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2:26:2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12/06 22:25:40   編輯部

宗義寶鬘淺釋

 

貢卻亟美汪波尊者

第 5 講

提婆菩薩《四百論》說:修行有三種型態,即:

1 .以身的苦行淨罪,精進於身行的修行為主要。

2.以語的音聲修行,如以唱頌梵音、吠陀之理淨罪。

3.以心(意)修行。

佛教的修行方式雖也有以身禮拜、語贊功德,但主要是在心續上安立與成辦。 身語的行善雖是具相善行,但外相身口行善,內心未必清淨、善良。如持咒時妄想紛飛,或依世間八風而行善,正如有藏人白天持念六字大明咒,內心卻想今晚要宰殺那只羊來吃一樣。身口如僕人,身口之善是庸凡之善,意如主人,心善才是真實之善。以上特為說明,應安立動機清淨,重視法的意樂;皈依三寶的正皈依處,也是在依止、行持於法。佛說:「不以水洗眾生罪,不以手拭有情苦,所證功德不移餘,乃說教法令解脫。 」這更說明了外在的善行不含遍是修行,未必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主要在以修道、證果之理如實引導眾生,眾生也依此如理修行,乃至證果,才得以離苦得樂。

當下所學宗義,是透過理解三轉*輪的內容與意趣,安立四部宗義與主張,除了認識整體佛教的教法之外,並建立粗分至細分見地;若心具清淨見地,則有清淨行持,經由學習宗義,較能深刻安立清淨見行。雖然此中所說的見地與行持,乃是以三乘行者的基、道、果修行之理而說,似乎與我們無關,但需先行瞭解輪廓、藍圖,安立正確、圓滿的見地,認知將來要走的路線(修道與證果之理),掌握佛教的修行之理——依此正見建立也較易於調心。因此即使目前做不到,亦當願境,從有能力之處下手修習,不必太勉強,也不要太痛苦,主要必須清楚通達將來所應修習的法類、三乘修道證果之理,所以眼前必須咬緊牙關,克服困難,以耐心及毅力學習宗義教法。學習宗義的困難之處,即:1 .難以了知。2 .難以圓滿了知。3 .難以將所學指向調心相應。因此,不因負面情緒反應而焦急、退心,應秉持動機清淨,不急不緩,符順自己當下能力學習,點滴累積,漸漸則能開發智慧。以上共勉。

正文:(45+1)

第四章總說佛教宗義之建立

釋迦王(子),無與倫比的導師,首先發最勝菩提心;

即教主世尊,是一切眾生最大的親眷依怙、無邊功德法寶的持有者。 佛的前身也必先依止上師,修習暇滿而勸取心要,修習共下、共中道次,依次舍今生、來世貪著,覺醒大乘種性,趣人大乘道發菩提心(此時為菩薩位)。《報恩經》說:世尊前身在地獄發心。新發起願菩提心的身所依除上二界(色界、無色界)外,六道皆有(地獄、餓鬼、畜生、人道、阿修羅、欲界天道)。菩提心是大乘道本、成佛正因。才一發菩提心即成菩薩。菩提心也是菩薩戒、菩薩行的心所依;若無菩提心,受戒也難得菩薩戒。我們現今是隨順得,非具相得。

其次于三大阿僧衹劫積聚資糧;

指佛的前身在時間上所累積的法類,即以菩提心為心所依、以證空慧攝持而行菩薩行,修學斷惡、修善、利他(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利一切眾生)。其中必須圓滿五道十地,即:資糧道(最初一發菩提心,與得下品資糧道同時)、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前二為凡夫道(謂:圓滿第一大阿僧衹劫資糧),後三為聖者道,包括初地至第七地(謂:圓滿第二大阿僧衹劫資糧)、第八地至第十地(謂:圓滿第三大阿僧衹劫資糧)。因此若未得圓滿五道十地的功德,及以智慧、方便互攝積聚福德資糧,則無法成佛。

最後在金剛座(今印度Bodhgaya 附近)上圓成正覺。

有部、經部的說法:最初成佛是欲界的金剛座,彼時悉達多是資糧道行者,于一夜間完成後四道,黎明時,睹明星成正覺。
以藏傳說法,佛的十二相成道是:1 .兜率天降凡。2 .入摩耶夫人母胎。 3 .誕生。4.習藝。 5 .成婚出遊。6 .舍家出家。7 .尼連禪河畔六年苦行。 8 .坐菩提樹下。9 .初夜降魔。l 0 .後夜成佛。11 .轉*輪。 12 .入涅槃。有部說法是,前九為菩薩法行,後三為佛法行。 依中觀宗說法,十二相都是示現。

佛陀圓成正覺後,先在瓦那納斯(Varanasi )對(僑陳如等)五賢僕轉(阿含等)四諦*輪;

據《 華嚴經》說:佛成佛後四十九天不說法(聖默然,因眾生不能悟得,所以不說),後由梵天王勸請,佛逐於瓦那納斯的鹿野苑封憍陳如等五大弟子宣說四諦法,明示後色蘊至三十七道品皆有自相。

佛所親證法具六特色,即:無為、甚深、離戲、甘露、寂滅、光明。

隨後在靈鷲轉(般若等)無相*輪

即隨後第二年在靈鷲山,宣說《 般若經》,明示諸法無自相。

隨後又在吠舍離(Vaisali)等地大轉善分別(諸法性相的)*輪。

即最後在吠舍離(佛結夏安居及製成戒之處)、與廣嚴城等地轉第三法轉。

補充:

三轉*輪的所說之義為何?攝要言之,如《四百論》說:「如來所說法,略言有兩種,無害生人天(即不害眾生,得人天果報),觀空證涅槃(觀空圓滿修,證涅槃果位)。」

三轉如何安立?佛成佛之後,為利他初轉四諦*輪、第二轉無相*輪、第三輪廣分別*輪,由此而建立四部宗義的見地。

佛入滅後有七位付法藏師執持正法,又以大迦葉尊者為首,結集小乘三藏,彌勒菩薩與文殊菩薩結集大乘顯乘經典,金剛手(大勢至菩薩)則結集密乘教法。迄今法脈由此而來。佛說一切結典,非即三轉,但皆可含攝在三轉之中。

關於三轉的定位,有二:

1.章嘉大師的說法: 區分不在於時間先後、地區差別或命題內容,而在於刻意化機的不同。即安立初轉:刻意化機為小乘宗派見者(有部、經部),說小乘不共經之四諦*輪(主要說證人無我之理);佛對大乘行者說《般若經》時,也說四諦,但此非屬初轉。第二轉:刻意化機為中觀宗,說大乘不共經,如《般若經》。第三轉:刻意化機為唯識宗行者,說唯識派不共經,如《解深密經》。

2.尊貴法王的說法:從命題上,三轉皆說四諦,但廣略有別。即初轉:正行廣大宣說四諦建立,如三勸轉十二行相,順說二諦。第二轉:廣說二諦,尤其廣說滅諦(勝義諦)。第三轉:《解深密經》說粗分法無我,安立唯識宗見地;又依《如來藏經》,說有境光明,即闡明佛性,由此接續密乘。總之,佛說教法都含攝在四諦建立,因此四諦是教法的基礎。

(佛陀三轉*輪)折服了外道六師等五切邪說,使利樂之源的珍貴佛法得以宏揚與開展。

即正法為眾生得救之因,也是成佛的主要方便。

為何需折報外道邪說?

因為: 1.斷增益。 2.成就解脫道。3.利他。破邪顯正,上已提及,是令眾生得以依止正法修行,離苦得樂。

佛陀入滅以後,由於釋經者對三種*輪的意趣,分別作了不同的解釋,因此便產生了四大宗派。
即各派皆一致認同佛說的三轉*輪,但因解釋佛經或學習佛法者依于各人的智力、種性、根器,致使有不同的解釋,建立自宗的主張(宗義);如此,安立二我執之理有所不同,斷障之理與出離之道也有差異——因此確切的說,依何見地修行十分重要。 如以密乘言,若不持唯識宗以上見地,難修本尊法;章嘉大師也說:持有部見地修行,難入菩薩道(因見地稍顯粗糙、不圓滿)
其中,說實事的小乘二宗根據初*輪
說實事的小乘二宗,指有部、經部宗派見者(切記!小乘宗,是指不許法無我的小乘宗派見者,非指聲聞、緣覺的小乘);即初轉是為小乘二宗的宗派見者而說。一般也將唯識宗列為說實事師。
「說無體性宗」根據中*輪。
即第二轉刻意所化為中觀宗,說無體性、空性法。

「瑜伽行派」則根據末*輪建立自宗根、道、果的(一貫)體系

即第三轉刻意所化為唯識宗的瑜伽行者,依此建立其基、道、果的一貫修行體系。
瑜伽行是內心真實相應,當下是指唯識宗依瑜伽觀行,證唯識所現。
又,隨奉我們本師(釋迦佛)的宗派,肯定只有四派,那就是:毗婆沙宗、經部宗兩個小乘宗派。
是說以宗派而言,許有四派,即小乘宗派:有部與經部(此二宗不許法無我的見地,主張三乘,但不立大乘名,而名菩薩乘)。

以及唯識(或唯心)宗、中觀宗兩個大乘宗派。此二宗為大乘宗派。
補充:
三乘與四宗的差異為何?
1 .四宗皆說三乘,「乘」與「道」同義,如聲聞乘即聲聞道之義(即能證聲聞的菩提果者,為聲聞道);乘需入道之後才有,亦即心入法乘時,就是入道之時。入小乘需具出離心,入大乘需具菩提心,此四宗共許。
2.入宗派見者,主要是承許該宗(四宗隨一)的見地,未必需已入道。
3 一般有持有部見地而修菩薩乘的菩薩行者(如悉達多),也有持應成見地而修二乘的小乘行者,修解脫道。

4.修二乘的應成派行者,不欲求成佛,只想自得解脫(即持應成見而修解脫者)。因此,每派皆有三乘安立。

要之,如其次第,總的有持四部宗派隨一見地的三乘行者,共成十二種。法乘與宗派見者有四句關係,即:

1.誰入法乘、也入宗派見者?如修聲聞乘的有部行者。

2.誰入法乘、但非入宗派見者?如無色界的聲聞聖者。

3.誰未人法乘、但入宗派見者?如未發出離心、菩提心隨-的有部行者。
4.誰既不入法乘、也不入宗派見者?如道外的凡夫(如我們)或下士夫的佛教徒。

問:誰是佛教徒、而不入宗派見者?
答:1.下士夫的佛教徒或如我等凡夫。
2.無色界小乘聖者。
3.緣覺在一生所系(即最後生的前一生),發三種願:于最後生(當生證果的那一世):
願投生曠野。願自悟、自得,不依他教。願以身姿態說法,不以言說。

4.中間者,即最初隨行認同四宗隨一,但後來懷疑自宗(如下下部),在此尚未正行趨入上上部宗義的見地者(過渡期)。

因為論典中說:除此四宗以外,別無第五宗;除三乘之外,別無第四乘。

即論說宗派僅有四宗,沒有五宗的說法。以乘而言,也僅有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並無四乘的說法。
金剛藏所造《喜金剛略義廣注》說:四乘及五宗,此非佛所說。如金剛藏造的密續教典說:四乘、五宗蘊並非佛說。

補充:
l .入大乘、小乘宗派的區分,在於是否認許安立法無我。 2 .入大乘、小乘的區分,在於有否具菩提心。
3.觀待化機而安化不同教說,彼此並不相違,臂如基於所化有情的分位想法與智力不同,此時說有我(若直說無我,眾生暫時難以授受、反易成諦法),彼時說無我。亦即,先令入常見,為了暫時避免入斷見,才能依此漸次引至中道。

4.宗派範疇廣於法乘(因四宗皆說三乘)。

如果以中觀應成派的標準來衡量,那麼中觀自續派以下的佛教宗義均墮于斷、常二邊;

若以應成派見地看,則自續派以下皆住於斷(執諸法自相無即無)、常(執諸法有必自相有)二邊隨一(但此仍然有別於外道主張的斷邊——無來世、因果觀以及常邊——常一自主的常我)
然而這些宗派認為自宗的教義是中道,因為他們都以主張脫離斷、常二邊的中道而自豪。
即四宗都各自承許自宗的見地最為殊勝,住于遠離斷邊、常邊的中道(見品而言,主張有差別,行品的主張四宗大致相同)。四宗因見地差異,所以安立無我的粗細分、我執、斷障極有差異(雖名相同,但內容不同)。以應成派看來,自續派以下皆為住斷、常二邊隨一者。這也就是說,不論修習何種法乘,若不持應成見(佛的究竟意趣),則無法解脫、 證果。 准此,認識四宗要義,目的是在引導修行至佛的究竟意趣。
《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簡稱《廣論》於後半部,為何依應成派見地而說緣起性空的止觀?即是由此建立空性正見,廣破自續派以下不了義、 有垢、不符佛究竟意趣的見地,此也不成謗法罪,因如實顯明安立自宗故。要之,若僅持行品(方便分的法行),無見品的見地(證空慧)攝持,即不能成佛,顯然必須雙修見行二品。
此外,這四個宗派對於斷除常邊和斷邊,也都各有不同的說法
這是從因智力不同,四宗各有其對遠離斷、常二邊的中道的安立與說法。
毗婆沙宗說:「果生時因已滅,因此脫離常邊;因結束時果出生,所以脫離斷邊。」
即有部說:果生時因已滅,因此脫離常邊,即非恒常因;又,因結束時果出生,所以脫離斷邊,不成無因無果之說。例如父生子時已不具父之因(有父之續流),所以父之因並非一直恒在;而不具父之因時,也不成全無,仍有出生子之果。又如:種子生苗芽時,已無種子(無種子,但有種子的續流),所以種子非恒常(脫離常邊);而沒有種子時,也非全無,仍會結果(脫離斷邊)。

簡言之,有部的中道說法是:
1.種子時(因位時)——因已生(種子已生)、因正滅(種子正滅)、果正生(苗芽正生)三者同時成立。
2.苗芽時(果位時)——果已滅(種子已滅 )、果已生(苗芽已滅)、果正滅(苗芽正滅)三者同時成立。例以業果而言,佈施後的第二剎那,轉成佈施業習氣(即佈施業不會一直存在——不入常邊),但只要因緣成熟,則佈施業習氣即能感果(即佈施之業有力感果——不入斷邊)。

經部宗主張:「諸有為法的相續,不斷地流轉下去,因此脫離斷邊;(諸有為法)剎那壞滅,所以脫離常邊。」

此是經部宗細分無常的說法,諸有為法先生後滅,生住同位,生即是住的續流,具足滅性;也就是,有為法刹那刹那變滅(不入常邊),卻又相續不曾間斷,如流水般(不入斷邊)

有為法的相續上,皆可分二:
1.體續流:前後因果皆具有相同的體質(如昨天桌子的四大,與今天桌子的因大,同體質而相續),此是無始無終。
2.種續流:由前前近取因流至後後果,同種而流(如昨天的桌子,是今天桌子同種續流之因),但會滅失(如今生為人道, 來世成畜生道,同種續流則滅失),此是無始有終。
有為法又分:
1.粗分無常:如桌子以一個月為期而壞滅。

2.細分無常:如桌子第一剎那在第二剎那的剎那變滅(在第二剎那時,第一刹那續流仍然存在)。由於有細分無常,才成立粗分無常。

尊貴法王說:諸有為法一成立,即有滅性存在;若無滅性,何以有所變化呢?不能恒時安住、剎那剎那變滅即為細分無常。證此細分無常極為重要,如《釋量論》說:「以無常故苦,以苦證無我。」
唯識宗說:「遍計執非真實地存在,因此脫離常邊;依他起真實地存在,所以脫離斷邊。」
即唯識宗說:遍計所執非真實存在,即遍計所執是自相無的存在,不入法我的本質,因此脫離常邊:依他起真實存在(勝義有、自相有),不入斷邊的本質,所以脫離斷邊。唯識宗的三性三無性,即依他起生無自性性、遍計所執相無自性性(名言假立故,為自相無)、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遍計所執自相無,則成空性、法無我、圓成實性。 於有部、經部,許遍計所執為自相有,故唯識宗即說彼入常邊;中觀宗許依他起與圓成實性勝義無,故唯識宗即說彼入斷邊。如是遮破斷、常二邊,安立唯識宗的中道見。
中觀宗主張:「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脫離斷邊;然而在勝義上不存在,所以脫離常邊。」
即中觀宗說:一切法依名言假立,緣起而有,不成根本無,所以脫離斷邊;一切法在勝義上為無,不成勝義有,所以脫離常邊。亦即,有是名言有,無是勝義無。
雖然上上(意為較高層次的)諸宗義,能遮破所有與自宗不同的下下(意為較低層次的)諸宗義,但瞭解下下宗派的見解,是獲得上上宗派見的最勝方便。因此,千萬不可以因為認定了上上宗義是最好的,便蔑視、排斥較低的宗義。
遮破之義,即是以自宗見地為了義,遮破他宗,許為不了義。而上上宗派,是指中觀宗(最高為應成派)而言,下下宗派,是指下三部(有部、經部、唯識宗)。即若如實理解下下部的粗分不了義見地,則成理解上上部了義見地的階梯或前行方便(由粗分理解至細分理解)。又,因欲度化不同根性眾生故,需知一切法要。

問:1.遮破他宗,是否造成謗法的問題?

2.都是佛說,何以排斥?
3.若依應成派而言,自續派以下的主張皆非佛的究竟意趣,但那是佛對下部所說,應成派遮破下部的見解,有否構成謗法罪呢?
4.又以唯識宗的觀點,破下二部的常見及中觀宗的斷見,是否也成謗法的過失?

答:不成謗法,因都共同承許佛說,各宗皆以自己的種性、觀點、智慧、見解解釋佛經,安立自宗一貫的修行體系,自許為最究竟的中道者(遠離斷、常二邊者)。如是,只針對自宗與他宗的見地相異而予遮破,並非謗法。
師長也說:若僅基於自宗見地,許他宗為不了義,予與遮止,不成謗法,因皆以承許、信許佛說而為立基點故。

那麼,以何方式才造成謗法呢?

1.以愛增、偏見、無知而說則成謗法,如說大乘非佛說、修習小乘法無益。

2.以自己的無知、愛增之心相似理解佛經,誇論(誇張曲解而說)佛說為勝、劣、好、壞、有意義與否,則成謗法。

因佛說一切法門,皆是引導度眾的方便,有其需要,不可輕蔑。 因此應以四弘誓願學習教法,恭敬各種法門,不以學過或不相應,不認同為理由,說其不好——想想,佛何需宣說三乘四宗呢?只因眾生根器不同故。
有一公案,世親菩薩(無著菩薩之弟)欲求晉見彌勒菩薩,請無著菩薩代為引見,彌勒菩薩說:世親雖是千部論主,具大功德,但以往昔譭謗、蔑視大乘教法(執大乘非佛說),罪業深重,故今生無緣與我相見。世親菩薩本想割舌淨罪懺悔,其兄無著菩薩勸他,既然前以「舌」謗大乘佛法,今當也以「舌」宣說大乘佛法,以抵罪過,何需斷「舌」,從此世親菩薩則廣弘大乘唯識宗。
謗法分二:
1.正行謗法——如以諸邪見刻意顛倒執取。
2.隨順謗法——如以無知說相似法,此凡夫易犯。謗法罪重,需極戒慎。


問答:
1 .修行有那三種型態?
2 .發願菩提心的身所依于何道而有?
3 .菩薩戒與菩薩行的心所依為何?
4.時間上,如何以區分五道十地而累積三大阿僧祇劫資糧?
5 .佛所證悟的法,具那六種特色?
6 .三轉的所化對象為何?
7 .以尊貴法王的說法,三轉的命題如何安立?
8 .小乘與大乘宗派見者,主要以何見地作區分?
9 .三乘與四宗之差異為何?
10 .誰是佛教徒而非宗派見者?
11.緣覺於最後生前如何發願?
12.何謂唯識派的三性三無性之義?
13. 唯識派如何遮破有部的常邊見、與中觀宗的斷邊見?
14.應成派的中道如何安立?
15.謗法有那二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