辨別正見》的作者生平與學思背景……………………….52
第二節 《辨別正見》的內容科判與時代背景…………………………60
第三節 《辨別正見》對他空見的探究…………………………………67
第四節 《辨別正見》對他空見的批判……………………………....81
第五節 《辨別正見》對他空見的定位.…………………………….91
第六節 本章小結………………………………………………………..103
第五章 漢藏佛教諸師對他空見的看法探討………………………... 105
第一節 土觀.羅桑卻吉尼瑪對他空見的批判……………………....106
第二節 印順的他空說與他空見…………………………..………...113
第三節 其他現代學者對他空見的看法………………….……………123
第四節 本章小結……………………………………….………………133
第六章 結論………………………………………………………………135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貢獻………………………………………………135
第二節 研究過程之反省及檢討………………………………………143
第三節 未來研究之前瞻………………………………………………144
附錄一 《辨別正見》他空見部份的中文譯…………………………..145
附錄二 《辨別正見》他空見部份原藏文………………………….….155
引用資料……………………………………………………………….….181

參考文獻

 

*藏經文獻
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大正藏》卷16,經號667,頁460中~466上。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卷27,經號1545,頁1上~998下。
天親造,真諦譯,《中邊分別論》,《大正藏》卷31,經號1599,頁451上~464上。
天親造,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卷31,經號1610,頁787上~813上。
世友造,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卷49,經號2031,頁15上~17中。
世親,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卷29,經號1558,頁1上~159中。
世親著,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卷31,經號1600,頁464中~480中。
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卷16,經號676,頁688中~711中。
吉藏,《二諦義》,《大正藏》卷45,經號1854,頁77 中~104下。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卷16,經號666,頁457上~460中。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卷9,經號278,頁395上~781中。
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大正藏》卷2,經號120,頁512中~544中。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卷12,經號353,頁217上~223中。
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卷16,經號670,頁479上~514中。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卷2,經號99,頁1上~373中。
求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卷12,經號374,頁365上~912上。
馬鳴造,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卷32,經號1666,頁575中~591下。
眾賢造,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卷29,經號1562,頁329上~775下。
無著造,玄奘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卷31,經號1593,頁132下~145中。
無著造,波羅頗蜜多羅譯,《莊嚴經論》,《大正藏》卷31,經號1604,頁589下~661下。
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卷16,經號671,頁514下~586中。
菩提流支譯,《不增不減經》,《大正藏》卷16,經號668,頁466上~468上。
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第四十八會─勝鬘夫人會,《大正藏》卷11,經號310,頁280中~286中。
訶梨跋摩造,鳩摩羅什譯譯,《成實論》,《大正藏》卷32,經號1646,頁239上~373中。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卷16,經號672,頁587上~640下。
德慧造,真諦譯,《隨相論》,《大正藏》卷32,經號1641,頁158中~169上。
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卷16,經號663,頁335上~ 358上。
龍樹造,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卷30,經號1564,頁1上~39下。
龍樹造,施護譯,《六十頌如理論》,《大正藏》卷30,經號1575,頁254中~256上。
龍樹造,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迴諍論》,《大正藏》卷32,經號1631,頁13中~23上。
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雙品大空經》,《大正藏》卷1,經號26,頁738上~740下。
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雙品小空經》,《大正藏》卷1,經號26,頁732上~738上。
護法等著,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卷31,經號1585,頁1上~60上。
(以上《大正藏》資料皆引自CBETA電子佛典)
*中文書目
A. K.Warder,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Elizabeth Napper,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2003年)。
G . Tucci & W.Hessig著‧耿昇譯,《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T. R. V. Murti‧郭忠生譯,《中觀哲學》 (上、下),(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上田義文,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2002年)。
土觀‧羅桑卻季尼瑪,法尊譯,弘悲記錄,《四宗要義講記》,(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翻印版,1993年)。
土觀‧羅桑卻季尼瑪,劉立千譯註,《土觀宗派源流》,(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翻印版,1994年)。
山口瑞鳳,許明銀譯,《西藏》(上、下),(台北:全佛出版社,2003年)。
山口瑞鳳、光島督,許明銀譯,《西藏學與西藏佛學》,(台北:文殊出版社,1986年)。
山口瑞鳳等,許洋主譯,《西藏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1991年)。
不敗尊者造論,談錫永譯著,邵頌雄導論,《決定寶燈論》,(香港:密乘佛學會,2002年)。
五世達賴喇嘛,郭和卿譯,《西藏王臣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
仁增‧吉美林巴,洛珠加措、肖于田譯,《湧蓮藏真─藏傳佛教前譯派傳承源流》,(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太虛,《太虛大師全書》,(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1980年)。
水野弘元,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西寧市: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輔仁,《西藏佛教密宗史略》,(台北:佛教書局,翻印版,1985年)。
冉光榮,《中國藏傳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冉光榮,《中國藏傳佛教寺院》,(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布敦,郭和傾譯,《布敦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1年)。
平川彰,莊昆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玄奘撰,辯機編次,芮傳明譯註,《大唐西域記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瓜生津隆真等著,許洋主等譯,《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51年)。
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73年)。
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78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84年)。
印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年)。
印順,《華雨香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
印順,《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年)。
多羅那他(達喇那他),王沂暖譯,《印度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翻印版,1987年)。
多羅那他,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要義》,(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主編,《西藏佛教論集》,(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克主傑,法尊譯《密宗道次第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吳汝鈞,《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台灣初版,1982年)。
呂澂,《呂澂佛學名著》,(台北:老古出版社,台灣初版,1983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1-5卷,(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李志夫,《中印佛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志夫,《印度哲學導論》,(台北:幼獅出版社,1974年)。
李冀誠、許得存編著,《西藏佛教諸派宗義》,(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
邢林,《雪域東部神秘的喇嘛教》,(海口:南海出版社,1998年)。
周錫銀、冉光榮主編,《藏傳佛教寺院資料選編》,(成都,四川大學,1990年)。
宗喀巴,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3年)。
宗喀巴,法尊譯,《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妙吉祥出版社,1986年)。
宗喀巴,法尊譯,《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台北:大乘精舍,1984年)。
宗喀巴大師,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略論釋》,(台北:方廣文化,1994年)。
屈大成,《大般涅槃經導讀》上、下,(香港:密乘佛學會/博益出版,1996年)。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台北:天華出版社,1986年)。
東主才讓,《虹化之光─藏傳佛教密宗奇觀》,(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林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5年)。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3年)。
松巴堪欽‧益西班覺,蒲文成、才讓譯,《如意寶樹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年)。
法王周加蒼‧,郭和卿譯,《至尊宗喀巴大師傳》,(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尊法師編,《西藏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年)。
法尊講述,弘悲記錄,《土官呼圖克圖的四宗要義》,(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1993年)。
阿旺洛追札巴,許得存譯,《覺囊派教法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阿旺貢噶索南,陳慶英、高禾福、周潤年譯注,《薩迦世系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恰白‧次旦平措主編,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松石寶串》,(拉薩: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
孫晶,《印度吠檀多不二論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傳佛教哲學境界》,(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索南才讓(許得存),《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紐修堪仁波切蔣揚多傑,耶謝桑波譯,《大圓滿傳乘源流─藍寶石》,(台北:全佛出版社,2002年)。
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高崎直道等,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高崎直道等,李世傑譯,《唯識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
第二十九、三十七任直貢法王,第十二世努巴仁波切、黃英傑合譯,《法嗣傳燈─直貢法王傳》上、下,(台北:大手印出版社,1997年)。
許明銀編著,《西藏佛教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8年)。
陳健民,《曲肱齋全集總目錄》,(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陳健民,《沐恩集》,《曲肱齋全集》第10集,(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年)。
陳健民,《恩海遙波集》,《曲肱齋全集》第12集,(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年)。
創古仁波切,帕滇卓瑪譯,《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台北:眾生出版社,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馬爾巴翻譯學院譯,《空─大自在的微笑》,(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
堪布索達吉,《破除邪說論》,(台灣,翻印版,2003年)。
敦珠法王等,許錫恩譯,《九乘次第論集》,(香港:密乘佛學會,1997年)。
智觀巴‧貢卻乎丹巴繞吉著,吳均、毛繼祖、馬世林譯,《安多政教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89年)。
曾國慶、郭衛平編著,《歷代藏族名人傳》,(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無著賢著,明性法師譯,《入菩薩行論─善解義海》,(台南:湛然寺,1996年)。
黃心川,《印度哲學史》,(北京:商務出版社,1989年)。
楊岭多吉,何盛明主編,《四川藏學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
楊貴明、馬吉祥編譯,《藏傳佛教高僧傳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楊輝麟編,《西藏佛教寺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
廓諾‧迅魯伯,郭和傾譯,《青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廓諾‧迅魯伯,郭和傾譯,《青史》1-3卷,《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8-40冊,(台北:華宇出版社,翻印版,1988年)。
蒲文成,《青海佛教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蒲文成、拉毛札西,《覺囊派通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蒲文成主編,《甘青藏傳佛教寺院》,(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
劉立千編譯,《印藏佛教史》,(台北:妙吉祥出版社,重編版,1989年)。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
談錫永,《大中觀論集》(上、下),(香港:密乘佛學會,1998年)。
談錫永、釋素聞,《楞伽經導讀》,(香港:密乘佛學會,1996年)。
燕松柏、雀丹,《阿壩地區宗教史要》,(成都:成都地圖出版社,1993年)。
默如,《大乘三系叢書》,(高雄:林德寺出版,1974年)。
龍樹造,漢藏諸大論師釋譯,《龍樹六論‧正理聚及其注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彌勒,談錫永譯釋,《寶性論新譯》,(香港:密乘佛學會,1996年)。
薩迦茶巴法王秋吉崔欽著,黃英傑譯,《薩迦傳承史》,(台北:大手印出版社,1994年)。
藍吉富主編,《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台南:財團法人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2000年)。
寶無畏自在尊者造,歐陽無畏講授,劉銳之譯,《外內宗義略論》,(台中:金剛乘學會,1984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
*外文書籍
Brian Edward Brown, The Buddha nature: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and Alayavjinan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David Jackson, Enlightenment by a Single Means; Tibetan Controversies on the Self-Sufficient White Remedy, Vienna: O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94.
D.S. Ruegg, Life of Bu ston Rinpoche, Rome: Serie Orientale Roma; Hoffman, SMEO, 1966.
D. S. Ruegg, The Literature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Philosophy, in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Vol. VII, Wiesbaden: Harrassowitz, 1981.
D. S. Ruegg, Thre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Philosophy Studies in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Thought, Part 1, 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 2000
Dudjom Rinpoche, 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 Its Fundamentals and History, 2 vols., Gyurme Dorje and Matthew Kapstein (tr.),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 1991.
G. N. Roerich(tr.), The Blue Annals. Deb ther sngon po by gZhon nu dpal,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repr. 1976(1949)edition.
Georges Dreyfus, Recognizing Reality-Dharmakri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s, New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7.
Geshe Acharya Thubten Loden, The Fundamental Potential for Enlightment-in Tibetan Buddhism, Australia, Victoria: Tushita, 1996.
Geshe Lhundup Sopa and Jeffrey Hopkins,Practice and Theory of Tibetan Buddhism, Lodon: Rider, 1976.
Gorampa Sonam Senge, The Moon Rays of the Highest Mahayana Core Analytic Views, tr. from Tibetan into English by Lobsang Dakpa, Unpublished manuscript,1987.
Gyrus Stearns, The Buddha from Dolpo--A Study of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the Tibetan Master Dolpopa Sherab Gyaltse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9.
Jeffrey Hopkins,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John W. Pettit, Mipham''s Beacon of Certainty-Illuminating the view of Dzongchen, the Great Perfection,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9.
Maitreya, written down by Asanga, “Buddha Nature-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 and commentary by Jamgon kongtrul lodro Thaye, explanations by Khenpo Tsultrim Gyamtso Rinpoche, Rosemarie Fuchs(tr.), The Unassailable Lion''s Roar, N.Y: Snow Lion, 2000.
Matthew Kapstein, The ''Dzam-Thang edition of theCollected Works of Kun-mKhyen Dol-po-pa Shes-rabs rGyal-mTshan: Introduction and Catalogue, New Delhi: Shedrup Books, 1992.
S. K. Hookham,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Sallie B. King, Buddha Nature, New York: SUNY, 1991.
Shantideva, A Guide to the Bodhisattva''s Way of Life, trans. from the Sanskrit and Tibetan by Vesna A. Wallace & B. Alan Wallace, N.Y.: Snow Lion, 1997.
Taranatha,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trans. from Tibetan by Lama Chimpa & Alaka Chattopadhyay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70.
Tsultrim Gyamtso Khenpo, Shenpen Zangmo(tr.), Progressive Stages of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 England Oxford: Longchen Foundation, 1986.
*藏文書籍
東突仁波切(T.G.Dhongthog Rinpoche),《西藏佛教薩迦派教法史》 ,(德里:新德里出版,1996)。
索南倫珠雷必迥涅巴著,《至尊博學之主索南辛給之傳,名為日光,北印度哦寺翻印版,年代不詳。
郭須‧扎巴軍乃,嘉娃‧羅桑開珠編著,《雪域歷代名人辭典》,(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2)。
遍知國燃巴索南辛給,《辨別正見─勝乘要義月光》,Sarnath , Varanasi, U.P.: Sakya Students'' Union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1988.
*會議文章
李志夫 〈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收錄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頁35∼52。
林崇安,〈漢藏的佛性論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收錄於《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1995年),頁231∼290。
佟德富、班班多杰,〈佛教對漢藏文化影響之比較研究〉,收錄於《藏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頁43-55。
楊伯明,〈覺囊派綜探〉,收錄於《四川藏學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頁216-251。
許得存編著,〈藏傳佛教覺囊派及其「他空見」〉,收錄於《西藏佛教諸派宗義》,(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頁94-124。
劉國威,〈時輪教法在中世紀西藏的發展與爭議〉,《密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佛教研究中心,2002年12月)。
蔡耀明,〈一個佛學教育願景的勾勒與實現─以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為例〉,收錄於《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年4月)。
E. Gene Smith, Banned Books in the Tibetan Speaking Lands, Symposium on Contemporary Tibetan Studies, 2003, pp.186-196.
Matthew Kapstein, “From Kun-Mkhyen Dol-po-pa to ''Ba''-mda'' Dge-legs: Three Jo-nang-pa Master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ajnaparamita,” Forthcoming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 ed. Ernst Steinkellner.
Matthew Kapstein, “gDams ngag: Tibetan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Tibetan Literature, ed. Jose Ignacio Cabezon & Roger Jackson, Ithaca: Snow Lion,1996, pp.275-89.
*期刊論文
多羅那他,許得存譯,〈中觀他空思想要論〉,《法音》,1997年/第3期(總第151期),(北京:中國佛教協會),頁22-26。
尕藏加,〈藏傳佛教稱謂漫談〉,《法音》,1999年/第4期(總第176期),(北京:中國佛教協會),頁22-24。
吳均,〈鉤深致遠的一本書─評《覺囊派通論》〉,《青海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西寧:青海民族學院),頁119-120。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正觀》,1999年9月/第10期,(南投:正觀出版社),頁7-44。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1997年12月/第12期,(台北: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頁37-63。
佘萬治,〈他空見─藏傳佛教覺囊派的佛性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頁16-19。
原田覺,許明銀譯,〈西藏佛教的中觀思想〉,《華岡佛學學報》,1984年/第7期,頁301~327。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藏傳佛教的思想特點及理論淵源 〉(續),《哲學研究》,1995年/第6期,(北京: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頁65-71。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藏傳佛教的思想特點及理論淵源 〉,《哲學研究》,1995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頁55-63。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覺朗派的獨特教義「他空見」考 〉,《哲學研究》,2001年/第9期,(北京: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頁60-71。
索南才讓(許得存),〈試論多布巴的《了義山法海論》〉,《中國藏學》(漢文版),1992年/第2期,(北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頁127-137。
曹志成,〈清辨對「勝義諦」之解釋的研究〉,《正觀》,2000年3月/第12期,(南投:正觀出版社),頁7-52。
許得存,〈「自空」和「他空」思想評析〉,《佛學研究》,1993年/第2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頁67-73。
許得存,〈川青兩省藏區覺囊派寺院調查〉,《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頁100-117。
許得存,〈中觀他空思想要論〉,《法音》,1997年/第3 期 (總第151期 ),(北京:中國佛教協會),頁22-26。
許得存,〈覺囊派他空思想淺論〉,《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拉薩:西藏研究編輯),頁75-82。
許得存,〈覺囊派思想淺析〉,《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頁35-41。
陳兵,〈中國20世紀佛學研究的成果〉,《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3期,(成都:四川大學),頁57-65。
陳興華,〈藏傳佛教覺囊派簡介〉,《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總第10期),(蘭州:西北民族大學),頁283-286。
喬根鎖,〈藏傳佛教覺囊派的哲學思想〉,《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2月/第22卷第4期,(拉薩:西藏民族學院),頁13-17。
黃心川,〈印度教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宗教哲學思想的交流〉,《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3期,(成都:四川大學),頁77-83。
翟存明,《簡論覺囊派的佛教思想》,《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1月/第27卷第1期,(西寧:青海民族學院),頁26-29。
賴賢宗,〈《寶性論》及相關論典論佛性與信〉,《正觀》,1999年/第11期,(南投:正觀雜誌社),頁7-70。
賴賢宗,〈當代台灣如來藏思想的諍議與回應〉,《中華佛學學報》,2003年/第16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289-323。
釋昭慧,〈印順導師「大乘三系」學說引起之師資論辯〉,《諦觀》,1993年1月/第72期,(台北:諦觀雜誌社),頁189-204。
Cyrus Stearns,“Dol-po-pa Shes-rab rgyal-mtshan and the Genesis of the Gzhan stong Position in Tibet”, Asiatische Studien/Etudes Asiatiques, XLIX/1995, pp. 829-52.
D.S. Ruegg,“ The Jo nan pas: a School of Buddhist Ontologists, According to the Grub mtha sel gyi me l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3/ no.1, 1963, pp.73-91.
David Need,“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Hookham, Philosophy East &West, XLIII.3/ 1993, pp.585-88.
Franz-Karl Ehrard, “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 Hookham,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 144/2, 1994, pp.415-19.
Matthew Kapstein, “A Golden Age of Understanding? Kun-Mkhyen Dol-po-pa(1292-1361) on the Krtayuga and What Followed,” unpublished paper read at the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y, Oct. 1994, Mexico City.
Paul Griffiths, “Review of the Buddha Within: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aga”, by S. K. Hookha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3/2, 1993, pp.317-19.
Sakya College Silver Jubilee Commemorative Magazine, Rajpur,Dehradun.U.A. India: 1997.
*博碩士論文
李明芳,《僧肇中觀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夏金華,《緣起、佛性、成佛─隋唐佛學三大核心理論的爭議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2年)。
曹志成,《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辜琮瑜,《釋聖嚴哲學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龍達瑞著,《大梵與自我─商羯羅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學博士論文,1996年)。
Ngawang Jorden, Buddha-na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Go rams pa Bsod nams seng ge in fifteenth-century Tibet,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網路資料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1997年 6/9月。http://www.gaya.org.tw/journal/m10-11/10-main3.htm。
卓格永丹嘉措,〈時輪深道:佛教覺囊派顯密傳承概述〉,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1996
邱敏捷,〈印順導師佛教著作及其對台灣佛教出版界之影響〉,《佛教圖書館館訊》,第20期,1999年12月。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0/20-main1.htm
索南才讓,〈20世紀的藏傳佛教歷史研究綜述〉,《佛學研究》,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 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aMagazine&nums=1057
迴小向大,〈太虛法師對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的評議略述〉,《靈山海會》,第8期,河南宜陽:靈山寺。http://lingshh.nease.net/8-a/8_14.htm
堪布索達吉,《破除邪說論》:http://www.ucchusma.idv.tw/ucchusma/article/buddhaya67.htm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2/碩士/研究生:黃英傑  指導教授:陳一標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