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21:39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 1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2007/11/08

今天開始講【七十義】。七十義是根據佛經密意而作解說的,所以我們也稍微介紹一下七十義。佛講了經及咒許多法,總結起來,講了八萬四千法蘊,至於密咒法,並不是聚集很多徒眾,對大眾宣說的,而是對少數心續已成熟﹑利根的﹑有緣的徒眾,以秘密方式宣說的。

  七十義只有顯教的部份而已。顯教的法,佛也有很多是對少數徒眾宣說的,至於聚集很多徒眾而宣說的法,就是我們所知的三*輪。三*輪中的第一*輪,是佛在鹿野苑宣說的,內容是四諦,故稱四諦*輪。第二*輪是佛在靈鷲山宣說的,內容是空性的般若經藏。

  般若經藏,主要指廣中略三般若經,廣品般若經是十萬頌(大品般若經);中品般若經是二萬五千頌(中品般若經);略品般若經是八千頌(小品般若經)。將廣中略三般若經的內容約攝起來,就是心經。一般而言,所有闡示空性的經典,均含攝在第二*輪中。

  第三*輪是佛在廣嚴城宣說的,第三*輪又稱為善抉擇*輪,其事例如:解深密經。

  第一*輪,主要是為:以五賢徒為主的毗婆沙宗、經部宗等的所化機而宣說的,是依據他們的意願而宣說的,並非是佛的究竟密意。最後*輪的解深密經是唯識宗的不共經典,主要所化機只有唯識宗,佛只依據他們的意願而宣說,故亦非是佛的究竟密意。

  那麼佛的究竟密意是什麼?是在靈鷲山宣說的第二*般若經,其對象主要是以中觀宗為主,尤其是中觀應成派。所以可以說,第二*輪的廣中略三般若經才是佛的究意密意,而主要來聽聞、思惟、修持的,是中觀宗的所化機;至於廣中略三般若經詮說的內容是一樣的,但由詮說的方式可分為二,一﹑直示直接闡示出來的內容;二﹑隱示間接闡示出來的內容。

  廣中略三般若經直示什麼內容呢?直示的內容只說空性而已,一切諸法無諦實成立﹑不由自己方面成立﹑無自性成立,在直示的內容中,只談到空性而己。直示的內容只有空性的次第,之後,在印度解釋空性次第的主要以龍樹菩薩、提婆論師、佛護、月稱、寂天菩薩等五位為主。

  現在我們要講的七十義,並不是直示空性,而是隱示的內容。隱示與間接闡示是同樣的意思。廣中略三般若經隱示的內容是八事七十義,所以廣中略三般若經間接闡示了全部的八事七十義。當彌勒菩薩解釋廣中略三般若經時,因為直示的內容,龍樹菩薩已作解釋,所以只清楚明瞭的解釋了隱示的內容八事七十義,也因此寫了【現觀莊嚴論】。

  之後,追隨彌勒菩薩的有:無著菩薩、世親菩薩、聖解脫軍、尊者解脫軍以及獅子賢論師,他們也將隱示的次第清楚地作了解說。所以,廣中略三般若經間接闡示的內容稱為隱義現觀次第。「隱」指不直接明講,間接表達。現觀次第闡示的內容是八事七十義,故稱為隱義現觀次第。廣中略三般若經中的隱義現觀次第約攝起有八事,展開有七十義。

  【現觀莊嚴論】所詮的隱義現觀內容有八事,所以能詮的章節也有八章,一章詮釋一事。

  【現觀莊嚴論】的八事七十義,應加以瞭解!在寺院裏,八事七十義一定要背起來,因為如果不背起來,就無法辯論;寺院裏除了讀書外沒有其他的事,如果不將八事七十義背起來的話,是不可以的,例如,上課時,多數人已背熟了八事七十義,當老師講課時是依所背的教導,學生也配合所背的聆聽,如果沒有背起來,將會吃虧,但我們的情形與他們不同,所以沒有背下來,照著書本來會比較好。(譯者問格西,我們沒有背可以嗎?格西說,你們根本沒有時間背。眾人大笑)在寺院裏要背的書非常多,但最基本的八事七十義,一定要背起來,例如到辯經場辯論時,是不帶任何書本的,如果沒有背起來的話,將會大吃虧。

  「八事」可攝為三段:三智﹑四加行﹑果位法身。三智是相智、道智、基智。四加行為相圓滿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果位法身,與佛是同義詞。

  八事的基智,聲聞有、緣覺有、大乘也有,三道都有。除了八事的基智外,其餘的只有大乘才有。七十義的分類中,三智可分為三十個行相,相智有十相,道智有十一相,基智有九相,共三十相。此三十行相,是所應取的對境;四加行是能取者。四加行依于所修三智的三十個行相,將獲得果位法身。

  八事中,首先說第一事「相智」。開始就講相智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若瞭解相智的功德、利益,【現觀莊嚴論】的特別所化機見到果位相智的功德、利益時,為獲得相智故,將對修道生起極大好樂心;如商人,若先想生意帶來的利潤時,將生起欲趨入這門生意的好樂心;農夫也是,若先想農事將得的莊稼時,也會激起從事播種的好樂心。

  首先,先說八事,然後廣說七十義。八事並不困難,但後面的七十義比較難。現在就依著論著來解說。

  梵文:「南無咕嚕曼殊廓喀雅」,「南無」指:頂禮。「咕嚕」指:上師。「曼殊廓喀」指:文殊菩薩;「雅」指:向著﹑對著。整句意思是:頂禮上師文殊尊。

  這一部論的作者是沙拉傑尊巴,又稱沙拉法幢尊者,是西藏人,他也是沙拉寺教科書的作者,他是以藏文寫論著,但為何在論首以梵文開頭呢?最主要是為使瞭解該論的根源可追溯至印度梵文論典故。

  「此中闡述【現觀莊嚴論】內容八事七十義」。

  在此所說的內容是【現觀莊嚴論】所詮的內容。【現觀莊嚴論】間接闡示廣中略三般若經的內容,其內容,攝為八事,展為七十義。

「首先,如雲: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先引述【現觀莊嚴論】的詞句,此句是彌勒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指廣中略三般若經。般若經的密意攝為八事,我將正式作宣說,這是彌勒菩薩所立的誓言。

  前說:「般若波羅蜜多的意義,攝為八事,故以八事作宣說」,於此有人質疑:般若波羅蜜多不應由八事門作宣說,若是,般若波羅蜜多又是什麼?因有此類質疑,故先講述「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可分為「安立的般若波羅蜜多」以及「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有眾分類。廣中略三般若經、心經,也稱為般若波羅蜜多,這只是取名安立為般若波羅蜜多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只有相智而已,相智與般若波羅蜜多是同義詞;凡是相智,皆為般若波羅蜜多所周遍;凡是般若波羅蜜多,皆為相智所周遍。至於,廣中略三般若經,並非相智,是佛語(佛經),故只是取名為般若波羅蜜多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以三特點而殊勝之究竟智,彼乃般若波羅蜜多定義」

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呢?「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其中提及「般若波羅蜜多」,上師沙拉傑尊巴說:「以三特點而殊勝之究竟智,彼乃般若波羅蜜多定義」。言:「究竟智」指具足三特點,密意達究竟、二資達究竟之智,這樣的智,只有相智而已。

  「以三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定義,也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必須是「以三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或者,若是「以三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必須是般若波羅蜜多。既已立定義,彼此必須相互「是」。

  「彼與果般若波羅蜜多同義

  般若波羅蜜多與果般若波羅蜜多同義。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聖者心相續之智等是同義詞,名字不同而已,意義一模一樣(同義異名)。

  在此,應先知該論是依何宗派而說的,中觀自續派分為:經部行中觀自續派﹑瑜伽行中觀自續派,兩派當中,此是依據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主張而說。應先知道的原因是:在印度,【現觀莊嚴論】的注釋,著稱的一共有二十一部。其中,詞少、義明、易解﹑最佳注釋,就是【明義疏】。【明義疏】是獅子賢論師所寫的。獅子賢論師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者,因此,解釋【現觀莊嚴論】密意時既須配合【明義疏】而說,在此,我們講解【現觀莊嚴論】密意當然也依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見解而述。

  剛才說「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相智﹑智慧法身﹑佛聖者心相續之智等五者同義」,是根據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主張而說的,應成派的主張則不同。

  「以三特點而殊勝之究竟智,是般若波羅蜜多之定義」,此中的「究竟」,可以理解為:二資已達究竟﹑道的修持已達究竟。

  「有法相智,具三特點:

  「三特點」如何安立?有法相智,也可說:有法般若波羅蜜多﹑有法果般若波羅蜜多﹑有法智慧法身﹑有法佛聖者心相續之智,不論使用何者都是同義。總之,相智具有三種特點﹑般若波羅蜜多具有三種特點﹑果般若波羅蜜多具有三種特點﹑智慧法身具有三種特點等。在此,雖舉「有法相智」,但並不一定只可舉此有法,也可舉「有法般若波羅蜜多」。

  第一個特點﹑「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

  不論是「相智」或「般若波羅蜜多」或前說的同義詞,自心相續中具有之補特伽羅,只有佛聖者而已,唯佛聖者心續中才有,除佛聖者外,其餘補特伽羅心續中皆無。從「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這句話可知,心相續中有相智的補特伽羅,一定只有佛而已;由此可知,心續中有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法身的補特伽羅,一定只有佛而已。

  第二個特點﹑「體性殊勝:是無二智。

  「無二」指:無常斷二邊。例如,相智若執對境為諦實成立,則墮入常邊;如果執對境完全無,則墮入斷邊。相智雖執對境為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因此遠離常斷二邊,故稱無二智,義指:「不墮常邊﹑不墮斷邊,脫離常邊﹑脫離斷邊」之智。

  所謂「無二智」,中觀宗與唯識宗的解釋並不相同,對此,中觀宗主張:不論任何法,只要執其諦實成立,即墮入常邊﹑有邊﹑或增益邊;又若於任何法,執其名言上完全無,即墮入斷邊﹑無邊﹑或損減邊。實際上,諸法雖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故相智能見諸法雖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既見諸法無諦實成立,故離常邊。既見諸法名言上有,故離斷邊;成為離二邊之無二智。

  第三個特點﹑「離所破殊勝:是諦實空,如幻化故。

  有人質疑:若說相智本身瞭解對境時,是了知對境「雖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故被稱為離常斷二邊之無二智的話,那麼,相智本身是諦實成立呢?還是如何?相智本身也是離所應破「諦實成立」,尤其是,空掉所應破「諦實成立」,如幻化般。相智本身瞭解對境時,了知對境雖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故,由體性殊勝而稱「無二智」;由離所應破而說「諦實空,如幻化。」

  「由言詮類門,分四:

  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可是卻有很多取名為般若波羅蜜多的,因此,般若波羅蜜多由言詮門區分(這不是真正的區分,只稱其名而已),可分為四,雖說可分為四種,但實際上,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只有相智。這四者是:

1﹑「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指空性,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2﹑「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指廣中略三般若經,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3﹑「道般若波羅蜜多」:指菩薩心續之智,也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4﹑「果般若波羅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除了果般若波羅蜜多之外,其餘三者都是「安立的」般若波羅蜜多。

「初者﹑如空性。」自性般若波羅蜜多與空性是一模一樣的。

「次者﹑如廣中略三般若經。」不僅此,如心經等凡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都可立為經教般若波羅蜜多。

「第三﹑如菩薩智。」道般若波羅蜜多與菩薩智是同義。

「第四﹑如相智。」先前已說,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相智﹑智慧法身等四者同義。因此,果般若波羅蜜多的事例,如相智。

  有人質疑: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既然只有相智的話,那麼,般若波羅蜜多又為何分為四?而與般若波羅蜜多同義的相智﹑果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法身又為何不分為「真正的」和「安立的」呢?

  有如此區分的理由,因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是空性的名稱。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闡示空性者之語(佛語),是廣中略三般若經﹑心經﹑如來藏經等,凡是所詮內容是對境空性的大乘經典都是。道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智。果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或指智慧法身。

  對此四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事例先善加瞭解,後將說明其因。

  凡是修持大乘法的補特伽羅,都應追求果般若波羅蜜多(相智),為能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故,首先應於經教般若波羅蜜多作聞思修,但不應以此為滿足,應更進一步地,瞭解經教般若波羅蜜多詮釋的內容「空性」即自性般若波羅蜜多。

  追求果般若波羅蜜多者,透過聞思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只瞭解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空性,是不夠的,更應在的心中生起道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智,此若不生起,是無法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的。

  所以,追求果般若波羅蜜多的大乘所化機,先聞思經教般若波羅蜜多,之後,瞭解其內容,依所瞭解的自性般若波羅蜜多作為所緣,於心中生起道般若波羅蜜多而修持的話,可以嗎?可以!次第無錯謬,必然可得果般若波羅蜜多。

  道般若波羅蜜多是下從資糧道菩薩心續之智,上至十地菩薩心續之智之間。全部的菩薩智都攝於道般若波羅蜜多。若緣於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空性」之道而修的話,必定可以成佛,成佛就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

  就此修行次第而言,此四者都與般若波羅蜜多有關聯,因此,取名為般若波羅蜜多。

  為了成辦果般若波羅蜜多故,首先應聞思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瞭解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的內容自性般若波羅蜜多,之後,緣此自性般若波羅蜜多者,在心續中生起道般若波羅蜜多,依次第而修,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果般若波羅蜜多。上述次第若不具足,終不能成佛,過去諸佛未曾如此成佛,將來也是。

  僅修奢摩他為例,也須要先修前行(奢摩他的因)九住心、五過失的對治法八斷行,才有可能成就奢摩他;前行若不具足,只有閉目端坐在那裏,是不可能成就奢摩他;雖然偶而心入細品沉沒中,也有住分,但若未修九住心、五過失的對治法八斷行,則絕不可能成就奢摩他的。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蓮花戒論師在【修次三篇】中,都曾肯定明確這一點。

  要修持奢摩他,必須先瞭解九住心﹑五過失的對治法八斷行,不瞭解怎能修!故能瞭解故,應為先聞思闡述該內容的論著,不作聞思,絕對不會瞭解的。因此,雖僅修奢摩他,亦須先作聞思,這點非常重要。

  僅僅修持與外道共通的奢摩他,先作聞思,是如此重要的話,更何況想要修持不共的果般若波羅蜜多,先作聞思,更是重要了。

  這部論在開始對八事七十義有詳細解說,比較容易瞭解,但到後面時,並沒有詳細解說,因此會比較難懂。首先,我們應對這些名相﹑意義和同義詞,先作粗略瞭解,若不,講到後面時,可能搞混。

  所以,今天我們應先知道j「八事」的名稱,雖然日後會提到,但先瞭解會比較好;接著,應知道k般若波羅蜜多的意義﹑l般若波羅蜜多的三個特點﹑m般若波羅蜜多由言詮門所分的四類﹑n論中只說般若波羅蜜多與果般若波羅蜜多是同義,但也與相智﹑智慧法身﹑佛聖者心續之智是同義詞。這些都應先瞭解,否則到後面時會有搞混的危險性。

  前面已說般若波羅蜜多與果般若波羅蜜多同義,果般若波羅蜜多是指佛聖者心續之智,所以,「佛聖者心續之智」之外沒有另外的果般若波羅蜜多或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的定義,安立為「以三特點而殊勝之究竟智」而安立果般若波羅蜜多的定義,是以四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這兩者,實際上是一模一樣,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定義中的第二個特點「體性殊勝」可分為二,因此成為四個特點。

「以四特點而殊勝的究竟智,彼乃果般若波羅蜜多之定義」

1.「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這點與前相同

2.「體性殊勝:是智。」

前面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殊勝」是無二智,在此,將「無二」配合此處的體性殊勝;「智」配合此處的「行相殊勝」。雖分為二,其實是一樣。

3.「行相殊勝:是無二。」

果般若波羅蜜多的體性是什麼呢?是「智」。果般若波羅蜜多現出什麼行相呢?現出「無常斷邊」﹑「離常斷邊」的行相。

4.「離所破殊勝:諦實空,如幻化。」

果般若波羅蜜多本身現出對境相時,是現為無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因此才稱為相智的話,那麼,果般若波羅蜜多本身是什麼呢?祂是諦實成立呢?還是無諦實成立呢?祂本身也是「離所破,諦實空,如幻化」,這點也與前面相同。

  接著講「界限」,前已說了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教般若波羅蜜多﹑道般若波羅蜜多﹑果般若波羅蜜多,那些是到哪里之間有呢?下將解說到哪里之間有。

「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在一切法上有。」

自性般若波羅蜜多是指空性,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所以,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是一切法上皆有。就如任何的法都只是名言上有,全都是無諦實成立的,該法既是無諦實成立的,所以在該法上可安立空性,比如,瓶子無諦實成立,就安立為瓶子上的空性;柱子無諦實成立,就是安立為柱上的空性;同樣,果般若波羅蜜多無諦實成立,就安立為果般若波羅蜜多上的空性;所以任何的法本身無諦實成立,就安立其本身上的空性;既然,一切諸法都是無諦實成立,一切諸法上都可安立空性的話,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則在一切法上有。

「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從未入道至佛地之間有。」

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闡示空性的大乘經典,界限是下從未入道上至佛地之間有,既然如此,佛地有經教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心相續中也有,聲聞﹑獨覺﹑甚至未入道的補特伽羅心續中也都有,因為佛親口宣說空性,這位闡示空性者是佛故,因此才說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在佛地有;而一位未入道的補特伽羅佛被佛加持後,不由自主地說出空性之聲(言詞)故,未入道的補特伽羅心續中亦有經教般若波羅蜜多。雖然佛也加持我們,但我們的信心﹑條件不夠,所以加持不能入。

比如,心經是經教般若波羅蜜多,是最殊勝的經典。在心經中,佛加持觀世音和舍利弗兩位,他們得到加持後,舍利弗提問,觀世音回答。雖然這些是他們兩位之語,並不是佛親口說的,真正的佛語是在他們兩位的問答之後,佛出了定,對他們問答心生歡喜,而贊許道:「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這才是所以佛親口說的,心經中除了這句話之外,都不是佛親口說的,但我們依然可稱之是佛經。舍利弗是已入道的聲聞補特伽羅,所以,經教般若波羅蜜多無論是未入道者﹑聲聞﹑獨覺﹑菩薩﹑佛的心續中都有。

「道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至續流最後際之間有。」

  道般若波羅蜜多與菩薩智同義。下從資糧道,上至十地智之間,全部都攝於道般若波羅蜜多中。因此,道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至有情心續續流的最後邊際之間,也就是到十地菩薩心續續流的最後邊際,下一剎那即達佛地,所以佛地沒有道般若波羅蜜多。有情發心後,證得大乘資糧道時,該補特伽羅即成為菩薩,他心中的智就是菩薩智;道般若波羅蜜多是下從此階段開始,經加行道﹑見道﹑修道,到達有情心續續流的最後邊際之間有。再往前跨一步的話,道般若波羅蜜多就結束了,開始果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續流最後邊際」是指有情心續續流的最後邊際,再往前就抵達佛地,是十地的最後階段。道般若波羅蜜多的結束與證得果般若波羅蜜多兩者是同時。

「果般若波羅蜜多的界限:唯佛地有。」

果般若波羅蜜多指相智,唯佛地有,先前講到果般若波羅蜜多定義時,提到「所依殊勝,唯佛聖者心續中有」,從這裏就可瞭解了。

  到此為止,解釋了「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這句中的「般若波羅蜜多」;「以八事正說」下一堂講解。

  彌勒菩薩只講了「般若波羅蜜多」這麼一句話而已,但解釋時,像今天的解釋是最短的,詳細解釋的話非常的多,在寺院裏,單就「般若波羅蜜多」的辯論,就要一個月,辯論的題材約有十六頁之多。

  問:剛才格西拉提到「果般若波羅蜜多」有幾個同義詞,其中有一同義詞翻譯為「法身」,因為「法身」有四種,這樣的翻譯好象不太恰當,是不是?

  翻譯答:是應該譯為「智慧法身」,在此更正。

  問:般若波羅蜜多有三個特點,其中之一的體性殊勝是無二的聖智,有的書將此「無二」解釋成「能所異質」,而格西拉的解釋是「離常斷二邊」,這二者有何不同?

  答:體性殊勝是指現出離常斷二邊行相的智。雖然毗婆沙宗、經部宗承許「所作和對境質異」,唯識宗和瑜伽行中觀自續派承許「所作和對境質一」,但不能說能作者和所作是質異,比如「有法相智,應是現出離常斷二邊相之智,是佛心續中的智故。」離常斷二邊是相智的對境,現出該對境之智,是相智之體性。離常斷二邊,是相智的行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