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9 17:09:48
學習次第 : 進階

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  論學僧之成績漢藏教理院開學訓詞

釋法尊法師 撰

呂鐵鋼 胡和平 編

38.  論學僧之成績漢藏教理院開學訓詞

  一、諸 言

  今日為本院第六學期開學之期,生員濟濟一堂,氣象頗盛。我自奉院長太虛大師之命,來川主持院務,雖有一學期之久。然在我來之前,本院已開辦四個學期了。而我去年一學期中,我所講者為藏文及《菩提道次第廣論》,余如遍滿諸法師講之《俱舍》《集論》等課,依佛法五明攝之,所謂內明若是。夫內明之要,是在對治身心,身心既對治有方,自能斷除煩惱,而得解脫。《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即是對治吾人身心之阿伽陀也。今姑為諸生將學僧修學應得之成績一義,提出略為解釋。

  二、國民教育之成績

  成績之說甚為廣泛,如農以收獲為成績,商以盈利為成績,及至晚近,如教育界之言成績,不在品行,不在道德,而重在學問,或在體育競賽等類之事。故學生能作得一篇油滑之文章者,是為有成績;學生能于體育競賽奪獲錦標而歸者,是為有成績。至于學生之品行如何?道德又如何?皆不之問。實為近代教育界之畸形也。

  三、佛教教育之成績

  夫佛法所主張之成績,乃異于一般人所主張之成績。此有二種﹕一智、二行。第一智者即普通之所謂知識,不過範圍稍狹。此智乃成績之一部份,而賴之以宏法利生者也。第二行者,即德行,謂能修養身心,調伏煩惱,防止諸非,而不至有越軌則之行動,故此二種皆佛法之所並重者也。然合普通言之,即是學問道德;在佛法中則攝為教證二種功德。教者即是通達聖教。證者謂由佛之言教,而親證諸法性相。又教即通達教理智,證即依智而修,所得之三學功德也。《菩提道次第廣論》說,教證二種,學佛者應當並重。教證之義,直言之即是智行。故一方面須要注意學問,一方面仍要注重德行。注重學問則于師所授課,日有所進;注重德行,則于己身心日有所益。此進益即是莫大之成績。若夫但有學問,而無德行,縱有成績,亦等于無成績。何則?蓋所謂大文章,雖滿登報紙,遍載雜志,不過徒增空名耳!豈得稱為真實之成績哉!總言之,世間成績,所謂學問道德,而佛法中即是智行或教證也。

  復次智者,謂觀師功德,不觀師過,反省自身,此即是智。若但觀察他人過失,而對于自己之過失,則毫不問。應知此種有害于正智,蔽障功德。如釋迦尊,應世之時,提婆達多尋暗中謗佛過失甚多,功德毫無。如佛對種種人說種種法,彼不言佛是因機施教,反而謗佛是諂媚。以提婆達多之心,佛誠有過矣?而實提婆達多之過也。由此觀之,若觀察他人之過失,亦猶提婆達多也。雖名曰學佛,實是破壞佛法,可不慎哉。

  行者謂于所學之佛法,多加思稚。以及如何依止善知識,應如何修行正法。又于所依善知識,應如何生恭敬心,供養心,報恩心。于所學法,應如何生希有心,愛護心,修行心,此為我所應服膺者也。本院教識諸師,皆諸生之善知識,當敬之,視為益友。至于我,自從學法,以及入藏,時念人身難得。系由諸佛加被,以及往昔布施持戒等之些微功德,多生累積,始獲今日之人身。而自我善知識大勇法師去世,知友相繼離亡後,益感人命無常,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故數年已來,求法之念,未敢稍怠。希諸生亦將人身難得之念,常存于心,然後依法行持,證佛所證,即為諸生之應得之成績也。

  四、成績之教法規

  佛說一切,若大乘若小乘,若顯若密,若空若有;或贊布施,或呵布施,皆不相違。何則?佛乃大慈大悲之父,愛眾生如己子,故視眾生有何病,則以何法對治。如見惡取空者,則說有法以對治之;如見執有者,則說空法以對治之。總之,雖法門萬端,無非對病下藥,因機施宜,令一切眾生,離火宅,得安樂,出生死,證涅也。此法彼法,又何違哉?茲分言之﹕

  一、一切佛語皆是佛教授﹕佛說一頌半偈,乃至三藏十二部,無一而非教授教誡,所謂斷過失,失功德也。故佛所呵者,皆眾生之過失,所贊者皆眾生之功德,過失未斷令斷,功德未生令生,皆我等應作之事也。所以佛之一頌半偈,無一而非教授,無一而非成佛之方法。能于此明白,修學,即為有成績,否則無成績。

  二、通達佛語密意﹕佛說一切經論,皆含有深密意趣。故對于佛所說經論之深密意趣,應當透徹認識,了之無礙。又密意者,謂如何修行之次第。經論浩瀚無涯,一覽無邊,究當如何而修,若不依師指示,實確了達。若能知此,即能通達佛語密意。不但了知而已,尚須依之修行,方能奏效,所謂“知之而後行,行而後能得”也。大凡菩薩之造論,佛之說經,皆是令眾生依之修行之法,故非世間一切戲論可比者。此點,于前之斷過失生功德一語,應加推求。過失如何而斷,功德又如何而生。能如是而行即不空過矣。如諸生聽《俱舍‧根品》則應了知二十二根,若順其流轉則成生死之根本,無證涅之希望。能通此義,如法修行,修後而斷,斷後而證,乃至生死邊際,究竟覺果,莫不皆由通達佛語密意而成也。

  三、斷除自己過失﹕過失,普通謂過奠大于五逆。但佛說謗法之人,其過大于五逆。故經中說謗法之人,較弒恆河沙數阿羅漢之罪尤大。夫阿羅漢四果之極聖者也,功德善根皆甚深厚,是凡夫所應恭敬供養之福田,反而弒之,其罪過之重,可想見矣!

  佛法謗法之人,較之尤重,可知大法不能妄謗也。若《研磨經》說﹕“若簡別此是大乘,此是小乘教,此者應理,此不應理等,是曰謗法”。應知佛之說法,皆是隨機設教,即不拘泥于一隅,更不墮落二邊。是以圓融無礙,廣大無際。以無礙無際之佛法,而反謗之,豈非徒增過失?反之者,不但能掃除謗法之罪,且能斷除自己一切過失,增長一切功德,能如是知之者是為智者,能如是而學之者,是為行者,能知能行,即是有成績也。

  五、成績之基礎

  成績猶若花果,須賴因成。此成績之因,如前所說之智行德行,皆為其因,而在人中最重者,即是品格。故以品格為基礎,方能獲得良好之成績。然人品格之所以無者,大都有二種心所為之害。二種心所者,即諂誑是也。有此二心所,則能失品格。又于此二心所中。惟諂為害最甚,用美飾悅耳之辭,矯隱自己之真實過惡,障蔽師長善友之教授教誡。不受指責,不能認過,不肯悔除。故慢誑等皆不及之。何則?慢但高舉為性,設有勝于己者,尚可制服。誑但驕誑于他,詐現不實功德為性,設有智者,斷不為其所惑。又若無慚無愧二心所,亦能害品格。無慚者對自或法于所作惡不知差恥。無愧者對他世間,于所作惡不差恥。前諂誑心,是不認過失,障礙教授,此後二心雖受教授而過失不改。有此二者,成績焉能有耶?是故品格者,是成績之基礎也。諸生不欲有成績則已,若欲有成績,必斷諂誑等心所而後可。《菩提道次廣論》雲﹕弟子須具有三德,方有成績﹕

  本心 直 好惡不挾私恨,但求有法可求,而不問人之好歹。但求慧命增長,而不生詭譎之想。應知詭譎之想,能增長過失, 直能生諸功德也。

  具足智慧 能決擇善知識所教授語,為善為惡,于我有益無益。有益者則維謹而從,無益者則遠避是務。切不可盲從附和,是謂有智。又勸善知識所說何法,而中吾病,吾病須以何法對治。能如是即是具足智慧。若雖有智慧,而作邪想,不以正法是務,則仍未為具足智慧也。

  生希求心 前雖具足 直,智慧,仍亦未能稱為盡善,故須具有希求心而後可。學法之人,對于佛菩薩所說語言,應當實心踏地依之修行,作度生成佛之想,方不空過。此三德皆詳在《菩提道論》中,今不過略略說之。總之,學人有此三種,則有成績。無此三種則無成績。

  復次,須注重持戒,持戒為一切功德之基礎,能持戒則有成績。如求戒時戒師問能持否?答能持。故受戒之後,應當時常思維,不使違犯。若于違犯,則應生懺悔之心,或于佛菩薩前懺悔,或于大德善知識前懺悔,終令懺盡無余,不令來生更受余報。然令戒清淨,復應思維持戒之功德,犯戒之過失,于過之之事,應深心厭棄,念如是業,感如是果,生大恐怖,方再不致有犯戒之事發生,尸羅依之而清淨。此于《菩提道次第》明業果段,熟讀可也。

  六、成績收獲之方法

  此致力成績之方法,略而言之有三﹕(一)具足品格,(二)勤求學問,(三)注重德行。有此三種,即可有成績。第一品格之義,于成績基礎中,已敘述之,不再重覆。第二勤求學問之義,可略述之,但觀諸僧之于學業,甚不重視,而對游戲之事,反看之較切。應知大好光明,不可久留!人生百歲,光陰幾何?乘黎年之時,尚不力求進步,更何待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對于師所授課,知則多加思維,不知則恭敬請問。或于授師,或于同學,無一不可請問。萬不應高慢為性,而阻學問不進益也。本院諸學僧對于所授之課,須三復思維,凡所狐疑,終令洞徹,以養成真正之僧才也。第三重德行之義,亦于前面說過。總之,學法之人,一舉一動,皆欲與德行相應,方不愧為佛子也。學僧于此,希三留意焉。

  七、結 言

  院長大師,命我來擔任本院院務,他老人家,一番苦心,是希我做出點成績,多成就幾個僧才,就是佛法的成績,我在本院是負有幾方面之責任。故特將成績的意義提出,略為講釋,但諸生既為現代的青年學僧,若不精勤求學,敦行戒品,以期養成品學兼優僧格,為佛教作一番事業。則上無以對院長大師,及校董院護。下無以對自己。是為最憐愍者也。當思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無常鬼至,業感來生,輪回六道,甚可懼也。諸同學勉旃!

  (學僧碧松記)

  (原載《海潮音》1935年第十六卷第四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