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2 18:07:01
學習次第 : 進階

藏傳佛教修行次第

果碩仁波切開示

        修持的方法首重懺悔心,欲修持金剛乘之教法,需先修持加行,修持加行的目的在於懺除業障,眾生於輪回無盡的流轉之中,生生世世因身、語、意不清淨之故,累積了深厚的煩惱、業障,為能淨除煩惱、業障,唯有借助懺悔心,才能達成;懺悔的方法,可於寺院或自家佛堂的佛、菩薩像跟前,髮露懺悔心;金剛乘的行者,是以念誦三十五佛禮懺或百字明,並做大禮拜的方式,懺除業障;百字明具有淨除業障不可思議之功德,金剛乘行者需修滿大禮拜與百字明各十萬八千次以上;且需修持供養曼陀羅法。

        供曼陀羅法源于佛陀未成道前,於雪山中苦修六年,以自己所擁有之一切,供養諸佛,最後,終能證悟成佛;因此,供曼陀羅之意,即是將整個宇宙,供養諸佛菩薩,以此亦需修滿十萬八千次;另亦需以淨水,供養諸佛菩薩滿十萬八千次;上述諸法,均修滿十萬八千次後,加行的修持,方告完成;至此階段,一位如法精進的密乘行者,已將身、口、意諸業完全淨除,從此制止,永不再造作惡業;如若修完加行,貪、嗔、癡、慢、疑,依然熾盛,即失去修持加行之意義。

        圓滿加行的修持後,再至上師跟前,請求傳授各種修持之法要,在金剛乘的教法中,將密續之灌頂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大部,行者得上師傳授灌頂後,即開始修持此灌頂之儀軌;與顯教不同的是,行者領受灌頂後,自觀與本尊無二無別,本尊之身、口、意,即為自身之身、口、意;行者唯有圓滿加行之修持,淨除身、口、意諸業,方具有自觀與本尊無二無別之資格,因此,修行欲獲得成就,並非易事;格魯派之祖師——宗喀巴大師修持加行時,除於石板上作大禮拜,修供曼陀羅法,所使用之曼達盤,亦為石頭製成,而非金、銀、銅器,然大師仍精進修持,雖磨破手肘肉穿見骨,仍無絲毫懈怠。

        藏區的人民最常念誦咒語為六字大明咒——嗡瑪尼貝美吽;以下,就六字大明咒的意涵,做簡單的解釋:「嗡」字在藏文中,是由阿、歐、瑪三字之音所組成,意指佛清淨之身、語、意,將眾生不清淨之身、語、意,淨化為佛清淨之身、語、意,時時提醒自己需清淨身、語、意三門諸業障,即為此字之意涵;「瑪尼」即珍寶,佛法的珍寶為慈悲心與菩提心,唯有具足此二者,方能滿足眾生之需求;「貝美」即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徵沒有煩惱染汙的空性智慧,因此,「貝美」之意涵即為空性智慧;「吽」字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究其意涵為「不動、不變」之意,為五方佛中,不動佛之種子字,象徵前面所提及之佛清淨的身語意、慈悲心與菩提心珍寶、空性智慧,是修行過程中,不變與不動的本質,於念誦此六字大明咒時,不斷惕勵自己,需淨除身口意諸業,具足慈悲心與菩提心,終能證悟空性智慧,為一完整之修持法門,因此,念誦六字大明咒具有極為殊勝之功德。

        現代人生活繁忙,常身處煩惱之中,無法自拔,欲從煩惱中得到解脫,其根本在於每個人的心,心的本質是極為光明、無礙的,日常生活中,若能每天利用短暫的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專注于當下清淨、光明的自性之中,對於過去的事不再追憶,對於未來的事,不做攀緣、妄想,對於個人的修行,將有極大之幫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