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6  中國時報
物慾衝擊聖城 拉薩前景質變?
(白德華)


「永遠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在你最難過的時候,說不定有人會因你的笑容而愛上你!」走過最熱鬧的布達拉宮廣場北京路前,一個暗巷裡的廣告看版,映入我的眼簾。原來,這是「Club Zone」(夜時尚)酒吧的迎賓詞。小董領著我進入台階,才發現裡面別有一番天地。操著北方口音的爺兒們,豪情地喊著小姐,午夜才開始。雖然此刻的拉薩,已深夜兩點多。

青藏線採訪結束後,回到北京。雖然經過一天了,心裡卻有許多「天路」的聲響,縈迴心中,久久不散。青藏行,說真的,有點政治,也有點嚴肅。說它政治,是因為青藏線負有太多政治使命。漢人花了心血,拚死拚活為藏人犧牲,才鑄造這條「天路」;說它嚴肅,是因為政治的大蓋帽下,文化底蘊已被徹底掩蓋。究竟拉薩的未來在哪裡?


漢族過客 造就西藏經濟

嚴格說,二十萬拉薩人口中,或者說二百多萬西藏人口中,漢族扮演的多只是過客角色。但就是這些過客,造就了西藏和拉薩的經濟。就像「西格辦」(西藏駐格爾木辦事處)辦公室副主任孫長峰,投入了卅年的青春歲月,眼看著拉薩的急劇變化,感慨良多。也像來自成都的小董所說,川人造就了西藏的經濟。因為,漢族中七、八成以上,「都是我們川人!」

然而,這卻令人想到「扈從關係」。漢人是主,藏人是副。不管五十年前建設青藏公路,還是今天的青藏線,怎麼看,都像一種「恩賜」。深夜兩點多,聽聽「時尚吧」裡的叫鬧聲,看看四周的舞動者,除了吧台上乾烈的「拉薩啤酒」帶點土味外,完全是移民者的天堂,爺兒們的天下。

走過拉薩最著名的「夜店一條街」八爾庫路,暗巷裡穿出的紅衣女子,更像來自四川、湖南的淘金妹。夜色中,拉薩不像拉薩,更像頹廢迷失的城市。或許我這種眼光,也帶著外來者偏頗的心態。或許,拉薩人本來就應從佛經中解放。就像來拉薩旅遊的北京人老陳說,「比起一本正經的朝拜,拉薩夜店給人巨大的幸福感!」

網吧,的吧,慢搖吧;酒廊,桑拿,保健館;更不說那富麗堂皇的俱樂部。在拉薩夜幕低垂的各角落,各方勢力,一字排開。坦白說,這哪像傳說中的拉薩?簡直就像北京、上海夜生活的翻版。小董說,外來者佔據了拉薩各角落,也炒高了拉薩各種物價行情。

不來拉薩不知道,來了拉薩嚇一跳。所有物價都比內地高。我向小董說,這是物資從外地運進來的結果。小董反駁道,這可不。「援藏」代價高,自然要拿雙倍、三倍薪。小董以他在拉薩某銀行上班的朋友為例,月工資加福利七、八千。「海拔越高,拿的薪水越多」。但只有「援藏」名義才有。「拿那麼多錢無處花,可不就消費在夜店了」。

只是午夜夢迴之際,還是接受不了,雪域高原的聖城,何時變得那麼「時尚」。這次採訪中,太多讓記者感動的事例。在青海湖畔,親眼目睹三步一跪、五步一叩、前往布達拉宮朝聖的虔誠信徒。青海湖到拉薩一千五百公里,坐火車廿四小時,可想像虔誠信徒的心情嗎?

時尚拉薩 人佛兩界混淆

外來者和虔誠信徒,在西藏刻畫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個是昌盛繁榮的現代化世界,一個是不為物慾所動的來生世界。青藏線一通車,我們看到了「西藏熱」帶來的錢財滾滾,及未來的希望;但對虔誠信徒心中的聖城,他們又是怎麼想的?怎樣才能讓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兩個世界徹底交融?有財有勢的漢族,該好好設想這些事。

天色一亮,大昭寺的信徒,開始五體投地地膜拜。「太陽島」夜總會裡嚎叫聲,才剛停歇。這就是奇特的拉薩。「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捲入此中來」。小董在夜店裡的迷惘,讓拉薩看起來,更像個精神分裂症患者。

不過,或許我們多慮了。布達拉宮裡的僧侶,遊客面前,旁若無人地玩弄兩隻小貓;大昭寺內上百僧侶,旁若無人地,在辯經壇上辯起佛經。或許,佛教的世界裡,自有它一套生存哲學。「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豈是我們凡人必要操心的。文化的底蘊是深沉的,青藏線通車,也應帶給我們深沉的啟示。

上一篇(◎我的祖父李叔同─弘一大) 回目錄 下一篇(◎青藏快鐵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