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17:20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 3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1/15

講過了相智﹑道智,今天開始講基智。

  要證得相智﹑道智,必須依於因和緣,無因無緣絕不可能證得,凡是有情皆有能證得相智與道智的因,怎麼成立起呢?有情皆堪能成佛,為什麼?因為有情心相續中有自性住種姓之故,而此自性住種姓住於哪里呢?住在有情心相續中的心上,依此原因,自性住種姓所住的「心」,此即是未來道智的近取因,而此道智是相智的近取因;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心相續中有道智和相智二者的近取因。

  像我們初機者的心並非只有一種,會有各種不同的心現行,例如有顛倒趣入對境的不好心,如貪、瞋、癡…等;也有好的心,如對三寶的信仰心﹑慈心;因此一位初機的補特伽羅心相續中有各種不同的好壞心。顛倒﹑不好的垢染心,是所應斷;不顛倒﹑好的心,則應予以增長。

  雖然一位補特伽羅的心相續中,好的﹑壞的心同在一起,可是無顛倒心的自性不會被顛倒所沾染,就像天空看似與烏雲混在一起,但是烏雲並未滲入天空的本質中,為什麼呢?因為烏雲消散時,就會現出晴空萬里的景象;也像水與混濁混在一起,但混濁並未滲入水的本質中,水與混濁終將會分開的,澄清的水即可呈現;所以,我們的心相續中雖然有好的、壞的心混雜在一起,但壞的心並未滲入心的本質中,只要努力於善行,他們終將會分開的。

  怎麼成立起自性住種姓堪能成佛呢?因為我們的心中有各種不同的好心﹑壞心,在好的心上的空性,就是自性住種姓;在貪嗔癡等壞的心上雖有空性,但不是自性住種姓,為什麼呢?因為如貪﹑瞋﹑癡等壞心,不會無限增長,一般,使我們起貪的對境,若是悅意的,那是會使貪欲增長,但無法無限增長;但比如一個人對某人起瞋恚心,他想到此人以前對他有多壞、現在對他有多壞、以後將對他有多壞時,這樣的瞋恚心將會一直增長,但並不會無止境地增長,因此不將貪心﹑瞋心上的空性取名為自性住種姓;而我們心中的好的心﹑無顛倒心,如信仰心﹑慈心﹑悲心…等,只要不離好的助力,其餘的支分,將可無限增長,例如要使悲心增長,需要空性的協助,所以凡是無顛倒心若有好的助力的話,就可無限增長,因此在它之上的空性,就稱之自性住種姓。

  這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呢?心上既然有空性,因此有情皆堪能成佛;心上的空性,是指心無諦實成立;先前曾說「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指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而諸法無諦實成立就是諸法的空性,心無諦實成立就是心的空性﹑法性。就因為心無諦實成立的關係,所以心可以改變;如果心是諦實成立的話,則不觀待因﹑不觀待緣﹑不觀待支分,絕不能改變。既然心是空掉諦實成立的無諦實成立,因此心可以改變;既然心是可以改變,心將可以無限增長,而該心上之空性,就是自性住種姓;而那些改變後只會遞減的壞心是不能無限增長,因此該壞心上的法性雖是空性,但不取名為自性住種姓。

  佛法可說是使顛倒的心識越來越小,最後被完全消滅,無顛倒心識不斷地增長﹑無限增長的方便。原因是因為任何人,不論修學佛法與否,都希望離苦得樂,而其顛倒心是痛苦的因,既是痛苦的因,就應該將之斷除;而無顛倒心是安樂再安樂的因,故應予以增長。

  未入道的初機者﹑補特伽羅的心相續中有各種顛倒﹑無顛倒的好﹑壞心,如果在調伏心相續的方法上勤加努力,依此,在入道時,現在有的無顛倒心將成為道的體性,所以說,現在的無顛倒心是道的近取因,比如:緣念三寶生起的信仰心﹑由此生起的皈依心﹑瞭解無常的心﹑甚至瞭解空性的心,都是正確的心;最後,一旦在心相續中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時,這些正確心,都將成為道。

  于道上數數修持,依此,該補特伽羅一旦證得見道位時,其先前的道都將成為見道,同樣的,證得見道的補特伽羅經過長期修行,當證得修道位時,其先前的道都將成為修道,這位修道者再數數修持修道後,當證得佛果時,先前的修道,亦皆成為相智;因此,相智的近取因是修道,修道的近取因是見道,見道的近取因是加行道,加行道的近取因是資糧道,資糧道的近取因在我們未入道者的心相續中有。所以,就續流而言,道智與相智的近取因,在我們心相續中都有。

  既然如此,有情的心相續中都有上品道的近取因,有情的心皆堪生道智與相智,這是因為有情心相續中有自性住種姓之故,但是要生起道﹑道智﹑相智,必須要具足很多的助力與順緣才能生起,若不具足則不能生起;例如種子雖有堪生苗芽的能力,可是也要有土﹑水﹑肥料﹑溫度…等順緣的聚合,才能長出苗芽,否則,是無法長出苗芽的,所以,我們心相續中雖有堪生道智與相智的近取因,但是順緣如果不具足的話,那是不可能轉成道智與相智的。

  我們的心相續中都有生起基智﹑道智﹑相智的能力,對此我們如果能如實了知其實情﹑因緣,並且修持的話,那才會有希望;如果沒有希望可證得道智與相智的話,那麼再怎麼努力都將是白費力氣而已。可是如果我們能做到聞思修的話,則必定可證得。例如,往昔世尊在有學位時也跟我們一模一樣,隨貪瞋癡三毒轉,被苦逼迫,可是祂由瞭解貪瞋癡之過患以及依對治法能出生善心,故於最初發起菩提心,中期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而成就佛果;成佛已,祂由本身成佛經驗,為我們完整的闡示了祂往昔在有學位時是如何修行﹑證果。

  就我們而言,討論諸佛菩薩心相續功德的體性,是相當困難的,因為那是我們心相續中沒有的功德,又超乎想像之外,所以是很困難的,但不可因為聽不懂而懈怠,只要略知一二,也有很大的益處,像宗喀巴大師在有學位時,完全不懂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而當時西藏也沒有能真正解說應成派正見的人,雖然有人能禪修,也如實了悟應成派正見,但卻無人能如理如實作詮說,因此,宗喀巴大師一直未能尋得善知識,之後向文殊菩薩祈求,親見文殊菩薩後,文殊菩薩為宗喀巴大師完整解說了應成派正見,但宗喀巴大師卻無法瞭解,宗喀巴大師向文殊菩薩說:「您說的我聽不懂。」,文殊菩薩安慰他說:「沒有關係,能記住的儘量記住,記不住的就將它寫起來,另外好好地集資﹑淨罪﹑並誠虔向與本尊無二之上師祈求,終有一天你會瞭解我所說的一切。」

  佛法是非常深奧、廣博的,一般而言,大乘是如此,尤其密咒法,並不是輕易可懂﹑輕易可修的,可是一旦能瞭解﹑修得起時,其果報絕不是小小的,而是非常廣大,超出我們的想像之外。所以,乍看之下,實在不敢寄望能全盤瞭解以前不瞭解的,但是慢慢地,是有希望能瞭解的。

  現在談論三智中的相智是我們的究竟所應得,而能證得的無上方便就是道智。「道智」雖只是個名稱而已,其意義卻是非常廣博,可分為三者: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大乘道之道智。一般,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皈依﹑證空性慧﹑證無我慧﹑了悟無常慧…等,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所有無顛倒心,全部都是道智,因此道智可說是廣博無邊,是有其必要性的,因為相智是無止無盡增廣的心,其能得之無上方便是道智,因此道智必須是廣博無邊,成佛之因在道智中已全部具足。

  道智唯是大乘補特伽羅的修持,劣乘補特伽羅的心是容不下的;而主修基智的是劣乘補特伽羅,基智只是大乘補特伽羅附帶修的。一般,凡是聖者的心相續中皆有基智,可是聖位菩薩的主修並非基智,只是附帶修而已,主要修持者是劣乘補特伽羅,因為能得解脫的方便是基智,而主要追求解脫的是劣乘補特伽羅,大乘菩薩並不以此為主要訴求,大乘菩薩的主要訴求是遍智故。

  聖位菩薩並不以基智為主修,因為他們主要的所應證是相智,而阻礙證得相智的最大障礙是「所知障」,不論如何修持基智都無法成為所知障的正對治,因此要斷除所知障,唯有透過修持道智,也就是禪修證空性慧,再以大悲心、菩提心為助力,才能成為所知障的正對治。唯修基智是不可能斷除所知障而證得遍智的,這就是聖位菩薩不以基智為主修的原因。問:既然不能,為何聖位元菩薩需要修?雖不以之為主修,但還是須修。問:聖位菩薩為何修持基智,沒有必要啊!基智既然不能成為阻礙證得相智的所知障的正對治,那麼,菩薩為何而修?因為菩薩的心願是饒益有情,而饒益有情雖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但其中最殊勝的就是隨順有情的不同根器﹑意願為他們說法,因此,聖位菩薩也必須隨順聲聞﹑獨覺種姓者的不同根器﹑意願為他們說法,而要為他們說法,必須先瞭解他們所要的法,因此,聖位菩薩為了攝受聲聞種姓者﹑獨覺種姓者才修持基智。

  以下開始講「基智」。雲:「次一切智性」

【現觀莊嚴論】本頌雲:「次一切智性」。一切智是指基智。基智有三個名稱:基智﹑一切智﹑所有智,三者同義,一般比較慣用「基智」,雖然「一切智﹑所有智」也是基智的名稱,但較少使用。

  上次說到道智,其中,有已現證空性者,也有未現證空性者。道智必須被心相續具足道智的補特伽羅心相續中的現證空性慧攝持。空性是細品法無我。同樣的,基智也有已證補特伽羅無我者和未證者,但是基智必須被心相續具足基智的補特伽羅心相續中的現證無我慧攝持。被無我慧攝持是由無我慧協助之義。

  菩薩﹑大乘補特伽羅是以大悲心﹑菩提心﹑證空性見﹑十度﹑四攝為主修,不以補特伽羅無我﹑無常等十六行相為主修,而是附帶修的,大乘的無上特色,是主修大悲心﹑菩提心為主的十度或六度,又加上四攝法,這些是大乘的主修。在這之中尤其以空性正見為主修,大悲心﹑菩提心為助力。大乘依此修持的所應證是佛果,目的是為利益其他有情;所應斷是煩惱障與所知障,以斷除所知障為主,菩薩不以煩惱障為主要所應斷,因為主斷所知障後,煩惱障也自然被斷除,例如聖位菩薩刻意不斷欲界煩惱而保留著,可以用之作許多事。

  劣乘行者的主修為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包括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出離心,總之,緣念于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三增上學。其中,也不需另提出離心,因為已包含在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裏了,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也包含在內,在苦諦的四特色中,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已包含在內;在滅諦的四特色中,出離心也包含在內;故可說劣乘的主修為緣念于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三增上學;而其主要的所應證是唯解脫而已,不是遍智,其目的(所為)是自利,不是為一切有情著想的。

  劣乘的主要所應斷是煩惱障,而修持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就可斷除煩惱障,要斷除煩惱障不須要修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見,只要使已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的現證心輾轉增長就可將之斷除,而該劣乘者他只想斷除煩惱障﹑得到解脫,所以在修行時,能斷除煩惱障的最勝道就是證得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心,因此他只須要修持此即可,根本不須要修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要瞭解基智,必須先知道劣乘的主修,劣乘的主修是什麼?是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心就是基智。基智在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也有,也稱為基智;在佛的心相續中也有,也稱為基智;在聲聞獨覺的心相續中也有,也稱為基智。因此,基智的定義有一分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

  「本身心續具足之補特伽羅,其心續中現證無我慧所攝之智,且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乃是基智的定義。」。若是了悟「劣乘主修是什麼」的心,該心雖非劣乘之了悟,卻也算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也稱為基智。能了知「劣乘的主修是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的心,就稱為「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不論是佛有﹑聖位菩薩有﹑聲聞有﹑獨覺有,凡是現前證知之心,都稱為「住於劣乘證悟種類」。

  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既然是基智,那麼,現證無我之智或現證無常之智,也都是基智。誰的心相續中有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就有基智。因此,現證無常之智是基智,現證無我之智是基智,現證解脫之智是基智﹑現證苦諦之智是基智、現證集諦之智是基智…等,有很多的基智,必須這樣區分開,雖說「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但並不是「一智」就能了悟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相智的話就能全部了悟,因此在有學位時,不能以「一智」了悟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有各個了悟之智,成佛後當然就能全部了悟。

  對於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如果曾聽過四諦者,應該是知道的,苦諦有四行相(特色)﹑集諦有四行相﹑滅諦有四行相﹑道諦也有四行相,共十六行相,每個行相都有能現證之智,這樣就有很多各種各類之智,這些智全都是基智。佛有的是基智﹑聖位菩薩有的是基智﹑聲獨聖者有的是基智,全都一樣是基智。只有聖者有,因為,所謂「現證」是指「唯聖者有」的意思。

  佛的心相續中有現證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有現證無我之智,聖位菩薩的心相續中也有現證無我之智,兩者都是基智,雖是如此,但不是劣乘的證悟,是大乘的證悟,這種「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之證悟不是相似假名之悟,而是極高證量的證悟,是智,不是錯亂識。

  佛心相續中的現證無我智和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的現證無我智,不是劣乘的證悟,不是劣乘之智。可是為何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雖然兩者都不是劣乘的證悟,不是劣乘之智,但是卻能正確的瞭解劣乘主修的「補特伽羅無我」,所以雖非劣乘之證悟,卻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正是基智。因此是「本身心相續具足之補特伽羅,其心續中現證無我慧所攝之智」,雖非劣乘之證悟,卻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故是基智,基智不須要是劣乘之智,可以「住于劣乘智種類」。

  總之,基智的定義中,主要有二點:1﹑現證無我慧所攝持:即以現證無我慧作為助力。2﹑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不論任何心,其所緣行相,「所緣行相」,比如,現證無我慧的所緣是無我,行相是無我。現證無常慧的所緣是無常,行相是無常。這樣的解說,是不區分「差別事」與「差別法」的狀況下說的;如果區分「差別事」與「差別法」的話,例如「瓶子是無常」,所緣是瓶子,行相則是無常;因此,此智住不住於劣乘證悟種類,怎麼判斷呢?由該智的所緣行相作判斷。該智的所緣行相如果是劣乘的主修,是即「住於劣乘證悟種類」。

2﹑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不論任何心,其所緣行相如果是劣乘的主修,即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所緣行相」,比如,現證無我慧的所緣是無我,行相是無我。現證無常慧的所緣是無常,行相是無常。這樣的解說,是不區分「差別事」與「差別法」的狀況下說的;如果區分「差別事」與「差別法」的話,例如「瓶子是無常」,所緣是瓶子,行相則是無常;因此,此智住不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乃由該智的所緣行相作判斷。

所以,聖者佛和聖位菩薩心相續中現證無我之智﹑現證無常之智和現證無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之所緣行相要安立什麼呢?必須安立無我﹑無常等十六行相。這樣的所緣行相是劣乘的主修。因此凡是該智的所緣行相是劣乘的主修的話,該智是即「住於劣乘證悟種類」。

  「相智」所依的補特伽羅,唯聖者佛而已,聖者佛心相續中所有識都是相智,所有根識:眼識﹑耳識…等都是相智。同樣的,「道智」唯於大乘聖位菩薩心相續中才有,大乘聖位菩薩心相續之智都是道智,不可說大乘聖位菩薩心相續中之「識」都是道智,因為其心相續中的識仍有顛倒識之故,故不稱為相智。

  「基智」在哪兒有?在所有聖者心相續中有,但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否是基智,則有很多差別,不可說聖者心相續之智都是基智。其餘二智並沒有什麼差別。因為基智需要有個條件:「住於劣乘證悟種類」。是否住於劣乘證悟種類,須要看該智以不以劣乘的主修為所緣行相而決定;該智的所緣行相若是劣乘的主修,就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不是的話,它雖是聖者心相續之智,但不是基智。

  例如,「現證空性之智」不是基智,為什麼?因為現證空性智的所緣行相是空性,空性並不是劣乘的主修,而是大乘的主修,因此,現證空性之智雖然是聖者心相續之智,卻不是基智;同樣的,大乘聖者心相續中的菩提心,其所緣行相是圓滿佛果,圓滿佛果不是劣乘的主修,因此菩提心雖是聖者心相續之智,但不是基智。同樣是聖者心相續之智,卻有如此差別。

  總之,基智要看是否以劣乘主修為所緣行相,其現證之智,就是基智。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是劣乘主修,於彼現證之智,就是基智。

  雖然基智是劣乘的主修,但是劣乘聖者心相續之智未必是基智,例如:劣乘聖者心相續中也有悲心(不是大悲心),有些劣乘聖者心相續中也有證空性慧,也有佈施、持戒、忍辱…等(但無: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這些並不是基智。總之,基智是劣乘有學位的補特伽羅現前了知主要所修之智,所以,基智是劣乘的補特伽羅前往解脫地的最好善巧方便。

  【七十義】中並沒有【現觀莊嚴論】的禮贊文的解釋,在禮贊文中,讚頌了基智﹑道智﹑相智。

1.讚頌基智的理由是:基智是引導聲聞﹑獨覺等求解脫者前往解脫地的最好方便。

2.讚頌道智的理由是:道智是聖位菩薩眾饒益世間的最好方便。

3.讚頌相智的理由是:相智是聖者佛為所化機眾轉動*輪的最好方便。

  禮贊文直接的只有讚頌三智,實際上間接的讚頌了八事。禮贊文的第一句禮贊基智﹑第二句禮贊道智﹑第三句禮贊相智﹑第四句禮贊三智。由上可知,禮贊文直接禮贊三智,間接禮贊八事。因此,【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對境與詮說內容是一樣的。【現觀莊嚴論】的禮贊文是禮贊本身的詮說內容,一般論著的禮贊文的對境各有不同,有的禮贊佛陀,有的禮贊大悲心,有的禮贊三智,有的可以禮贊本身信仰之對境,而此【現觀莊嚴論】是禮贊本身的詮說內容。

  接著,基智的區分有四種,實際上是兩種。首先應該瞭解「入道方式」:

j入道時,如果沒有菩提心,而有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的話,則入劣乘道;如果心相續中生起無虛偽的菩提心,則入大乘道。

  劣乘分為聲聞﹑獨覺二者,彼二者在「缺乏菩提心」的這一點上雖然相同,但是進入聲聞道或獨覺道,主要是由其界及意樂作區分。

k一位對於聲聞道有信解心﹑有信心,想要進入聲聞道的補特伽羅,若在心相續中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時,他就進入聲聞道,因為他會以聲聞道為主修緣故。

l又若對於獨覺道有信解心﹑有信心,想要進入獨覺道的補特伽羅,在心相續中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時,就進入獨覺道,因為他會以獨覺道為主修緣故。聲聞的主要所修獨覺全都要修,除此尚須添增二空。

  何謂出離心?出離心就是:一般見到輪回的過患,心只生欲出離的心,就是出離心,但尚不是無虛偽的出離心。何謂無虛偽的出離心?在【道次第論】中以二個譬喻說明:一者,如身處火宅,其急欲脫離的心會自自然然的生起,如果生起這種程度的心,就是無虛偽的出離心。二者,如囚禁于監牢中的犯人,每天被鞭打時,自然地會生起急欲逃脫的心,如果生起這種程度的心,就是無虛偽的出離心。

  心中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的話,就入了資糧道,慢慢地會往上進登上加行道,然後登上見道,證得見道時就成為聖者。不論是證得聲聞見道﹑獨覺見道﹑大乘見道,反正證得見道時就成為聖者。如果是聲聞﹑獨覺,就是劣乘的聖者;如果是大乘,就是大乘的聖者。兩者差別在於劣乘和大乘,但同樣都是聖者。凡是聖者,必定被現證無我慧周遍。沒有現證無我,不可立之為聖者。凡是聖者,其心相續中必定有現證無我慧,這也就是說「凡是聖者,其心相續中必有基智」的原因,因為現證無我慧都是基智。

  凡是聖者,必定被現證無我慧周遍,但未必被現證空性周遍;若大乘聖者必被現證空性慧周遍,因為大乘聖者的心相續中一定有道智;若是道智,必被自心相續中具足(道智)之補特伽羅,其心相續中的現證空性慧所攝持;那麼,自心相續中具足(道智)之補特伽羅,其心相續中一定要有現證空性慧;若心相續中有現證空性慧,則該補特伽羅也必定是一位已現證空性者;所以說「大乘聖者必被現證空性慧周遍」。

  劣乘聖者也有少數現證空性慧的,但大多數沒有證悟空性。若是大乘聖者必被現證空性慧周遍。沒有未證空性的大乘聖者,凡是心相續中具足道智者,其心相續必被現證空性慧攝持;要被現證空性慧攝持,該補特伽羅的心相續中必須要有證空性慧;心相續中若有證空性慧,該補特伽羅就應了悟空性慧,因此大乘聖者必被現證空性慧周遍。

  至於劣乘聖者,有些特別者,如舍利弗尊者,就有現證空性慧,但大多數沒有,也不瞭解空性慧,因為劣乘的主要所應證是解脫,主要所應斷是煩惱障。完全不修空性慧,只依著證無我慧,也能獲得解脫,斷除煩惱障,不需要空性慧。

  某些特別的劣乘聖者的心相續中有證空性慧,是怎麼來的呢?最初即信解劣道﹑進入劣乘者是不會有證空性慧的;但某些補特伽羅,開始時信解大乘,在大乘道中證得空性,生起菩提心,後來因為某些因素捨棄大悲心﹑菩提心,以致墮入劣乘道,但先前已證得的空性慧是無法捨棄的。一旦在心相續中證得空性慧,是無法將之捨棄的;我們都知道粗品的所知,如瓶﹑柱…等,要知道很容易,不須要經過一番努力的集資﹑淨罪就能知道,雖然易知,卻也易失;在過去無數世中,我們都曾經看過太多太多的粗細色法了,當我們生為人﹑生為天或生為其他有情時,對於粗細的色法﹑粗細的聲音…等,早已知道了,但隨著死亡﹑投生全都忘記了,所以,容易知道的,忘記也快。要生起證空性慧﹑證無我慧﹑證無常慧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辛苦的集資﹑淨罪才能了知﹑生起,一旦生起後,絕對不會忘失。即是如此,某些補特伽羅先進入大乘道﹑證得空性,後來因為見到有情難以調伏,心想無法饒益有情,因而退失大悲心﹑菩提心,以致墮入劣乘道,但是他先前現證的空性慧則無法捨棄,所以某些劣乘補特伽羅的心相續中有證空性慧,例如舍利弗尊者,他就是心生起菩提心後又捨棄者,從這一點可以正理成立,而且舍利弗尊者他自己也親口說過,經文也有提到。所以,對於何謂聖者和這些內容,如果不稍加瞭解的話,是不容易瞭解基智的區分。

「自身心相續中具足(基智)之補特伽羅,其心相續中現證無我慧所攝之智,且是住於劣乘證悟種類」就是「基智」的定義。彼與「住於劣乘證悟種類的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同義。

不可說:基智與「劣乘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同義;只可說:基智與「住於劣乘證悟種類的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同義。但是,可說:相智與「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同義;也可說:道智與「大乘聖者心相續之智」是同義。

基智,可分為四:1.接近果位佛母之基智。2.遠離果位佛母之基智。

3.違逆品之基智。4.對治品之基智。

  「果位佛母」是指「佛」。「接近果佛母」是指「接近成佛」。「基智」是指「大乘聖者心相續之基智」。基智在所有聖者心相續中皆有,不論是大乘﹑劣乘者。大乘聖者心相續之基智就稱為「接近果位佛母」,由此可知,劣乘聖者心相續之基智稱為「遠離果位佛母」。

  劣乘聖者可分為兩類:已證空性者﹑未證空性者,其中,未證空性的劣乘聖者心相續之基智,就是遠離果位佛母之基智,因為距離佛很遙遠,他的心相續中缺乏菩提心和證空性慧,故距離佛很遙遠,要證得佛果的最無上殊勝方便是菩提心,缺乏證空性慧的劣乘聖者心相續中也沒有菩提心,因此距離佛非常的遙遠,因此他的心相續中的基智就稱為遠離果位佛母。

  「違逆品之基智」是「遠離果佛母之基智」之異名,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意義是相同的。「對治品之基智」是「接近果佛母之基智」之異名,也是名稱不同而已,意義是相同的。

  所以,基智雖分為四,實際上只有兩種。「對治品之基智」和「接近果佛母之基智」一樣,這些詳細的下面就會談到。八事展延開來有七十義,當中,能代表基智的法有九,以後會加以解釋。如剛才說的「違逆品之基智」與「遠離果位佛母之基智」同義,下面就會詳細解說。總之,「違逆品之基智」的違逆品是指執實之意,這樣的基智必須安立在未證空性的補特伽羅心相續中,由此可知,他有強烈的執實。若問遠離果位佛母之基智在誰的心相續中有?答:在未證得空性之劣乘聖者心相續中有。既然未證得空性之劣乘聖者無法證得空性,那麼他就有強烈的執實。若有強烈的執實,就有強烈的違逆品。若有強烈的違逆品,其基智就是遠離佛之基智。若有強烈的執實,其基智就是違逆品之基智。

基智之界限:所有聖者之心相續皆有。

以上已粗略講完「三智」。之後將談到四加行,四加行是修持三智的行相。

  今天上課到此。

  學員問:請問格西,沒有被加持的凡夫所闡述的空性之語,算不算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呢?

  格西答:不算是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未入道的補特伽羅依於佛的加持,得到加持後,這位未入道的補特伽羅將無自主的講出空性的聲:如【心經】,就是經教般若波羅蜜多。若不是這樣,像我們未入道的補特伽羅,雖也講空性,利益不可思議,彼此種下好習氣,但所講的不能算是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因為這位講說者還無法如理如實地了知空性的緣故。

  學員問:相智,分有二種:(1)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2)及了知因果之主要七十義的相智。請問格西,(1)﹑(2)有何區別?

  格西答:凡是相智皆被「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周遍,所以並沒有另外的「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的相智」。【現觀莊嚴論】的釋論【七十義】作此區分,是因為【現觀莊嚴論】的主要內容是七十義,而能夠全盤瞭解七十義之智唯有相智,為使我們瞭解的緣故才作這樣的區分,其實二者的意義相同;在「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之外並沒有「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的相智」﹑在「了知因果主要七十義的相智」之外並沒有「了知一切所知行相的相智」,它們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就像剛才說的:「接近果位佛母的基智」和「對治品的基智」同義。「遠離果位佛母的基智」和「違逆品的基智」同義。

  就像安立相智定義為「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發心等十法」是就【現觀莊嚴論】的主要內容,和【三般若經】的主要隱義內容而安立的,其實,相智的定義只說「現證諸法空性之究竟智」也可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