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長期經營----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社會的醫療支出負擔也愈來愈沈重。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平均一個老人一個月的看護花費就要上萬元,剛出社會的大學生一個月也才賺兩、三萬元,再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負擔不起奉養父母的家庭是愈來愈多。

正因為「醫療看護的負擔」是生活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我們必須及早投資健康。寧可現在撥出一部分時間、精力保健身體,也不要將來身老殘疾、無人依靠,或者面對子女無力奉養天年的窘境。

未來是一個「自己照顧自己」的時代。以美國為例,許多老年人口不願意從工作崗位退休,並不是為了薪水,而是負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如健保費)。而這一世代的中年人也有危機意識:「自己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卻是老年要自己養自己的第一代。」

經濟成長降溫、失業率居高不下,許多人被迫重新規劃生涯計畫。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如今已邁入中老年,都積極尋求財源和養生之道,以保障老年生活無慮;可是世界是殘酷的,當人們警覺到「財富」和「健康」的重要時,抓住它們的機會卻早已失去。

防微杜漸 切勿輕忽

明朝宰相上書皇帝時,以一篇寓言〈指喻〉勸戒皇帝凡事應「防微杜漸」。「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使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明‧方孝孺)」一個人的手指長了壞疽,拖拖拉拉地不去找醫師,等到終於請醫師來看,才發現自己延誤病情,險些截肢或送命。

現代人的「健康大敵」是什麼?什麼健康問題是人們常以為的「不足治」?什麼又是健康問題中最後導致的「不可為」?

「不足治」是指起初以為是小事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也就是所謂的「三高」,也就是現代社會「多坐少動、高鹽高糖高油脂、精緻飲食」生活形態下的產物。平常因為一點症狀也沒有而不在意,最後卻變成「不可為」。

「不可為」就像是高血壓長期下來引發腦中風、身體癱瘓;糖尿病產生末稍循環障礙、蛋白尿、腎臟衰竭,以致於洗腎;高血脂導致動脈狹窄,形成狹心症,造成心血管等疾病。上述的疾病彼此又可以互相加乘加重,促使病情惡化加速。

良好習慣 健康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環境中還有許多毒素、自由基、危險因子,更大大提高癌症發生率。以最常見的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來說,都和抽菸、喝酒、高油脂飲食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健康和「自己選擇的生活形態」有關。因此台北市衛生局和陽明醫院積極合作,進行健康檢查和提高民眾疾病自知率,讓民眾可以及早提高警覺,在疾病發生的初期便加以防範和控制,減少日後併發症的產生,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目的。

然而許多事往往知易行難。鮮少人有十足的毅力,維持定期運動和清淡飲食的習慣。在繁忙枯躁的工作步調裡,尋求刺激、每天自我放縱的結果是「健康失衡」,想要消滅的肥肉只怕是永遠也消滅不了。工作壓力累積成的過勞死陰影,彷彿跟其他疾病一起聯手般,亦步亦趨地緊跟在我們身後。

誠如《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T‧清崎所說,常上健身房運動是他最辛苦的經歷,可是每一次他都很高興自己去做了。「財富」和「健康」的觀念很接近,而且都可以被傳授,可是只有少數人懂得善用這種力量。「財富」與「健康」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必須從零開始累積,而後者則是生來就賦予給我們的,只要能夠妥善保護即可。

漸進改變 其實不難

「健康」和「財富」是如此的重要,但為什麼真正擁有「健康」和「財富」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呢?

主要因為多數人不願意放棄目前優渥舒適的生活形態,改變積習已久的不良健康習慣;遠離優渥的生活不免令人痛苦,進行改變也往往造成恐懼不安。也許癥結就在於,我們太渴求「一步登天式的改變」,以為這樣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真正的關鍵是尋求「每天一點點的小改變」。

只要有心去做,試著多一點儲蓄,多一些運動,少抽菸酗酒,少碰垃圾食物,早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正常作息不熬夜,從小地方開始,不問結果地慢慢做,「有志者事竟成」,健康情況在無形之中就可以獲得改善。

換句話說,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並不可怕,「輕忽」和「懶惰」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劉文勝(作者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2004/06/06 經濟日報】

上一篇(明究仁波切———彌陀成就) 回目錄 下一篇(食品試劑出馬 黑心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