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0:57:53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11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2/13

代表相智的十法已講解完畢;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中第一法「道智支分」可分為五,這也已講解完畢。

請看文,「弟子(道)」。

這是講「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略示的「弟子」是聲聞弟子。《現觀莊嚴論》的詞句「弟子麟喻道」是指「弟子道﹑麟喻道」。「弟子道」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麟喻道」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我們應該要知道,「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就是聲聞道,「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就是獨覺道。

這些道智,在誰的心續中有?在大乘聖者的心續有,聲聞﹑獨覺聖者的心續沒有,這二種道智是「基智」。大乘的聖者為何要生起聲聞﹑獨覺道?因為大乘的聖者必須了知一切道故,為此之故,必須生起聲聞﹑獨覺道,由此而知,無法如眼見色般的了知。

大乘聖者為了知聲聞﹑獨覺道故,必須在心續中生起聲聞﹑獨覺道,以此方式了知聲聞﹑獨覺道,所以大乘聖者心續中聲聞﹑獨覺道,既是「了知聲聞﹑獨覺道之道智」也是「聲聞﹑獨覺道」。

大乘聖者(菩薩聖者)了知聲聞﹑獨覺道的方式,與聲聞﹑獨覺者了知聲聞﹑獨覺道的方式不一樣。菩薩聖者了知聲聞﹑獨覺道的方式,是以j發心﹑k回向﹑l證空性慧攝持,由此三攝持而作了知,目的是為攝受聲聞﹑獨覺種姓者故。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主要是了悟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等,並不了悟空性;在誰的心續中有?在大乘聖者的心續中才有。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其助力是發心﹑回向和證空性慧,修持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攝受聲聞種姓者故。

大乘補特伽羅﹑菩薩的主要所應斷是「執實及其習氣」,然而,「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不能成為「執實及其習氣」的正對治,因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不是「證空性慧」,它只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並不了悟空性,故再怎麼禪修都無法成為「執實及其習氣」的正對治。

因此有人質問:「菩薩不是以斷除執實及其習氣為主嗎?以佛果為主要所應證嗎?為何不只修執實及其習氣的正對治「空性」就好了?為何修持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答:那是有原因的,菩薩是攝受一切有情者,因此也要成辦聲聞之義利,為成辦故,必須隨順聲聞者的意願﹑根器而宣說聲聞法,為能宣說故,自己必須先知道聲聞法,因此為了攝受聲聞種姓者故,而修持了知聲聞道之道智。

請看文,「以發心﹑回向﹑證空性慧三者攝持已,為隨順攝受聲聞種姓所化機故,安住于應了知的現觀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即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定義」。

其中,「回向」亦是「發願」,雖然二者有點差別,一般而言,回向不周遍發願,發願可周遍回向,(回向都是發願,發願不都是回向)。回向必須有善根,自己造了善根後,依此善根而發願:「願此善根成為成佛因﹑利益眾生因﹑教法弘揚因」,但是「發願」並沒有可依據的善根,自己沒有造善根,只是心中想著「希望證得佛果」而已,相較之下,回向好象買賣一樣,一來一往;而發願因為沒有善根當本錢,所以就像乞討般,要求來「佛果」,卻沒有什麼可給過去,就像乞討東西﹑借貸般。

「了知聲聞道的道智」必須以j發心﹑k回向﹑l證空性慧攝持(輔助),目的是為了攝受聲聞種姓者故。

請看文,「了知聲聞道之道智與住于聲聞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同義。

「住于聲聞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就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聲聞道的道智」主要是了悟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它如何「住于聲聞證悟種類」?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是聲聞的主要所應修,大乘者不以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為主修,但為攝受聲聞種姓者應當了知,大乘者的主修是大悲心和空性。聲聞補特伽羅的主修是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等。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也是了悟聲聞補特伽羅的主修,因此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所緣和行相。「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所緣和行相,是聲聞補特伽羅的主修,因此「了知聲聞道之道智」雖在聲聞補特伽羅的心續中沒有,但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中。總之,有法「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應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爾之所緣和行相是聲聞有學位者的主要所應修故。

此和「地道」有些關連。入道者有三類:入聲聞道者﹑入獨覺道者﹑入大乘道者。「大乘者」是佛與菩薩任一者。聲聞的主修是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當然,他們也附帶修很多其他的法門。其實補特伽羅無我已含於四諦中。獨覺的主修除了修持全部聲聞的所應修外,還加修了「二空」。大乘的主修是空性和菩提心。因此不論聲聞﹑獨覺﹑菩薩﹑佛,任何者的心續中只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之慧,即稱之為「住于聲聞證悟種類」者。以此類推。

所以,菩薩聖者心續中的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之智,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因此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佛聖者心續中也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和四諦之智,故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也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是大乘智,是佛智。佛智一定是大乘智。

《二萬頌般若經》即《中品般若經》,經中佛說:「須菩提!諸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菩薩眾應生起一切道,應了知一切道。」從此經文,可以瞭解,菩薩的心續中會生起聲聞﹑獨覺﹑大乘三種道,由生起一切而了知一切道。所以,菩薩的心續中有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三種道,大乘補特伽羅的心續中有三種道。因此上次說聲聞地和聲聞道不是同義。聲聞現觀﹑聲聞智﹑聲聞地只在聲聞種姓者心續中有;但是聲聞道在佛聖者﹑菩薩聖者的心續中也有。雖然一般說「地」與「道」是同義,但「聲聞道」與「聲聞地」並非同義,因為「聲聞道」在大乘聖者﹑佛聖者﹑菩薩聖者的心續中也有故;所以,「聲聞地」不能周遍「聲聞道」,「聲聞道」能夠周遍「聲聞地」,「聲聞道」含蓋的範圍比較大。大乘的地﹑道﹑現觀是同義。「聲聞地」與「聲聞道」不同義;「獨覺地」與「獨覺道」不同義。

簡單而言,菩薩聖者的心續中除了本身之道,還有聲聞﹑獨覺道,但是聲聞﹑獨覺眾的心續中沒有菩薩道。怎會這樣?因為菩薩調伏的物件是三類所化機,所以在其心續中有修持三類所化機之道,必須有能利益三類所化機之道;而聲聞﹑獨覺只成辦自利,所以在心續中不修持菩薩道,只修持各自之道而已,故無三種道。

就像在寺院裏學習,本身的宗派和見解是以中觀為主,但學習時要遍學大小乘的論著;自己是中觀宗,卻附帶學習小乘的見解﹑論著的原因,是可能會有需要為小乘者說法的機會,此時,即可為他們宣說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一位執持著大乘宗派見解的補特伽羅,在學習小乘的見解﹑論著時,意樂必須以菩提心攝持,回向時也要以「為饒益一切有情﹑求證佛果」而回向。小乘者就不是這樣,他們只是學習自己的論著,並不學習大乘論著,因為不承許大乘論著。所以,大乘菩薩遍學一切大小乘論著,小乘聲聞﹑獨覺則不是。

請看文,「其中分二:菩薩聖者心續中之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佛聖者心續中之了知聲聞道之道智。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若予以區分,可分為二種:(1)菩薩聖者心續中之了知聲聞道之道智﹑(2)佛聖者心續中之了知聲聞道之道智。這樣區分是因為:菩薩聖者心續中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與四諦之智故;佛聖者心續中也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與四諦之智故。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界限是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

從上述二種分類看來,見道位菩薩﹑修道位菩薩以及聖者佛,這三類大乘補特伽羅的心續中都有現證補特伽羅無我與四諦之智,即有「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其現證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都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

「弟子」是略示,在此《七十義》沒有引述《現觀莊嚴論》第二事的詞句,但是請看《現觀莊嚴論》第二事,「由諸四聖諦,行相不可得,當知聲聞道,聖聲聞道中,由色等空故,空無別為暖,由彼無所得,許為至頂位,忍位於色等,破住常等理,依於十地等,由廣說無住,即名第一法,由佛以現智,不見諸法故。」這是廣說。

「由諸四聖諦」,表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必須了悟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其中包括補特伽羅無我﹑無常等。因此在廣說中提到「由諸四聖諦」。

到此「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已講解完畢。

請看文,「雲:麟喻道」。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全部都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只在「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上略為添增。因為聲聞的全部主修,獨覺也全部要修,所以「安住于聲聞的證悟種類」也是「安住於獨覺的證悟種類」,因此「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也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是在「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添加了「現證二空智」。菩薩聖者﹑佛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智」就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被「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周遍,但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不被「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周遍,有法佛聖者﹑菩薩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智」故。

請看文,「由三種特色攝持,為隨順攝受獨覺種姓所化機故,住于應知現觀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彼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的定義。

「了知獨覺道之道智」與「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只差在所攝受的所化機不同。三種特色是發心﹑回向﹑證空慧。加行禪修時以發心為主,正行時以證空性慧為主,結行時以回向為主。《金鬘疏》中說:「加行時發心,正行時證空慧,結行時回向。」

請看文,「彼和獨覺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同義。

「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和「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一樣,獨覺的主修除了補特伽羅無我﹑四諦之外,還添加「二空」。了悟四諦和二空之智,不論在誰的心續中有,都成為「住於獨覺證悟種類」,所以,「住于聲聞證悟種類」都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但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不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因為現證二空之智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不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因此,菩薩聖者和佛聖者修持四諦,是為了攝受聲聞﹑獨覺種姓者;但是修持二空,是為了攝受獨覺種姓者,不是聲聞種姓者,因為聲聞種姓者不修二空,因此修持二空,對聲聞種姓者無益處,但對獨覺種姓者有益處。

請看文,「其中分二:菩薩聖者心續中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佛聖者心續中了知獨覺道之道智。界限: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和「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很相似,差別只在「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添加二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能周遍「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其能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四諦﹑二空。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是「住于聲聞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二者合起來,則是「住於小乘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住於小乘證悟種類」,既是聲聞道﹑也是獨覺道。

剛才提到《現觀莊嚴論》的:「由諸四聖諦,行相不可得,當知聲聞道,聖聲聞道中,由色等空故,空無別為暖,由彼無所得,許為至頂位,忍位於色等,破住常等理,依於十地等,由廣說無住,即名第一法,由佛以現智,不見諸法故。」到此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根本頌。

接著「自覺自證故,亦不依他教,是故當宣說,麟喻智甚深。若誰于何義,欲聞如何說,於彼彼彼義,無聲如是現。遠所取分別,未離能取故,當知由所依,攝為麟喻道。開闡假法性,無違相為暖,頂由達色等,無滅等所顯。忍由內空等,不執色等故,色等無生等,相為第一法。」到此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現觀莊嚴論》的詞句,從「由諦與諦上」起是見道。

在《七十義》中並沒有引述這些《現觀莊嚴論》的詞句,因為會變得很多﹑很龐大,當中有很多分類,例如「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的根本頌中,有闡示其體性﹑因﹑果等的。例如「因」有四:暖﹑頂﹑忍﹑世第一法,如果全引述出來,會變得很龐大,所以在《七十義》中沒有提到。這個部分非常複雜,所以沒有引述,但其他者則有引述。

界限: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與「了知聲聞道之道智」相同。

代表道智的十一法已講解完畢三法,接下來開始講第四法「大乘見道」。

前面已講了「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接著是「了知大乘道之道智」,對此解說時都會很詳細解釋,其中有:大乘見道﹑大乘修道。大乘修道作用之外,又分五種修道:勝解修道﹑回向修道﹑隨喜修道﹑正行修道﹑清淨修道。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中,有五法是修道。

請看文,「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

修持大乘見道,將得此世及此世之外其他生世的解脫﹑遍智等大勝利。

請看文,「自心具有之補特伽羅,其心續中現證空慧攝持之大乘諦現觀,彼乃大乘見道定義。

「諦現觀」是見道,「大乘諦現觀」是大乘見道,大乘諦現觀須要什麼輔助呢?須要本身心續具有之補特伽羅心中的證空性慧。有證空性慧攝持之大乘諦現觀,就是大乘見道。

一般而言,道智不一定要現證空性,可是道智必須被證空慧攝持,現證空性慧不被道智周遍,道智的輔助一定要證空慧;同樣,大乘見道不周遍(不都是)證空慧,但大乘見道的輔助一定要證空慧;所以,「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大乘見道」三者都須要證空慧,都須要具足:發心﹑回向﹑證空慧等助力。所以也可以說,「本身心續具有之補特伽羅心中的發心﹑回向﹑證空慧攝持之大乘諦現觀,即稱為大乘見道。」

若是道智不須現證空性,但是道智必須以證空慧攝持;大乘見道不都是證空慧,大乘見道必須以證空慧攝持(輔助)。同樣,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也必須以證空慧攝持(輔助),也必須具足發心﹑回向﹑證空慧等助力。

「道智」與「現證空性慧」二者有四句關係(四句料揀):

(1)不是「道智」,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資糧道﹑大乘加行道者﹑聲聞﹑獨覺﹑特殊的未入道者。因為道智在大乘聖者心續中才有。(2)是「道智」,不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見道者﹑修道者,其心續中的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皈依﹑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靜慮可有現證空性慧,故不含在此。(3)是「道智」,也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見道的無間道﹑解脫道,大乘聖者心續之現證空性慧。(4)不是「道智」,也不是「現證空性慧」者,如瓶﹑柱等。

「道智」與「基智」二者也有四句關係(四句料揀):

(1)不是「道智」,是「基智」者,如獨覺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之智,聲聞聖者心續中的現證補特伽羅無我﹑四諦十六行相之智。(2)是「道智」,不是「基智」者,如大乘聖者心續中的證空慧﹑菩提心﹑大悲心﹑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3)是「道智」,也是「基智」者,如大乘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補特伽羅無我﹑四諦十六行相之智,因為大乘聖者智是道智,住於小乘證悟種類故是基智。(4)不是「道智」,也不是「基智」者,如瓶﹑柱等。

同樣的,「基智」與「相智」二者也有四句關係(四句料揀),但是「相智」與「道智」二者只有三句,因為沒有:「是相智,而不是道智」者。

請看文,「其中分三:大乘見道根本智﹑大乘見道後得智﹑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大乘見道」分為三種:j「大乘見道根本智」,根本定時主要是積聚智慧資糧。k「大乘見道後得智」,後得時主要是積聚福德資糧。l「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既非大乘見道根本定﹑也非後得位。

所應斷分為:遍計和俱生。見道的時間很短,是因為見道的責任是斷除遍計,遍計比較容易斷除,所以比較快速,時間比較短;而修道比較長,因為修道的責任是斷除俱生,俱生極難斷除,所以,須要長久的時間,從初地到十地之間都是修道。

「根本智」是入根本定之智。大乘根本智主要禪修空性,但也有禪修補特伽羅無我﹑二空者,但主要禪修空性。入空性根本定時,只是空性現行,此時之智稱為根本智。當補特伽羅入空性根本定,空性現行時,其心續中雖然仍有大悲心﹑菩提心等福德資糧類的心識,但是處在隨眠狀態(潛伏狀態),因此,此時這位入根本定者心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等,既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後得智,而是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大乘見道者為何要進入空性根本定?究竟需要是為證得佛果;暫時需要是為斷除阻礙證得佛果的遍計執實及其種子。證得佛果前必須先斷除遍計執實,所以為了斷除遍計執實及其種子,進入空性根本定,在根本定中正對治(違害)遍計執實,並加以斷除,斷除遍計執實後,暫時的工作告一段落,因此出定,處於後得位。出定在後得位元的目的,是為斷除俱生執實;要斷除俱生執實,必須入于空性根本定;再入根本定前,必須先積聚廣大福德資糧,若無廣大福德資糧,空性根本定無法有力地斷除俱生執實,因此才要出定。

出定的目的是為積聚福德資糧,因此後得位時,以身﹑語﹑意三門積聚福德資糧,以身門頂禮﹑供養﹑獻曼達等,以語門念頌皈依﹑持咒﹑讚頌﹑課誦等,可是,菩薩聖者積聚福德資糧並不以身﹑語為主,而是以意為主,修持大悲心和菩提心,當然也修持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以此等莊嚴﹑協助大悲心和菩提心。這時菩薩聖者的心續中是大悲心和菩提心﹑施捨心﹑持戒﹑忍辱﹑精進等現行,這些即是為後得智。于後得位時,強力修持大悲心和菩提心﹑施捨心﹑持戒﹑忍辱﹑精進等時,先前的證空慧則處在隨眠狀態而不現行,因此大悲心和菩提心現行時的大乘見道者其心續中的證空慧,既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後得智,而是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當大悲心﹑菩提心﹑佈施﹑持戒等福德資糧現行時,證空慧等智慧資糧無法現行,處於隨眠狀態;同樣的,當證空慧等智慧資糧現行時,大悲心﹑菩提心﹑佈施﹑持戒等福德資糧也是無法現行,處於隨眠狀態;乃至未成佛之前,即使十地菩薩也是如此;成佛之後,福德﹑智慧資糧可同時現行,菩提心和證空慧可同時現行。

福德資糧主要是色身的因,智慧資糧主要是法身的因,在有學道時,必須福德﹑智慧二種資糧雙修,未來成佛時將同時成辦二身。

總而言之,大乘見道根本智或後得智現行之時,那些不現行﹑處於隨眠狀態的大乘見道,即稱為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請看文,「界限:唯大乘見道。

界限唯安立在大乘見道而已。

《現觀莊嚴論》雲:「由諦與諦上,忍智四剎那,說此道相智,見道具功德,真如與諸智,無互能所依,故不許差別,廣大無能量,無量無二邊,住彼於色等,執為佛自性,無取無舍等,慈等及空性,證得佛陀性,遍攝諸淨法,除遣諸苦病,滅除涅槃執,諸佛守護等,不殺害生等,一切相智理,自住立有情,所修佈施等,回向大菩提,是道智剎那。」,到此是「大乘見道」的廣說。

「遍息敬一切」起,是大乘修道。

請看文,「雲:作用」。

首先「大乘修道作用」,即修持大乘修道的一切勝利﹑利益,都是「作用」(利益)。大乘修道作用未必是實事(物),例如:由修持大乘修道之力獲得的「滅諦」。此中分為六。

請看文,「以成為本身能得方便之大乘修道修持力,獲得的勝利(利益),即大乘修道作用之定義。

第一剎那證得修道,第二剎那起的所有功德都是「大乘修道作用」,也就是大乘修道勝利,佛心續的一切功德都是修持大乘修道的勝利(利益)。

請看文,「其中分六:心自在之寂靜﹑恭敬一切眾生﹑戰勝煩惱﹑永不受苦害﹑具成就菩提之能力﹑修道菩薩身依所在處成為供養處。

(1)菩薩修持修道,完全止息自利之思,只思利他,(2)恭敬一切眾生,(3)戰勝煩惱,(4)完全不受苦逼害,(5)具有成就菩提的能力,(6)修道位菩薩的身依所在處皆成為供養。

修道位菩薩已遍息自利心,只思利他,因此恭敬自己以外的一切有情。修道位菩薩的證量已經非常高,超越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多數有情的證量雖然低於他,即使如此,他依然恭敬一切有情,不會自恃高證量而不恭敬其餘有情,因為他已完全止息自利心了,一旦心中唯有利他心,自然會恭敬一切有情。

止息自利心,恭敬一切有情,依之將能戰勝煩惱;若心唯思自利,自然會生起補特伽羅我執,補特伽羅我執是煩惱根本;若已止息自利,心得自在,依之將能戰勝煩惱,煩惱將如僕人,受到控制。

菩薩比較強,還是煩惱比較強?菩薩比較強,菩薩嬴過煩惱。我們就不是了,是煩惱嬴過我們,煩惱如僕人般地驅使我們;但是菩薩聖者已戰勝煩惱,能驅使煩惱,不受控於煩惱之下。

菩薩聖者可在剎那間斷除一切煩惱,但未斷除而將之留下,因為有幫助。菩薩聖者是以斷除所知障為主,聲聞﹑獨覺阿羅漢雖已斷除煩惱障,但是自利﹑他利都未達究竟,仍須進入大乘,所以菩薩不刻意斷除煩惱,而將煩惱擱置一旁,以斷除所知障為主,只要斷除所知障,煩惱障即自然隨之滅除。初地菩薩雖能如聲聞﹑獨覺阿羅漢般斷除一切煩惱,但是沒有必要那樣作。

菩薩聖者已不被煩惱傷害,因此以所知障為主要所應斷,以圓滿菩提為主要所應證,因而修持菩提心﹑空性;對他而言,煩惱已不起眼了,可輕而易舉斷除煩惱,就像玩遊戲般,所以菩薩不會刻意斷除煩惱。但對我們而言,經常被煩惱逼害,因此現在必須與煩惱戰鬥。一位以佛果為主要所應證﹑以所知障為主要所應斷﹑現證空性的補特伽羅,煩惱對他已無法起絲毫作用,因此根本沒有必要將之斷除;但是我們必須盡全力與煩惱戰鬥,我們心續中的煩惱與菩薩聖者心續中的煩惱不一樣,菩薩聖者心續中的煩惱,就像被咒﹑藥破壞的毒藥般,毒藥雖然還在肚子裏,但已無傷害的能力。

菩薩聖者已戰勝煩惱,永遠不被苦逼害,所以有人說:「菩薩聖者佈施身軀,不足為奇,因為他已無吝嗇心,若施捨外在物品,無何痛苦,但是資糧道﹑加行道的凡夫菩薩,佈施身軀,才是稀奇,因為他的身軀仍是苦蘊,還有痛苦。

「具有成就菩提的能力」,修持修道將有成就菩提的能力。

「修道位菩薩的身依所在處將成為供養處」,修道位菩薩不論在何處修行,圓寂後,該處將成為供養處,例如菩提迦耶(金剛座),佛在菩提迦耶修持修道,成佛﹑圓寂後,該處即成為供養處,又如鹿野苑﹑南印度的八十四成就者修行處,至今也都成為供養處﹑勝地。我們去朝拜聖地,可得到加持,因為這些地方是聖者修行閉關之處,經聖者的加持,該地就成為供養處。我們去朝聖時,雖未見到閉關修行的補特伽羅,但一定可以得到聖地的加持。這是至尊彌勒說的,也是《現觀莊嚴論》的密意,《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密意,絕對可信,不是編造出來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