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0:59:43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七十義10

講授:洛桑卻佩格西翻譯:法炬法師 2007/12/08

第九義「資糧」中的(13)福德資糧正行,凡是見道者及修道者心續的福德資糧,就是福德資糧正行。

(14)「道資糧正行」,先前說了很多資糧正行,全都含在「道資糧正行」裏,從加行道世第一法大品至續流最後際之間的道,全部都是「道資糧正行」,其中有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

(15)「陀羅尼資糧正行」的陀羅尼是「心識」,了知對境,不忘記。聲聞﹑獨覺阿羅漢也有陀羅尼,可是沒有陀羅尼資糧正行。菩薩加行道世第一法以上才有「陀羅尼資糧正行」,例如佛在世說法時,有些阿羅漢弟子已得圓滿陀羅尼,對於佛所說的法絕不會忘記,之後,五﹑六百位元阿羅漢集合起來,回憶佛說過的法,集結成經典。「陀羅尼」就像現代的電腦,不管放進什麼,它都能無誤的記住。當發願不忘失時,是發願獲得不忘陀羅尼。

佛宣說八萬四千法蘊,將其攝集起來,可分為甘珠爾和丹珠爾,就是經藏和論藏。將八萬四千法蘊寫成經典,可能會有上千部之多。佛是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佛,八十歲圓寂,佛大約每十五年轉一次*輪,在四十五年間共轉了三次*輪,佛說的話只有法而已,不像我們會講綺語,在佛身邊的眷屬眾阿羅漢們,用耳傾聽,心牢牢記住,佛圓寂後,阿羅漢們三次結集,成為八萬四千法蘊。真正聚集眾多徒眾說法的,只有三*輪。在此之間,佛有時為某位補特伽羅講經,例如《阿彌陀經》﹑《彌勒經》等,這些都不是聚眾而說的。聚集很多弟子講經的是三*輪,所以佛在未圓寂前的四十五年中講了非常多的法,總攝起來有八萬四千法蘊。

佛陀的眷屬眾「阿羅漢們」都已得到圓滿的不忘陀羅尼,才能將佛說的法作結集,但是仍有一些不見了,故未全部留下來,因為佛教曾出現大障礙,所以佛說的法蘊,並未齊全留下來。每次結集,都有障礙,例如佛經曾被火焚毀過,因此,現今的佛法並不齊全。

(16)「地資糧正行」的「地」是從初地到十地。「地資糧正行」直示: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到續流最後際之間;間接闡示聲聞地﹑獨覺地。所有地道論著談到地建立,都是從此「地資糧正行」分出的。怎麼分出的?詳細解釋《現觀莊嚴論》的「地資糧正行」時,會講到大乘﹑聲聞﹑獨覺的地道建立。

(17)「對治資糧正行」是了悟空性的大乘智。這也是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到續流最後際之間。前面的「地資糧正行」,範圍極為廣泛;「對治資糧正行」極難了悟。講解「對治資糧正行」時,必須解釋空性建立;講解「地資糧正行」時,必須解釋地道建立,所以《現觀莊嚴論》另辟篇幅,詳加解說十七資糧正行中的地資糧正行和對治資糧正行。

請看文,「悲及施等六,並修止觀道,及以雙運道,諸善權方便,智福與諸道,智福與諸道,陀羅尼十地,能對治當知,資糧行次第。

《現觀莊嚴論》的廣釋「資糧正行」之偈是:「悲及施等六」的「悲」是(1)大悲資糧正行。「施等六」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是從(2)(7)等六資糧正行。

「並修止觀道」的「止」是(8)奢摩他資糧正行。「觀」是(9)毗缽舍那資糧正行。

「及以雙運道」是(10)雙運道資糧正行。

「諸善權方便」是(11)善巧方便資糧正行。

「智福與諸道」的「智」是(12)智資糧正行。「福」是(13)福德資糧正行。「諸道」是(14)道資糧正行。

「陀羅尼十地」的「陀羅尼」是(15)陀羅尼資糧正行。「十地」是(16)地資糧正行,《現觀莊嚴論》的詞句,直示十地資糧正行,間接闡示聲聞﹑獨覺的地道建立。

「能對治當知,資糧行次第」的「能對治」是(17)對治資糧正行。「當知,資糧行次第」指應當了知「資糧正行」這句要配到前面的「悲﹑施」等。藏文的最後一句應是「當知次第」指十七種資糧正行的次第應當了知。

《現觀莊嚴論》講的這些資糧正行,都是我們的所應證﹑信仰處,現在在我們的心續沒有,甚至從大乘資糧道到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法下中品之間也沒有,因為界限是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起至相續最後際之間。雖然我們沒有這些,但仍有其隨順者,例如我們沒有大悲心,但有隨順的悲憫心:緣念受苦的有情時,心中會生起願其遠離痛苦之悲憫心;雖無無虛偽的大悲心,但有普通的悲憫心。

《現觀莊嚴論》講的資糧正行,現在在我們的心續沒有,但那些都是我們的所應證﹑信仰處﹑發願處;甚至大乘資糧道者﹑世第一法上品以下的加行道者也沒有。但是有隨順的資糧正行,有佈施﹑持戒﹑忍辱等修行。一般而言,修行時,以著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佛果之意樂,即使只念一句「嗡瑪尼悲昧吽」,也是修行。修行並不是一定要大修行。所以,心想: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佛果而念一句「嗡瑪尼悲昧吽」,也是修行,或者頂禮﹑持咒﹑發願等,也都是修行,更何況直接禪修能證佛果的修持。

「信仰處」指若對某位補特伽羅有信仰心,例如上師,若只思其功德,而不思過失,對他的信心會愈來愈增強。但若對貪愛的對境,一直想其功德(好處),貪心也會愈增強;若觀其過失,貪愛的心就會愈減弱。

同樣,菩薩之此修行次第建立,是至尊彌勒宣說的,至尊彌勒絕不說妄語,祂已如實了悟《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裏的隱義次第,才宣說《現觀莊嚴論》,故值得信任,是信仰處;此論若由其他補特伽羅宣說,或許不值得信任。但是至尊彌勒已如實了悟《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裏的隱義次第,才宣說《現觀莊嚴論》,祂已見正果,故不說妄語,宣說菩薩之此修行次第是值得我們信任,若思其功德,信心會愈來愈增強。對至尊彌勒宣說的修行次第清楚謹記在心,加以實修的菩薩,自然對祂的信仰心會愈來愈強,信心愈強,自己欲證佛果的欲求心也會愈強。所以,愈加思惟正士夫的功德,對正士夫的信心會愈增強,如言:「信心如母,一切白法之前行」,信心會使功德增長故。所以若有信心的話,即使發願,願力也會更強,修善行的力量也會更增。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資糧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續流最後際之間。這是菩薩的功德,在佛地沒有。從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續流最後際之間的一切道,都是資糧正行,因為以廣大二資糧攝持,故比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中品以下更為殊勝,能使己果「相智」生起。因此,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到續流最後際之間的一切道,不論方便分或智慧分,福德資糧或智慧資糧,皆是資糧正行所攝。

接著,「出生正行」是相智十法中的第十法,也是第四正行。

請看文,「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及出生」應該是「出生等」,為什麼是「等」字?包含前面已講的九法,再加上「出生」,這些是代表佛相智的十法。

請看文,「無疑決定出生相智之清淨地瑜伽是出生正行之定義。

「清淨地」是八地﹑九地﹑十地。「出生正行」只在有三清淨地才有。決定出生相智無疑之三清淨地菩薩瑜伽,就是出生正行。

請看文,「其中分八:j所為之出生正行k平等性之出生正行l成辦有情義利之出生正行m無勵任運之的出生正行n超越常斷二邊之出生正行o證得三乘義利之出生正行p一切相智性之出生正行q道有境之出生正行。

j所為之出生正行和k平等性之出生正行」,是依三清淨地的菩薩實修次第不同,而取不同名稱,實際上彼此並不相違。為了成辦佛果﹑為了成辦有情義利而修道,即成為「所為之出生正行」。「平等性之出生正行」是觀諸法無諦實成立平等性之道,即成為「平等性之出生正行」。觀諸法無諦實成立之平等性而修道,是為了成辦有情義利,故成為「l成辦有情義利之出生正行」。

m「無勵任運之出生正行」,菩薩雖然已無粗品勵力,但仍有細品勵力,能毫無細品勵力﹑功德任運成辦的只有佛。證得八地以上的菩薩已斷粗品勵力,雖未斷盡執實種子,但已斷執實現行,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薩,修道時或饒益有情時,已無粗品勵力,故稱「無勵任運之出生正行」。

n「超越常斷二邊之出生正行」是證空性慧,了悟「雖諦實成立,但名言上有」之心,了悟無諦實成立,故超越(脫離)常邊;了悟諸法名言上有,故超越(脫離)斷邊;脫離常斷二邊。

o「證得三乘義利之出生正行」的「證得」是成辦。已成辦三乘義利之出生正行。

p「一切相智性之出生正行」是為證得相智而修的出生正行。

q「道有境之出生正行」。

請看文,「所為及平等,利有情無用,超二邊出生,證得相出生,一切相智性,道有境出生,當知此八種,是出生正行。

《現觀莊嚴論》的偈頌中,「所為」是第一(出生正行);「平等」是第二;「利有情」是第三;「無用」是第四;「超二邊出生」是第五;「證得相出生」是第六;「一切相智性」是第七;「道有境出生」是第八。「當知此八種,是出生正行」以上是八種出生正行。

請看文,「界限:三清淨地。

出生正行的界限是三清淨地(第八﹑九﹑十地)。

接著講「道智」,代表「道智」的有十一法。首先是「道智支分」,此含在「道智因﹑道智體性﹑道智果」三者中。

請看文,「雲:令其隱暗等」。這是略示,其廣釋下將詳述。

請看文,「以道智之因﹑體性﹑果三者任一攝持的大悲心所攝之殊勝功德,是道智支分之定義。其中,分五:

「道智支分」有:道智因﹑道智體性﹑道智果。道智被此三者任一攝持,除此之外,還被大悲心攝持之殊勝功德,就是「道智支分」的定義。

最初進入大乘道時,在未進入正行前(未生起菩提心前),要先生起大悲心,由禪修七重因果生起大悲心。生起大悲心時尚未進入大乘道,但大乘種姓已覺醒。大悲心生起後,生起增上意樂,之後,才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的同時,正式進入大乘資糧道,經過資糧道的小品﹑中品﹑大品後,晉登加行道的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以上都是道智之因。

證得見道,即得真正的道智,證得道智與證得大乘見道同時,因此大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資糧道﹑加行道,都是道智支分﹑道智之因。證得大乘見道﹑修道時,是真正得到道智,故成為道智體性。相智是道智果。故從生起大悲心至相智之間,所行的善業都是心識體性轉變的結果。無身語的善業,全是心識體性轉變的善業,都是道智支分。為什麼?心中一旦生起大悲心,所有善根皆被大悲心攝持,有些攝于道智因,有些攝于道智體性,有些攝于道智果。

所謂「協助﹑助力」,例如菩薩佈施時,以證空慧為助力。怎麼協助呢?菩薩行佈施最終的目是證得佛果,佈施是能證佛果的方法,但是阻礙證得佛果的是執實,而證空慧的作用是遮除(消滅)執實,所以菩薩佈施時,證空慧對佈施有很大的幫助,證空慧的責任是滅除顛倒的違逆品,佈施主要在去除違逆品「慳吝」,證空慧有助於去除慳吝。例如:某人要與十人對抗,若有人幫忙除掉十人中的一人,等於是消弱了對方部分的力量。證空慧對抗所有違逆品,違逆品的支分「慳吝」,若遮除即是説明了佈施。又例如要完成某件事情,一人做不來時,十人一起做,彼此幫忙,會比較容易﹑很快完成。佈施也是一樣,單靠佈施是不能證得佛果,必須有持戒﹑忍辱等的協助,才能達成佛果。這就是協助﹑助力的意思。

道智支分有五:

請看文:「j已離成為道智支分障礙之增上我慢現行﹑k近取大乘種姓覺醒﹑l生起順緣菩提心﹑m道智自性﹑n道智作用。

(1)「已離成為道智支分障礙之增上我慢現行」的「成為」是「是」的意思。此「障礙」是阻礙生起道智者,現行的增上我慢是生起道智的阻礙者,有離此阻礙的道智支分。整句的意思是,已離開現行的增上我慢此障礙的道智支分,是指「令其隱暗」。

「增上我慢現行」是自己稍有功德,即自以為有很大功德,它能阻礙道智的生起。離開此「增上我慢現行」的障礙,就是道智支分。這點在《現觀莊嚴論》的廣釋中,會詳細解說。

(2)「近取大乘種姓覺醒」的「近取」是近取因,道智的近取因,就是大悲心,生起大悲心就是大乘種姓覺醒,大悲心是道智支分。「近取大乘種姓覺醒」,直接指大悲心,間接指自性住種姓。

(3)「生起順緣菩提心」,欲生起道智,須要離開道智的障礙「增上我慢現行」及「近取大乘種姓覺醒」之外,尚須「生起順緣菩提心」。

(4)「道智自性」,已離道智障礙「增上我慢現行」﹑近取大乘種姓也覺醒﹑順緣菩提心也已生起,又數數串習,則將生起道智自性。道智自性即道智體性,是真正的道智本身。

(5)「道智作用」,在心續中生起道智自性(體性),依之修行將證得道智果報;道智作用就是道智果報。依著修持道智獲得的任何功德都是道智作用。因此,所有的佛智都是道智作用,是菩薩修持道智的果報。

佛果是菩薩的究竟所求。我們為了證得佛果所作的發願,發願為饒益一切有情要證得斷盡一切過失,圓具一切功德的佛果,此佛果是依于菩薩的恩惠而得。菩薩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集聚資糧,不惜一切的佈施自己的身軀﹑性命,辛苦修持後,結果是證得佛果。成佛後,能享受究竟安樂的功勞者是菩薩,依菩薩的恩惠而得。所以,禮敬菩薩即是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未必是禮敬菩薩。《寶積經》中亦雲:「若信仰佛,欲禮如來,應禮菩薩;禮敬菩薩,即禮如來。」因為如來源自于菩薩故,直接禮敬如來,不等於禮敬菩薩。

菩薩就像戰爭時派出打仗的軍隊,佛就像國王,出去拼命的是軍隊,打仗戰贏了,將勝利功德﹑國家整個奉獻給國王,國王無勞坐享江山。同樣的,拼命修行﹑滅除執實者是菩薩,執實滅除後,成就佛果,登上寶座的是佛。

請看文,「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暗,

這是《現觀莊嚴論》的偈頌。「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暗」是前面五種分類中的第一種。其中,「諸天」是欲界天神﹑色界天神,不是無色界天神。「放光」指佛放光,令諸天神的身光隱暗,因為欲﹑色界天神比起欲界者,如瞻部洲人,更長壽,有先知(預知)﹑神通﹑身相莊嚴﹑散射光芒,所以認為世間中無餘者能勝於他,因此生起強烈的增上我慢,因而阻礙,不能生起道智。色界身(色界天神之心續)不會生起道智。佛知強烈增上我慢會阻礙生起道智﹑大乘發心(菩提心),故佛放光,鎮伏天神的身光,使其隱暗,即映奪其光。就像晚上的燈光雖然明亮,但當陽光照耀時,燈光就隱暗不見,這是陽光威攝﹑映奪燈光。天神的身光,在無佛之處,是甚為明亮,但在佛座前,佛的光芒遠勝千日齊照,故能映奪其光,使之顯得黯然無光,天神因此心想這世間中有勝於自己的,因此我慢心自然被折服了。所以佛放光映奪欲色界天神,是為去除他們的增上我慢,使之生起道智﹑菩提心故。無色界天眾沒有身光﹑沒有神通﹑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只有舍受。

總之,佛放光芒使欲色界天神的身光隱暗,佛的神通也使欲色界天神的神通隱暗,原因是為使他們的心續堪能生起道智故,怎麼作?由滅除其心中的增上我慢,因為他們有身光和神通,故有增上我慢,滅其增上我慢的因後,直接地使欲界天神的心續堪能生起道智,間接地使色界天神的心續堪能生起道智。

色界身不能直接生起大乘道智,甚至也不能生起小乘見道﹑別解脫戒,但若先前在欲界已生起大乘道智﹑小乘見道,已得聖位,之後投生到色界者,將能再次生起,但不可能新生起。無色界則不可能如此,無色界無聖位菩薩。為什麼?因為上界沒有出離心,要生起強烈出離心,必須有苦,對苦生起厭離﹑害怕﹑恐懼的心,才會生起強烈出離心,但是上界無任何苦,所以不會生起害怕的心,若無強烈害怕痛苦的心,就不會生起強烈欲離痛苦的心,因此上界沒有新生的出離心﹑別解脫戒﹑見道﹑道智,主要是他們不具足欲界的特點(條件)。欲界天有新生起菩提心﹑菩薩戒者。

無色界天神只在享受昔世無量劫積造的福德果報而已,沒有修法﹑受戒,因為法必須由身或聲開示,但在無色界,既無身也無聲音,所以聖位菩薩雖可自主投生到任何地方,但絕不會投生到無色界,因為無利他之處﹑無說法的物件故,不能以身威儀或聲音為有情說法故,即使有說法的物件,對方也不可能生起出離心,因而聖位菩薩不會投生到無色界。

欲界瞻部洲的眾生,比起上界(色界﹑無色界),壽命是很短,雖然有得到先知﹑神通者,但比起上界,畢竟是少數,可是卻可新生起別解脫戒﹑菩薩戒﹑密咒戒﹑出離心﹑菩提心﹑見道﹑道智。若本身肯修行的話,這些都可生起,但若不修行,當然比上界者差,因為上二界的受用比欲界圓滿﹑長壽,神通﹑先知等也勝於欲界。但就修行而言,上二界則無欲界的優點,所以還是在欲界好,比較起來在上二界較為吃虧。

上二界天神長劫享受自己在往昔多劫累積的善業福報,不再新造(善業)故,果報享用殆盡時,一旦死歿,只有下墮一途,有的直接墮入三惡道。因此人身是最好的,壽命雖然不長,頂多百歲,但若善加利用,仍可再得人身,也可以此人身證得阿羅漢果﹑佛果。

有在欲界生起出離心﹑生起小乘道﹑獲得小乘見道﹑修道,已作廣大聞思,再加上造業的方式和願力,因而投生到上二界,在上二界修行者,這是特殊情況。大乘聖位菩薩無如此者,但很多小乘聖者是這樣,他們最初生起出離心﹑道的地方是欲界,當他們斷除欲界煩惱後,不在隨業惑投生到欲界,因而投生到上二界,在上二界修行。

但一位欲界凡夫,從未曾生起出離心﹑未曾得到見道,若投生到上二界,只有吃虧而已,在那裏,不為將來著想,只將自己千百年來積聚的福報享用殆盡,在享盡昔福及不為未來新造(預備)福報之下,積蓄用完,將一無所有。在色無色界無苦,是往昔無量劫來積造的福報成熟才感得的,若只享昔福,不新造福,在昔福用盡,後繼不接之下,只有下墮一途。

佛了知一切眾生的不同根器﹑意願,所以,佛有時候用說法調伏所化機心續,有時候用身威儀調伏所化機心續,像此「發光令隱暗」就是用身威儀調伏。佛圓寂前,最後調伏兩位弟子,一是幹達婆王極喜,一是外道師極賢,此二位都有大我慢,都不認同佛法,佛沒有直接為他們說法,佛只以神通力調伏他們,隨即,佛就示現涅槃。

有時候對於不能適時調伏的所化機,佛不會作回答,例如外道師以「補特伽羅我」為根據,詢問佛陀:補特伽羅我是常?還是無常?因為補特伽羅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佛對此問題不予回答。其實只要回答「補特伽羅無我」,即可去除對方的質難,可是對方根本不是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根器。若回答,則必須向對方宣說補特伽羅無我,但對方是不堪成為「補特伽羅無我」的根器。

「補特伽羅我」根本不存在,因此無所謂的「常或無常」,在佛的傳記中,有「十四問」佛不作回答,因為對方以「補特伽羅我」為根據提問故。佛若宣說「無補特伽羅我」,那只會傷害對方而已,所以佛不作回答。又「補特伽羅我」根本不存在,因此無所謂的「常或無常」,就像「兔角」根本不存在,無所謂的「兔角是常?無常?」的問題。

有些論著中提及,「殺人」與「向非空性根器者闡示空性」,這二者的罪惡,後者「向不是根器者闡示空性」的罪惡較大。乍看之下,這種講法好象不合理,但是細細思量後,的確如此,殺人只是將某人的性命結束而已,不致于將對方推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可是向一位非空性根器者闡示空性,會使得他謗撥空性,產生斷見,導致他墮入三惡道,因此,將此世斷命和將來世推入三惡道二者間,後者的罪惡較大。

一位受了菩薩戒的菩薩,若向非空性根器的補特伽羅闡示空性,即違犯了菩薩根本墮。殺人是違犯別解脫戒的他勝罪,二者相較,前者罪惡較為重大。

請看文,「境決定普遍,本性及事業。

「境決定」是道智支分中五種分類的第三「生起順緣菩提心」。已真正在心續生起道智的補特伽羅,已能肯定(定解)各個對境。要肯定(定解)各個對境,必先生起菩提心。心續中若已生起菩提心,則能肯定各個對境;若未先生起菩提心的補特伽羅,即使經劫累劫也無法肯定對境,也不會生起道智。

「普遍」是周遍,是道智支分的五種分類中的第二「近取大乘種姓覺醒」,大乘種姓覺醒是心續中生起大悲心。大乘種姓雖然遍及一切有情,可是大乘種姓要覺醒,必須觀待心續中生起大悲心。一切有情的心續中皆有佛種姓,欲依佛種姓成就佛果,必須努力修持大悲心﹑菩提心﹑道智。佛種姓是自性住種姓﹑大乘種姓,遍及一切有情。

「本性」是道智支分的五種分類中的第四「道智體性」。

「事業」是道智支分的五種分類中的第五「道智作用」。

請看文,「界限:從大乘種姓覺醒者至佛地之間。

道智支分的界限是:下從大乘種姓覺醒起,上至佛地之間。大乘種姓覺醒是心續中生起大悲心,從那時候起至佛地之間都是。

前面講過「道智」的定義是:「自心續中具足(道智)之補特伽羅,其心續中現證空性慧所攝之大乘聖者現觀,是道智定義。」其中分三:「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大乘道之道智。」以下將講述「了知聲聞道之道智」。

請看文,「雲:弟子麟喻道

這是略示。其中的「弟子」是聲聞;「麟喻」是獨覺。稱呼「聲聞」為弟子,是就釋名而言,但並不周遍,就像蓮花又稱湖生,但並非所有的蓮花都是湖生,山上也長蓮花。同樣,稱呼「聲聞」為弟子,是因為聲聞眾直至「最後有」,即成就阿羅漢果前的一世,會不斷的從佛﹑菩薩﹑其餘阿闍梨之處聽聞佛法,才稱為「弟子」,就像聞法的徒弟被稱呼「弟子」般。

獨覺雖也從佛﹑菩薩處聽聞佛法,但不如聲聞般聽聞很多法,又在「最後有」時,不從任何余者聞法,因此獨覺又被喻為「麟﹑麟角」,就是犀牛,其他的動物都有二隻角,只有犀牛是一隻角。獨覺在「最後有」時,不從任何余者聞法,而且發願要投生到沒有佛﹑菩薩﹑聲聞之處,故如願投生,如犀牛般,獨自在無佛﹑菩薩﹑聲聞之處;因此,獨覺被稱為「麟角」。

聲聞被稱為「弟子」,是就釋名而言,但並不周遍,因為聲聞從其他者聞法,例如:從佛﹑菩薩﹑入道的聲聞阿闍黎處聽聞佛法,乃至最後有仍然聽聞佛法,所以稱為「聲聞」;又因為跟著佛﹑菩薩﹑師長學習,所以稱為「弟子」。聲聞眾未必都聽聞法音,因為無色界也有一堆聲聞眾,但他們並不聽聲音,所以是不周遍。又因為聲聞眾是從其餘補特伽羅(如佛菩薩等)處聞法故稱為「聲聞」。例如,蓮花又稱為湖生,可是,凡是蓮花,未必是湖生,凡是湖生,未必是蓮花,意思是相同的。

譯者問:在第九義的資糧正行中,(14)道資糧正行與(16)地資糧正行,二者為何分開安立?

格西答:雖然分開安立,其實是同義,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是菩薩前往佛地之道,故稱「道資糧正行」。資糧正行是產生佛果功德的基礎,像大地是一切莊稼的基礎,故稱「地資糧正行」。所以,道資糧正行和地資糧正行,二者同義異名。

另外,「雙運道資糧正行」也與此二者同義。雙運道資糧正行是道資糧正行﹑也是地資糧正行,此三者同義,因為道資糧正行是止觀雙運,地資糧正行也是止觀雙運。

學員問:為何在無色界沒有神通?

格西答:因為展現神通是展現色的變化,無色界無色,故無神通。欲得神通與先知(預知),必須依其不共增上緣「止觀雙運」才能證得。要得到先知,必須先證得奢摩他,再證得毗缽舍那,依於止觀雙運,斷除欲界煩惱,得到禪天根本定,禪天根本定是色界的根本定,是先知﹑神通的不共因。在無色界無禪天根本定,以禪天根本定作為先知的不共因,先知中含有神通。既然先知﹑神通的不共因是禪天根本定,因此無色界沒有先知﹑神通的不共因,所以無色界沒有先知﹑神通。

學員問:大乘的地﹑道﹑現觀﹑智是不是同義?大乘的地﹑道﹑現觀﹑智,是不是要以菩提心攝持的止觀雙運才算?還是要以出離心攝持的止觀雙運才算?

格西答:大乘的地﹑道﹑現觀﹑智是同義,全都是止觀雙運,一定要以菩提心攝持。小乘的話,要以出離心與皈依攝持。小乘的地﹑道﹑現觀﹑智並不是同義,大乘才是同義。小乘的地﹑現觀﹑智是同義,道不是同義,何以道不是同義,因為在大乘者的心續中也有故,下一堂會講到,「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智獨覺道之道智」,這些道智都是大乘菩薩智,也是聲聞﹑獨覺道,因此小乘的「道」不是同義。例如,基智只在聖者心續中有,不論是小乘聖者﹑大乘聖者﹑佛聖者,凡是聖者心續都有基智。凡是基智都被小乘道周遍,對於這一點,下一堂再作解釋。


備註 :