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10:02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 6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1/24

  上一次已講到發心了,今天再將發心的定義講一次。

  大乘發心有助力﹑相應,就是欲求心。我們的心識可分為二:心和心所。心,指心王;心所是心王的眷屬。大乘發心本身是心王。心王可分為二:根識﹑意識。大乘發心是意識﹑心王,與它相應的欲求心是心所。大乘發心與欲求心是以五種相應而相應,第一﹑所緣相應。第二﹑行相相應。第三﹑增上緣和因緣一樣。第四﹑時間相應,二者同時成立。第五﹑質相相應,清楚了別之質一樣。既然相應的欲求心是「為利他而欲求圓滿菩提」,與它相應的發心也是「為利他而欲求圓滿菩提」;欲求心現出圓滿菩提行相,相應的發心也是現出圓滿菩提行相。

  大乘發心是「具二欲求」:欲求利他與欲求圓滿菩提。這二者中的「欲求圓滿菩提」是大乘發心的助力。「欲求利他」是大乘發心的因。以欲求利他為因,而生起欲求圓滿菩提。生起欲求圓滿菩提的同時,相應的大乘發心也生起。因此,以欲求利他為因,以欲求圓滿菩提為助力的大乘發心是「具二欲求」。

  「其中,由體性門,分為二:願心與行心。

  發心,從體性門可分為:願心與行心,這上一次我們已經講過了。願心是先生起的,是許諾為利他欲求菩提的心,沒有實際行持菩薩行。行心是在願心之後,更進一步地接受行心戒(菩薩戒),實行菩薩行階段的發心。

  願心的「願」,只是一種願望﹑一種欲求而已,只是欲求圓滿菩提,沒有實際行動;行心的「行」,就不只是願望而已,是實際趣入行持,實際付諸行動;願心和行心在《入菩薩行論》中有提到,《現觀莊嚴論》裏的詞句沒有直接提到。

  「由同法喻助力門,分有二十二」,這在《現觀莊嚴論》的根本頌裏有提到。

1﹑「如地發心」:是菩薩小品資糧道者的發心,喻如大地。大地是一切莊稼﹑草木生長之處,以此為比喻,意思是:要證得佛果﹑圓滿菩提,最初積聚資糧的發心,就是菩薩小品資糧道的發心;一切善業莊稼﹑圓滿佛果皆由此開始,故喻如「大地」。

2﹑「如金髮心」:是中品資糧道者的發心,喻如黃金。為什麼?小品資糧道者的發心尚不堅穩,遇到小乘惡知識﹑或難調難伏的有情時,其發心仍會退轉;證得中品資糧道者的發心,則如黃金般,絕不退轉,即使遇到小乘惡知識(惡友)﹑或遇到任何情況,絕不會退轉;像黃金做的金瓶﹑金器,即使金瓶﹑金器破損﹑壞了,或遇到任何惡劣情況,其黃金的價值都不會失去;若像陶土做的陶瓶﹑陶器,一旦破損了,那只有把它丟掉而已,一點價值都沒有;但是金制的金瓶﹑金器,即使破損了,其黃金的價值仍在,我們也不會將它丟掉。所以,證得中品資糧道者的發心時,即使遇到任何外在惡緣,絕不會退轉,故喻如「黃金」。

3﹑「如初月發心」:是大品資糧道者的發心,喻如初月,為什麼?如月亮在初一﹑初二﹑初三時,本來是小小的,之後,越來越圓;以此比喻功德越來越增長的大品資糧道者的發心。

4﹑「如火發心」:是指加行道者的發心。加行道者的發心是能證得「見道根本定智,如火能燒盡本份遍計執實」的能得因﹑方便,故喻如「火」。

5﹑「如寶藏發心」:初地者的發心,喻如「寶藏」。

6﹑「如寶源發心」:第二地者的發心,喻如「珍寶源處」。

7﹑「如大海發心」:第三地者的發心,喻如「大海」。

8﹑「如金剛發心」:第四地者的發心,喻如「鑽石」。

9﹑「如山王發心」:第五地者的發心,喻如「須彌山」。

10﹑「如醫生發心」:第六地者的發心,喻如「醫生」,不是醫藥。

11﹑「如善友發心」:第七地者的發心,喻如「善知識」。

12﹑「如如意寶發心」:第八地者的發心,喻如「如意寶」。

13﹑「如日發心」:第九地者的發心,喻如「太陽」。

14﹑「如妙法歌聲心」:第十地者的發心,如「妙法歌聲」。

  從「如寶藏發心」到「如妙法歌聲心」是初地者到第十地者的發心。

15﹑「如國王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一殊勝道。喻如「國王」。

16﹑「如庫藏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二殊勝道。喻如「倉庫」。

17﹑「如大路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三殊勝道。喻如「大路」。

18﹑「如車乘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四殊勝道。古代沒有車子,所以出門都要會騎馬﹑乘象等,故喻如「坐騎」。

19﹑「如泉水發心」:第十地者的發心,第五殊勝道。喻如「泉水」。

  從「如國王發心」到「如泉水發心」這五種發心,是第十地者的無間道﹑解脫道,這五種發心都攝於十地的殊勝道(特別道)中。加上前面的「如妙法歌聲發心」,則第十地者有六種發心。

20﹑「如雅音發心」:佛地的發心,喻如「雅音」。

21﹑「如流水發心」:佛地的發心,喻如「流水」。

22﹑「如雲發心」:佛地的發心,喻如「雲」。

  這三種發心是佛地發心的加行﹑正行﹑結行,都是攝於佛地。

  這22種發心,在《現觀莊嚴論》的偈頌裏都有提到,但只提到比喻而已,真正的意義可參考《明義疏》。《明義疏》裏講得很清楚,例如,「如地的發心」是在小品資糧道者的心相續中有﹑「如金髮心」在中品資糧道者的心相續中有,等等相關的意義都有解釋。

  《現觀莊嚴論》雲:「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分二十二種。言故。

  其中「如地金月火」指初四種發心,這四種都在凡夫心相續中有。

  「藏寶源大海」的「藏」是初地者的發心。「寶源」是第二地者的發心。「大海」是第三地者的發心。

  「金剛山藥友」的「金剛」是第四地者的如金剛鑽石發心。「山」是第五地者的如須彌山發心。「藥」是第六地者的如醫生發心。「友」是第七地者的如善知識發心。

  「如意寶日歌」的「如意寶」是第八地者的發心。「日」是第九地者的如太陽發心。「歌」是第十地者的如妙法歌聲發心。

  「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這五種:如國王﹑如倉庫﹑如大路﹑如坐騎﹑如泉水的發心,皆攝於第十地者的特別道,「特別道」是第十地菩薩的後得位。

  「雅音河流雲」的「雅音」是加行﹑「河流」是正行﹑「雲」是結行。這三種發心皆攝於佛地。

  「分二十二種」發心的行相共二十二種。「言故」作如是說故,《現觀莊嚴論》如是說故。一一計算了22種發心後,「言故」指說有22種發心,是因為《現觀莊嚴論》如是說故。

  「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佛地之間

  發心的界限是下自大乘資糧道,上至佛地。從小品資糧道真正的世俗發心直至佛地。未入道者有「為利有情欲求菩提」的造作發心,但無真正的﹑無虛偽的發心。

  講完能代表相智十法的第一法「發心」,接著講,能代表相智十法的第二法「教授」。

  「雲:『教授』」。

  所謂「教授」是指佛語(佛經)以及佛語的密意釋。無倒解釋佛語的清淨論著都是教授,它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乘論著,一類是小乘論著。這裏,能代表相智十法的「教授」是大乘的教授。

  為何在發心之後講到教授呢?因為發心是「為了饒益一切有情,願證圓滿菩提的心」。既然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要證得佛果,那麼就要修持能證得佛果的方便;若要修持能證佛果的方便,就應該要瞭解其修持的方法﹑次第,如果不瞭解修持次第,就逕自修持的話,可能會有顛倒修的危險;若要瞭解修持次第,必須先依止能無倒闡示修行教授的善知識,然後依著修行教授作聞思修,才能夠證得所追求的圓滿菩提;若不如此則不會有正確的修行。這就是開示「發心」後,才講到能證圓滿菩提的方法「教授」的原因。

  「開示能證得大乘發心所求之方便大乘語,是大乘教授之定義。

  大乘發心的特別所求是圓滿菩提,開示能證得此大乘發心之方便大乘語,就是大乘教授。

  「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開示能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的方便,「大乘教授」是開示能證得圓滿菩提的方便,兩者的所應證一樣,果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圓滿菩提﹑佛。所以,大乘教授和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一樣,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乘教授。

  《現觀莊嚴論》是經教般若波羅蜜多,也是大乘教授,兩者皆是。《現觀莊嚴論》如何闡示(能證得圓滿菩提的方便)呢?若是一位欲求果位法身(佛果)的補特伽羅,在證得果位法身之前,必須先有「剎那加行」;

在剎那加行之前,必須先有「漸次加行」;在漸次加行之前,必須先有「圓滿一切相加行」,在資糧道時,總攝三智行相而修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後,將證得「頂加行」;頂加行之後,將證得漸次加行﹑剎那加行,最後證得佛果。

  總之,《現觀莊嚴論》闡示的四種加行,都是能證得果位法身的方便。欲證得果位法身者必須這樣修持。圓滿一切相加行是緣于什麼修持呢?是緣于三智行相而修。所以,《現觀莊嚴論》不僅闡示能證得果位法身的方便,也闡示能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的方便,也闡示能證得圓滿菩提的方便。因此,《現觀莊嚴論》成為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和大乘教授。同樣的,《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甚至大乘的經典﹑論著,通通都是(闡示能證得果位法身的方便)。

  到此已經將「大乘教授」的定義講解完畢,再來講它的區分。

  「其中,由體性門,分為二:傳授大乘教授﹑隨示大乘教授。

  這兩種區分在《現觀莊嚴論》的偈頌中沒有提到,在《明義疏》裏有提到。《現觀莊嚴論》的偈頌中沒有直接提到,但意義上是具足的。

1﹑「傳授大乘教授」,為使已證的功德不退轉﹑輾轉增長的緣故,傳授的種種修行內容﹑修行教授。

2﹑「隨示大乘教授」,為使未證的功德能證得的緣故,傳授的種種修行內容﹑修行教授。

  總之,功德有二類,一類是未得令得的功德,一類是已得令增長的功德。尚未獲得的功德,佛為使獲得故,開示取捨要訣,使起精進獲得;已獲得的功德,為使不退轉故,開示取捨要訣,令輾轉增長。例如:菩薩資糧道者,他已獲得的功德是資糧道,未獲得的功德是加行道以上的功德,為獲得故,必須使自心相續的資糧道功德增長才能獲得,而不是將已獲得的資糧道功德擺在一邊,另外尋求加行道﹑見道等功德。同樣地,第十地菩薩尚未證得的功德是佛果,十地以下的功德已都獲得了,為了證得佛果故,必須使自心相續中的十地智增長才能證得。所以,為使證得尚未證得的功德而宣講的教授,就稱為「隨示大乘教授」。

  又例如,想要禪修證得先前未曾證得的功德,那就必須要讓自己心相續中的善心﹑無顛倒的心等增長進步,如此,才能獲得新的功德:而不是將自己心相續中的善心﹑無顛倒的心等,把它擺在一邊,另尋新的功德。這是未得令得。

由傳授軌理門,分十:

如果由傳授軌理門或由所詮(所詮就是開示的內容)的傳授方法區分的話,共有十。此中,有的是傳授三寶的教授,有的是傳授四諦的教授,有的是傳授二諦的教授,以及其他的增勝功德等的教授。

  詮說內容時,開示的方法,有先講因﹑後講果的方式;也有以修行次第的先後作開示;也有以其他理由,例如以瞭解的次第開示的。《現觀莊嚴論》開示的方法,有的是以修行次第開示,有的是以因果方式開示,有的是以瞭解次第開示。

  《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雖然從依止善知識軌理起,到最後的無學雙運之間,整個內容都有開示,但不是依著修行次第作開示;而《菩提道次第廣論》就不是這樣了,它是依著修行次第開示的,所說的內容都不離《現觀莊嚴論》所說的內容,因為是配合修行次第說的﹑是以調心次第解說的緣故,所以較易實修,其實所說的內容都不離《現觀莊嚴論》的內容。

  在座各位大多都有學過《菩提道次第廣論》,除了「毗缽舍那」比較不懂以外,其他大概都已瞭解;《現觀莊嚴論》裏所講的「八事」,若把它細分有「七十義」。「七十義」裏的第一義「發心」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上士道講的,它是上士道主要所詮內容。「七十義」裏的第二義「教授」,是在《廣論》一開始的聽聞軌理就講到的,最初應該聽聞經論﹑中間應該作思惟等,引述《聽聞集》講到很多聽聞的利益,解釋到若欲修道必先聽聞經論,這樣看來,若欲證得發心的所應證「圓滿菩提」,必須聽聞開示能證圓滿菩提的「教授」。這樣,「七十義」的內容,豈不就顯現出《廣論》所講的次第來了嘛!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開頭時講到:「總此教授,及世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這部論主要是根據彌勒菩薩寫的《現觀莊嚴論》,除此之外,也引述寂天菩薩寫的《入行論》﹑阿底峽尊者寫的《道燈論》,以這些為莊嚴而宣說;另外,宗喀巴大師親見文殊菩薩,從文殊菩薩或得到很多不共的教授。宗喀巴大師就以這些教授為莊嚴,又加上自己的修證,全都放到《廣論》裏;因此,《廣論》的內容變得非常廣泛。

  大乘教授是開示能證得大乘發心所應證(圓滿菩提)的方便。由開示的方法,可分為十:

1﹑「傳授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是指無倒傳授﹑無倒開示大乘修行(大乘道)本身體性的教授。「修行」主要是指了悟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之智或大乘道。無倒開示大乘道體性的教授就是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這裏的「修行」是以了悟二諦為對境的大乘道。要怎麼知道呢?只從這裏是看不出的,在《現觀莊嚴論》的廣釋(大釋疏)裏就有引述《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經文,也有引述《現觀莊嚴論》的偈頌,也引述《明義釋》裏的文句,例如,22種發心在《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裏的內容,《現觀莊嚴論》﹑《明義釋》裏的內容,我們都可以找到。如果配合這些內容來解釋,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第一種教授在《般若經》裏是怎麼提到的呢?《般若經》說:大乘修行是極為殊勝的修行,它的一分功德就遠勝於聲聞阿羅漢中根器最勝之舍利弗﹑目犍連累劫修持證空慧所獲得的功德,原因是:菩薩修行是為了量等虛空的有情,而聲聞阿羅漢累劫修持證空慧是為了一己之利而已。這是《般若經》講到大乘教授時所說的意思。

  所以,「傳授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主要是講二諦的教授。若聞思《現觀莊嚴論》的話,世俗諦和勝義諦,二諦是什麼地方談到呢?就在「教授」裏談到。在《廣論》的毗缽舍那也有詳細談到二諦,也是引述《現觀莊嚴論》裏的詞句。

2﹑「傳授所緣境四諦之教授」:大乘修行本身的所緣境就是四諦。因此有關於四諦的建立是在這教授裏作開示的。在廣釋裏,就講的非常詳細,也引述《般若經》的經文,也引述《現觀莊嚴論》的詞句。寺院裏的「現觀班」,當辯論第二教授「四諦」時,要辯好幾月。

  所以,有無倒闡示苦集滅道四諦的教授。四諦*輪是不是教授呢?是教授,可是它不是大乘的教授,它是劣乘的教授。《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裏提到的四諦,才是大乘教授的「所緣境四諦之教授」。

3﹑「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大乘正行之所依是三寶,依于三寶而修行故。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這又稱為「三皈依之教授」。《現觀莊嚴論》的根本頌,藏文只有十八頁而已,可是在寺院裏要學習六年,為什麼要學習六年?例如,「四諦」在《現觀莊嚴論》裏,只有簡單提到「諸諦」而已,諸諦就是二諦﹑四諦,學到這裏時,就要去找注解﹑經文在哪里說到,然後再配合起來學習,因此就很耗費時間,經年累月地,花費很多時間學習。總之,《現觀莊嚴論》只有十八頁,可是在寺院裏的聞思學習就要經過六年。

  例如,《現觀莊嚴論》裏講到「修行及諸諦」,這麼一句的意義,需要把它找出來,那就要找出二諦的經文在哪邊,又要找出它的注解來看,這就變成很多要學習的。所以,辯論時,單是一句「修行」,就要辯論一個月。單就「諸諦」這一句,也要找經文﹑找注解,辯論也要一個月。

「所依三寶」也要辯論一個月;除此,還有很多教授,有些不是非常重要的,就會合並一起辯論。這十種教授中最重要的是前三教授。

  「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三寶是我們的依止處。在《廣論》中士道講到四諦建立,下士道講到三寶建立,毗缽舍那講到二諦建立。所以,《現觀莊嚴論》所說的內容,在《廣論》裏全部都有。

  《現觀莊嚴論》的詞句非常精簡,為什麼《現觀莊嚴論》的詞句會這麼少呢?因為《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一共有十二部,經典裏的所有隱義內容,要用十八頁表達出來,所以用很少﹑很精簡的詞句,不可能用很多詞句來表達,例如,講22種發心時的「如地金月火」這一句就講了四種發心。

  又例如「修行」,在《現觀莊嚴論》裏只有一個字「竹」(藏文)而已。像「大乘修行」這句是至尊法幢寫的,在《現觀莊嚴論》裏只有一個字而已;「修行」,這是闡示二諦,若配合中觀瑜伽行自續派抉擇時,就要看獅子賢的論著,因為獅子賢是中觀瑜伽行自續派的學者,另外還有很多該派的學者,要把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中有關這些內容的論著找出來加以抉擇,並不是完全不加觀察抉擇,就下定論的,如果這樣,那就照著世尊在經典裏怎麼說就怎麼決定即可。

  應該要看經典裏怎麼說的﹑尊者解脫軍怎麼說的﹑聖者解脫軍怎麼說的﹑獅子賢怎麼說的等等,把相關的論著通通集合起來,加以觀察抉擇,互相比較,看看誰講的比較合乎經典的意義﹑何者比較合理,最後,選出最好的第一名來,就在那上面學習,記住內容,在辯論時就可拿出來運用了,不論對方怎麼說都無法動搖,對自己非常肯定,沒人能挑毛病。

  「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主要是講三皈依的建立,在《廣論》下士道時提到。這些正行教授,非常重要,「傳授修行本身體性之教授﹑傳授所緣境四諦之教授﹑傳授所依三寶之教授」這三者非常重要;所以,在寺院裏,辯論到這三教授時,會用比較長的時間探討,並找很多的論著為根據,作參考,花很多時間辯論。至於下面的這些教授,就很快地辯論過去。

  再來,講到精進。

4﹑「傳授無耽著精進之教授」:無耽著,就是無厭惡。

5﹑「傳授完全不疲憊精進之教授」。

6﹑「傳授圓攝完整道精進之教授」。

  所謂「教授」是指大乘佛語(經典),「傳授」是教導的意思。這裏有:無倒闡示無耽著精進之大乘佛語﹑無倒闡示完全不疲憊精進之大乘佛語﹑無倒闡示圓攝完整道精進,三種教授。

  精進是懈怠的對治法,二者是矛盾﹑正相違。懈怠有三種,所以精進也有三種。

  第一種懈怠是「耽著惡事之懈怠」,例如,出家眾喜歡做蓋房子﹑農事﹑從商﹑經營餐廳的話,就是耽著於惡事的懈怠,但如果是在家眾就沒有這問題,那是在家眾的生計。出家眾如果從事這些事,就不會努力于善的修行,就是耽著於惡事之懈怠,為對治此,所以開示「傳授無耽著之精進」。

  「完全不疲憊精進」是「懶惰之懈怠」的對治法。例如說,有的人到寺院去學習,一開始時寄望自己能夠考上格西,所以就很認真地讀書,日以繼夜,拼了一陣子後,發現格西不是一﹑兩天可以得到的,因此他就開始懈怠下來,這就是「懶惰之懈怠」,它的對治就是「無厭惡之精進」。

  另外有「怯懦之懈怠」,自輕或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懈怠,例如,某人對於道﹑造善業﹑解脫﹑遍智﹑佛果有信心,也高興別人作,可是自己卻不做,自覺自己愚笨﹑順緣不具足﹑根器遲鈍,看輕自己的關係,所以雖然是善事,自己卻裹足不前﹑退縮不做,這就是「怯懦之懈怠」。其實,自己已獲得暇滿人身寶,加以努力的話,所欲證得的任何果報都可證得,如果自輕的話,那就是自輕的懈怠,它的對治法是「攝持完整道之精進」。

  在《現觀莊嚴論》裏並沒有直接提到懈怠,只有提到懈怠的對治「精進」,為什麼在這裏提到精進呢?因為要瞭解精進時要配合違逆品來講;學習《現觀莊嚴論》的過程,會引很多其他的論著來一起學,其中有提到精進的就是入行論。

第一「傳授無耽著之精進」是耽著惡事之懈怠的對治。第二「傳授毫不疲憊精進之教授」是懶惰之懈怠的對治。第三「傳授攝持完整道精進之教授」是怯懦或自輕之懈怠的對治。

  要怎麼理解「攝持完整道精進」呢?例如,自己想學習,也知道學習會帶來的好處,卻又裹足不前,那如何把它轉過來呢?就是要想「我是人﹑會思考﹑能解義啊!別人學得會的話,我當然也可以!」提起勇氣﹑心力來,依自己能做到程度努力去做,起好樂心,這就是攝持完整道的精進;相反地,覺得自己學不來,推拖的話,就是懈怠。簡單而言,精進就是對於善事起好樂興趣的心。

問:在「相智」三種特質的「所依殊勝」,其中的「所依」是何義?從藏文的「den」如何分辨其能所的關係?

答:在此「相智」階段說到的「所依」,是指心續中具有相智的補特伽羅,只有聖者佛才具足,所以這裏的所依是指聖者佛。

相智是依於所依處聖者佛,例如,我們心續中有三毒煩惱﹑善根等,這些都需要個依附處「補特伽羅」,凡是心識都必須有個依附處,否則心識無法安住,補特伽羅也必需有依附處,二者是所依能依的關係。聖者佛依于相智,相智依於聖者佛,彼此互有所依能依的關係。

問:在四加行中多次提到「菩薩瑜伽」,能否將「瑜伽」一詞多做說明?

答:「菩薩瑜伽」是菩薩智,菩薩心續中的智。瑜伽是修行的意思,例如,修行人又稱為瑜伽士,例如閉關修行者。「菩薩瑜伽」是菩薩心續中的智攝持的任何善行,就是「任何一位補特伽羅只要有菩薩智的話,所做的任何善行都攝于菩薩瑜伽裏」,菩薩瑜伽和菩薩智是同義。

問:「無間頂加行」除了表示「大乘修道的無間道」,是否可以更直接的說是十地菩薩的無間道?

答:「無間頂加行」本身是「大乘修道的無間道」,「無間頂加行」可以周遍「大乘修道無間道」,可是「大乘修道無間道」不能周遍「無間頂加行」,為什麼?因為「無間頂加行」是第十地菩薩的無間道,它也是菩薩續流最後際的無間道。那為什麼說「大乘修道無間道」不能周遍「無間頂加行」呢?因為像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也有頂加行的無間道,可是它們不是無間頂加行。

不管問這問題的是誰,請你去看《現觀莊嚴論》的第五事,那裏面就有講到「無間頂加行」與「菩薩續流最後際」是同義。

問:大乘發心與菩提心是否同義?

答:這問題問得太,我已經回答過四次以上了,所以不用答就知道了。

問:大乘發心定義中的「rab-to-che-wa」及「nam-zi」是什麼意思?

答:nam-zi」就是意識心王,它的助伴眷屬就是心所,nam pa shepazo sem同義,這在心類學裏已講過了,「lo」﹑「she-ba」﹑「zi-ba」是同義詞。

你問另外一句「rab-to-che-wa」,教材中,對於「大乘世俗發心」的定義為「與自身的助伴-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的欲樂心所-相應而生,並住於大乘道入門之道類所顯的大乘最勝〔第六〕意識心王」,格西解釋「lab-to-che-wa」的意思為「tei-tsham唯彼」﹑「只有那而已」的意思,也就是:多或少都不是,不多也不少﹑「只有那而已」的意思,中文翻譯中,好象不是「所顯的」這意思,好象有「唯獨」的意思。不過一般的「lab-to-che-wa」也有「很殊勝」的意思在。

入大乘之門只有「住於大乘種類」即可。有人質疑,聖者佛證得佛果時,已斷盡一切障礙,盡圓一切功德,心識的作用變得很相似,眼識可以現前了悟空性,身識可以現前見到形色,聖者佛的心識成為這樣。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聖者佛已將所有障礙全都斷盡,盡圓一切功德的關係,心識的作用變得很相似。雖然有眼識﹑耳識的名稱,可是只有眼識就能做一切事﹑耳識也能做一切事。聖者佛心續中的現證無我之智和現證空性之智,有與彼等相應之欲求,緣于圓滿菩提的欲求。這樣會使人質疑那是否就是聖者佛的大乘發心?為了排除這樣質疑,所以才說「特定(唯彼)的大乘主要意識」。用論式來說的話,就是「有法特定,在大乘世俗發心的定義中有說此的必要性嗎?」回答:「為排除聖者佛心續之現證無我智﹑現證空性智是大乘發心故。」

問:請問格西,入密乘道門要有密乘的發心,何謂密乘的發心?

答:密乘的發心就是心中想:「我要依於無上密咒道,以證得圓滿菩提。」如果生起這種無顛倒的心,那生起密咒的發心,在顯教裏也講到發心,在密乘裏也講到發心,不管是哪種發心,都要具足二種欲求,第一欲求利他之心,第二欲求圓滿菩提之心,要有這二種欲求心顯密是相同的,只是密咒道的發心,除了這二種欲求之外,還要生起:我要依無上密咒道,迅速﹑迅速證得圓滿佛果;顯教裏的發心是「我要迅速證得佛果」,密咒道是「我要迅速﹑迅速證得佛果」,如果生起這樣的心,就是生起了密咒發心。講到密咒發心,就要回歸到密續﹑論著作瞭解;如果是顯教發心,就追溯到經論作瞭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