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2:02:49
學習次第 : 進階

宗義寶鬘淺釋

貢卻亟美汪波尊者

第11講

前講的八忍、八智是有部的主張、安立與說法,爾後於大乘宗派將有較詳盡的解說;現乍聽吃力,難理解,是合理,不需苦惱,慢慢學習,不懂不要所餒、灰心。先略知八忍、八智的生起次第、對治、所斷——是為對治三界的分別煩惱障——以及概知定義即可。

正文:( P59+9)

最後生菩薩現證菩提的地方,必定在欲界;

有部主張,最後一生當生成佛的那一世(即當生是修道位),最初現證無上大菩提果之處,是欲界的金剛座,並認許佛身只有法身、化身(無報身)。

因此不承認有「密嚴色究竟天」0g -mintug –po-bkod -pa ,色界十七天最上層報身佛土之名)和報身之說。

密嚴色究竟天,指報身淨土,是色界,但不屬於輪回的色界。根據師長說法,是在色界最高天的色究竟天往上一由旬之處,或稱第十八天的報身淨土。有部不認許在報身淨土成佛的說法。

若依大乘中觀宗的觀點而言,色界內分四禪。第四禪分為八天,屬凡夫天有三,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屬聖者處(淨居天)有五,即無熱天、無煩天、善現天、善見天與色究竟天(輪回地的色界最高處)。報身淨土密嚴色究竟天不屬於第四禪八處中的任何一處,是在色界最高天往上一由旬之處,亦即屬於八處之外的另一處密嚴剎土——黃金為地,琉璃為飾,如意寶樹等種種清淨悅意珍寶嚴飾,僅佛及聖者菩薩安住(無凡夫及二乘行者)。 最初成佛處,必在此密嚴色究竟天;最初成佛者,即稱為報身佛。世尊於娑婆世界所現的十二法行皆為示現,實際早成佛。
不但如此,甚至也不主張有「一切相智」。
是說,有部甚也不主張有如大乘宗派所認許的佛智。大乘宗主張佛智慧同時遍知一切法、一心同時親證二諦,但有部認為佛智只能遍知一法、若知第二法,則需依次第而知。

三乘羅漢都是有餘涅槃,因為無餘涅槃之時,心識之流斷,猶如燈滅一般。

所謂餘,指仍有剩餘苦蘊;而且認為,三乘阿羅漢皆是有餘涅槃;並沒有佛的無住涅槃的觀點;又,所謂無餘,指已沒有剩餘苦蘊;有部主張二乘阿羅漢及佛入無餘之後,五蘊的續流沒斷了、都沒了,心識也沒了,如此一來,則眾生也沒了,阿羅漢也沒了,故成沒有阿羅漢;也因為如此,有部不得不主張,輪回是無始有終,心也是無始有終——對阿羅漢而言,輪回即是無始有終(證果那一世,即不受後有)。這是說,入無餘時心也沒了,身也沒有了(五蘊俱沒),等同沒有阿羅漢。如是類推,依有部觀點,在無餘涅槃就成沒有阿羅漢了。此外,二乘阿羅漢在有餘時,已斷盡了染汙無知,大乘阿羅漢(佛)則斷盡了非染汙無知。

所以,此宗主張「究竟三乘」。

主張究竟三乘是什麼意思呢?

是眾生不含遍悉皆成佛,因種性、信解、修行、證果不同故,如入無餘涅槃的二乘阿羅漢,自乘自果圓滿,如燈滅一樣,一切斷滅,無需轉入他乘,故稱為究竟三乘(大乘宗主張究竟一乘,承許眾生皆有佛性)。因無餘時心識續流斷了,無漏智(心)、色蘊(身)皆轉成無,成沒有無餘阿羅漢(有情)。

這種說法的缺失是什麼?是當有所現證的無餘涅槃時,成無能現證的阿羅漢(因身心續流已斷滅);相反的,當有能現證的阿羅漢時,卻無所現證的無餘涅槃——亦即成有能證悟的人,沒有所證悟的涅槃;有所證悟的涅槃時,沒有能證悟的人。定性二乘阿羅漢入無餘時轉成不存在,這是有部、經部、隨教行唯識派的一致主張(究竟三乘);此一主張與《法華經》究竟一乘的觀點悉成相違。

問:當阿羅漢得有餘涅槃時,心中有否煩惱?

答:沒有煩惱,皆已斷盡,但仍有舊業的召感果報,未斷盡業集諦,故證果時仍會受報。《釋量論》說:阿羅漢只斷煩惱集,不斷業集(集諦並非皆為所斷品,如輪回所攝的福業),當入無餘涅槃時,身心斷滅,則不再感果;入有餘涅槃時,有身有業,有業報,但無煩惱。一般凡夫,投生下一世的主要推動者即是煩惱,驅使造業。

問:無餘涅槃時,如何斷除非染汙無知的障礙?

答:以入滅的方式自然斷除,因身心已斷滅,故彼障礙亦隨之而斷,並非因修道而斷。
有人說:「(釋迦牟尼)導師涅槃時,僅僅是在某些所度眾生的面前,示現色身的收攝而已;在義理上,並沒有涅槃這回事。」這種說法,就像把(白色的)魚和蘿蔔混淆了一樣(因為二者形、色相似)。
在此,有人說,是指他宗說法(他宗其實是大乘宗派見者):「世尊入涅槃,是世緣已畢,是示現,僅是色身轉變,實際上,佛根本無所謂的涅槃,佛永不涅槃。」針對這點,有部則說:不是示現,是具相入滅,若如他宗承許,就像將白色的魚和顏色、形狀如魚的蘿蔔混為一談,徒增混淆,事實並非如此,而是佛一入滅後,即成無佛,沒有所謂的示現。

但是,有部的這種說法,引生一問題,即成佛入涅槃時,也斷滅了身心續流,不具無漏智(心);換言之,現已無佛(世尊現已不存在),唯將二千五百年前的老比丘當成佛看待,不主張佛有四身果位;果真如此,佛寶的安立就有極大的差別了。但事實上,若就大乘宗派觀點而說,則是佛必具四身果位,最初是依報身成佛(在密嚴色究竟天),殊勝化身是於後示現(在娑婆世界),佛寶觀顯然極有差異。

聖者佛陀雖然已完全斷除苦、五蘊、集(等煩惱),但這和佛陀(無漏五蘊)的相續中仍有苦諦並不相違。因為一個人完全斷除了緣苦諦(而生)的煩惱,就可算是斷除苦諦了。
所謂斷盡苦諦之義,有部說,即是緣著苦諦不起煩惱,此即謂完全無苦諦;但是,佛的色身是色法也是苦諦,所以佛仍有苦諦;也就是說,佛已斷苦諦,以佛緣色身不起煩惱故;但佛仍有苦諦,以具佛色身故。由於主張最初是在欲界的金剛座成佛,是由渡過尼連禪河那位苦行者一夜之間斷盡非染汙無知,成就佛果,故而黎明時的佛的色身仍是苦諦;佛的色身既是苦諦,即不能稱謂佛寶。

若以大乘中觀宗的觀點,認許不具苦諦者,一般有四:

1.淨土眾生——如《集論》 曾引佛經說,以淨土的關係,投生淨上的有情及器世間無苦諦,但未必已斷除。

2.小乘無餘涅槃阿羅漢。
3.聖者菩薩——以取意識之身的功德力。

4.佛。

由於佛的色身和成佛前的加行位菩薩身,同為一生所攝,因此不能算是「佛寶」,但仍可承認為「佛陀」。

關於有部的佛寶安立,是說佛成佛時與成佛前的加行道位菩薩,為同一相續(在一夜之間歷經大乘加行、見、修、無學道),為此,佛的色身不能稱為佛寶,可稱為佛。此說必非大乘宗派所許,大乘宗派主張佛的利他色身為佛寶。
補充:
必須建立對佛寶及其功德的正確如理的認知,其特別理由有三:
1.能如實生起皈依心,必先認識安立三寶觀,否則易成小信、淺信、暫信與迷信,雖生上信、深信、至信與信智合一的正信。

2.對於修習依師之理裨益甚大,因為觀師如佛,應先知三寶功德,否則雖生觀師如佛之量。

3.為能真實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若不知佛寶之義,發心成不真切、不深入。

佛寶是指:佛陀無漏五蘊相續中的「盡無生智」

無盡生智,亦稱永盡無生智(此不同於無生法忍),此具二種意義,即:

1.已知自身已根斷障礙的智慧。

2.已知自心障礙再也不生起的智慧(把握已根斷、已不生之義),道位三十七道品即是為證得此智而修。
有部認許,佛寶並非佛的色身,是指佛的功德,皈依佛寶是皈依佛陀的智慧,不是皈依佛陀的色身;如此說來,則成佛像更不可能是佛寶了,只是佛的形像、影像而已。

同樣的,諸有學聖者都是有漏的,因此不能算是「僧寶」,但足以為僧。

以大乘宗派說法,僧寶,是指具有三乘隨一滅,道二諦的三乘隨一有學聖者補特伽羅;但在有部,三乘隨一有學聖者因具有苦諦有漏蘊身,不能稱為僧寶(是具相苦諦輪回者)。因此,是道者、修道者非僧寶(因有漏),彼是學聖者,亦可稱為僧。

僧寶是指:有學聖者(無漏五蘊)相續中的「道諦」。

有部認為僧寶是有學聖者心中的道諦,這點,正與大乘宗派的觀點相違;大乘宗派認為,三乘隨一有學聖者心中的道諦、滅諦為法寶,不是僧寶,具足法寶的三乘隨一有學聖者,則名僧寶。

「法寶」亦然,佛與聲聞、獨覺兩種聖者相續中之「涅槃」有「滅諦」即是法寶。

有部主張,法寶指三乘隨一聖者的滅諦(具足滅諦含遍不墮三塗,漸出輪回)。凡夫則不具法寶,只有隨順的法寶,如有皈依心、奉行業果等,由此能令有情臨終暫不入三塗。准此可知,必須真實皈依三寶,其主要正皈依處即是法寶,法寶是得救之因、得樂之源,因此更需重視法。

綜言之,在有部。依《俱舍論》說法,三寶觀是:

佛寶 —— 為佛的永盡不生智。

法寶 —— 為三乘隨一聖者的滅諦。

僧寶 —— 為三乘隨一有學聖者的道諦。

結贊:

以我研究之金瓶,自婆沙宗香水海,汲得善說甘露筵,聽慧學眾請宴饗

作者貢卻極美汪波尊者,以自所通達的智慧與理量喻如金瓶,吸取如香水海的有部的教說;也就是,以佛說的有部教義喻如香水海,由智慧力吸取有部香水海的教法,並以此智慧通達的金瓶所盛裝的甘露法筵——喻如作者之善說——供養具慧學者,祈請各自宴饗,皆得飽足。

第 六 章經部宗

關於經部宗的宗義,據師長的說法,經部宗的自宗論典,並未大量譯成藏文,藏傳佛教中,大皆依據《俱舍論本釋》《集論本釋》、《七部量論》 、及清辨論師與靜命論師師徒著作少分所提而說經部主張。
一、定義
指依宗派的主張、行相安立其體性,即稱定義。
主張“自證分與外境二者真實存在”的宣說小乘宗義者,就是經部宗的定義。
真實存在,指實有,但任何經部決不許凡有必為實有,如世俗諦即非實有。主張自證分的有三派:經部、唯識派、瑜伽行自續派。自證分,指證知自心存在的心,能緣自體作用,自心了知自心的存在。執取唐卡的眼識緣外色,為他證分,但眼識的能成立者,即其自證分,與眼識同體。自證分的特色是:

1.凡有心即有自證分,心由自證分成立,境由內識認知,一切眾生皆有自證分。
2.為根識與意識明知(蒙受六識或八識)的一分,但非根識與意識本身,是識,是心王,但非八識或六識隨一。

3.自證分與等無間緣(生起心的前位,即前位元的認識)的差別是,因等無間緣是生起後心的近取因,由此可證明有前生後世;由自證分,則無以證明有前生後世,只能識明心的存在。

又許外境真實存在,指一切物質色法,皆由不可分析的無方分微塵所聚合(此心識無法解析、眼識不見),成粗分外色,如桌子,眼識可見可緣,故為外境有。心法則由無時分剎那心識相續,成粗分心識續流,如整天的快樂的心或痛苦的心;也因此,主張色心二法外境實有。就許外境有而言,雖不限於經部宗,但如應成派,認許一切法皆假立,外境也是名言假立而已。經部則許外境為根識的所緣境,由實有的無方分微塵所累積而成,故自性實有,非假立。
經部宗和比喻師二者是同義詞。

即經部宗又名譬喻師,二者同義。
二、派別
經部宗分為二派:隨教行經部宗與隨理行經部宗。

經部宗分二派,隨教行較為鈍根,主要依經教安立;隨理

行則主要隨行正理而安立、抉擇,屬較利根者。經部宗的阿閣黎,有古瑪拉底、希利拉底、尊巴拉底等。

前者如尊奉《阿昆達磨俱舍論》( mNgon -pa mdzod)的經部宗,後者如尊奉《七部量論》(Tshad -ma sde bdun)的經部宗。

前者,指隨教行經部宗,尊奉《阿昆達磨俱舍論》為主。後者,指隨理行經部宗,尊奉《七部量論》,這是量學論典,亦稱三根本、四支分,即:《釋量論》、《量決定論》、《正理滴論》、《因滴論》、《觀相屬論》、《成他相續論》、《辯諍正理論》。《七部量論》中《釋量論》(第一品正說經部宗觀點,第二品廣說四諦安立)尤其重要,是格魯派修學的五大部論之一。

三、釋名—指加以解釋經部宗之名,並非定義。

問:為什麼稱此宗為經部宗或譬喻師呢?

為什麼此宗稱為經部宗或譬喻師呢?

答:因為此宗不尊奉《大昆婆沙論》,而以佛經為主來宣說宗義,所以稱之為經部宗。
經部宗不以有部所尊奉的《大昆婆沙論》為主,乃以佛經或隨行於佛語經藏而宣說宗義的部派,凡所主張大皆述說佛經如何教說而證成自宗所許者,並不加以區分佛經的了不了義之說,承許凡是佛說,皆是了義經,因此稱為經部宗。
再者,他們以譬喻的方式闡明一切怯,所以又稱之為譬喻師

譬喻師,即善巧於以譬喻方式說法者。一般有安立圓滿說法五支分,即:
1 .依經教說法。2 .以正理說法。3 .以譬喻說法。4 .以傳記說法。 5 .以經驗說法。其中以經教、正理、經驗為主。

四、主張——即經部宗對基位、道位、果位的安立。

甲一、根的主張——根是基或境之義,即對所知實況或存在事物的主張。
(一)、境——指心的對境,如說內心外境。

心所明瞭的事物,就是「境」的定義。

指由能明瞭、顯現的心所了知的物件、對境、亦即由心認知之法。

足以作為心所衡量之對境的,就是「所知」的定義。

由能量心於所量境的認知,彼所認知的所量,即是所知之義。

「境」和「有」、「所知」、「存在的事物」都是同義詞。

即境、有、存在的法、所知品以及存在的事物皆同義不同詞。

境有下列六種分類的方式:
即于諸法實況(存在之境),或所認識的物件分有六類而說。

(一)二諦之分;

以世俗諦、勝義諦而予區分存在的法。

(二)自相和共相之分;

有作用或能生自果之法為自相;反之,無作用或不能生自果之法為共相。
(三)遮遣和成立之分;
即遮遣法與成立法。

(四)顯現和隱晦之分;

顯現法,即以現量能直接了知者;隱晦法,即以比量而得了知者。隱晦法又內分有極隱晦法。

(五)三時之分;
指法的三時,即法的未來、現在、過去。

(六)一和異之分。

即由一與多而分,例如有錢,表示必有一塊錢或很多錢二者隨一,不可能同時二者皆具,反之即是沒錢。

上說六種分類,各宗派大皆認許此諸區分,不過,彼此主張仍略有差異性,如自性有無之說;若能再後五位法的有為法、無為法加以分類,則更為明瞭。

  • 世俗諦和勝義諦

以下為二諦觀,無為法為世俗諦,有為法為勝義諦,此為隨理行經部宗的觀點(隨教行經部宗的二諦觀與有部同)。

某一法,其存在不必依待言詞與概念的施設,而可以經得起理智(直接)從此法自身存在的原理這一個層面去考察的,這種法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即某一法的存在不需觀待聲音名言、與能假立分別心的施設,本自存在;同時,堪能以正理觀察或經得起能觀察的智力直接觀察而成立的法,即是勝義諦的定義。亦即:

1. 某一法不需由聲音,分別心假立,本自存在。

2.堪能觀察、尋找得到的法,如桌子,乃是由真實的多因多緣所組合,堪能觀察尋得的法。此一堪能觀察心並非觀察究竟勝義的心,而是說,若法唯依聲音、分別心安立,必不堪忍名言量心觀察與安立。

「有作用的法」、「勝義諦」、「自相」、「非常法」、「有為法」和「真實存在的法」都是同義詞。

有作用的法——指有因果作用、勝義諦、自相—指法自有的各別不共特性,如水的濕性與火的熱性、非常法—即無常法、有為法和真實存在的法——即勝義有之法,都是同義詞(故知有為法即屬勝義諦)

唯賴概念施設而得以成立的法,就是世俗諦的定義。

即某一法需唯賴名言與分別心假立,並非本自存在,即為世俗諦的定義,如虛空。

「無作用的法」、 「世俗諦」、 「共相」、 「常法」、 「無為法」、 「虛幻存在的法」都是同義詞。

指無作用的法——即無因果作用、世俗諦、共相——即法的總相、常法——即恒常法、無為法——即不刹那變滅、虛幻存在的法——即假有或虛假之法,都是同義詞。

在經部,勝義有不等於自相有,以常法是自相有,以凡有必自相有故;但常法非勝義有,以是虛假的世俗諦故。擇要言之,在經部,勝義諦與勝義有二者互含遍,即勝義諦必為勝義有,反之亦然;世俗諦則與唯世俗有或世俗有二者互含遍,即世俗諦必為勝義有,反之亦然;世俗諦則與唯世俗有或世俗有二者互含遍,即世俗諦必為世俗有,反之亦然。

補充:

有部主張,凡存在的法皆有作用,故一切法皆有作用;經部、唯識派、中觀宗雖也認許有作用之法,但所謂作用,是指有力產生果之作用,亦稱為事物,唯在有為法。
若依經部宗的二諦安立,或許會有一個問題,因為一般大都認為證得世俗諦是證得勝義諦的方便,如龍樹菩薩《中論》 說:「不依世俗諦,不證勝義諦;不證勝義諦,即不得涅槃。」也就是,勝義諦證於後,世俗諦證於前;那麼,在經部,心中如何現起先證得世俗諦的常法,此是之後證得勝義諦的無常法的方便呢?
(二諦之定義,如上已說)下面將解釋二諦的名稱:

如上已說二諦定義,接著為二諦釋名。

無為虛空之所以被稱為世俗諦,是因為它在世俗的心態上呈現為真。

無為虛空稱為世俗諦,是因其為無作用法,唯以名言、分別心予以名言假立,在能安立的名言心上為真實的存在。

此處所謂的「世俗」就是分別心;因為分別心能障礙我們直接洞見自相,所以稱之為「世俗」
一般「世俗」有多義,此所謂世俗是指能假立的執自分別的分別心之義;又,舉凡執自分別的分別心必是錯亂識,因分別心對所認知的法無直觀能力,如隔紗窗看外境一樣,唯是依分別而安立,以概念認識境,不能洞見自相真實,稱為世俗。

又,以上所說只是名詞的解釋而已(並非定義);因為凡是在世俗心——分別的心態上呈現為真的,並不全是世俗諦。

即如上說,凡名言、分別心所安立,雖然必是在分別心上現起為真實的,但所現起為真實的法,不含遍為世俗諦。

例如‘瓶子是勝義諦的事例,然而在世俗心——分別的心態上仍然現為真實。

如瓶是有為法,是勝義諦,因瓶不是經由分別心所安立,是因果所生法;即使在能概念施設的分別心上可現瓶為真實,但瓶也不能稱為世俗諦。
此外,如「補特伽羅我」和「聲常」,在世俗分別的心態上是真,然而,(它們二者)即使在名言中也是不存在的。

又如人我執上有現起真實的人我,執聲音恒常的心上有現起真實的聲音恒常,此在於能假立的分別心上皆能為真,但此在名言中是不存在的,因人我、聲常本即非所知品。要言之,雖於分別心上認知為真、假立為有,但也未必是世俗諦,如非所知品。
瓶之所以稱為勝義諦,是因為它在勝義心態上呈現為真。此處所謂的「勝義心」,就是在顯現的境相上不會生出錯覺的認知
即所以稱之為勝義諦,是在勝義心上——即在顯現的境上不會現起錯亂的認知的具義名言量——顯現為真實之義。凡一法,本身需依分別心、聲音或名言予以安立,本不存在,不堪觀察,即為世俗諦,如虛空。又,凡一法,本身不需依分別心,聲音或名言予以安立,本自存在,由真實的因緣和合而成,堪能以名言量心觀察尋找,並且在認識、安立的心上,能了知其為真實存在,呈現為真實,非錯亂認知,即為勝義諦,如桌子。

要之,就經部宗主張,若依量式:

1.共相有法(法),為世俗諦(宗),以在世俗心那一方為諦實故(因)。此一世俗心即是分別心,是能障礙直接見自相真實故,故謂「世俗」。
2.自相有法(法),為勝義諦(宗), 以在勝義心那一方為諦實故(因)。 此一勝義心是指於現境不錯亂的心識,而且,於境如所現而有即可,不必證境,如具義名言量,亦即現識(不必是現量),此有四種現識,即根、意、自證、瑜伽現識,皆屬勝義心。

 

問答:
1.有部主張佛最後當生證果於何處?承許佛陀具那二身?

2.色界分那四天?第四禪天分那八處?何者屬凡夫處及聖者處?

3.密嚴色究竟天位於何處?

4.有部為何主張三乘阿羅漢若入無餘涅槃,即無眾生?

5.當阿羅漢得有餘時,心中是否仍有煩惱、是否有業集諦?

6.中觀宗主張,佛陀以何身、何處成佛?

7.中觀宗認為,何者不具苦諦者?

8.何謂永盡無生智?

9.有部的三寶觀為何?

10.何謂自證分?主張自證分有那三派?

11.經部宗分那二派?以何安立?

12.圓滿說法需具有那五支分?

13.一般而言,經部宗以上對境的認識方式或分類有那六種?

14.經部宗主張,與勝義諦同義的有那五種同義詞?

15.經部宗主張,與世俗諦同義的有那五種同義詞?

16.經部宗的二諦定義為何?例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